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必修 信息技術基礎主題1 信息的獲取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的表現形式有多種,如:圖片、聲音、動作、表情、文字信息的基本特征載體依附性:信息不能獨立存在,必須依附于一定的載體價值性:信息是有價值的,而且可以增值時效性:信息反映事物某一特定時刻的狀態共享性:信息可被多個信息接受者接收且多次使用2、信息技術及其發展簡史 (3)信息技術的概念 A(4)信息技術的悠久歷史 A(5)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 A信息技術:簡稱IT一切與信息的獲取、加工、表達、交流、管理和評價等有關的技術都稱之為信息技術。信息技術的悠久歷史第一次、語言的使用 從猿進化到人的標志 第二次、文字的創造第三次、印刷術的發明 第四次、電報、電話、廣播、電視的發明普及第五次、計算機技術與現代通信技術的普及應用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1)越來越友好的人機界面虛擬現實技術利用三維圖形生成技術、多傳感交互技術、以及高分辨顯示技術,生成三維逼真的虛擬環境如:3D游戲、電子寵物、三維全景圖片、虛擬試驗語音技術關鍵技術有自動語音識別技術(ASR)和語音合成技術(TTS)語音識別技術(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是指將人說話的語音信號轉換為可被計算機識別的文字信息,從而識別說話人的語音指令以及文字內容的技術。語音合成技術(Text to Speech)是指將文字信息轉變為語音數據,以語音的方式播放出來的技術。3)智能代理技術主動根據人的需要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務。在教育、娛樂、辦公自動化、電子商務等諸多方面得到應用(2)越來越個性化的功能設計(3)越來越高的性能價格比知道電腦的主要性能參數:cpu、硬盤、內存、顯示器三、信息的獲取過程3、信息的獲取過程 (6)信息來源的主要途徑 A(7)信息獲取的一般過程 A(8)信息獲取的方法和工具 B1、信息來源的主要途徑(1)直接獲取信息:參加社會生產勞動實踐和參加各種科學實驗等,觀察自然界和社會的各種現象(2)間接獲取信息:人與人的溝通,查閱書刊資料、廣播電視、影視資料、電子讀物等獲取的信息2、信息獲取的一般過程3、信息獲取的方法和工具。信息來源分類(1)文獻型信息源:報紙、期刊、公文、報表、圖書、辭典、論文、專刊(2)口頭型信息源:通過交談、聊天、授課、討論等方式進行口頭相傳的信息(3)電子型信息源:廣播、電視、電話、因特網(4)實物型信息源:運動會、動物園、銷售市場、各類公共場所信息獲取的工具(1)掃描儀掃描圖片、印刷體文字,并能借助文字識別軟件OCR自動識別文字。(2)錄音設備可采集音頻信息。(3)數碼相機可采集圖像信息部分相機還有攝像功能。(4)數碼攝像機可以采集視頻和音頻信息。(5)計算機可以獲取來自光盤、網絡和數碼設備的多種類型的信息。四、網絡信息的檢索4、網絡信息的檢索 (9)因特網的服務功能 A(10)搜索引擎及其類型 A(11)信息的搜索與瀏覽 C(12)信息的下載與保存 C(13)E-mail的發送和接收 C1、因特網的服務功能(1)電子郵件E-mail: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服務功能,是最為便捷的全球通信工具之一。(2)文件傳輸FTP:通過文件傳輸協議可將不同計算機之間、不同操作系統間的文件進行傳遞。(3)遠程登錄TELNET:通過遠程登錄協議可將本地計算機作為遠程計算機的終端進行工作,充分共享網絡資源。(4)電子公告牌系統(BBS):主要進行信息的發布和討論。(5)信息瀏覽與檢索(WWW):通過瀏覽器可瀏覽信息和檢索信息。(6)電子商務(EC):通過網絡進行商務數據交換和開展商務活動。2、搜索引擎及其類型搜索引擎指用于因特網信息查找的網絡工具。按工作方式劃分為:全文搜索引擎和目錄搜索引擎。它們是因特網上常用的兩類信息檢索方式,都是綜合信息檢索工具。由于目錄索引類搜索引擎與全文搜索引擎檢索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目前它們誰也無法完全取代誰,于是很多搜索網站都同時提供這兩種類型的服務,例如Yahoo、Sina等。(1)全文搜索引擎(關鍵字搜索引擎)原理:使用自動索引軟件(搜索器,也稱“網絡機器人”或“網絡蜘蛛”)來搜集和標記網頁資源,并將這些資源存入數據庫。當用戶輸入檢索的關鍵詞后,它在數據庫中找出與該詞匹配的記錄,并按相關程度排序后顯示出來。特點:由自動索引軟件生成數據庫,所收錄的網絡資源范圍廣、速度快、更新及時缺點:缺乏人工干預,準確性差代表網站:google、baidu(2)目錄索引類搜索引擎(分類搜索引擎)原理:一般采用人工方式采集和存儲網絡信息,依靠手工為每個網站確定一個標題,并給出大概的描述,建立關鍵字索引,將其放入相應的類目體系中。特點:在查詢信息時,事先可以沒有特定的信息檢索目標(關鍵詞),通過瀏覽主題了解某一主題的相關資源。而且目錄型搜索引擎的網頁由人工精選,網頁內容豐富、學術性較強。缺點:數據庫的規模相對較小,收錄范圍不夠全面、更新周期較長,有時可能會造成鏈接失敗。代表網站:雅虎、搜狐、新浪、網易(3)特色信息檢索工具 例:MIDI Explorer 搜索MIDI文件 圖行天下 搜索圖形文件(4)其他信息檢索工具 例:FTP搜索引擎:北大天網(5)元搜索引擎一種搜索引擎一般適用于一項任務。為了獲得較好的結果,需要為每一項任務選擇恰當的搜索引擎或者把多個搜索引擎結合起來。使用元搜索引擎,用戶只需提交一次搜索請求,由元搜索引擎負責轉換處理后,提交給預先選定的其他多個搜索引擎,同時檢索多個數據庫,并根據多個搜索引擎的檢索結果進行二次加工,如對檢索結果去重、排序和標明檢索結果的來源等,輸出給用戶。例: DOGPILE http://www.元搜索引擎優點:能方便地檢索多個搜索引擎,擴大檢索范圍,提高檢索的全面性。元搜索引擎缺點:1、元搜索引擎出現的時間短,一些搜索引擎強大的檢索功能還不能實現。2、元搜索通常只使用簡單、直接的搜索策略,一般只支持AND、OR、NOT等比較低級的通用搜索操作。3、檢索速度較慢。(6)因特網信息檢索發展趨勢1、多媒體信息檢索2、專業垂直搜索引擎(只面向某一特定的領域,專注于自己的特長和核心技術,能夠保證對該領域信息的完全收錄與及時更新)3、信息的搜索與瀏覽(1)瀏覽信息的方法有以下四種:A、在地址欄中輸入網址B、通過超級鏈接可以瀏覽新的頁面:網頁上通常含有多種元素,如文字、圖片、聲音、動畫等,移動鼠標,如果鼠標變成手狀,表明此處有超級鏈接,單擊鼠標就可以顯示相應的頁面。C、通過“歷史”按鈕查閱已瀏覽的網頁D、通過“收藏夾”快速瀏覽經常需要訪問的網頁。(2)搜索信息的方法有:分類搜索信息和關鍵字搜索信息。靈活運用“與”“或”“非”邏輯運算符細化檢索條件A、and,稱為邏輯“與”,用and進行連接,表示它所連接的兩個詞必須同時出現在查詢結果中,例如,輸入“computerandbook”,它要求查詢結果中必須同時包含computer和book。B、or,稱為邏輯“或”,它表示所連接的兩個關鍵詞中任意一個出現在查詢結果中就可以,例如,輸入“computerorbook”,就要求查詢結果中可以只有computer,或只有book,或同時包含computer和book。C、not,稱為邏輯“非”,它表示所連接的兩個關鍵詞中應從第一個關鍵詞概念中排除第二個關鍵詞,例如輸入“automobilenotcar”,就要求查詢的結果中包含automobile(汽車),但同時不能包含car(小汽車)(3)IE瀏覽器中的常用工具。A、停止 (停止下載當前網頁)、刷新 (重新下載當前網頁)、按鈕 (回到剛訪問過的上一個網頁) B、主頁: 起始頁設置主頁的方法: “工具”菜單——“Internet選項”命令——“常規”標簽——在主頁文本欄中輸入主頁的網址,若只將當前網頁設成主頁,只需單擊“使用當前頁“按鈕,當前瀏覽的網頁地址會自動輸入到主頁文本框中;單擊“使用空白頁”按鈕,可將主頁設成空白頁。設好后,每次啟動IE瀏覽器就能瀏覽起始頁(主頁)。C、歷史:刪除歷史記錄的方法:“工具”菜單——“Internet選項”命令——“常規”標簽——單擊“清除歷史記錄”按鈕D、收藏:將網址添加到收藏夾的方法:瀏覽網頁——“收藏”菜單——“添加到收藏夾”命令——在出現的對話框的名稱欄輸入保存的名稱——或者單擊“創建到”按鈕——選擇指定保存文件夾——“確定”按鈕整理收藏夾方法:建立目錄來分類保存收藏的快捷內容。