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福建省泉州一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試題(9科10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福建省泉州一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試題(9科10份)

資源簡介

考試時間:150分鐘 試卷分值:150分
一、默寫。(12分)
1、請依照課文內容填空:
①遲遲鐘鼓初長夜, 。(《長恨歌》)
②鴻雁長飛光不度, 。(《春江花月夜》)
③謝公宿處今尚在, 。(《夢游天姥吟留別》)
④ ,但愿長醉不愿醒 。(《將進酒》)
⑤歲暮陰陽催短景, 。(《閣夜》)
⑥女媧煉石補天處, 。(《李憑箜篌引》)
⑦鳥雀呼晴,    。(周邦彥《蘇幕遮》)
⑧相看白刃血紛紛,   ?(《燕歌行》)
⑨夫禍患  ,而 ,豈獨伶人也哉?(《伶官傳序》)
⑩況陽春召我以煙景,  。會桃花之芳園,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二、課內文言文閱讀(13分)
  余自束發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余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
  軒東故嘗為廚,人往,從軒前過。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
A. 凡再變矣 再:兩次
B. 大母過余曰 過:拜訪,看望
C. 何竟日默默在此  竟:竟然
D. 殆有神護者  殆:大概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活用方式,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A. 庭中通南北為一
B. 東犬西吠
C. 乳二世
D. 吾家讀書久不效
4、下列對文段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項脊軒是作者年少時學習過的地方,在這里,作者體會到了人生的苦樂悲欣。
B.文中描述了作者對母親的一段難忘的記憶,表達了對母親深深的懷念之情。
C.作者善于擷取生活中的平凡場景,以委婉動人的語言,寥寥數筆就表現出人物的音容笑貌。
D. 以口頭語述說家常事的筆墨與意境,是歸有光的一種創造,他的文章比歷代的散文更貼近日常生活。
5、翻譯文段中劃線句子。(4分)
⑴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
⑵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
三、課外文言文閱讀(15分)
  原 弊
  歐陽修
  農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為國者未嘗敢忽,而今之為吏者不然,簿書聽斷而已矣,聞有道農之事,則相與笑之曰:鄙。夫知賦斂移用之為急,不知務農為先者,是未原為政之本末也。知務農而不知節用以愛農,是未盡務農之方也。
 
國家罷兵,三十三歲矣。兵嘗經用者老死今盡,而后來者未嘗聞金鼓、識戰陣也。生于無事而飽于衣食也,其勢不得不驕惰。今衛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給糧,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驕如此,況肯冒辛苦以戰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戰,雖耗農民,為之可也。奈何有為兵之虛名,而其實驕惰無用之人也。
古之凡民長大壯健者皆在南畝,農隙則教之以戰,今乃大異,一遇兇歲,則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長大而試其壯健者,招之去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為廂兵。吏招人多者有賞,而民方窮時爭投之。故一經兇荒,則所留在南畝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為兵,則恐為盜。噫!茍知一時之不為盜,而不知其終身驕惰而竊食也。古之長大壯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長大壯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盡力乎南畝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為僧、兵,則終身安佚而享豐腴,則南畝之民不得不日減也。故曰有誘民之弊者,謂此也。
6.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知務農而不知節用以愛農 畜菜根以延冬春
B.簸糠麩而食秕稗 而不知其終身驕惰而竊食也
C.古之為國者未嘗敢忽 招之去為禁兵
D.國家罷兵 兵嘗經用者老死今盡
7.以下句中,全都表明不重視農業所造成的惡果的一組是( )
①一歲之耕供公僅足,而民食不過數月 ②不幸一水旱,則相枕為餓殍
③生于無事而飽于衣食也 ④一遇兇歲,則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長大而試其壯健者 ⑤ 則南畝之民不得不日減也 ⑥故曰有誘民之弊者,謂此也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⑤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認為農業是天下之本,當政者只知使用民力卻不知愛惜民力,這是不可取的。
B.作者認為,休戰以來的士卒已經老邁,因此背軍糧的任務只好雇請他人來做。
C.作者通過古今施政的對比,揭示了宋朝農民在利益被嚴重侵害下的悲慘遭遇。
D.作者指出并批判了高大健壯的人不種田而年老體弱的人辛苦勞作的不正常現象。
9.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6分)
(1)夫知賦斂移用之為急,不知務農為先者,是未原為政之本末也。

(2)然民盡力乎南畝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為僧、兵,則終身安佚而享豐腴
四、詩詞閱讀鑒賞(6分)
10、閱讀下面一首詞,回答問題。
系裙腰
張先
惜霜蟾照夜云天。朦朧影、畫勾闌。人情縱似長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幾番圓。
欲寄西江題葉字,流不到、五亭前。東池始有荷新綠,尚小如錢。問何日藕、幾時蓮。
(1)“系裙腰”是這首詞的 ;上闋“霜蟾”指的是 ;下闋“題葉字”指的是 。(3分)
(2)下闋寫到荷,是如何巧妙地與詞人要表達的情感聯系起來的?(3分)
答:
五、《復活》閱讀考查(8分)
11、下列各項中,對故事情節敘述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馬斯洛娃三歲時,母親病死了,聶赫留朵夫的兩位姑姑便收養了她。她們叫她卡秋莎。卡秋莎過著半是小姐半是侍女的生活。
B. 根據陪審員的決定得出的結論是:馬斯洛娃沒有盜竊,沒有搶劫,卻無緣無故毒死了一個人。庭長認為這結論很荒唐,但嚴厲的法官一定要判馬斯洛娃有罪。庭長怕耽誤約會,便匆匆結案。
C.在法庭上見到馬斯洛娃之前,聶赫留朵夫正和貴族柯察金一家打得火熱。人們議論說他要娶柯察金家的小姐米西。同時,他正和某縣一個首席貴族的妻子私通。
D.聶赫留朵夫回到莊園召集農民代表商談,想把土地租給農民,并進一步把農民繳納的資金供給農民自己支配。農民們半信半疑,不敢相信地主的這份好心,即使聶赫留朵夫再三解釋,他們還是擔心有詐,沒有接受聶赫留朵夫的建議。
12、閱讀以下片段,根據問題簡述。(5分)
“您到醫院去過了,他們大概向您談到過我了……”
“哦,那是你的事,”聶赫留朵夫皺緊眉頭,冷冷地說。
他那自尊心受到觸犯而產生的強烈反感原來已平息了去,此刻她一提到醫院,這種反感就變得更強烈了。
聶赫留朵夫因什么事而對馬斯洛娃產生強烈反感?事情的真相又是怎樣的?請簡述。
六、《孟子》閱讀考查。(6分)
孟子曰:“中也養不中,才也養不才①,故人樂有賢父兄也。如中也棄不中,才也棄不才,則賢不肖之相去,其間不能以寸②。”
13.下列各項中,對以上選段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中”在這里指品德好的人,因為符合中庸之道的人處事能不偏不倚、合乎法度。
B.這一段話不僅講社會教育,還涉及家庭教育。孟子認為,父兄等成年人有教育未成年人的責任。
C.“不肖”是貶義詞,與“賢德”相對而言。
D.孟子認為,如果有德才的人不教育無德才的人,兩類人之間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大到不能用寸來衡量。
14.孟子又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這與上文的內容是否互相矛盾呢?請你簡要說明。(3分)
答:
七、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題。 (14分)
夢里炊煙詩中境
王民選
炊煙,一種標志性符號,曾經為傳承農耕文明印在大地,為張揚勞作文化寫在長空,為印證鄉風民俗盤旋村落……
如今,炊煙已越來越難以見到,漸漸成為人們夢里的幻境,成為詩文中的追憶。但是,炊煙的千古繚繞,已使華夏兒女的言行舉止投射出被長期熏烤的底色,散發著特有的草木味兒,表現出火熱的鄉土情結。
炊煙里,升騰著生活的希望。無論是寒露沾衣還是落霞照臉,辛勤耕作的農民每當看到升起的炊煙,對獲得好收成就會增添一份期望。饑腸轆轆的孩子,只要看到炊煙升起,往家趕的腳步就會加快,馬上就聯想到誘人的飯菜香,對生活的希望也像炊煙一般上升!
炊煙里,纏繞著游子的鄉情。炊煙所炙染出的情感多彩醇厚,所醞釀出的氣息牽腸掛肚,讓游子魂牽夢繞。莊稼人出遠門時,總喜歡抓一把煙囪下邊的泥土帶上,讓“家”這個氣場始終籠罩并護佑著自己,緊緊地牽系著飄蕩的靈魂。即使是遠隔千山萬水,言語不通,水土不服,天涯孤旅也會借助于無處不在的炊煙,撫摸到祖先的根脈,尋找到族群的親和。我一直在想,所謂“在外游子,縱然化作一縷輕煙,也要魂歸故里”,這華夏兒女獨具的故土情結,作為一種彌足珍貴的鄉情文化,世世代代又有幾人給出了權威的詮釋呢?
  炊煙中,綿延出時光的推移。清晨,沖破濃霧的炊煙躍過房頂,撐起鄉村的天空,然后又緊貼著地平線撲向東方,撩開黑暗,把霞光接回大平原,并挨個兒撓醒生命萬物,讓他們抖擻精神迎接太陽。中午,炊煙用妙曼的舞姿,嬉戲得太陽陶醉迷離、頻頻眨眼,她用花瓣一樣的碎片,由太陽拋出縷縷銀線,串連成莽莽云海,襯托得陽光絢麗多彩。日色已盡花含煙,千萬股炊煙頂梁柱一般托舉住天幕,要為趕時節的農民再爭一會兒光陰,緊接著又彼此挽起臂膀,撐持著夜幕,讓勞累的農民借一點余光洗洗臉,摸黑兒吃晚飯。
  炊煙中,氤氳著詩情畫意。炊煙和詩歌有相近的本性,文人“便引詩情到碧霄”的才情,有時也需借助炊煙的帶挈。《詩經》曾長期飄蕩在萬家炊煙當中。陶淵明守望過的“依依墟里煙”,綿延出多少代人的悠然情思。曹丕提出“文以氣為主”,我們從一些詩文中確能品讀到炊煙鼓蕩出的氣韻。炊煙所蘊含的那種人間情、煙火味兒,與我們靈魂的臍帶緊密交結。那種靈動美、幻化感,令人心如炊煙,意如流水,往往是不期而至的震顫釀成不期而然的靈感,詩情便噴涌而出了。當今難得一見的炊煙,偶爾出現在村頭田野,讓人驀然看到時驟然之間就會激情澎湃,守神凝眸間,質感十足的水墨畫就那么傳神地寫在長天,任誰都情不自禁地想高唱一曲挽留的歌。如果剛好站在某個角度,看到古樹枝頭系掛幾縷或濃或淡、時動時靜的炊煙,在夕陽西下的微風中,遠望如梳了長發辮的村姑在學舞,又像宮殿垂掛的煙霞帳,一幅那么美妙古拙的風情畫,一種多么使人陶醉的景象!
先祖以炊煙為衣,以水為鏡,開啟千秋萬代的脈脈情思,傳承著農耕社會悠久的合唱,灌制出勞動者群體的美聲,熔鑄成華夏民族的集體人格,引發了廣泛的共鳴,積淀為厚重的文化彩頁,以至于中原民間把宗族延續說成煙火傳承。我們俯仰在這亙古飄溢的炊煙中,品味先民苦樂,遙想先哲情懷,探究其文化影響,條分縷析其文化內涵,應當有一種神圣的使命感啊! (有刪改)
15.結合全文來看,開頭第①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2分)
答:
16.第④段中說“炊煙所炙染出的情感多彩醇厚,所醞釀出的氣息牽腸掛肚,讓游子魂牽夢繞。”怎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3分)
答:
17.第⑤段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請簡要分析。(4分)
答:
18.文章最后一段說“我們俯仰在這亙古飄溢的炊煙中,品味先民苦樂,遙想先哲情懷,探究其文化影響,條分縷析其文化內涵,應當有一種神圣的使命感啊!”請結合全文內容,談談應該怎樣承擔這種“使命”。(5分)
答:
八、語言運用(6分)
19.下面一段文字中有多處語病,請找出三處并進行修改。(3分)
①科學研究的結果表明:②情感是調節師生人際關系的精神紐帶。③教育內容能否被學生接受,④很大程度上決定師生情感的融洽程度。⑤師生之間搭起情感交流的橋梁,⑥二者互相信任并尊重,⑦教育的內容在情感的傳輸帶上才能順利進行。⑧否則,教學效果不但不能夠得到保證,⑨進而還會降低。
(1)將 改為
(2)將 改為
(3)將 改為
20.請仿照下面示例,按所給的話題另寫一段話。要求格式與示例基本相同,選用詩詞例句需具備某種修辭格。(3分)
沒有雪的冬天是寂寞的。
寂寞的是中學生。他們無法理解“燕山雪花大如席”這種夸張來自怎樣的情形和意象。那場大雪在詩里保存了千年,至今仍在課本里飄,而他們面對這只能蒼白地想象。
沒有月的夜晚是寂寞的。
寂寞的是中學生。
讀完顧城的這首詩,對于遠和近的關系,你有何思考?請你以遠和近的關系為話題寫一篇議論文或記敘文。
要求:題目自擬,立意自定,體裁自選;800字以上;字跡工整;不得抄襲或套文。
 
泉州一中11-12年度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語文試卷答案
考試時間:150分鐘 試卷分值:150分
命題:徐理華 審核:李隴耕
⑩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 。會桃花之芳園, 序天倫之樂事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二、課內文言文閱讀(15分)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家有老嫗, 嘗居于此。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室西連于中閨,先妣嘗一至。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嫗又曰:“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語未畢, 余泣,嫗亦泣。
  余自束發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余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
  軒東故嘗為廚,人往,從軒前過。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C )
A. 凡再變矣 再:兩次
B.  大母過余曰 過:拜訪,看望
C. 何竟日默默在此  竟:竟然
D. 殆有神護者  殆:大概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活用方式,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B )
例句: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A. 庭中通南北為一
B. 東犬西吠
C. 乳二世
D. 吾家讀書久不效
4.下列對文段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B)
A.項脊軒是作者年少時學習過的地方,在這里,作者體會到了人生的苦樂悲欣。
B.文中描述了作者對母親的一段難忘的記憶,表達了對母親深深的懷念之情。
C.作者善于擷取生活中的平凡場景,以委婉動人的語言,寥寥數筆就表現出人物的音容笑貌。
D. 以口頭語述說家常事的筆墨與意境,是歸有光的一種創造,他的文章比歷代的散文更貼近日常生活。
5.翻譯文段中劃線句子。(4分)
⑴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
等到各位叔伯分家,里里外外設置了很多小門,圍墻砌得到處都是。
⑵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
老婆婆每每對我說:“那兒,你母親就是站在那兒。 ”
三、課外文言文閱讀(15分)
  原 弊
  歐陽修
  農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為國者未嘗敢忽,而今之為吏者不然,簿書聽斷而已矣,聞有道農之事,則相與笑之曰:鄙。夫知賦斂移用之為急,不知務農為先者,是未原為政之本末也。知務農而不知節用以愛農,是未盡務農之方也。
 
