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材版本】 北師大版本【課題名稱】衣服破了我會補【一、教材分析】此冊五年級所用的《勞動實踐指導手冊》共有19個活動,其中包括有家務勞動課程、職業體驗課程等。教材以日常生活勞動教育為主,側重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初步形成創造性的勞動意識。課程設計也多以生活教育為輔,鼓勵創造性勞動,同時圍繞學生發展各類社會實踐活動,提升勞動能力,涵養勞動品質。【二、學情分析】本課的教學對象為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作為小學高齡段的孩子,自主意識逐漸強烈,自我意識、自我評價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發展。對于學有所長的學生要敢于放手,學會研究并體驗學習的快感和成功,這更符合學生的“小成人”的內需。【三、教學目標】1.學習并初步掌握縫補衣物的基本技能。2.學習手工針縫的平針、回針和藏針三種針法,增強動手能力。3.對手工縫補衣物產生興趣,增強勞動意識,培養認真、細心的良好習慣。【四、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讓學生掌握基本的一些針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2.教學難點:能根據衣物損壞的情況,分析判斷對應的縫補方法。【五、課前準備】1.教師準備:課件、針線、剪刀、布塊2.學生準備:剪刀、針線、書本大小的布塊【六、教學過程】活動一:提出問題,導入新課1.【依次出示圖片】同學們,在生活中你們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嗎?媽媽買的漂亮裙子不小心刮破了,你肯定心疼極了;腳上的襪子穿久了就出現了一個小孔,看著尷尬穿著也不舒服;這時候的你肯定想趕緊把他們縫補好,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縫補衣物吧。活動二:介紹縫紉工具與材料1.你們知道,要縫補好衣服,都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嗎?【生思考】沒錯,我們需要用到手縫針、縫紉線、縫補面料以及一些輔助工具。2.教師依次介紹手縫針、縫紉線、縫補面料以及輔助工具。活動三:學習針法,掌握技巧1.有了工具和材料,相信同學們都已經迫不及待了,可是我們還需要知道怎樣用針線把布縫合起來。手縫的方法有很多種,今天我們來學習三種基本針法,分別是平針縫、回針縫和藏針縫。2.教師分別教學介紹平針縫、回針縫、藏針縫,每講解一種針法,再讓學生練習三針。活動四:根據情況,分析判斷1.同學們,通過剛才的練習,大家已經學會了手縫的三種基本方法。我們用這三種針法進行縫合的話,藏針縫是最結實的,其次是回針,最后才是平針。2.但在生活中,面對破損情況不同的衣物,我們該用哪種方法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分分類,再進行判斷吧!3.將衣物的破損分為四類:衣服開裂、有不明顯的破洞、有較大的破洞、針織類衣物破損。再根據四種情況分別介紹對應的縫補技法。活動五:自行實踐操作1.同學們,學習不能紙上談兵,還需要親自實踐。2.現在就請大家翻開課本33頁,我們先完成這張實踐活動表的前半部分,對自己即將要縫補的衣物進行一個分析判斷,接著就可以運用今天學習的這幾種針法來縫補我們的衣服了。3.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手縫的三種基本方法,學會了如何根據衣物破損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縫補。課后還請同學們認真練習,使自己的動手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大家還可以給爸爸媽媽展示自己親手縫補的衣物,并和他們分享你的縫補過程與收獲。【七、課后活動超市】(設計分層活動作業,三選一)1.請根據以下情況選擇對應針法。①平針縫 ②回針縫 ③藏針縫(1)衣袖被釘子鉤破出一條裂痕 ( )(2)襪子指頭部分出現一個小孔 ( )(3)裙擺不小心燒出一個大窟窿 ( )(4)牛仔褲褲襠開裂 ( )(5)校服衣擺被劃破 ( )2.通過查找資料,在家人的幫助下再自學一種常用的針法。3.想一想,我們能不能用學到的縫補衣服的技法縫制其它物品,如果可以不妨試著縫制看看。【八、板書設計】活動5 衣服破了我會補基礎針法:平針縫、回針縫、藏針縫*注意用針安全!【九、教學反思】本課教學選材新穎,適合學生年齡特點,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教學環節的設計、教學材料的準備充分考慮學生的思維和行為特征,為學生的探究活動創設了寬松的、開放的、和諧的“做中學”氛圍,學生在學習中經歷了觀察、猜想、動手操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引導孩子觀察和發現,鼓勵他們自己嘗試著解決問題,促進他們親歷發現過程,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并指導學生對自己的表現做出及時的、恰當的評價,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在這種以探究制作為主的課堂上,教師的話要少之又少,只是起引導、點撥、啟發、激勵的作用,而應把課堂的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充分地想、充分地做、充分地說,學生獲取的知識、能力、技能、方法才真正是他自己的,才能促進他們的發展。因此,教師要密切關注課堂,當學生提出生成性問題時要緊緊抓住,鼓勵他們深入研究,切實做到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以問題作為教學活動的開始,以新出現的問題做為課堂內容結束,延伸到課后,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