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8.1環境問題的表現與分布》賽課(授課人:王梅仙 評課人:楊駟)優點評價:1. 引入有極強的感染力,新穎而且符合主題,讓學生很快融入到教學情景中。2. 使用學案導學,案例設計好,有效的提高了學生自學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3. 教學過程設計精巧,結構合理,課堂教學環節緊湊,環節承轉自然,課堂結構科學。4. 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課程理念。課堂互動良好(在教師的問題引導下,學生發言積極,整個課堂活躍,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得到較充分發揮)。5. 課件精美,能將圖、文、聲、像等多種表現方式有機結合,表達輔助教師與學生的教與學,完成了特定教學任務,并取得了良好的收效。6. 理論聯系實際(聯系青白江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教學內容能與學生身邊的現象結合起來,既達成了教學目標,又培養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參與意識(學生一起宣誓保護環境)7. 講練結合,相得益彰。教學內容容量適當,短時高效,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8. 板書設計合理,依綱扣本,言簡意賅,條理性強。9. 教師在課堂上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語言生動形象,準確清楚,有啟發性。語速快慢適度。1. 本節課教學中值得討論的問題2. 雖然地理課堂體現了教學的“雙邊性”,學生也參與了課堂教學,但是從總體的感覺上看,學生整體的參與度還可以再加強。3. 雖然從學生比較熟悉、典型的圖片入手來設置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突出了新課程緊密聯系生活與生產實際的理念,但是如果這些圖片能夠結合鄉土地理,這種設置情景的方式可能會取得更好的效果。4. 時間把握上還有待加強,課堂反饋時間不充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29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8.1環境問題的表現與分布學案【學習目標】1.通過學習,弄懂人類社會與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密切關系。2.了解人類活動產生環境問題的表現及地域差異和全球化趨向。3.結合有關圖表,分析環境問題的表現與后果,提高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4.樹立環境意識、全球意識、參與意識。【重點難點】重點:1、人類與環境之間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密切關系2、通過實例,使學生了解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其主要表現3、掌握世界上不同地區所面臨的環境問題的差異難點:1、人類社會與環境的相關模式圖的內涵2、一個地區的環境問題有可能影響到其他地區甚至全球【學法引導】1.學習中注意圖文結合,對書中插圖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這有助于理解課文知識和提高分析能力。2.環境問題的表現和分布特點的相關內容在前面單元的內容中多有涉及,在學習時注意知識遷移和歸納以形成較完整的知識體系。3.注意知識的拓展,注意學科間的橫向聯系。【學習過程】一、人類與環境請同學們閱讀課文內容“人類與環境”這一部分,思考以下問題:1.“人類社會與環境的相關模式”圖中,內外圓圈分別表示什么含義 圖中四組箭頭又表示什么含義 它們之間的關系怎樣 ①表示人類生存和發展中從環境中獲取 和②表示人類新陳代謝和消費活動向環境中排放③表示人類 于環境④表示環境把它受的影響, 于人類本身(討論:說出人類的下列行為分屬于圖中哪一箭頭代表的過程?開采煤田、工業“三廢”、酸雨、平整土地 ) 人類社會與環境的相關模式2.什么叫環境自凈能力 3.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是什么 看錄象《全球十大環境問題》二、環境問題的表現請同學們繼續閱讀第二部分內容,完成下表內容。 表格:環境問題的表現主要表現 具體方面 原因 典型事例環境污染 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工業“三廢”和有害農藥任意排放生產、生活中的大量垃圾隨意堆放 街道垃圾的任意倒放噪聲——無形的殺手,飛機場附近放射性物質泄漏造成 原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泄漏各類污染物排入海洋海上航道泄漏 赤潮、海上石油泄漏生態破壞 森林的環境調節功能下降 森林——地球之肺,巴西熱帶雨林遭破壞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自然植被的破壞,砍伐森林,開墾草原淮河平原的鹽堿地由于大量燃煤和使用消耗臭氧物質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南極臭氧空洞物種滅絕 生物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或過度捕獵【點擊思維】讀圖8-2世界物種滅絕的趨勢圖,完成下列問題:(1)從圖上看出,人口增長與世界物種滅絕的趨勢大致成________比例關系。(2)造成此種狀況的主要人為因素有生物生存環境遭到 和過度 。