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9課秦統一中國設計者:單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審核者:學習目標1.識記秦王嬴政統一六國的史實,了解其重要意義。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的具體措施,知道秦始皇鞏固統一的具體內容。了解秦朝統一措施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學習重點鞏固統一的措施學習難點確立中央集權制度教學過程(結合課程標準或單元目標進行簡要分析)秦統一中國主要講述了秦朝結束春秋戰國的分裂局面,完成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統一,是中國大一統國家的開端;統一后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不僅為兩漢政治統一,經濟繁榮打下基礎,而且對后面的隋、唐、元、明、清等統一的國家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備注教學導入戰國時期,各諸侯國連年征戰,國力衰退,民不聊生,諸侯國的人民渴望結束戰爭,過上安定的生活。這個愿望的實現,歷史地落在了秦國國君嬴政的身上。他是如何實現大家的這一愿望的?今天我們學習第九課——《秦統一中國》。教學探究第一學程:學習任務:主問題1:秦王嬴政能夠統一六國的條件有哪些?學法指導:第一步:自學探究——“學法指導”設計(自學要求)明確自學目標任務。獨立、專注、積極自學。初步理解自學內容并標注所發現的問題。自學時間5分鐘。第二步:互學討論——“學法指導”設計(互學要求)學習小組成員分工明確。學習小組采取兩人對學、組內互學、組間幫學等形式,協同解決自學中未解決的問題。做好展學分配任務。互學參與度高,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若出現每人次扣1分)。第三步:展學交互——“學法指導”設計(展學要求)展示分工明確,儀態大方,語言規范,聲音洪亮。展示組展示時,非展示組認真傾聽,小組之間有質疑有對抗,思維碰撞,及時矯正錯誤問題。主問題1設計意圖(主要從“知識重點難點”與“學科核心素養”兩個角度分析)設問:“秦朝”的“秦”和戰國七雄的“秦”有什么不同?以問題的形式強調秦朝在時間上開啟了一個新的朝代,結束了一個舊的時代;在空間上建立了當時世界上的一個大國,教師強調“多元一體”,從此以后統一就成為了中國歷史的主旋律。主問題1預設答案:條件:戰國以來的連年戰爭,影響到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人民渴望結束戰亂,實現統一(人心所向);秦國經過商鞅變法,秦國國力大增,具備了統一六國的條件(國力強大):秦王嬴政即位之后,為滅亡六國,招募各國人才,策劃統一大業,進行了充分的準備(重視人才、準備充分)第二學程:學習任務:主問題2.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有哪些?學法指導:第一步:自學探究——“學法指導”設計(自學要求)1、明確自學目標任務。2、獨立、專注、積極自學。3、初步理解自學內容并標注所發現的問題。4、自學時間5分鐘。第二步:互學討論——“學法指導”設計(互學要求)1、學習小組成員分工明確。2、學習小組采取兩人對學、組內互學、組間幫學等形式,協同解決自學中未解決的問題。3、做好展學分配任務。4、互學參與度高,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若出現每人次扣1分)。第三步:展學交互——“學法指導”設計(展學要求)1、展示分工明確,儀態大方,語言規范,聲音洪亮。2、展示組展示時,非展示組認真傾聽,小組之間有質疑有對抗,思維碰撞,及時矯正錯誤問題。主問題2設計意圖(主要從“知識重點難點”與“學科核心素養”兩個角度分析)根據“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圖”強調秦朝的中央集權制度其實質是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主問題2預設答案:第三學程:學習任務:主問題3.你是如何理解秦朝統一的歷史意義的?學法指導:第一步:自學探究——“學法指導”設計(自學要求)1、明確自學目標任務。2、獨立、專注、積極自學。3、初步理解自學內容并標注所發現的問題。4、自學時間5分鐘。第二步:互學討論——“學法指導”設計(互學要求)1、學習小組成員分工明確。2、學習小組采取兩人對學、組內互學、組間幫學等形式,協同解決自學中未解決的問題。3、做好展學分配任務。4、互學參與度高,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若出現每人次扣1分)。第三步:展學交互——“學法指導”設計(展學要求)1、展示分工明確,儀態大方,語言規范,聲音洪亮。2、展示組展示時,非展示組認真傾聽,小組之間有質疑有對抗,思維碰撞,及時矯正錯誤問題。主問題3設計意圖(主要從“知識重點難點”與“學科核心素養”兩個角度分析)秦統一后,秦始皇在政治、經濟、文化、思想、軍事等領域采取了一系列鞏固統一的措施,對鞏固封建國家的統一和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主問題3預設答案:秦統一前,國家處于混亂割據狀態,戰爭頻繁,嚴重阻礙了各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同時給人民的生產生活帶來災難。秦的統一,符合歷史發展趨勢,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聲。秦朝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完成了統一,開創了一個新局面。此后,在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里,雖然出現過分裂割據的時期,但統一始終是歷史發展的趨勢。第四學程:學習任務:主任務4.當堂練習(當堂檢測)導學單學法指導:第一步:自學探究——“學法指導”設計(自學要求)1、明確自學目標任務。2、獨立、專注、積極自學。3、初步理解自學內容并標注所發現的問題。4、自學時間5分鐘。第二步:互學討論——“學法指導”設計(互學要求)1、學習小組成員分工明確。2、學習小組采取兩人對學、組內互學、組間幫學等形式,協同解決自學中未解決的問題。3、做好展學分配任務。4、互學參與度高,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若出現每人次扣1分)。第三步:展學交互——“學法指導”設計(展學要求)1、展示分工明確,儀態大方,語言規范,聲音洪亮。2、展示組展示時,非展示組認真傾聽,小組之間有質疑有對抗,思維碰撞,及時矯正錯誤問題。主問題4預設答案:BADB5.(1)秦朝統一以前的社會狀況。(2)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車軌。(3)派大將蒙恬北擊匈奴,修筑長城;開通了靈渠。(4)這些措施促進了各地經濟、文化的交流,有利于鞏固國家的統一。教學總結秦統一中國是歷來考試的一個重點和難點。本節課創設歷史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分析歸納“秦始皇能夠滅掉東方六國,實現統一的原因有哪些”“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有哪些”“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有哪些”“這些措施的實施有何意義”等問題,設計了小組討論的環節,培養學生初步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利用地圖等直觀教具,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整節課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理念。板書設計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