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四節 德國魯爾區的探索課程標準:以某區域為例,分析該區域能源和礦產資源合理開發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關系。1、了解該區域的地理背景條件2、分析該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問題3、探討該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策略第一課時 德國地理和魯爾區的區位條件小活動:猜猜這是哪個國家?1.兩次世界大戰均由該國發動,并且成為戰敗國。2.該國是啤酒生產大國,還是最早研制成功磁懸浮鐵路技術的國家。小活動:假如你是一位德國導游,結合地圖冊P38,同桌之間互相介紹德國的地理情況。[從地理位置、自然(地氣水)、人文方面介紹]活動一:全班同學扮演魯爾區的公務員,老師扮演前來投資建廠的客商,同學們需大力推介魯爾區,以說服老師在此建廠。(描繪出魯爾區發展工業的有利區位條件)活動二:經過同學們的推介,老師已經考慮在魯爾區投資建廠。請同學們推斷:根據魯爾區的區位條件那里適合發展哪些工業部門?想一想:這些工業部門我們稱之為 工業。傳統工業區是在豐富的煤、鐵資源基礎上,以紡織、煤炭、鋼鐵、機械、化工等傳統工業為主,發展起來的工業地域。魯爾區就是典型的傳統工業區。知識體系:德國地理情況德國魯爾區的探索魯爾區區位分析 優勢工業部門例1、關于德國魯爾區工業區位條件的錯誤敘述是( ) A.優質的鐵礦 B.豐富的煤炭 C.充足的水源 D.便捷的交通例2、關于魯爾區的正確敘述是( ) A.被稱為“法國工業的心臟” B.位于歐洲中部陸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C.西歐發達的農業為它提供了廣闊市場 D.魯爾區的傳統工業在20世紀90年代以后開始衰落例3、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指出:支持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加快調整和改造,支持以資源開發為主的城市和地區發展持續產業。材料二 東北工業區示意圖請結合材料和地圖分析東北地區發展工業的有利區位條件。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52張PPT)高中地理中圖版必修三《德國魯爾區的探索》精品教學課件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圖版)地理必修三第二章 區域可持續發展第四節 德國魯爾區的探索深圳市龍崗區龍城高級中學 羅睿課程標準:“以某區域為例,分析該區域能源和礦產資源合理開發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關系”1、了解該區域的地理背景條件2、分析該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問題3、探討該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策略2.該國是啤酒生產大國,還是最早研制成功磁懸浮鐵路技術的國家。1.兩次世界大戰均由該國發動,并且成為戰敗國。這是哪個國家?德國小活動:假如你是一名德國導游,請向大家介紹德國的地理情況。1、地理位置2、自然環境3、人文風光10°E50°N第四節 德國魯爾區的探索一、魯爾區的區位條件二、魯爾區的衰退三、魯爾區可持續發展的探索魯爾區概況魯爾區位于德國西部,是德國最重要的工業區,形成于19世紀中期,被稱為“德國工業的心臟”。活動一:全班同學扮演魯爾區的公務員,老師扮演前來投資建廠的客商,同學們需大力推介魯爾區,以說服老師在此建廠。提示:客商是到魯爾區投資建廠發展工業的,魯爾區有哪些發展工業的有利區位條件呢?魯爾區工業區位條件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洛林鹿特丹圖中可以找到魯爾區哪些有利的區位條件?近鐵礦近海港有煤田水陸運輸發達、水源充足魯爾區工業區位條件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總結歸納:魯爾區(發展工業)的區位條件。多煤礦近鐵礦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位置優水陸交通便利市場廣技術高勞動力素質高活動二:經過同學們的推介,老師已經考慮在魯爾區投資建廠。請同學們推斷:根據魯爾區的區位條件那里適合發展哪些工業部門?煤炭資源運入鐵礦石水源豐富化學工業鋼鐵工業煤炭工業電力工業機械工業魯爾區的工業部門化學工業電力工業采煤工業鋼鐵工業機械工業傳統工業區是在豐富的煤、鐵資源基礎上,以紡織、煤炭、鋼鐵、機械、化工等傳統工業為主,發展起來的工業地域。