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材版本】 北師大版本《學做西紅柿炒蛋》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低年段兒童處于品格、智力和生活能力形成的重要時期。“體貼父母和長輩,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重要因素。本課《學做西紅柿炒蛋》是五年級勞動實踐課程中的活動課,取材于日常生活,符合勞動《課程標準》要求——書本知識的教學要注重聯系實際,重視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正確處理知識教學與技能訓練的關系。教材以“做”為抓手,通過理論學習和動手實踐相結合,促進學生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能,增強生活自理能力和服務他人的能力。【二、學情分析】新課程標準強調教育活動要源自兒童對實際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教學活動要和生活相聯系才是對兒童最有效的教育,勞動教育更是在活動和交往中習得。本課設計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生活常識,采用直觀講解和操作演示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從認識工具、使用工具入手,掌握做西紅柿炒蛋的流程。學生在學習中習得做事情應有準備性、順序性、條理性、科學性等原則;在實踐活動中感悟勞動帶來的美好收獲,在勞動中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三、教學目標】認識基本的廚房工具、了解西紅柿和雞蛋的營養價值;學會使用菜刀切西紅柿、掌握做西紅柿炒蛋的流程,在教師指導下,小組合作西紅柿炒蛋。在實踐活動中感悟勞動帶來的美好收獲,培養做菜的興趣。【四、教學重、難點】重點:掌握做西紅柿炒蛋的流程,學會做西紅柿炒蛋。難點:學會使用菜刀切西紅柿。【五、課前準備】1.材料:雞蛋、西紅柿、蔥、油、鹽2.工具:菜刀、案板、鍋、鏟子、筷子、盤子【六、教學過程】活動一、導入1.我們生命中的一切美好都是通過勞動創造的。作為新時代好少年,應熱愛勞動,尊重勞動人民,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能,這是成長的必修課。2.一日有三餐,每一餐都離不開勞動。請同學們欣賞一段美食視頻。(播放視頻)3.動手制作美食、品嘗美食是生活中最讓人感到幸福的事。本節課中,我們一起來《學做西紅柿炒蛋》(板書課題)設計意圖:教師通過播放美味誘人的美食視頻,引起學生強烈的興趣和動手參與欲望,并且順理成章導入課題——《學做西紅柿炒蛋》。活動二、探索走進廚房,準備材料。(1)準備材料:1.工具:菜刀、案板、鍋、鏟子、筷子、盤子2.材料:雞蛋、西紅柿、蔥、油、鹽(2)學習菜刀的使用方法同學們,菜刀是切食材的必不可少的工具,正確使用菜刀能讓我們處理食材時更省力。(出示菜刀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刀背——用于切小骨頭、敲打帶殼的食物;刀面——用于拍打姜蒜或者擠壓食物;刀刃——前部尖細,多用于處理細小的食物、中間是使用最頻繁的,用來切肉和切菜、刀刃后部適合處理比較堅硬或難切的食材。(3)觀看使用菜刀的學習視頻:認識的了菜刀的構造,如何使用菜刀呢?一起觀看一小段視頻。溫馨提醒:切菜時,通常用左手安穩食材,右手持刀,將菜刀垂直向下,既不向外推,也不向里拉,筆直地切下去。了解食材,愛上美食請學生討論思考:同學們,你們知道西紅柿和雞蛋有哪些營養價值?小組討論并發言。首先,介紹西紅柿來源:清代汪灝《廣群芳譜》中有“番柿”記錄:“一名六月柿,莖似蒿。高四五尺,葉似艾,花似榴,一枝結五實或三四實。草本也,來自西番,故名”。這段話詳細介紹了西紅柿的來源、取名、形狀等特征。其次,了解西紅柿生長習性:番茄對土壤條件和生長環境要求并不嚴苛,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肥沃壤土就能生長良好。西紅柿的營養價值很豐富: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有很好的增強免疫力的功效。它能夠提供豐富的番茄紅素,而番茄紅素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的功效。它能夠為機體補充豐富的有機酸,進而能夠很好地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增進消化能力的功效。