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黑龍江佳木斯市三校2011-20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聯考試題(9科10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黑龍江佳木斯市三校2011-20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聯考試題(9科10份)

資源簡介

佳木斯市高中三校期中聯合考試
高二歷史試卷
注意事項:
1.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
2.考生務必將班級、姓名、學號寫在答題卡、答題紙上。
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5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給了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1、梭倫改革的措施中,直接從根本上瓦解了貴族世襲政治特權基礎的是
A.“解負令”的頒布 B.設立四百人會議
C.恢復公民大會 D.以財產資格取代血緣資格
2、梭倫詩句稱:“我手執一個有利的盾牌,站在兩個階級的前面,不許他們任何一方不公平地站著優勢。”其中“兩個階級”指
A.奴隸主和奴隸 B.貴族和平民 C.地主和農民 D.貴族和奴隸
3、戰國時期,有一位歷史人物曾經提出,治理國家應當“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奪淫民之祿,以來四方之士”。這一主張的實行打擊了
A.舊貴族 B.商人 C.新興地主 D.農民
4、秦惠文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而出逃到一客棧投宿,客棧主人不敢收留,說:“商君定有法律,誰讓沒有憑證的旅客住宿,誰就要連坐的。”商鞅只得逃往他處。這個故事說明
A.守舊貴族反攻倒算 B.商鞅本人遭民眾切齒痛恨
C.商鞅之法已經深入民心 D.商鞅對秦國沒有貢獻
5、商鞅變法中提到:“戶有二丁以上不分者,倍其賦。”該措施的目的是A.踐行“小國寡民”思想 B.扶植新興地主成長C.鼓勵按軍功授爵位 D.鼓勵發展小農經濟6、云岡石窟和龍門石窟是北魏不同時期鑿刻的佛像,下面兩個佛像的面部特征和表情有著明顯的不同,一個唇厚、鼻高、目長、肩寬,氣勢雄健;一個豐滿柔和,神態可親。影響這種藝術創作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北魏統一黃河流域 B.佛教進一步盛行
C.漢化政策的影響 D.雕刻工匠技術水平
7、據史書記載:北魏孝文帝,“雅好讀書,手不釋卷。《五經》之義,覽之便講……善談《左》《老》,尤精釋義。好為文章,詩賦銘頌,任興而作。”這反映了孝文帝在下列哪一方面很有造詣
A.知識豐富 B.詩辭文章寫作 C.政治 D.漢族文化
8、成書于5世紀的《洛陽珈藍記》記載:“自晉宋以來,視洛陽為荒土……昨至洛陽,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禮儀富盛,人物殷阜。”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A.北魏遷都洛陽,促進了洛陽的繁榮 B.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發展
C.南朝統治下的洛陽,經濟得到恢復 D.5世紀的洛陽,商業盛極一時
9、《北史》載:“孝文帝引見朝臣,詔斷北語,一從正音……于是詔:‘年三十以上,習性已久,容或不可卒改。三十以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降爵黜官。”’下列對這一詔令的理解確切的是
A.罷免不會說漢話的官員 B.提倡官員說漢話而不說鮮卑話
C.上朝議事不準說鮮卑話 D.罷免在朝廷上不說漢話的官員
10、王安石說:“國以任賢使能而興,棄賢專己而衰 ……何治安之世存之而能興,昏亂之世雖有之亦不興 蓋用之與不用之謂也。”下列各項評述,符合引文內容與史實的是
A.他認為任用賢才是國興關鍵,他注重任人唯賢
B.他認為任用賢才是國興關鍵,但變法用人不當
C.他認為社會治安是國興關鍵,他加強保甲制度
D.他認為社會治安是國興關鍵,但變法只重經濟
11、司馬光評價王安石變法時說:“中戶以下大抵乏食……而州縣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錢不敢少緩,鞭笞縲紲唯恐不迨。”司馬光的說法
A.完全是保守勢力的政治攻擊 B.實事求是地反映了現實問題
C.既是政治攻擊也反映了客觀問題 D.只是代表了其個人的偏見
12、王安石變法中的市易法規定:由政府撥出巨款設市易務,平價收購商販不易脫售的貨物,等到市場缺貨時再賣出。商販可向市易務交納抵押品以成批賒購貨物。半年出息一分。對市易法的看法正確的有
①是利用國家權力干預經濟 ②目的在于限制大商人操縱市場
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穩定物價和調節市場 ④政府能增加財政收入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13、馬丁·路德說:“我們應當讓世俗政權在整個基督教世界中執行它的職務,不要加以任何阻礙。無論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傳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權力都有權來管他。”該材料反映了馬丁·路德
A.倡導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揚《圣經》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14、馬丁·路德在《九十五條論綱》中闡述了基督徒有權讀《圣經》和理解《圣經》,人人都可以直接與上帝溝通。這種思想的社會效果是
A.將人們從宗教迷信中解放出來做人 B.從新神學角度論證了人的自由和獨立性
C.動搖了上帝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D.天主教勢力在西歐各國蕩然無存
15、穆罕默德·阿里對留學生許下諾言:“誰首先學成,政府將給他們高薪,提拔他們當工長。”材料集中體現了穆罕默德·阿里
A.力主學習外國先進技術的改革思想 B.鞏固封建統治的目的
C.大力發展軍事工業 D.聘請外國技師建立工廠
16、恩格斯在論述克里米亞戰爭時指出,“現在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給俄國丟了丑,同時也在俄國人民面前給自己丟了守。前所未有的覺醒時期開始了。”“覺醒”是人們認識到俄國
A.軍備落后 B.制度落后 C.經濟凋敝 D.吏治腐敗
17、一位俄國貴族說:“(廢除農奴制)農業就不會有什么問題了嗎?一些田地難道不休耕,一些谷倉難道不會空嗎?畢竟,我們市面上的面包大部分不是由自由農民生產出來的而是來自貴族……離開了主人的管束,農民只會貪杯、干壞事。”上述材料反映的基本主張是
A.維護農奴制度 B.廢除農奴制度
C.推翻沙皇專制 D.對農奴制進行改革
18、1889年日本憲法規定:“日本帝國是由萬世一系的天皇統治……天皇為國家之元首,總攬統治權。”這一規定說明日本1889年憲法
A.使日本政體發生了巨大變化 B.使日本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
C.帶有濃厚的封建色彩 D.適應了時代發展的需要
19、明治維新使日本走向了“脫亞入歐”的道路,在經濟方面既吸收了西方文明成果,又兼日本特色。與同一時期的西方經濟相比,日本經濟的特色是
A.發展近代教育,培養建設人才 B.采用近代先進技術,積極發展工商業
C.發展對外貿易,拓展國際市場 D.政府干預經濟,大力扶植私人企業