魯爾區就是典型的傳統工業區。例1、關于德國魯爾區工業區位條件的錯誤敘述是( ) A.優質的鐵礦 B.豐富的煤炭 C.充足的水源 D.便捷的交通例2、關于魯爾區的正確敘述是( ) A.被稱為“法國工業的心臟” B.位于歐洲中部陸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C.西歐發達的農業為它提供了廣闊市場 D.魯爾區的傳統工業在20世紀90年代以后開始衰落AB材料一 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指出:支持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加快調整和改造,支持以資源開發為主的城市和地區發展持續產業。分析東北地區發展工業的有利區位條件。分析東北地區發展工業的有利區位條件(1)豐富的煤、鐵、石油、森林資源(2)便利的水陸交通(6 )市場廣闊(3)水資源較豐富(4)勞動力資源豐富(5)農業基礎好想一想:1950年以后,魯爾區的經濟出現了巨大的危機,并出現衰退的跡象。這是為什么?請大家結合傳統工業區的概念,思考并討論傳統工業區衰退的原因。“煤炭時代”進入“石油時代”世界能源結構發生變化從1950年到1990年,世界能源消費的構成比例發生了什么變化?煤炭危機新技術的發展使煉鋼耗煤量逐漸降低結合下表,描述1800年-1985年煉鋼耗煤量的變化情況。煤炭危機從下圖和材料中可以獲取什么信息?原先煤炭開采主要集中在埃森附近,煤層淺。二戰后資源枯竭,煤炭開采區向北移動到不來梅與明斯特之間。煤炭開采難度增大,成本升高。煤炭危機1970年以來,產鋼和出口鋼的國家越來越多,世界鋼市場競爭激烈,出現了鋼產品世界性的供過于求。經濟危機的困擾以及替代鋼產品的廣泛應用使煤炭、鋼鐵等傳統工業的衰退。鋼鐵危機上世紀70年代以來,鋼鐵工業出現了什么問題?以下四幅圖為上世紀60年代魯爾區的圖片,從圖片可以看出魯爾區存在哪些問題?環境污染嚴重魯爾工業區是以煤炭和鋼鐵為基礎、以重化工業見長的重工業區,二戰前發展較快。二戰后的德國經濟一派蕭條,傳統的煤炭工業和鋼鐵工業開始走向衰落,很多煤礦和鋼鐵廠紛紛倒閉,大批的工人下崗失業。據資料介紹,1957年至1968年聯邦德國國民生產總值增長148%,而魯爾區只增長了80%。截至上世紀90年代中期,煤炭工業就業人數已降至7萬人左右,鋼鐵業減少了4萬多個工作崗位,造船業職工人數減少2/3。二戰后魯爾區存在哪些深層次的問題?產業結構單一,以傳統工業為主魯爾工業區面積為4593平方公里,占全國面積的1.3%。區內人口和城市密集,人口達570萬,占全國人口的9%,核心地區人口密度超過每平方公里2700人。區內5萬人口以上的城市24個,其中埃森、多特蒙德和杜伊斯堡人口均超過50萬。魯爾區南部的魯爾河與埃姆舍河之間的地區,工廠、住宅和稠密的交通網交織在一起,大型企業要在魯爾區選擇一塊合適的場地實屬不易。從材料中可以看出魯爾區存在哪些問題?用地緊張煤炭危機鋼鐵危機環境污染嚴重產業結構單一用地緊張魯爾區衰退例3、煤炭在能源中地位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有( ) A.能源消耗越來越少 B.石油、天然氣廣泛使用 C.煤炭價格不斷上升 D.世界煤炭儲量接近枯竭例4、20世紀50年代以后,魯爾區衰落明顯的工業部門是( ) A.煤炭、鋼鐵 B.電力、化學 C.機械、電力 D.鋼鐵、化學BA活動三:魯爾區的衰退令人難過。同學們,假設你們是魯爾區的管理者,你們會采取哪些措施來實現魯爾區的可持續發展呢?請小組討論。煤炭危機鋼鐵危機環境污染嚴重產業結構單一用地緊張魯爾區可持續發展的探索背景知識:什么是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是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可持續發展包括生態可持續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社會可持續發展。煤炭危機鋼鐵危機環境污染嚴重產業結構單一用地緊張生態可持續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社會可持續發展問題 措施 意義1、煤炭危機2、鋼鐵危機3、產業結構單一經濟可持續發展4、環境污染嚴重 生態可持續發展5、用地緊張 社會可持續發展1、經濟結構多元化①改造傳統工業②發展新興產業③發展第三產業2、科技推動產業轉型鋼鐵廠廢墟上新建的展覽館舊廠改造的現代商業園區問題 措施 意義1、煤炭危機2、鋼鐵危機3、產業結構單一1、經濟結構多元化①改造傳統工業②發展新興產業③發展第三產業2、科技推動產業轉型經濟可持續發展4、環境污染嚴重 生態可持續發展5、用地緊張 社會可持續發展3、大力開展環境保護問題 措施 意義1、煤炭危機2、鋼鐵危機3、產業結構單一1、經濟結構多元化①改造傳統工業②發展新興產業③發展第三產業2、科技推動產業轉型經濟可持續發展4、環境污染嚴重 3、大力開展環境保護 生態可持續發展5、用地緊張 社會可持續發展4、建立發達的交通網5、發展新興工業區萊茵河上的鐵礦運輸鐵路運輸集裝箱城際高速公路例5、魯爾區經濟結構調整的具體表現是:①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②改造煤炭、鋼鐵工業;③新興工業以中小企業為主;④煤炭和鋼鐵企業數量減少,規模擴大(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A小結:如何實現資源開發和區域可持續發展一般方法和步驟:可分三個階段:1.