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必修三 政治與法治我國法制建設的歷程一、學情分析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適應了高中政治學科的學習,學科專業知識素養和學科學習及應試能力等均有了一定的積累和提高,這些都為本學期進一步學習政治學科的相關知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雖然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的學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培養了一定的自學能力,但在學習上對老師的依賴性依然比較大,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不強,自主學習的習慣有待進一步培養。本學期的《政治與法治》雖也屬于政治學科,但在內容上與上學期的《經濟與社會》沒有直接的相關,對于學生來說它就是一門新的學科,因此這又是一個新的開始。教材解析本課內容是必修三《政治與法治》第三單元“全面依法治國”中的第七課“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第一框的內容?!拔覈砂l展的歷史”。教材通過相關鏈接、探究與分享等內容,在說明法律的作用的基礎上,介紹了我國法律發展的歷史,闡釋了中國在人類法治發展歷史中所做的重要貢獻,重點說明了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的基本觀點,為后面學習法治國家建設奠定了知識基礎。三、設計思想使用案例分析、分組探討、自主學習加教師總結的方式,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四、教學目標了解法律的產生和作用。了解我國古代、近代的法律發展。了解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有何意義。理解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的具體觀點。五、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中華法系的發展歷程、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具體觀點。教學難點:法律的職能六、資源與工具教材、案例、視頻、圖片、課件。黑板、電腦、翻頁筆七、教學過程(一)視頻導入PPT播放視頻“喬氏家族涉黑案”,讓學生觀看視頻,談談對法的理解及其在我國國家治理中的作用。引出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币婪ㄖ螄俏覈螄碚幕痉绞?。今天我們進入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的學習。講授新課1.我國法律發展的歷史材料:法律吸吮窮人的膏血, 而富人卻掌握著權柄。法律的制訂是為了懲罰人類的兇惡背謬,所以法律本身必須最為純潔無垢。在一個國家中,法律永遠是由強者的權力制定的。 —古希臘 柏拉圖法分明,則賢不得奪不肖,強不得侵弱,眾不得暴寡。 ——《韓非子·守道》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古希臘 亞里士多德提問“請結合課本知識,說明法律的產生、本質及基本特征?”同學結合課本知識和對這些法律名言的理解回答,教師強調。法律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法律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是實現國家職能的工具,它既維護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會生活。在古代社會,法律確認和保護人剝削人的等級制度,特權階層常常凌駕于法律之上;近代社會法律的地位和權威不斷提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漸成為現實,法治代替人治。2.中華法系我國有五千多年的歷史,請觀看視頻《法治中國》-古代視頻片段,結合課本,簡要闡述中華法系的特征和歷史。(學生回答)學生:查閱資料,結合課本簡要闡述中華法系特點。教師總結:3.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請同學們自主閱讀教材75頁的內容,說明馬克思主義認為,法的產生、本質及決定因素分別是什么?(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后回答)(1)法的產生:馬克思主義認為,法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隨著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出現而逐步產生的。(2)法的本質:在階級社會中,法反映的是該社會中在經濟上、政治上居于統治地位的階級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3)法的決定因素:法所反映的統治階級意志的內容最終是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生產方式即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對立統一是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也是法產生、存在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資料:人類社會的歷史可以劃分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是它的初級階段)五種社會形態。法律制度的基本內容和性質總是與其所在的生產關系相適應。據此推斷,法的歷史類型有哪些?(學生回答)教師總結:人類歷史上出現過四種歷史類型的法:奴隸制法、封建制法、資本主義法和社會主義法。我國當代的法是社會主義法。我國社會主義法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體現。PPT展示素材:法,國之權衡也,時之準繩也。權衡所以定輕重,準繩所以正曲直。——唐代 吳兢《貞觀政要·公平》在“六律”的具體條款中又有凌遲處死、邊遠充軍、遷徙、刺字等刑罰﹔“十惡”條規定了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等十種所謂“常赦所不原”的重罪,集中地表明了明律維護封建統治和綱常名教的階級實質。 ——《名例律》.大明律思考:法作為一種社會規范有哪些特征?(學生結合材料和課本知識回答)法是維持社會秩序、調整社會關系的社會規范。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社會規范。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材料:某地國家安全局破獲了一起向國外情報機構提供我國軍事保密資料的重大間諜案,兩名被告人因犯間諜罪,被人民法院依刑法判處無期徒刑。一農戶與當地一家糧油公司簽訂了小麥收購合同,后雙方因款項支付發生爭議并訴諸法庭。人民法院依據我國合同法第一百五十九條關于買受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數額支付價款的規定,判決糧油公司全額向農戶支付購糧款。結合案例,說說法的政治職能與社會職能的區別與聯系。學生討論總結,分享成果,教師點評。教師:法的政治職能,主要是指法執行鎮壓敵對階級的反抗,調整統治階級的內部關系和統治階級與同盟者之間的關系,即法維護一定階級統治的作用。法的社會職能,就是指法執行“由一切社會性質產生的社會公共事務”,即法管理一定社會公共事務的作用。法所具有的這兩種職能體現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各領域中。八、板書設計九、方法與策略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加教師的課堂講授相結合十、學習評價通過自主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通過感悟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了解我國法律發展的歷史和中華法系的特點,了解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的基本觀點,明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法治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十、作業設計思考: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根據本課學習,自己整理筆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