(3)為了保護____多樣性和各種____系統,許多國家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建立自然保護區。三、環境問題的分布特點觀察圖8.3思考討論以下問題:1. 觀察圖上環境問題哪些是生態破壞?哪些是環境污染?發達國家以哪種環境問題為主,發展中國家以哪種為主?哪一類型國家環境問題嚴重些?為什么?2. 圖上哪些環境問題不光影響本地區,還影響到其它地區?哪些是全球性的問題?總結環境問題的分布特點:1.區域的(1)城市地區:主要表現為鄉村地區:主要表現為(2)從全球看,發達國家比發達國家 :原因:①發展中國家環境承受著 和 的雙重壓力②限于 、 條件對環境問題不能及時、充分解決③發達國家將 的工業 到發展中國家2.環境問題的(1) 隨著大氣的運動,能影響到很遠的地區;(2)__________上游被污染,將使全流域受到影響;(3)_______________,會對全球的氣候產生影響;(4)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______和__________破壞,威脅著全人類。全球環境基金(GEF)融資的項目分布 讀圖分析全球環境基金關注的主要領域有哪些,為什么這些領域得到了特別的關注 【本節知識結構】表現人類——環境 不協調 環境問題分布特點【反饋練習】選擇題(每題10分,共100分)1.下列有關人類與環境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類與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B、凡是環境對人類的反作用都會造成環境問題C、人類排放廢棄物不考慮環境自凈能力的限制D、人類社會發展到高度文明階段,可以不依賴環境而獨立存在2.環境的自凈能力是指( )A.環境凈化自身的能力B.環境給人類提供物質和能量的能力C.環境對自然資源的補給和再生的能力D.環境對人類生活和生產的排泄物具有容納和清除的能力。3.由于不合理的農業灌溉會導致( )A.土壤鹽堿化 B.水土流失 C.水體污染 D.土地荒漠化4.廣大的鄉村地區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 )A.大氣污染 B.噪聲污染 C.水土流失 D.水污染5.在下列現象中,不屬于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的是( )A.酸雨危害范圍在不斷擴大 B.赤潮威脅漁業生產C.20世紀30年代美國中西部發生“黑風暴”。D.太陽色球爆發導致電離層異常6.發展中國家的環境問題比發達國家嚴重的原因,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污染物的排放總量比發達國家多B.從發達國家轉移過來大批污染嚴重企業。C.發展和人口的雙重壓力 D.技術經濟水平低7.某建筑工地不分晝夜地打夯,散裝水泥露天堆放,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亂扔亂堆,這樣對周圍居民會造成( )A.有毒氣體、有害廢水、噪聲污染 B.大氣粉塵、噪聲和有害廢水污染C.噪聲、大氣粉塵 固體廢棄物污染D.大氣粉塵、固體廢棄物、輻射污染8.下列環境問題中,屬于生態破壞的是( )A.軋鋼廠的噪聲傳到附近居民區 B.氮肥廠的廢水排入附近河流C.焦化廠的廢氣排放到天空 D.黃土高原區嚴重的水土流失9.全球環境基金所關注的主要領域有( )A.酸雨、水土流失 B.噪聲污染、國際水域C.氣候變化、臭氧消耗 D.物種減少、土地鹽堿化10.關于環境問題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所有的環境問題都不受國界的影響B.城市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環境污染C.同一地區出現相同的環境問題,不同地區則相反D.鄉村地區的環境問題表現為生態破壞①④②③③④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3 頁 (共 29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8.1“環境問題的表現與分布”說課稿王梅仙 北大附中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當前人類面臨的全球性環境問題,已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高一地理第八單元就是以“環境與發展”為線索,揭示了當今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及其解決途徑,具有積極的實際意義。而本課講述了環境問題的表現和分布,是整單元學習的切入點,為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基礎2、教學目標⑴知識目標:了解人類社會與環境的相互關系;環境問題的表現及具體內容;環境問題的分布特點:區域性和全球性⑵能力目標:利用人類與環境關系圖說明環境問題的產生和人地關系;利用有關圖表,分析說明人類面臨的全求性環境問題的表現與后果⑶德育目標:進一步了解當前人類所面臨的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和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樹立正確的環境觀,自覺形成保護環境、改善環境質量的意識,從而產生尋求解決環境問題的迫切愿望,并自覺成為環保主動的參與者。3、重點、難點:⑴人類社會與環境的作用與反作用關系⑵環境問題兩大表現形式⑶環境問題的分布特點二、教法與學法1、教法: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轉變教與學方式的理念,根據課堂教學實際,嘗試把傳統的“教案”改為“學案”,用“學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改革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效益。