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節 現代化的牧場
1.地理位置及特點:澳大利亞位于________的大洋洲,是世界上唯一______________的國家。
2.地形:西部________、中部________、東部________,地勢________、________,地勢總體較平坦。
3.氣候:氣候比較________,近2/3的土地屬于________。年降水量的地區分布呈向西開口的________形式,即從北、東、南三面向內陸和西部沿海________。
4.自然資源:澳大利亞__________占國土總面積的__________。草原__________,適宜大面積發展畜牧業。
二、澳大利亞的牧羊帶與地形、氣候的關系
1.牧業分布范圍(或與地形的關系):牧業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的草原上。牧場__________。粗放牧羊帶分布在西部高原的西南部和大自流盆地的東南部。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分布在東南墨累河流域和西部沿海地區。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分布在東南部狹窄的沿海平原及西南沿海部分地區。
2.牧羊帶的分布特點
(1)澳大利亞的牧羊帶與降水帶__________,大致呈________,由北、東、南部____________分布。
(2)澳大利亞中部、西部和北部地區為____________氣候和__________氣候,氣候干燥,草原廣布,因而在中、西、北部形成了__________帶;東南部為____________氣候,西南部為________氣候,水熱條件較為優越,因而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經營帶以及________________混合經營帶。
澳大利亞氣候類型
澳大利亞的降水與牧羊帶的分布
三、生產特色:現代化牧場——機械化程度高
1.畜牧業機械化程度高
表 現
牧民在放牧、打草、投料、剪毛、擠奶、屠宰等環節上都使用了______________
原 因
①社會經濟條件:澳大利亞是發達國家,擁有先進的科技與現代的農業機械,政府十分重視______________與____________;牧場規模大;人口少,勞動力短缺
②自然原因:澳大利亞地廣人稀,草原平坦遼闊
2.畜牧業影響(或地位)
(1)經久不衰的畜牧業,給澳大利亞人帶來了財富和幸福。
(2)澳大利亞是世界上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最多的國家,被稱為“__________________”?!癬_________”是澳大利亞的真實寫照。
3.優良畜種——美利奴羊
澳大利亞的綿羊約有3/4為__________。美利奴羊的毛潔白細長,光澤良好,質地柔韌。國際上許多上等的毛質服裝大都是用美利奴羊的毛制成的。
4.畜牧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1)自然條件:氣候比較________,草原__________,適宜________發展畜牧業。豐富的牧草和富含礦物質的水源,使美利奴羊得以快速繁衍。
(2)社會條件:擁有先進的________與現代的__________。澳大利亞政府十分重視畜牧業的__________________,在全國設有許多專門從事畜牧業研究的科研機構,許多大學中也有專門的畜牧業研究機構。西澳大利亞大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個全自動的剪羊毛機器人。
人們過著__________________。
非洲草原上的馬賽人與澳大利亞牧民選擇不同的生產方式給人們生產生活的啟示。
自然條件深刻影響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一個國家在選擇發展道路時,要根據自己生存區域的自然環境,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發展特色經濟,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共同發展。
一、選擇題
1.小明寒假到澳大利亞去旅游,以下情景你覺得合理的是( )
A.小明帶了許多厚厚的羽絨服
B.澳大利亞的小學生正在放寒假
C.澳大利亞牧民正在轉場
D.當地人喝著冰鎮飲料解暑
2019年下半年,澳大利亞林火肆虐,截至12月7日澳大利亞東部地區已發生150多起山林大火,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讀圖,回答2-3題。
圖1 澳大利亞氣候分布圖
圖2 澳大利亞的降水與牧羊帶的分布
2.火勢很難得到有效控制與氣候相關,下列關于澳大利亞氣候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廣泛
B.氣候干熱,干旱地廣布
C.氣候呈南北對稱分布
D.降水由北向南減少
3.與甲農業帶的畜牧業相比較,乙農業帶的畜牧業( )