設計意圖:“工欲善其事,必先‘認’其器”,了解菜刀的使用方法,認識西紅柿的歷史,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為接下來的動手實踐打好理論基礎。活動三、演示西紅柿炒蛋制作過程現在開始制作西紅柿炒蛋,請同學們動起手來,按下面的步驟完成西紅柿炒蛋。開始之前,再次確認我們的食材是否準備好,包括兩個西紅柿、三個雞蛋、蔥、油、鹽。第一步,處理西紅柿首先,西紅柿洗凈開水燙后去皮。先將西紅柿洗凈,在西紅柿頂端切十字刀。將切好的西紅柿放盤中,將熱水從上而下均勻澆到西紅柿上,1~2分鐘后,從十字刀口處將西紅柿皮剝下。其次,切碎西紅柿備用。用菜刀將西紅柿一分為二,逐一切成小塊。將切好的西紅柿放在盤中備用。最后,將蔥切好備用。切蔥花的時候,注意安全,刀與蔥花呈45°角斜切,蔥花不要太厚。第二步,將雞蛋攪拌均勻。將雞蛋逐一打破放到碗中,可以加入一點兒鹽,用筷子按照同一方向攪拌,讓蛋清蛋黃均勻混合。第三步,翻炒雞蛋。先小火將鍋加熱,當鍋中無水后放入食用油。等油熱了之后,倒入雞蛋液煸炒。當雞蛋炒至蛋黃色后,熄火,把雞蛋盛到盤子里。第四步,西紅柿炒蛋。首先,將蔥花倒入熗鍋(10秒左右)。熗鍋后,加入西紅柿,大火煸炒1分鐘,直到可以看到西紅柿汁。接著,把炒好的雞蛋倒進去,添加一些鹽,攪拌,直到鹽和鍋里的其他食材混合均勻。最后,熄火,把美味的西紅柿炒蛋放到盤子里。溫馨提醒:在制作過程中,請一定要注意安全。在煸炒過程中,要與油鍋保持一定距離,避免油點飛濺到身上。設計意圖:采用直觀講解和操作演示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從認識工具、使用工具入手,掌握做西紅柿炒蛋的流程。學生在學習中習得做事情應有準備性、順序性、條理性、科學性等原則;教師演示做西紅柿炒蛋的過程,更加形象直觀,利于學生技能的習得。學生清楚每一步驟,把理論學習轉為動手實踐,有利于學生技能的掌握。活動四、感悟勞動的創造性(1)除了西紅柿炒蛋這對黃金拍檔,其實西紅柿還有許多其他做法,你們知道嗎?小組討論并發言。西紅柿是非常經濟、實惠、便利的的食材,可以用來做很多美味的佳肴。比如:白糖拌西紅柿、西紅柿燉牛肉、西紅柿煮面、醬料西紅柿醬等等,只要你愿意動手,一道又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將會通過勞動呈現在你的面前。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段視頻,感受中華美食的獨特魅力,感悟勞動的神奇創造。(2)中國飲食文化的獨特魅力你知多少?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同地域,不同風俗,不同氣候形成了不同的飲食風味,有魯菜、川菜、粵菜、閩菜、蘇菜、浙菜、湘菜、徽菜“八大菜系”。然而每一道菜背后都是勤勞、樸實的人民的勞動結晶。課后,請同學們分小組查找資料,了解、收集【家鄉的美食】,以思維導圖的形式歸納、整理、呈現。設計意圖:教學活動要和生活相聯系才是對兒童最有效的教育,自己去收集材料,了解家鄉的美食,在這個過程中感悟所有的一切勞動帶來的收獲,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培養熱愛勞動、尊重勞動人民、珍惜勞動成果的價值觀。【七、課后活動超市】請同學們根據自身的掌握情況和興趣愛好,從以下三項中作業選擇一項完成。屬你最能干:和父母互相一次角色,自己動手做一頓飯菜,這頓飯包含用西紅柿做兩道菜。請你用照片和文字形式,記錄到A4紙上,并注明作品名稱、學校、中隊、姓名。西紅柿生長記錄日志:請家長幫忙購買西紅柿種子,自己查找資料,了解西紅柿培育過程及注意事項。然后,自己在家中陽臺種一株西紅柿,精心呵護并觀察、記錄種子的萌芽、生長、結果等過程。在這過程中,請完成西紅柿生長記錄日志。家鄉美食知多少:4人為一組,分工了解、收集各自家鄉的美食、歷史、典故,以思維導圖的形式歸納、整理、呈現。組小組時,可以4人是來自一個地方的,也可以分別來自不同的地方。【八、板書生成】準備材料——處理西紅柿——打蛋——煸炒雞蛋——西紅柿炒蛋【九、教學反思】《學做西紅柿炒蛋》是一項很具有生活味和操作性勞動活動課,要做到理論知識與動手實踐相結合才能達到教學的目標。本課設計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生活常識,采用直觀講解和操作演示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從認識工具、使用工具入手,教會掌握做西紅柿炒蛋的流程。教師演示做西紅柿炒蛋的過程,更加形象直觀,利于學生技能的習得。學生清楚每一步驟,把理論學習轉為動手實踐,有利于學生技能的掌握。作業設計上,采用分層設計原理,體現以生為本的教學觀。整體環節流暢,但教學方式不夠豐富多樣,還需不斷改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