古之凡民長大壯健者皆在南畝,農隙則教之以戰,今乃大異,一遇兇歲,則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長大而試其壯健者,招之去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為廂兵。吏招人多者有賞,而民方窮時爭投之。故一經兇荒,則所留在南畝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為兵,則恐為盜。噫!茍知一時之不為盜,而不知其終身驕惰而竊食也。古之長大壯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長大壯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盡力乎南畝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為僧、兵,則終身安佚而享豐腴,則南畝之民不得不日減也。故曰有誘民之弊者,謂此也。
6.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 )(3分)
A.知務農而不知節用以愛農 畜菜根以延冬春
B.簸糠麩而食秕稗 而不知其終身驕惰而竊食也
C.古之為國者未嘗敢忽 招之去為禁兵
D.國家罷兵 兵嘗經用者老死今盡
7.以下句中,全都表明不重視農業所造成的惡果的一組是(C )(3分)
①一歲之耕供公僅足,而民食不過數月 ②不幸一水旱,則相枕為餓殍
③生于無事而飽于衣食也 ④一遇兇歲,則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長大而試其壯健者 ⑤ 則南畝之民不得不日減也 ⑥故曰有誘民之弊者,謂此也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⑤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B )(3分)
A.作者認為農業是天下之本,當政者只知使用民力卻不知愛惜民力,這是不可取的。
B.作者認為,休戰以來的士卒已經老邁,因此背軍糧的任務只好雇請他人來做。
C.作者通過古今施政的對比,揭示了宋朝農民在利益被嚴重侵害下的悲慘遭遇。
D.作者指出并批判了高大健壯的人不種田而年老體弱的人辛苦勞作的不正常現象。
9.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6分)
(1)夫知賦斂移用之為急,不知務農為先者,是未原為政之本末也。
譯文: 他們知道通過賦稅將農業物資移用到自己身上是緊急的事情,不懂得致力于農業是首先要考慮的,這是沒有弄清統治措施的根本啊。
(2)然民盡力乎南畝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為僧、兵,則終身安佚而享豐腴
譯文: 然而百姓在田間盡力耕作的,有時還不免于吃豬狗之食,而一旦離開田地做僧人或士兵,就終身安樂舒適而享有豐美的食物 。
譯文:  農業是天下的根本,也是國家制訂統治措施的起源。古代治理國家的人不曾敢輕視疏忽,但現在做官吏的人卻不是這樣,他們只是整理戶口文書、聽案斷案罷了。聽見有人說起農業之事,就相互取笑他說:(這是)低賤的事情。他們知道通過賦稅將農業物資移用到自己身上是緊急的事情,不懂得致力于農業是首先要考慮的,這是沒有弄清統治措施的根本啊。懂得致力于農業而不懂得節約用度來愛護農民,這是沒有窮盡致力于農業的辦法啊。 
  古代治理國家的人,統治者和百姓相互移用來互相補充。處于下位的百姓盡力很勤勉,處于上位的統治者使用物資有節制,百姓不保留自己的氣力,國家不過分浪費,統治者愛護他們的百姓,百姓提供物資給統治者,使得上下都不相困擾。一位男子的力氣(官府)督促他一定要盡力完成自己的職責,一天的用度(官府)約束他一定要衡量自己的收入,一年種出的莊稼供給官府和百姓,食物都從這里面出來,常常還有富余,所以三年便能余下一年的儲備。現在卻不是這樣,種田的人,官府不再督促他盡力;消費者,不再計算他的支出和收入。農民一年耕種打下的糧食供給官府才剛剛夠,而農民自己的食物卻不超過幾個月。嚴重的,收獲的事情剛剛結束,農民只能將簸出來的糠麩或秕稗作為食物,或者采摘橡樹的種子、存儲菜根來勉強度過冬春的饑荒時節。如果遭受不幸遇到水災旱災,就會紛紛倒下成為餓殍。這樣的情況很是可悲可嘆啊!
  國家停止用兵已經33年了,士兵中那些身經百戰的人老的老死的死現在幾乎都沒有了,而后來當兵的人不曾聽見過戰鼓,不懂得戰陣。生活在沒有戰事的時代而衣食不缺,那情勢不能不驕傲懶惰。現在士兵進入兵營,不肯自己抱自己的東西而讓別人抱著;禁兵領取糧食,不肯自己挑而雇人挑。他們驕縱懶惰到這樣的程度,又怎么愿意冒著辛苦而參加戰斗呢?如果能讓士兵能承受辛苦而能夠戰斗,即使損耗農民的利益,這樣做也是可以的。但奈何他們只有當兵的虛名,而實際上是一群驕縱懶惰的無用之人啊。
  古代大凡身材高大身體健壯的人都在田間勞作,農閑的時候就將作戰的技能教給他們,現在卻完全不同,一旦遇到災年,那么各州郡的官員就用尺子度量百姓中身材高大身體健壯的人,招他們去做禁兵,稍差一點低于尺度且稍微有些瘦弱的,登記在冊作為廂兵。官員招人多的有賞賜,而百姓正處于窮困之時爭相投軍。所以,一遇上兇年荒災,那么留在田地的只有老弱之人了。而官方這時也說:如果不將他們收留當兵,那么恐怕就會做強盜。唉!只是知道他們某段時間不做強盜,卻不知道他們一生驕縱懶惰而竊取食物啊。古代那些身材高大身體健壯的人承擔種田的工作,而年老體弱的游玩;現在身材高大身體健壯的人游玩,而老弱之人卻留守在田地間。為什么相反到了這么嚴重的程度呢?然而百姓在田間盡力耕作的,有時還不免于吃豬狗之食,而一旦離開田地做僧人或士兵,就終身安樂舒適而享有豐美的食物,那么種田的農民就不能不一天天減少啊。所以說有引誘農民離開田地的弊端,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四、詩詞閱讀鑒賞(6分)
10、閱讀下面一首詞,回答問題。
系裙腰
張先
惜霜蟾照夜云天。朦朧影、畫勾闌。人情縱似長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幾番圓。
欲寄西江題葉字,流不到、五亭前。東池始有荷新綠,尚小如錢。問何日藕、幾時蓮。
(1)“系裙腰”是這首詞的 詞牌名;上闋“霜蟾”指的是 月亮 ;下闋“題葉字”指的是 書信/思念之情 。(3分)
(2)下闋寫到荷,是如何巧妙地與詞人要表達的情感聯系起來的?(3分)
答: “問何日藕、幾時蓮”運用諧音雙關,“耦”音同“偶”,“蓮” 音同“連”或“戀”, 巧妙地和詞人要表達的思念之情聯系起來。
五、《復活》閱讀考查(8分)
11、下列各項中,對《復活》故事情節敘述有誤的兩項是( D )(3分)
A.馬斯洛娃三歲時,母親病死了,聶赫留朵夫的兩位姑姑便收養了她。她們叫她卡秋莎。卡秋莎過著半是小姐半是侍女的生活。
B. 根據陪審員的決定得出的結論是:馬斯洛娃沒有盜竊,沒有搶劫,卻無緣無故毒死了一個人。庭長認為這結論很荒唐,但嚴厲的法官一定要判馬斯洛娃有罪。庭長怕耽誤約會,便匆匆結案。
C.在法庭上見到馬斯洛娃之前,聶赫留朵夫正和貴族柯察金一家打得火熱。人們議論說他要娶柯察金家的小姐米西。同時,他正和某縣一個首席貴族的妻子私通。
D.聶赫留朵夫回到莊園召集農民代表商談,想把土地租給農民,并進一步把農民繳納的資金供給農民自己支配。農民們半信半疑,不敢相信地主的這份好心,即使聶赫留朵夫再三解釋,他們還是擔心有詐,沒有接受聶赫留朵夫的建議。
12、閱讀以下片段,根據問題簡述。(5分)
“您到醫院去過了,他們大概向您談到過我了……”
“哦,那是你的事,”聶赫留朵夫皺緊眉頭,冷冷地說。
他那自尊心受到觸犯而產生的強烈反感原來已平息了去,此刻她一提到醫院,這種反感就變得更強烈了。
聶赫留朵夫因什么事而對馬斯洛娃產生強烈反感?事情的真相又是怎樣的?請簡述。
涅 赫 留 朵 夫 聽 說 馬 斯 洛 娃 同 醫 士 調 情 而 反 感 。
事 實 是 , 馬 斯 洛 娃 奉 女 醫 士 之 命 去 藥 房 取 藥 ,
被 醫 士 烏 季 諾 夫 糾 纏 , 為 了 擺 脫 而 使 勁 推 他 ,
導 致 藥 瓶 落 地 。 恰 巧 主 任 醫 師 經 過 , 聽 到 瓶 子
砸 碎 之 聲 , 又 見 她 面 紅 耳 赤 跑 出 , 以 為 她 在 調
情 , 于 是 將 其 調 離 醫 院 。
六、《孟子》閱讀考查。(6分)
孟子曰:“中也養不中,才也養不才①,故人樂有賢父兄也。如中也棄不中,才也棄不才,則賢不肖之相去,其間不能以寸②。”
譯文:孟子說:“品德修養好的人教育熏陶品德修養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教育熏陶沒有才能的人,所以人人都樂于有好的父親和兄長。如果品德修養好的人拋棄品德修養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拋棄沒有才能的人,那么,所謂好與不好之間的差別,也就相近得不能用寸來計量了。”
13.下列各項中,對以上選段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D )(3分)
A.“中”在這里指品德好的人,因為符合中庸之道的人處事能不偏不倚、合乎法度。
B.這一段話不僅講社會教育,還涉及家庭教育。孟子認為,父兄等成年人有教育未成年人的責任。
C.“不肖”是貶義詞,與“賢德”相對而言。
D.孟子認為,如果有德才的人不教育無德才的人,兩類人之間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大到不能用寸來衡量。
14.孟子又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這與上文的內容是否互相矛盾呢?請你簡要說明。(3分)
答: 沒有矛盾。孟子認為,在社會教育中,賢能的人有教育他人的責任,要幫助他人共同進步。當然,那種處處以“老師”自居、自以為高明的人,是不能“相師”“相長”的。所以二者涉及的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
六、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題。 (14 分)
夢里炊煙詩中境
王民選
炊煙,一種標志性符號,曾經為傳承農耕文明印在大地,為張揚勞作文化寫在長空,為印證鄉風民俗盤旋村落……
如今,炊煙已越來越難以見到,漸漸成為人們夢里的幻境,成為詩文中的追憶。但是,炊煙的千古繚繞,已使華夏兒女的言行舉止投射出被長期熏烤的底色,散發著特有的草木味兒,表現出火熱的鄉土情結。
炊煙里,升騰著生活的希望。無論是寒露沾衣還是落霞照臉,辛勤耕作的農民每當看到升起的炊煙,對獲得好收成就會增添一份期望。饑腸轆轆的孩子,只要看到炊煙升起,往家趕的腳步就會加快,馬上就聯想到誘人的飯菜香,對生活的希望也像炊煙一般上升!
炊煙里,纏繞著游子的鄉情。炊煙所炙染出的情感多彩醇厚,所醞釀出的氣息牽腸掛肚,讓游子魂牽夢繞。莊稼人出遠門時,總喜歡抓一把煙囪下邊的泥土帶上,讓“家”這個氣場始終籠罩并護佑著自己,緊緊地牽系著飄蕩的靈魂。即使是遠隔千山萬水,言語不通,水土不服,天涯孤旅也會借助于無處不在的炊煙,撫摸到祖先的根脈,尋找到族群的親和。我一直在想,所謂“在外游子,縱然化作一縷輕煙,也要魂歸故里”,這華夏兒女獨具的故土情結,作為一種彌足珍貴的鄉情文化,世世代代又有幾人給出了權威的詮釋呢?
  炊煙中,綿延出時光的推移。清晨,沖破濃霧的炊煙躍過房頂,撐起鄉村的天空,然后又緊貼著地平線撲向東方,撩開黑暗,把霞光接回大平原,并挨個兒撓醒生命萬物,讓他們抖擻精神迎接太陽。中午,炊煙用妙曼的舞姿,嬉戲得太陽陶醉迷離、頻頻眨眼,她用花瓣一樣的碎片,由太陽拋出縷縷銀線,串連成莽莽云海,襯托得陽光絢麗多彩。日色已盡花含煙,千萬股炊煙頂梁柱一般托舉住天幕,要為趕時節的農民再爭一會兒光陰,緊接著又彼此挽起臂膀,撐持著夜幕,讓勞累的農民借一點余光洗洗臉,摸黑兒吃晚飯。
  炊煙中,氤氳著詩情畫意。炊煙和詩歌有相近的本性,文人“便引詩情到碧霄”的才情,有時也需借助炊煙的帶挈。《詩經》曾長期飄蕩在萬家炊煙當中。陶淵明守望過的“依依墟里煙”,綿延出多少代人的悠然情思。曹丕提出“文以氣為主”,我們從一些詩文中確能品讀到炊煙鼓蕩出的氣韻。炊煙所蘊含的那種人間情、煙火味兒,與我們靈魂的臍帶緊密交結。那種靈動美、幻化感,令人心如炊煙,意如流水,往往是不期而至的震顫釀成不期而然的靈感,詩情便噴涌而出了。當今難得一見的炊煙,偶爾出現在村頭田野,讓人驀然看到時驟然之間就會激情澎湃,守神凝眸間,質感十足的水墨畫就那么傳神地寫在長天,任誰都情不自禁地想高唱一曲挽留的歌。如果剛好站在某個角度,看到古樹枝頭系掛幾縷或濃或淡、時動時靜的炊煙,在夕陽西下的微風中,遠望如梳了長發辮的村姑在學舞,又像宮殿垂掛的煙霞帳,一幅那么美妙古拙的風情畫,一種多么使人陶醉的景象!
先祖以炊煙為衣,以水為鏡,開啟千秋萬代的脈脈情思,傳承著農耕社會悠久的合唱,灌制出勞動者群體的美聲,熔鑄成華夏民族的集體人格,引發了廣泛的共鳴,積淀為厚重的文化彩頁,以至于中原民間把宗族延續說成煙火傳承。我們俯仰在這亙古飄溢的炊煙中,品味先民苦樂,遙想先哲情懷,探究其文化影響,條分縷析其文化內涵,應當有一種神圣的使命感啊! (有刪改)
15.結合全文來看,開頭第①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2分)
答:①開門見山,直接點題,總寫對“炊煙”文化意義的認識和理解,提挈全篇;②奠定文章的抒情基調,展現思想深沉、情感飽滿的特點。(每點1分)
16.第④段中說“炊煙所炙染出的情感多彩醇厚,所醞釀出的氣息牽腸掛肚,讓游子魂牽夢繞。”怎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3分)
答:繚繞的炊煙凝聚著濃郁的鄉情、鄉思、鄉韻,在游子的心靈世界中,形成了一種難以割舍的牽系,揮之不去。(圍繞“游子的鄉情”進行具體闡釋,也可從“故土情結”、“鄉情文化”的角度作答。)
17.第⑤段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請簡要分析。(4分)
答:①按照“清晨”、“中午”、“日色已盡”的時間順序,對“炊煙”展開具體的描寫,展現出一天之中“炊煙”的全貌,給讀者完整的印象和認識;②運用擬人手法,通過“撓醒”、“嬉戲”、“挽起臂膀”等詞語,將“炊煙”人格化,賦予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特征,增強了親切感與感染力,使感情表達更充分。(每點2分)
18.文章最后一段說“我們俯仰在這亙古飄溢的炊煙中,品味先民苦樂,遙想先哲情懷,探究其文化影響,條分縷析其文化內涵,應當有一種神圣的使命感啊!”請結合全文內容,談談應該怎樣承擔這種“使命”。(5分)
答:①首先,要充分認識到“炊煙”作為“一種標志性符號”的意義所在;②其次,“炊煙”作為農耕文明與勞作文化的載體,內涵豐富,影響深遠,我們須臾不能將其割舍;③要喚醒人們的文化傳承意識,以勇敢擔當神圣使命的姿態和美好的情感,將“炊煙”所積淀的厚重文化發揚廣大。
七、語言運用:(6分)
19.下面一段文字中有多處語病,請找出三處并進行修改。(3分)
①科學研究的結果表明:②情感是調節師生人際關系的精神紐帶。③教育內容能否被學生接受,④很大程度上決定師生情感的融洽程度。⑤師生之間搭起情感交流的橋梁,⑥二者互相信任并尊重,⑦教育的內容在情感的傳輸帶上才能順利進行。⑧否則,教學效果不但不能夠得到保證,⑨進而還會降低。
(1)將 ② 改為 情感是調節師生關系的精神紐帶 ;
(2)將 ④ 改為 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師生情感的融洽程度 ;
(3)將 ⑥ 改為二者互相尊重并信任 ;
(4)將 ⑨ 改為 反而還會降低 。
20.請仿照下面示例,按所給的話題另寫一段話。格式要求與示例基本相同,選用詩詞例句只需具備某種修辭格即可。(3分)
沒有雪的冬天是寂寞的。
寂寞的是中學生。他們無法理解“燕山雪花大如席”這種夸張來自怎樣的情形和意象。那場大雪在詩里保存了千年,至今仍在課本里飄,而他們面對這只能蒼白地想象。
沒有月的夜晚是寂寞的。
寂寞的是中學生。 他們無法理解“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這種移情來自怎樣的憂愁和郁悶。那輪明月在詩中照耀了千年,至今仍在書卷上徘徊,而他們面對這只能茫然地嘆息。
八、作文。(70分)
21. 遠和近
作者:顧城
   你,
   一會看我,
   一會看云。
   我覺得,
   你看我時很遠,
  你看云時很近。
讀完顧城的這首詩,對于遠和近的關系,你有何思考?請你以遠和近的關系為話題寫一篇議論文或記敘文。
要求:題目自擬,立意自定,體裁自選;800字以上;字跡工整;不得抄襲或套文。
 注意:完卷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完卷時只要上交第Ⅱ卷
第Ⅰ卷
一、本卷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要求的。請將所選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填在第二卷的答題處中。
圖1示意我國耕地面積變化,圖2示意2000年以來我國耕地減少因素構成,讀圖回答1~3題。
1.結合兩圖說明導致2001—2003年耕地迅速減少的最主要原因可能為
A.災害損失 B.生態退耕 C.農業結構調整 D.建設用地增加
2.結合圖二說明對農業用地造成實質性減少的因素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生態退耕”對當地地理環境的可能影響是
①有利于保持水土 ②降水量明顯減少 ③保護生物多樣性 ④促進水循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讀我國南部沿海某城市人口增長統計示意圖。據此完成4~5題。
4. 2009年,該市流動人口大約是有戶籍人口的
A.2倍 B.4倍 C.6倍 D.9倍
5. 該市近三十年人口迅猛增長的根本原因是
A.氣候暖濕,環境優美 B.海洋資源的大規模開發和利用
C.現代農業的迅速發展 D.優越政策促進了工業迅速發展
香港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有著名的天然良港,結合圖文信息回答6~7題。
6.香港建港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A.地平坡緩 B.島多浪小 C.灘闊岸直 D.河多沙厚
7.填海造陸對香港的影響有
A.港區行船更加通暢 B.經濟活動遠離了海岸
C.海洋生態得以維護 D.利于沿海功能區布局
表1是中國、英國、印度、俄羅斯等四個國家的土地利用類型的百分比。讀表回答8~9題。
表1
國家土地類型 甲 乙 丙 丁
耕地 24 15.3 55.9 10.
林地 19.5 45.6 9.3 13.9
草地 40.2 15.7 10.7 33.8
其他 16.3 31.4 24.1 41.9
8.表中甲、乙、丙、丁四個國家分別是
A.中國、印度、英國、俄羅斯 B.俄羅斯、英國、中國、印度
C.英國、俄羅斯、印度、中國 D.印度、中國、俄羅斯、英國。
9.表中甲國農業地域類型屬于
A.傳統的精耕細作稻米產區 B.乳畜業
C.熱帶化種植園 D.大牧場放牧業
