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黑龍江佳木斯市三校2011-2012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聯(lián)考試題(8科8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黑龍江佳木斯市三校2011-2012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聯(lián)考試題(8科8份)

資源簡介

2011—2012學年度下學期佳木斯市高中三校聯(lián)考試卷
高一生物試卷
命題學校: 命題人: 校對人:
考試說明: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
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
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作答,在草稿紙、試題上答題無效。
保持卡面清潔,不得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刮紙刀。
第Ⅰ卷(共60分)
一、單項選擇題(1-20題,每題1分,21-40題,每題2分,共60分)
1.下列性狀中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
A、人的身高與體重 B、兔的長毛與短毛 C、貓的白毛與藍眼 D、棉花的細絨與長絨
2.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對相對性狀。下列四組雜交實驗中,能判斷顯性和隱性關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3.在果蠅的下列細胞中,一定存在Y染色體的細胞是( )A.初級精母細胞 B.精細胞 C.初級卵母細胞 D.卵細胞4. 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只含有RNA的生物,遺傳物質(zhì)是RNA
B.只含有DNA的生物,遺傳物質(zhì)是DNAC.既有DNA又有RNA的生物,遺傳物質(zhì)是DNA和RNAD.既有DNA又有RNA的生物,遺傳物質(zhì)是DNA不是RNA5.等位基因位于 ( )A.DNA分子的兩條鏈上 B.復制后的兩條染色單體上C.同源染色體的同一位置上 D.信使RNA上6. 如圖所示,表示純合體細胞的是( )
7. DNA分子具有多樣性的原因是 ( )
A.堿基的種類不同         B.脫氧核糖的與磷酸的排列順序不同
C.堿基的配對方式不同       D.堿基對的排列順序不同
8. 具有100個堿基對的一個DNA分子片段,內(nèi)含60個腺嘌呤,如果連續(xù)復制2次,則需要游離的鳥嘌呤脫氧核苷酸多少個 ( )
A. 60 B. 80 C. 120 D. 180
9.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試驗,提出遺傳定律;薩頓研究蝗蟲的減數(shù)分裂,提出假說“基因在染色體上”;摩爾根進行果蠅雜交試驗,證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以上科學發(fā)現(xiàn)的研究方法依次是 ( )A.類比推理法、類比推理法、假說——演繹法
B.假說——演繹法、類比推理法、類比推理法
C.假說——演繹法、類比推理法、假說—演繹法
D.類比推理法、假說——演繹法、類比推理法
10. 孟德爾獲得成功的原因有 ( )
①正確選用豌豆作為實驗材料 ②研究時采用單因素到多因素的方法 ③用統(tǒng)計學方法分析實驗結(jié)果 ④科學的設計實驗程序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就一對聯(lián)會的同源染色體而言,其著絲點數(shù)、染色單體數(shù)和脫氧核苷酸鏈數(shù)分別是( )
A.2、4和4 B.2、8和4
C.4、4和4 D.2、4和8
12.下列關于色盲遺傳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B.母親色盲,兒子一定色盲
C.父親色盲,女兒可能是色盲 D.父母都不色盲,子女一定不色盲
13. 下列關于遺傳信息的說法不確切的是 ( )
A.基因中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代表遺傳信息 B.遺傳信息的傳遞主要是通過染色體上的基因傳遞的C.DNA分子能夠儲存足夠量的遺傳信息D.遺傳信息即生物體所表現(xiàn)出來的遺傳性狀14.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是 ( )
A.F2出現(xiàn)性狀分離 B.F2分離比3∶1
C.F1產(chǎn)生配子時等位基因分離 D.F1產(chǎn)生的配子比例相同
15.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中,將純種的黃色圓粒(YYRR)與純種的綠色皺粒(yyrr)豌豆雜交,F(xiàn)2代種子為480粒,從理論上推測,基因型為YyRR的個體數(shù)大約是 ( )
A.60粒 B.30粒 C.120粒 D.240粒
16.番茄果實的顏色由一對基因A、a控制,下表是關于番茄果實顏色的3個雜交實驗及其結(jié)果。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實驗組 親本表現(xiàn)型 F1的表現(xiàn)型和植株數(shù)目
紅果 黃果
1 紅果×黃果 492 504
2 紅果×黃果 997 0
3 紅果×紅果 1511 508
A.番茄的果實顏色中,黃色為顯性性狀 ( )
B.實驗1的親本基因型:紅果為AA,黃果為aa
C.實驗2的F1紅果番茄均為雜合子
D.實驗3的F1中黃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
17.下列生物中,遺傳物質(zhì)為RNA的是 ( )
A.大腸桿菌 B.大腸桿菌T2噬菌體
C.煙草花葉病毒 D.煙草
18.下面是遺傳病系譜圖。若圖中Ⅲ3與一有病女性婚配,
則生育病孩的概率為 ( )
A.1/4 B.1/6
C.1/3 D.1/8
19. 下列關于染色體與基因關系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染色體是由基因組成的 B.一條染色體相當于一個基因
C.基因的載體只能是染色體 D.染色體上的基因呈線性排列
20.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細胞中的DNA都在染色體上
B.細胞中每條染色體都只有一個DNA分子C.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與基因的行為一致
D.減數(shù)分裂后,父母雙方各將每個DNA分子中的一條鏈傳給子代21.以下為某植物生殖細胞形成過程中某些時期的示意圖,正確的描述是( )
A.①紡錘絲牽引著姐妹染色單體分開 B. ②紡錘絲牽引著同源染色體向細胞兩極移動
C.③同源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上 D.④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上22.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男性色盲患者的致病基因一定來自其外祖父
B.有耳垂的雙親生出了無耳垂的子女,則無耳垂為隱性性狀
C.雜合子自交的后代不會出現(xiàn)純合子
D.雜合子測交的后代都是雜合子
23. 艾弗里在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的實驗中,在R型細菌培養(yǎng)基中加入S型細菌的DNA后,培養(yǎng)一段時間,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基中( )
A.既有R型細菌,也有S型細菌
B.只有R型細菌
C.只有S型細菌
D.既無R型細菌,也沒有S型細菌
24.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分子的結(jié)構(gòu)模型,兩位科學家于1962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關于DNA分子雙螺旋結(jié)構(gòu)的特點,敘述錯誤的是( )
A.DNA分子由兩條反向平行的鏈組成
B.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cè)
C.堿基對構(gòu)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D.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成堿基對
25.基因型為AABBCC與aaBBcc的小麥進行雜交,這三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F(xiàn)1雜種形成的配子種類數(shù)和F2的基因型種類數(shù)分別是( )
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
26.細胞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
A.同源染色體配對(聯(lián)會)
B.四分體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交叉、互換
C.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離
D.姐妹染色單體分離
27.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噬菌體復制DNA的模板和原料分別是 ( )
A.噬菌體的DNA和噬菌體的脫氧核苷酸 B.噬菌體的DNA和細菌的脫氧核苷酸
C.細菌的DNA和細菌的脫氧核苷酸 D.細菌的DNA和噬菌體的脫氧核苷酸
28. 豌豆黃色(Y)對綠色(y)呈顯性,圓粒(R)對皺粒(r)呈顯性,這兩對基因是自由組合的。
甲豌豆(YyRr)與乙豌豆雜交,其后代中黃圓:黃皺:綠圓:綠皺約為3:3:1:1,由此可推
測出乙豌豆的基因型是( )A. YyRr B. Yyrr C.yyRR D. YyRR29.下列有關四分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每個四分體包含一對同源染色體的四個染色單體
B.經(jīng)過復制的同源染色體都能形成四分體
C.自由組合現(xiàn)象發(fā)生在四分體時期
D.四分體出現(xiàn)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間期
30. 小麥的高稈與矮稈是一對相對性狀,抗銹病與易染銹病是一對相對性狀
。讓一種高稈抗銹病的小麥與另一種矮稈抗銹病的小麥雜交,得到的后代如右圖(已知高稈對矮稈是顯性,兩對性狀遵循自由組合規(guī)律)
。下列與之有關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抗銹病對易染銹病一定是顯性
B.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一定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
C.后代中,矮稈抗病的純合子占矮稈抗病的1/4
D.子代中,高稈抗病的小麥一定是雜合子
31.對右圖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④是一個染色體,包含兩個染色單體①、③,兩個染色單體由一個著絲
點②相連
B.細胞中有兩對同源染色體,④和⑦為一對,⑤和⑥為另一對
C.在后期時,移向同一極的染色體一定都是非同源染色體
D.因為細胞無細胞壁,有中心體,所以可以判定該細胞為動物細胞
32. 對維持生物的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是( )
A.遺傳和變異 B.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
C.有絲分裂和受精作用 D.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
33. 某植物的花色由兩對自由組合的基因決定。顯性基因A和B同時存在時,植物開紫花,其它
情況開白花。現(xiàn)讓AABB與aabb雜交,得到的子一代自交,子二代中性狀分離比為 ( )
A.9:3:3:1 B. 3:1 C.9:7 D. 3:1:1:3
34.下列關于DNA復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細胞有絲分裂間期,發(fā)生DNA復制
B.DNA通過一次復制后產(chǎn)生四個DNA分子
C.DNA雙螺旋結(jié)構(gòu)全部解旋后,才開始DNA的復制
D.單個脫氧核苷酸在DNA解旋酶的作用下連接合成新的子鏈
35.一對夫妻色覺正常,他們的父母也均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色盲,則這對夫妻生一個色盲兒子的幾率是( )
A.1/4 B.0 C.1/2 D.1/8
36.已知1個DNA分子中有4000個堿基對,其中胞嘧啶有2200個,這個DNA分子中應含
有的脫氧核苷酸的數(shù)目和腺嘌呤的數(shù)目分別是( )
A.4000個和900個 B.4000個和1800個
C.8000個和1800個 D.8000個和3600個
37.果蠅灰身(B)對黑身(b)為顯性,現(xiàn)將純種灰身果蠅與黑身果蠅雜交,產(chǎn)生的F1代再自交產(chǎn)生F2代,將F2代中所有黑身果蠅除去,讓灰身果蠅自由交配,產(chǎn)生F3代。問F3代中灰身與黑身果蠅的比例是( )A.3:1 B.5:1 C.8:1 D.9:1
38.任何一種生物的DNA分子都具有特定的堿基排列順序,這就是DNA分子的特異性。下列能決定DNA分子特異性的是( )
A.A/T B.(A+T)/(G+C)
C.(A+G)/(T+C) D.G/C
39.下列關于伴性遺傳中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位于X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往往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B.位于X染色體上的顯性遺傳,往往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C.伴性遺傳的基因存在性染色體上,其遺傳和性別有關
D.伴性遺傳不一定遵循基因的分離規(guī)律而遺傳
40.已知馬的原始生殖細胞在減數(shù)分裂的四分體時期有32個四分體,則該生物的初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和精子細胞中的DNA數(shù)目分別是( )
A.64 32 16 B.128 64 32 C.96 64 32 D.64 64 32
第Ⅱ卷(共40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40分。請將答案填入答題卡)
41.(12分)下圖4個細胞是某種生物不同細胞分裂示意圖(假設該生物的體細胞有4條染色體),請回答下列各問題:
(1)在A、B、C、D中,屬于減數(shù)分裂的是 。
(2)A細胞有 條染色體,有 個DNA分子。
(3)具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有 。
(4)不具有姐妹染色單體的細胞有 。
(5)D細胞形成的子細胞名稱是
42.(8分)下圖為與白化病有關的某家族遺傳系譜圖,據(jù)圖分析回答問題:
(1)該遺傳病是受____________染色體上____________(填顯性或隱性)基因控制的。
(2)Ⅱ3為純合子的幾率是_______。
(3)若Ⅱ3與一個雜合女性婚配,所生兒子為白化病人,則第二個孩子為白化病女孩的幾率是____________。
43.(12分)右圖是DNA分子結(jié)構(gòu)模式圖,請據(jù)圖分析回答:
(1)組成DNA的單體是[ ]_______________;在雙鏈
DNA分子中共有堿基2000個,其中一條鏈上的腺嘌呤與鳥嘌呤之和為
600個,那么對應鏈上的腺嘌呤與鳥嘌呤之和為________________個。
(2)DNA分子復制時,作用于[7]處的酶是___________;將單個的[5]連接
成DNA分子的酶主要是________。
(3)復制出的DNA與親代DNA儲存的遺傳信息完全相同,
原因是 。
(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其堿基比率A+T/G+C的值各不相同,這一事
實表明,DNA分子結(jié)構(gòu)具有 。
44.(8分)果蠅紅眼(W)對白眼(w)為顯性,這對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而果蠅灰身(B)對黑身(b)為顯性,這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現(xiàn)將純合的灰身白眼雄果蠅與純合黑身紅眼雌果蠅雜交,再將F1中雌、雄個體相交, 產(chǎn)生F2,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F1基因型為 ,
(2)F2中灰身果蠅與黑身果蠅的分離比為 。
(3)F2代中,眼色出現(xiàn)性狀分離的果蠅性別為 ,其中紅眼與白眼比例為 。
答 案
一、選擇題(1-20題每題1分,21-40題每題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A C C B D C C D D D D C A C C C D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B A C A D B B A C C B C A D C C B D B
41.(共12分)
(1)B和D
(2)8 8
(3)A、B、C
(4)A和D
(5)精細胞或極體
42.(共8分)
(1) 常 隱
(2) 1/3
(3) 1/8
43.(共12分)
(1)[5]脫氧核苷酸 400
(2)解旋酶 DNA聚合酶
(3)復制出的DNA是以親代DNA為模板,按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復制產(chǎn)生的
(4)多樣性
44.(共8分)
(1)BbXWY、 BbXWXw
(2)3:1
(3)雄性; 1:l
(注:所有空均每空2分。)佳木斯高中三校期中聯(lián)合考試
高一歷史試卷
命題人:李艷軍 審題人:金春曉
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60分鐘。
第I卷 (選擇題,共50分)
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計25小題,共50分)
1、“二月二,龍?zhí)ь^,大倉滿,小倉流。”這一天是民間傳說“龍?zhí)ь^”的日子,也稱為“春龍節(jié)”,人們用許多美食祭拜龍王,希望它能夠行云布雨,廣灑甘霖。從節(jié)日的起源看,形成這一風俗的主要因素是( )
A.宗教習俗 B.祭祀祖先 C.紀念慶典 D.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2、下列圖片最能反映唐代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的是
A        B          C         D
3、考古是研究歷史的重要途徑,可以印證歷史上的文字記載。考古