本節課我就嘗試“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運用。采用“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學案、導學、探究、點撥、練習”的探究式教法和案例教學法、討論法,利用多媒體技術,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設置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盡可能地給學生動口、動腦的機會,啟發其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意識、主體意識、創新意識和能力。形成一種“以學生參與為標志,以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核心”的科學性、開放性、探究式教學的模式。2、學法指導(1)學習中注意圖文結合,對書中插圖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這有助于理解課文知識和提高分析能力。(2)環境問題的表現和分布特點的相關內容在前面單元的內容中多有涉及,在學習時注意知識遷移和歸納以形成較完整的知識體系。(3)注意知識的拓展,注意學科間的橫向聯系。三、教學過程這堂課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六個板塊:第一板塊:導入:上課前播放“我是一只小小鳥”的FLASH,創設學習環境保護的情境,這一導入起到了“凝神、起興、點題”三個作用。第二板塊:人類與環境的關系是本節的教學難點。用學案引導學生通過讀“人類與環境關系相關模式圖”,總結出人類與環境的關系和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表達能力。第三板塊:環境問題的表現,這一內容是本節教學重點之一,看錄象《世界十大環境問題》引出環境問題的表現,強調其危害,增強學生對環境污染的感知。利用學案完成環境問題的表現、成因及典型事例,然后分組展示,引導學生用大量的耳聞目睹的事實說出環境問題的表現,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利用學案節約了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環境污染的圖片和相關的文字資料,引導學生閱讀總結歸納。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除了知識目標,還內涵了思維方法的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示范。第四板塊:環境問題的分布特點,這一內容是本節教學的又一重點,利用學案引導學生看圖分析,合作討論得出環境問題的分布規律,總結出環境問題分布的特點。第五板塊:引導學生宣誓保護環境,增強學生環境保護的責任感、使命感。第六板塊:反饋練習:十道選擇題,學生完成當堂測試,并進行當場評講分析.通過訓練、測試、展示等方式對課堂教學效果進行反饋與評價,對學習成果和學習過程以精當點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29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環境問題的表現與分布教學設計作者:王梅仙 指導教師:楊駟 學校;北大附中成都實驗學校課題 環境問題的表現與分布 重 點難 點 人類與環境的相互關系環境問題的分布特點教學目標 了解人類與環境的關系,理解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了解環境問題的主要表現,理解環境問題的分布特點及其形成原因。使學生正確認識人地關系,辨證看待社會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增強學生環境保護的責任感、使命感。教學設想 (網絡課)充分使用媒體手段,激發學生主動去探究;通過指導學生閱讀材料、圖片,使學生理解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環境問題的主要表現、環境問題的分布特點及其形成原因,掌握人類與環境的關系,同時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協作能力,增強環保意識。教 學 過 程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備 注導入:上課前播放“我是一只小小鳥”的FLASH,創設學習環境保護的情境(引出課題)講授:展示本課的學習目標指導學生閱讀材料思考“人類為什么離不開環境?”看人地關系模式圖,圓環面,圓環分別代表什么?箭頭分別代表什么?什么叫環境自凈能力 指導學生思考:試想一滴黑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和一瓶黑墨水倒入一杯清水中有什么不同的現象和后果,思考這一現象在人類社會與環境關系中的指導意義?承轉:我們已經學習了環境問題的產生原因,那么環境問題的具體表現又有哪些呢?看錄象《全球十大環境問題》分兩組學生講授:(每組2名同學,一個講授,一個寫板書)第一組環境污染第二組生態破壞課件展示各種環境問題的圖片,學生根據判斷是什么環境問題,教師適當點撥投影:物種滅絕柱狀及曲線圖(資料11)看漫畫:漫畫反映了什么問題?請給漫畫加一標題? 