我國東部地區的主要鋒面雨帶,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以北5~8個緯度距離處,并跟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北進或南退而移動。右圖為“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位置示意圖”。讀圖回答10~11題。
10.當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移到圖示位置時
A.華北地區高溫多雨
B.副熱帶高壓南側洋面處于臺風活動期
C.臺灣海峽受上升氣流影響而多雨
D.長江三角洲地區吹東北風
11.當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移到長江流域時
①江淮地區出現梅雨天氣 ②長江流域出現伏旱
③東北平原進入雨季 ④華北出現春旱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下圖為我國建國以來人口增長曲線圖,假設“人口自然增長率-城鎮社會勞動者增長率=社會剩余勞動力增長率”,結合下圖分析回答12~13題。
12.下列關于上圖中①②③④各階段,我國人口增長狀況的說法,正確的是
A.①時期,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導致人口自然增長率降低
B.②時期,人口生產處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階段
C.③時期,人口生產處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階段
D.④時期,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
13.依據圖中信息,下列年份中,我國社會剩余勞動力的增長率最大的是
A.1958年 B.l963年 C.1966年 D.1982年
下圖示意1978-2007年我國東南沿海某省第二、三產業產值比重和城市化水平,讀圖完成14~15題。
14. 1978~2007年,該省
A.第一產業產值呈下降趨勢 B.第二產業產值呈上升趨勢
C.第三產業產值基本不變 D.產業結構變化不大
15. 1990年前和1990年后推進該省城市化進程的主要動力分別是
A.第二產業 第二產業 B.第三產業 第三產業
C.第二產業 第三產業 D.第三產業 第二產業
霜凍是指生長季節里因氣溫降到0℃或0℃以下而使植物受害的一種農業氣象災害。右圖示意我國某區域多年平均初霜凍日期分布情況,讀圖完成16~17題。
16.圖中①②③④四地中的,無霜凍期最短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7.關于該區域等初霜凍日期線的分布特征及主要影響因素,說法正確的是
A. 東南部等值線呈東西走向;海陸位置
B. 西南部等值線密集;冬季風
C. 甲處等值線向西南凸出;地形影響
D. 乙處等值線向西北凸出;夏季風影響顯著
右圖示意我國中部某糧食生產大省的水系和1月份等溫線分布,讀圖完成18~20題。
18.該省
A.溫帶草原廣布 B.地勢西高東低
C.河流含沙量小 D.河流結冰期長
19.該省糧食生產的不利條件主要有
A.水旱災害頻發 B.地形崎嶇不平
C.光熱條件不足 D.對外交通不便
20.“中糧西運”對我國西部地區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是
①有利于遏制水土流失
②促進特色農業的發展
③杜絕土地的次生鹽堿化
④有利于減緩風沙危害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某學校(1100E)地理興趣小組在平地上用立竿測影的方法,逐日測驗算正午太陽高度。如圖甲,垂直豎立一根2米長的竿OP,正午時測得竿影長OP',通過tanα=OP/OP'算出正午太陽高度為α。據此回答第21~24題。
21. 該小組每天測量影長時,北京時間應為
A.12:00 B.12:40
C.11:00 D.11:20
22. 3月21日,當該小組進行觀測時,下列城市中即將迎來旭日東升的是
A.英國倫敦
B.匈牙利布達佩斯(約190E)
C.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約290E)
D.夏威夷檀香山(約1580W)
23.圖乙是該小組繪制的連續一年多的竿影長度變化圖。圖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長度的點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4.該學校大約位于
A.21.50N B.21.50S
C.45°N D.赤道
二、綜合題(共3個小題,52分)
25.下圖I為我國河南省某地等高線圖,讀圖I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請在圖I中畫出源于C地的河流。(2分)
(2)請在圖II中畫出沿AB線的地形剖面圖(在圖中要標明起迄點A、B)。(3分)
(3)甲、乙、丙三個鄉村聚落,最有可能發展為城市的是哪一個?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4)若本區域山地、丘陵中的植被遭到嚴重的破壞,對河流水文特征主要有哪些影響?(4分)
26.(17分)閱讀以下圖文材料,結合有關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得梅因位于美國“玉米帶”中,這里除種植玉米外,還輪種牧草和麥類,近年來又輪種大豆,并用這些農業產品加工成精飼料來發展養畜業。因而,該玉米帶現已成為“玉米——大豆帶”和“玉米——肉畜帶”。
材料二:19世紀70年代開始的第二次技術革命,極大地推動了北美地區工業的發展。匹茲堡成為美國“鋼都”。20世紀50年代以來,匹茲堡失去昔日的輝煌,其產品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從25%下降至12.4%,1978~1987年制造業失業人數累計達10萬人以上。為了改變衰退的局面,匹茲堡推出龐大的復興計劃,使之由“沒有屋頂的地獄”演變為“知識城”。
(1)對比圖中紐約、蘭辛、得梅因三地此時溫度高低并分析主要原因。(5分)
(2)分析美國“玉米帶”農業經營方式轉變的合理性。(6分)
(3)結合材料,分析匹茲堡成為“鋼都”的主要有利區位條件,并簡述匹茲堡向“知識城”演變的主要原因。(6分)
27.建國六十多年來,我國社會經濟得到長足發展,已形成從沿海到內陸全面開放的格局。(23分)
材料一 我國甲、乙兩地區示意圖
材料二 甲地區所在省份棉花總產量占到全國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占全球總產量的百分之八左右,與長江中下游流域、黃河流域并稱中國三大產棉區。該區棉花已連續多年獲總產、單產、商品出口率、調出量、人均占有量五個中國第一。
(1)據圖分別說明甲、乙兩地區城市分布的特點。(4分)
(2)據圖甲說明該地區棉花種植區的分布特點和區位優勢。(5分)
材料三 水分盈虧是一個地方的降水量和它的蒸發量的差值。是確定農田灌溉定額、規劃農田用水的重要指標。下圖為廣州與阿克蘇全年水分盈虧圖。
(3)據圖說明廣州與阿克蘇全年水分盈虧特點并分析原因。(8分)
材料四 甲地所在省份2008年部分資料統計表
(4)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到2010年,單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據表中信息說明甲地所在省份要達到上述目標應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泉州一中2011~2012年高二年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文科)(2012.04)
答案
(2)(見右圖)(A、B點的海拔高程正確得1分;最高、最低點標點正確1分;大致趨勢正確得1分,共3分)
(3)丙(1分) 地勢平坦(1分);靠近河流(或交通便利,供水充足。)(1分)
(4)(水土流失加重導致)河水含沙量增大(2分);徑流季節變化更大(或可能導致枯水季節水源枯竭,而汛期水位將明顯高出正常年份)(2分)。
26. (17分)
(1) 紐約>蘭辛>得梅因(2分)
原因:此時為美國冬季;紐約地處沿海,受海洋影響大,且海拔為三地最低,受冬季風影響小,氣溫最高;得梅因地處內陸大平原,深受冬季風影響,氣溫最低;蘭辛地處五大湖之間,受湖泊影響,氣溫較高(3分)
(2)形成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便于合理、有效地安排生產農業生產活動;適應市場需求,經濟收入穩定。(6分)
(3) 區位條件:煤鐵水土地等資源豐富、水陸交通便利(鐵路、五大湖和運河的廉價水運條件、)、技術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市場廣闊(答對三點給3分)
演變原因:資源枯竭、環境污染加重、產品市場競爭力下降、高失業率等。(答對三點給3分)
27. (23分)
(1)甲地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綠洲上以及交通沿線(2分)乙地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沿海、交通沿線。(2分)
(2)分布特點: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邊緣。(1分)區位優勢:地處暖溫帶,夏季氣溫高,熱量充足;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有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作為灌溉水源;種植區位于盆地邊緣,地勢較平坦;沙性土壤;政府政策的支持等。(答對4點得4分)
(3)廣州春夏秋盈余(1分),冬季虧損(1分);夏秋季受夏季風、臺風的影響降水較多;冬季降水少,緯度低蒸發量大,出現水分不足。(2分)
阿克蘇全年水分虧損(1分);夏季虧損更多(1分);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全年降水稀少,夏季蒸發旺盛。(2分)
(4)能源消費以污染重的化石燃料為主,應發展以水電和風能等為主的清潔能源(2分);產業結構不合理,耗能大的第二產業比重大,應大力發展耗能少的第三產業(2分);耗能污染大的重工業比重大,應大力發展耗能少、附加值高的高技術工業(2分)。
圖3
南時間120分鐘 滿分15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有10小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本大題每小題5分,滿分50分.請將答案填寫在Ⅱ卷上)
1.復數的虛部記作,則=( )
A. B. C. D.
2.用分析法證明:欲使①,只需②,這里①是②的( )
A.充分不必要條件     B.必要不充分條件     
C.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3.已知函數,則等于( )
A. B. C. D.
4. 有4位學生和3位老師站在一排拍照,任何兩位老師不站在一起的不同排法共有( )
A.種 B.種 C.種 D.種
5.根據微積分基本定理計算( )
A.     B.
C.     D.
6.某產品的銷售收入(萬元)關于產量(千臺)的函數:,生產成本(萬元)關于產量千臺的函數:,為使利潤最大,應生產( )
A.6千臺 B.7千臺 C.8千臺 D.9千臺
7.設,若,則展開式中系數最大的項是( )
A. B. C. D.
8.函數的圖象與直線(是自然對數的底)及軸圍成的平面圖形
的面積等于( )
A. B. C. D.
9.如圖,在楊輝三角中(三角形兩腰數字為1,其余各項等于其兩肩數字之和),從上往下共有()行,那么第行不含兩邊1的數字之和為( )
A. B. C. D.
10.在實數集中,我們定義的大小關系“”為全體實數排了一個“序” 。類似地,
我們在復數集上也可以定義一個稱為“序”的關系,記為“”。定義如下:對于
任意兩個復數,(,為虛數單位),
“”當且僅當“”或“且”.下面命題為假命題的是
( )
A.
B.若,,則
C.若,則對于任意,
D.對于復數,若,則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有5小題.請把結果直接填寫在Ⅱ卷上,每題填對得4分,否則一律是零分.本大題滿分20分.)
11.雙曲線的漸近線方程是
12.用數學歸納法證明等式時,第一步驗證時,左邊的代數式是
13.現從4名男生,3名女生中選出三名同學參加母校70周年校 慶的迎賓工作,那么至少有
一名女生的不同的選法共有 種,男、女生都要有的不同的選法有 種
14.學習合情推理后,甲、乙兩位同學各舉一個例子.
甲:由“若三角形周長為,面積為,則其內切圓半徑=”類比可得“若三棱錐表面積為,體積為,則其內切球半徑=”;
乙:由“若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長分別為,則其外接圓半徑=” 類比可得“若三棱錐三條側棱兩兩垂直, 側棱長分別為,則其外接球半徑 =”。
這兩位同學類比得出的結論判斷正確的是 .(請將序號填寫在橫線上)
①甲對 ②乙對 ③甲錯 ④乙錯
15.質地均勻的正方體六個面分別都標有數字:,,, ,,,先后拋擲兩次,所出現向上的數字分別是、,則使函數單調遞增的概率是 .
三、解答題(本題共6小題,共80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并請將答案寫在Ⅱ卷上)
16.(本小題滿分13分)
設函數,若曲線的斜率最小的切線與直線平行,且在處取得極值,
(1)求的值;
(2)K^S*5U.C#O求函數的單調區間。
(3)求 的值
18.(本小題滿分13分)
已知拋物線的焦點為
(1)求拋物線的標準方程;
(2)若過點的直線與拋物線有且只有一個公共點,求直線的方程。
19.(本小題滿分13分)
把一顆正方體骰子(六面分別標有數字)投擲兩次,記第一次出現的點數為,第二次出現的點數為(其中)
(1)請計算的所有的基本事件數;
(2)若記事件“焦點在軸上的橢圓的方程為”,求事件的概率;
(3)若記事件“離心率為的雙曲線的方程為”,請先列舉出事件的所有基本事件數,并求事件的概率。
20.(本小題滿分14分)
如圖,四邊形為矩形,且,, 為上的動點.
(1)當為的中點時,求證:;
(2)設,在線段上是否存在這樣的點,使得二面角
的大小為. 若存在,試確定點的位置;若
不存在,說明理由。
21.(本小題滿分14分)
已知,,,…,().
(1)請猜想的表達式(不需證明);
(2)在(1)的猜想下,設在處取得極小值,求;
(3)設,且的最大值為,在(1)的猜想下,的最小值為,試求的最小值.時間120分鐘 滿分15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有12小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本題每小題5分,滿分60分。請將答案填寫在Ⅱ卷上)
1.復數對應的點在( )
A.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的導數為( )
A. B. C. D.
3.如圖所示,圖中有5組數據,去掉   組數據后(填字母代號),
剩下的4組數據的線性相關性最強( )
A. B. C. D.
4.根據右邊的結構圖,總經理的直接下屬是( )
A.總工程師和專家辦公室 B.開發部
C.總工程師、專家辦公室和開發部 D.總工程師、專家辦公室和所有七個部
5.根據右邊程序框圖,當輸入20時,輸出的是( )
A.24 B.19
C.33.1 D.-30
6. 用反證法證明命題“若,則全為0”其反
設正確的是( )
A.至少有一個不為0 B. 至少有一個為0
C. 全不為0 D. 中只有一個為0
7.如圖是函數的導函數的圖象,則下面判斷正確的是( )
A.在區間(-2,1)內是增函數 B.在(1,3)內是減函數
C.在(4,5)內是增函數 D.在時, 取到極小值
8.矩形的外接圓半徑R=,類比以上結論,則長、寬、高分別為的長方體的外接球半徑為( )
A. B. C. D.
9. 已知拋物線的準線與圓相切,則的值為( )
A. B. 1 C.2 D. 4
10.已知是2,8的等比中項,則圓錐曲線的離心率為( )
A. B. C. D.
11.的極小值點在(0,1)內,則實數的取值范圍是( )
A.(-1,0) B.(1,2) C.(-1,1) D.(0,1)
12.對于函數,存在,使得成立,則實數的取值范圍是( )
A. B. C. D.
二、填空題(每小題5分,4小題,共20分)
13.復數是純虛數,則實數=________
14.已知與之間的一組數據如下,則與的線性回歸方程必過點
x 0 1 2 3
y 1 3 5 7
15.“.”以上推理的大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觀察下表:
1
2 3 4
3 4 5 6 7
4 5 6 7 8 9 10
......
則第______行的各數之和等于.
三、解答題(本題共6小題,共74分。17-21題各12分,22題14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7.已知復數
(1)若,求;
(2)若,求實數.
19.某校的研究性學習小組為了研究中學生的身高與性別情況,在該校隨機抽出80名17至18周歲的學生,其中身高的男生有30人,女生4人;身高<170的男生有10人。
(1)根據以上數據建立一個列聯表:
<170 合計
男生身高
女生身高
合計
(2)請問在犯錯誤的概率不超過0.001的前提下,該校17至18周歲的學生的身高與性別是否有關?
參考公式:
參考數據:
0.025 0.010 0.005 0.001
5.024 6.635 7.879 10.828
20. 設橢圓的左、右焦點分別為。過的直線交于兩點,且成等差數列.
(1)求; (2)若直線的斜率為1,求.
21.借助“世博會”的東風,某小商品公司開發一種紀念品,每件產品的成本是15元,銷售價是20元,月平均銷售件,通過改進工藝,產品的成本不變,質量得到提高,市場分析的結果表明:如果產品的銷售價提高的百分率為,那么月平均銷售量減少的百分率為,記改進工藝后,該公司銷售紀念品的月平均利潤是元.
(1)寫出與的函數關系式;
(2)改進工藝后,試確定該紀念品的銷售價,使得公司銷售該紀念品的月平均利潤最大.
22. 已知函數,其中。。
(1)若是函數的極值點,求實數a的值;
(2)若函數的圖象上任意一點處切線的斜率恒成立,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
(3)若函數在上有兩個零點,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
泉州一中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測試卷答案
18.解:……3分
(1)……7分
(2)令解得
令,解得
故的遞增區間是……12分
19.解:(1)列聯表如下:
<170 合計
男生身高 30 10 40
女生身高 4 36 40
合計 34 46 80
……6分

