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6課三國鼎立一、教材分析本課是第四單元第一課,主要內容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國鼎立三個部分。這三個部分是層層遞進的關系。上課時應強調這三部分的聯系。二、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了解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國鼎立等基本史實。學生通過閱讀資料,學會如何評價歷史人物。過程與方法對比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曹操一勝一敗,分析原因是什么?識讀《三國鼎立形勢圖》,增強空間感。情感、態度、價值觀學會運用唯物史觀評價歷史事件。三、學情分析因為三國時期歷史在游戲、影視等方面廣泛出現,學生對這一時期的歷史有較多了解。所以在上課時一是要強調三部分之間的關系,二是強調影視與歷史事實間的異同。四、重點、難點重點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國鼎立難點曹操一勝一敗的原因;東漢到三國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五、教學方法圖示法、問題探究、啟發式教學六、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導入觀看視頻英文版《出師表》師:三國時期的歷史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段視頻是現在最流行的英文版《出師表》。其中里面提到:“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大家知道天下三分是分為哪三個國家嗎?我們今天的課程就是學習三國形成的過程。請大家齊讀教學目標。魏、蜀、吳齊讀教學目標。(二)新課講授一、官渡之戰師:我們先看到三國形成過程中的第一次重要戰爭——官渡之戰。展示東漢末年的形勢圖,引導學生分析官渡之戰的背景。師:當時北方有兩個相對強大的軍閥——曹操和袁紹。雙方為了爭奪北方的統治權,爆發官渡之戰。展示表格,請學生閱讀課本找出相關內容,然后提問。對學生的回答點評,然后組織學生討論:為什么曹操能以少勝多?東漢末年政局混亂,軍閥割據。閱讀課本,找出相關內容,然后回答問題。學生討論,小組代表回答問題。提高學生讀圖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過渡:結合課本課后練習:“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請問曹操的壯心是什么?二、赤壁之戰曹操同意北方之后,為了同意全國,南下統一孫權劉備。爆發了赤壁之戰。展示表格,請學生閱讀課本找出相關內容,然后提問。對學生的回答點評,然后組織學生討論:為什么曹操會失敗?師:從曹操的一勝一敗之中能吸取什么教訓?統一全國。閱讀課本,找出相關內容,然后回答問題。學生討論,小組代表回答問題。驕兵必敗,要謙虛謹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過渡:赤壁之戰后逐漸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那三國的位置具體是怎樣呢?請大家看到地圖。三、三國鼎立展示三國形勢圖,請學生將國家、建立時間、建立者、都城對應到地圖上。用表格總結三國的建立時間、建立者、都城。提問:曹操是不是三國時期的人物?組織學生閱讀課本,找出三個國家為發展生產都采取了什么措施?強調三國時期已經開始和臺灣(夷洲)進行交流。將相關內容標到地圖上。不是,是東漢末年的。閱讀課本找出相關內容。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提問:從東漢統一到三國分立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引導學生從生產力的角度進行分析。歷史的進步,因為東漢末年社會動蕩,生產遭到破壞。三國時期各國都實行了一系列發展生產的措施,促進了生產的發展。培養學生運用唯物史觀評價歷史事件結課回顧知識點,“兩個表格,四個問題”總結本課內容。課堂練習講解課后練習相關題目。通過題目來回顧所學,同時學生能學會讀題、解體。七、板書設計第16課三國鼎立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國鼎立八、教學反思本課能夠明確地總結出所有知識點,在課上也能夠強調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國鼎立三部分間的遞進,使得整節課連貫起來。對戰爭的具體講解相對簡單,但給學生講述火燒赤壁的故事,培養了學生展現自我的自信和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