思考回答錄象中反映的內容(環境問題)閱讀明確學習目標(人類與環境的關系、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環境問題的主要表現、環境問題的分布特點及其形成原因)閱讀課文材料,思考回答人類為什么離不開環境(人類要占據空間;人類從環境中獲取物質和能量;人類新陳代謝和消費活動的產物要排放到環境中)由學生講解這種現象和現實指導意義:環境的自凈能力(環境對人類生產、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納和清除能力)指導學生結合人類社會與環境的相關模式圖,試用提供的詞語和符號對兩者的關系進行闡述,進而引出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人類向環境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資源本身極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 數字電影用文字展示(學案展示)利用言語激發學生思考回答可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并由現象上升到理論認識思考討論回答我們的家園有那些問題?請同學們仔細觀看下面的影片:1.看看有哪些環境問題 2.說說環境問題的具體方面。3.思考回答造成環境問題的原因及典型案例 (填寫學案)(板書)1.環境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音污染,發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2.生態破壞森林的環境調節功能下降; 土地荒漠化;土壤鹽堿化;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和 臭氧層的破壞;物種的滅絕讀圖8-2世界物種滅絕的趨勢圖,完成學案上的問題:(1)從圖上看出,人口增長與世界物種滅絕的趨勢大致成________比例關系。(2)造成此種狀況的主要人為因素有生物生存環境遭到 和過度 。(3)為了保護____多樣性和各種____系統,許多國家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建立自然保護區。學生:人類必須與生物和諧相處!學生:生態平衡 引出環境問題的表現,強調其危害增強對環境污染的感知完成表格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理論聯系實際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環境污染的圖片和相關的文字資料,引導學生閱讀總結歸納充分發揮學生主動去探究,相互協作解決問題引起動機探究學習承轉:我們已經學習了環境問題的產生原因、環境問題的具體表現,那么環境問題的分布又有哪些特點呢? 比較下列環境問題發生在哪些地區?(見課件)觀察圖8.3思考討論以下問題:1.看出全球環境問題的分布有什么規律嗎?2.為什么發展中國家的環境問題更加嚴重?3. 圖上哪些環境問題不光影響本地區,還影響到其它地區?哪些是全球性的問題?總結環境問題的分布特點:觀看酸雨跨國污染視頻:發現什么問題?看全球環境問題分布圖:哪一地區的環境問題有可能影響到其他地區甚至全球?看圖:全球環境基金融資的項目分布:關注達到主要領域有那些?為什么這些領域得到了特別的關注小結:以上我們知道了由于人類的污染和破壞,地球-我們唯一的家園已經傷痕累累,為使我們能生活在更加優美更加和諧的環境中,我們每個公民都行動起來,共建美好家園。學習內容小結:反饋練習:十道選擇題 思考回答城市地區(主要表現為環境污染,由于交通、工業生產活動和人類聚居地的過分密集,造成了污染物的集中思考回答鄉村地區(主要表現為生態破壞利用資源的方式不當或強度過大)學生討論回答后總結(見學案)1.區域的差異性 (1)城市地區:主要表現為環境污染鄉村地區:主要表現為生態破壞 (2)從全球看,發達國家比發達國家嚴重:原因:①發展中國家環境承受著發展和人口的雙重壓力②限于經濟、技術條件對環境問題不能及時、充分解決③發達國家將污染嚴重的工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2.環境問題的全球性 (1) 酸雨隨著大氣的運動,能影響到很遠的地區;(2)國際性河流上游被污染,將使全流域受到影響;(3)熱帶雨林的破壞,會對全球的氣候產生影響;(4)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升高和臭氧層破壞,威脅著全人類。學生: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國際水域,臭氧的消耗學生:全球性的環境問題學生宣誓:我們把綠色奉為夢想,把夢想視為行動,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共創美麗校園。我承諾將廢舊電池回收;我承諾積極參加綠化,愛護花草樹木;我承諾拒絕使用一次性餐具;我承諾不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尖叫;我承諾愛護野生動物,保護生態平衡;我承諾自覺學習環保知識,提高環保意識;歸納總結學生完成學案上《知識結構》這一部分內容,對本課學習內容進行系統梳理和把握學生完成當堂測試,并進行當場評講分析 發現問題 建立聯系培養看圖總結歸納能力視頻:酸雨跨國污染投影:全球環境問題分布圖投影:全球環境基金融資的項目分布圖增強學生環境保護的責任感、使命感完善、鞏固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29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41張PPT)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冊《環境問題的表現與分布》精品教學課件第八單元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8.1環境問題的表現與分布學習目標:1.通過學習,弄懂人類社會與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密切關系。2.了解人類活動產生環境問題的表現及地域差異和全球化趨向。