……10分
所以,在犯錯誤的概率不超過0.10的前提下,認為該校17至18周歲的學生身高與性別有關 ……12分
20. 解:(1)由橢圓定義知
又……4分
(2)設的方程為y=x+c,其中……5分


化簡得
則……8分
因為直線AB的斜率為1,所以
即 ……10分

解得 ……12分
21.解:……5分
……8分
令解得
令,解得
又……10分
……12分
22.解:
------------------2分
(1)且 ---------4分
(2)對任意的恒成立 -----------5分
對任意的恒成立
而當時,取最大值為1,
,且, --------------------7分
(3),且
;或;
在和上遞增;而在上遞減。 ---------8分
當時
i),則在上遞增,在上不可能有兩個零點。
-----------9分
ii),則在上遞減,而在上遞增。
在上有極小值(也就是最小值)

時,在上有兩個零點。 ---------------------12分
iii),則在上遞減,在上不可能有兩個零點。----------------------13分
綜上所述: -------------------14分命題:泉州一中考試命題中心
(考試時間120分鐘,試卷總分150分)
第一卷(選擇題,共115分)
第一部分 聽力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后,你都有10秒鐘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1. Where does the man live
A. In Room 24-420. B. In Room 40-204. C. In Room 24-402.
2.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She forgot when the report was due.
B. She’d like the man to help with the report.
C. She needs more time to finish the report.
3. How much does the man have
A. $18.55. B. $ 15.35. C.$ 13.51.
4. Why did the man want to go to the library
A. To borrow a book. B. To return a book. C. To read newspaper.
5.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n American festival.
B. American first names.
C.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names.
第二節
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每小題5秒鐘;各個小題將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題。
6. What did the woman want to be when she was little
A. A teacher. B. A doctor. C. A banker.
7. What made the woman decide to take her present job
A. Her parents’ wish. B. Her education. C. Her experience.
8. Where did the woman’s parents work
A. In a bank. B. In a hospital. C. In a university.
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題。
9.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e woman’s dorm besides the woman
A. 3. B. 4. C. 5.
10. How does the woman feel about her roommates
A. Intelligent. B. Humorous. C. Friendly.
11. What will the two speakers do next
A. Have a look at the woman’s dorm.
B. Help with the cleaning of the dorm.
C. Climb the stairs a workout.
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14題。
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題。
15. How did the man book the two tickets
A. Through telephone. B. On the Internet. C. At the box office.
16. When will the show end
A. At 9:20 p.m. B. At 9:50 p. m. C. At 10:10 p. m.
17. How can the man get the introductory book
A. The service people will give it to the man.
B. The man can get it at the box office.
C. The man can get it at the coffee bar.
聽第10段材料,回答第10至20題。
18. What bobs did the immigrants have to take
A. Low-paying jobs. B. Intellectual jobs. C. Part-time jobs.
19. Why did the Irish have a hard time
A. Because of their religion.
B. Because of their appearance.
C. Because of their language.
20. Why were the Chinese allowed to live only in a limited area
A. Because they wore special clothes.
B. Because they spoke a different language.
C. Because they looked different.
第二部分 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 滿分45分)
第一節 單項填空(共15小題; 每小題1分, 滿分15分)
21. —Which of the two books will you buy
— I’ll buy _____ of them, because I’m not interested in them.
A. one B. either C. none D. neither
22. My brother is honest. He _____ such a thing.
A. might not do B. can’t have done C. can do D. mustn’t have done
23. There is no doubt _____ he will finish the task in time.
A. while B. why C. if D. that
24. He soon made _____ clear why he had asked for a conference.
A. that B. it C. this D. one
25.This test ____ a number of multiple-choice questions.
A. makes up B. consist of C. makes up of D. consists of
26. We can’t ____ the punctual arrival of trains in foggy weather.
A.be sure B. guard C. guarantee D.make sure
27. Unfortunately, their car _____ in the mud after the heavy rain.
A. got stuck B. got promoted C. got lost D. got involved
28. You may keep the book for one more week_____ no one else needs it.
A. provided that B. so that C. in order that D. in case
29. My decision _____ to be a good one .
A.to be proved B. prove C. proved D. is proving
30. Having worked for as long as ten hours, the young man lay on the ground, _____.
A. tiredly and hungrily B. tired and hunger
C. tired and hungry D. tiring and hungry
31. His mother looked very tired,for she _____ the house herself all day.
A. had cleaned B. has been cleaning C. had been cleaning D. has cleaned
32. _____ in thought, he sat at the edge of the bed, with his eyes _____ on the letter in his hand.
A. Lost; fixing B. Losing; fixed C. Lost; fixed D. Losing; fixing
33. The good thing about children is that they _____ very easily to new environments.
A. adapt B. appeal C. attach D. apply
34. —Why are you looking at me in _____ surprised expression
─ Don’t you think _____ question you asked is surprising
A. the; / B. a; the C. a; a D. the; a
35. —Have you heard that Tom, along with his parents, _____ to Japan
—Really No wonder I haven’t seen him these days.
A. has been B. has gone C. have been D. have gone
第二節 : 完型填空 (共20小題 , 每小題1. 5分, 滿分30分)
閱讀下面短文 , 掌握其大意 , 然后從每題所給的 A , B , C , D四個選項中選出最佳答案 .
In a national spelling contest in America,an 11-year-old girl was asked to spell a certain word. But with her 36 voice the judges were not sure whether she spelled the word with the letter A or E. They talked it over and 37 decided to simply ask her what she had said. By now, the girl knew she had 38 the word. But instead of lying,she told the truth that she had said the 39 letter—so she lost the contest.
As the girl walked off the 40 ,the entire audience stood to their feet clapping to applaud her 41 . Later,dozens of newspaper reporters wrote about this 11-year-old girl’s honesty,even when it 42 her the contest. But the fact is that she 43 the biggest contest that day: the contest of her 44 .
Probably the biggest test of our character and honesty is that we would do if we knew we would never get 45 . This young girl could easily have 46 and nobody would have known it but herself. But that’s just it: She would know she did wrong. It’s been said, “If you 47 , you make yourself cheap.” This young girl was strong and smart enough to prize her own 48 and character more than the prize from a spelling 49 . Her respect for herself was more important than any 50 others might give her for winning a contest. She knew she would have to live with herself and the 51 she made in that moment will have long-lasting influence.
It’s so true that the choices you make today 52 what you are tomorrow. Our children will 53 our behavior much more than our advice. So if we want them to 54 to be honest,we must show them the way by being honest ourselves. Remember,our kids are 55 what we do and how we live even when we don’t think they see or know.
36. A. high B. sweet C. tough D. soft
37. A. finally B. kindly C. secretly D. totally
38. A. forgotten B. mispronounced C. misspelled D. lost
39. A. correct B. wrong C. different D. same
40. A. stage B. studio C. test D. classroom
41. A. bravery B. honesty C. courage D. cleverness
42. A. cancelled B. cost C. offered D. wasted
43. A. achieved B. broke C. won D. defeated
44. A. reputation B. knowledge C. 1ife D. character
45. A. paid B. awarded C. caught D. reported
46. A. escaped B. 1ied C. changed D. answered
47. A. accept B. fight C. cheat D. insist
48. A. conscience B. feeling C. diligence D. modesty
49. A. contest B. champion C. judger D. expert
50. A. sense B. pride C. respect D. awareness
51. A. plan B. conclusion C. discovery D. choice
52. A. make B. change C. keep D. create
53. A. give B. take C. follow D. set
54. A. grow up B. bring up C. take up D. come up
55. A. recording B. inspecting C. correcting D. watching
第三部分 閱讀理解(滿分40分)
A
uneducated farmer is far more important than that of a professor; we can live without education, but we die if we have no food. If no one cleaned our streets and took the rubbish away from our houses, we should get terrible diseases in our towns…
In fact, when we say that all of us must be educated to fit us for life, it means that we must be educated in such a way that, firstly, each of us can do whatever work suited to his brains and ability and, secondly, that we can realize that all jobs are necessary to society, and that it is very bad to be ashamed of one's work. Only such a type of education can be considered valuable to society.
56. The writer of the passage thinks that _______.
A. education can settle most of the world's problems
B. free education for all probably leads to a perfect world
C. free education won't help to solve problems
D. all the social problems can't be solved by education
57. The writer wants to prove that _______.
A. our society needs all kinds of jobs B. our society needs free education for all
C. a farmer is more important than a professor D. work with hands is the most important
58.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_______.
A. to choose officials for the country B. to prepare children mainly for their future work
C. to let everyone receive education fit for him D. to build a perfect world
59. The passage tells us about _______ of the education.
A. the means B. the system C. the value D. the type
B
Recently a Beijing father sent in a question at an Internet forum (論壇) asking what "PK" meant. "My family has been watching the 'Super Girl' singing competition TV program . My little daughter asked me what 'PK' meant, but I had no idea," explained the puzzled father.
To a lot of Chinese young people who have been playing games online, it is impossible not to know this term. In such Internet games, "PK" is short for "Player Kill", in which two players fight until one ends the life of the other.
In the case of the "Super Girl" singing competition, "PK" was used to refer to the stage where two singers have to compete with each other for only one chance to go up in competition ranking.
Like this father, Chinese teachers at high schools have also been finding their students' compositions using Internet jargons (行話) which ar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A high school teacher from Tianjin asked her students to write compositions with simple language, but they came up with a lot of Internet jargons that she didn't understand.
"My 'GG' came back this summer from college. He told me I've grown up to be a 'PLMM'. I loved to 'FB' with him together; he always took me to the 'KPM'," went one composition.
"GG" means Ge Ge (Chinese pinyin for brother). "PLMM" refers to Piao Liang Mei Mei (beautiful girl). "FB" means Fu Bai (corruption). "KPM" is short for KFC, Pizza Hut and McDonald's.
Some specialists welcome Internet jargons as a new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If you do not even know what a Kong Long (dinosaur, referring to an ugly looking female) or a Qing Wa (frog, referring to an ugly looking male) is, you will possibly be regarded as a Cai Niao!
60. By writing the article, the writer tries to ________ .
A. explain some Internet language B. suggest common Internet language
C. laugh at the Beijing father D. draw our attention to Internet language
61. What does the writer think about the term "PK"
A. Fathers can't possibly know it. B. The daughter should understand it.
C. Online game players may know it. D. "Super Girl" shouldn't have used it.
62. The examples of the Beijing father and the Tianjin teacher are used to show that Internet jargons ________ .
A. are used not only online B. can be understood very well
C. are welcomed by all the people D. cause trouble to our mother tongue
63.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A puzzled father B. Do you speak Internet-ish
C. Keep away from Internet-ish D. Kong Long or Qing Wa
C
Donald had his own difficulties in sleeping that night. Not just because of the bright lights of the shelter or people’s constant voices, it was the happening repeatedly nightmare that caused him to stay awake, to fear sleep. Donald was back in his small house. He did his best to ignore the howling winds outside his window. Yet he could not turn out the fearful whimpers (嗚咽) of his little dog, or the uncomfortable sounds of his mother anxious in her room next door, unable to sleep through the storm despite her insistence they would be all right.
calm his mother, and she had to comfort him. Soon water was seeping (滲入) into the single floor house. Quickly it rose from ankle level to leg level. At Donald’s insistence, they pushed their way through the water --- now chest high --- toward the front door. When they fought their way into the living room, water rose to their chins.
It was a struggle for the boy and mother to stay afloat. In a total panic, desperate to hold on to something, Troy caught a curtain rod. She was breathing hard, shouting that she couldn’t swim.
Donald cried out, “Mom! Hold on!” Just then Donald also caught a floatable wood board.
64.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____.
A. how a storm happened and caused damage
B. how a mother and son experienced a storm
C. how a mother and son survived a storm
D. how a son helped his mother in a storm
6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story
A. The rising water. B. The broken window.
C. The lucky dog. D. The noisy environment.
66. Which phrase can describe Troy’s feeling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m most suitably
A. In excitement. B. In calm. C. In anxiety. D. In despair.
67. What will the author most probably talk about next
A. How the other people struggled in the storm.
B. Why the rainstorm happened.
C. What damage the rainstorm caused.
D. How Donald and Troy struggled to save themselves
D
Due to climate change, Arctic ice is breaking up earlier in the spring, and its area is decreasing. This is creating problems for polar bears that make their homes off northern Alaska and in Hudson Bay.
Polar bears off Alaska normally hunt and raise their young on ice sheets that float on the ocean. But as the ice has melted, the polar bears have been forced to spend more time on land. There, they have begun to frequent beaches, feeding on the remains of whales caught by native hunters. For polar bears, this food is less nutritious than seals that they normally catch on ice sheets. The shrinking(減少) ice has also forced more polar bears into the ocean. In the past, they only had to swim short distances between ice sheets. But as the ice has shrunk, polar bears have been forced to swim longer and longer distances in the open ocean. This poses a severe danger during rough weather, and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drowned polar bears have been observed
In Hudson Bay, the ice breaks up three weeks earlier in the spring now than it did 20 years ago. Polar bears on Hudson Bay fast(絕食) during the summer, waiting for ice to form in the fall to hunt. Every year, the summer gets longer, and the bears get skinnier. Over the past 25 years, the average weight of the female bears has dropped 68 kg. This loss affects their ability to reproduce, and already the number of births has dropped 15 percent. Unless the bears can learn to survive these climate changes, these giants of the ice may one day disappear.
68. What is Arctic ice doing earlier each year
A. It’s freezing. B. It’s hardening. C. It’s melting. D. It’s expanding.
69. What is true of polar bears that are spending more time on land in Alaska
A. Their young are dying. B. Their diet is changing.
C. Their health is improving. D. Their families are growing.
70. What do polar bears in Hudson Bay do during the summer [
A. They claim territory(地域). B. They protect mates.
C. They hunt animals. D. They stop feeding
71. In which publication would you most likely find this passage
A. Medical News B. Society Today C. Wildlife Journal D. Design Magazine
E
Knowing the best way to study will help you to be a better student.By using your time properly,you can do your homework more quickly.Learning to stuady is not difficult.
The first thing to remember is that you must be willing to learn.It doesn’t mean that you must always like the subject.It does mean,however,that you must be willing to do whatever is necessary to learn.Try to understand why it is important and how it will help you now and later to do and learn other things.Knowing mathematics facts will be useful in your whole life.Knowing how to spell makes any kind of writing easier.Sometimes a subject that you think is going to be uninteresting will be exciting when you begin to work at it and understand it more clearly.Learning things can be fun if you are willing to work with them.
Here’s some advice for you:have a certain time each day and a quiet place with good lighting for study,so that you can concentrate(集中)on your study without interruptions(中斷,打斷);have everything ready before you sit down to study—a dictionary,paper,a pen and books;be sure you understand what you should learn before you start;read carefully an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when memorizing(記憶), first find out the main parts and then recite(背誦)the whole thing;check your homework after you finish it:never forget the importance of review and preview.
72.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is .
A.to prove that learning is not difficult
B.to make the readers be interested in study
C.to tell the importance of self-teaching
D.to tell the students how to study well
73.The first thing to remember in studying is that .
A.you must like the subject B.you must follow the teacher
C.you must enioy learning D.you must study hard
74.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preview”mean
A.To go over. B.To review again.
C.To view in advance. D.To discuss.
75.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he advice given in the text
A.To put a pen,paper and books beside you before study.
B.To study at any possible time and place.
C.To review and preview.
D.To pay attention to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第二卷(非選擇題,共35分)
第四部分 寫作(共兩節,滿分35分)
第一節 短文填詞(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閱讀下面短文,根據以下提示:1)漢語提示,2)首字母提示,3)語境提示,在每個空格內填入一個適當的英語單詞,并將該詞完整地寫在右邊相對應的橫線上。所填單詞要求意義準確,拼寫正確。
I’ll never forget the day when I went home after school.
It was raining so (大) that I had to wait for the rain to 76.
stop. But half an hour it was still raining. Seeing this, 77.
the guard at the gate offered to (借給) me his umbrella. 78.
I accepted at once. With his help, I got home on time w 79.
getting wet. The next morning, when I r the umbrella to 80.
the guard, I said “thank you” to him, (留) him a note to 81.
express my sincerely. To my surprise, he said no one had 82.
e written him to say “thank you”, and it meant a lot to him. 83.
So in my ______, saying “thank you” to others is not only easy 84.
also meaningful to the person who says it and the receiver! 85.
第二節 書面表達(滿分25分)
假設你是李華。最近你班舉行了一次班會,班會的主題是:太空探險的意義。請結合下表內容,給校報用英語寫一篇文章,客觀地介紹討論的情況并表達你自己的觀點。
注意:1. 字數:120字左右
2. 標題與開頭已寫好,不計入總詞數。
提示詞:新資源:new resources 宇航員:astronauts
Outer Space Explorations, YES or NO
We had an argument over whether it wa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outer space explorations at a class meeting the other day.
答案
1-20. CCABB, BCAAC, BCAAB, BAAAC
21—25 DBDBD 26—30 DAACC 31—35 CCABB
36—40 DACBA 41—45 BBCDC
46—50 BCAAC 51—55 DACAD
56-59 DABC 60-63 DCA B 64-67 BCCD
68-71CBDC 71-75 DCCB
76. heavily/hard 77. after 78. lend 79. without 80. returned 81. leaving 82. thanks 83. ever 84.opinion 85. but
We had an argument over whether it wa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outer space explorations at a class meeting the other day.  命題:張亨庫 審題:鄭寶順
(考試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本試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
第I卷 選擇題(共44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10每小題2分,11-18每小題3分,共44分。)
1.下列各原子或離子的電子排布式錯誤的是(   )
A. Al 1s22s22p63s23p1 B. K 1s22s22p63s23p63d1
C. Na+ 1s22s22p6 D. O2- 1s22s22p6
2.下列有關電負性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主族元素的電負性越大,元素原子的第一電離能一定越大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電負性從左到右越來越大
C.金屬元素電負性一定小于非金屬元素電負性
D.在形成化合物時,電負性越小的元素越容易顯示正價
3.當硅原子由1s22s22p63s23p2→1s22s22p63s13p3時,以下認識正確的是(  )
A.硅原子由基態轉化成激發態,這一過程中吸收能量
B.硅原子由激發態轉化成基態,這一過程中吸收能量
C.轉化前位于3p能級上的兩個電子處于同一軌道,且自旋方向相反
D.轉化后硅原子與磷原子電子層結構相同,化學性質相似
4.25 ℃時,水的電離達到平衡:H2OH++OH-;H>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動,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體硫酸氫鈉,c(H+)增大,KW不變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體CH3COONa,平衡逆向移動,c(H+)降低
D.將水加熱,KW增大,pH不變
5.用已知濃度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醋酸溶液,下列操作中會使測定結果偏低的有(   )
A.以酚酞作指示劑
B.錐形瓶沾有少量水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氣泡,滴定后氣泡消失
D.滴定前仰視滴定管讀數,滴定后平視刻度讀數
6.下列有關滴定操作的順序正確的是( )
①用蒸餾水洗滌玻璃儀器 ②檢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③用標準溶液潤洗盛標準溶液的滴定管,用待測液潤洗盛待測液的滴定管 ④裝標準溶液和待測液并調整液面(記錄初讀數) ⑤取一定體積的待測液于錐形瓶中 ⑥滴定操作
A. ①③②④⑤⑥ B. ②①③④⑤⑥
C. ②③①④⑤⑥ D. ④⑤①②③⑥
7.向0.1 mol·L-1。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至過量時,溶液的導電能力將發生相應的變化,其電流強度I隨加入氨水的體積(V)變化的曲線關系是下圖中的 ( )
8.下列事實能說明醋酸是弱電解質的是( )
①醋酸與水能以任意比互溶;②醋酸溶液能導電;③醋酸稀溶液中存在醋酸分子;④常溫下,0.1mol/L醋酸的pH比0.1 mol/L鹽酸的pH大;⑤醋酸能和碳酸鈣反應放出CO2;⑥0.1 mol/L醋酸鈉溶液pH=8.9;⑦大小相同的鐵片與同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和醋酸反應,醋酸產生H2速率慢
A.②⑥⑦ B.③④⑥⑦
C.③④⑤⑥ D.①②
9.pH=5和pH=3的兩種鹽酸以1∶2體積比混合,該混合溶液pH為(  )[ 已知:lg6.7=0.8]
A.5.0 B.4.2
 C.4.0  D.3. 2
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因為p軌道是“8”字形的,所以p電子走“8”字形
B. 第三電子層,有3s、3p、3d三個軌道
C. 原子軌道與電子云都是用來形象描述電子運動狀態
D. 氫原子中只有一個電子,故氫原子只有一個軌道
11. 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組離子是(   )
A.NH4+、Ag+、PO43-、Cl-
B.Fe3+、H+、I- 、HCO3-
C.K+、Na+、NO3- 、MnO4-
D.Al3+、Mg2+ 、SO42- 、CO32-
12.pH=2的兩種一元酸x和y,體積均為100 mL,稀釋過程中pH與溶液體積的關系如下圖所示。分別滴加NaOH溶液(c=0.1 mol/L)至pH=7,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為Vx、Vy,則 (   )
A.x為弱酸,VxB.x為強酸,Vx>Vy
C.y為弱酸,VxD.y為強酸,Vx>Vy
13.下列各組中的比值等于2:1的是 ( )
A.pH為12的燒堿溶液與Ba(OH)2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
B.K2S溶液中c(K+)與c(S2-)之比
C.相同溫度下0.2mol/L醋酸溶液與0.1mol/L醋酸溶液中的c(H+)之比
D.10mL0.5mol/L的鹽酸與5mL0.5mol/L的鹽酸溶液中的c(H+)之比
14.現有四種元素的基態原子的電子排布式如下:① 1s22s22p63s23p4; ②1s22s22p63s23p3;
③1s22s22p3; ④1s22s22p5。則下列有關比較中正確的是(  )
A.第一電離能:④>③>②>①
B.原子半徑:④>③>②>①
C.電負性:④>③>②>①
D.最高正化合價:④>③=②>①
15.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如圖所示:
已知Y元素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為ns(n-1)np(n+1),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X元素所在周期中所含非金屬元素最多
B.Y元素在周期表的第3周期ⅥA族
C. Y元素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為4s24p4
D.Z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16.已知一種c(H+)=1×10-3mol/L的酸和一種c(OH-)=1×10-3mol/L的堿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 )
A.生成了一種強酸弱堿鹽
B.等濃度的強酸和弱堿溶液反應
C.濃的強酸和稀的強堿溶液反應
D.濃的弱酸和稀的強堿溶液反應
17.相同體積、相同pH的某一元強酸溶液①和某一元弱酸溶液②分別與足量的鋅粉發生反應,下列關于氫氣體積(V)隨時間(t)變化的示意圖正確的是 (  )
18.某溫度下,將Fe(OH)3(s)、Cu(OH)2(s) 分別置于蒸餾水中達到沉淀溶解平衡后,金屬陽
離子濃度隨溶液的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加適量濃NH3·H2O可使溶液由點變到點
B.兩點代表的溶液中與乘積不相等
C.Cu(OH)2在點比在d點代表的溶液中溶解程度小
D.該溫度下,氫氧化鐵的
第II卷 非選擇題(共56分)
19.(9分)下表是周期表的一部分,試回答下列問題
(1)、表中元素中,第一電離能最小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號,下同),電負性最大的元素是 ,單質中化學性質最不活潑的是__________ (填化學式)。
(2)、表中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中,酸性最強的是 (填化學式,下同),堿性最強的是 ,呈兩性的氫氧化物是 。
(3)、表中ⅦA元素中最不穩定的氫化物是__________(填化學式)。
(4)、為什么表中的④第一電離能比⑤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分)
在常溫下,下列五種溶液:
①0.1mol/L ②0.1mol/L ③0.1mol/L
④0.1mol/L和0.1mol/L混合液 ⑤0.1mol/L
請根據要求填寫下列空白:
(1)溶液①呈 性(填“酸”、“堿”或“中”),其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五種溶液中,最小的是 ;最小的是 (填序號)  
(3)比較溶液②、③中的大小關系是② ③(填“>”、“<”或“=”)。  
(4)在溶液④中, 離子的濃度為0.1mol/L;和 離子的物 
質的量濃度之和為0.2mol/L。   
(5)常溫下,測得溶液②的,則說明的水解程度 (填“>”、“<” 
或“=” )的水解程度,與濃度的大小關系是:  
(填“>”、“<”或“=”)。
21.(18分)
(1)、配制FeSO4溶液時,常加入少量鐵粉,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加入少量H2SO4,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泡沫滅火劑包括Al2(SO4)3溶液(約1 mol·L-1)、NaHCO3溶液(約1 mol·L-1)及起泡
劑。使用時發生的化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為難溶于水和酸的白色固體,為難溶于水和酸是黑色固體。和
水的懸濁液中加入足量的溶液并振蕩,結果白色固體完全轉化為黑色固體。
①、寫出白色固體轉化黑色固體的化學方程式: ;
②、白色固體轉化成黑色固體的原因是: 。
(4)、已知下列物質在20℃下的Ksp如下,試回答下列問題:
化學式 ① AgCl ② AgBr ③ Ag2S ④ Ag2CrO4
Ksp 2.0×10-10 5.4×10-13 2.0×10-48 2.0×10-12
① 、20℃時,上述四種銀鹽飽和溶液中,Ag+物質的量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填序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當兩種沉淀共存時,=_______________ 。
22.(11分)
(1)、下表是一些短周期元素的氣態原子失去核外不同電子所需的能量(kJ·mol-1):
通過表中的數據分析為什么鋰原子失去核外第二個電子時所需的能量要遠遠大于失去第一個
電子所需的能量 ,
X在周期表中位置:第 期, 族,Y的最高正價為 。
(2)1932年美國化學家鮑林(L.Pauling)首先提出了電負性的概念。電負性(用X表示)
也是元素的一種重要性質,下表給出的是原子序數小于20的16種元素的電負性數值:
元素 H Li Be B C N O F
電負性 2.1 1. 0 1.5 2.0 2.5 3.0 3.5 4.0
元素 Na Mg Al Si P S Cl K
電負性 0.9 1.2 1.5 1.7 2.1 2.3 3.0 0.8
請仔細分析,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①、上表中電負性最小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號),估計鈣元素的電負
性的取值范圍:__________<X<__________。
②、經驗規律告訴我們:當形成化學鍵的兩原子相應元素的電負性差值大于1.7時,所形成
的一般為離子鍵;當小于1.7時,一般為共價鍵。試推斷AlBr3中形成的化學鍵的類型為
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 。
23.(7分)
A、B、C、D是四種短周期元素,E、F是過渡元素。A、B、C同周期,C、D同主族,
A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B是同周期除稀有氣體外半徑最大的元素,C的最
外層有 三個成單電子,E、F的外圍電子排布式分別為3d54s1,3d64s2,回答下列問題:
(1)、A的基態原子的電子排布式是 ;
(2)、B的最高價氧化物的化學式為 ,C的最低負化合價為 。
(3)、用軌道表示式表示D原子核外電子排布