“收藏”菜單——“整理收藏夾”命令——在對話框中按要求進行操作,方法同資源管理器(4)關閉瀏覽窗口中的圖片和動畫(可加快瀏覽速度):在“工具”菜單/Internet選項/高級標簽,單擊多媒體下的顯示圖片和播放動畫兩個復選框,去掉鉤即可),單擊“恢復默認設置”,又恢復IE瀏覽器的默認狀態。設置IE瀏覽器的個性特色:(如: )4、信息下載與保存下載文字:選中指定文字,再使用“復制”、“粘貼”命令,將其保存到word 或 記事本中下載圖片:選中圖片——右擊鼠標出現快捷菜單——“圖片另存為(S)…”命令——選擇保存路徑,輸入文件名下載網頁:“文件”菜單——“另存為(A)…”命令——命名和選擇保存類型(默認為HTML格式),再按保存按鈕。注意:默認保存文件名為網頁主題名,擴展名為 html或htm,也可保存為純文本文件(*.txt) 注:保存的HTML文件并不含圖片和其他媒體。以HTML格式保存網頁文件會同時產生一個同名的文件夾(用來存放該網頁文件所需的圖片和其他媒體)(4)下載文件:從Web網站下載(單擊提供下載的鏈接點),可供下載的軟件種類有:免費(或自由)和共享軟件兩類。從FTP網站下載(先要登錄到FTP網站)*判斷:用IE瀏覽器能從因特網上下載文字、歌曲、圖片和軟件等(√)(5)常用文件下載工具:用下載工具軟件下載文件:如網絡螞蟻。其特點是可以斷點續傳,即當下載文件過程中,如果遇到斷線,它會保存已下載的部分信息,再上網時,可以從斷點繼續下載,而不必從頭開始下載,大大提高下載效率。5、OutlookExpress(以下簡稱OE)的使用。(1)電子信箱地址格式:用戶名@網絡服務器的主機名。例如,。電子郵件服務器:郵件接收服務器:POP3服務器名。 郵件發送服務器:SMTP服務器名。(2)連接帳號(第一次使用OE時需要,以后不需要)啟動OE;選擇菜單命令:工具→帳號;選擇:“郵件”頁→添加→郵件;按“Internet向導”的指引建立Email連接帳號(3)郵件收取“發送/接收”按鈕作用:單擊該按鈕,先發送發件箱中沒有發送的郵件,再接收外部的電子郵件。OE收件箱窗口的組成:對象區-左側窗口,顯示OE可管理的各個對象。 標題區-右上窗口,顯示已到達信件的有關信息。內容區-右下窗口,顯示被選中信件的具體內容。收郵件① 單擊收件箱(對象區中文件夾) 單擊工具欄按鈕:發送和接收(4)閱讀郵件方法一:在標題區單擊想要閱讀的郵件方法二:在標題區雙擊想要閱讀的郵件收件箱標題窗顯示內容:電子郵件發件人、主題和接收時間,可以按照用戶要求對信箱中的郵件進行排序。電子郵件排序方法:“查看”菜單---“排序方式”命令---選擇排序方法;也可以單擊標題框中“發件人”、“主題”、“接收時間”等按鈕進行排序。例如,單擊“接收時間”按鈕,則按照郵件接收時間的順序排列郵件(升序/降序)。(5)郵件發送有以下方式:(1)新郵件;(2)回復;(3)轉發郵件新郵件① 在OE的工具欄上單擊“新郵件”按鈕,打開新郵件窗口② 在新郵件窗口輸入信頭區內容(相當于寫信封)收件人地址:填寫收信人的Email地址。抄送人地址:填寫抄送人的Email地址。密件抄送人:填寫收信人的Email地址。主 題:信件內容的簡單概括。(以上各項只有收件人地址是必須填寫的,其余根據需要可寫可不寫。)郵件發送給多個人時,每個郵件地址之間用“,”或“;”隔開。③ 輸入信體區內容(寫信)④ 多媒體郵件發送:信的背景,信中插入圖片、動畫、聲音等。“格式”菜單——“背景”命令——選擇項目⑤ 發信方法一 當信件內容出現在信體區后,單擊:發送方法二 如果正在脫機撰寫郵件,可選擇菜單命令:文件→以后發送,將郵件保存在發件箱中,以后再發送。*判斷:發送電子郵件時,若對方沒有打開計算機,這封郵件將無法發送(×) 因為電子郵箱都在網絡服務器上。*判斷:發送電子郵件時,必須知道對方的電子郵箱地址(√)因為收件人欄空可不行。(主題和內容不填還可發送)*判斷:E-mail能夠發送和接收文字、圖片等,還可通過插入附件的形式,將多個文件隨信發給對方(√)回復① 打開收件箱,在標題區內選擇要回復的信件,單擊工具欄按鈕:回復作者;② 在信體區輸入回信的內容;③ 單擊:發送。轉發郵件將自己收到的郵件轉給其他人,方法是① 打開收件箱,在標題區選擇欲轉發的郵件; ② 單擊工具欄按鈕:轉發郵件;③ 系統自動將轉發的信件內容填入信體區,用戶可對其中的內容作修改。編輯原文件和添加“附件”。④ 在信體區填入目的地的Email地址;單擊:發送。(6)附件的使用可以在郵件中附加任何類型的文件。在郵件中加入附件的方法:①在新郵件窗口單擊工具欄上帶有回形針的“附件”按鈕;②選定需要插入的文件;③單擊“附件”按鈕,完成附加文件的過程。如果收到的郵件帶有附件,則郵件標題上會帶有一個回形針圖標。單擊回形針圖標后可以選擇保存或打開附件。(7)通信簿用來保存聯系人的Email地址及其他信息。發郵件時,可直接從通信簿中選定收件人,不必從鍵盤輸入具體的地址。保存聯系人地址的方法:(1)菜單操作:工具→通信簿 (2)單擊:新聯系人,然后輸入相應信息。(8)郵件管理打印郵件(1)使要打印的信件出現在信體區; (2)菜單操作:文件→打印; (3)設置參數,確認。保存與恢復郵件保存 ① 在收件箱標題區內選擇要保存的信件; ② 菜單操作:文件→另存為 ③ 選擇要保存的目錄,鍵入文件名(默認擴展名為eml),單擊:保存文件。恢復:方法一 打開OE,菜單操作:文件→導入 →郵件,方法二 在資源管理器中選擇對應的文件(電子郵件文件的標志是一個信封),雙擊該文件。刪除郵件(1)在收件箱標題區選擇欲刪除的郵件 (2)在工具欄按:刪除或者直接按Delete鍵。郵件夾管理郵件夾是一種特殊的文件夾,專門用于郵件的歸類保存。在OE對象區里的對象:收件箱、發件箱、已發送郵件、已刪除郵件、已保存郵件等,就是一些郵件夾(它們是系統默認的郵件夾)。用戶也可以建立自己的郵件夾,歸類保存各類郵件。五、信息的甄別與評價的方法5、信息的鑒別與評價 (14)信息鑒別的基本方法 B(15)信息的評價 B1、從信息的來源的權威性進行判斷:①通過查看信息來源,判斷信息中涉及的事物是否客觀存在、構成信息的各個要素是否真實。②通過把獲取的信息與同類信息進行比較,考察信息來源是否有權威性。③鑒別信息所反映的問題是否發生、該事物是否存在,信息所反映的情況是否有偏頗之處。2、從信息的價值取向進行判斷:社會角色的不同決定了對信息價值取向的多樣性。每個人都只關心與自己有關的信息。(價值的相對性)3、從信息的時效性進行判斷:對突發性或躍進性的事實,在第一時間里做的報道,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如天氣預報漸進式的事實,就在事實變動中找到一個最新、最近的時間點來判斷時效性;過去發生的事實,新近才發現或披露出來的,可通過說明自己得到信息的最新時間和來源的辦法加以彌補。主題2 信息的加工與表達信息加工的方式1、信息加工的方式 (1)信息加工的概念 A(2)信息加工的基本方式 A(3)計算機信息加工的一般過程 A1、信息加工的概念信息加工是指通過判別、篩選、分類、排序、分析和研究等系列過程,使收集到的信息成為能夠滿足人們需要的信息。2、信息加工的基本方式可分為手工和電子兩大類:A.手工處理技術特點是所需工具較少,方法靈活,使用方便,被廣泛采用。B.利用電子計算機進行信息加工。電子計算機運算速度快,存貯容量大。3、計算機信息加工的過程選擇合適的軟件: B.信息錄入: C.信息加工: D.信息輸出: E.信息存儲:4、計算機信息加工的類型A. 基于程序設計的自動化信息加工 B.基于大眾信息技術工具的人性化信息加工。C.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智能化信息加工。文本信息的加工2、文本信息的加工 (4)文字處理及排版 C(5)圖文混排 C1、文字在計算機中的編碼方式輸入碼:區位碼、拼音碼、王碼 機內碼:國標碼(GB)、BIG5碼 字型碼:點陣表示每一個點用一個二進制位表示,值“0”表示沒有筆形,值“1”表示有筆形。例如:16*16點陣表示一個漢字,這個漢字就需要16*16/8=32字節來存放。2、文字處理及排版設置文字:選中文字→“格式”菜單→“字體”命令可以設置字體、字號、顏色、字形、上下標等設置邊框底紋:選中文字→“格式”菜單→“邊框和底紋”命令,可以設置邊框的線型、粗細、顏色;底紋的顏色、樣式。注意:邊框和底紋的應用范圍。設置段落格式:選中需要設置的段落→“格式”菜單→“段落”命令可以設置首行縮進、行距、段間距等。