學家對右圖的考古材料展開過積極研究,研究結(jié)果是,此圖與當時的
土地制度有關。其中最合乎研究結(jié)果的是
A.“盤古開天地” B.“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C.“相地而衰征” D.“更名天下田為王田”
4、“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是中國古代經(jīng)濟生活中普遍的現(xiàn)象,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
A.土地兼并 B.重農(nóng)抑商 C.閉關政策 D.貧富分化
5、《沈氏農(nóng)書》中記載:“家有織戶,織與不織,總要吃飯,不算工本,自然有贏。”這段話反映了中國古代家庭手工業(yè)
A.與農(nóng)業(yè)相結(jié)合,競爭力強 B.生產(chǎn)方式落后,效率較低
C.以營利為目的,面向市場 D.生產(chǎn)成本較低,自給自足
6、下圖呈現(xiàn)的是我國古代各個時期的生產(chǎn)工具,其中涉及動力革新的有
  ①牛耕 ②花樓機(花機) ③翻車    ④水排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史記 貨殖列傳》中說:“待農(nóng)而食之,虞(指開發(fā)山林川澤等自然資源)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并引《周書》的話說:“農(nóng)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財匱少而山澤不辟矣。”以上材料表明司馬遷的經(jīng)濟主張是
A.肯定人們的求利活動 B.對農(nóng)工商業(yè)一視同仁
C.以農(nóng)為本 D.重農(nóng)輕商
8、《唐會要》卷八六記載:“貞觀元年十月敕:五品以上,不得入市。”這說明
A.政府禁止商業(yè)活動 B.政府禁止高官從事商業(yè)活動
C.政府鼓勵官吏經(jīng)商 D.政府鼓勵高官從事商業(yè)活動
9、都城,往往是農(nóng)業(yè)社會皇權與文化的集結(jié)處和輻射中心。從下圖(西漢、唐和北宋的
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現(xiàn)出新的變化趨勢。 實際上它反映了
A、城市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 B、統(tǒng)治者重視都城建設
C、吸收國外建都的經(jīng)驗 D、重農(nóng)抑商的政策
10、明朝時嘉興石門鎮(zhèn)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須壯有力者……鎮(zhèn)民少,輒募旁邑民為傭……一夕作傭直二銖而贏。”這一記載反映的實質(zhì)是( )
A.當?shù)厝丝趪乐夭蛔? B.當?shù)爻霈F(xiàn)資本主義萌芽
C.當?shù)毓ど虡I(yè)經(jīng)濟發(fā)展 D.當?shù)厣唐方?jīng)濟滲入農(nóng)村
11、新航路開辟以前,人們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圍,或者是兗州東部和中部,
或者是亞歐大陸及北非等等,總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造成上述對世界認識局限的
原因是
A、不同地區(qū)資源環(huán)境的差異 B、世界各地區(qū)處于隔絕閉塞狀態(tài)
C、不同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的差異 D、世界各地文化、價值觀念的不同
12、“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柵欄,一個終點。到1500年左右,它一變而為一座橋梁,一個起程點了。”架起這座橋梁的開拓者是( )
A.迪亞士 B.哥倫布 C.達迦馬 D.麥哲倫
13、今天,荷蘭的成年人經(jīng)常向孩子們重復這樣一句話:“荷蘭之所以還是荷蘭,是因為我們的祖先照顧好了自己的生意。”那么對于17世紀的荷蘭“照顧好了自己的生意”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成為頭號貿(mào)易強國 B.擅長海盜式的劫掠
C.組建大型商業(yè)公司 D.壟斷東方香料貿(mào)易
14、1831年,有一歐洲人描述道:“兩世紀以前,一千個人當中沒有一人穿襪子;一世紀以前,五百個人當中沒有一人穿襪子;現(xiàn)在,一千個人當中沒有一人不穿襪子。”導致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業(yè)革命的開展 B、歐洲資本主義經(jīng)濟落后
C、化學工業(yè)的興起 D、歐洲人生活觀念的改變
15、18世紀中后期,一場對人類歷史發(fā)展有著重大影響的革命首先在英國爆發(fā)。這場革命雖沒有刀光劍影,卻對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下面對這次革命的本質(zhì)特點敘述最為準確的是( )
A.雇傭關系取代師徒關系 B.手工工場取代手工作坊
C.機器生產(chǎn)取代手工勞動 D.生產(chǎn)高速發(fā)展取代緩慢增長
16、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最重要的推動力是( )
A.科學研究 B.市場競爭 C.資本集中 D.人才流動
17、“嫂嫂織布,哥哥賣布……土布貴,洋布便宜;土布沒人要,餓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國的這首民謠反映了當時的一種社會經(jīng)濟現(xiàn)象。這一社會經(jīng)濟現(xiàn)象的實質(zhì)是( )
A.傳統(tǒng)絲織業(yè)的發(fā)展 B.國內(nèi)貿(mào)易中心的轉(zhuǎn)移
C.自然經(jīng)濟開始解體 D.民族工業(yè)的產(chǎn)生
18、張謇曾說:“我們?nèi)寮遥幸痪涠笠豢蓜訐u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這句話的解釋,就是說一切政治及學問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數(shù)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線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創(chuàng)辦的紗廠命名為“大生”。從這個角度看近代民族企業(yè)
A.發(fā)展民族工業(yè),救亡圖存 B.應大力發(fā)展重工業(yè)
C.以輕工業(yè)為主,注重民生 D.儒家思想指導商業(yè)
19、19世紀60年代以后,上海逐漸形成了以漢字注音為特點的洋涇浜英語。“來是康姆去是夠”(come,go),“好度由途敘闊情”(how do you do)等,據(jù)此說明這一時期上海社會生活發(fā)生的變化包括
①英語開始在當?shù)亓鱾? ②生活方式受到西方的影響
③引進了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成果 ④西方飲食文化進入上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下圖為“上海——吳淞”鐵路。1876年由怡和洋行承建,該鐵路于1877年被中國政府購得后搗毀。對此你能得到的正確信息是
A.洋務派主張利用西方先進技術來維護清朝的統(tǒng)治
B.清統(tǒng)治者思想愚昧保守,不能順應世界發(fā)展潮流
C.清政府推行“鐵路國有”政策,維護中國鐵路路權
D.民族工業(yè)受到外國資本主義和封建勢力雙重壓迫
21、“當一月底,在巴茲基召開的守備部隊大會上……騎兵連的戰(zhàn)士就公開提出了意見。從他們的隊伍里喊出了這樣的口號:‘趕走征糧隊!’‘征糧工作該收場啦!’‘打倒抽食委員!’”材料描述的這一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背景是
A.農(nóng)民對戰(zhàn)時共產(chǎn)主義政策不滿 B.新經(jīng)濟政策實施遭到農(nóng)民的反對
C.農(nóng)民對農(nóng)業(yè)集體化運動強烈不滿 D.斯大林模式下農(nóng)民生活困苦
22、列寧在《論糧食稅》中指出,“我們還不能實現(xiàn)從小生產(chǎn)到社會主義的直接過渡……所以我們應該利用資本主義作為小生產(chǎn)和社會主義的中間環(huán)節(jié),作為提高生產(chǎn)力的手段、途徑、方法和方式。”為此,蘇俄采取的措施是( )
A.戰(zhàn)時共產(chǎn)主義政策 B.新經(jīng)濟政策
C.農(nóng)業(yè)集體化政策 D.工業(yè)化政策
23、1933年,美國前總統(tǒng)柯立芝說:“在其他蕭條時期,總可以看到能夠寄托希望的事物,但現(xiàn)時舉目四顧,卻看不出任何希望。”有人描述當時的情景說:“人們常常談到社會革命。成千上萬的人的確認為:被剝奪者和饑餓的人們將反抗把他們帶進這種絕望境地的政府和經(jīng)濟制度。”上述材料表明經(jīng)濟危機( )
A.給社會生產(chǎn)力造成嚴重破壞 B.經(jīng)濟繁榮導致社會貧富分化
C.加劇了世界局勢的緊張 D.加深了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危機
24、大型電視專題片《大國崛起》中說:“近五百年來,真正意義上擁有過世界霸權的只有三個國家,即荷蘭、英國和美國。這三個國家對市場經(jīng)濟進行了接力棒式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如果此說能夠成立,美國對市場經(jīng)濟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
A.大力推行重商主義經(jīng)濟政策 B.最早確立自由市場經(jīng)濟模式
C.確立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 D.開創(chuàng)國家干預經(jīng)濟的模式
25、2007年8月發(fā)生在美國的次信貸危機猶如風暴席卷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全球知名投資家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指出,經(jīng)過幾十年的過度消費后,美國經(jīng)濟處于“非常嚴重的經(jīng)濟調(diào)整邊緣”。日前他在接受奧地利日報采訪時指出,全球正面臨二戰(zhàn)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這使很多人想起了70多年前的“大蕭條”。為了克服危機,羅斯福新政的主要內(nèi)容是通過國家干預
A.擴大消費帶動生產(chǎn) B.使美元升值
C.鼓勵農(nóng)民提高產(chǎn)量 D.保護喪失支付能力的小銀行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50分)
主觀性試題:(本大題共50分,其中26題22分,27題28分)
26、(22分)經(jīng)濟的發(fā)展,折射出時代的變遷,影響著社會的進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朝代 糧食畝產(chǎn)水平(市斤) 人均糧食占有量(市斤) 全國耕地面積(億市畝) 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所占比重
春秋戰(zhàn)國 91(全國) 614.8 2.3 94%
秦 漢 117(全國) 1048.35 5.72 94%
魏晉南北朝 122(北方)215(南方) 1167.7 3.85 90%
隋 唐 124(北方)328(南方) 1450.92 6.42 90%
材料二 植茶業(yè)在唐代相當發(fā)達,產(chǎn)茶地90%集中于今天浙江、福建、江西、江蘇、安徽、湖北、湖南等省。據(jù)唐朝張途記載:“(祁門縣)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無遺土,千里之內(nèi),業(yè)于茶者七八矣。”
 ——據(jù)郭亮《從茶產(chǎn)地的分布看唐代區(qū)域經(jīng)濟的開發(fā)》
材料三 宋朝是中國社會市民階級正式產(chǎn)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業(yè)者、商人、小業(yè)主構(gòu)成了宋朝的中產(chǎn)階級,他們經(jīng)濟富足,又有自己獨立的價值追求,市民的富足閑暇生活及審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榮,戲曲、雜技、音樂、詩歌、小說等都在宋代高度繁榮。       ——詹子慶編《中國古代史參考資料》
材料四 (乾隆時人說)近日富商巨賈,挾其重資,多買田地,或數(shù)十頃或數(shù)百頃。         ——摘自李文治編《中國近代農(nóng)業(yè)史資料》第一輯
請回答:
(1)據(jù)材料一,概括春秋戰(zhàn)國到隋唐時期中國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趨勢。(4分)
(2)據(jù)材料一,分析材料二中茶葉種植在唐代發(fā)達的原因。(4分)
(3)你覺得材料二中“(祁門縣)……千里之內(nèi),業(yè)于茶者七八矣”的記錄可信嗎?(1分)結(jié)合材料或所學知識說明理由。(4分)
(4)結(jié)合材料三,簡述宋朝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主要影響(4分)
(5)材料四揭示了什么社會現(xiàn)象?(2分)這種現(xiàn)象對新經(jīng)濟因素發(fā)展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3分)
27、(28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1700年,英國人均收入大約只有8—9英鎊,1750年前后,增長到12—13英鎊,19世紀初,在這個數(shù)字的基礎上又增長80%,到1860年再增加一倍,……
  在工業(yè)革命前的1750年,英國2500人以上的城市人口僅占全國總?cè)丝诘? 25%,1801年增加到33.8%,1851年上升到50.2%,1911年達到78.1%,而農(nóng)村人口則從一個半世紀前的75%降至21.9%。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實現(xiàn)城市化的國家。
工業(yè)革命不僅極大地提高了生產(chǎn)力,還引起了社會結(jié)構(gòu)的重大變革。恩格斯說:“新生的工業(yè)能夠這樣成長起來,只是因為它……,把從前的大商人變成了工廠主,它排擠了小資產(chǎn)階級,并把居民間的一切差別化為工人和資本家之間的對立。”
材料三
鴉片戰(zhàn)爭后的破產(chǎn)農(nóng)民     江南制造總局大門     1863年上海洪盛機器碾米廠
材料四 現(xiàn)代工業(yè)和生產(chǎn)所需的能源絕大部分來自煤和石油。據(jù)美國石油協(xié)會估計,地球可能儲藏有近2萬億桶石油,可供人類開采不到95年。而煤、石油和天然氣的大量使用,排出大量有害物質(zhì),嚴重地威脅著人類自身的生存。
  材料五 《12英尺的戰(zhàn)利品》是美國一位攝影家于1908
年拍攝的。圖中幾位伐木工人正驕傲地炫耀即將被他們伐倒的
巨樹。巨樹轟然倒下,隨之而來的是自然對人類的懲罰。
請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世界經(jīng)濟領域的哪一次重大變革 (2分)指出這一變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就。(2分)
(2)依據(jù)材料二,說明這一重大事件對英國社會和經(jīng)濟領域產(chǎn)生的重大影響。(8分)
(3)根據(jù)材料三,談談工業(yè)文明對中國的影響。(6分)
(4)結(jié)合材料四、五和你的生活實際,指出工業(yè)文明給人類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6分)
(5)面臨工業(yè)文明給人類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們該如何應對?(4分)
佳木斯高中三校期中聯(lián)合考試
高一歷史試卷答案
一、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B A D D B B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B A C A C C A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B D D A
二、主觀性試題:
26、(22分)
(1)趨勢:糧食畝產(chǎn)提高;人均糧食增加;耕地面積增加;南方經(jīng)濟發(fā)展;糧食作物種植面積比重下降。(4分)(答四點即可)
(2)原因:糧食產(chǎn)量提高保障糧食供應;多余勞力種植經(jīng)濟作物;耕地面積增加為茶葉種植提供條件。(4分)(答兩點4分)
(3)評分說明:以下兩種看法,只要言之有理,均同等給分。
可信(1分)糧食種植迅速發(fā)展為經(jīng)濟作物的專業(yè)化生產(chǎn)提供可能;祁門縣山多田少,適宜種茶。(4分)
或答不可信(1分)在當時條件下(生產(chǎn)力水平低、重農(nóng)抑商思想)“業(yè)于茶者七八”有夸大之嫌。(4分)
(4)促使市民階層產(chǎn)生,出現(xiàn)了其獨立的價值追求和社會生活方式;促進了宋朝文化高度繁榮.(4分)
(5)大量商業(yè)資本投向土地。( 2 分)
影響:影響了商業(yè)資本的積累,不利于手工業(yè)生產(chǎn)規(guī)模的擴大,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進一步發(fā)展。( 3分)
27、(28分)
(1)工業(yè)革命(2分);蒸汽機的改良并投入使用(2分)
(2)提高了人民收入,改善了人民生活;提高了工業(yè)生產(chǎn)力,使英國從農(nóng)業(yè)國變?yōu)楣I(yè)國(或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yè)化國家);經(jīng)濟結(jié)構(gòu)發(fā)生變化,大批農(nóng)業(yè)人口進入城市從事工業(yè)生產(chǎn),加速了城市化進程;工業(yè)革命促使社會關系發(fā)生變化,工業(yè)資產(chǎn)階級和工業(yè)無產(chǎn)階級成為社會的兩大階級。(答出3點得8分)
(3)小農(nóng)經(jīng)濟開始瓦解;洋務運動興起;民族資本主義產(chǎn)生(6分)
(4)資源的消耗與浪費.環(huán)境污染.生態(tài)破壞等。(答對任意與題意相符的三項,得6分,一項2分,多答不加分)。
(5)愛護家園,保護環(huán)境;建立節(jié)約型社會;樹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科學發(fā)展觀,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等。(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4分)佳木斯市高中三校聯(lián)合期中考試高一語文試題
考試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
命題單位:佳市八中   命題人:崔長靜
請按照題號將題答在答題卡上,答在本試卷上無效。
第Ⅰ卷 閱讀題
 
