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4課早期國家的產生和發展【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實,了解”西周的分封制”的主要內容和作用,初步理清歷史發展線索。過程與方法閱讀《史料研讀》和《相關史事》內容。了解史實;識讀西周等級示意圖,認識分封制。過程與方法閱讀《史料研讀》和《相關史事》內容,了解史實;識讀西周等級示意圖,認識分封制。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初步認識、理解朝代興衰和更替的規律,幫助學生認識到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規律。【學情分析】初一年級學生的年齡一般都在12歲上下。這個階段的學生處在一個非常重要的過渡期,表面上看是小學階段向初中階段過渡,實際上,包括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思維方式等諸多方面都在不斷地發展、變化。我們的歷史教學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逐步引導通過多種途徑感知歷史,形成歷史概念,認識時代特征和發展趨勢。在此基礎之上,能夠對歷史事實進行理解和判斷。也就是給學生創造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機會。【教學重點難點】重點:(1)夏朝的建立與“家天下”。(2)西周的分封制難點:理解分封制的內容及作用。【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教師一邊以幻燈片展示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和中秋節的圖片,一邊提問學生:“同學們,你們知道圖片中傳說的后羿和嫦娥是歷史上哪個朝代的人嗎?”等學生討論作答后,教師點明:“有的同學答對了,傳說他們是夏朝人,夏朝的建立,標志著中國早期國家的產生。之后還有商朝和西周。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4課早期國家,看看夏商周三朝是如何更替的?西周時期建立了怎樣的制度?”[教授新課]一、夏朝夏朝的建立:禹公元前2070年幻燈展示二里頭遺址相關地圖和出土文物圖片,以直觀圖片加強學生記憶和理解,引導學生根據課文歸納夏朝建立的時間,人物和地點信息。2、政治:世襲制代替禪讓制(啟)幻燈展示課本P18的“材料研讀”題目內容,讓學生思考:材料中的“天下為家”的“家”指的是什么?在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后總結答案:“家”是指帝王把國家當做私產,禪讓制變成了世襲制。幻燈打出:公天下家天下國家機構的建立讓學生閱讀課文相關段落,歸納出建立的國家機構內容:軍隊、刑法、監獄、歷法(夏歷)等。滅亡夏朝滅亡這一部分,引導學生閱讀課文中的《相關史事》,并在幻燈片上展示末代暴君——桀,將人當坐騎的圖片、史料和相關線索簡圖,讓學生了解殘暴統治必然激起民眾反抗的史實,認識王朝衰亡的原因。二、商朝1、建立:商湯滅夏——公元前1600年結合夏朝滅亡講述商朝的建立,讓學生認識朝代更替的過程。湯的統治與商朝的強大之間有著因果關系,引導學生分析商朝很快強大起來的原因。明確“任用賢才,關心人民,發展經濟”的手段是商朝強大起來的原因,通過與夏桀暴政進行比較,更進一步認識朝代興衰的原因。政治:盤庚遷都(殷)幻燈展示盤庚帝和殷墟遺址的歷史圖片,觀看殷墟歷史紀錄片,加深學生直觀印象和理解,并由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點出盤庚遷殷的作用:自此后商朝保持了相對的穩定。3、滅亡:末代暴君——紂(酒池肉林)三、西周1、建立:武王伐紂——牧野之戰公元前1046年,商朝滅亡,武王建立西周,都城:鎬。幻燈先展示封神榜影視圖片,聯系耳熟能詳的相關傳說故事,激發學生學習趣味;接著展示武王伐紂的動態路線地圖和牧野之戰圖片,指導學生閱讀《相關史事》部分,認識商紂的殘暴統治,聯系夏桀比較共同點,明確夏商滅亡是統治者殘暴統治的結果,周武王任用賢才,使周強盛起來,最終打敗商,建立西周,也是人心所向,鞏固對朝代興衰更替的基本原因的了解。2、政治:分封制幻燈展示夏商周三朝地圖信息,讓學生形成直觀印象:三朝版圖基本相同,漸次擴大,進而聯系到分封制的建立。1)目的:穩定周初政治形勢,鞏固疆土。請同學看書后回答:西周為什么要實行分封制?(學生回答,教師補充)為了鞏固對周邊地區的統治。西周疆域廣大,而當時通訊和交通手段極其落后,這必然使周王難以直接對較邊遠的地區實施有效的統治。因此,在西周初年,周王大規模分封諸侯,形成了對全國的控制。展示“周初分封想象圖”和分封制樹形簡圖,并補充商朝勢力最大的時候,東到大海,北到遼寧,西到陜西西部,南至長江流域,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西周疆域的廣大和少數民族雜居其中的情況。2)對象:宗親、功臣問:周王分封的主要是自己的子弟和同姓,為什么還要分封功臣和夏商等前代貴族的后裔?(學生回答,教師補充)這樣周王就團結了很多部族,對穩定全國起到了重要作用。