替換和查找:“編輯”菜單→“替換”命令→輸入查找替換內容如果是帶格式的查找替換,選擇查找或替換內容→打開“高級”按鈕→“格式”按鈕→“字體”命令,進行設置項目符號:常用工具欄上的 ,或者鼠標右鍵點擊編輯區域→“項目符號和編號”頁面紙型、頁邊距:“文件”菜單→“頁面設置”7)頁眉、頁腳:“視圖”菜單→“頁眉和頁腳”頁碼:“插入”菜單→“頁碼”3、圖文混排插入圖片及格式設置:“插入”菜單→“圖片”命令→“來自文件”(如果插入藝術字就選擇“藝術字”)命令設置圖片格式:雙擊圖片打開“設置圖片格式對話框”“大小”標簽:更改圖片尺寸,注意圖片縱橫比“版式”標簽:選擇指定環繞方式。要設置圖片在頁面具體位置,單擊“高級”按鈕插入特殊字符:“插入”菜單→“符號”命令分欄操作:選中段落→“格式”菜單→“分欄”命令→設置欄寬、間距、分隔線等。注意:如果是最后一段進行分欄,在選擇時不要選中最后的回車符4、文本信息的結構化和形象化表達文本信息結構化和形象化的表達形式多種多樣,如流程圖、結構圖、表格、項目、圖形等,它們都有不同的適用范圍,需要我們根據實際需要做出適當的選擇。●繪制圖形方法:點擊常用工具欄上的,打開繪圖工具欄,然后在“自選圖形”區,選擇相應的圖形。組合圖形時,需要按住“shift”鍵,選擇多個圖形,再組合。注意: 相同圖形應先設置相應屬性,再復制;是否需要組合圖形,要看題目要求5、表格的制作“表格”菜單→“插入”命令→“表格”子命令→輸入行列數文字在單元格中水平居中且垂直居中:選中文字→單擊右鍵→單元格對齊方式。邊框設置:選中表格→右鍵→邊框和底紋→先分別選擇內外邊框的線型顏色寬度,再選擇線條的應用范圍。表格信息的加工3、表格信息的加工與表達 (6)創建表格及錄入數據 B(7)公式和函數的使用 B(8)數據的篩選與排序 B(9)表格數據的圖形化表示 B1、創建表格及錄入數據1)輸入文字數據時,默認以左對齊方式顯示;輸入數字數據時,默認以右對齊方式顯示。2)注意單元格地址的表示:列號+行號,如“A1”;3)設計表頭:“表格”菜單→“繪制斜線表頭”4)“Ctrl+;”組合鍵可快速輸入日期;“Ctrl+Shift+;”組合鍵可快速輸入時間;2、數據的合并居中:選中要合并的單元格→單擊常用工具欄中的3、公式和函數的使用●公式:可在單元格中直接輸入計算公式,以 = 號開始,如“=A1*A2”;●函數:單擊常用工具欄按鈕(或者“插入”菜單→“函數”命令),選擇函數名,選取計算范圍SUM 求和、AVERAGE求平均數、MAX求最大值、MIN求最小數、COUNT計數4、數據的篩選●篩選功能是在工作表中只顯示符合設定篩選條件的行,而隱藏其他行。選中數據區→“數據”菜單→“篩選”命令→“自動篩選”子命令→單擊指定字段右側的下拉箭頭→選擇篩選條件或者自定義與:表示兩個條件都得滿足或:表示兩個條件滿足其中一個即可●分類匯總是對數據進行分析研究的一種方法,可使數據按照不同的類別進行求和、求平均值、求個數等計算。分類匯總:選中數據區域→“數據”菜單→“分類匯總”命令。注意:在做分類匯總之前,必須要先對數據排序。5、數據的排序選中數據區→“數據”菜單→“排序”命令“次要關鍵字”是數據按“主要關鍵字”排序后,“主要關鍵字”相同的按“次要關鍵字”排序。“第三關鍵字”是數據按“主要關鍵字”和“次要關鍵字”排序后,如果前兩者都相同的,則按“第三關鍵字”排序6、表格數據的圖形化表示“插入”菜單→“圖表”,打開“圖表向導”,按照題目要求設置即可;柱形圖:表示每個項目的具體數目,體現不同項目數據之間的比較餅圖:表示各部分在總體中所占的百分比折線圖:用來反映事物隨時間變化的情況。注意:數據區的范圍。多媒體信息的加工4、多媒體信息的加工與表達 (10)多媒體作品的制作過程 A(11)常見圖像類型及文件格式 A(12)圖像的簡單處理 B(13)常見音頻文件的格式及播放軟件 A(14)常見視頻文件的格式及播放軟件 A(15)多媒體集成的基本方法 A(16)多媒體作品的簡單集成 B1、多媒體作品的制作過程需求分析→規劃與設計→素材的采集與加工→作品集成→修改與調試→編寫手冊→作品發布。2、常見圖像類型點陣圖又叫位圖,是以像素為單位構成的,位圖文件中包含的是像素信息,可以制作色彩豐富的圖像,缺點是文件容量較大,旋轉、縮放易失真。常用的編輯工具有Photoshop、畫圖等。矢量圖又叫向量圖,就是由數學矢量公式定義出來的圖像,矢量圖文件包含了把構成圖像的線條色彩用數學向量所表達的信息,文件容量較小,旋轉、縮放不失真。缺點是不易制作色彩變化太多的圖像。常用的編輯工具有CorelDraw、Flash等。3、常見的圖像文件格式:BMP、JPEG、GIF、TIFF、PSD、PDF、PNG4、圖像的簡單處理數字化圖像的獲取途徑:數碼攝像、掃描、下載、截屏、自己制作等旋轉:調正“選擇”菜單→“全選”命令→“編輯”菜單裁切:去掉不相關的或不重要的內容。工具欄中單擊裁切工具→在圖片中框選裁切范圍→按回車確定色彩調校:常用的有色彩模式、亮度/對比度、色相/飽和度、色彩平衡部分圖像大小調整:單擊工具欄中的選擇工具,如,“編輯”菜單→“變換”命令→“縮放”子命令→調整選中區域大小→按回車確定● 設計與制作圖像的一般過程:(1)根據設計圖像的主題來構圖,注意圖像要符合人們的接受能力、審美意識、社會心理以及習俗和禁忌,并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2)選擇適合的制作方法和工具,例如在文本圖像的制作中我們可以使用Word文字處 理軟件中提供的藝術字功能;可以選用Cool3D制作效果文字;也可以利用Photoshop圖像處理軟件中提供的文字特效功能來實現;對于矢量圖形的制作,我們可以選擇Flash作為制作工具。(3)制作圖像,初步完成作品。5、常見的音頻文件格式及播放軟件:獲取數字化音頻的途徑:用數字化音頻設備現場錄音,將傳統模擬介質如磁帶等進行轉換(模數轉換),下載,從音頻或視頻文件中截取,自己創作等。Windows操作系統附件中有“錄音機”功能,由于它一次只允許錄制60秒的聲音,數字化音頻在應用中受到很大限制。聲音錄制和編輯軟件,如:CoolEditPro、WaveEdit和GoldWave等。音軌:音頻編輯軟件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如將兩個聲音文件導入到不同的音軌中后可進行合并輸出(混音)。聲音的表現在時間軸上一定是連續的,不存在某一時刻(靜止)的振動,故音軌不等同于幀。格式由WAV、MIDI、MP3、WMA、RAM等。用Windows 自帶的“錄音機”、Windows Media Player、Realplayer、千千靜聽、Winmap等播放。6、常用視頻文件格式:視頻:由于人眼的視覺暫留特性,由連續畫面組成的動態場景可以再現運動的視覺效果。視頻采集的途徑:使用數碼攝像機等直接拍攝;將傳統的模擬攝像機拍出的錄像通過視頻采集設備進行采集、轉換;從網絡上下載;從視頻文件中截取片段。動畫:由于人眼的視覺暫留特性,按照一定速率播放一系列靜止的圖形或圖像時,會產生運動的視覺效果。Flash主要用來制作平面動畫;3D Studio MAX 主要用來制作三維動畫。幀:一段動畫由一幅幅靜態的、連續的圖片組成,每一幅靜態的圖片稱為幀。視頻中的某一時刻所顯示的一幅畫面也可以理解為一幀。AVI格式、MOV格式、MPEG/MPG/DAT、 RM、RMVB、SWF格式。可以用windows媒體播放機、RealPlayer、繪聲繪影、超級解霸、QuickTime等播放7、多媒體集成的基本方法多媒體集成工具: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FrontPage/Dreamweaver8、多媒體作品的簡單集成五、信息的編程加工5、信息的編程加工與表達 (17)計算機解決問題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A(18)編程加工信息的基本過程 A(19)程序設計語言的產生與發展過程 A1、計算機解決問題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算法設計是計算機解決問題的基本思想。算法是指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算法不僅是指計算的方法,而且還包含從何處著手、解題步驟以及結果處理等全過程例:求三個數a、b、c中的最小數分析:計算機可以比較兩個數的大小,但不能同時比較三個數的大小,通過兩兩比較來解決問題。如a=2,b=9,c=7,步驟如下:A.把a、b的值進行比較,較小的值賦給temp;B.把c與temp進行比較,可得出三個數中的最小值。拓展:多個數的數值交換與比較方法同上。編成加工信息的基本過程一般要經過如下四個步驟:A.需求分析(分析信息):確定要解決的問題,即要求計算機“做什么”。B.設計算法(設計方法):對某一特定的問題設計一組(有限個)求解步驟和方法。C. 編寫程序(編寫代碼):把人們設計的算法轉換成計算機能夠識別的代碼。D.