一、現(xiàn)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唐詩現(xiàn)在又開始讓人感覺真切和親切了,這是經(jīng)歷了和傳統(tǒng)文化分別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內(nèi)心感覺。經(jīng)歷了千年,唐詩還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當時的創(chuàng)作盛況。那么多唐詩顯然不可能都是為了功名而寫作的。它是一種流行的東西,是社會場合的一種交流方式,更多時候就像現(xiàn)在的歌詞。王之渙和高適、王昌齡幾個去歌臺舞榭,聽歌女唱他們的詩。幾輪下來,獨獨聽不到王之渙的詩。王之渙指著歌女中最美的一個,對在座的詩人們說,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詩,他從此就不寫詩了。那個最美的歌女出場唱的果然是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那一首。這說明我們所景仰的唐詩,在當時很可能多是傳唱的歌詞。當時寫詩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過小李杜和溫庭筠吧?杜甫的詩,可能文本些,難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數(shù)十年后才建立,應該和唐詩本真的歌詞性質(zhì)有關。
從這個意義上說,三十年來中國內(nèi)地流行歌詞的長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這個世界上生活著經(jīng)歷著,悲歡冷暖,酸甜苦辣,都會感動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內(nèi)容就是人的現(xiàn)實和夢想,譬如生命、愛情、母親、故鄉(xiāng)、離別、重逢、游歷和從軍等等。這些在唐詩里也都寫遍了。李谷一首唱的《鄉(xiāng)戀》,對于故鄉(xiāng)的依戀和懷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靜夜思》是一樣的精致平實。谷建芬作曲的《燭光里的媽媽》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敵,《思念》和李商隱的無題詩,美感是相通的。還有北京奧運會主題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相比,也是不見遜色的。
把現(xiàn)在的歌詞和唐詩比較,只是想說明兩者是同樣的東西。盡管不在同一時空,兩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樣的。雖然兩個時代的作品也無法混淆,同樣的留別的詩,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和羅大佑的《追夢人》就不一樣。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詩無愧于時代,羅大佑的歌詞同樣無愧于時代。至于說歷代的歌唱同樣珍貴,為什么唐詩讓我們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詩總覺得要比現(xiàn)在的歌詞好多了?且以唐三彩為例。唐人見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們見到的不一樣。我們見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時間和距離產(chǎn)生了美。當時的唐三彩和唐詩一樣流行、時尚。時時面對的東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會滋潤和鼓舞同樣歌唱著的心。
(摘編自陳鵬舉《詩與歌詞》)
下列對于唐詩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讓人們感到真切和親切的唐詩,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國人的情感所難以割舍。
B.在唐朝,人們盛行寫詩和傳唱詩,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詩并不是為了求取功名而創(chuàng)作的。
C.現(xiàn)在人們所景仰的唐詩,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種社交方式,又被作為流行歌曲的歌詞,其中尤以后者為多。
D.即使是大詩人李白的詩的傳唱,到晚唐也就漸漸不再流行了,唐朝詩人之多,于此可見一斑。
2. 下列關于現(xiàn)在的流行歌詞和唐詩的比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歷史上唐詩最終為宋詞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來中國的流行歌詞卻能長盛不衰,這是值得欣喜的。
B.現(xiàn)在的流行歌詞和唐詩一樣,寫的都是人的現(xiàn)實和夢想,都會使人感動在心,用心去歌唱。
C.李谷一首唱的《鄉(xiāng)戀》和李白的《靜夜思》,在表現(xiàn)對故鄉(xiāng)的依戀和懷念方面可謂異曲同工。
D.比起王勃的“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來,北京奧運會的主題歌《我和你》顯得更為出色。
3. 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王之渙說,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詩,從此就不寫詩了。這說明王之渙的詩當時曾被廣泛傳唱。
B.杜甫的詩,可能表現(xiàn)得文本一些,這應該跟唐詩本真的歌詞性質(zhì)有一定的關系,所以難以流行。
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詩一樣也是流行的、時尚的東西,因而當時的人們是不會把它看得很珍貴的。
D.時間和距離能夠產(chǎn)生美,可以想見,現(xiàn)在流行歌曲的歌詞在若干年后應該也會被人們推崇的。
二、古代詩文閱讀(42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張栻字敬夫,丞相浚子也。以蔭補官,辟宣撫司都督府書寫機宜文字,除直秘閣。栻時以少年,內(nèi)贊密謀,外參庶務,其所綜畫,幕府諸人皆自以為不及也。間以軍事入奏,因進言曰:“陛下上念宗社之仇恥,下閔中原之涂炭,惕然于中,而思有以振之。臣謂此心之發(fā),即天理之所存也。愿益加省察,而稽古親賢以自輔,無使其或少息,則今日之功可以必成,而因循之弊可革矣。”孝宗異其言,于是遂定君臣之契。
會史正志為發(fā)運使,名為均輸,實盡奪州縣財賦,遠近騷然,士大夫爭言其害,栻亦以為言。上曰:“正志謂但取之諸郡,非取之于民也。”栻曰:“今日州郡財賦大抵無余,若取之不已,而經(jīng)用有闕,不過巧為名色以取之于民耳。”上矍然曰:“如卿之言,是朕假手于發(fā)運使以病吾民也。”旋閱其實,果如栻言,即詔罷之。
知閣門事張說除簽書樞密院事,栻夜草疏極諫其不可,旦詣朝堂,質(zhì)責宰相虞允文曰:“宦官執(zhí)政,自(蔡)京、(王)黼始;近習執(zhí)政,自相公始。”允文慚憤不堪。栻復奏:“文武誠不可偏,然今欲右武以均二柄,而所用乃得如此之人,非惟不足以服文吏之心,正恐反激武臣之怒。”孝宗感悟,命得中寢。然宰相實陰附說,明年出栻知袁州,申說前命,中外喧嘩,說竟以謫死。
栻為人表里洞然,勇于從義,無毫發(fā)滯吝。每進對,必自盟于心,不可以人主意悅輒有所隨順。病且死,猶手疏勸上親君子遠小人,信任防一己之偏,好惡公天下之理。天下傳誦之。栻有公輔之望,卒時年四十有八。孝宗聞之,深為嗟悼,四方賢士大夫往往出涕相吊,而江陵、靜江之民尤哭之哀。嘉定間,賜謚曰宣。
栻之言曰:“學莫先于義利之辨。義者,本心之當為,非有為而為也。有為而為,則皆人欲,非天理。”此栻講學之要也。
──選自《宋史》(有刪改)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辟宣撫司都督府書寫機宜文字 辟:(被)征召
B.下閔中原之涂炭   閔:憐憫
C.知閣門事張說除簽書樞密院 除:除名
D.中外喧嘩,說竟以謫死 竟:最終
5. 下列各組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①而所用乃得如此之人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①而稽古親賢以自輔 ②申之以孝悌之義
C.①正恐反激武臣之怒 ②蚓無爪牙之利
D.①孝宗聞之,深為嗟悼 ②竊為大王不取也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張栻以蔭補入官列,擔任直秘閣;同時又少年老成,才能卓異,應對得體,使幕府的人都自
  嘆不如,因而深得皇上信任。
B.發(fā)運使史正志推行 “均輸”方案,張栻和士大夫們都極力反對,且言辭異常激烈。
C.宰相虞允文任命張說擔任簽書樞密院事的職務,張栻堅決諫阻,并責備了虞允文。
D.張栻擔任公輔時很有名望,可惜英年早逝,孝宗皇帝深感嘆息。他去世時,賢士大夫和江陵、
靜江的百姓都很傷心。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上矍然曰:“如卿之言,是朕假手于發(fā)運使以病吾民也。”(6分)
(2)病且死,猶手疏勸上親君子遠小人。(4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倦夜
杜甫
竹涼侵臥內(nèi),野月滿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
暗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萬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8.本詩前六句描繪了哪些意象 體現(xiàn)了秋夜怎樣的特點?(6分)
9.本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12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愁空山。(《蜀道難》)
(2)東船西舫悄無言, 。(《琵琶行》)
(3)嘈嘈切切錯雜彈, 。(《琵琶行》)
(4) ,塞上風云接地陰。(《秋興》)
(5)一去紫臺連朔漠, 。(《詠懷古跡·其三》)
(6)此情可待成追憶, 。(《錦瑟》)
(7) ,無復雞人報曉籌。 (《馬嵬》)
(8) ,不盡長江滾滾來。 (《登高》)
(9)故木受繩則直, 。 (《勸學》)
(10)鍥而不舍, 。 (《勸學》)
(11)天下云集響應, 。 (《過秦論》)
(12)聞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師說》)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劉二感到最自豪的事情不是吃餃子,而是小時候媽媽對他說過的一句話。
媽媽說:“二小,你是一個有志氣的孩子,也是一個有福氣的孩子。”
這句話媽媽一連說了很多年。劉二24歲那年,媽媽一個人搬到荒山上去住了,從此不再給家里人包餃子,也不再說那句話了。
  小時候劉二家里很窮。可是再窮過年也總要吃頓餃子。過年嘛,不吃頓餃子能算過年?
餃子是必須要吃的,而且,鄉(xiāng)間的習俗,餃子里還要包上一兩枚硬幣,誰吃到了就預示著誰是一個有福氣的人。
劉二8歲那年,在自己的那碗餃子里吃出了一枚2分錢的硬幣。他把一個圓滾滾的餃子填進嘴里,用力一咬,就聽見喀嗤一聲,他興奮得差一點跳起來。他把嘴里的硬東西吐出來,大聲宣布:“我吃到錢啦。”
  劉二的媽媽撿起他吐在桌子上的2分錢硬幣,用手指擦干凈之后又送給他,喜滋滋地對他說:“二小,你是一個有志氣的孩子,也是一個有福氣的孩子。”
  聽媽媽這樣說,劉二咧開大嘴笑了,還抬起一只手,在自己的后腦勺上輕輕撓了兩下。
  劉二8歲那年,他開始上小學了,他的一條瘸腿遭到了同學們的嘲笑。在村子里到處亂跑的時候不是這樣。村子里的孩子沒有嘲笑他的,他們天天在一起玩兒,看不見劉二的瘸腿,或者是,他們覺得劉二天生就應該有一條瘸腿,沒啥好奇怪的。學校里的孩子還沒有修煉到這種程度,他們一看見劉二的瘸腿,就大呼小叫起來,后來還把他的瘸腿編成了順口溜到處傳唱。那些日子,劉二每天肚子都氣得鼓鼓的。
自從吃到了2分錢的硬幣,劉二就不跟那些嘲笑他的孩子計較了。他在心里對他們說:“我是一個有志氣的孩子,也是一個有福氣的孩子,我不會在乎你們說什么。”
  從8歲到23歲,劉二年年嘴里都要喀嗤一聲,年年都能從餃子里吃到2分錢硬幣,媽媽也年年都要重復一遍她說過的話。媽媽的話,給了劉二做人的底氣,他覺得,這輩子,他一定會做出一件讓人高看一眼的大事情。
  劉二23歲那年,發(fā)現(xiàn)了一個很重要的秘密。年夜飯的餃子已經(jīng)煮好了,卻遲遲沒有端上來。劉二著急了,進廚房去看,他看見媽媽正在用手指頭去捏那些煮好的餃子,嘴里還嘟嘟囔囔的說:“我做了記號呀,怎么找不到了?”
  那年的餃子,有不少讓媽媽的手指頭捏破了。吃餃子的時候,劉二的眼圈一直是紅的。
媽媽去世以后,劉二用那些硬幣買了一棵槐樹苗,栽在媽媽的墳前。轉(zhuǎn)過年,他向村委會遞了申請,承包了那座荒山。
  從此,每年的年夜餃子劉二都是跟媽媽在一起吃的。他把一碗餃子端到媽媽的墳前,說一句,媽,過年了,就大口大口吃起來。自然而然的,他的嘴里會“喀嗤”一聲。他從嘴里吐出2分錢硬幣,對媽媽說,媽,二小是一個有志氣的孩子,也是一個有福氣的孩子。說完,他的淚水,會像溪水一樣從眼眶里涌出來。
  如今,劉二媽媽墳前的那棵槐樹已經(jīng)長得很高了,劉二承包的荒山也綠得不能再綠了。雨后,山溝里到處都是清清的溪水。他不想讓那些溪水白白流掉,就在山下修了一個池塘,種上了蓮花,養(yǎng)上了魚。
  夏天的中午,劉二喜歡躺在池塘邊的樹陰里,看粉紅粉白的蓮花在微風中搖曳,看鯉魚在水面上撒歡,聽草魚吃草的嚓嚓聲。他的臉上寫滿了得意。常常,就這樣不知不覺地,他沉浸到好夢當中了。
村里有人看見過劉二在樹陰里酣睡的模樣,感慨地說:“舒服的不如躺著,這個劉二,真是好福氣。”
(1)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概括和鑒賞,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 )( )(5分)
A.從劉二小時候起,媽媽就反復告訴他“你是一個有志氣的孩子”,她是有意識地激勵兒子從小要立志,長大了要干出一番事業(yè)。
B.“吃餃子的時候,劉二的眼圈一直是紅的。”“說完,他的淚水,會像溪水一樣從眼眶里涌出來。”這兩處肖像描寫表現(xiàn)了劉二對母親的感激之情。
C.劉二吃了十幾年福餃子,直到23歲才知道了真相,他始終相信吃了有硬幣的餃子會獲得福氣,自已一個人過年,還是要吃這種餃子。
D.小說通過豐富細致的描寫表現(xiàn)了母愛的主題,劉二從母親的肯定中獲得了有益的心理暗示,自強不息,取得了人生的成就。
E.小說結(jié)尾,村里人感慨劉二真是好福氣,一則照應了題意,二則表達了大家對他有一位好母親和事業(yè)取得成功的羨慕之情。
(2)“二小,你是一個有志氣的孩子,也是一個有福氣的孩子”這句話在文中有哪些作用?(6分)
(3)這篇小說在塑造人物形象上運用的最突出的手法是什么?舉兩例簡要分析。(6分)
(4)有人說,小說在劉二發(fā)現(xiàn)母親捏餃子的情節(jié)后便可以結(jié)束,你是否同意這種看法?請簡述理
由。(8分)
第Ⅱ卷 表達題
四、語言文字運用(14分)
1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在比賽中,這支球隊在戰(zhàn)術意識、進攻手段和體能上的表現(xiàn)很不理想,簡直就是差強人意。
B.聽說這家晚報和當?shù)仉娦挪块T將聯(lián)合舉辦高校招生大型電話咨詢會,請有關專家答疑解惑,考生和家長都喜出望外。
C.在今年的“排隊推動日”活動中,雖仍有鳳毛麟角的幾個“不自覺者”,但廣大市民不論乘車還是購物都能自覺排隊。
D.近年來,隨著流域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松花江污染問題也日漸嚴重,因此恢復松花江的生態(tài)功能間不容發(fā)。
1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 參加今年清明祭掃活動的有老師、學生和團員。
  B. 我國人口眾多,盲人數(shù)量也是世界上最多的國家。
C. 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我的進步很大,因為老師對自己都是嚴格要求的。
D. 現(xiàn)代醫(yī)學一再證明,當一個人精力衰退、對事物缺乏好奇心與興趣時,循環(huán)系統(tǒng)功能也會
跟著退化。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 (  )
  節(jié)日文化是一個民族精神和情感傳承的重要載體之一。傳統(tǒng)節(jié)日傳承了很多文化、歷史和傳說,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天人合一”的博大哲學思想。
如 , , ; , ,
……這些節(jié)日均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的親和,其中蘊涵很深的中國文化傳統(tǒng)。
①人們登高遠望   ②感受大自然朝氣蓬勃的生命力 
③清明節(jié)正值萬物復蘇時期  ④可在大自然里直抒胸臆
⑤重陽節(jié)適逢秋高氣爽時節(jié)  ⑥人們可到戶外踏青 
A.③⑥④⑤①②      B.⑤①④③⑥②  
C.③⑥②⑤①④ D.⑤⑥④③①②
15. 學習古代詩歌,我們徜徉在歷代詩歌長廊中,猶如欣賞一幅幅優(yōu)美深邃的歷史畫卷;仰視歷史天空燦爛的群星,我們滿懷崇敬之意。欣賞詩歌,既是解讀人品,也是體驗真情。請以古代詩歌為內(nèi)容,仿照例句續(xù)寫兩個句子,構(gòu)成排比。(5分)
例句:屈原在《離騷》楚韻的悲歌中,懷沙沉江,用生命詮釋了愛國的情懷;
續(xù)寫: ;