初期充分利用當地資源發展工業;2.出現衰退時,尋找衰退的原因;3.提出措施進行綜合整治。2004年12月,德國總理施羅德對我國東北進行了參觀考察。他說:中國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可借鑒德國魯爾工業區改革的經驗,少走彎路。一、老工業基地要確定新的經濟增長重點產業;二、要有良好的基礎設施;三、要建立良好的科研體系。第四、要讓高素質人才進行終身的學習。德國總理施羅德為東北振興支招目前我們國家東北老工業基地陷入和當年魯爾區相似的困境,應該如何走出困境,請結合魯爾區的實際例子進行分析。東北地區發展工業的區位條件(1)豐富的煤、鐵、石油、森林資源(2)便利的水陸交通(6 )市場廣闊(3)水資源較豐富(4)勞動力資源豐富(5)農業基礎好東北三省經濟下降的原因(1)產業結構老化、單一(2)所有制結構比較單一、效益差(4)技術設備更新滯后、資源利用率低(5)環境質量下降(3)礦產資源枯竭(6)沿海新興工業區的沖擊(2)治理環境污染,加強環境管理,營造綠色空間。(3)加強技術改造,加快技術設備更新,提高產品競爭力。(1)改造傳統工業,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新興產業、第三產業,實現經濟結構多元化。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措施(4)政府給予政策支持。例6、讀下面材料,完成問題。材料一 2009年2月北京召開的全國人大會上再次提議加快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發展,使其經濟水平,在全國經濟地位再上一個臺階。材料二 東北地區礦產資源分布圖。材料三 山西能源基地(1986~2000年工業投資結構圖)。(1)根據材料一,評價東北地區礦產資源的區位優勢。(2)除自然條件外,東北重工業基地發展比德國魯爾區欠缺的區位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結合魯爾區發展的成功經驗,你認為山西應如何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4)與20世紀初期的魯爾區比較,山西能源基地所在地區面臨哪些不同的主要環境問題?簡要回答導致這些環境問題的主要人為因素。(1)根據材料一,評價東北地區礦產資源的區位優勢。(2)除自然條件外,東北重工業基地發展比德國魯爾區欠缺的區位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結合魯爾區發展的成功經驗,你認為山西應如何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礦產資源種類繁多,儲量豐富;在空間分布上相當集中,這有利于建設各類大型企業;多種礦產資源組合良好,有利于建立完整的重工業體系。能源不足 水源不足改善以煤炭為主的單一經濟結構,增大冶金、化工、建材及其他行業的比重;增加能源中電的輸出比例;利用能源優勢,發展有色金屬冶煉;延長煤的生產鏈,增加煤化工的投資比重。(4)與20世紀初期魯爾區比較,山西能源基地所在地區面臨哪些不同的主要環境問題?簡要回答導致這些環境問題的主要人為因素。主要環境問題: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主要人為因素:不合理墾殖,超載放牧,過度砍伐,亂挖濫采礦產資源。“能源和礦產資源合理開發與區域可持續發展”要點1. 該區域的背景條件2. 該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問題3. 該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策略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圖版)必修三 第二章 區域可持續發展第四節 德國魯爾區的探索課件設計思路深圳市龍崗區龍城高級中學 羅睿一、課標要求課程標準對本節內容的要求為:“以某區域為例,分析該區域能源和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關系。”