上機調試與維護(調試運行):剛編寫的程序不一定正確,必須在計算機上實際運行,排除程序中的錯誤(BUG),測試其能否達到預期的結果。程序設計語言的產生與發展過程程序設計語言的產生與發展必然是由低級到高級,由繁到簡的。具體來說,大致經歷了機器語言、匯編語言、高級語言幾個發展階段,使人能夠越來越方便、越來越容易地將算法體現為程序。信息的智能化加工6、信息的智能化加工 (20)智能應用軟件處理信息的一般過程 A(21)專家系統 A(22)模式識別 A(23)機器翻譯 A(24)其他應用 A智能應用軟件處理信息的一般過程信息的智能化加工: 指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加工信息。人工智能:人造的智能,主要是對人腦思維機理的模擬。智能化加工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讓計算機更加自主地加工信息,減少人的參與,進一步提高信息加工的效率和人性化程度。智能應用軟件處理信息的一般過程:確定信息加工的類型、選擇智能軟件的類別、選擇合適的軟件、應用處理、信息的輸出和存儲。專家系統就是指模仿人類專家來解決專門領域問題的軟件系統。一個實際的專家系統不僅能夠為用戶提供相關領域的專家建議或決策,而且能夠通過解釋機制,以用戶容易理解的方式解釋專家系統的具體推理過程。模式識別是指對表征事物或現象的各種形式的(數值的、文字的和邏輯關系的)信息進行處理和分析,以對事物或現象進行描述、辨認、分類和解釋的過程,是信息科學和人工智能的重要組成部分。語音識別 【語音輸入法】文字之別 【光學字符識別(OCR)、手寫識別、指紋識別】機器翻譯就是利用計算機把一種自然語言轉變成另一種自然語言的過程。常用的中文翻譯軟件:金山快譯、譯星、萬能對譯其他應用智能機器人---中學生機器人大賽中的機器人足球比賽、機器人舞蹈、機器人滅火比賽計算機博弈---國際象棋、中國象棋、圍棋、五子棋等智能代理---Office助手機器證明--- http://baike./view/380555.htm數據挖掘--- http://baike./view/7893.htm七、信息的發布與交流7、信息的發布與交流 信息集成的一般過程 A常用信息集成工具 A簡單網頁的設計與制作 C簡單HTML代碼的使用 A信息發布的方式 A信息的發布 B通過網站發布信息的方式和過程 A信息交流的方式 A1、信息集成的一般過程信息集成是綜合表達信息的一種重要手段,通常指將文本、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媒體素材,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在一起,為表達某一主題服務。信息集成的目的是使信息能被合理、清晰、有效地組織起來以表達主題。信息集成的一般過程包括以下四個階段:第一,選題立意階段,主要是確定主題,選準目標;第二,設計規劃階段,主要是規劃內容結構,收集加工素材;第三,開發制作階段,主要是選擇工具,實際制作;第四,評估測試階段,主要是收集反饋,評價修正。2、常用信息集成工具信息集成工具較多,根據信息集成軟件對多媒體素材安排和組織方式的不同,信息集成工具大致可分成基于頁面的工具、基于圖標的工具和基于時間的工具三類。基于頁面的工具:通常采用類似書本“頁”的方式組織素材,如Word、WPS、PowerPoint、FrontPage、Dreamweaver等。特點是便于組織與管理素材,比較形象、直觀、簡單易學,適合初級用戶制作簡單的多媒體作品。基于圖標的工具:以將各種素材用圖標依次連接在流程圖中的方式集成素材,如Authorware、方正奧思等。特點是可以對任一圖標指向的素材進行簡單的編輯,而且可以根據需要任意調整圖標的位置。基于時間的工具:采取依據時間順序的方式來集成素材,如Flash、Director等。特點是在素材呈現時間上可以做到精確控制,但這需要一定的編程基礎。3、簡單網頁的設計與制作常用網頁制作工具。FrontPage:具有“所見即所得”的特性,HTML代碼由FrontPage后臺自動生成。Dreamweaver:是一個較為專業的網頁設計軟件,與Flash、Firework合稱為“網頁三劍客”。HTML語言:它是一種超文本標記語言,使用一組特定的標記來描述網頁的結構,但不能直接描述網頁在瀏覽器中的效果。網頁中的基本元素:文本、圖像、視頻、動畫及超鏈接等。利用FrontPage或Dreamweaver工具軟件制作簡單的網頁。新建站點:用于保存、調試創建的網頁和素材。首頁設計:首頁是瀏覽者進入網站時看到的第一個頁面,一般用index.htm命名。網頁布局:可在網頁中插入表格,利用表格對網頁進行布局。添加網頁元素:分別添加文字,插入圖片、GIF動畫、Flash動畫、水平線等并進行設置。設置頁面效果:分別設置網頁的背景顏色、背景圖片、背景音樂、表格背景、單元格背景等。建立頁面鏈接:分別創建Web鏈接、E-mail鏈接、文件鏈接和書簽鏈接。創建框架網頁。制作表單。掌握利用FrontPage或Dreamweaver工具軟件制作簡單的網頁的方法。建立站點。執行“文件→新建→站點”菜單命令,選擇“空站點”,輸入站點存放的位置,單擊“確定”按鈕。網頁布局與表格。添加表格以及表格屬性的設置。單擊“表格”菜單中的“插入表格”命令可以插入一個指定行數和列數的表格。右擊表格,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表格屬性”命令,可以打開“表格屬性”對話框,利用該對話框可以設置表格的對齊方式、指定表格的寬度和高度、設置表格邊框的粗細、設置表格的背景色或背景圖片等。右擊某一單元格,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單元格屬性”命令,可以打開“單元格屬性”對話框,在該對話框中可以設置插入到單元格中的對象的對齊方式、指定單元格的大小,設置單元格的背景顏色或背景圖片等。選中連續的單元格可以實現單元格的合并及居中。插入圖片。執行“插入→圖片→來自文件”菜單命令,選取所需圖片文件。右擊圖片,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圖片屬性”命令,單擊“外觀”選項卡,分別設置圖片的大小與對齊方式。插入Flash動畫。執行“插入→高級→插件”菜單命令,選取Hash動畫文件并設置動畫文件的大小與對齊方式。插入GIF動畫。執行“插入→圖片→來自文件”菜單命令,選取所需圖片文件。右擊圖片,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圖片屬性”命令,單擊“外觀”選項卡,分別設置動畫的大小與對齊方式。表單。在制作網站的留言板和注冊信息的頁面時會使用表單。單擊“插人”菜單中的“表單”命令可以選擇需要的表單樣式:單行文本框、單選按鈕、復選框、下拉菜單等。設置頁面效果。網頁背景圖片、背景顏色的設置。執行“格式→背景”菜單命令(右擊網頁,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網頁屬性”命令),單擊“背景”選項卡,設置背景圖片或背景顏色,單擊“常規”選項卡,設置背景音樂。背景音樂。背景音樂在“網頁屬性”對話框中進行設置。右擊網頁,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網頁屬性”命令,切換到“常規”選項卡,然后單擊“背景音樂”右側的“瀏覽”按鈕選擇所需的背景音樂,設置其循環播放的次數即可。建立頁面鏈接:選取鏈接源,執行“插入超鏈接”菜單命令,分別確定鏈接目標:一個網站、網頁、電子郵箱、書簽鏈接、圖片的熱區鏈接等。框架。框架將瀏覽器窗口分割成幾個相對獨立的小窗口,瀏覽器可以將不同網頁文件同時傳送到這幾個小窗口中,這樣就可以同時瀏覽不同的網頁文件。執行“文件→新建→網頁”菜單命令,切換到“框架網頁”標簽,根據需要選擇所需的框架類型。4、簡單HTML代碼的使用(見選修:網站的設計與評價)5、信息發布的方式信息發布有多種方式,如演講、網站發布、廣播、電視、報刊、新聞發布會等。根據信息發布主體的不同可分成三類:個人信息發布、行業信息發布、官方機構信息發布。了解信息發布的三類主體。6、信息發布信息發布就是把信息通過適當的方式和渠道傳播出去,供他人分享,根本目的是借此實現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根據需要選擇恰當的方式發布信息7、通過網站發布信息的方式和過程1)網站發布信息的主要方式:在網上鄰居中發布與沒置“共享”。在本機上發布,選擇FrontPage、Dreamweaver提供的功能發布或使用個人服務器PWS進行發布。