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 鞏固小學階段所學的地震知識和避震技能; 了解地震后的正確避險常識; 知道地震中被埋壓后怎么做。學習目標地震突然來襲 蘭州城區部分中小學應急疏散2015年4月15日下午3時,臨洮突發地震,蘭州市區也有明顯震感。此時,各學校正在上下午第一節課,城區內許多中小學校進行了應急疏散,將學生們疏導到了操場上。由于震感不太強烈,持續時間短,大部分學校的師生們沒有放學回家,短暫觀察之后繼續上課。也有部分中小學校在疏散后,為防止再發意外,讓孩子們放學回家了,并布置了今天的特殊家庭作業—了解地震知識。 蘭州市區的各個中小學每學期都要組織地震、火災等應急疏散演練,因此,大部分學校都及時組織學生疏散到了操場上。 (資料來源:網易新聞 )案例閱讀在小學階段我們已經了解了地震的危害、地震的征兆,掌握了發生地震時,在家中、學校、公共場所等地方正確避震的方法等等。作為中學生,我們還應該掌握哪些與地震相關的安全本領呢?本課開始前,先回顧一下在家中、學校、公共場所的正確避震方法吧。交 流避震時,身體應蹲下或坐下;地震時要躲在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有利于形成三角空間。主震過后,應迅速跑到開闊的地方。同時也要注意一些特殊的環境。一、震后的正確避險1、避開陡峭的山坡、山崖等,以防發生山崩、滑坡、泥石流等災害;2、避開生產危險品的工廠,存放危險品、易燃易爆品倉庫等,以防爆炸再次造成傷害;3、如果遇到化工廠著火、毒氣泄漏等,不要順著風向跑,要盡量繞到上風方向去,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二、被埋壓后怎么辦被埋壓后不要慌張、大聲哭喊,應盡量保存體力。首先挪開頭部周圍的雜物,保持呼吸通暢;搬開身邊可以搬動的碎磚瓦等雜物,擴大活動空間,并設法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懸掛物或其他危險物。但移動身體或挪動物體時要小心,防止周圍雜物進一步倒塌。然后,用磚石、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余震時再次被埋壓。最后,采用敲擊水管或倒塌墻體的辦法向外界發出求救信號。通常情況下,一個主震發生以后,都會緊跟著有一系列余震。其強度雖然都比主震小,但還是會有一定的危險。三、地震后的注意事項地震后可能導致煤氣泄漏、引發火災等。如果遇到煤氣泄漏,應當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千萬不要使用明火;如果受傷,要想辦法止血、包扎傷口,以免失血過多而昏迷;盡量尋找食物和飲用水,維持生存,等待救援。學習的知識你都記住了嗎?謝 謝 觀 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