20、1873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宮例行給天皇梳量頭發時吃驚地發現,天皇已將自己的長發剪掉。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決心
A.革除封建禮儀 B.廢除封建身份制度
C.帶動文明開化 D.進行政治制度改革
21、木戶孝允明確指出:“立國之本,惟在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載相繼而無窮者,惟在于教育而已。”材料反映明治政府“文明開化”的重點是
A.教育改革 B.軍事改革
C.培養出國人才 D.社會生活習俗改革
22、梁啟超在《變法通議》中寫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麥對人說:“三十年后,日本其強,中國其弱乎?日人之游歐洲者,討論學業,講究官制,歸而行之;中人之游歐洲者,詢某廠船炮之利,某廠價值之廉,購而用之,強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啟超這段話的根本意圖是
A. 比較中日近代文化的異同
B. 證明中國進行社會政治變革的必要性
C. 尋找甲午戰爭日勝中敗的歷史原因
D. 批評洋務派的活動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
23、以下事件中,改變了社會性質的有
①商鞅變法 ②王安石變法 ③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④1861年改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4、必革是人類歷史上發展的一曲不朽旋律。下列關于改革的說法和認識正確的是
①改革就是要徹底的革除舊的、傳統的一切東西
②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和平方式
③改革是統治者希望通過和平的、沒有暴力的方式來完善社會制度并鞏固自己的統治
④改革中也充滿了復雜性、多樣性與艱巨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25、歷史上許多改革家為改革付出了寶貴的生命,我國正在進行社會主義的全面改革,其中的困難也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從改革家那里學習的精神應該有
①高度的社會歷史責任感 ②為國家乃至為全人類的共同利益備斗的決心與勇氣
③堅忍不拔的意志 ④為統治者而改革的獻身精神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 D. ①②③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50分)
2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共18分)
材料一: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資刻薄人也。跡其欲干孝公以帝王術,挾持浮說,非其質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將昂,不師趙良之言,亦足發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嘗讀商君開塞耕戰書,與其人行事相類。卒受惡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記·商君列傳》
材料二:(商鞅變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通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鄉邑大治。
——《史記》卷68
材料三:(秦)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富,國以富強,百姓采用,諸侯親服
——《史記》卷87
(1)材料一評論商鞅變法的主要標準是什么?談談你對這一標準的認識(4分)
(2)據材料二、三,從軍事、經濟、治安、外交四方面分析商鞅變法的成效(8分)
(3)有人認為“秦能迅速吞并六國,全賴商鞅的軍事改革”,談談你對該認識的看法。(6分)
27、下列材料是對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分析。(共17分)
材料一:祖宗崇拜和華夏中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特點,這兩者的結合使學習和參考外國的任何改革都變得更加困難。
——雷 頤
材料二:變法者由于缺乏對改革制約條件和困難客觀冷靜的認識和分析,未能形成成熟的改革心理,缺少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實際的活動能力,沒有采取靈活多變的變法戰略。
——蕭功秦
材料三:變法失敗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變法的內容和策略上,而在于當時沒有出現一個變法成功的整體的社會環境,以及與此相聯系的強大的促進改革的政治和經濟力量
——李喜所
材料四:康有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維新的要義為藍圖在中國變法,但是沒有認識到日本與中國國情不同……只是從形式上學習,并沒有掌握明治維新的真正“要義”。
——《成敗得失—戊戌維新與明治維新的比較》
請回答:
(1)據材料一、二、三,指出三位歷史學家分析戊戌變法失敗原因的不同視角。(3分)
(2)材料四從哪個角度分析中國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2分)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中國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主要有哪些?(9分)
(3)據材料,你認為上述觀點有怎樣的現實意義?(3分)
2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共15分)
所謂度田,就是清丈土地,包括核實戶口……在王莽末年,廣大農民通過戰爭的暴力手段,從地主手中奪取了大量的土地,不少人還掙脫了封建束縛而獲得人身解放……劉秀在公元39年下令度田和檢查戶口……度田不僅要度農民的土地,而且也要度豪強地主的土地,郡縣官吏大多為豪強地主,他們當然不愿如實丈量土地,呈報戶口,損害自身的經濟利益。特別是像河南、南陽等地區,度田官吏都知道“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陽帝鄉多近親,田宅逾制,不可為準”的道理,根本不敢如實度田。那些既非“近臣”和“近親”的豪強地主,也憑借財勢與度田官勾結,大量隱瞞土地。同時,度田官吏還盡量把地主的租稅負擔轉嫁到農民頭上,不僅丈量農民的小塊耕地,而且連住宅村落也丈量在內……漢光武帝劉秀知道度田不實的情況后,對舞弊官吏進行嚴厲懲罰,大司徒歐陽歙、河南尹張伋及諸郡守十余人,皆下獄處死,并重申嚴格檢查田畝和人口……這樣,劉秀實行度田,引起兩種性質不同的反抗。
——摘編自朱紹侯《中國古代史》
(1)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東漢劉秀實行度田的背景(4分)?及目的(3分)。
(2)材料中“兩種不同性質的反抗”分別指什么?(4分)分析其反抗的原因?(4分)
佳木斯市高中三校期中聯合考試
歷史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B A C D C D A B B C D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B A B A C D C A B C B D