在因特網上發布,可以用FrontPage、Dreamweaver提供的功能發布,也可借助常用上傳工具(CuteFTP、LeaehFTP、WebPublisher等)。2)網站發布信息的過程。發布前的準備:檢查網站、預覽網頁、檢查下載時問。維護網站:不斷更新網站內容、階段性地調整網站的整體風格等。宣傳網站:告訴別人網址、利用電視廣播宣傳、在BBS上發帖子、與其他相關網站交換友情鏈接、在因特網上的搜索引擎中登記網址等。8、信息交流的方式信息交流是人的基本生存需要,是人們學習、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動。信息交流主要有如下三種方式:面對面交流,如幾個人之問的交談、召開會議等。借助通信工具和傳統媒介的信息交流,如電報、電話、廣播、電視、書信、報紙、雜志、書籍等。通過計算機網絡的信息交流,如E—mail、BBS、QQ、MSN、Blog(博客)等。做個有自我保護意識的文明網民:《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五要五不要主題3 信息的管理一、信息資源管理的目的和方法1、信息資源管理的目的和方法 (1)信息資源管理的一般過程 A(2)信息資源管理的普遍性及其意義 A(3)信息資源管理的目的 A(4)信息資源管理的方法 A1、信息資源管理的一般過程各種信息資源管理活動都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進行,從具體需要出發,對信息資源分類、組織和存儲,繼而提供方便的信息服務,與此同時,還要不斷地進行更新與維護。信息資源可以采用標準的或約定俗成的分類方法進行分類,廣泛使用的有學科分類和主題分類兩種分類方法。一般而言,學科分類由權威機構發布,成為全社會或行業所遵守的標準。主題分類方法則有一定的隨意性。標準化是指國際、國家、地方或某行業通過制定和實施某種標準,統一規定社會活動中重復性的事物和概念,以獲得最佳的秩序和社會效益。標準的內容一般包括標準化術語、標準化技術、標準化設施、標準化管理過程四個方面。標準化管理的主要作用:(1)縮短了信息資源的開發周期,提高了勞動生產率。(2)使信息產品開發與使用等各個環節的技術銜接和協調得到了保證。(3)有助于提高信息的使用率。(4)通過制定質量標準提高信息資源的質量,保護消費者的利益。2、信息資源管理的普遍性及其意義管理伴隨著信息的獲取、加工、存儲、發布等信息活動的整個過程。信息資源管理有利于更好地檢索自己需要的信息、滿足公眾的信息需求、確保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3、信息資源管理的目的信息資源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信息利用的效率、更好地實現信息的價值,為正確決策提供大量準確的、全面的和及時的信息資源支持,是知識發現和技術創新的源泉。4、信息資源管理的方法信息資源管理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人工管理、文件管理和數據庫管理。人工管理靈活、簡便,無需依賴環境設備,但對大量信息資源進行重新組織管理比較困難。文件管理以文件和文件夾為信息單位,方便了信息的整理、加工和檢索,但需要人與計算機的高度交互。數據庫信息管理便于信息的分類、排序、檢索、統計等,處理速度快,效率高,但對計算機硬件和軟件要求較高,適合于大數據量、專門化的信息資源管理。二、信息資源的管理2、信息資源的管理 (5)用軟件工具進行個人日常事務管理的基本方法 A(6)用PDA管理日常事務 A(7)用資源管理器管理本地計算機資源 C(8)用瀏覽器的收藏夾管理網站資源 A(9)用Blog管理網上資源 A(10)用電子表格實現統計資源管理 A(11)用文件夾共享實現協作資源管理 B1、用軟件工具進行個人日常事務管理的基本方法利用軟件工具進行個人日常事務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一般方法是根據管理需要編制或下載軟件工具,將其安裝到計算機中,進行信息的錄入、修改、查詢等管理工作。2、用PDA管理日常事務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個人數字助理)俗稱掌上電腦,是常用的個人信息管理工具,可以記錄個人日程安排、待辦事項,具備電話簿、計算器、電子詞典等功能,還可以與計算機相連進行信息交換。3、用資源管理器管理本地計算機資源資源管理器是Windows系統提供的信息資源管理工具,是計算機的“管家”,它采用目錄樹(樹型結構)實現目錄管理,可以方便、清楚、直觀地管理和查找文件。計算機的硬盤一般可以劃分成若干個區,并分別命名為C、D、E等,C盤一般作為系統盤,專門用來管理操作系統和常用工具軟件,其他分區可以根據需要自由安排。資源管理器管理的主要對象是文件和文件夾。文件有許多屬性,最重要的屬性是文件名、存儲位置和內容。文件名由主名和擴展名組成,中間用“.”連接。文件的擴展名用來標明文件的類型。從最終使用目的來看,文件可分為可執行文件和數據文件兩大類。可執行文件主要是一些應用軟件,通常以exe做為文件的擴展名;數據文件如文本、表格、圖形、聲音、視頻等,常見的類型有txt、pdf、jpg、swf等。很多文件是被壓縮的,比較典型的壓縮文件類型有zip和rar。文件與文件夾的操作——(1)文件夾的建立:在Windows系統窗口空白區右擊,選擇“新建->文件夾”,輸入文件名并按回車結束;(2)文件的復制:選擇要復制的文件夾,單擊菜單“編輯->復制->粘貼”;(3)文件的刪除:選擇要刪除的文件夾,單擊菜單“編輯|刪除”;(4)文件的移動:選擇要移動的文件夾,單擊菜單“編輯|剪切”,打開目標文件夾,單擊菜單欄“編輯|粘貼”。4、用瀏覽器的收藏夾管理網站資源收藏夾是瀏覽器提供的管理工具,可按一定主題分類,通過創建、重命名、刪除等操作,分類管理常用網站。5、用Blog管理網上資源Blog(Weblog,博客或網絡日志)是網絡上一種表達個人思想、存儲信息資源的工具,可用來保存學習筆記,上傳文檔、圖片、聲音、視頻文件等資源。6、用電子表格實現統計資源管理電子表格具有信息管理和數據統計的雙重功能,可用于電話號碼簿、統計報表管理等。7、用文件夾共享實現協作資源管理通過“我的電腦”、“網上鄰居”或其他途徑,可以訪問網絡計算機上的共享文件,實現協作資源管理。1.設置本機共享文件夾:單擊要設置為共享的文件夾,執行“文件->屬性”菜單命令,在彈出的屬性對話框中,單擊“共享”選項卡,選中“在網絡上共享這個文件夾”選項,單擊“確定”按鈕即可。2.訪問共享文件夾:打開“我的電腦”窗口,在“其他位置”鏈接列表中,單擊“網上鄰居”的鏈接,即顯示所在網絡上的共享文件夾。也可以直接打開桌面上的“網上鄰居”進行訪問。三、數據庫信息資源管理3、數據庫信息資源管理 (12)用數據庫管理信息資源的優勢 A(13)建立數據庫的基本過程和方法 B(14)數據庫的組成要素 A(15)用數據庫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與方法 A1、用數據庫管理信息資源的優勢數據庫是信息資源管理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方便地收集、加工、存儲和管理信息。數據庫技術在存儲和管理大量數據并實現高效檢索方面具有特別的優勢。數據庫中的數據可以被多個用戶、多個應用共享使用,能避免數據重復問題,節約存儲空間,同時也能減少數據更新時由于數據的重復問題造成的不一致現象。數據庫分為關系型數據庫、層次型數據庫和網絡型數據庫三大類。目前微型計算機中最常用的是關系型數據庫。數據庫、數據庫管理系統和數據庫應用系統的關系:(1)數據庫管理系統(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簡稱DBMS)是位于用戶與操作系統之間的數據管理軟件,它可以讓用戶方便地實現數據庫的建立和管理。(2)數據庫應用系統是利用數據庫技術開發的針對具體行業或部門的信息管理軟件,其人性化的圖形用戶界面和所見即所得的操作風格,可以使一般用戶在不熟悉數據庫技術的情況下,方便、快速地實現數據增加、數據修改、數據刪除、數據查詢及報表生成等功能。(3)數據庫、數據庫管理系統和數據庫應用系統之間組成一個有機的層級關系。數據庫與數據庫應用系統之間通過數據庫管理系統連結,數據庫管理系統建立在操作系統基礎之上,負責處理數據庫應用系統存取數據的各種請求,實現對數據庫的底層操作,并把操作結果返回給數據庫應用系統。2、建立數據庫的基本過程和方法一般來說,建立數據庫的基本過程包括以下七個步驟:(1)確定創建數據庫的目的;(2)確定需要管理的數據;(3)將數據組織成表;(4)確定每個表中需要的字段;(5)確定主關鍵字;(6)確定表之間的關聯;(7)優化設計。