3.結合有關圖表,分析環境問題的表現與后果,提高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4.樹立環境意識、全球意識、參與意識。自主學習:請同學們閱讀課文內容“人類與環境”這一部分,思考以下問題(見學案)1.“人類社會與環境的相關模式”圖中,內外圓圈分別表示什么含義 圖中四組箭頭又表示什么含義 它們之間的關系怎樣 2.什么叫環境自凈能力 3.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是什么 環 境環 境人類社會①①②②③③④④一、人類與環境的關系通過生產活動獲取各種物質和能量通過生產和消費排放廢物和廢能人類作用于環境環境反作用于人類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討論:說出人類的下列行為分屬于圖中哪一箭頭代表的過程?開采煤田、工業“三廢”、酸雨、平整土地(答案①②④③)環境對人類生產、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納和清除能力。2.環境自凈能力:A、人類向環境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資源本身極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B、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3.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二:環境問題的表現請同學們繼續閱讀第二部分內容,完成學案內容。學生展示:大氣污染公害病——水污染,土壤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噪音污染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泄露后果核污染干凈美麗的企鵝已經被油污弄得面目全非海洋污染赤 潮海洋污染巴西熱帶森林遭毀壞的情景 水土流失黃土高原——千溝萬壑摟發菜,將地表植被全部抓起,點滴的經濟利益的代價是大地的嚴重沙化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沙塵暴北京出現揚沙天氣,午后街頭一片昏黃土壤鹽堿化在干旱、半干旱地區,在農業灌溉時,常出現有灌無排的現象,結果水分蒸發,水中的鹽分卻留在地面上溫 室 效 應0.51.01.52.02.53.0605040302010哺乳類鳥類人口/10億物種滅絕數/種世界物種滅絕的趨勢1650 1750 1850 1950 年份人口讀圖8-2世界物種滅絕的趨勢圖,完成學案上的問題:人類必須與生物和諧相處!生態平衡下列環境問題發生在哪些地區?城 市農 村各地區由于經濟結構、產業政策和環境政策不同,環境問題也有所不同。說一說:三、環境問題的分布特點觀察圖8.3思考討論以下問題:(見學案)1. 觀察圖上環境問題哪些是生態破壞?哪些是環境污染?發達國家以哪種環境問題為主,發展中國家以哪種為主?哪一類型國家環境問題嚴重些?2.圖上哪些環境問題不光影響本地區,還影響到其它地區?哪些是全球性的問題?歐洲:河道改造的影響,濕地正遭受破壞東歐和北亞:工業污染和核污染造成附近土地荒蕪,危害健康北海和地中海:受工業和生活廢物的嚴重污染非洲:樹林破壞、過度放牧產生嚴重的社會問題,沙化嚴重印度洋:全球增溫是海平面上升,威脅低地中國:工業發展加重了環境污染加利福尼亞:全球煙霧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澳洲:化學肥料、歐洲的耕作方式以及硬蹄類動物引起土地退化南美洲:熱帶森林破壞,野生動物受到威脅南太平洋:過度捕撈及全球增溫導致海面上升,威脅低地和島嶼請同學們總結環境問題的分布特點(見學案)1.區域的差異性(1)城市地區:主要表現為環境污染 鄉村地區:主要表現為生態破壞(2)從全球看,發達國家比發達國家嚴重:原因:①發展中國家環境承受著發展和人口的雙重壓力②限于經濟、技術條件對環境問題不能及時、充分解決③發達國家將污染嚴重的工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2.環境問題的全球性A國B國SO2NO2該動畫反映了什么大氣環境問題 環境問題的全球性(1) 隨著大氣的運動,能影響到很遠的地區;(4)大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脅著全人類。(2)__________上游被污染,將使全流域受到影響;(3)_______________,會對全球的氣候產生影響;酸雨國際性河流熱帶雨林的破壞CO2濃度的升高和臭氧層的破壞2、環境問題的全球性全球環境基金(GEF)融資的項目分布全球環境基金關注的主要領域有哪些?為什么這些領域得到了特別關注?這就是我們的地球母親,我們人類唯一的家園,但現在怎樣呢?拯救地球是我們地球村每一個村民的責任我們把綠色奉為夢想,把夢想視為行動,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一起共創美麗校園。我承諾將廢舊電池回收;我承諾積極參加綠化,愛護花草樹木;我承諾拒絕使用一次性餐具;我承諾不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尖叫;我承諾愛護野生動物,保護生態平衡;我承諾自覺學習環保知識,提高環保意識;特此宣誓物質能量廢棄物人 類環 境不平衡環境問題表現分布區域性全球性環境污染生態破壞本節知識結構謝謝!反饋練習(見學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8.1.ppt 8.1學案.doc 8.1教案.doc 8.1評課.doc 8.1說課.doc 《環境問題的表現與分布》視頻課堂實錄(人教版·王梅仙).flv 我是一只小小鳥.swf 環境問題.fl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