26、(1)主要著眼于個從品質的評價。(2分)忽略對變法社會客觀效果的考察,不能全面評價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2分)
(2)軍事:人民勇于為國戰戰斗;經濟:百姓富足,國家富強;治安:人人路不拾遺,無盜賊,無私斗;外交:諸侯都推舉秦國為霸主。(8分)
(3)同意:商鞅的軍事改革加強了士兵的紀律性,激發了士兵的斗志,提高了秦軍的戰斗力。(3分)。不同意:除了強大的軍事實力外,秦能迅速吞并六國,與商鞅的經濟、社會等改革也有一定的關系。(3分)
27、答案:(1)材料一:傳統文化的影響。材料二:變法者的心智和變法策略(或者變法者主觀方面的局限性)。材料三:整體的社會環境。(3分)
(2)角度:中國在向西方學習時沒有科學地把握中國國情,只是照搬日本經驗。(2分)
原因: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資產階級力量弱小;封建勢力過于強大;脫離群眾。(答出三點即可得9分,若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給分)
(3)改革的成功是社會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必須多方面的積極地為改革的成功創造有利的社會條件。(答出一點即可,如果學生從某一觀點概括其現實意義,言之成理即可)(3分)
28、答案:(1)背景:西漢末年戰爭使一部分農民獲得土地和人身自由(2分),豪強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土地兼并現象嚴重)(2分)。目的:增加政府財政收入(2分)保證徭役的征收(1分)
(2)農民反抗(2分)。原因:為了已獲得土地和自由,反對地主轉嫁負擔(2分);豪強地主反抗(2分)。原因:為了維護他們的既得經濟利益。(2分)佳木斯市高中三校聯合期中考試2011—2012學年度下學期
高二化學試卷
命題學校: 命題人: 校對人:
考試說明: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
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在草稿紙、試題上答題無效。
保持卡面清潔,不得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刮紙刀。
第Ⅰ卷(共30分)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
第I卷 (選擇題 45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
1.居室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是人們使用的裝飾材料,膠合板、內墻涂料會釋放出一種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該氣體是 ( )
 A.甲烷    B.甲醛   C.氨氣  D.二氧化硫
2.下列物質中,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是( )
A.乙烯 B.苯 C.乙醛 D.甲酸鈉
3.下列各組物質中,用分液漏斗可以將其分開的是 ( )
A.甲苯和苯酚 B.乙醇和乙醛
C.硝基苯和水 D.乙酸和乙酸乙酯
4. 下列說法或表示方法正確的是( )
A.乙烯的結構簡式CH2CH2
B. 化學名詞:乙酸乙脂、笨、油酯、坩鍋
C. 是一種烴
D.聚乙烯的化學式
5.某同學做乙醛的性質實驗時,取1mol/L的CuSO4溶液和0.5mol/L的NaOH溶液各1mL,在一支潔凈的試管內混合后,向其中又加入0.5mL 40%的乙醛,加熱煮沸,結果未出現磚紅色沉淀。實驗失敗的原因可能是 ( )
A.反應溫度不夠高
B.加入NaOH溶液的量不夠
C.加入乙醛太多
D.加入CuSO4溶液的量不夠
6.某高聚物的結構如右圖: 其單體的名稱為 ( )
 A.2,4—二甲基—2—己烯
B.2,4—二甲基—1,3—己二烯
C.2—甲基—1,3—戊二烯和乙烯
D.2—甲基—1,3—丁二烯和丙烯
7.欲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括號內物質為雜質),能夠達到目的的是 ( )
A.乙酸乙酯(乙酸):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振蕩、靜置后,分液
B.乙醇(水):加入新制生石灰,蒸餾
C.苯(苯酚):加入足量濃溴水,過濾
D.乙酸(乙醇):加入金屬鈉,蒸餾
8.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糖類都有甜味,都易溶于水
B、糖類都能發生銀鏡反應
C、油脂屬酯類,不溶于水,屬高分子化合物
D、蛋白質屬高分子化合物
9. 已知A物質的分子結構簡式如下: ,, lmol A與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共熱,
充分反應后最多消耗NaOH的物質的量
為( )
A.6mol B.7mol C.8mo1 D.9mo1
10.已知檸檬醛的結構簡式為(CH3)2C=CHCH2CH2C(CH3)=CHCHO,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B.能發生還原反應
C.催化加氫后的產物分子式為C10H20O
D.能使溴水褪色
11.下列各組中的反應,屬于同一反應類型的是
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與水反應制丙醇
B.由甲苯硝化制對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
C.由氯代環己烷消去制環己烯;由丙烯加溴制二溴丙烷
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
12. 3-甲基戊烷的一氯代產物有(不考慮立體異構)
A.3種 B.4種 C.5種 D.6種
13.只用一種試劑區別以下七種無色 液體:甲苯、己烯、四氯化碳、乙醇、亞硫酸、苯酚和碘化鉀,應選用 ( )
A.酸性KMnO4溶液 B.溴水
C.碘水 D.AgNO3溶液
14.CDGT某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為,
它可以發生反應的類型有
①加成 ②消去 ③水解 ④酯化 ⑤氧化 ⑥加聚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
15.下列有機物中,既能發生消去反應,又能發生酯化反應,還能發生催化氧化,且催化氧化產物能發生銀鏡反應的是 ( )
A.CH3OH B.CH3CH(OH)COOH
C.(CH3)2C(OH)CH2CH3 D.HOCH2CH2COOH
16、某有機物A的結構簡式為
取Na、NaOH和Cu(OH)2分別與等物質的量的A在一定條
件下充分反應時,理論上需Na、NaOH和Cu(OH)2三種物質
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A、2:2:1 B、4:2:1
C、2:1:2 D、1:1:1
17.由2—氯丙烷制取1,2—丙二醇時,需要經過下列哪幾步反應 ( )
A.加成 → 消去 →取代 B.消去 → 加成 → 取代
C.取代 → 消去 → 加成 D.消去 → 加成 → 消去
18.將 轉變為 的方法是 ( )
A.與足量NaOH溶液共熱后,再通入CO2
B.加熱溶液,再通入HCl
C.與足量稀硫酸共熱后,加入足量Na2CO3溶液
D.與足量稀硫酸共熱后,加入足量的Na
19.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使C2H5Br和NaOH溶液混合后水解,取上層清液,滴加AgNO3溶液檢驗溴元素