五、寫作(60分)
16.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60分)
  春耕時節(jié),連續(xù)下了幾天雨。在田邊我遇到了一位種樹的老農(nóng)。
  我說:“有這樣充足的雨水,樹木一定能長好。”
  誰知老農(nóng)的見解卻是:“不對!不要以為風調(diào)雨順就好,這只會使樹的根長在表土上,大風一刮它們就立刻倒下。”
  我有些震驚。
老農(nóng)繼續(xù)道:“相反,如果天氣有些干旱,樹就會將跟扎到泥土深處去吸收水分和養(yǎng)料。這樣即使的風再大,天再旱,它們也照樣能夠活下去。”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或其含意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2011—2012學年度下學期佳木斯市高中三校聯(lián)考試卷
高一數(shù)學試卷
命題學校: 農(nóng)墾佳木斯學校 命題人: 楊尚清 校對人:崔紅英
第Ⅰ卷(共6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60分)
1.在中,,則( )
A、 B、 C、 D、
2.在中,,則此三角形解的情況是( )
A、一解 B、兩解 C、一解或兩解 D、無解
3.在中,若,則( )
A、 B、 C、 D、
4.等差數(shù)列的前項和為30,前項和為100,則它的前項和是( )
A、130 B、170 C、210 D、260
5.已知等比數(shù)列的公比,則等于( )
A、 B、 C、 D、
6.若兩等差數(shù)列、前項和分別為、,滿足,
則的值為( )
A、 B、 C、 D、
7. 設a,b,c,d∈R,且a>b,cA.a(chǎn)+c>b+d   B.a(chǎn)-c>b-d C.a(chǎn)c>bd D. >
8. 若不等式的解集為,則a-b值是
A.-10 B.-14 C. 10 D. 14
9.不等式≥0的解集是( )
A.[2,+∞) B. ∪(2,+∞)
C. (-∞,1) D. (-∞,1)∪[2,+∞)
10.在等差數(shù)列中,=24,則數(shù)列的前13項和等于
A.13 B.26 C.52 D.156
11.邊長為、、的三角形的最大角與最小角之和為( )
A. B. C. D.
12.已知x+3y-1=0,則關于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有最大值8  B.有最小值   
C.有最小值8  D.有最大值
第Ⅱ卷(共90分)
二、填空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3. 函數(shù)f(x)=x(1-x),x∈(0,1)的最大值為
14. 數(shù)列1,,,……,的前n項和為________
15.數(shù)列的前n項的和Sn = 2n2-n+1,則an=
16.已知正數(shù)x、y滿足,則的最小值是
三、解答題(共70分)
17.(10分)(1) 求不等式的解集:
(2)求函數(shù)的定義域:
18.(12分)在等比數(shù)列中,,
試求:(I)和公比;(II)前6項的和.
19.(12分)已知數(shù)列的前項和
(1)求數(shù)列的通項公式 ; (2)求的最大或最小值
20.(12分)已知銳角△ABC的三內(nèi)角所對的邊分別為,邊a、b是方程x2-2x +2=0的兩根,角A、B滿足關系2sin(A+B)-=0,求角C的度數(shù),邊c的長度及△ABC的面積.
21.(12分)已知:,當時,
;時,
(1)求的解析式
(2)c為何值時,的解集為R.
22.(12分)已知數(shù)列為等差數(shù)列,且
(1)求數(shù)列的通項公式;(2)求數(shù)列的前n項和。
2011—2012學年度下學期佳木斯市高中三校聯(lián)考試卷
高一數(shù)學試卷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6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B C C B B B A D B B B
二、填空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3. 14. 15. 16. 18
三、解答題(共70分)
17. (10分)解:(1)
(2)
18.(12分)解:(I)在等比數(shù)列中,由已知可得:
解得: 或
(II)
當時, .
當時,
19.(12分)解: (1)
(2)當n=24時,有最小值:-576
20.(12分)解:由2sin(A+B)-=0,得sin(A+B)= , ∵△ABC為銳角三角形,
∴A+B=120°, C=60°, 又∵a、b是方程x2-2x+2=0的兩根,
∴a+b=2,a·b=2, ∴c2=a2+b2-2a·bcosC =(a + b)2-3ab = 12-6 = 6,
∴c =,S= absinC =×2×= .
21.(12分)解:⑴由時,;時,
知:是是方程的兩根
⑵由,知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開口向下
要使的解集為R,只需

