資源簡介 (共36張PPT)山水文化山,或者山岳,總是與峻山、飛云、流瀑、奇松、巧石相連,天然具有雄偉高大、拔地通天的氣勢,加之與人文精神的融合,給自然山川增添了豐厚的文化底蘊,對人產生更強的旅游吸引力水,為自然景觀注入了血脈,有了水景觀才具備了輕靈、活潑、變化之美。游客對于水充滿情趣的欣賞,產生了刺激和愉悅的感受山岳文化泰山之雄偉山巖之美,斷塊山,山勢磅礴雄偉,峰巒突兀峻拔,景色壯麗。回馬嶺山陡崖峭,盤道曲折,馬不能行;云步橋,幾近天成;南天門,云生衣袂之間松樹之美,層層疊疊,松生絕壁云出期間,風起松濤轟鳴,如巨浪拍岸,似招手迎人溪水之美,泉水清澈,如白練,聲如雷鳴,山鳴谷應日出之美,如長絨的綿羊交頸接背酣睡,似風吹海洋,如玫瑰汁,瑪瑙精,霞彩變換中普照四方八隅。華山之險峻南連秦嶺,北環渭水,有東南西北中五峰環聳,猶如一朵盛開的蓮花老君犁溝長空棧道衡山之挺拔秀麗大小山峰72座,俏麗,粗獷,幽邃。祝融峰雨霧繚繞,景色朦朧,古木參天,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時郁香,令人心曠神怡黃山四奇之美毫不雕飾的天然姿色,北方山峰雄壯巍峨,南方峻嶺的俊逸飄灑,虬枝斜出的黃山松,熱氣騰騰的溫泉,,浩瀚無際的云海,玲瓏剔透的怪石,自然形成的景觀臨江倚湖的廬山秀麗奇特的雁蕩山探險攀登的喜馬拉雅山長江三峽,壯麗的山水畫卷黃河壺口瀑布,如巨壺翻騰,壯觀無比京杭大運河,一條多姿多彩的文化主線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物質和精神財富,是活著的、流動的重要人類遺產。大運河肇始于春秋時期,形成于隋代,發展于唐宋,距今已有2500年的歷史。人民在開鑿運河并充分發揮其作用的過程中,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即創造了運河文化。在漫長的歲月里,主要經歷三次較大的興修過程。到了隋朝,隋煬帝動用幾百萬人,開鑿貫通了大運河,這為以后國家的經濟文化空前繁榮作出了巨大貢獻,隋代開始全線貫通,經唐宋發展,最終在元代成為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貫通南北的交通大動脈。大運河價值堪比長城,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一條人工河道,是蘇伊士運河的16倍,巴拿馬運河的33倍。京杭運河一向為歷代漕運要道,對南北經濟和文化交流曾起到重大作用。十九世紀海運興起,以后隨著津浦鐵路通車,京杭運河的作用逐漸減小。黃河遷徙后,山東境內河段水源不足,河道淤淺,南北斷航,淤成平地。水量較大、通航條件較好的江蘇省境內一段,也只能通行小木帆船。京杭運河的荒廢、蕭條,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寫照。解放后部分河段已進行拓寬加深,裁彎取直,新建了許多現代化碼頭和船閘,航運條件有所改善。季節性的通航里程已達1100多千米。天下奇觀——錢塘潮傳說春秋時,吳王夫差親小人遠賢臣,伍子胥向吳王勸諫,遭到拒絕,被迫自殺,其尸投入江中,從此錢塘江才有大潮。其實,潮汐的形成是由于太陽、月球等天體對地球的引力。錢塘江潮一天兩次,晝夜間隔12小時。在農歷每月初一和十五前后,太陽、月亮和地球排列在一條線上,太陽和月亮的引力合在一起吸引著地球表面的海水,所以每月初一和十五左右的潮汐就特別大。洶涌壯觀的錢塘潮,歷來被譽為“天下奇觀”。特點:錢塘江潮受天氣的影響,錢塘江是一個外海,有100米的寬度,到海鹽天海有20多米,到鹽官一帶有1/3的海浪,這樣使得東海過來的潮水形成一個水墻。錢塘江潮有一個瞬間的落差。海水往上的時候,海水的漲是一個反差。可以看到水位突然漲到這個地方。另外錢塘江潮是錢塘江后橋和地區的情況也有關系。歷史:觀賞錢塘江潮,早在漢、魏、六朝時已蔚成風氣,至唐、宋,此風更盛。人文:歷代文人墨客,從莊子、司馬遷、白居易、蘇東坡到王國維、魯迅、郭沫若等,一睹天下奇觀的雄姿后,都留下了千余首詠潮佳作;歷史偉人孫中山、毛澤東等也有感而發,寫下著名詩文。如:北宋大文豪蘇東坡詠贊錢塘江潮的千古名句:“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 宋代詩人米芾贊:“天排云陣千雷震,地卷銀山萬馬奔。”觀潮的最佳地點:浙江海寧的鹽官鎮。海寧,又稱硤石。海寧縣城位于東山、西山之間。這兩座山原先是荒山禿嶺,山上遍布硤石。兩山遙相對,夾持著這座杭州灣畔的江南小城,因此得名“硤石”。旅游價值:千百年來,錢塘江涌潮以其雄偉的氣勢,多變的畫面,迷人的景象引來了千千萬萬的觀賞者。海寧潮自古被稱為“天下奇觀”,始于唐朝,盛于明朝,有400多年的歷史了,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天下奇觀,海寧曾多次舉辦了觀潮節。十字潮湖泊水域文化面積廣大的湖泊水域,無邊浩渺,視覺上讓人心曠神怡,廣闊的水面給我們提供了親水、近水之便,加上名人詩詞文章,傳說軼聞,令人心馳神往。迷人傳說的西湖西湖文化煙波浩渺的太湖太湖文化清澈深邃的天池高原明珠滇池滇池位于昆明市南的西山腳下,其北端緊鄰昆明市大觀公園,南端至晉寧縣內,距市區5公里,歷史上這里一直是度假觀光和避暑的勝地。滇池古名滇南澤,又名昆明湖,距昆明市約20公里。滇池東南北三面有盤龍江等20余條河流匯入,湖水由西面海口流出,經普渡河而入金沙江。形似弦月,南北長39公里,東西寬13.5公里,平均寬度約8公里。湖岸線長約200公里;湖面面積300平方公里,居云南省首位,湖水最大深度8米,平均深度5米,蓄水量15.7億立方米,素稱“五百里滇池”。是中國第六大內陸淡水湖。周圍有大小數十個山峰,山環水抱,天光云影,構成一幅美麗的天然畫卷。氣勢磅礴的洞庭湖面積最大淡水湖泊鄱陽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