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70張PPT)書法臨摹與創作一、關于臨摹碑帖 :碑帖是碑和帖的合稱,實際“碑”指的是石刻的拓本,“帖”指的是將古人著名的墨跡,刻在木板上可石上匯集而成。“碑帖”常放在一起合稱,其實“碑”主要指漢、魏、唐碑,按照類型來分,則有墓碑、廟碑、造像和摩崖等;“帖”則是指書人的書札或詩稿等。因為古代沒有照相技術,只能依靠拓本流傳。書法臨摹臨摹是臨寫和摹寫的并稱: 所謂臨寫,就是在參考原作的筆法、字法、章法、墨法以至韻味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理解,復制原作的一種方法。而摹寫,一是指用薄紙覆在原作上,然后用毛筆描摹原作形態;一是指用較厚的紙覆在原作上,借助光線把原作筆畫投影在所覆紙上,再用毛筆雙鉤其輪廓,然后填充墨色,也叫做“廓填”或者“響拓”。北魏張黑女墓志隋《董美人墓志》歐陽詢《九成宮》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柳公權《玄秘塔碑》顏真卿《麻姑仙壇記》隋智永《千字文》趙孟頫《膽巴碑》學書法為何要臨帖1、書法除了實用性還有藝術性。2、歷代的名帖為幾千年來歷經篩選的經典作品,無論碑版、法帖,都是被歷史公認的范本;如何選擇碑帖1、個性化選擇。選擇適合自己的書法風格。2、學習歷代經典法帖。舉例(楷書、行書)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3、注意順序。楷書-行書-草書,墨跡-碑版4、規范性。字數多、清晰、法度嚴謹。二、如何臨摹主要是從形、神兩個層面學習和把握它的風格與精神 。方法有:讀帖、對臨、背臨、意臨讀帖:從字的字形、筆法、章法各方面觀察字帖對臨:即把字帖放在旁邊照著寫,這是最方便,最常用的臨帖方法。背臨:即把帖收起,憑記憶默寫帖中的字,不但求其形,更要求其神。意臨:加進自己的理解來臨摹,照顧作品的整體。讀帖讀用筆:判斷中側鋒,藏露鋒,提按,順逆,方圓,節奏等。讀字形:先宏觀地觀察帖上每一個字的基本形狀,是方的還是扁的,是長的還是短的, 是矩形的還是三角形的;章法上,以行草書來說,包括字的挪讓、大小、縱斂、疏密、輕重、虛實、欹側、斷連、啟承、呼應,包括落款的大小、位置。楷書結字訓練一、重心平穩 (土、山)二、主筆突出 (在、右,也、成)三、姿態挺拔 (文、女、言)四、間隔勻稱 ( 重、而)五、計白當黑 永字的外接多邊形內接多邊形三. 創作章法。1.線條求變。2.疊隔處理。3.謀篇布局。南宋馬遠畫夏圭畫作品分析:打開《蘭亭序》、褚遂良楷書、顏真卿楷書、歐陽詢楷書褚遂良《雁塔圣教序》褚遂良《陰符經》顏真卿《麻姑仙壇記》顏真卿與何紹基筆斷意連、意在筆先啟功先生:透過刀鋒看筆鋒。陳振濂教授:何必透過刀鋒看筆鋒。李瑞清書法如陳振濂教授所說臨帖注意事項1、一是可以采 取選、讀、臨、查、知相結合的方法來進行學習。2、不要見異思遷,要學習經典。3、工具材料的選擇。(有人長鋒羊毫寫蘭亭、生宣寫二王)三、悟帖悟者,覺也,明也。所謂悟帖,其實質體現在“悟 ”字上,悟什么?簡而言之,就是悟得法帖的 風格特點和內在規律,努力將法帖中內質的東西轉換成自己筆下活的靈魂。這一點,是奠定學書基本功的關鍵,非常重要,不可小覷。四、出帖出帖就是走出法帖,塑造自我風格。學書的必經之路是臨帖,當你熟臨法帖、把握了法帖特點,能夠運用自如、自由書寫并具備了一定的功力后,再進一步向前走就是走出 法帖,努力塑自己的書法風。李國勝作品顏體結字法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