∴當時的解集為R.
22.(12分)解:(1)設等差數(shù)列的公差為d.
由解得d=1. 
所以
(2)∵
    
                     
              佳木斯市高中三校聯(lián)合考試
英語試卷
命題人:邢雅莉 審核人:張楠
第一部分:聽力(共兩節(jié),滿分30分)
第一節(jié):(共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7.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后,你都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How will Mary go to the airport
A. On foot B. By bus C. By taxi
2. How many books are there
A. 9 B. 10 C. 1
3. What did the woman think of the shoes
A. She liked them much and she would buy them
B. She thought they were expensive
C. She couldn’t decide whether to buy or not
4. What’s the date today
A. Mar. 8 B. Mar. 6 C. Mar. 7
5.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Boss and secretary B. Teacher and student C. Customer and saleswoman
第二節(jié):(共15小題; 每小題1.5分,滿分22.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 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每小題5秒鐘;聽完后,各小題將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題。
6.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ring
A. He thinks it is beautiful B. He thinks it is made of pure gold
C. He doesn’t think the ring is a good one.
7. Where did the woman buy the ring
A. In a store B. From a local street trader C. In Europe
8.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ma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He hardly buys something from a street trader
B. He is the girl’s boyfriend.
C. He is good at making rings.
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題。
9.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the restaurant B. In the hotel C. At home
10. What time does the dinning-room close
A. At 8:30 p. m B. At 9:30 p. m C. At 10:30 a. m
11. What will the man do
A. Make a call to Room Service B. Go to a restaurant
C. Buy something to eat
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14題。
12. What does the man ask Linda to do
A. He asks her to help him in pronunciation
B. He asks her to give him some suggestions
C. He asks her to translate some Chinese into Chinese
13. What is the man’ s problem
A. He always translates Chinese into English
B. He always translates English into Chinese
C. He needs more listening and reading
14. What’s the best way to speak English fluently
A. To read more and to write more
B. To listen more and to speak more
C. To do more listening, reading, speaking, and writing
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題。
15. Where did the fire take place
A. The fire took place in a school B. The fire took place in a factory
C. The fire took place in a store
16. Who started the fire
A. A boy started the fire B. A girl started the fire C. A worker started the fire
17. When did the fire start
A. At half past eleven in the night B. At half past twelve in the night
C. At half past ten in the night
聽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題。
18. What has been recently discovered
A. Too many sweets may make skin problems better.
B. Too many sweets may make skin problems worse
C. It’s impossible to eat too many sweets.
19. When do doctors say is the worst time to eat sweet
A. At noon B. In the evening C. When the stomach is empty
20. What did the speaker say many parents tell their children
A. Brush your teeth after eating B. Too much candy in not good for you
C. Don’t eat between meals
第二部分: 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jié),滿分45分)
第一節(jié) 單項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21. A supermarket caught______ fire last night, but they haven’t found out if someone set ______fire to it on purpose.
A /;/ B /; the C a; a D a; /
22. ---Must I finish the report tonight
---It’s not________. You can do it next week.
A. urgent B. serious C. nervous D. important
23. They can find whatever they need in the supermarket, ________ is always busy on Sundays.
A. which B. when C. where D. who
24. I thought her nice and beautiful _____ I met her.
A. first time B. for the first time C. the first time D. by the first time
25. In China the needle treatment________ ancient times.
A. dates from B. dates back C. dated from D. dated back to
26. ________ in thought, he almost ran into the car in front of him.
A . Losing B. Having lost C. Lost D. To lose
27. The reason ______he resigned was ______ he didn’t get on well with the boss.
A. that; that B. why; that C. for which; which D. why; what
28. By the time Jack returned home from England, his son ______from college.
A. graduated B. has graduated C. had been graduating D. had graduated
29. After studying in a medical college for five years, Mary ______ her job as a doctor in the countryside.
A. look up B. take up C. set up D. go up
30. --- “Can I smoke here ”
--- “Sorry. We don’t allow ________here.”
A. people smoking B. people smoke C. to smoke D. smoking
31. Seeing the _______flood, she was greatly _______.
A. frightened; scare B. frightened; scared
C. frightening; terrifying D. frightening; scared
32. I like this 3G cellphone very much, but it costs almost _______that one.
A. four times as many as B. as four times many as
C. four times as much as D. as four times much as
33. My friend Lucy thought I was using her English dictionary, ______in fact I was using my own.
A. because B. so C. since D. while
34. I have decided to wash the dishes for three months ______ the money I’ll pay for my new bike.
A. in exchange for B. in place of
C. in need of D. in agreement with
35. -----Do you mind if I open the window
------ ______. I feel a bit cold.
A. Of course B. I’d rather you didn’t C. Go ahead D. Why not
第二節(jié):完形填空(共 20小題;每小題 1.5 分,滿分 30 分)閱讀下面短文.選出最佳選項.
The Blind Boy
A blind boy sat on the steps of a building with a hat by his feet. He held up a __36__ which said: “I am blind, please help.” There were only a few __37__ in the hat.
A man was walking by. He took a few coins from his __38__ and dropped them into the hat. He __39__ took the sign, turned it around and wrote some words. He __40__ the sign __41__ everyone who walked by would see the new words.
Soon the hat began to __42__. A lot more people were giving money to the blind boy.
That afternoon the man who had __43__ the sign came to see __44__ things were. The boy __45__ his footsteps and asked, “Were you the one who changed my sign this morning What did you write ”
The man said, “I only wrote the truth. I said what you said in a different way, __46__.” What he had written was: “Today is a (n) __47__ day and I cannot see it.”
Do you think the first sign and the second sign were saying the same thing
__48__ both signs told people the boy was blind. But the first sign simply said the boy was blind. The second sign told people they were so __49__ that they were not blind.
Should we be surprised that the second sign was more __50__
Be thankful for what you have. __51__ life gives you 100 reasons to cry, show life that you have 1000 reasons to __52__. Face your past without regret. __53__ your present with confidence (自信). Prepare for the __54__ without fear. Keep the faith and __55__ the fear.
36. A. cover B. sign C. board D. note
37. A. cashes B. treasures C. pennies D. coins
38. A. pocket B. can C. backpack D. case
39. A. still B. then C. already D. yet
40. A. put on B. put out C. put off D. put back
41. A. in case B. now that C. so that D. as though
42. A. mix up B. show up C. fill up D. make up
43. A. changed B. prepared C. supported D. reached
44. A. what B. why C. where D. how
45. A. realized B. recognized C. felt D. discovered
46. A. though B. but C. yet D. still
47. A. average B. successful C. harmonious D. beautiful
48. A. After all B. In the long term C. Of course D. As a matter of fact
49. A. happy B. disappointed C. lucky D. strange
50. A. effective B. brave C. surprising D. scientific
51. A. Once B. When C. While D. Because
52. A. smile B. exist C. survive D. prove
53. A. Look into B. Search for C. Deal with D. Depend on
54. A. tomorrow B. adventure C. future D. sunrise
55. A. preserve B. charge C. skip D. drop
第三部分 閱讀理解 (共2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共1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30分)
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 B, 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
A
Mr. Black and Mr. White were two very famous artists in the city. Their drawings were also very popular in the city. But they tried to see who could draw the best picture.
One day they asked an old man to be the judge. Mr. Black drew an apple tree. He put his picture in the field. Soon the birds came and tried to eat the apples. The old man saw it and said, “You have certainly won. Mr. White cannot draw so good a picture as yours. But we will go to see his picture.”
They went to Mr. White’s house. There were nothing but red beautiful curtains on the wall. The old man asked, “Where is your picture, Mr. White ” He said, “Lift the curtains, and you will find my picture.” The old man tried to lift the curtains but found that they were drawn there. They were Mr. White’s picture. The old man said, “Birds thought the apples were real. Men thought the curtains were real. So Mr. White won. His picture is the best one.”
56. Mr. Black drew ___ .
A. an apple tree B. the best picture
C. curtains D. birds
57. The old man thought Mr. Black’s picture was good because .
A. it was in the field B. it was an apple tree
C. the birds liked it D. the birds thought it was real
58. Mr. White’s picture was ___ .
A. an apple tree B. curtains C. nothing D. an old man
5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 The birds came and ate the apples up.
B. The old man said Mr. White’s picture was the best one at last.
C. The two pictures were not so good.
D. The curtains on the wall were real.
B
Little Tommy was doing very badly in math. His parents had tried everything—tutors , cards, special learning centers—in short, everything they could think of. Finally they took Tommy to a catholic(天主教的) school.
After the first day, little Tommy came home with a very serious look on his face. He didn’t kiss his mother hello. Instead,he went straight to his room and started studying. Books and papers were spread out all over the room and little Tommy was hard at work. His mother was surprised. She called him down to dinner and as soon as he finished eating, he went back to his room, without a word. In no time he was back hitting the books as hard as before. This went on for some time,day after day while the mother tried to understand what was happening.
Finally,little Tommy brought home his report card. He quietly put it on the table and went up to his room and hit the books. His mom looked at it and to her surprise,little Tommy got an A in math. She could no longer hold her curiosity .She went to his room and asked, “Son, what was it Was it the nuns(修女) ”
Little Tommy looked at her and shook his head, “No. ”
“Well then,” she asked again. “WHAT was it ”
Little Tommy looked at her and said, “Well, on the first day of school, when I saw that man nailed (將...釘牢)to the plus sign(加號),I knew they weren’t joking. ”
60. Tommy’s mother felt surprised that his son____.
A. was still the same as usual
B. ate so much at dinner
C. kissed her hello after school
D. worked hard but said little
61. The underlined phrase “hitting the books” means “____”in Chinese.
A. 用功 B. 捶書 C. 發(fā)泄 D. 振作
62. The last sentence in the passage shows that____.
A. Tommy felt sorry for the man
B. Tommy was afraid of being nailed
C. Tommy didn’t like the plus sign
D. Tommy liked playing jokes on others
63.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that____.
A. teachers should be strict with their students
B. mistakes might do good sometimes
C. a catholic school is much better than other ones
D. nuns are good at helping children with their math
C
Hill Farm 4th June
Green River, Ds. 41 RB/GB/43
Dear Mr Green,
I am writing to you about your land beside the Green River, to the west of Green Forest. This piece of land has belonged to the Green family since your grandfather, James Green, first came to this country more than sixty years ago. It has always been a part of Hill farm. However, it is too poor and wild for most animal-certainly cows.
Our city has grown a lot in the past few years. It has become a big city now. The Office of Building and Works has to find more and more land every year for new houses, for people who work in the city, but want to live outside the city. The Office has asked me to offer you $ 4,000,000 for the land beside the Green River, to the west of Green Forest.
We hope you will think about this offer, Mr Green, and let us know what you decide.
Yours truly
R. SMITH
(Secretary)
64.The land that the Office wants to buy is .
A.to the west of the city, beside the Green River
B.to the west of Green Forest, beside the Green River
C.a(chǎn) part of Green Forest
D.Hill Farm
65.James Green was .
A.the grandfather of the owner of Hill Farm
B.the woman who came to the country more than sixty years ago
C.the man who built Hill Farm
D.a(chǎn) friend of Mr. Smith's
66.Mr. Smith is .
A.a(chǎn) neighbour of Mr. Green's
B.a(chǎn) secretary of the Office of Building and Work
C.a(chǎn) man who wants to live on the Hill Farm
D.Mr. Green's father
67.The Office of Building and Works has to find land for .
A.new offices for people working in the city
B.new houses for people who work in the city
C.houses for the people who want to live in the city
D.new buildings for people working outside the city
D
Finland is perhaps the most beautiful and mysterious(神秘的) country of Northern Europe. Two-thirds of its surface is covered with thick forests and among them lie lakes, connected with rivers and canals. The northern part of this country is inside the Arctic Circle, where almost no trees can grow because of its cold weather and the people use their deer for transport, clothing and food.
The Finnish history began in the Middle Ages. In about 1155, Finland was conquered(占領) by its western neighbour Sweden. After a period of rule by Denmark in the 14th century, the Swedes won back independence (獨立) and power in 1523 under their brave king. During the Napoleonic Wars (1814-1818) Finland was passed finally from Sweden to Russia. The opportunity came in 1917, when the Russian Revolution brought foreign rule of Finland to an end. Shortly after Soviet Russia made peace with Germany, 1919 saw the founding of the Finnish Republic.
The years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World Wars were years of progress and growing development. Finland has no coal or oil, and the nation’s wealth lies in the wood from its forest, which supplies material for paper and furniture making, and in the electric power from its water.
