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上一半,下一半中間有線看不見中間熱,兩頭冷一天一夜轉一圈猜謎語:猜一個星體地 球美麗的地球???第一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初識期古中國:天圓地方古印度:圓盾古人站在蒼茫大地上舉目四望 希望可以看清大地的真正模樣目光盡處是那遙遠的地平線 他們于是認為天圓地方一 地球的形狀1 古人認為天圓地方生活中有哪些例子可以證明古人的看法是錯誤的?月食時月面上的地影公元前4世紀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的思想家們在海邊看日出,常常看到到遠方的來船……根據這些做P8活動船頭、船身、船帆、船頭16世紀初 麥哲倫環球航行 1519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一支200多人的探險船隊,分乘5艘帆船從西班牙出發,先向西南渡過大西洋,然后穿過南美大陸南端的海峽,進入太平洋。一路上船員們歷盡了千辛萬苦,于1521年3月到達菲律賓群島。麥哲倫因介入島上部族糾紛,被當地居民所殺。最后只剩下1艘帆船和10多名船員,他們向西穿過印度洋,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在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首次完成了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1.說一說,麥哲倫船隊航行證實了地球的形狀是什么?圓形登高望遠結論: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17世紀以后劃P9方框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探索大小2圖1.6 地球的大小北極地心當年麥哲倫船隊環繞地球一周用了近三年的時間,而今,人們乘坐飛機環繞地球一周所需時間不足兩天,是地球變小了嗎?地球到底有多大呢?讓我們給地球量一量“身”吧!先量一量地球的最大“腰圍”——赤道。圖1.7 坐地日行八萬里 毛澤東的詩《七律·送瘟神》中有一句“坐地日行八萬里”。假設你坐在赤道上,以自己在宇宙中原來的位置為參照物,你能用所學的知識解釋這句詩的意思嗎?做P10(1千米=2里)“地”指赤道,赤道有八萬里,也就是赤道周長4萬千米。 1.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 2.了解地球是球體的證據。 3.地球的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首次完成環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首次看到地球全貌的宇航員是 ;地球的平均半徑是 千米,赤道周長是 千米;地球表面積是 平方千米。麥哲倫尤里·加加林63714萬5.1億讀下圖回答問題(1)在400多年前,麥哲倫船隊從的西班牙出發,開始了那次永載史冊的航海行動。麥哲倫船隊離開歐洲后,依次經過的大洋和大洲是 洋、 洲、洋、 洲、 洲、 洋、 洲,最后又 回到 洋,抵達他們的出發地 洲。(B等級)(2)此次航行驗證了地球的形狀是一個 形。為什么? 。由此判斷,圖中的甲、乙兩地實際上是 ( )。A.相距遙遠的 B.地處同一地點的(A等級)太平南美大西亞大洋印度非大西歐圓繞地球一圈B麥哲倫環球航線圖1.地球的赤道周長約為( )A.4萬米 B.8萬千米 C.4萬千米 D.8萬米2.最先證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A.哥倫布到美洲大陸 B.麥哲倫環球航行C.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和使用 D.大地測量技術的產生與進行3.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說明大地是球形的自然現象是( )A.太陽東升西落 B.站得高,看得遠 C.水往低處流 D.日全食4.下面的事例不能作為地球是球形證據的是( )A.麥哲倫環球航行B.地球衛星照片C.海邊看遠方駛來的帆船,先看到桅桿,后看到船身D.日月星辰東升西落5.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中,確證地球是一個球體的是( )A.地球衛星照片 B.天圓地方C.天如斗笠,地如覆蓋 D.麥哲倫環球航行6. 在海邊觀察遠處駛來的輪船,會出現圖1所示的現象。這種現象反映的地理事實是( )A.地球是個球體 B.地球由西向東自轉C.地球表面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D.地球繞太陽公轉7. 20世紀,人類進入了太空,從太空觀察地球并且拍攝了地球照片,確證地球的形狀是( )A、正球體 B、兩極部位略鼓的不規則球體C、圓形 D、兩極部位略扁的不規則球體8.下列數據有錯誤的是A.地球平均半徑6371千米 B.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C.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D.赤道周長6萬千米9.讀圖1 16,判斷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是( )A.①→③→② B.③→①→②C.③→②→① D.②→③→①10.(2012年山東寧德)讀圖1 17,判斷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地球平均半徑是6378千米B.地球赤道周長是8萬千米C.地球赤道半徑是6371千米D.地球是個不規則球體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從外空看地球.mpg 印度的宇宙觀.mpg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mpg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ppt 看海.sw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