B.將混有乙烯的乙烷氣體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可得到純凈的乙烷氣體
C.將苯與溴水混合后,再加鐵粉,即可制得溴苯
D.在蔗糖溶液中加入幾滴稀硫酸,水浴加熱5 min,加入NaOH溶液至堿性,再加入銀氨溶液并水浴加熱
20.某有機物是一種強致癌物,其結構如右圖所示。1mol該化合物在一定條件下分別與H2、NaOH溶液反應,最多消耗H2和NaOH的物質的量分別為 ( )
A.6mol、4mol B.7mol、4mol
C.7mol、5mol D.6mol、5mol
第II卷 (非選擇題 50分)
二、(本題共3小題,共20分)
21. (12分)
(1)
系統命名法命名: ;
它的H-NMR譜中有______個峰,峰的面積比為___________;此化合物在濃硫酸作用下發生消去反應,寫出可能的有機產物的結構簡式:
(2)3—甲基—2—戊烯的結構簡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實驗題(本題共1小題,共16分)
22. (16分)某課外活動小組對甲酸進行了如下的實驗,以驗證其含有醛基,并考察其化學性質。首先做了銀鏡反應:
(1)取少量甲酸加入NaOH溶液中和其酸性,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然后,同學們對甲酸與甲醇的酯化反應進行了研究:
(2)寫出HCOOH和CH3-18OH進行酯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認為選擇甲裝置還是乙裝置好?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裝置中長導管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中飽和碳酸鈉溶液的作用是 。從飽和碳酸鈉溶液中分離出酯需要用到的主要實驗儀器是 。
(5)一同學用裝有飽和氫氧化鈉的三頸瓶接收甲酸甲酯,幾乎沒有收集到產物,請給予合理的解釋_________ ____________。
23.(10)化合物A最早發現于酸牛奶中,它是人體內糖類代謝的中間體,可由馬鈴薯、玉米、淀粉等發酵制得,A的鈣鹽是人們最喜愛的補鈣劑之一。A在某種催化劑的存在下進行氧化,其產物不能發生銀鏡反應。在濃硫酸存在下,A可發生如下圖所示的反應: 
        
  試寫出:
  (1)化合物的結構簡式: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學反應方程式:
  A→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 H
  (3)反應類型A→E _____________________ ,
A→F______________,E→H________________。
24.(7分)
由丙烯經下列反應可制得F、G兩種高分子化合物,它們都是常用的塑料。
①聚合物F的結構簡式: 。
②寫出A B的化學方程式
②C與新制的Cu(OH)2共熱轉化為D的化學方程式是:

③在一定條件下,兩分子E能脫去兩分子水形成一種六元環狀化合物,該化合物
的結構簡式是:
(4分)下列敘述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_(選對一個給2分,多選、錯選不得分)。
A.使C2H5Br和NaOH溶液混合后水解,取上層清液,滴加AgNO3溶液檢驗溴元素
B.將混有乙烯的乙烷氣體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可得到純凈的乙烷氣體
C.將苯與溴水混合后,再加鐵粉,即可制得溴苯
D.在蔗糖溶液中加入幾滴稀硫酸,水浴加熱5 min,加入NaOH溶液至堿性,再加入銀氨溶液并水浴加熱
E.分離沸點相差30℃以上的混溶液體,應采用的方法是分餾
F.不慎把苯酚溶液沾到了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
H.實驗室使用體積比為1:3的濃硫酸與乙醇的混合溶液制乙烯時,為防加熱時反應混合液出現暴沸現象,除了要加沸石外,還應注意緩慢加熱讓溫度慢慢升至170℃。
24.(10分)已知A 是一種分子量為28的氣態烴,現以A為主要原料合成一種具有果香味的物質E,其合成路線如下圖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A的結構簡式 。
(2)B、D分子中的官能團名稱分別是 、 。
(3)物質B可以被直接氧化為D,需要加入的試劑是 。
(4)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 ;
反應類型: 。
④ 。
反應類型: 。
25.(7分)
由丙烯經下列反應可制得F、G兩種高分子化合物,它們都是常用的塑料。
①聚合物F的結構簡式: 。
②寫出A B的化學方程式
②C與新制的Cu(OH)2共熱轉化為D的化學方程式是:

③在一定條件下,兩分子E能脫去兩分子水形成一種六元環狀化合物,該化合物
的結構簡式是: 。
26.(8分)四種同類有機物A、B、C、D,它們的分子式均為C4H10O。已知A可被氧化為E,B可被氧化成F,C除可燃燒之外難以被氧化,A和C分別脫水后得到同一種不飽和烴,E和F都可發生銀鏡反應。
(1)D結構簡式 ,F中所含官能團的結構式
(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注明反應條件)
A → E:
C分子內脫水:
E發生銀鏡反應:
CH2-CH2
n
COONa
OH
COONa
OOCCH3

C導管
A
飽和碳酸鈉
B
甲佳木斯市高中三校聯合期中考試高二數學試題(理科)
考試時間:120分鐘   滿分:150分
命題單位:佳市八中   命題人:曲虹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
1、在復平面內,復數對應的點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曲線在點處切線的斜率為( )
A. B. C. D.
3、下面使用類比推理正確的是( )
A.“若,則”類比推出“若,則”;
B.“”類比推出“”;
C.“” 類比推出“”;
D.“” 類比推出“”.
4、有一段推理是這樣的:“直線平行于平面,則平行于平面內所有直線;已知直線平面,
直線平面,直線∥平面,則直線∥直線” 的結論顯然是錯誤的,這是因為( )
A.大前提錯誤 B.小前提錯誤 C.推理形式錯誤 D.非以上錯誤
5、利用數學歸納法證明不等式 且的過程,由到時,左邊增加了( )
A.項 B.項 C.項 D.項
6、復數 對應的點在虛軸上,則( )
A.或 B.且 C. D.或
7、若函數的圖像經過四個象限,則實數的取值范圍是( )
A. B. C. D.
8、用反證法證明命題“三角形的內角中至少有一個不大于”時,反設正確的是( )
A.假設三內角都大于; B.假設三內角都不大于;
C.假設三內角至多有一個大于;D.假設三內角至多有兩個大于
9、已知函數的圖像如圖⑴所示,下面四個圖像中的圖像大致是( )
10、設,為復數,則下列四個結論中正確的是(  )
A.若,則 B.
C. D.是純虛數或零
11、對于上可導的任意函數,若,且有 ,則必有( )
A. B.
C. D.
12、函數 ,若函數在區間內取極大值,在區間內取極小值,則的取值范圍是( )
A. B. C. D.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3、在復平面內,復數與對應的向量分別是與,其中是原點,向量
所對應的復數是 .
14、設,則為 .
15、函數 在上的最小值為
16、觀察下列不等式:,,,,,…,由此猜想第個不等式為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0分)
17、(本小題滿分10分)
已知是方程的一個根.
⑴求的值;
⑵試求出方程的另一根.
18、(本小題滿分12分)
在曲線上某一點處作一切線使之與曲線以及軸所圍成的面積為,試求:
⑴切點的坐標;
⑵過切點的切線方程.
