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第10課秦末農民大起義設計者:單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審核者:學習目標知道秦的暴政,認識秦朝滅亡的原因;了解陳勝吳廣起義以及楚漢之爭的基本史實。學習重點陳勝吳廣起義學習難點認識到秦的暴政是激起農民大起義的根本原因教學過程(結合課程標準或單元目標進行簡要分析)本課講述了秦朝因為暴政而引發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起義。陳勝、吳廣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劉邦、項羽領導的農民起義軍繼續反秦,最終推翻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此后,劉邦、項羽為爭奪皇位,又進行了長達四年之久的楚漢之爭,這時戰爭的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本課內容既是前一刻的延續,又為講解后一課的內容奠定了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作業。備注教學導入上節課我們學習的秦朝的建立和秦鞏固統一的措施,有哪些同學知道各是什么呢?(請同學后回答)秦始皇在他消滅六國,建立統一大業之后,他認為自己統治的偉業,可以傳之萬世,世代相傳;然而我們說秦始皇死后三年,秦朝就滅亡了,聲名顯赫,如此強大的秦國這么短命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0課秦末農民大起義來找到答案。教學探究第一學程:學習任務:主問題1:秦的暴政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學法指導:第一步:自學探究——“學法指導”設計(自學要求)明確自學目標任務。獨立、專注、積極自學。初步理解自學內容并標注所發現的問題。自學時間5分鐘。第二步:互學討論——“學法指導”設計(互學要求)學習小組成員分工明確。學習小組采取兩人對學、組內互學、組間幫學等形式,協同解決自學中未解決的問題。做好展學分配任務。互學參與度高,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若出現每人次扣1分)。第三步:展學交互——“學法指導”設計(展學要求)展示分工明確,儀態大方,語言規范,聲音洪亮。展示組展示時,非展示組認真傾聽,小組之間有質疑有對抗,思維碰撞,及時矯正錯誤問題。主問題1設計意圖(主要從“知識重點難點”與“學科核心素養”兩個角度分析)本目注重對學生獨立思考,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設計的問題從簡單的入手,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閱讀和思考問題的時,教師進行適當的學法指導。主問題1預設答案:1、賦稅沉重2、徭役、兵役繁重3、刑罰嚴酷4、焚書坑儒5、秦二世更加殘暴第二學程:學習任務:主問題2.陳勝、吳廣起義的原因?學法指導:第一步:自學探究——“學法指導”設計(自學要求)1、明確自學目標任務。2、獨立、專注、積極自學。3、初步理解自學內容并標注所發現的問題。4、自學時間5分鐘。第二步:互學討論——“學法指導”設計(互學要求)1、學習小組成員分工明確。2、學習小組采取兩人對學、組內互學、組間幫學等形式,協同解決自學中未解決的問題。3、做好展學分配任務。4、互學參與度高,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若出現每人次扣1分)。第三步:展學交互——“學法指導”設計(展學要求)1、展示分工明確,儀態大方,語言規范,聲音洪亮。2、展示組展示時,非展示組認真傾聽,小組之間有質疑有對抗,思維碰撞,及時矯正錯誤問題。主問題2設計意圖(主要從“知識重點難點”與“學科核心素養”兩個角度分析)讓學生能夠成為學習歷史的主人。通過學法指導,使學生能夠積極學習,并且進行合作探究。通過分析課本“大澤鄉起義”插圖和“秦末農民戰爭形勢圖”,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主問題2預設答案:直接原因:遇雨誤期,按律當斬根本原因:秦的暴政第三學程:學習任務:主問題3.劉邦、項羽先后領導了秦末農民戰爭和楚漢戰爭。這兩次戰爭的性質是否相同?為什么?學法指導:第一步:自學探究——“學法指導”設計(自學要求)1、明確自學目標任務。2、獨立、專注、積極自學。3、初步理解自學內容并標注所發現的問題。4、自學時間5分鐘。第二步:互學討論——“學法指導”設計(互學要求)1、學習小組成員分工明確。2、學習小組采取兩人對學、組內互學、組間幫學等形式,協同解決自學中未解決的問題。3、做好展學分配任務。4、互學參與度高,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若出現每人次扣1分)。第三步:展學交互——“學法指導”設計(展學要求)1、展示分工明確,儀態大方,語言規范,聲音洪亮。2、展示組展示時,非展示組認真傾聽,小組之間有質疑有對抗,思維碰撞,及時矯正錯誤問題。主問題3設計意圖(主要從“知識重點難點”與“學科核心素養”兩個角度分析)歸納總結兩次戰爭的性質,培養學生通過對比分析得出結論的能力,通過現象看本質。主問題3預設答案:戰爭目的代表階級戰爭性質秦末農民戰爭反抗秦的暴政農民階級農民戰爭楚漢戰爭爭奪帝位封建地主階級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斗爭第四學程:學習任務:主任務4.當堂練習(當堂檢測)導學單學法指導:第一步:自學探究——“學法指導”設計(自學要求)1、明確自學目標任務。2、獨立、專注、積極自學。3、初步理解自學內容并標注所發現的問題。4、自學時間5分鐘。第二步:互學討論——“學法指導”設計(互學要求)1、學習小組成員分工明確。2、學習小組采取兩人對學、組內互學、組間幫學等形式,協同解決自學中未解決的問題。3、做好展學分配任務。4、互學參與度高,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若出現每人次扣1分)。第三步:展學交互——“學法指導”設計(展學要求)1、展示分工明確,儀態大方,語言規范,聲音洪亮。2、展示組展示時,非展示組認真傾聽,小組之間有質疑有對抗,思維碰撞,及時矯正錯誤問題。主問題4預設答案:CDDC5、(1)公元前209年大澤鄉(2)“王候將相寧有種乎”?(3)陳勝吳廣標志著秦末農民戰爭的爆發。教學總結本課學習了秦的暴政、秦末農民起義和楚漢之爭。其中秦的暴政是秦末農民起義爆發的根本原因。正因為秦的統治殘暴,人民才起來反抗推翻殘暴統治。陳勝、吳廣農民起義雖然失敗了,但之后的項羽、劉邦領導的農民起義結束了秦的暴政。秦亡后,此時農民起義的性質轉變了,戰爭由推翻暴政轉變為爭奪帝位,最終劉邦在楚漢之爭中取勝。板書設計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