(4)、解釋為什么E的外圍電子排布式為3d`54s1,而不為3d 44s2 ?

(5)、F原子結構示意圖是 。
高二(下)期中考試化學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8小題,1-10每小題2分,11-18每小題3分,共44分。)
第II卷(共56分)
19.(9分)
(1)、K、F、Ar(各1分); (2)、HClO4、KOH、Al(OH)3 (各1分)
(3)、HBr(1分); (4)、鎂的外圍電子為3S2,處于全滿狀態,是相對穩定結構。(2分)
20(11分)
(1)、酸(1分)、 NH4+ +H20 NH3. H20+ H+(3分);
(2)、③(1分), ⑤(1分) ; (3)、<(1分); (4)、Cl-(1分), NH4+(1分) ;
(5)、 =(1分), =(1分)
21.(18分)
(1)防止Fe2+被氧化 (2分) ,防止Fe2+水解。(2分);
(2)Al3++ 3HCO3- =Al(OH)3 ↓+ 3CO2↑ (3分)
(3) ①2AgCl+Na2S==Ag2S+2NaCl(3分);
②因為Ag2S的溶解度比AgCl的溶解度小,沉淀溶解平衡向離子濃度減小的方向移動。(2分)
(4) ①、④ >①>②>③ (3分); ②、2.7×10-3 (3分)
22. (11分)
(1)、Li原子失去一個電子后,Li+已經形成了穩定結構,此時再失去電子很困難(2分);
3(1分),IIA(1分),+3(1分)
(2)、① K ;0.8<X<1.2 (各1分,共3分);
②、共價鍵 (1分), 因為AlCl3中Cl和Al的電負性差值為1.5,而Br的電負性小于Cl,所以AlBr3中兩元素的電負性差值小于1.5(2分)
23.(7分)
(1)、1s22s22p63s23p2(1分);(2)、Na2O、-3(各1分) ,
(3) (1分)
(4) E的外圍電子呈3d`54s1時,3d、4s軌道上的電子處于半滿狀態, 整個體系的能量最低。(2分)全卷共三大題,18小題。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90分鐘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0分。每個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
1.處在磁場中的一閉合線圈,若沒有產生感應電流,則可以判定(   )
 A.線圈沒有在磁場中運動
 B.線圈沒有做切割磁感線運動
 C. 穿過線圈的磁通量沒有發生變化
 D.磁場沒有發生變化
2. 遠距離輸送交流電都采用高壓輸電,采用高壓輸電的優點是 ( )
A.可節省輸電線的銅材料
B.可加快輸電的速度
C.可根據需要調節交流電的頻率
D.可減少輸電線上的能量損失
3.傳感器廣泛應用在我們的生產生活中,常用的計算機鍵盤就是一種傳感器。如圖所示,鍵盤上每一個鍵的下面都連一小金屬片,與該金屬片隔有一定空氣間隙的是另一小的固定金屬片,這兩金屬片組成一個小電容器。當鍵被按下時,此小電容器的電容發生變化,與之相連的電子線路就能夠檢測出哪個鍵被按下,從而給出相應的信號。這種計算機鍵盤使用的是 ( )
A.溫度傳感器 B.壓力傳感器 C.磁傳感器 D.光傳感器
4.阻值為10Ω的電阻接到電壓波形如圖所示的交流電源上.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壓的有效值為10V
B.通過電阻的電流有效值為A
C.電阻消耗電功率為10W
D.電阻每秒種產生的熱量為10J
5.如圖所示,兩個電阻均為R,電感線圈L的電阻及電池內阻均可忽略不計,S原來斷開,電路中電流,現將S閉合,于是電路中產生了自感電動勢,此自感電動勢的作用是( )
A.使電路的電流減小,最后減小為零
B.有阻礙電流增大的作用,最后電流小于
C.有阻礙電流增大的作用,因而電流總保持不變
D.有阻礙電流增大的作用,但電流最后還是變為
6.如圖所示,通電螺線管兩側各懸掛一個小銅環,銅環平面與螺線管截面平行,當電鍵S接通一瞬間,兩銅環的運動情況是( )
A.同時向兩側推開
B.同時向螺線管靠攏
C.一個被推開,一個被吸引,但因電源正負極未知,無法具體判斷
D.同 時 被 推 開 或 同 時 向 螺 線 管 靠 攏,但 因 電 源 正 負 極未 知,無 法 具 體 判 斷
7.如圖正方形線框abcd長為L,每邊電阻均為r,在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繞cd軸以角速度轉動,c、d兩點與一理想電壓表相連,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壓表讀數為
B.電壓表讀數為
C.線框從圖示位置轉過過程中流過線框的電荷量為
D.線框從圖示位置轉過過程中流過線框的電荷量為
8.如圖所示,一理想變壓器的原線圈匝數為n1=1000匝,副線圈匝數為n2=200匝,電阻R=8.8Ω,原線圈接入一電壓 (V)的交流電源,電壓表和電流表對電路的影響可忽略不計,則( )
A.副線圈交變電流的頻率是100 Hz
B. t=1s的時刻,電壓表的示數為0
C.變壓器的輸入電功率為220W
D.電流表的示數為10A
9. 如圖所示,兩條平行虛線之間存在勻強磁場,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里,虛線間的距離
為L.金屬圓環的直徑也是L.自圓環從左邊界進入磁場開始計時,以垂直于磁場邊
界的恒定速度v穿過磁場區域。規定逆時針方向為感應電流i的正方向,則圓環中感
應電流i隨其移動距離x的i~x圖象最接近( )
10. 如圖,在水平桌面上放置兩條相距l的平行光滑導軌ab與cd,阻值為R的電阻與不計電阻的導軌的a、c端相連。不計電阻的滑桿MN垂直于導軌并可在導軌上滑動。整個裝置放于勻強磁場中,磁場的方向豎直向上,磁感應強度的大小為B。滑桿的中點系一不可伸長的輕繩,繩繞過固定在桌邊的光滑輕滑輪后,與一質量為m的物塊相連,繩處于拉直狀態。若從靜止開始釋放物塊,用i表示回路中的感應電流,g表示重力加速度,則在物塊下落過程中物塊的速度不可能 ( )
A.小于 B.等于 C.小于 D.等于
二.填空實驗題(本題共2小題,每空2分,共18分。)
11.一靈敏電流計(電流表),當電流從它的正接線柱流人時,指針向正接線柱一側偏轉.現把它與一個線圈串聯,試就如圖10中各圖指出:
(1)圖(a)中靈敏電流計指針的偏轉方向為 _______.(填“偏向正極”或“偏向負極”)
(2)圖(b)中磁鐵下方的極性是 .(填“N極”或“S極”)
(3)圖(c)中磁鐵的運動方向是___________。(填“向上”或“向下”)
(4)圖(d)中線圈從上向下看的電流方向是 。(填“順時針”或“逆時針”)
12. 如圖所示為自動水位報警器的示意圖,在水位低于B時,電磁鐵所在的控制電路部分斷路,_______燈亮;當水位升高到B時,電磁鐵所在的控制電路部分接通,_______燈亮.
13.正弦交變電流圖象如圖6所示,其感應電動勢的最大值為_____產生交變電動勢的有效值為______V.
三.計算題(本題共5小題, 42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最后答案的不給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4.(8分)如圖所示,水平面上有兩根相距0.5m的足夠長的平行金屬導軌MN和PQ,它們的電阻可忽略不計,在M和P之間接有阻值為R的定值電阻.導體棒ab長l=0.5m,其電阻為r,與導軌接觸良好.整個裝置處于方向豎直向上的勻強磁場中,磁感應強度B=0.4T.現使ab以v=10m/s的速度向右做勻速運動.
⑴ab中的感應電動勢多大?
⑵ab中電流的方向如何?
⑶若定值電阻R=3.0Ω,導體棒的電阻r=1.0Ω,則電路中的電流多大?
15.(8分)如圖(a)所示是旋轉電樞式交流發電機的示意圖,電樞的電阻r=5Ω,燈泡電阻R=95Ω,圖(b)所示是電樞勻速轉動時產生正弦式電流的電動勢隨時時間變化的圖象。
(1)線圈產生的電動勢在什么位置為零?在什么位置最大?
(2)電動勢的峰值、周期和頻率各多少?
(3)寫出電流的瞬時值的表達式?
(4)電壓表和電流表的讀數各是多少?
16.(8分)有一臺內阻為1Ω的發電機,供給一學校照明用電,如圖所示。升壓變壓器原、副線圈匝數比為1:4,降壓變壓器原、副線圈匝數比為4:1,輸電線的總電阻為4Ω。全校共有22個班,每班有“220V,40W”燈6盞,若保證全部電燈正常發光,則
(1)發電機的輸出功率多大?
(2)發電機的電動勢多大?
(3)輸電效率為多少?
17.(8分)相距為L的兩光滑平行導軌與水平面成θ角放置.上端連接一阻值為R的電阻,其他電阻不計。整個裝置處在方向垂直于導軌平面向上的勻強磁場中,磁感應強度為B.質量為m,電阻為r的導體棒ab,垂直導軌放在導軌上,如圖所示。由靜止釋放導體棒ab,求:
(1)導體棒ab可達的最大速度vm;
(2)導體棒ab的速度為v=vm/3時的加速度a;
(3)回路產生的最大電功率Pm。
18.(10分)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內,第Ⅰ象限存在沿y軸負方向的勻強電場,第Ⅳ象限以ON為直徑的半圓形區域內,存在垂直于坐標平面向外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一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帶正電的粒子,從y軸正半軸上y = h處的M點,以速度v0垂直于y軸射入電場,經x軸上x = 2h處的P點進入磁場,最后以垂直于y軸的方向射出磁場。不計粒子重力。求
(1)電場強度大小E ;
(2)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軌道半徑r;
(3)粒子從進入電場到離開磁場經歷的總時間t。
高二物理參考答案
13. 50V 0.08S 50V
14. (1)ab中的感應電動勢
E=Bl v ①
代入數值,得E=2.0V ②
(2)ab中電流的方向為b→a
(3)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回路中的電流

代入數值,得I=0.5A ④
15.(1)線圈平面與中性面重合位置電動勢為零,與中性面垂直位置電動勢最大。
(2)電動勢峰值311V,周期0.02s,頻率50HZ。
(3)i=3.11sin100πt A。
(4)209V 2.2A。
16. (1)由題意知U4=220 V