認真解讀課標,應該是三個方面的要求:第一、了解該區域能源與礦產資源開發的地理背景條件;第二、分析該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問題;第三、探討該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策略。二、教材解讀中圖版必修三教材選取德國魯爾區作為教學的載體,通過讓學生分析魯爾區發展工業的區位條件、討論魯爾區衰退的原因并探究振興魯爾區的措施,從而達到課標的要求。三、課件設計思路(1)課件設計意圖本課件設計的意圖是老師只起引導和點撥作用,把課堂還給學生,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自己學會學習,獲得地理基本技能,發展地理思維能力,初步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樹立科學的可持續發展觀念。(2)課件設計模塊整個課件分為四大模塊,這四大模塊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第一模塊是由兩個活動組成。活動一是“全班同學扮演魯爾區的公務員,老師扮演前來投資建廠的客商,同學們需大力推介魯爾區,以說服老師在此建廠。”事先需提供給學生一些關于魯爾區的資料(地圖、圖片、文字資料等),然后學生分小組討論該如何最大限度地展現魯爾區的優勢條件,然后小組再派出發言人來展現魯爾區的優勢條件,通過這個活動讓學生掌握分析工業發展的區位條件的方法。活動二是“經過同學們的推介,老師已經考慮在魯爾區投資建廠,再請同學們推斷據魯爾區的區位條件那里適合發展哪些工業部門。”活動二是活動一的延伸,仍需小組合作討論探究完成,主要是培養學生結合現有材料分析問題的能力。第二模塊是由一系列的討論探究活動組成。主要方式是提供給學生若干段文字材料和圖片,讓學生結合每一段材料分析魯爾區衰退的每一個原因。這個模塊是為了培養學生從已知材料中獲取地理信息和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第三模塊是由一個思考、討論、探究活動構成的。活動三是“魯爾區的衰退令人難過。同學們,假設你們是魯爾區的管理者,你們會采取哪些措施來實現魯爾區的可持續發展呢?請小組討論。”這需要給學生提供兩方面的背景材料:一方面是魯爾區衰退的原因,一方面是可持續發展的內涵。讓學生結合材料分析魯爾區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主要是為了發展學生的地理思維,讓學生學會發散思考地理問題的方式,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第四模塊是拓展延伸與分析比較。由德國的魯爾區聯想到中國的東北老工業基地,在提供一定相關材料的前提下,讓學生用分析魯爾區的方法來分析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區位條件、衰退原因以及振興措施。這樣學生就能舉一反三,加深印象,深入對課標及本節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3)課件設計特點第一,緊扣課標,重視基礎。課件中選取了一些教材中的圖片,也選取了一些網上或者地圖冊中的圖片。緊緊抓住課標,提出三大問題,并有拓展延伸,重視基礎也不忘知識與能力的遷移。同時能更新材料,以較新的文字材料呈現給學生,增強了課件的時效性。第二,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課件要求教師盡量少講,提問盡量精準,盡量讓學生多思考多探究多討論多總結,在學生活動的基礎上教師再給予一定的點撥,以充分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讓學生迅速找到學習地理的方法。第三,理論聯系實際,精選教學案例。工業的可持續發展不能單講理論,應該建立在豐富教學案例的基礎上,本課件精選魯爾區、中國東北大量文字材料與圖片材料,給學生提供了一定的地理信息,用案例用材料來推導出理論,有一定的關聯性,能夠展現出地理學科的美。四、課件設計課時2課時五、課件缺點本人年輕缺乏經驗,課件的知識跨度、能力跨度和思維跨度都不大,學生參與的體驗性不強,課件思路較為簡單,邏輯性不強,敬請多多批評指正。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3 頁 (共 3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必修三 2.4 《德國魯爾區的探索》學案.doc 必修三 2.4 《德國魯爾區的探索》視頻課堂實錄(中圖版·羅老師).flv 必修三 2.4 《德國魯爾區的探索》課件.ppt 必修三 2.4 《德國魯爾區的探索》課件設計思路(羅老師).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