19、(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對于任意,均有成立,試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20、(本小題滿分12分)
用總長米的鋼條做一個長方體容器的框架,如果所做容器的底面的一邊長比另一邊長多米,那么高是多少時容器的容積最大?并求出它的最大容積.
21、(本小題滿分12分)已知函數
⑴當時,求函數的單調區間;
⑵若函數在上是單調函數,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22、(本小題滿分12分)已知.
⑴討論的單調性;
⑵若函數在兩點處取極值,且線段與軸有公共點,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佳木斯市高中三校聯合期中考試高二數學試題(理科)答案
一、BDCAD DDACD BB
二 、13、 14、 15、 16、
三、
17、[解析] (1)∵1+i是方程x2+bx+c=0的根
∴(1+i)2+b(1+i)+c=0
即b+c+(2+b)i=0
∴解得.
(2)由(1)知方程為x2-2x+2=0
設另一根為x,則x+(1+i)=2解得x=1-i
18、
[解析] 如圖所示,設切點A(x0,y0),由y′=2x,過A點的切線方程為y-y0=2x0(x-x0),
即y=2x0x-x.
令y=0得x=,即
設由曲線和過A點的切線及x軸所圍成圖形的面積為,
=x,
|BC|·|AB|
=·x=x,
即S=x-x=x=.
所以x0=1,從而切點A(1,1),
切線方程為y=2x-1.
19. 解:,

對恒成立.
當,即時,不等式成立;
當時,
綜上,.
20、解:設該容器底面矩形的短邊長為m,則另一邊長為m ,此容器的高為,
于是,此容器的容積為:,其中,
即,得,(舍去),
因為,在內只有一個極值點,且時,,函數遞增;
時,,函數遞減;
所以,當時,函數有最大值,
即當高為時,長方體容器的容積最大,最大容積為.
21、(1)由題意可知,函數的定義域為
當時,
所以單調遞減區間為,單調遞增區間為

函數在上是單調函數
若函數在上是單調增函數,則在上恒成立
即在上恒成立
令 顯然在上單調遞減
∴,∴
②若函數在上是單調減函數,則在上恒成立,顯然不可能 ∴實數的取值范圍為
22、解:(1)

解得
分類討論:比較的大小
①當時,即
令,解集為
令,解集為
遞增區間為,遞減區間為
當時,即
令,解集為
令,解集為
遞增區間為,遞減區間為
⑵由(1)得的根為,
即得佳木斯市高中三校聯合期中考試高二數學試題(文科)
考試時間:120分鐘 滿分:150分
命題單位:佳木斯市第八中學 命題人:倪海俠
第Ⅰ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參數方程(為參數)化為普通方程為( )
(A)y=x-2 (B)y=x+2 (C)y=x-2() (D)y=x+2()
2、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經伸縮變換后曲線方程變換為橢圓方程,此伸縮變換公式是( )
(A) (B) (C) (D)
3、在極坐標系中,點P關于極點的對稱點可以為( )
(A) (B) (C) (D)
4、極坐標方程表示的圖形是( )
(A)兩個圓 (B)兩條直線 (C)一個圓和一條射線 (D)一條直線和一條射線
5、已知O為原點,參數方程(為參數)上的任意一點為A,則=( )
(A) 1 (B) 2 (C) 3 (D) 4
6、參數方程(t為參數)的曲線與坐標軸的交點坐標為( )
(A)(1,0),(0,-2) (B) (0,1),(-1,0)
(C)(0,-1),(1,0) (D) (0,3),(-3,0)
7、在柱坐標系中,兩點與的距離為( )
(A) 3 (B) 4 (C) 5 (D) 8
8、在極坐標系中,曲線(0﹤)與的交點的極坐標為( )
(A)(1,1) (B) (C) (D)
9、若直線的參數方程為(t為參數),則直線的傾斜角為( )
(A) (B) (C) (D)
10、已知點P(3,m)在以點F為焦點的拋物線(t為參數)上,則=( )
(A) 1 (B) 2 (C) 3 (D) 4
11、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以(1,1)為圓心,為半徑的圓在以直角坐標系的原點為極點,以ox為極軸的極坐標系中對應的極坐標方程為( )
(A) (B)
(C) (D)
12、過點M(2,1)作曲線C:(為參數)的弦,使M為弦的中點,則此弦所在直線的方程為( )
(A) (B)
(C) (D)
第Ⅱ卷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將答案填在題后橫線上)
13、在極坐標系中(0﹤),曲線與的交點的極坐標為_______________
14、橢圓C: ,若橢圓C的焦點在x軸上,且a>0,則a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_____
15、已知圓的極坐標方程為,則該圓的圓心到直線的距離是_______________
16、已知直線與圓相交于A、B,則以AB為直徑的圓的面積為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0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演算步驟。)
17、(本小題滿分10分)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求方程所對應的直線經過伸縮變換后的直線方程。
18、(本小題滿分12分)
求圓心在點處并且過極點的圓的極坐標方程,并把它化為直角坐標方程。
19、(本小題滿分12分)
從極點O作直線和直線相交于點M,在OM上取一點P,使,求點P的軌跡的極坐標方程。
20、(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圓的方程為
求圓心軌跡C的參數方程;
點是(1)中曲線C上的動點,求的取值范圍。
21、(本小題滿分12分)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已知曲線,將上的所有點的橫坐標、縱坐標分別伸長為原來的、2倍后得到曲線,以平面直角坐標系xoy的原點O為極點,x軸的正半軸為極軸,取相同的單位長度建立極坐標系,已知直線
試寫出直線的直角坐標方程;
在曲線上求一點P,使點P到直線的距離最大,并求出此最大值。
22、(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直線
當時,求與的交點坐標;
過坐標原點O作的垂線,垂足為A,P為OA的中點,當變化時,求P點的軌跡的參數方程,并指出它是什么曲線。
佳木斯市高中三校聯合期中考試高二數學試題答案
(文科試卷)
一、選擇題:
1、C 2、B 3、D 4、C 5、C 6、D 7、C 8、C 9、D 10、D 11、A 12、B
二、填空題:
13、
14、
15、
16、
三、解答題:
17、解:由伸縮變換得到
將上式代入,得到伸縮變換后的直線方程為,
因此,經過伸縮變換后,直線變成直線
18、解:設為圓上除O,B外的任意一點,連接OM、MB,則有OB=4,OM=,,
從而△BOM為直角三角形
所以有,即,
故所求的圓的極坐標方程為,
為所求的圓的直角坐標方程。
19、解:設點P極坐標為,則點,
∵點M在直線上,∴,
又∵

∴點P的軌跡是以為圓心,為半徑的圓。
20、解:(1)將圓的方程整理得
設圓心坐標為,則圓心軌跡的參數方程為
(2)∵點P是曲線C上的動點,∴


21、(1)由題意知,直線的直角坐標方程為:
(2)∵
∴曲線的直角坐標方程為:
∴點P的坐標為
則點P到直線的距離為


22、解:(1)
(2)方法1:
過坐標原點O作
解方程組
故當變化時,P點軌跡的參數方程為
方法2:
過坐標原點O作
解方程組
故當變化時,P點軌跡的參數方程為
即佳木斯市高中三校期中聯合考試
高二英語試卷
本試卷分第一卷(選擇題)和第二卷(非選擇題)兩部分
共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第一卷
第一部分:聽力(共兩節,滿分30分)
第一節(共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7.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后,你都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What does the man mean
He stayed with the children at home.