3)內容:權利——建立諸侯國,管理土地和人民,封地內進行再分封;義務——進納貢品,服從周王調兵。問:分封制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呢?(學生回答,教師補充)周王對諸侯授民授土。問:那么受封者的義務又是什么呢?(學生討論并回答,教師補充)必須服從周王的命令,治理諸侯國,保衛周王。必須定期到周室朝覲、納貢和服役。問:那么諸侯又是怎樣對其國內進行有效統治的呢?諸侯往下也按照同樣的原則把本封地內的民眾和土地逐級分封給卿大夫、士。士以下沒有土地,不再分封。這樣,周王就通過分封制建立了嚴格的等級從屬關系。作用:保證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穩定政局;擴大統治范圍。問:分封制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呢?(學生自由討論,然后發言)編制起由中央向四方擴散的控制網絡,打破了夏商時期眾邦林立的狀態,加強了周王室與各諸侯國的經濟文化聯系。西周的影響不斷擴大,密切了同周邊少數民族的關系,推動了邊遠地區的經濟開發和文化發展。問:分封制能保證周王對廣大疆域的統治永遠牢固嗎,為什么?(學生分組討論,然后回答)西周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但由于當時的社會經濟落后,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和交通不便,諸侯國與周王室之間有相距太遠,彼此的政治經濟聯系日漸減少。因此,分封制下的統一只是一種松散的統一,日后必然逐漸導致諸侯割據狀態的出現。請同學們對照分封制的內容,畫出西周分封制示意圖。3、滅亡:公元前841年,國人暴動(周厲王)公元前771年,被犬戎所滅(周幽王)幻燈展示“烽火戲諸侯”歷史圖片,讓學生通過西周與夏商兩朝滅亡的比較,進一步認識王朝衰亡的共性原因和朝代更替規律。[新課小結]對本課重要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重要年代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約前2070年夏朝建立禹約前1600年湯滅夏,商朝建立商王湯盤庚遷殷商王盤庚前1046年牧野之戰,西周建立周武王前771年西周滅亡周幽王【板書設計】第4課 早期國家的產生和發展一、夏朝二、商朝三、西周1、建立:武王伐紂——牧野之戰2、政治:分封制【布置作業】第4課 早期國家的產生和發展01 知識管理知識點1 夏朝的建立與“家天下”建立:約公元前2070年,禹結束部落聯盟局面,建立夏王朝。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標志著中國早期________的產生。禹的兒子________在他死后憑借強大的勢力,繼承了他的位置。從此,________制代替________制。統治:夏朝建立了________,制定________,設置________,制定了歷法,稱為“________”。考古學者在洛陽平原發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遺址——________遺址,反映了夏王朝的階級分化、等級界限和文明進程。知識點2 商湯滅夏與武王伐紂商湯滅夏:夏朝經歷400多年,到夏王________在位期間,國力衰弱,最終被商部落的首領湯聯合周圍部落滅亡。商朝建立:約公元前1600年,________建立商朝,都城建在________。遷都:商朝多次遷都,到商王________時遷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對的穩定。滅亡:________是商朝的最后一個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聯合各地勢力,組成龐大的政治聯盟,與商軍在________決戰,商軍倒戈,商朝滅亡。知識點3 西周的分封制建立:公元前1046年,________建立周朝,定都________,史稱西周。統治:為穩定周初的政治形勢,鞏固疆土,周王根據________遠近和________大小,將宗親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們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權力,建立諸侯國。諸侯需要向周王進納________,服從周王________,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內進行再分封,從而確立起周王朝金字塔式的社會等級制度,史稱“________”。周代的貴族等級分為天子、諸侯、卿大夫、士。衰落:公元前841年,周厲王與民爭利,引起“__________”,厲王逃亡。到________時,朝政腐敗,社會矛盾激化。滅亡: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________族所滅。后來,________遷都洛邑,史稱東周。02 基礎過關知識點1 夏朝的建立與“家天下”1.我國古代的王位世襲制取代禪讓制,開始于( )A.堯傳位給舜B.舜傳位給禹C.啟繼承禹的位置D.商湯滅夏2.