68. In the history, Finland was consequently (相繼)ruled by ___.
A. Sweden, Germany, Denmark and Russia
B. Sweden, Denmark, Sweden and Russia
C. Sweden, Denmark, Russia and Germany
D. Sweden, Russia, Denmark and Russia
69. Finland won its complete independence in ___.
A. 1532 B. 1917 C. 1818 D. 1919
70. Among natural resources, the Finland people benefit mainly from ___.
A. coal and oil B. forests and water
C. paper and furniture D. wood and power industry
第二節(jié)(共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10分)
根據(jù)短文內(nèi)容,從短文后的七個選項中選出能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選項中有兩項為多余選項。
The next time you go into a bank, a store, or a supermarket, stop and listen. What do you hear __71__ It’s similar to the music you listen to, but it’s not exactly the same. That’s because this music was especially designed to relax you, or to give you extra energy. Sometimes you don’t even realize the music is playing, but you react to the music anyway.
Quiet background music used to be called “elevator music” because we often heard it in elevators. But lately we hear it in more and more places, and it has a new name “Muzak”. About one-third of the people in America listen to “Muzak” every day. The music plays for 15 minutes at a time, with short pauses in between. It is always more lively between ten and eleven in the morning, and between three and four in the afternoon, when people are more tired. __72__
If you listen to Muzak carefully, you will probably recognize the names of many of the songs. Some musicians or songwriters don’t want their songs to be used as Muzak, but others are happy when their songs are chosen. Why __73__
Music is often played in public places because it is designed to make people feel less lonely when they are in an airport or a hotel. It has been proven that Muzak does what it is designed to do. Tired office workers suddenly have more energy when they hear the pleasant sound of Muzak in the background. __74__ Supermarket shoppers buy 38 percent more groceries.
__75__ They say it’s boring to hear the same songs all the time. But other people enjoy hearing Muzak in public places. They say it helps them relax and feel calm. One way or another, Muzak affects everyone. Some farmers even say their cows give more milk when they hear Muzak!
Some people don’t like Muzak.
The music gives them extra energy.
Music is playing in the background.
Factory workers produce 13 percent more.
Muzak tends to help people understand music better.
They get as much as $ 4 million a year if their songs are used.
Muzak is played in most of the big supermarkets in the world.
Ⅱ卷
第一節(jié) 短文改錯(10分)
文中共有10處錯誤,每句中最多有兩處。刪除:把多余的詞用斜線(\)劃掉。增加:在缺詞處加一個漏字符號(∧),并在其下面寫出該加的詞。修改:在錯的詞下劃一橫線,并在該詞下面寫出修改后的詞。注意:1. 每處錯誤及其修改均僅限一詞;2. 只允許修改10處,多者(從第11處起)不記分。
One afternoon Jack is walking down a river alone.It was very cold and on the river few boat could be seen. When he stopped on a bridge and look down, he saw a terrible scene.A boy fell out a boat and was struggling in water. Without think about himself, Jack jumped into the river and to save the boy.He was about to drag the boy to the river bank when he saw some people stand in a motor boat under the bridge. One of them stared at Jack and said angry, “They are making a film and you’ve spoiled a whole afternoon’s work!”
第二節(jié):書面表達(滿分25分)
假定由你負責接待一個外國旅游團。請你擬定一篇發(fā)言稿向游客介紹南京。要點如下:
1. 位于中國東南部,是江蘇省省會,人口約500萬;
2. 有2,400多年歷史,曾有10個朝代在此建都;
3. 很美,有許多名勝,如玄武湖(Xuanwu Lake)、雞鳴寺(Jiming Temple)、石頭城(Stone City)等,還有許多現(xiàn)代化的工廠和高大的樓房;
4. 最近幾年正經(jīng)歷巨大的變革,人民過著幸福的生活, 明天會更美好。
詞數(shù):100-120。
英語答案
聽力:1-5 CABCA 6-10 BCABC 11-15 ABCCA 16-20 AABCB
單選:21-25 AAACA 26-30 CBDBD 31-35 DCDAB
完型:36-40 BDABD 41-45 CCADB 46-50 ADCCA 51-55 BACCD
閱讀:56---59 ADBB; 60—63 DABB ; 64—67 BABB ;68-70 BDB
七選五:CBFDA
第二節(jié) 短文改錯(10分)
water. Without think about himself, Jack jumped into the
thinking
river and to save the boy.He was about to drag the boy to
去掉
the river bank when he saw some people stand in a motor
standing
boat under the bridge. One of them stared at Jack and said angry, “They are making a film and you’ve spoiled a whole afternoon’s work!”
angrily We
第二節(jié):書面表達(滿分25分)
I’d like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our city. Nanjing, the capital of Jiangsu Province, lies in the southeast of China. It has a population of about 5 million. The city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2,400 years, and was once the capitals of ten dynasties. It is a very beautiful city with a lot of places of interest, such as the Xuanwu Lake, the Jiming Temple and the Stone City. It also has many modern factories and high buildings.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Nanjing in recent years. People here are living a comfortable and happy life. It will be better tomorrow. I’m sure you will have a good time here.佳木斯市高中三校聯(lián)合期中考試高一政治試題
命題單位:佳市八中   命題人:王杰
考試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2分,共70分)
1、從本質(zhì)上講,國家都是經(jīng)濟上占統(tǒng)治地位的階級進行階級統(tǒng)治的工具。國家根本屬性是
A.社會性 B.群眾性 C.階級性 D.廣泛性
近一段時間,“賄選”一詞的曝光頻率似乎高了起來。選村委會主任,選人大代表,甚至選鎮(zhèn)長、縣長都能見到一些群眾甚至人大代表以“選票換鈔票”的行為。據(jù)此完成2一3題。
2、材料中的“賄選”行為
①嚴重危害了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 ②妨礙了公民正確行使民主權利
③違反了法律、法規(guī),必會受到刑法制裁 ④破壞了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jié)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在我國,既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權利,也是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的基礎的是
A.公民行使監(jiān)督權 B.公民享有政治自由
C.公民享有結(jié)社自由 D.公民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4、據(jù)統(tǒng)計,在檢察機關每年立案偵查的貪污賄賂案件中,80%的線索來自于群眾的揭發(fā)、舉報。這一事實說明
A.國家依法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 B.公民在認真履行監(jiān)督權
C.我國人民權利的廣泛性 D.我國的檢察機關應該加強獨立辦案能力
5、隨著產(chǎn)品更新?lián)Q代的加快,廢棄電子信息產(chǎn)品攜帶的有毒有害金屬帶來越來越突出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針對這一問題,要求政府
A.加強社會公共服務職能,保護公共環(huán)境 B.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高公民素質(zhì)
C.加強經(jīng)濟調(diào)節(jié),發(fā)展社會生產(chǎn)力 D.加強經(jīng)濟職能,搞好市場監(jiān)管
6、我國政府的工作原則是對人民負責原則,從根本上說
A.是由國家性質(zhì)決定的 B.是由政府職能決定的
C. 是由憲法決定的 D.是由政府的性質(zhì)決定的
7、某市民發(fā)現(xiàn),當?shù)赜嘘P行政部門的個別工作人員沒有切實履行食品安全監(jiān)管職責,于是打電話給該部門反映問題并提出建議。該市民行使監(jiān)督權的方式是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輿論監(jiān)督制度 C.社會聽證制度 D.信訪舉報制度
8、建國60多年來,我國基層民主實現(xiàn)了從“豆選”到“聽證”的跨越。從城市居委會直選到村委會直選,從村務公開到廠務公開、政務公開……基層民主之花,正在越來越多的領域綻放。這表明
A.在我國,公民享有直接參與國家事務管理的權利
B. 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不斷地健全和完善
C. 社會主義民主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
D. 我國基層政權組織為民服務的意識不斷增強
9、下列各項屬于履行政府職能的有
①黑龍江省政府嚴厲打擊制假販假活動 ②教育部考試中心公布2011年高考招生辦法
③中共中央深入開展反腐倡廉工作 ④十一屆政協(xié)五次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0、2011年初,在某市召開的人民代表大會上,一位人大代表提出:現(xiàn)在市金融危機期間,打工者有份工作就不錯了,政府應廢除最低工資標準,工資由市場決定。該代表的觀點引發(fā)了社會廣泛議論。在下列有關該問題的議論中,正確的觀點是
①作為人大代表不能只站在企業(yè)經(jīng)營者的立場發(fā)表意見
②該代表在人大會上具有自由發(fā)言而不受追究的權利
③該代表可以將自己的觀點寫成議案向市人民代表大會提交
④該代表的言論過于偏激,應撤銷其人大代表的資格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1、我國憲法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這表明我國公民  
①平等地享受權利、履行義務 ②享有同樣的權利
③平等地適用法律   ④在立法上享有平等的權利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12、為人民服務是政府宗旨,對人民負責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對人民負責原則表現(xiàn)在政府工作的許多方面,主要表現(xiàn)為
①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tài)度 ②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③依法行政 ④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下列行為屬于有序政治參與的是
①某鄉(xiāng)人代會上,代表聯(lián)名提議罷免“黑心”鎮(zhèn)長
②某鄉(xiāng)政府挪用種糧農(nóng)民的糧食補助金,村民派代表將情況反映到報社
③某企業(yè)向河中排放工業(yè)廢水,附近居民租了十輛卡車,圍堵環(huán)保局
④某鎮(zhèn)鎮(zhèn)長發(fā)動群眾張貼數(shù)百張傳單,揭發(fā)鎮(zhèn)黨委書記的男女作風問題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我國政治生活的基本內(nèi)容是
A.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
B.參加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
C.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
D.關注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15、2011年4月12日9時,在湖南省祁東縣政府廣場舉行了公捕大會,對綽號“猴子”劉某為首的犯罪團伙70余人公開宣布逮捕,現(xiàn)場共有兩萬余名群眾參加出席。材料反映了湖南祁東縣政府在履行( )
A.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 B.組織社會主義經(jīng)濟建設的職能
C.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 D.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
16、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亮相”時有三喜:一喜工人農(nóng)民代表多了,政府官員代表少了;二喜首次有了農(nóng)民工代表;三喜各少數(shù)民族都有本民族代表。“三喜”主要體現(xiàn)了我國的人民民主具有( )   
A.廣泛性 B.真實性 C.全民性 D.絕對性 
17、漫畫《重拳出擊》告訴我們,要更好地防止腐敗
①必須靠民主和法制 ②政府要自覺接受監(jiān)督 ③必須減少政府的權力 ④政府必須依法行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圍繞博客引發(fā)的侵權、隱私、責任等問題,某市政府有關部門擬醞釀實行博客實名制。對此,部分網(wǎng)民提出異議。他們認為博客是個人言論自由的論壇,不應受到任何干涉和約束。這種觀點
A.是捍衛(wèi)公民民主權利的表現(xiàn) B.真正體現(xiàn)了人民是國家的主人
C.承認權利是相對的、有條件的 D.只看到了權利和義務的對立的一面
19、2010年4月,某市政府要求各主要部門的負責人向社會公開自己的電話和手機號碼,隨時了解公民反映的問題;并在網(wǎng)上開設博客,與網(wǎng)民進行交流,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這說明
A.我國公民依法履行維護國家利益的義務
B.政府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保障公民真正享有和行使政治權利和自由
C.我國公民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D.我國公民有權行使出版、集會、結(jié)社的自由
20、下列關于民主的說法,正確的是
A.民主是剝削階級的民主 B.民主屬于全體公民
C.民主是一定階級范圍內(nèi)的民主 D.民主是超階級的
21、在我國,民主的主體包括
①工人、農(nóng)民、知識分子等社會主義勞動者 ②社會主義建設者
③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 ④擁護祖國統(tǒng)一的愛國者
A.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2、在某市開展的“我為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獻一計”活動中,廣大市民紛紛建言獻策。不到半年時間,市政府就收到4000多條建議。這說明
A.決策機關的決策能力不如市民
B.拓寬民意反映渠道,是決策機關進行科學決策的重要前提
C.公民享有對決策的知情權
D.公民建言獻策是為了能進入決策機關
2010年12月15日,國務院法制辦就《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次公開征求意見稿)》立法進行公開并征求公眾意見。公眾可以在12月30日前登錄“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wǎng)”對該意見稿發(fā)表意見、提出建議。回答23—24題。
23、房屋征收與補償是一個涉及多方利益的問題。假如你所在的班級要以此舉辦一次模擬聽證會,以下是舉辦聽證會過程的一般步驟,你認為最合理的是
①將全班同學分成小組,扮演不同的角色 ②各小組分別準備資料 ③確定聽證會主題
④聽證會主持人總結(jié) ⑤模擬聽證會的程序,各小組推薦代表陳述觀點
A.③→①→②→⑤→④ B.①→③→②→④→⑤
C.③→②→①→⑤→④ D.②→①→③→⑤→④
24、作為中學生,如果你準備反映自己的意見,可以
A.向人民代表大會提出議案 B.召開聽證會聽取群眾意見
C.通過電話、網(wǎng)絡等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 D.通過政治協(xié)商參政議政
25、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最為廣泛而深刻的實踐是
A.村民自治 B.城市居民自治 C.基層民主自治 D.民主選舉
26、現(xiàn)實生活中,某些公職人員熱衷于追求個人的“社會影響”和“出鏡率”,搞一些勞民傷財、徒有虛名的“形象工程”。這些所謂的“形象工程”
①會增加政府財政的開支 ②違背了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③會助長某些公職人員弄虛作假的不良風氣 ④違背了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在我國,各級政府行使權力的依據(jù)是
A.上級領導機關的指示 B.同級黨委的決定
C.人民群眾的意志 D.憲法和法律
28、當前我們的政府信譽總體來說是好的,但在某些地方也存在一些問題:政府的承諾不能兌現(xiàn),熱衷于搞“形象工程”等。這要求政府在依法行政時要做到:
A、誠實守信    B、程序正當    C、合法行政    D、權責統(tǒng)一
29、差額選舉形成候選人的競爭,但如果不加以有效規(guī)范,容易產(chǎn)生的后果是
A.選舉的透明度更高 B.選舉的方式更加民主科學
C.更能使選民表達自己的意愿 D.容易發(fā)生虛假宣傳、賄賂選民等情況
據(jù)報道,河北省大名縣法院對行政訴訟審理全面“提速”,依法判決“民告官”案,件件都當庭宣判,行政機關敗訴率竟達80%以上。這些案件沒有一起被上級法院改判。運用相關知識,回答30—31題。
30、我國民間有“屈死不告官”這么一條人生訓誡,人們要告“官”時一般是非常慎重的,不到萬不得已不會上法庭。現(xiàn)在“民告官”案件的增加
A.說明不依法行政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 B.表明公民的依法維權意識不斷增強
C.說明國家依法保護公民的各種權益 D.表明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已相當完備
31、行政機關敗訴率較高說明
①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有待進一步規(guī)范 ②行政機關的執(zhí)法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③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意識有待加強 ④國家賦予行政機關的權力太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2、漫畫《監(jiān)管“盲區(qū)”》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政府必須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能,把該管的事情管好
②政府必須加強市場監(jiān)管
③政府必須增加職能部門,防止管理上的缺位
④政府必須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3、下列關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說法中完全正確的是
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由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zhì)決定的
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可以保證廣大人民直接行使國家權力
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以人民當家作主為宗旨,充分體現(xiàn)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4、關于我國的政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我國的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 B.我國的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C.我國的政體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D.我國的政體是君主立憲制
35、2011年,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走過了57年的歷程,日益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無比的優(yōu)越性。這一制度
①以人民代表大會為基石 ②決定了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zhì) ③保證了國家機關協(xié)調(diào)高效運轉(zhuǎn) ④保障了人民在國家機關直接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題(共30分)
36、某縣曾是遠近文明的貧困縣,為改變這一面貌,該縣政府銳意改革創(chuàng)新,使各項工作成績斐然。他們的做法是:強化基礎設施建設,通過自籌資金,修建了遍布全縣的“三橫四縱”的標準化的柏油公路;加大“軟環(huán)境”建設力度,開展職業(yè)道德教育和微笑服務活動,積極落實依法治縣和以德治縣方略;充分利用當?shù)刭Y源優(yōu)勢,封山造林,大力發(fā)展旅游業(yè)。現(xiàn)在,該縣又開始了更高目標的長遠規(guī)劃。
閱讀上述材料回答:該縣政府是怎樣履行其職能的 (12分)
37、材料一:2012年3月5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
材料二: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批準《政府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表決通過關于修改刑事訴訟法的決定和其他法律文件,表決通過了關于2011年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計劃執(zhí)行情況與2012年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計劃的決議后,在人民大會堂閉幕。
材料三: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6次會議于2012年4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召開,審議軍人保險法草案、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出境入境管理法草案,首次審議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法修正案草案。
材料體現(xiàn)了哪些政治生活的道理?(18分)
高一政治三校聯(lián)考答案
一、選擇題(共70分)
1-5 CADBA 6-10 ADCAB 11-15 DCBCA 16-20ACDBC
21-25 DBACC 26-30 ADADB 31-35 ACCBB
二、材料題(共30分)
36、(12分)
①該縣政府通過修建公路等設施建設,封山造林,發(fā)展旅游業(yè),美化自然環(huán)境,正確履行了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能。(4分)
②該縣政府通過自籌資金、修建公路、封山造林,發(fā)展旅游業(yè),體現(xiàn)了政府組織經(jīng)濟建設的職能.(4分)
③該縣政府積極組織實施依法治縣、以德治縣,開展職業(yè)道德教育,這是組織文化建設職能的具體體現(xiàn)。(4分)
37、(18分)
(1)全國人大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2分);職權有最高決定權(表決通過了一系列文件)、(2分)最高監(jiān)督權(國務院總理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2分)最高立法權(2分)
(2)全國人大常委會是全國人大的常設機關,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行使部分權力(3分)
(3)國務院由全國人大產(chǎn)生,對全國人大負責,受全國人大監(jiān)督(3分)
(4)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2分)其組織和活動原則是民主集中制。(2分)2011—2012學年度下學期佳木斯市高中三校聯(lián)考試卷
高一地理試卷
命題學校:農(nóng)墾佳木斯學校 命題人: 宋效群 校對人: 張力捷
考試說明: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
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
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作答,在草稿紙、試題上答題無效。
保持卡面清潔,不得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刮紙刀。
第Ⅰ卷(共60分)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共60分)