3、數據庫的組成要素。數據庫包含數據表、查詢等多種對象,所有對象都存放在同一個數據庫文件中,以方便對數據的管理。關系數據庫以各種二維表形式管理信息;一個數據表由行和列組成,在數據表中,一行稱為一條“記錄”,一條記錄對應一個實體;一列稱為一個“字段”,對應實體的一個屬性。若干“字段”構成一條“記錄”,若干“記錄”又組成一個“表”,多個相關的“表”則組成一個“數據庫”,可見數據庫與電子表格一樣,也是一種結構化的信息存儲和表達方式。4、用數據庫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與方法。數據庫管理信息是將各種信息通過數據庫有效地組織起來,可供多人異地使用,聯機實時處理,進行信息分類排序、重組、檢索、統計等,操作簡單、速度快、效率高。其基本方法是建立各種基本信息表,通過建立表之間的關系,有效減少數據冗余,提高使用效率。主題4 信息技術與社會一、信息技術對社會發展、科技進步以及個人生活與學習的影響1、信息技術對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及個人生活與學習的影響 (1)信息技術對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及個人生活與學習的影響 A(2)用信息技術解決生活與學習的問題 B1、信息技術對社會發展、科技進步以及個人生活與學習的影響信息技術對社會發展的影響:信息技術對科技進步的影響:信息技術對個人生活與學習的影響:消極影響:事物總是一分為二,信息技術也帶來不利因素:網絡黑客、病毒、垃圾信息泛濫2、用信息技術解決生活與學習的問題(1)Word的應用 (2)Excel解決實際問題 (3)PPT制作幻燈片 (4)Frontpage制作網頁(5)Flash制作動畫 (6)Photoshop處理圖片二、信息安全與保護2、信息安全與保護 (3)計算機病毒的概念與特征 A(4)計算機病毒的防治 C計算機病毒的概念與特征概念:計算機病毒,是指編制或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毀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并能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特征:計算機病毒具有潛伏性、寄生性、傳染性、爆發性、破壞性等特點。潛伏性:這樣可以隱藏自己,有利于傳播、繁殖。比如修改了一個正常的文件,保持該文件的長度和修改時間等屬性不變,同時產生一種病毒的變體來隱藏自己,這樣可以達到不易被人們發現的目的。寄生性:病毒往往不是以單獨的文件形式存在,而是隱藏在其他文件中傳染性:病毒總是盡可能的把自身代碼添加到其他正常的程序中,可以通過光盤等移動介質、網絡等方式進行傳播。爆發性: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或受到外界刺激就會發作。破壞性:被感染程序的功能失效,如程序被修改、覆蓋和丟失等等,嚴重的會使計算機系統癱瘓,例如能毀壞硬盤系統使系統不能修復。計算機病毒的防治隔離來源在使用可移動存儲設備時,要經過殺毒軟件的檢測,確認無毒或殺毒后才能使用。對于聯網計算機,如果發現某臺計算機有病毒,應該立刻將其從網上切斷,以防止病毒蔓延。預防措施:A對重要的數據定期進行備份。可以拷貝到移動磁盤中,如移動硬盤、mp3等中,在不進行寫操作是,應該進行寫保護。一般病毒程序的傳染都要經過寫盤操作。B不使用來歷不明的軟盤、光盤。一定要使用時,必須使用最新版本(病毒庫)的殺毒軟件進行查殺。C不要非法復制別人的軟件。一些軟件為了防止非法復制,采取在軟件中嵌入病毒的錯誤手段。D對網絡上下載的各種免費和共享軟件,要先進行查殺病毒后在安裝使用。最好從一些著名的網站上下載軟件。E要謹慎處理收到電子郵件的電子郵件附件。如果一定要打開,則最好在打開之前要求對方確認。F在qq聊天的時候發過來的一些網址和文件最好不要打開,如果一定要打開,最好先確認。安裝殺毒軟件和防火墻殺毒軟件的任務是掃描磁盤,查殺病毒。大部分殺毒軟件還具有防火墻功能,可實時監控系統。一旦發現病毒,就會及時報警并拒絕打開染毒文件。由于新的病毒在不斷地產生,所以必須及時更新殺毒軟件。常用殺毒軟件:卡巴斯基、瑞星、金山毒霸、江民具體操作過程:打開殺毒軟件--選擇查殺盤符--點擊立即查殺防火墻是一個或一組網絡設備,架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網絡之間,用來加強訪問控制,免得一個網絡受到來自另一個網絡的攻擊。防火墻從實現方式上分成:硬件防火墻和軟件防火墻兩類(3)加密解密技術使用計算機加密所使用的算法有對稱密鑰加密算法和公開密鑰加密算法。對稱密鑰加密算法是使用同一密鑰進行加密和解密的,又稱會話密鑰加密算法公開密鑰加密算法是使用不同的密鑰進行加密和解密的,又稱非對稱密鑰加密算法(4)安全防范措施總結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安裝殺毒軟件并經常升級。選用合適的防火墻系統。設置網絡口令。應用操作系統補丁程序。三、網絡使用規范和有關倫理道德3、網絡使用規范和有關倫理道德 (5)網絡使用規范 A(6)與網絡有關的倫理道德 A網絡使用規范(1)“黑客”(hacker)是指對電腦系統的非法侵入者。盡管有些黑客只是為了好奇或表現自己的能力而非法地訪問他人的系統,但也有一些別有用心之徒侵入他人系統后,會破壞文件或修改數據、盜竊內部信息,對國家安全、社會安全、公共秩序、個人合法權益造成極大的危害。(2)網絡陷阱 網絡陷阱是指一些別有用心之徒,利用因特網行騙的行為,如,約在聊天室結識的“朋友”見面,然后見機行騙;利用填寫個人資料機會,騙取他人的個人資料,以作非法之用……(3)解決網絡安全問題 解決網絡安全問題主要途徑有三種:立法途徑、技術途徑和個人防范途徑。(4)我國相應的法律法規1991年國務院發布《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1994年2月18日正式頒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1997年公安部發布《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方法》。2000年4月26日頒發了《計算機病毒防治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第51號令)。新《刑法》第286條第3款也對實施制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的人作出了判刑規定。2001年11月22日,團中央、教育部等部門專門發布了《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其內容可歸納為“五要”和“五不”要善于網上學習 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實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 不隨意約會網友;要維護網絡安全 不破壞網絡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虛擬時空與網絡有關的倫理道德;(1)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不剽竊他人信息作品的內容;不使用盜版書籍、軟件、光盤等;對于作者聲明禁止使用的作品,要尊重作者的意見; 不能出于贏利的目的非法復制、出版他人的信息作品;如果出于學習、研究或欣賞目的,可以少量復制但不能出版,并應盡可能地通知對方并取得對方的同意;如果需要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他人的作品,應注明引用信息的來源、作者。(2)加強自我約束 自覺遵守網絡規則和禮儀使用電子郵件(E-mail)的一些禮儀要求:發信時最好輸入郵件主題,以便收件者了解郵件的主要內容;信件的內容要盡可能簡短明了,以便不浪費他人的時間;如果用英語等外國語言寫電子郵件,內容一定不要都用大寫表示(全部大寫意味著大喊大叫);不要隨意給他人發信,不能給他人制造垃圾郵件。(3)保護自己的作品建立保護自我作品版權的意識,學習、了解有關版權方面的知識;保管好自己創作過程中的初稿、圖紙等; 選擇先正式出版、后網絡共享的方式; 對于網絡共享,還可以按照網絡版權,如創作共用協議,選擇一種方式進行協議授權;對于侵害自身權益的違法行為要勇于反擊。