①生產經濟效益高?、谝自斐芍脖黄茐摹、厶烊徊輬雒娣e廣闊 ④氣候濕潤降水量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讀右邊某國人口和城市分布圖,回答4-6題。
4.下面關于右圖中的國家敘述正確的是( )
①獨占一個大陸?、诒惶窖蠛痛笪餮笏鼑、郾环Q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④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根據分布圖,大膽推測,下列最有可能的是( )
A.這些城市居民大多從事藝術創作
B.這些城市都特別注重發揮政治功能
C.這些城市大多是由鄉村聚落發展而來
D.這些城市居民將大規模移民到中西部地區
6.根據分布圖判斷,該國地處( )
A.熱帶和北溫帶
B.北溫帶和北寒帶
C.南溫帶和南寒帶
D.熱帶和南溫帶
讀澳大利亞沿南緯30°的地形剖面圖,回答7-8題。
7.下列對該圖信息解讀正確的是( )
①該國位于南半球,西半球?、谠搰鞘澜缟衔ㄒ徽紦麄€大陸的國家?、鄣匦挝鞑渴巧降?,中部是盆地,東部是高原?、茉搰诘拇笾奘鞘澜绲谄叽笾?br/>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8.下列對澳大利亞生產特色的描述,正確的有( )
①天然草場廣闊,發展畜牧業
②利用先進的科技和農業機械
③放牧羊群的同時,種植水稻和牧草
④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二、非選擇題
9.(19分)讀澳大利亞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1中A點的經緯度和B、C所表示的大洋名稱。(3分)
(2)澳大利亞地處________(填“南”或“北”)半球,紹興冬季時,該國正值________季。(2分)
(3)澳大利亞被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其真實寫照。(2分)結合圖2,說說澳大利亞的降水有何特點,并分析其與牧羊帶之間的關系。(4分)
(4)請從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兩個角度分析澳大利亞畜牧業發達的原因。(4分)
(5)同為生活在草原上的馬賽人與澳大利亞牧民在生產生活方式上有很明顯的不同,請問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這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4分)
參考答案
第2節 現代化的牧場
教材解讀
一、1.南半球 占據整個大陸
2.高原 平原 山地 東西高 中間低
3.干熱 干旱地 半環狀 減少
4.天然草場 一半左右 平坦遼闊
二、1.中部和西部 規模很大
2.(1)基本吻合 半環狀 沿海向內陸 (2)熱帶沙漠 熱帶草原 粗放牧羊 溫帶海洋性 地中?!【d羊與小麥混合 羊、牛與經濟作物
三、1.現代化的機械 畜牧業的研究 技術的應用
2.(2)綿羊數量 出口羊毛 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羊比人多
3.美利奴羊
4.(1)干熱 平坦遼闊 大面積 (2)科技 農業機械 研究與技術的應用
四、現代化的定居生活
當堂鞏固
一、選擇題
1.D 2.B 3.B 4.C 5.C 6.D 7.D 8.A
二、非選擇題
9.(1)20°S、120°E。(1分) B:印度洋;C:太平洋。(2分)
(2)南 夏
(3)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羊比人多
澳大利亞降水分布大致呈現向西開口的半環狀特征(或從北、東、南三面向內陸和西部沿海減少)。(2分) 牧羊帶與降水分布基本吻合,也大致呈半環狀,由北部、東南部沿海向內陸逐漸過渡。(2分)
(4)自然條件:草原平坦遼闊,氣候干熱,近2/3的土地屬于干旱地,地下水資源豐富。(2分)社會條件:先進的科技,現代的農業機械。(2分)
(5)主要原因是自然環境,特別是地形、氣候的差異,導致了兩地居民不同的生產生活方式。(2分) 啟示:區域經濟的發展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2分)第四課 草原人家
第1節 逐水草而居(非洲熱帶草原)
馬賽人生活的熱帶草原位于________的南部及__________北部(見右圖),這里是馬賽人的家園。
1.地形:地處東非高原。
2.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在熱帶草原上,一年之內有明顯的濕季和干季。每到濕季,降水豐沛,植物繁盛,郁郁蔥蔥;而干季來臨后,則降水很少,草木稀疏,草原上一片枯黃。
3.影響:濕季和干季時空的年際變化,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會造成很大影響。,
以放牧為生,發展畜牧業,過“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1)原因:在熱帶草原上,一年之內有明顯的濕季和干季。每到濕季,降水豐沛,植物繁盛,郁郁蔥蔥;而干季來臨后,則降水很少,草木稀疏,草原上一片枯黃。,