He took all the children to the zoo.
He didn’t take the children to the zoo.
What’s the man’s attitude to the woman
He is excited
He is sad.
He is angry.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John is looking for a job.
John has got a job
John is trying to do the job well.
What does Mr. King want to do
To get in more crops.
To protect the wild forest.
To kill the wild animals.
Who is the woman likely to be
John’s mother.
John’s teacher.
John’s friend.
第二節(共1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22.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每小題5秒鐘;聽完后,各小題將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8題。
What does the woman invite the man to do
She invites him to join in the bike riding.
She invites him to walk in the centre park.
She invites him to have supper at Warren’s Inn.
When will the activity take place
On May 10th.
On May 12th.
On March 10th.
What should the man bring
Bike and helmet.
Money.
Both A and B.
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9-11題
What does the boy want to be
He wants to be a scientist.
He wants to be a teacher.
He wants to be a singer.
What is the girl’s hobby
A. Science B. Singing C. Drawing
11. What can the speakers be
A. Teachers B. Scientists C. Students
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2-14題
12.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the street. B.On the phone C.At the man’s home
13. What are the questions about
A. Work. B. Hobbies. C.Health
14.How often does the man speaker exercise
A. Sometimes B. Often C. Never
聽第 9段材料 ,回答第 15 -17題。
15. When did Meimei get back home from New Zealand
A. Last week B. Last night C.This afternoon
16. Where did Meimei stay when she was in New Zealand
A. At her mother’s friend’s home.
B. At her father’s friend’s home.
C. At her own friend’s home.
17. What has Meimei come back for
A. For the New Year’s Day.
B. For Christmas.
C. For the Spring Festival.
聽第10段材料,回答第 18-20題.
18. Where was Madame Curie born
A. In France B. In Germany C. In Poland
19. How many Nobel Prizes did Madame Curie receive
A. Only one B.Two C.Three
20. When did she win the Nobel Prize for Physics
A. In 1903 B.In 1911 C.In 1913
第二部分 英語知識運用(共兩小節,滿分45分)
第一節:單項選擇(共15小題,每題1分,滿分15分)
21.Give them ___ hand this time and I am sure they will also offer theirs in ___ return in the future,
A.a,the B.the,a C.a,\ D.\,\
22.In our company, everyone is treated equally, ____ his position is.
A.wherever B.whatever C.as D.despite
23.It never occurs to me to___ my privilege(特權), and what I did is following the rules.
A.take charge of B.take care of
C.take notice of D.take advantage of
24.I was really anxious about you. You___ home without a word.
A.mustn’t leave B.shouldn’t have left
C.couldn’t have left D.needn’t leave
25.The power is so harmful that once____, nothing can be done to stop it,so the researchers plan to damage it.
A.uses B.having used C.using D.used
26.In order to make room for more books, I will throw the ones___ I’m bored.
A.which B.with which C.to which D.that
27.The scientist is glad to see the experiment that he is devoted to ___ a major breakthrough.
A.having achieved B.achieving
C.has achieved D.achieve
28.He ran all the way ___ walked in order to catch the last bus.
A.more than B.rather than C.other than D.less than
29.New difficulties will ___ from such a situation.
A.arise B.rise C.raise D.arouse
30.____ I met him, I thought he was a serious man.
A.For the first time B.The first time
C.It was the first time D.By the first time
31.Only in 1868, after four terrible years, ____ allowed to return to their land.
A.they were B.were they C.they was D.was they
32.I wonder ___ my brother is to get to Shanghai.
A.when it is that B.what it is that
C.when is it that D.what is it that
33.The advice___some shops___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led to a heated discussion.
A.whether,will open B.what,would open
C./,must open D.that,open
34.___ being a leader, Kaifu Lee is also known as a caring teacher and patient friend, who is concerned about young people’s growth.
A.Instead of B.Apart from C.Far from D.As for
35.---Will you go to the concert this evening
---I don’t think so. _______
It isn’t my cup of tea.
Any one can do it.
Wonderful, aren’t they
That’s a good point.
第二節 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30分)
As human beings we like to think of ourselves superior(高級) to other creatures, but sometimes we can learn something from them..
One day at lunchtime I _36_my office, took out a sandwich, and _37_to a place along the river that was home to a flock of ducks. As I sat in the car eating the sandwich and taking a _38_ from a stressful day, I _39_a mother duck with her little ducks.
They were all together along the riverbank, _40_ spending quality family time. Then Mama Duck_41_and walked away to do what ducks feel they have to do. Like good little children, the little ducks immediately got up and _42_ her. But after walking behind her for about 10 feet, a duck seemed to question Mother Duck’s _43_and turned to go in the _44_direction.
Mama Duck didn’t see that and continued walking, _45_ expecting her children to walk behind her. Then,she _46_to do a head count. I expected her to stop to punish the disobedient(不順從的) duck, _47_she didn’t. In no more than a few seconds, she surveyed the situation, and understood that it was time for the duck to walk out on its own, so she_48_on her way.
But it was not so_49_ for me. My daughter was preparing to go away to college. My 11-year-old son had already_50_ to another city to live two years earlier. As a mother, I want to _51_my children in order not to see them hury even when they aren’t “children” anymore. Like a mother duck, I want them to follow me without_52_. After all, I am older and therefore wiser. I am bigger and stronger and know more about the _53_the world has in store, which may harm them.