(4)警惕信息污染養成隨時對自己瀏覽的信息內容、網站展開批判性思維的習慣;不斷提高自己識別信息、評價信息的能力; 盡量只瀏覽那些正規組織的網站,如域名為org、gov、edu 等的網站,和具有較好聲譽的網站,如新浪、搜狐等;遠離有不健康內容的網站。選修 網絡技術應用[一]網絡技術基礎內容 內容細目 要求1、網絡技術基礎 (1)計算機網絡的功能 A(2)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A(3)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B(4)網絡通信原理 B(5)局域網的組建與設置 C一、計算機網絡概念計算機網絡是由兩臺或兩臺以上的計算機通過網絡設備連接起來所組成的一個系統。網絡可以包括兩臺計算機,也可以由全球成千上萬臺計算機,相互間通過電纜、電話線和衛星建立連接。除了連接計算機外,網絡還可以接連打印機、光驅、傳真機等其他設備。二、計算機網絡的功能計算機網絡有三大功能:數據通信、資源共享與分布處理。一個計算機網絡,不管它是連接幾臺計算機的局域網,還是跨越洲際的廣域網,所能實現的主要功能都是一樣的。三、計算機網絡的分類按網絡覆蓋范圍劃分: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分并沒有嚴格定量的規定,只是一個大致的概念)按傳輸介質分:有線網絡、無線網絡按拓撲結構劃分:星形結構、總線結構、環形結構。四、計算機網絡的組成1、網絡硬件:1.1網絡接口卡(網卡)。每塊網卡都有唯一的一個固定的硬件地址,稱為MAC地址。1.2傳輸介質:網絡的物理通道,分有線介質和無線介質兩種。無線介質有 無線電波、紅外線、微波、激光 等。有線介質有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纜 等1.3連接設備:中繼器、集線器、交換機、路由器 等1.4工作站和服務器:網絡中的計算機按其功能的不同有工作站(Workstation)與服務器(Server)之分,工作站也稱客戶機(Client)。服務器是網絡上一種為客戶機提供各種服務的高性能的計算機,它能夠提供網絡管理、運行應用程序、處理各網絡工作站成員的信息請示等等服務。享受服務器所提供的服務的那些計算機,我們稱之為工作站。2、網絡軟件:2.1 網絡操作系統。常用的網絡操作系統有Windows NT、Windows 2000、Novell、Netware、Unix和Linux等2.2網絡應用軟件。常用的軟件有解壓縮工具、文件下載工具、文件上傳工具、網絡媒體播放器等。2.3網絡通信軟件,是執行各種網絡通信協議和通信功能的程序。2.4網絡應用軟件結構瀏覽器/服務器(B/S,Brower/Server)結構:使用該結構,可以直接在瀏覽器中操作。客戶機/服務器(C/S,Client/Server)結構:使用該結構,需要安裝客戶端軟件,如CuteFTP等。五、網絡通信原理1、OSI模型:是作為標準制定的,是一種理想的概念模型,并不是實用的協議體系。2、TCP/IP協議:傳輸控制協議和網絡互聯協議。主要是由底層的IP協議和TCP協議組成,大致可分成四層,它包含了TCP、IP、UDP、ARP等眾多協議,TCP協議和IP協議是最重要的核心協議。IP協議的工作是把數據包從一個地方傳遞到另一個地方。TCP協議的工作是對數據包進行管理與校核,保證數據包的正確性。TCP/IP協議是組建局域網的首選協議。TCP/IP協議是因特網的主要協議。OSI模型與TCP/IP協議的對應關系圖3、IP地址3.1 IP地址的格式網絡之間實現計算機的相互通信,必須有相應的地址標識,這個地址標識稱為IP地址。IP地址是惟一標識出主機所在的網絡及其網絡中位置的編號。IP地址是由32個二進制位(bit)組成。常用“點分十進制”方式來表示。即將IP地址分為4個字節,每個字節以十進制數(0~255)來表示,各個數之間以英文圓點來分隔。每個IP地址有兩部分組成,網絡標識netid和主機標識hostid。網絡標識確定了該主機所在的物理網絡,主機標識確定了在某一物理地址上的一臺主機。3.2 IP地址的分類將IP地址空間劃分為A、B、C三種基本類型,每類有不同長度的網絡標識和主機標識。A類地址:32位地址中左邊第一個8位為網絡標志,其中第一位為0,其余24位為主機標識的IP地址B類地址:32位地址中左邊第一個16位為網絡標志,其中前兩位為10,其余16位為主機標識的IP地址C類地址:32位地址中左邊第一個24位為網絡標志,其中前三位為110,其余8位為主機標識的IP地址還有D類用于組播,E類用于試驗和保留。3.3 特殊IP地址:公用地址與私有地址:公用地址在Internet中使用,可以在Internet中隨意訪問。私有地址則只能在內部網絡中使用,只有通過代理服務器才能與Internet通信。常用私有地址:10.0.0.0-10.255.255.255 172.16.0.0-172.31.255.255192.168.0.0-192.168.255.255區分公用地址和私有地址目的是節約IP地址資源和提高安全性。127作為環回接口預留,如:發送消息給127.0.0.1,此消息將回傳給自己。3.4 IP地址的管理IP地址按照分級的方式管理。IANA,負責全球IP地址與域名的管理。CN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負責中國IP地址與域名的管理。3.5 IPV6絕大多數IP地址已被美國所占有,使原本有限的IP地址資源出現分配嚴重不均衡的局面。中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所分得的大多是C類地址,A類和B類地址幾乎沒有。IPV4由32個二進制位(bit)組成,IPV6由128個二進制位(bit)組成。IPV6地址數量非常多,安全機制也增強了。4、三種數據交換技術電路交換技術:傳統電話報文交換技術:電報系統分組交換技術:計算機網絡、IP電話六、局域網的組建與設置1、組建小型局域網的過程1、通過需求分析確定網絡規模2、選擇局域網技術3、確定網絡拓撲結構4、選擇硬件5、選擇網絡協議6、選擇軟件7、配置參數,測試運行2、局域網技術常用的局域網技術有以太網(Ethernet)、令牌環網(Token Ring)、光纖分布數據接口(FDDI)、異步傳輸模式(ATM)等等。目前,局域網中大多都使用以太網技術,根據帶寬可分為10兆(10Mbps)、100兆以及千兆網絡。一般選百兆以太網技術。3、網絡拓撲結構4、網絡協議目前常用協議有:TCP/IP、IPX/SPX、NetBEUI、AppleTalk等。TCP/IP協議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5、IP地址規劃和配置5.1 局域網內通常使用私有地址,使用靜態IP地址,使用C類地址。5.2靜態IP分配和動態IP分配靜態IP分配:給每臺計算機分配一個固定的地址。優點易于管理,缺點浪費IP地址資源。動態IP分配:把IP地址暫時分配給用戶使用,不使用時由服務器收回。優點實現了IP地址的動態分配,節約了IP地址資源,缺點安全性較差。5.3設置靜態IP地址和網關、子網掩碼、DNS :右鍵點擊“網上鄰居”,選擇“屬性”,查看設置組件“TCP/IP協議”的屬性。5.4查看本機IP地址:1、在“開始”——“運行”里輸入: cmd 。再輸入: ipconfig。2、右鍵點擊“網上鄰居”,選擇“屬性”,查看組件“TCP/IP協議”的屬性。6、子網掩碼作用是將某個IP地址劃分成網絡地址和主機地址兩部分。子網掩碼不能單獨存在,它必須結合IP地址一起使用。只有通過子網掩碼,才能表明一臺主機所在的子網與其他子網的關系,使網絡正常工作。A類IP地址的子網掩碼:255.0.0.0B類IP地址的子網掩碼:255.255.0.0C類IP地址的子網掩碼:255.255.255.07、網關網關(Gateway)是連接基于不同通信協議的網絡的設備,使數據可以在這些網絡之間傳輸。網關可以說是一個網絡與外界聯系的出口。網關可以是硬件,如路由器、服務器等,也可以是軟件。8、代理服務器代理服務器是網上提供轉接功能的服務器。代理服務器的作用:(1) 充當局域網與外部網絡連接的出口,同時將內部網絡結構的狀態對外屏蔽起來,使外部用戶不能直接訪問內部網絡。從這一點上說,代理服務器就充當了網關。(2) 臨時存儲大量的網上信息資源。(3) 對局域網內用戶訪問外網的權限進行一定限制。在瀏覽器中設置代理服務器:在IE圖標上右擊→屬性(或在IE窗口中選“工具”中的“internet選項”),打開“internet選項”窗口,再選“連接”→“局域網設置”→“代理服務器”,在其中作相應的設置。