由降壓變壓器變壓關系:得
由降壓變壓器變流關系:得
又因為U2=U3+I2R=880 V+6×4 V=904 V
由升壓變壓器變壓關系:得U1=226 V
由升壓變壓器變流關系:得I1=24 A
所以:(1)發電機的電動勢:E=U1+I1r=250 V.
(2)發電機的輸出功率P出=EI1-I12r=5 424 W.
(3)輸電的效率
17.(1)導體棒ab達最大速度時,受力平衡
有mgsinθ=BImL Im= Em=BLvm
得:vm=
(2)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
得:
(3) Em=BLvm 得:
18.粒子的運動軌跡如右圖所示
(1)設粒子在電場中運動的時間為t1
在 x方向,有
在y方向,有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
解得
(2)根據動能定理
設粒子進入磁場時速度為v,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和洛侖茲力公式,有
解得
(3)粒子在電場中運動的時間
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周期
設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時間為t2
解得
14.
15.命題人:蔡明明 審核:李德杰
一、單項選擇:(60分)
1.恩格斯說:“梭倫揭開了一系列所謂政治革命”,“隨著有產階級日益獲得勢力,舊的血緣親屬團體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敗。”恩格斯在這里高度肯定的是梭倫改革( )
A.頒布“解負令”,保障下層平民掌握土地
B.廢除債務奴隸制,以法律保障平民人身自由
C.按照財產多少劃分社會等級,打破貴族政治特權
D.創立四百人議事會和公民法庭,擴大公民權
2.梭倫在當選執政官之前,曾經賦詩說:“我注目凝視,悲哀充溢著我的心,這愛奧尼亞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絕境。”梭倫說雅典“陷于絕境”是指( )
A.雅典面臨外族人入侵的危機 B.貴族與平民的矛盾斗爭激烈
C.奴隸主貴族之間的斗爭 D.自然災害的威脅
3.戰國變法與春秋改革的顯著不同點在于( )
A.以生產力發展為前提 B.以賦稅制度改革為重要內容
C.以廢除世卿世祿制為根本任務 D.以富國強兵為主要目的
4.春秋戰國時期,國家分裂,爭霸戰爭頻繁,但社會經濟卻有了較大發展,其主要原因是( )
A.政府重視發展經濟 B.封建制度逐漸確立
C.鐵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廣 D.各國興修水利、發展農業
5.商鞅變法規定“民有兩男以上又分異者,倍其賦,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內,息者為禁”,主要是為了( )
A.革新婚姻制度 B.增加財政收入 C.打擊舊貴族勢力 D.發展農業生產
6.商鞅死后,“秦夫人,嬰兒皆言商君之法”。這反映了商鞅變法( )
A.提倡仁義 B.非常徹底 C.法令嚴酷 D.深入人心
7.對王安石變法中“理財”措施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理財”以農事為先
B.理財措施中增收節支同時并舉,以增收為主
C.“理財”中盡量不損害大地主官僚的利益
D.“理財”為變法之先,是首先要解決的的問題
8.“商君雖死,而秦卒行其法”不能說明( )
A.改革者有時要付出巨大代價 B.舊貴族只反對商鞅不反對變法
C.商鞅變法符合歷史發展潮流 D.秦國新的生產關系已經無法動搖
9.商鞅變法最根本的前提條件是( )
A.新興地主階級已形成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
B.井田制已部分被封建土地所有制取代
C.秦孝公審時度勢走變法強國之路
D.爭霸戰爭的形勢迫使秦國改革內政
10.司馬光說,“介甫(王安石)文章節義過人處甚多,但性不曉事而喜進非,致忠直疏遠,讒佞輻輳。”司馬光說的“讒佞”指的是( )
A.擁護變法的人 B.反對變法的人 C.政府中的貪官污吏 D.變法中得益的人
11.商鞅變法與王安石變法的相同點是( )
A.都改變了社會性質 B.都觸犯了大地主的利益
C.都以富國強兵為目的 D.都重農抑商、獎勵軍功
12.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 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寫到:“在任何一個宗教成分混雜的國家里,只要稍稍看一下其職業情況的統計數字,幾乎沒有什么例外地可以發現這樣的一種狀況:工商界領導人,資本占有者,近代企業中的高級技術工人,尤其是受過高等技術培訓和商業培訓的管理人員,絕大多數都是新教徒。”以上材料表明( )
A.商品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興起是宗教改革的社會基礎
B.商人、新興資產階級,企業管理人員是宗教改革的最早發起人
C.歐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宗教成分復雜,教派之間矛盾尖銳
D.馬丁 路德宗教改革主要代表了德意志封建領主擺脫羅馬教廷控制的要求
13.宗教改革體現了社會發展和時代的要求,主要體現在( )
A.有利于實現社會公平 B.有利于追求自由幸福
C.有利于建立平等社會 D.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
14.馬丁路德和加爾文宗教改革主張的相同點有哪些( )
①新教不再受制于羅馬教皇 ②實行政教合一的體制
③都簡化了宗教儀式 ④都反對因行稱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5.農奴制改革后,俄國社會的最主要矛盾是( )
A.資產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 B.社會經濟與政治的矛盾
C.落后的政治體制與資本主義經濟體制的矛盾 D.廣大人民與沙皇專制的矛盾
16.下列關于阿里改革說法正確的是( )
①阿里改革一定程度上維護埃及的獨立
②阿里改革使埃及一度成為地中海東部的頭等強國
③阿里改革中所興辦工廠里的管理者大多是軍人
④阿里的繼任者阿巴斯廢除其改革舉措,是改革失敗的的根本原因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②③④
17.19世紀60年代,日俄兩國不約而同地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了近代化道路。兩國的近代化進程有著諸多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改革前,日俄兩國面臨著哪些相同的社會矛盾( )
①先進的生產關系與落后的社會制度的矛盾 ②階級矛盾
③統治階級內部矛盾 ④面臨相同國家侵略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8.明治維新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前提條件是( )
A.民族危機的加深 B.倒幕運動的成功
C.西方思想的傳入 D.天皇專制的建立
19.戊戌變法運動突出的歷史功績在于( )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動政治改革
C.發展社會經濟 D.促進思想啟蒙
20.梁啟超在《變法通議》中寫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麥對人說:“三十年后,日本其興,中國其弱平?日人之游歐洲者,討論學業,講究官制,歸而行之;中人之游歐洲者,詢某廠船炮之利,某廠價值之廉,購而用之。強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啟超引這段話的根本意圖是( )
A.尋找甲午戰爭日勝中敗的歷史原因 B.批評洋務派的活動
C.證明中國進行社會政治變革的必要性 D.比較中日近代化的異同
21.當今,儒家思想的許多優秀部分不僅對中華民族有著深遠的影響,而且被東亞一些國家民族所吸納,被世界所推崇,這表明( )
A.儒家思想已成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B.人類社會的文化最終會走向統一
C.優秀的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D.世界文化既具有多樣性,又有統一性
22.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教師節,美國加州的教師節,馬來西亞的教師節以及中國臺灣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教師節,都是定在孔子誕辰日9月28日。這一現象的出現說明( )
A.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世界上最科學、最先進的
B.中國的國際地位大大提高
C.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推崇
D.孔子作為教師形象的代表已得到許多國家的認可
23.《理想國》是柏拉圖影響最大的著作,他在該著作中所探討的主要問題是( )
A.一個國家如何才能達到正義 B.一個國家如何才能實現強大
C.什么樣的國家才是真正的民主國家 D.什么樣的國家才是真正的富裕國家
24.正如K·R·波普所言:“柏拉圖著作的影響(不論好歹)是無法估計的。人們可以說,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圖的,或者是反柏拉圖的,在任何時候都不是非柏拉圖的。”這說明( )
A. 柏拉圖的思想著作大多保留下來,成為學術經典
B.柏拉圖的理想國被后世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廣泛接受
C.柏拉圖的理想國為后世的空想社會主義者廣泛接受
D. 柏拉圖的思想對西方影響巨大,是珍貴的思想遺產
25.亞里士多德被譽為是“學者中的大師”,下列各項不能說明該觀點的是( )
A.提出了科學研究的方法 B.使邏輯學發展成為一門科學
C.提出法治優于人治的思想 D.與當時著名的學者進行激烈爭論
26.中國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襲制,適應了君主專制的需要,主要是因為( )
A.拓寬了官吏選拔途徑 B.擴大了統治基礎
C.君王控制了用人權 D.實現了選賢任能
27.秦始皇在中央同時設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的直接目的是( )
A.確立皇權至高無上 B.削弱地方權力
C.建立中央集權制度 D.防止大臣專權
28.據《資治通鑒》記載:在貞觀年間“天下大稔(豐收),流散者咸歸鄉里,斗米不過三四錢,終歲斷死刑才二十九人。東至于海,南及五嶺,皆外戶不閉,行旅不資(攜帶)糧,取給于道路焉。”這一記載( )
①反映了貞觀年間經濟的發展 ②反映了貞觀年間的社會安定
③過分地粉飾和美化貞觀之治 ④完全不符合唐初的實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9.康熙帝能派兵進入臺灣,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最主要條件( )
A.康熙帝立場堅定,用人得當,決策正確
B.清政府平定三藩叛亂,政局穩定
C.臺灣鄭氏集團的腐朽統治和分裂祖國的行徑違背了歷史發展潮流
D.清朝統治者重視發展生產,社會經濟較發達
30.下列哪一事件的性質與其他事件根本不同( )
A.平定三藩 B.統一臺灣 C.雅克薩之戰 D.平定噶爾丹叛亂
其三 我制定法律,無分貴賤,一視同仁。
材料二 過去出身和門第是衡量個人身份和地位的惟一尺度,……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財產的數量來劃分公民的等級,誰富有,誰就位列上等。
公民大會是雅典公民討論戰爭、 媾和及選舉等重大事務的場所……由四個部落各選100名代表組成的四百人議事會,為公民大會擬定議程,準備和審議公民大會的議案,議員無財產資格限制。
雅典公民必須讓兒子學會一種手藝,鼓勵有技術的外國手工業者移居雅典城,并授予他們公民權。……鼓勵橄欖油出口。
——以上材料均摘編自岳麓版教材
請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內容分別體現了梭倫怎樣的政治理念?(3分)
(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商鞅變法與梭倫改革的異同。(6分)說明兩次改革對東西方政治制度各產生怎樣的影響?(4分)
32.19世紀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產興業政策,迅速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興辦生產事業亦屬急務,但人民還沒有這種志愿,所以暫時創辦官立事業,示以實例,以誘導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經濟史》
材料二 自明治初年,漸行所謂獎勵工業。……(工部省)開拓礦山、制造機械和造船……不計利息,不計減損……產品不能銷售之物,則自行標價,盡藏庫中……故而窮于支付工資與購入材料,只能以補貼營業金的名義從大藏省申報領取。即或是礦山、造船等需用幾十萬元的官營事業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橋龜吉《日本近代經濟形成史》
材料三 經濟學者田口卯吉……(1880年)發表評論說:“政府之制造,已確實妨礙民間同種產業之興起,……應該中止勸獎保護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務限定在適當的領域之內……日本人民業已足以同外國人競爭,業已能夠經營制造商業,何須政府自身為之?”
——米慶余《明治維新——日本資本主義的起步與形成》
請回答:
(1)依據材料一,概括明治維新之初政府殖產興業的方式及原因。(4分)
(2)19世紀80年代,日本殖產興業的方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依據材料二、三,概括這種變化的原因。(6分)
(3)日本大地震引發福島核泄漏事故以后,政府對東京電力公司實施了監管。據此并綜合上述材料,請就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談談你的認識。(4分)
3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子路問仁于孔子)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
齊景公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論語》
材料二 除非哲學家成為我們這些國家的國王,或者那些我們現在稱之為國王和統治者的人能夠用嚴肅認真的態度去研究哲學,是政治權力和哲學理智結合起來,而把那些現在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學或者只研究哲學而不搞政治的碌碌無為之輩排斥出去,否則……我們的國家就永遠得不到安寧,全人類也不能免于災難。
——柏拉圖《理想國》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張。(3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柏拉圖的政治主張。指出孔子與柏拉圖政治思想的相似之處。(10分)
高二歷史期中考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二、非選擇題
31.(1)理念:節制,中庸和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分)