(2)概況:每到干季,馬賽人便以家族為單位,帶領著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等牲畜,遷往其他較為濕潤、水草豐美的地方暫住,等到第二年濕季來臨再返回家園。
具體遷移情況:每當5—6月,隨著南方(多多馬)干季來臨,草原枯黃,馬賽人開始向北遷移,而這時的北方(基塔萊)正值濕季,水草豐美;10月,北方干季來臨,南方濕季即將到來,馬賽人又開始向較為濕潤、水草豐美的南方回遷,迎接南方濕季的來臨。
四、馬賽人的生活特色:過“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馬賽人每年大多循著一定路線遷移,過著“____________”的生活。他們的生活極其簡單。
衣:馬賽男人大多身著紅色的披風,他們認為紅色可以驅趕野生動物,既能夠防身,又可以保護牛群。
食:________是他們主要的食物來源。
?。篲_______是他們的家居住所。村莊四周環繞著荊棘樹枝,以防野獸侵犯。
行:帶領著牛、羊或駱駝等牲畜遷移,便于游牧生活。
風俗:在馬賽人的社會里,擁有牛的數量越多的人越富有,社會聲望也越高。因此,養育牛群的草原成為馬賽人心目中的神靈。他們視草原為家園,自己也是草原的一部分。馬賽人沒有濫殺動物的習俗,也從不吃野生動物,與野生動物和諧共處。
從氣候的角度說明馬賽人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的原因。
因為馬賽人以畜牧業為生,生活的區域為肯尼亞南部和坦桑尼亞北部的熱帶草原。這里為熱帶草原氣候,一年之內有明顯的濕季和干季,濕季降水豐沛,植物繁盛,干季降水很少,草木稀疏。以畜牧業為生的馬賽人必須隨季節變化而遷移,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一、選擇題
讀右圖,回答1-2題。
1.由圖可知,圖示地區地形主要為( )
A.平原
B.高原
C.盆地
D.丘陵
2.根據馬賽人游牧路線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①遷移的原因是要追逐濕潤、水草豐美的地方
②該地區濕季不同,主要是因為氣候類型不同
③每年隨著多多馬濕季來臨,馬賽人開始向南遷移
④馬賽人在游牧的過程中畜養的動物主要是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肯尼亞的南部及坦桑尼亞北部的熱帶草原,是馬賽人的家園,他們以放牧為生。讀馬賽人的活動范圍示意圖,回答3-5題。
3.A海域名稱為(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4.據圖推測,馬賽人屬于( )
A.白色人種
B.黑色人種
C.黃色人種
D.混合人種
5.關于馬賽人的生活生式,說法正確的是( )
①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②以家族為單位,住著茅草房 ③羊是他們主要的食物來源 ④男人大多穿著紅色的披風,他們認為可以驅趕野生動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馬賽人的精神生活與養牛、羊有著密切的關系,下列屬于這方面描述的是( )
①牛是他們主要的食物來源
②每年他們帶領牛、羊遷移
③擁有牛的數量越多的人社會聲望越高
④養育牛群的草原成為他們心目中的神靈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馬賽人的家園主要在( )
①南非北部
②坦桑尼亞北部
③剛果
④肯尼亞南部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②④
8.生活在非洲熱帶草原的馬賽人過著游牧的生活。決定馬賽人生產生活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
A.濕季和干季時空的年際變化
B.地形對馬賽人生活的影響
C.土壤的貧瘠影響農作物的種植
D.馬賽人為謀求自身發展的需要追逐野生動物
二、非選擇題
9.(10分)讀圖,回答問題。
圖1
圖2
(1)基塔萊和多多馬的降水各主要集中在哪些月份?(2分)
(2)根據圖1,說一說馬賽人的游牧路線是如何變化的?聯系圖2,說明馬賽人這樣遷移的原因。(6分)
(3)馬賽人的生活對于人類的生產生活有何啟示?(2分)
參考答案
第四課 草原人家
第1節 逐水草而居(非洲熱帶草原)
教材解讀
一、肯尼亞 坦桑尼亞
三、(2)?!⊙颉●橊?br/>四、逐水草而居
牛 茅草房
當堂鞏固
一、選擇題
1.B 2.C 3.C 4.B 5.D 6.B 7.D 8.A
二、非選擇題
9.(1)基塔萊的降水主要集中在4月—10月;多多馬的降水主要集中在11月—次年4月。
(2)隨著雨季南北移動。(2分) 每到5-6月,隨著南方(多多馬)干季來臨,草原枯黃,馬賽人開始向水草豐美的北方遷移,而這時的北方(基塔萊)正值濕季,水草豐美;10月,北方干季來臨,南方濕季即將到來,馬賽人又開始向較為濕潤、水草豐美的南方回遷,迎接南方濕季的來臨。(4分)
(3)人們應遵循自然規律,因地制宜地組織生產生活,與自然和諧共處。
展開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