9、DNSDNS:域名系統服務器,將域名轉換為IP地址。完成這一任務的過程稱為域名解析。[二] 因特網的接入與使用內容 內容細目 要求2、因特網的接入與使用 (6)域名及其管理 B(7)因特網的接入 C(8)因特網的服務 B(9)因特網的使用 C1、域名及其管理1.1 什么是域名: 域名(Domain Name)是因特網上一個服務器或一個網絡系統的名字,網絡間通過域名進行相互訪問,在全世界沒有重復的域名。1.2 域名解析:因特網上的計算機之間是通過IP地址來進行通信的,域名必須轉換成IP地址才能實現對網站的訪問,這項工作由域名解析系統(DNS)來完成。這一過程稱為域名解析。1.3 域名的基本結構:域名是由若干英文單詞組成,中間由“.”來分隔,從右到左依次為頂級域名段、次高域名段等,最左的一個字段為主機名。1.4 域名命名的一般規則域名命名的一些共同規則主要有以下幾點:(1) 域名中包含的字符①26個英文字母②10個阿拉伯數字③“-”(英文中的連字符)(2) 域名中字符的組合規則①在域名中,不區分英文字母的大小寫。②對于一個域名的長度是有一定限制的。例如,注冊CN下域名,三級域名的長度不能超過20個字符。1.5 域名的管理全球域名的管理職責由“因特網域名與地址管理機構(ICANN)”來承擔, 該組織是一個非盈利性組織。我國的域名管理職責由“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 承擔。2、因特網的接入兩種上網方式:1. 撥號上網,通過電話線與因特網建立連接。2. 通過局域網接入因特網。2.1 撥號上網2.2 通過局域網接入因特網3、因特網的服務3.1因特網的基本服務類型3.1.1萬維網:Word Wide Web(WWW),世界范圍的網。萬維網采用B/S工作模式。萬維網的網頁是一種“超文本文件”,是用超文本標記語言(HTML)編寫的。統一資源定位符(URL),表明某網頁在網絡中的位置。URL格式:協議名稱://主機名/目錄名/文件名例1:http:///webfile/index.htm例2:ftp://ftp./downfile/student.rarHTTP:超文本傳輸協議,是TCP/IP協議中的一種,使用TCP協議。3.1.2電子郵件:E-mail 。格式:用戶名@郵件服務器名。例1:[email protected]例2:wcr@兩種常用的郵件協議:SMTP:簡單郵件傳送協議,使用計算機中的110端口。POP3 :郵局協議第三版,使用計算機中的25端口。3.1.3文件傳輸文件傳輸協議(FTP)也是因特網上重要服務之一。FTP也是TCP/IP協議中的一種,使用TCP協議。FTP一般采用C/S工作模式。常用的FTP工具有Cuteftp軟件等。3.1.4電子公告牌系統(BBS)通過發“帖子”參與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BBS與“電子論壇”幾乎是一致的。3.1.5遠程登錄遠程登錄(Telnet)也是TCP/IP協議中的一種,采用C/S工作模式。4、因特網的使用(見必修主題1中的“網絡信息的檢索”)[三] 網站的設計與評價一、內容結構網站的設計與評價 網站的概念 A網站的規劃與設計 BHTML語言的基本應用 C網頁制作 CCSS樣式表的簡單使用 BJavaScript的簡單使用 BASP工作流程 B網站的發布與管理 C網站的評價 B二、復習要點1、網站的概念(1)網站、網頁、主業的概念及其相互關系網站:因特網上具有相似性質、共同內容的一組信息資源就是一個網站。構成一個網站的基本元素是各種各樣的文件以及存放這些文件的文件夾。網頁:網頁是用HTML語言寫成的文件,他存放在某一臺計算機中,而這臺計算機必須是與因特網相連的。主頁:主頁實際上也是網頁,通常用來表示訪問某個網站時出現的的第一個頁面。2、網站的規劃與設計需求分析:建立網站前應明確建設網站的目的,確定網站的功能以及網站的規模、投入費用以及進行必要的市場分析等。選題:選擇網站主題,制定網站欄目,設計網站風格(標志、主色調、文字效果、版面布局),規劃網站結構,確定網站運行環境,選擇網站開發工具,分配網站開發任務。3、HTML語言的基本應用(1)HTML文件的基本結構:...........(2)HTML中的基本標記:——HTML標記,表示文件為HTML文件,表示代碼結束——網頁文件的頭部信息。——網頁標題,放置網頁標題名——主體標記,放置網頁主體內容指向index.htm目標表示圖像文件的位置(3)文字設置 ——標題級別align=left; align=right ; align=center——對齊方式——字體設置 ——粗體——下劃線 ——斜體(4)表格設置——表格標記 ——表頭——表行 ——單元格(5)超鏈接設置...——文字超鏈接(6)圖片設置(7)背景音樂設置 (8)表單設置 (9)框架設置 (10)其他——換行符 ——段落標記 ——水平線4、網頁制作(見必修主題2中的“信息的發布與交流”)5、動態網頁(1)動態HTML所謂動態HTML,是指即使在脫離網絡環境的情況下,網頁下載到瀏覽器以后仍能夠隨時變換的HTML。(2)動態網頁和靜態網頁靜態網頁:指沒有后臺數據庫、不含程序和不可交互的HTML格式的網頁。動態網頁:指包括動態HTML效果、ASP、PHP、CGI和JSP等網頁技術在內的能提供個性化信息服務的頁面。靜態網頁可簡單地根據用戶的請求傳送已有的頁面,無法實現各種個性化的交互功能,日常維護也十分繁瑣;而動態網頁則是由計算機實時生成,具有日常維護簡單,更改結構方便,交互功能強大等優點。6、CSS層疊樣式表的簡單使用。能讀懂簡單的CSS樣式表代碼,并能根據需要,選擇適當的方式(內聯樣式表、外部樣式表)和適當的層疊樣式表,插入到當前網頁的HTML代碼中。(1)內聯樣式表:(2)外部樣式表:< link href = "http://樣式表文件名.css" rel = stylesheet type=”text/css”>7、JavaScript的簡單使用。能讀懂常見的Javascript代碼(如日期顯示、下拉菜單、計數器、動態字幕、跟隨鼠標的圖片、跟隨鼠標的滾動文本、標題欄里的閃爍效果等),并能根據需要,選擇適當的JavaScript代碼插入到當前網頁的HTML代碼中。(1)標記對。該標記對可以放在< HEAD>和標記對之間,也可以放在和標記對之間。可以在一個HTML文件中使用標記對任意多次。(2)指定腳本語言。例如:標記對之間插入JavaScript代碼。8、ASP工作流程。(1)使用不同技術編寫的動態頁面保存在Web服務器內,客戶端用戶向Web服務器發出訪問動態頁面的請求。(2) Web服務器根據用戶所訪問網頁文件名的后綴來確定該頁面所使用的編程技術,然后把該網頁文件提交給相應的服務器組件程序。(3)服務器組件程序執行腳本代碼,然后把執行結果返回給Web服務器。( 4) Web服務器把執行結果連同頁面上的HTML內容以及各種客戶端腳本一同傳送到客戶端。9、網站發布與管理。(1)發布方式:申請免費空間,租用虛擬主機,租用專用服務器,購買自己的服務器。(2) IIS的安裝。在windows 2000“控制面板”中,雙擊“添加/刪除程序”圖標,在“添加/刪除程序”對話框中單擊“添加/刪除Winndows組件”圖標,在“Windows組件向導”對話框中,選中“Internet信息服務(IIS )”選項,單擊“下一步”按鈕開始安裝,直至安裝結束。(3) IIS的設置。在“控制面板”中,雙擊“管理工具”選項,選中“Internet信息服務”,打開“Internet信息服務”控制臺,右擊“默認Web站點”,在快捷菜單中選擇“新建”、“虛擬目錄”項,并按照向導提示輸人虛擬目錄別名、Web站點內容目錄、訪問權限,最后完成IIS的設置。10、網站的運行與評價。根據網站主題要求設計評價指標,對常見網站的建設質量與運行狀況進行評價。網站的制作和運行的過程中要不斷地收集反饋意見以便修正。一般要做好以下工作:檢測網站是否達到了預期的設計效果;檢查內容是否有錯誤;檢查各處鏈接是否正確等。定位信息需求選擇信息來源確定信息獲取方法,獲取信息評價信息調整鍵盤輸入(輸入碼或外碼)編碼轉換(機內碼或內碼)編輯與輸出(輸出碼或字型碼)(1)促進科技進步(2)加速產業的變革(3)創造新的人類文明積極影響(1)促進了新技術的變革(2)促進了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的產生和發展(1)給個人帶來了便利和實惠(2)深刻改變人們的工作、生活方式(3)對個人就業產生影響(4)促使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變化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