However, after seeing the ducks, I _54_ that the time had come for my children to fly. So, as _55_as it was, I had to let them make their own way.
36.A.cleaned B.left C.designed D.visited
37.A.walked B.climbed C.drove D.flew
38.A.break B.class C.holiday D.shower
39.A.fed B.watched C.brought D.caught
40.A.almost B.seldom C.hardly D.apparently
41.A.took up B.calmed down C.got up D.fell down
42.A.followed B.doubted C.asked D.hit
43.A.appearance B.prediction C.career D.decision
44.A.right B.clear C.opposite D.same
45.A.slowly B.blindly C.angrily D.interestingly
46.A.turned around B.turned over C.turned in D.turned off
47.A.so B.but C.and D.if
48.A.continued B.admitted C.marked D.agreed
49.A.relaxing B.challenging C.easy D.useful
50.A.immigrated B.switched C.connected D.moved
51.A.teach B.protect C.test D.train
52.A.question B.control C.limit D.notice
53.A.plans B.attitude C.dangers D.tradition
54.A.insisted B.realized C.suggested D.remembered
55.A.rewarding B.valuable C.disappointing D.difficult
第三部分 閱讀理解(共2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第一節(共1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30分)
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
A
For years scientists have been worried about the effects of air pollution on the earth’s natural conditions. Some believe the air inside many houses may be more dangerous than the air outside. It may be one hundred times worse.
Indoor air pollution can cause a person to feel tired, to suffer eye pain, headache and other problems. Some pollutants(污染物)can cause breathing disorders, diseases of blood and even cancer. Most scientists agree that every modern house has some kind of indoor pollution.
People hav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now. It is true that when builders began making houses and offices they did not waste energy. To do this they build buildings that limited the flow of air between inside and outside. They also began using man-made building materials. These materials are now known to let out harmful gases.
As the problem became more serious, scientists began searching for a way to deal with it. They discovered a natural pollution control system for building—green plants. Scientists do not really know how plants control air pollution. They believe that a plant’s leaves absorb(吸收)or take in the pollutants. In exchange the plant lets out oxygen through its leaves and tiny organizations on its roots. Scientists suggest that all buildings should have one large plant or several small plants inside for every nine square meters of space. Studies of different plants show that each absorbs different chemicals. So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clean the air is to use different kinds of plants. Having green plants inside your house can make it a prettier and more healthy place.
56. Generally speaking, indoor air pollution may be more harmful than the air outside because ______.
A.indoor air pollution can often make people seriously ill
B.man-made building materials give off dangerous gases
C.there may be more harmful gases outside the buildings
D.the air indoors is polluted, which is very harmful
57. Some kind of indoor pollution can be found in _______.
A.every modern house B.every old house
C.all kinds of houses D.all kinds of offices
58. The indoor air pollution is caused by ______.
A.the limit of the flow of air between inside and outside
B.the building way that the builders want to save energy
C.the building things that are made of man-made materials
D.the man-made building materials and the limit of air-flow
59. The reason why we should use different kinds of plants to clean the air is that ______.
A.plants can let out all kinds of pollutants indoors
B.plants may take in more oxygen (氧氣)which people need
C.plants can absorb all kinds of harmful indoor chemicals
D.plants can make our houses prettier.
B
In 1955, a man named Raymond Kroe entered a partnership with two brothers named McDonald. They opened a popular restaurant in California which sold food that was easy to prepare and serve quickly. Hamburgers French fries, and cold drinks were the main food there. Kroc opened similar eating places under the same name, “McDonald’s”, and they were an instant success. He later took over the company, and today it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and successful “fast-food” in America and round the world.
Why was his idea so successful Probably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was that his timing was right. In the 1950s, most married women stayed home to keep house and take care of their children. In the 1960s, many women returned to the workplace. This meant that they had less time or energy to prepare meals, so they spent more on “TV dinners” and fast-food restaurants. Single parents also have little time to spend in the kitchen. People living alone also depend on this type of food, since cooking for one is often more trouble than it is worth.
Fast-food is not part of the diet of all Americans. Another trend of the 1960s, sometimes called the back-to-nature movement influenced many people to avoid food that was packaged or processed(處理). This preference for natural food continues to this day.
Form the success of Raymond Kroc’s fast-food business, we can say that social economic(經濟)trends influence where and what we eat.
60. “Cooking for one is often more trouble than it is worth” means that ________.
A.cooking for some people is worth more money
B.it is not worthwhile to take too much time to cook for one person
C.there are more problems when one person cooks
D.divorce(離婚)causes people to change their eating habits
61. An idea implied(暗示) but not directly stated in the reading is that ________.
A.many married women began to work in the 1960s
B.natural foods are still popular today
C.fast-food is not part of the diet of all Americans
D.divorce(離婚)causes people to change their eating habits
62. McDonald’s success was mainly because ________.
A.people living alone depend on fast-food
B.single parents have little time to spend in the kitchen
C.many women returned to the workplace in the 1960s
D.his timing was right
63. The main idea of the reading is that ________.
A.Raymond Kroc is the most successful fast-food business owner in the world
B.social and economic changes affect eating habits
C.fast-food is easy to prepare and serve quickly
D.Americans eat either fast-food or natural food
C
Have you ever suddenly felt that someone you know was in trouble——and he was Have you ever dreamed something that came true later Maybe you have ESP(超感官知覺).
ESP stands for Extra Sensory Perception. It may be called a sixth sense. It seems to let people know about events(事件)before they happen, or events that are happening some distance(距離)away.
Here is an example: A woman was doing washing. Suddenly she shouted, “My father is dead! I saw him sitting in the chair!” Just then, a telephone came. The woman’s father had died of a heart illness. He died sitting in a chair.
There are thousands of stories like this on record. Scientists are studying them to find out what is behind these strange mental(心理的)messages. Here’s another example——one of hundreds of dreams that have come true.
A man dreamed he was walking along a road when a horse and carriage came by. The driver said, “There’s room for one more.” The man felt the driver was Death, so he ran away. The next day the man was getting on a crowded bus. The bus driver said, “There’s room for one more”. Then the man saw the driver’s face was the same face he had seen in the dream. He wouldn’t get on the bus. As the bus drove off, it crashed and burst into fires. Everyone was killed!
Some people say stories like these are lies or coincidences. Others say that are ESP in true. From studies of ESP, we may some day learn more about the human mind.