1.世界人口增長最迅猛的時期是( )

A.18世紀產(chǎn)業(yè)革命后 B.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
C.20世紀70年代 D.20世紀90年代

2.人類歷史上出現(xiàn)不同的人口增長模式類型是因為( )

A.不同歷史階段社會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不同
B.不同歷史階段有不同的自然災害和戰(zhàn)爭爆發(fā)
C.不同地區(qū)人口居住地的自然環(huán)境不同
D.農(nóng)業(yè)和工業(yè)的出現(xiàn)

3.在人口的數(shù)量增長變化過程中,首先開始轉(zhuǎn)變的是( )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長率 D.生育率

4.下列與人類社會生產(chǎn)力逐步提高相適應的人口增長模式,正確順序是( )

A.原始型、傳統(tǒng)型、現(xiàn)代型 B.傳統(tǒng)型、原始型、現(xiàn)代型
C.原始型、現(xiàn)代型、傳統(tǒng)型 D.傳統(tǒng)型、現(xiàn)代型、原始型

目前歐洲已進入人口增長模式的第三階段:人口出生率進一步下降,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距進一步縮小,自然增長率很低,有些國家甚至出現(xiàn)人口零增長或負增長。據(jù)此回答5-7題。

5.歐洲人口死亡率較高的原因是( )

A.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 B.嚴重的經(jīng)濟衰退
C.人口年齡結(jié)構(gòu)為老年型 D.人口增長模式為“低低低”

6.目前歐洲各國所面臨的人口問題是( )

A.人口增長過快 B.人口數(shù)量過多
C.0~14歲的少年兒童比重過大 D.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勞動力不足

7.解決歐洲各國由于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勞動力不足,應采取的措施是( )

A.壓縮經(jīng)濟規(guī)模 B.實行計劃生育
C.采取措施,進一步降低死亡率 D.采取鼓勵生育的政策

下圖反映四個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回答8~9題。
8.其中人口增長模式屬于“傳統(tǒng)型”的國家是( )

A.③ B.② C.① D.④

9.當今世界,發(fā)達國家的人口增長模式類似于( )

A.③ B.② C.① D.④

10.下面關于人口遷移的說法,正確的有( )

A.凡人口在兩地區(qū)間的空間移動,均稱為人口遷移
B.參與新、馬、泰十五日旅游,這屬于人口遷移的范疇
C.我國大學生赴歐美留學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屬于人口遷移
D.屬人口遷移范疇的遷移人口,其空間移動距離至少應在500千米
11.關于中心商務區(qū)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它是城市中經(jīng)濟活動最為頻繁的地方
B.建筑物高大稠密、交通運輸便捷、零售商業(yè)發(fā)達
C.不僅具有商務樞紐職能,還具有交通中心、房地產(chǎn)開發(fā)和旅游等職能
D.城市的批發(fā)商業(yè)大多也位于中心商務區(qū)
12.將我國未來人口發(fā)展的目標(即人口承載量的最大數(shù))定為16億左右,其主要是以什么資源作為評估的主要依據(jù)( )

A.資源 B.礦產(chǎn)資源 C.土地資源 D.耕地資源
13.城市中最為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A.商業(yè)區(qū)用地  B.工業(yè)區(qū)用地  C.住宅區(qū)用地 D.綠化用地

14.城市功能區(qū)是指( )