(2)同:都廢除貴族特權,并按等級享有政治特權(梭倫改革按財產多少劃分公民等級;商鞅變法按爵位高低享有政治、經濟特權。)(2分)
不同:在工商業方面:梭倫鼓勵發展工商業;而商鞅變法則采取嚴厲的抑商政策。(2分)對待人民方面:梭倫改革傾向平民,保障平民的自由和權利,擴大民主的基礎;商鞅變法則加強對人民的管理和控制,強化中央集權。(2分)
影響:西方形成民主政治;東方形成中央集權政治。(4分)
32.(1)方式:官營。原因:民間缺乏創辦企業的意愿;發揮官營企業的示范效應。(4分)
(2)變化:由官營轉變為政府扶植和保護私人資本主義的發展。(2分)
原因:官營企業經營不善、虧損嚴重;官營企業對民營企業發展的妨礙;民營企業迅速發展,競爭力增強;經濟學界對政府官營政策的不滿。(4分)考試時間:90分鐘
命題人:陳婧宇 審題人:林界銘
一、選擇題:(每一題僅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1分,共30分)
1.關于精子變形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核變為精子頭部的主要部分 B.高爾基體發育為頭部的頂體
C.中心體演變為精子的尾 D.線粒體退化消失
2.下列最能表現細胞全能性的細胞是( )
A.桑椹胚期細胞 B.囊胚期細胞 C.外胚層細胞 D.滋養層細胞
3.下列細胞,哪一個代表已經完成受精的卵子(  )
4.關于胚胎發育的正確敘述是( )
A.胚胎發育早期隨細胞不斷分裂體積增大 B.在桑椹胚階段,胚胎內部出現空腔
C.原腸胚階段出現胚層分化 D.原腸胚階段的每一細胞屬于全能細胞
5.下列不是精子、卵細胞發生的區別是(  )
A.初級精母細胞、初級卵母細胞的形成時間
B.減數第一次分裂和減數第二次分裂的時間連續性
C.成熟生殖細胞是否經過變形
D.成熟生殖細胞中染色體的數量
6.在離體的植物器官、組織或細胞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過程中,下列哪項是不需要的( )
A.消毒滅菌  B.適宜的溫度  C.充足的光照 D.適宜的養料和激素
7.如圖是人工種子的模式圖,請據圖判斷不正確的是
A.① ② ③ 分別相當于種子的種皮、胚和胚乳
B.② 將來可以發育成一株完整的植株
C.人工種子發育成植物幼苗屬于植物胚后發育的部分
D.用人工種子培育后代的方法屬于有性生殖
8. “生物導彈”是指
A.連接單克隆抗體的T淋巴細胞 B.連接抗癌藥物的單克隆抗體
C.產生特定抗體的B淋巴細胞 D.產生特定淋巴因子的T淋巴細胞
9.以下不能說明細胞全能性的實驗是
A.菊花花瓣細胞培育出菊花新植株  
B.紫色糯性玉米種子培育出植株
C.轉入抗蟲基因的棉花細胞培育出植株  
D.番茄與馬鈴薯體細胞雜交后培育出植株
10.切取某動物合成生長激素的基因,用某種方法將此基因轉移到鲇魚的受精卵中,從而鲇魚比同類個體大3~4倍,此項研究遵循的原理是( )
A.基因突變,DNA→RNA→蛋白質 B.基因工程,DNA→tRNA→蛋白質
C.細胞工程,DNA→RNA→蛋白質 D.基因重組,DNA→RNA→蛋白質
11.有關PCR技術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PCR是一項在生物體外復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術
B.PCR技術的原理是DNA雙鏈復制
C.利用PCR技術獲取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D.PCR擴增中必須有解旋酶才能解開雙鏈DNA
12.下面圖中a、b、c、d代表的結構正確的是:( )
A.a—質粒RNA B.b—限制性外切酶
C.c—RNA聚合酶 D.d—外源基因
13.下列有關基因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DNA連接酶的作用是將兩個黏性末端的堿基連接起來
B.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后,受體細胞即發生基因突變
C.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結合的過程發生在細胞外
D.常使用的運載體有大腸桿菌、噬菌體和動植物病毒等
14.植物組織培養可以形成愈傷組織,下列有關愈傷組織的敘述錯誤的是 
A.愈傷組織是離體細胞經過脫分化形成的 
B.愈傷組織的代謝類型是自養需氧型
C.愈傷組織可以形成具有生根能力的胚狀結構
D.愈傷組織細胞的線粒體和核糖體可能發生堿基互補配對
15.下列培育方法產生的后代,其染色體組數肯定發生變化的是 (    )
A.組織培養 B.植物體細胞雜交 C.雜交育種 D.轉基因育種
16.下列有關細胞工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細胞工程應用的是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的原理和方法
B.可以通過在細胞水平或細胞器水平上的操作,按照人的意愿來改變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
C.可以通過在細胞水平或細胞器水平上的操作,按照人的意愿來獲得細胞產品
D.根據操作對象的不同,可以分為植物細胞工程和動物細胞工程兩大領域
17.下列所用生物技術與原理不相符的是 (    )
A.纖維素酶、果膠酶處理和胰蛋白酶處理——酶的專一性
B.植物組織培養和動物細胞培養——細胞的全能性
C.原生質體融合和動物細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動性
D.紫草細胞培養和雜交瘤細胞的培養——細胞分裂
18.在生物工程中,正確選擇材料是成功實現生物工程的前提。下列材料選擇不符合生物工程要求的是
A.采用植物分生區(如莖尖)組織培養技術進行作物脫毒
B.采用去核的MI期的卵母細胞作為供體細胞核的受體
C.采用植物組織培養得到的胚狀體制成人工種子
D.選用傳代10代以內的細胞用于核移植的供體細胞
19.下列有關內容的敘述中,體現利用DNA分子雜交原理的是( )
①觀察DNA在細胞中的分布
②檢測目的基因是否導入到受體細胞
③研究與分泌蛋白有關的細胞結構
④檢測目的基因是否完全進行轉錄和翻譯
⑤檢測目的基因能否進行轉錄
⑥檢測個體是否具有某種特性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⑤ D. ⑤⑥
20.下列關于染色體和質粒的敘述,正確的是:
A.染色體只存在于真核生物細胞中,質粒只存在于原核生物細胞中
B.在基因工程中染色體和質粒均可以作為運載體
C.染色體和質粒均與生物的遺傳有關
D.染色體和質粒的化學本質相同
21.作物脫毒、改善畜產品的品質、抗除草劑作物、可保存的干擾素、檢測有毒物質依次是下列哪項生物技術的應用
①基因工程 ②細胞工程 ③蛋白質工程 ④胚胎工程
A.①②②③④ B.②①①③② C.②①②③② D.②①②④③
22.下圖是獲得抗蟲棉的技術流程示意圖。卡那霉素抗性基因 (kanr)常作為標記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細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養基上生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構建重組質粒過程中需要限制酶和DNA連接酶
B.愈傷組織的分化產生了不同基因型的植株
C.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中有該過程所利用的限制性內切酶的識別位點
D.抗蟲棉有性生殖后代能保持抗蟲性狀的穩定遺傳
23.右圖是某一DNA片段,下列關于該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A.若圖中的ACT能決定一個氨基酸,則ACT可稱為一個密碼子
B.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和DNA連接酶都可作用于②處
C.若該片段能與RNA聚合酶結合,則該片段為基因的終止子
D.DNA復制過程需要解旋酶作用于①處,而轉錄不需要
24.下列關于哺乳動物受精和發育的敘述正確的是
A.雌性動物排卵后遇精子即完成受精
B.胚胎發育至囊胚時即已開始了細胞分化,這是由于基因開始進行選擇性表達
C.動物卵細胞形成過程始于初情期后
D.動物的個體發育過程是:受精卵→卵裂→桑椹胚→囊胚→原腸胚→幼體
25.下列關于哺乳動物精子和卵子的發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一個精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可直接產生4個精子
B.精子的頭部主要含細胞核,中心體發育為它的頂體
C.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內的儲備,是在胎兒時期完成的
D.排卵是指卵泡從卵巢中排出,馬、牛的排卵都是排出次級卵母細胞
26.在動物胚胎發育過程中,早期原腸胚的細胞從一個部位移植到另一部位時,被移植的細胞能適應新的部位并參與那里的器官形成,但如果在原腸胚的末期,把未來發育為蠑螈后肢的部分移植到另一蠑螈胚胎不長后肢的部分,將發育為一條額外的腿,這說明
A.原腸胚末期已出現了組織分化和器官的形成 B.細胞是全能的
C.原腸胚末期出現了細胞分化 D.原腸胚已出現了三個胚層
27.科學家培養的轉基因奶牛乳腺細胞能夠合成并分泌抗胰蛋白酶,這是動物乳房作為生物反應器研究的重大進展。下列與合成并分泌抗胰蛋白酶無關的是( )
A. 核糖體上遺傳信息的翻譯
B. 分裂間期細胞產生兩組中心粒
C. 內質網膜與高爾基體膜相聯系
D. 奶牛基因與抗胰蛋白酶基因重組
28.錢永健先生因在研究綠色熒光蛋白方面的杰出成就而獲2008年諾貝爾獎。在某種生物中檢測不到綠色熒光,將水母綠色熒光蛋白基因轉入該生物體內后,結果可以檢測到綠色熒光。由此可知
A.該生物的基因型是雜合的
B.該生物與水母有很近的親緣關系
C.綠色熒光蛋白基因在該生物體內得到了表達
D.改變綠色熒光蛋白基因的1個核苷酸對,就不能檢測到綠色熒光
29.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中所用的骨髓瘤細胞是一種基因缺陷型細胞,其合成核酸的途徑能被氨基喋呤阻斷。現將從預先注射了某種抗原的小鼠脾臟中獲得的B淋巴細胞與上述骨髓瘤細胞混合,加入PEG促融后,再加入含氨基喋呤的培養液。若將這些混合物分裝于細胞培養板的小孔中培養(如右圖所示),則小孔中的培養物不可能出現的結果是
A.沒有活細胞,產生抗體
B.沒有活細胞,不產生抗體
C.細胞分裂繁殖,產生抗體,專一性抗體檢驗呈陰性
D.細胞分裂繁殖,產生抗體,專一性抗體檢驗呈陽性
30.1970年,特明和巴爾德摩證實了RNA病毒能依賴RNA合成DNA的過程,并發現了催化此過程的酶。下面為形成cDNA的過程和PCR擴增過程示意圖。請根據圖解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催化①過程的酶是逆轉錄酶
B.從圖示可以看出要將堿基對之間的氫鍵斷開可以用核酸酶H和高溫處理
C.從圖中信息分析可知,②⑤過程為DNA復制,催化⑤過程的酶能耐高溫
D.如果RNA單鏈中有堿基100個,其中A占25%,U占15%,則通過該過程合成的一個雙鏈DNA片段中有胞嘧啶30個
二、(非選擇題31-37題,31題毎空2分,其余各1分)
31.(20分)利用動物乳腺生產產品的技術稱為動物乳腺反應器技術。2005年青島“嶗山奶山羊乳腺生物反應器的研制”項目通過鑒定,該項目生產的藥用蛋白具有表達效率高、成本低、安全性高、易于分離純化的優點,可產生乙肝表面抗原及抗凝血酶Ⅲ等醫藥產品,造福人類健康。下圖為利用生物技術獲得生物這一新品種和抗蟲棉的過程,據圖回答:
(1)在基因工程中,A表示 ,B表示 。
(2)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在構建過程中需要的工具有
,一個完整的基因表達載體至少包括哪些部分

(3)在②過程中一般采用 技術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一般選用山羊的 作為受體細胞,通常采用 技術檢測外源基因是否插入了山羊的基因組,在研制乳腺生物反應器時,應使外源基因在小鼠的 細胞中特異表達。
(4)將目的基因導入棉花細胞中一般是采用 方法,要確定目的基因導入成功后,是否能穩定遺傳并表達,需進行檢測和鑒定工作,請寫出在個體水平上的鑒定過程

32.(7分)回答下列有關動物細胞培養的問題:
(1)取胚胎或幼齡動物的器官或組織剪碎,分散成單個細胞,制成 ,放入培養瓶內,當貼壁細胞分裂生長到細胞表面相互接觸時,細胞會停止分裂增殖,這種現象稱為細胞的        ,這種培養稱為 ,要使貼壁的細胞從瓶壁上分離下來,需要用酶處理,可用的酶是        。
(2)隨著細胞分裂次數的增多,絕大部分細胞分裂停止,進而出現     現象;現用某種大分子染料,對細胞進行染色時,觀察到死細胞被染色,而活細胞不染色,原因是           。
(3)動物細胞培養液的配方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無機鹽、維生素等,與植物細胞培養基有所不同的是,還含有 。
33.(5分)葉肉細胞原生質體的分離和培養的主要過程可以用下面的圖解簡單表示,根據圖解完成問題:
葉片
↓洗凈、滅菌、切條、酶解
原生質體懸浮液
↓過濾、離心
純凈的原生質體
↓DPD培養基中培養
愈傷組織
(1)圖解中“酶解”所用的酶應該包括 。
(2)原生質體的結構由 三部分組成。
(3)DPD培養基的成分中,除了各種營養成分外,還必須含有 才能誘導獲得愈傷組織。
(4)獲得原生質體后,需要對其活力進行檢查,下列哪種實驗最適合 _________。
A.觀察原生質體的結構是否完整 B.觀察細胞質流動
C.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 D.觀察葉綠體數目的多少
(5)一般在培養基上培養24~48小時后,大部分原生質體已再生出細胞壁。可以通過取樣,利用25%蔗糖溶液以及其他用具,通過 實驗來鑒別細胞壁是否已經再生。
34.(10分)右圖是某同學根據雜交瘤技術的方法,設計的生產破傷風桿菌抗體的實驗方案。據圖回答:
(1)該方案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原因是:

(2)圖中②為 過程,常用
作為誘導劑。
(3)圖中③表示用特定的選擇性培養基進行細胞培養,目的是 。
(4)圖中④過程,能獲得足夠數量的雜交瘤細胞,便于大規模培養,該細胞既具有骨髓瘤細胞的
特點,又具備淋巴細胞的 特點,由該細胞產生的抗體稱為 。該抗體與常規抗體相比,具有
特點。
(5)破傷風桿菌的抗體最終可從 和
中提取。
35.(11分)現有A和B兩個肉牛品種,A品種牛的細胞組成可表示為A細胞核、A細胞質,B品種牛則為B細胞核、B細胞質。
(1)如果要獲得一頭克隆牛,使其細胞由A細胞核和B細胞質組成,基本步驟是,從A品種牛體內取出體細胞,進行體外培養。然后再從培養細胞中取出 注入B品種牛的 卵母細胞,經過某處刺激和培養后,可形成胚胎,該胚胎被稱為 ,將該胚胎移入代孕母牛的 中,通過培育可達到目的。
(2)克隆牛用到的生物技術有 、 (寫出其中2種)
(3)克隆牛的產生說明 具有全能性。利用克隆技術培育良種牛時,如果多個供體細胞來自同一頭牛,培育出的多個牛犢個體在性狀上也不完全相同,分析其原因,下列正確的是 (多選)
A.性狀變異可由環境條件引起 B.基因可能會發生突變
C.受體細胞的細胞質基因不同 D.細胞核基因發生了重組
(4)由A、B兩品種雜交得到的牛與克隆牛相比,雜交牛細胞核的遺傳物質來自 個親本,細胞質來自 性親本,克隆牛和雜交牛的遺傳物質組成 (相同,不同)。
36.(11分)“白菜——甘藍”是用細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來的蔬菜新品種,它具有生長期短和耐儲藏等優點。下圖是“白菜——甘藍”的培育過程示意圖,他們的基因型分別為AaBB、ccDd,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過程所利用的植物細胞工程的技術手段有 和

