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5課 青銅器與甲骨文 教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5課 青銅器與甲骨文 教案

資源簡介

第 5 課時
【內容∕段落】 完成第五課《青銅器與甲骨文》教學
【側重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比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時期我國以青銅文明為代表的奴隸制經濟發展的基本史實; 了解奴隸制下奴隸的悲慘生活。 2、指導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動手上網查資料,搜集史料,體會夏 、商、周青銅文明的輝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篩選資料的能力。 3、通過學習本課,學生了解我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及民族自豪感,增加學生學習歷史和考古知識的興趣。樹立人民創造歷史的正確人生觀。
【評價任務】 獨立完成作業本17-19頁練習
【學習過程】 導入新課 (出示幻燈片──司母戊鼎)(提前讓學生收集有關司母戊大方鼎的資料) (先對“青銅時代”進行簡單介紹:)青銅時代就是人類使用青銅制作生產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質文化發展階段。它介于“銅石并用時代”和鐵器時代之間。而在這個時代人們所創造的物質文化,便被稱作“青銅文明”。中國青銅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而其真正的發展最高峰則出現在商朝和西周時期,尤其是商代以鼎為代表的祭祀用容器的制作最為著名。青銅鼎的前身是原始社會的陶鼎,本來是日用的飲食容器,后來發展成祭祀的“神器”,并被籠罩上一層神秘而威嚴的色彩。這件《司母戊鼎》就是此期間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二、新課教學
【學習過程】 (一)青銅器的高超工藝 1、圖片展示夏商周時代的青銅文明 青銅文明 青銅時代就是人類使用青銅制作生產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質文化發展階段。它介于“銅石并用時代”和鐵器時代之間。而在這個時代人們所創造的物質文化,便被稱作“青銅文明”。 2、青銅是一種(合金,比較硬)這種金屬是人類歷史上一項了不起的發明,它反映了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那么這種金屬器物最早出現于什么時間? 出現時間:原始社會末期,商周時期數量增多。 3、青銅與石器相比,有哪些優點 青銅器是金屬,能制造成各種形狀,而且很堅硬,不容易損壞,制造出來的工具比較鋒利,缺點就是容易氧化。 4、青銅文明--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銅禮器,祭祀用品。
它出土于湖南省寧鄉市黃材鎮的山腰上,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四羊方尊是現存商代青銅方尊之中體型最大的。此尊造型簡潔,優美雄奇,寓動于靜,被稱為“臻于極致的青銅典范”,反映了商周時期高超的青銅鑄造工藝,從紋飾角度可以看出其制造工藝的高超。 5、青銅文明--簋 簋,讀作:guǐ 簋,是古代中國用于盛放煮熟飯食的器皿,也用作禮器,圓口,雙耳。流行于商朝至東周,是中國青銅器時代標志性青銅器具之一。 6、青銅文明--司母戊鼎 后母戊鼎(原稱司母戊鼎),又稱后母戊大方鼎。原器于1939年3月在河南安陽出土,高133厘米,長166厘米,重875千克。這是我國已發現的青銅器中最大的一件。也是我國最著名的青銅器。 7、這是我國商代晚期的青銅器,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親戊所制的祭器,是商周時期青銅文化的代表作,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現為國家一級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名單。 8、青銅器的出土地點主要集中在哪個區域 青銅器都有些什么具體用途 (課文25頁進行勾劃,并朗讀《相關史事》) 夏朝時開始出現中國最早的青銅禮器鼎、爵、觚、盉(hé)等。商朝貴族好飲酒,青銅酒器的數量多少,是區分貴族等級的標志。西周崇尚禮制,主要以青銅器鼎、簋(guǐ)的數量區分貴族等級。周王朝對禮器使用規格還制定了制度,鼎和簋配合使用,鼎是奇數,簋配偶數,如天子為九鼎八簋,諸侯為七鼎六簋,卿大夫為五鼎四簋等。 