A.提供城市職能的地區(qū) B.不同經(jīng)濟活動界線明確的地區(qū)
C.各項經(jīng)濟活動集中的地區(qū) D.同類經(jīng)濟活動集中連片的地區(qū)

讀 某地區(qū)人口分布示意圖,回答15~17題。


15.此圖說明該地區(qū)( )

A.城市化水平很高 B.城市人口為2500萬
C.出現(xiàn)了逆城市化現(xiàn)象 D.人口密度大

16.此人口分布狀況,比較符合下列哪個國家( )

A.中國 B.印度 C.英國 D.俄羅斯

17.形成這種人口分布狀況的根本原因是( )

A.國家政策影響的結(jié)果 B.社會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必然結(jié)果
C.農(nóng)村人口大量過剩造成的 D.城市的地理位置優(yōu)越
任何經(jīng)濟活動都需要以一定的空間為依托。各個功能區(qū)在城市生活中發(fā)揮的作用不同,其空間分布特點也不同。在不同的城市內(nèi)部各類功能區(qū)的空間組合也不同。據(jù)此回答18~20題。

18.影響城市功能分區(qū)形成及變化的因素有( )

①歷史因素 ②社會因素 ③經(jīng)濟因素 ④行政因素 ⑤環(huán)境因素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9.有關歷史因素對城市功能分區(qū)影響的正確敘述是( )

A.早期土地利用對城市功能分區(qū)沒有深遠的影響
B.城市的土地利用不會隨歷史而變化
C.昔日的土地利用,到現(xiàn)在也可能完全改變
D.一個城市的歷史背景不會對城市功能分區(qū)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
20.高級住宅區(qū)一般位于城市邊緣,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那里地價比較便宜 B.那里環(huán)境條件比較好
C.城市中心不可以建住宅區(qū) D.那里更靠近工廠等工業(yè)區(qū)
讀右圖,完成21~22題。

21.如要在城市中心建商務區(qū),應建在(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22.以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A地處市中心,方便人們上下班,應大量興建住宅
B.B地交通條件優(yōu)越,在四個地點中地價最貴
C.C地位于城市邊緣,環(huán)境優(yōu)美,可興建高級住宅區(qū)
D.D地位于城市郊區(qū),擁有較多的空置土地,最適合興建大型商業(yè)區(qū)

23.城市等級與服務范圍大小的關系是( )

A.城市等級越高,數(shù)目越少,服務范圍越小
B.城市等級越高,數(shù)目越多,服務范圍越大
C.城市等級越低,數(shù)目越多,服務范圍越小
D.城市等級越低,數(shù)目越少,孕婦務范圍越大

24.關于城市的職能與服務范圍,敘述正確的是( )

A.相鄰兩個城市的服務范圍在空間上界限明確
B.大城市所具備的職能小城市也具備
C.大城市不僅有小城市所具有的職能,而且也有小城市所沒有的職能
D.城市級別越高,數(shù)目越多,服務范圍越大
25.縣城所提供的服務中一般不包括( )

A.高級中學 B.醫(yī)院 C.百貨商店 D.大專院校
26.一般來說等級越高城市之間的距離( )

A.較近 B.相鄰 C.較遠 D.很近
27.假設人口分布均勻,下列哪項服務的服務范圍最大( )

A.米店 B.服裝店 C.空調(diào)專賣店 D.汽車交易市場
28.我國城市化進程不可能很快的原因是( )

A.城市規(guī)劃經(jīng)驗不夠     B.科學技術水平不高
C.人口文化素質(zhì)不高     D.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不高

29.旅游景區(qū)內(nèi)索道懸空,電桿高聳,會造成嚴重的
A視覺污染 B大氣污染 C噪聲污染 D固體廢棄物污染
3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城市里快餐店越多越好,因為這樣可以方便居民
B.城市里快餐店比大酒店多,這是因為快餐店服務范圍大,贏利多
C.小城鎮(zhèn)上有快餐店,可能沒有大酒店,這是因為大酒店比快餐店需要更大的服務范圍
D.城市越大,提供的服務會越高級,因而會淘汰一些 快餐店,增 加一些大酒店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A B A C D D B A C D D C D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B D C B A C C C D C D D A C
31.(1)(注意:①標點準確;②是折線圖,不是曲線圖) (2分)

(2)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得到極大改善,經(jīng)濟文化迅速發(fā)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逐步改善等。(2分)
(3)死亡率一直維持在較低的水平。(2分)
(4)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2分)
(5)“現(xiàn)代型” (2分)

32.(1)英國:1850—1890年,(1分) 日本:1950—1970年。 (1分)
(2)慢,(1分)城市化進程基本完成(城市化水平已經(jīng)相當高) (處于城市化進程中的后期階段) (3分)
(3)1950(1分)年前 較快 (1分) 我國社會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我國處于城市化進程中的加速階段) (2分)

33 (1)城市化 (1分) 城市人口迅速增加,鄉(xiāng)村人口減少 城
市人口比重不斷上升 城市用地規(guī)模不斷擴大,農(nóng)業(yè)用地不斷轉(zhuǎn)化為非農(nóng)業(yè)用地 (3分)
(2)大氣 水 噪聲 固體廢棄物(4分)
(3)占用耕地良田 工業(yè)污染向農(nóng)村擴散 (2分)
34. (代號選對得1分理由合理得1分)
工廠名稱 代號 主要理由
火電廠 C 遠離居民區(qū),處在常年盛行風下風向,接近原料地
鋼鐵廠 D 遠離居民區(qū),處在常年盛行風下風向,接近原料地
化工廠 E 處在常年盛行風下風向接近海鹽產(chǎn)區(qū)
服裝廠 A 接近消費市場
自來水廠 B 處在河流的上游佳木斯市2012年高中三校期中聯(lián)合考試
高一物理試題
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在每小題所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有的小題有多個選項是正確的,請將每小題的正確答案寫在后面的括號里,全對的得5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錯選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關于物理學史實的描述,正確的是 ( )
A.開普勒最早提出了日心說
B.牛頓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并測定了萬有引力常量
C.海王星是人們依據(jù)萬有引力定律計算的軌道而發(fā)現(xiàn)的
D.天王星是人們依據(jù)萬有引力定律計算的軌道而發(fā)現(xiàn)的
2、一質(zhì)點做勻速圓周運動,下列物理量不變的是 ( )
A.轉(zhuǎn)速 B.線速度 C.合外力 D.向心加速度
3、做平拋運動的物體,在任意相鄰的兩個相等的時間間隔內(nèi)相等的物理量是(設物體未落地):
A.豎直位移 B.豎直位移的增量 C.速度的增量 D.速率的增量
4、質(zhì)量為m的物體受到一組共點恒力作用而處于平衡狀態(tài),當撤去某個恒力F1時,物體可能做: ( )
A.勻加速直線運動 B.勻減速直線運動
C.勻變速曲線運動 D.變加速曲線運動
5、如圖所示,長為L的細繩一端固定在O點,另一端拴住一個小球,在O點的正下方與O點相距2L/3的地方有一枚與豎直平面垂直的釘子A;把球拉起使細繩在水平方向伸直,由靜止開始釋放,當細線碰到釘子后的瞬間(細繩沒有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到原來的1.5倍
B.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到原來的3倍
C.細繩對小球的拉力突然增大到原來的1.5倍
D.細繩對小球的拉力突然增大到原來的3倍
6、如圖所示,a、b、c是地球大氣層外圓形軌道上運行的三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a、b質(zhì)量相同,且小于c的質(zhì)量,則 ( )
A.b所需向心力最大;
B.b、c周期相等,且大于a的周期.
C.b、c向心加速度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D.b、c的線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線速度.
7、為了對火星及其周圍的空間環(huán)境進行探測,我國預計于2011年10月發(fā)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假設探測器在離火星表面高度分別為h1和h2的圓軌道上運動時,周期分別為T1和T2。火星可視為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球體,且忽略火星的自轉(zhuǎn)影響,萬有引力常量為G。僅利用以上數(shù)據(jù),可以計算出 ( )
A.火星的質(zhì)量              B.“螢火一號”的質(zhì)量
C.火星對“螢火一號”的引力       D.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8、“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時,由天文觀測可得其運行周期為T、速度為v,已知萬有引力常量為G,則由此可求出 ( )
A.地球的半徑 B.“天宮一號”運動的軌道半徑
C.地球的質(zhì)量 D.“天宮一號”受到的萬有引力
9、如圖所示,一圓筒繞中心軸OO 以角速度ω勻速轉(zhuǎn)動,小物塊緊貼在豎直圓筒的內(nèi)壁上,相對于圓筒靜止.此時,小物塊受圓筒壁的彈力大小為F,摩擦力大小為f.當圓筒以角速度2ω勻速轉(zhuǎn)動時(小物塊相對于圓筒靜止),小物塊受圓筒壁的 ( )
A.摩擦力大小仍為f B.摩擦力大小變?yōu)?f
C.彈力大小變?yōu)?F D.彈力大小變?yōu)?F
10、設行星繞恒星運動軌道為圓形,則它運動的周期平方與軌道半徑的三次方之比T2/R3=K為常數(shù),此常數(shù)的大小: ( )
A.只與恒星質(zhì)量有關 B.與恒星質(zhì)量和行星質(zhì)量均有關
C.只與行星質(zhì)量有關 D.與恒星和行星的速度有關
二、實驗題(本題共2小題,期中11題10分,12題4分,共14分)
11、如圖所示,在用斜槽軌道做“探究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的實驗時讓小球多次沿同一軌道運動,通過描點法畫小球做平拋運動的軌跡。
(1)為了能較準確地描出運動軌跡,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正確的是( )
A、通過調(diào)節(jié)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釋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
C、每次必須由靜止釋放小球
D、小球運動時不應與木板上的白紙(或方格紙)相接觸
(2)下圖中A、B、C、D為某同學描繪的平拋運動軌跡上的幾個點,已知方格邊長為L。則小球的初速度0= ;B點的速度大小b= 。(重力加速度為g)
12、若有一艘宇宙飛船繞某一行星做勻速圓周運動,它到行星表面的距離等于行星半徑,測得其周期為T,已知引力常量為G,那么該行星的平均密度為 ( )
A. B. C. D.
三、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13題8分,14、15題各14分,共36分)(要求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有數(shù)值的答案要求寫明數(shù)值和單位,沒有過程只寫答案不得分。)
13、一顆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人造衛(wèi)星,離地高度為h.已知地球半徑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求人造衛(wèi)星繞地球的運行周期T.
14、跳臺滑雪是勇敢者的運動,它是利用依山勢特別建造的跳臺進行的,運動員穿著專用滑雪板,不帶雪杖在助滑路上獲得高速后起跳,在空中飛行一段距離后著陸.這項運動極為壯觀.設一位運動員由a點沿水平方向躍起,到b點著陸,如圖所示,測得ab間距離L=40 m,山坡傾角θ=30°,計算運動員起跳的速度和他在空中飛行的時間.(不計空氣阻力)
15、如圖所示,水平轉(zhuǎn)臺的半徑為0.2m,在離轉(zhuǎn)軸0.12m處,立一根直桿,桿頂系一根長0.3m的細線,線的另一端拴一個0.1kg的小球,當轉(zhuǎn)臺勻速轉(zhuǎn)動時,小球隨著轉(zhuǎn)臺一起作勻速圓周運動,拴小球的細線與直桿之間成37°角(sin37°=0.6,cos37°=0.8)。求:
(1)細線的拉力?
(2)轉(zhuǎn)臺的角速度?
答案
1、C 2、A 3、BC 4、ABC 5、A
6、BD 7、AD 8、BC 9、AD 10、A
11、(1)ACD(2)、
12、D
13 、
14、   
15、
O
L
A
O
ω
O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悟县| 南召县| 楚雄市| 肇州县| 清河县| 崇州市| 嘉峪关市| 沁水县| SHOW| 错那县| 象州县| 莱芜市| 哈巴河县| 高尔夫| 南昌县| 米泉市| 宁德市| 汤原县| 武宣县| 宁夏| 宕昌县| 公安县| 聂荣县| 广南县| 尼勒克县| 永登县| 同仁县| 舟曲县| 陆良县| 宜黄县| 隆尧县| 瓮安县| 获嘉县| 锡林浩特市| 加查县| 白城市| 福安市| 海林市| 乐清市| 镶黄旗| 临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