下圖是根據考古人員在河南省偃師縣二里頭文化遺址的考古發掘而繪制的一張宮殿復原圖,請你判斷一下這是哪一朝代的宮殿( )A.夏朝B.商朝C.西周D.東周知識點2 商湯滅夏與武王伐紂3.他是一個奢侈而暴虐的君主,他搜刮民財,建造華麗的宮殿,終日飲酒作樂。民眾不堪忍受,甚至發出寧肯與他同歸于盡的怒吼。這位暴虐的國王是( )A.禹B.桀C.紂D.啟4.制作年代標尺是學習歷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將復雜的歷史較直觀形象地展示出來。下面是一位同學在復習中國古代某一歷史時期政權更迭時制作的年代標尺,其中②處應該是哪一朝代的建立( )A.夏朝B.商朝C.西周D.東周5.商朝在歷史上又被稱為殷朝,是因為下列哪一事件( )A.商湯滅夏B.武王伐紂C.盤庚遷都D.平王東遷6.下面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戰役牧野大戰的圖片,圖中倒戈投降的是誰的軍隊( )A.夏桀B.商紂C.蚩尤D.周厲王知識點3 西周的分封制7.香港某中學歷史教材《新理論中國歷史·中四上》中提到:“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統治地位,諸侯必須服從天子的命令。”材料中的“諸侯”產生于( )A.世襲制B.分封制C.郡縣制D.奴隸制8.公元前841年,因為與民爭利,引起“國人暴動”,最終被人們趕走的暴君是( )A.周厲王B.周幽王C.周平王D.周成王03 能力提升9.下列是某小組開展關于“啟當上部落首領方式”討論的四個結論,你認為哪一表述是最準確的( )A.通過部落戰爭,戰勝其他部落B.憑借家族勢力,繼承首領位置C.治水建立功業,人民擁戴上臺D.通過禪讓制度,大家推薦繼位10.下列內容中不屬于西周開創的是( )①禪讓制 ②世襲制 ③分封制 ④家天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夏朝征討有施國有施國抵抗不過請求投降。桀把有施國國君的義女妺喜封為皇后寵愛無比。他下令征集民夫為妺喜重新造一座華麗高大的宮殿宮內的一切都奢華無比。夏桀每日陪著妺喜登傾宮觀風光盡情享樂。妺喜專為傾覆夏國而來的因此她變著花樣來使夏桀浪費民力財力使民怒沸騰。但夏桀對她的要求百依百順樣樣照辦。材料二:他在殷都“以酒為池”“懸肉為林”和后妃大臣嬉戲游樂。在殷都附近建造巨橋糧倉和高大的鹿臺用來堆集從全國掠奪來的糧食和財寶。[:](1)結合材料一和課本知識分析一下夏桀為什么會成為亡國之君?(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位統治者的奢侈生活,他最終的結局如何?(3)結合他們的統治的最終結果,談一談你的感悟?12.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周初諸侯國分布圖材料二:天子適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天子巡察諸侯為天子所守的疆土)。諸侯朝于天子曰述職;述職者述所職也(受封的諸侯向天子匯報工作的完成情況)。無非事者……一不朝則貶其爵再不朝則削其地三不朝則六師移之。——《孟子·告子》材料三:周公教成王說:“你得用心考察眾諸侯誰納貢誰不納貢。納貢的如果禮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貢。”——范文瀾《中國通史》第一卷材料四:幽王為烽火大鼓有寇至舉烽火諸侯悉至……請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初年實行哪一制度治理國家?周天子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三、四分別說明了這些受封諸侯有哪些義務?04 直擊中考13.(海南中考)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紂,商朝滅亡,西周建立,與之相關的史實是( )A.炎黃戰蚩尤B.商湯滅夏C.牧野之戰D.春秋爭霸14.(煙臺中考)“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西周與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特點是( )A.實行世襲制B.實行分封制C.實行郡縣制D.實行行省制第二單元 夏商周時期:早期國家的產生與社會變革第4課 早期國家的產生和發展知識管理1.國家 啟 世襲 禪讓 軍隊 刑法 監獄 夏歷 二里頭 2.桀 湯亳 盤庚 商紂王 牧野 3.周武王 鎬京 血緣關系 功勞 貢物 調兵 分封制 國人暴動 周幽王 犬戎 周平王基礎過關1.C 2.A 3.B 4.B 5.C 6.B 7.B 8.A能力提升9.B 10.D 11.(1)夏桀搜刮民財,貪圖享樂,實行暴政,喪失民心,激起了人民的反抗。(2)商紂;最終在牧野之戰中被周武王打敗。(3)暴政往往導致亡國,統治者應實行仁政,這樣國家才會長治久安。 12.(1)分封制;為了穩定周初的政治形勢,鞏固疆土。(2)諸侯必須服從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納貢品,平時鎮守疆土,并服從周王調兵。直擊中考13.C 14.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