(2)過程③的誘導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學法兩大類過程。若用化學法,所用化學試劑名稱    ,實際融合過程中原生質體可能會形成 種融合細胞(只考慮兩個細胞融合的情況),請寫出雜種細胞的基因型  
(3)白菜和甘藍細胞融合完成的標志是 ,與此過程密切相關的細胞器是 。⑤過程中進行的細胞分裂方式是 。
(4)已知白菜細胞中含2M條染色體,甘藍細胞中含有2N條染色體,則雜種植株體細胞染色體數為   。通常情況下,白菜和甘藍有性雜交是不能成功的,原因是      ,若對白菜和甘藍采用雜交育種方法能成功的話,得到的后代應含 條染色體。
37.(6分)動物器官的體外培養技術對于研究器官的生理、病理過程及其機制意義重大。下圖是一個新生小鼠的肝臟小塊培養裝置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肝臟切成小薄片,這有利于肝臟細胞 。
(2)氣室中充入5% C02氣體的主要作用是 。
(3)培養液中添加抗生素是為了抑制細菌生長,但要注意選擇抗生素的 ,以保證抗生素對肝臟無害。
(4)有機物X有毒性,可誘發染色體斷裂。利用上圖所示裝置和提供的下列材料用具,探究肝臟小塊對有機物X是否具有解毒作用。
材料用具:肝臟小塊,外周血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培養液,植物凝集素(刺激淋巴細胞分裂);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玻璃皿,滴管;吉姆薩染液(使染色體著色),有機物X溶液等。
實驗過程:
①在淋巴細胞培養液中加入植物凝集素培養淋巴細胞,取4等份,備用。
②利用甲、乙、丙、丁4組上圖所示裝置,按下表步驟操作(“√”表示已完成的步驟)。
甲 乙 丙 丁
步驟一:加人肝臟培養液 √ √ √ √
步驟二:加入有機物X溶液 √ √
步驟三:放置肝臟小塊 √
上表中還需進行的操作是 。
③培養一段時間后,取4組裝置中的等量培養液,分別添加到4份備用的淋巴細胞培養液中繼續培養。
④一段時間后取淋巴細胞分別染色、制片。在顯微鏡下觀察 ,并對比分析。若丙組淋巴細胞出現異常,而甲組的淋巴細胞正常,則說明

高二下理科生物期中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30分)
二、(非選擇題31-37題,31題毎空2分,其余各1分)
31.(每空2分,共20分)
(1)目的基因 重組DNA(重組質粒)
(2) 限制酶、DNA連接酶、質粒 啟動子、終止子、標記基因、復制原點
(3)顯微注射 受精卵DNA分子雜交 乳腺
(4)農桿菌轉化 讓害蟲取食轉基因棉花的葉子,觀察害蟲的存活情況,以確定其是否具有抗蟲性狀
32.(7分)
(1)細胞懸液   接觸抑制   原代培養  胰蛋白酶(或膠原蛋白酶)
(2)衰老甚至死亡  由于活細胞的膜具有選擇透過性,大分子染料不能進入活細胞內,故活細胞不能著色(或由于死細胞的膜喪失了選擇透過性,大分子染料能夠進入死細胞內而著色) (3) 動物血清(促生長因子)
33.(5分)
(1)纖維素酶和果膠酶 (2)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3)植物激素(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4)B (5)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
34.(10分)
(1)小鼠沒有注射抗原,不能從小鼠體內獲得產生特異性抗體的單一B淋巴細胞
(2)細胞融合 滅活的仙臺病毒
(3)篩選出融合的雜種細胞
(4)能無限增殖 能產生特異性抗體
單克隆抗體 特異性強,靈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備
(5)細胞培養液 小鼠腹水中(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8分)答案做在答題卷上
1、.五行學說認為世界的本原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種具體的物質形態,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斷的相生、相克的運動之中維持著協調與平衡。這種觀點( )
①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
②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實質是唯心主義觀點
③以“相生相克”解釋世界,包含有聯系和發展的觀點
④不以意識、鬼神說明世界,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②④.
2、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高度的科學性和實踐性,實踐性是指
A.正確闡明整個世界發展最普遍的規律 B.以改造客觀世界為目的
C.有效提供改造客觀世界的觀點和方法 D.以認識客觀世界為目的
3、“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李白這句詩蘊涵的哲理是( )
A.事物的運動是相對的、無條件的 B.在一定條件下,任何事物都處于運動狀態
C.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D.運動是受條件限制的,不是絕對的
4、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會旗中間是深黃色的圖案。圖案由“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三個詞組的漢語拼音第一個字母“Q”“S”“Y”組成。“Q”“S”繪成三個相互扣結的環狀,象征各民族體育健兒緊密團結;字母“Y”繪成一只展翅飛翔的雄鷹,象征少數民族體育運動的蓬勃發展。雄鷹由四條線組成,象征跑道。圖案的象征內涵說明( )
①意識具有主觀能動性 ②意識的形式是主觀的,內容是客觀的
③意識是人腦想象的產物 ④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12年2月25日,美國科學家稱,他們通過一種最新的理論研究發現,地球和月球之間其實隱藏著大量神秘的暗物質。完成5~6題。
5、.暗物質存在的最早證據來源于對球狀星系旋轉速度的觀測。科學家曾對暗物質的特性提出了多種假設,但直到目前還沒有得到充分的證明。上述觀點屬于( )
A.唯物主義 B.唯心主義 C.可知論 D.不可知論6、從哲學上看,這里的暗物質屬于( )
①物質的具體形態 ②萬事萬物的本質屬性 ③一種物質現象 ④虛幻的意識形態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②
7、.右圖既可以看成正在對視的兩個人,也可以看成一個酒杯。這表明
( )
A.運動是客觀事物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
B.人們的認識結果是由認識的主題決定的
C.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是主動而有選擇的
D.人們的認識活動可以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
8、徐悲鴻偏愛畫馬,聽馬蹄得得,看馬迎風奔馳,他覺得是一種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馬一同馳騁。這表明,作為對世界的一種反映形式的藝術作品( )
A.受到藝術家生活環境的深刻影響 B.源自于藝術家的技藝和藝術天分
C.離不開藝術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 D.取決于藝術家的執著努力和勤奮
9、古人在關于“學習”上有兩種觀點:其一,“人之歲月精神有限,誦說中度一日,習行中錯一日;紙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讀盡天下書,將道全看在書上,將學全看在讀上。”這兩種觀點都沒有處理好( )
A.物質與意識的關系 B.實踐與認識的關系
C.真理與價值的關系 D.量變與質變的關系
10、“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下列選項中與該觀點體現的哲理相同的是( )
①山不厭高,水不厭深 ②亂生于治,怯生于勇
③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④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1、1900年,著名科學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力學假說及普朗克公式,但他為這一發現破壞了自己一直崇拜并虔誠信奉為權威的牛頓的完美理論而感到沮喪,因而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設,由此使物理學理論的發展停滯了幾十年。普朗克錯在( )
A.忽視了物質的決定作用 B.沒有認識到權威在事物發展中的推進作用
C. 沒有把尊重權威與創新實踐結合起來
D.缺乏突破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制約的勇氣
12、《三國演義》寫盡了十八般兵器,但沒有寫到坦克;《封神榜》寫盡商紂宮廷的奢華,卻沒有提到互聯網、高爾夫。這是因為( )
A.意識活動沒有主動創造性 B.人們的意識無法反映未來
C.人的意識無法把握事物的本質 D.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
2011年IEEE世界機器人與自動化大會5月9~13日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我國研制生產的排爆機器人亮相大會。據此回答13~14題。
13、排爆機器人具有出眾的爬坡、爬樓等能力,能夠靈活機動地抓起多種形狀、各種擺放位置和姿勢的嫌疑物品。這表明 ( )
A.排爆機器人也有意識 B.排爆機器人具有主觀能動性
C.意識具有主動創造性 D.排爆機器人能代替人腦
14、排爆機器人配有紅外線夜視系統,可以在夜間進行排爆,還可以張開“手掌”將爆炸物抓起,快速地運送到幾十米外的排爆罐中。因此,有人說排爆機器人也是有意識的。這種觀點否認了 ( )
①意識不僅僅是人腦特有的機能 ②意識是人腦的特有的機能
③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 ④意識是生物特有的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這是人們的傳統認識。資源枯竭、
環境惡化的事實使人們認識到,必須把保護生態環境放在首位,使經濟效益、生態效益
和社會效益相協調。上述材料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必須尊重客觀規律,提高我們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②要用發展的觀點處理和解決問題 ③要以保護環境為主,發展經濟為輔 ④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優點和缺點,難以兩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歷史告誡我們說,一種嶄新的真理慣常的命運是:始于異端,終于迷信。”赫胥黎的這一名言提示了( )
①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②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
③真理總是起源于謬誤之中 ④真理總是被少數人掌握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7、真理,沒有不被懷疑和突破的特權。從根本上是因為( )
A.人的認識是不斷發展的 B.人能認識世界,但認識總是有限的
C.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D. 客觀世界與實踐都是無限變化發展的
18、一片臨河的草叢突然起火,火焰形成了個火圈,向一個丘陵包圍過來,丘陵上無數螞蟻眼看就要葬身火海。這時,螞蟻們迅速聚集,抱成一團,滾成一個黑色的“螞蟻球”,盡管被燒得噼啪作響,“螞蟻球”卻越滾越快,終于穿過火海,大多數螞蟻得以絕處逢生。材料體現的哲理是( )
①辦事表要樹立全局觀念、整體觀念 ②搞好局部就能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
③整體功能離不開部分原有的功能 ④從整體著眼,才能尋求最優目標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9、回首入世10年路,我們發現,世界改變了中國,中國也改變了世界。這表明( )
①整體與部分相互影響 ②整體居于主導地位
③關鍵部分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 ④事物相互聯系,引起了事物的變化和發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蘇軾的《水調歌頭》中有這樣一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此事古難全”蘊含的哲學道理是:
A.任何事物都包含著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 B.十全十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優點與缺點 D.自然界有人類社會都是古今不變的
21、有人說: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據有關資料統計,在我國實行雙氣化的大城市中的生活垃圾中,與人們吃喝有關的廚房有機垃圾占50%左右,其余50%中,18.2%以上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其中紙張占5.3%,棉紡織物6.8%,草木樹葉占6.1%,這些廢物扔掉是害,利用起來則是個寶。這說明:
A.事物之間存在著復雜多樣的聯系 B.矛盾雙方在一定的條件下會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轉化
C.要促進事物的發展必須尊重客觀規律 D.發展是新事物戰勝舊事物的過程
22.針對當前國內高校畢業生數量仍將持續增長,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任務依然十分繁重的實際,國務院下發進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要求千方百計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這表明 ( )
A.一切從實際出發,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 B.事物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
C.事物的性質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D.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我們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
23、“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對人生的這一總結突出表明 ( )
A.事物矛盾的雙方各有其特點 B.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點
C.不同事物包含著多個不同矛盾 D.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在不同發展階段具有不同特點
24、一家銀行辦公室的墻壁上寫著“99+1=0”,意思是99分成績加上1分不足,則工作等于0。“99+1=0”作為一種激勵口號,有其合理之處,但它流露出來的“一丑遮百俊”的思維是有一定欠缺的。這一思維違背了唯物辯證法的( )
A.物質和意識辯證關系原理 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C.矛盾的主次要方面辯證關系原理 D.主次要矛盾辯證關系原理
二、非選擇題(共52分)
27、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八號,我是載入航天工程完成了從一飛沖天到空間變會對接的跨越。在建立空間站的過程中,我國將迎來一系列挑戰,我國載人航天之路絕非坦途。
請從認識論角度,分析我國載人航天之路絕非坦途的原因。(6分)
28、2012年3月26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首爾會見了美國總統奧巴馬。胡錦濤表示,奧巴馬總統就職3年來,中美關系總體保持穩定發展。兩國在雙邊重要領域以及應對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的協調和合作富有成效。當前,國際形勢繼續發生深刻復雜變化,世界經濟中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維護中美合作伙伴關系建設大局,事關中美兩國利益和兩國人民福祉,也會對世界和平、穩定、繁榮產生重要影響。中方愿同美方一道,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出發,不斷加強對話、交流、合作,切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妥善處理分歧和敏感問題,推動中美關系沿著建設合作伙伴關系的正確軌道向前發展,更好造福兩國人民和各國人民。
請結合材料,分析胡主席對中美關系的看法和主張所蘊涵的哲理。(10分)
(2)請從哲學角度談談創新的重要作用。(6分).
30、 材料一、關于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建設,有專家指出:“同城化”并不是簡單的“同一化”,也不是簡單的規模擴張,而是形成輻射力、擴散力與競爭力越來越強的板塊經濟。既要有“同”,又要有“不同”。在產業布局上,就不能“同”,要實現結構差異化。廈門第三產業發達,泉州第二產業有實力,漳州第一產業有優勢。廈門可以把重工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有空間的漳州、泉州轉移,漳州、泉州把總部經濟、研究開發等遷入廈門。 要找出廈漳泉產業發展的異同點,更好地實現產業整合,避免重復建設、惡性競爭。如果三個城市的產業整合得好,將產生“乘數效應”。
材料二、目前,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總體規劃及專項規劃編制已經啟動,交通、通信、醫療、金融等多領域的同城化工作也在積極推進。
(1)請運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分析應如何找出廈漳泉產業發展的異同點? (8分)  
(2)結合上述材料說明廈漳泉同城化建設是怎樣體現系統優化方法的?(6分)
高二《哲學》期中考試參考答案
二、非選擇題(共52分)
26.①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弘揚雷鋒精神是時代發展的要求。(3分)
②意識反作用于物質,正確的意識能夠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開展學雷鋒活動,能促使我們的城市真正成為一個溫馨的大家庭。(3分)
27.①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受一定歷史條件的制約。在向太空進軍的過程中,我們會不斷遇到新的問題,這必然給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的發展帶來困難。(2分)
②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受主、客觀因素的制約,決定了我們對太空的認識,要經歷一個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不斷探索的過程。(4分)
28.①講話對國際形勢及中美關系的分析體現了堅持矛盾普遍性,勇于承認、揭露矛盾,善于全面分析矛盾。(2分)
②看到中美之間的共同利益和分歧,又正確把握中美關系總體大局,體現了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2分)
③強調中美合作關系,事關中美兩國人民福祉,也會對世界和平、穩定、繁榮產生重要影響,體現了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出發處理兩國關系,體現了堅持整體和部分相結合的觀點。(2分)
④切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妥善處理分歧和敏感問題體現了正確處理主次要矛盾關系。(2分)
⑤推動中美關系沿著建設合作伙伴關系的正確軌道向前發展,更好造福兩國人民和各國人民體現了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重視正確的意識的反作用。(2分)
29.(1)創新的哲學依據包括:①物質決定意識,物質是運動的;②世界是永恒發展的;③辯證否定觀要求。④唯物辯證法革命批判精神要求。⑤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不斷隨實踐發展而發展。(6分); 結合材料(3分) 要求:做到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的統一;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律的統一;高度的革命熱情與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的統一;理論與實踐、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1分)
(2)創新的作用①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②推動社會制度和生產關系的變革。③促進思維方式變革和文化發展。總之……民族進步的靈魂,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政黨---------。(6分)
30.(1)①堅持矛盾普遍性,勇于承認揭露矛盾,承認廈泉漳的差異。(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招远市| 沂水县| 汽车| 淳安县| 嵊州市| 邢台县| 汤原县| 赤水市| 凤山市| 永昌县| 双城市| 遵化市| 当雄县| 全椒县| 九台市| 抚松县| 青浦区| 武陟县| 东阿县| 中卫市| 怀宁县| 海南省| 定日县| 柳林县| 灌云县| 当阳市| 台湾省| 阳高县| 凌海市| 新野县| 金秀| 安塞县| 华坪县| 曲阜市| 肥城市| 时尚| 信宜市| 湘阴县| 塔城市| 临西县| 嘉荫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