9、商朝以后,青銅器的數量增多,種類逐漸豐富,下面我們看一下青銅器主要有哪些種類? 鼎和簋是食器 觚和爵是酒器 耒和鏟是生產工具 鏡和燈是日常用品 編鐘是樂器 10、周代的禮制規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或一鼎。 這種列鼎列簋制度反映了當時社會怎樣的政治特點 鼎和簋的大小及數量的多少反映貴族統治階層內部地位的高低、權力的大小和嚴格的等級界限。 11、青銅器利簋和毛公鼎圖片中的文字叫什么 這種文字為什么叫金文 (課文28頁知識拓展)古人稱銅為金,所以這種文字被稱為金文。又因多是鑄刻在鐘、鼎之上,故又稱為鐘鼎文、銘文。金文從商代中晚期開始出現,數量較少;周代青銅器上文字數量明顯增加。金文的內容涉及祭祀典禮、政治、軍事、經濟、法律訴訟、婚姻等方面。 (二)甲骨文記事 1、我們的祖先是怎樣記錄下生活的點點滴滴的呢? (展示甲骨文圖片)刻在上面的文字叫什么? 是甲骨文 2、什么是甲骨文? 因為這些文字刻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的。它是象形文字的一種。 3、甲骨文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最早是被誰發現的? 1899年清朝人王懿榮首次發現,此后在河南安陽殷墟、陜西、山東等地出土了大量商周時代的甲骨。其中商代有字甲骨約15萬片,單字計4400個以上,已經識別的字在1500個以上。 相關史事: 相傳,清朝末年,河南安陽的農民從地下挖掘出刻有符號的龜甲、獸骨,當作“龍骨”賣給中藥店作藥材。1899年,北京的官員王懿榮得了病,在達仁堂買藥,發現龍骨上刻著符號,認為這是古文字,就把藥店里所有帶符號的龍骨都買下來。學者經過研究,認定這些符號就是商朝的文字。 助學資料: 殷墟是中國商代后期的都城遺址,位于中國河南省安陽市殷都區小屯村周圍。殷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并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遺址。殷墟的發現和發掘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0屆世界遺產大會將殷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點 1、甲骨文的造字特點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多種造字方法。 ①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圖形、線條把物體的外形特征勾畫出來,甲骨文中約40%都是象形字。 ②指事是用一種指示性符號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③會意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體字結合起來表示新的意義。 ④形聲最為進步,用聲符注音,用一個字表示類別,組成新字,能造成大量的漢字,現代漢字很多字都是形聲字。 2、根據甲骨文的造字特點你能猜出這些文字嗎 (十二生肖) (略) 3、甲骨文記載的內容有什么? 甲骨文記載的內容涉及祭祀、戰爭、農牧業、官制、刑法、醫藥、天文歷法等。 4、甲骨文發現的意義? 甲骨文記載的內容十分豐富,為后人研究商朝的歷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由于商王幾乎每事必卜,故甲骨文的內容涉及商代社會的各個領域,反映了商王的活動、商朝的社會生產狀況和階級關系,具有極其重要的史料價值。 5、甲骨文的地位如何? (課文第27頁第一節)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 課堂小結 夏、商、西周時期是中國早期國家產生和發展的重要階段,創造了燦爛的文明。青銅器和甲骨文反映了當時高度發達的文明。我們今天學習青銅器和甲骨文,有助于我們認識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文明。回顧歷史,讓我們為我們的民族自豪吧! 布置作業 復習本課堂教學內容 獨立完成作業本17-19頁練習
【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河市| 南宁市| 海林市| 平邑县| 海晏县| 南和县| 界首市| 洛宁县| 日照市| 和平区| 大同县| 武川县| 九寨沟县| 望谟县| 仁化县| 阳城县| 化德县| 公安县| 大渡口区| 安丘市| 东莞市| 屯昌县| 府谷县| 平利县| 宕昌县| 丰台区| 察雅县| 祁连县| 广饶县| 朝阳区| 琼海市| 方山县| 庐江县| 北碚区| 澳门| 仁化县| 崇信县| 永平县| 榕江县| 武汉市| 安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