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2 課時【內容∕段落】 完成第2課《原始農耕生活》教學【側重目標】 1、了解我國原始農耕經濟的主要情況,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 2、了解中華文明處于起源階段時原始農耕經濟的發展水平,進而認識其發展對中國遠古時代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 3、初步培養自己觀察歷史文物圖,尋找圖中較為明顯的、主要的歷史信息,結合已有知識,初步分析、解釋圖中歷史信息,做出簡單的或主要的歷史結論的能力 4、認同創造出我國原始農耕文化的先民們在自己勞動成果中體現出的智慧與淳樸的情感,以及他們對人類社會物質與精神進步做出的特有貢獻;進而促發或增強我們對祖國歷史和文化的認同之心,對中華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評價任務】 獨立完成作業本4-6頁練習【學習過程】 導入新課 師: 同學們,假如你是一個生活在原始社會的人,如果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食物為生,會有哪些不便之處? 學生回答明確: 受季節變化和天災影響大,食物來源不充足、不穩定,需要經常遷徙。 那么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你了解我國古代那些關于農耕的傳說,談一談。 學生回答:伏羲氏:結網捕魚,創立八卦。神農氏:教民播種,嘗遍百草。 師: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去學習 二、新課教學【學習過程】 1、原始農業是如何產生的? 原始人類在采集野生作物的過程中,把一些果實隨手扔到地上,他們發現有一些果實能生出新的果實,他們經過無數次的試驗,逐漸掌握了農業種植技術,農業由此產生。 2、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水稻的國家,在哪些遺址中都有發現?距今有多少年歷史? (課文第8頁注記)江西……、湖南……、浙江……。 3、我國又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粟和黍的國家,在哪些遺址中都有發現?距今有多少年歷史? 4、舞陽賈湖遺址的位置在哪?距今有多少年歷史?遺址中有哪些發現?說明了什么? (課文第9頁相關史實) 今河南…… 5、原始畜牧業是如何產生的? 原始人類在狩獵時,有些捕獲的動物幼崽太小,就給小孩子養著玩,后來這些幼崽逐漸長大了,當有人想吃的時候,大家又因為和這些動物長期相處于心不忍,于是遲遲沒有動手,當這些長大的動物成年后生出了新的幼崽,聰明的人類發現了通過人工養殖可以獲得畜類食物,他們進行過多次試驗后,逐漸掌握畜類養殖技術,畜牧業就這樣誕生了。 6、知識歸納 伴隨著原始農耕、原始畜牧生活的出現,人們的生產工具也隨之有了顯著的改進。工具的進步使人類從事各種工作的效率提高,使文明發展速度加快,人類開始了定居生活,形成了村落。 7、我國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陶器是什么地方?在哪些地方也出土了陶器?距今有多少年歷史? (課文第10頁相關史實) 8、農業的產生、家畜的馴養、陶器的發明與定居有什么關系? 原始農業、畜牧業的產生,使人類有了比較穩定的食物來源,人們不用再四處漂泊,陶器的發明為儲藏食物提供了方便,這些都為定居生活提供了條件,從而形成了農業村落。 9、人類走出洞穴,蓋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義? 人類擺脫了對自然的依賴,改善了生存環境,擴大了活動空間,提高了生活質量。 10、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有什么區別? 打制石器(舊石器)---只需將石塊打制成所需的形狀,比較粗糙; 磨制石器(新石器)---把打制而成的石器磨光,磨成所需要的工具。 11、新石器時代中國的古老村落有哪些 河姆渡遺址和半坡遺址 12、(出示地圖)讓學生讀圖回答:河姆渡遺址和半坡遺址分別位于什么位置?距今各有多少年歷史? 河姆渡氏族距今約 7000年,生活在多水、潮濕的長江中下游地區,現在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半坡氏族距今約五、六千年,生活在黃河流域的黃土高原,現在的陜西省西安市半坡村 13、看圖1-14說說河姆渡人的房屋有什么特點? 干欄式 這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什么關系? 它處于長江中下游地區,這里氣候溫暖濕潤,這種房屋利于通風、防潮。 14、看圖1-17說說半坡人的居住地有什么特點? 半地穴式 這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什么關系? 它處于黃河流域,冬季比較寒冷,夏季又比較炎熱,半地穴式 的結構能起到冬暖夏涼的效果。 15、比較河姆渡遺址和半坡遺址的異同 (比較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文化的異同) 相同點: 都出現在大河流域;都生活在新石器時代,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都會建造房屋,建立了農業村落,過著定居的生活;都從事原始農業和畜牧業。 不同點: 項目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位置與環境距今年代房屋類型主要農作物原始飼養業生產工具原始手工業16、(知識拓展)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比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有什么進步之處? ①從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來看:北京人、山頂洞人使用打制石器;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已經開始使用磨制石器。 ②從食物來源來看:北京人、山頂洞人主要靠采集、漁獵為生;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有比較固定的食物來源,即種植水稻和粟,發展原始農業。 ③從居住條件來看:北京人、山頂洞人住在天然的洞穴里;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已會建造房屋。 ④從社會分工來看:北京人、山頂洞人沒有明顯的社會行業分工,而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已經有了原始農業、原始畜牧業和原始手工業之分。 17、讀課文12頁相關史實完成下面問題 大汶口居民距今時間是____ ;地點____;出現___陶和____陶;在后期,出現了_____, 原因是:__ _____。 18、讀課文13頁知識拓展,完成下面問題 良渚遺址位于____,距今____年,良渚古城由____、 ____ 和 ____ 組成。遺址中發掘出隨葬有 ____、 ____、____等玉器,說明當時的社會_______已經相當明顯。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被列入________。 練一練(略) 課堂小結 布置作業 復習本課堂教學內容 獨立完成作業本4-6頁練習【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