64. ESP lets people know about _________.
A.their dreams B.events after they happen
C.events before they happen D.heart illness
65. In his passage the word “coincidences” means ________.
A.things which do not happen B.things which happen by accident
C.things which are only dreams D.things dreamed of only by sick people
66. The example of the man shows the ability to _______.
A.avoid traffic accidents
B.know the good and bad of a person
C.know about the events happening some distance away
D.sense a danger that will happen later on
67. The best title of this passage is _________.
A.Sixth Sense B.The Human Mind
C.A Big Lie D.A Terrible Dream
D
 Education is not an end, but a means. In other words ,we do not educate children only for the purpose of educating them .Our purpose is to fit them for life.
 In some modern countries it has for some time been fashionable(時興的)to think that by free education for all--whether rich or poor , clever or stupid --one can solve all the problems of society and build a perfect nation. But we can already see that free education for all is not enough; we find in such countries a far larger number of people with university degrees ,they refuse to do what they think "low "work and , in fact ,work with hands is thought to be dirty and shameful in such countries .But we have only to think a moment to understand that the work of a completely uneducated , farmer is far more important than that of a professor, we can live without education, but we die if we have no food. If no one cleaned our streets and took the rubbish away from our houses , we should get terrible diseases in our towns...
 In fact, when we say that all of us must be educated to fit us for life , it means that we must be educated in such a way that , firstly each of us can do whatever work suited to his brains and ability and secondly that we can realize that all jobs are necessary to society , and that is very bad to be ashamed of one's work . Only such a type of education can be considered valuable to society.
68. The writer of this passage thinks that
A. education can settle all of the world's problems
B. free education for all probably leads to a perfect world
C. free education won't always help to solve social problems
D. all the social problems can be solved by education
69.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 .
A. work with hands is dirty and shameful
B. work with hand is low work
C. work with hands is the most important
D. we can't regard work with hands as low work
70.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A. to choose a system of education
B. to prepare children mainly for their future work
C. to let everyone receive education fit for him
D. to build a perfect world
第二節(共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10分)
根據短文內容,從短文后的選項中選出能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選項中有兩項為多余選項。
All over the world people enjoy sports. Sports help to keep people healthy and happy, and to live longer.
_71_ They buy tickets or turn on their TVs to watch the games. Often they get very excited when their players or team wins.
_72_ Football, for example, has spread around the world. Swimming is popular in all countries near the sea or in those with many rivers. What fun it is jump into a pool or lake, whether in China, Egypt or Italy! _73_ Think how many lovers to skate or ski in Japan , Norway or Canada.
Some sports or games go back thousands of years old, like running or jumping. Chinese wushu, for example, has a very long history. But basketball and volleyball are rather new. Neither one is a hundred years old yet._74_ Water-skiing is one of the newest in the family of sports.
Peopl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may not be able to understand each other, but after a game together they often become good friends. _75_ One learns to fight hard but fight fair, to win without pride and to lose with grace(勝不驕敗不餒)。
And think of people in cold countries.
Sports help to train a person’s character.
Not a few people like sports in the world.
Many people like to watch others play games.
People aren’t inventing new sports or games.
Some sports are so interesting that people everywhere take part in them.
People are inventing new sports or games all the time.
第二卷 寫作(共兩小節,滿分35分)
短文改錯(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此題要求改正所給短文中的錯誤。短文中有10處錯誤,每句最多有兩處。錯誤涉及一個單詞的增加、刪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詞處加一個漏字符號(∧),并在其下面寫出該加的詞。
刪除:把多余的詞用斜線(﹨)劃掉。
修改:在錯的詞下劃一橫線,并在該詞的下面寫出修改后的詞。
Dear Editor,
I’m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naming Lily. I’m writing to tell you something I don’t think it good. Recently I’ve noticed many of my classmates often went to the Internet bar near our school. The other day I went there, too. I was very surprising to see many students playing games, seeing films and chatting. Some were even talking about love affairs on-line. In my opinion, an Internet bar should be a place which we can find much useful information. As is known to all that the Internet is a window to an outside world rather than a place for games. The Internet is good if we make good use it. Otherwise, it will do us great harm. So the local government should take measure to make sure that the students use Internet bars positively.
書面表達(滿分25分)
假設你班最近舉行了一次班會,討論怎樣使英語學習變成一件快樂的事。請你根據下表所示的信息,為某英語網站寫一篇短文,談談你們的討論新情況,并提出你們的建議。
討論情況 課內互動(師生或生生互動)課外活動(演講或晚會)運用英語(口頭或書面交流)……
你的建議 (根據自己的經歷或感想,提吃兩至三點建議)
注意:
對多給要點逐一陳述,適當發揮,不要簡單翻譯。
詞數100左右,開頭已給出,不計入總次數。
參考詞匯:interactive: adj. 互動的
Recently we have a discussion on how to make learning English relaxing and fun. Most students believe that there are many ways to do so.____
班級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考號__________________
佳木斯市高中三校期中聯合考試
高二英語試卷答題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第二卷 寫作(共兩小節,滿分35分)
第一節短文改錯(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此題要求改正所給短文中的錯誤。短文中有10處錯誤,每句最多有兩處。錯誤涉及一個單詞的增加、刪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詞處加一個漏字符號(∧),并在其下面寫出該加的詞。
刪除:把多余的詞用斜線(﹨)劃掉。
修改:在錯的詞下劃一橫線,并在該詞的下面寫出修改后的詞。
Dear Editor,
I’m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naming Lily. I’m writing to tell you something I
don’t think it good. Recently I’ve noticed many of my classmates often went to
the Internet bar near our school. The other day I went there, too. I was very
surprising to see many students playing games, seeing films and chatting. Some
were even talking about love affairs on-line. In my opinion, an Internet bar
should be a place which we can find much useful information. As is known to all
that the Internet is a window to an outside world rather than a place for games.
The Internet is good if we make good use it. Otherwise, it will do us great harm.
So the local government should take measure to make sure that the students use
Internet bars positively.
第二節 書面表達(滿分25分)
Recently we have a discussion on how to make learning English relaxing and fun. Most students believe that there are many ways to do s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佳木斯市高中三校期中聯合考試
高二英語試卷答案
選擇題
1---5 CCABB 6---10 ACCAB 11—15 CBCBB 16—20 CCCBA
21—25 CBDBD 26—30 BCBAB 31—35 BADBA
36—40 BCABD 41—45 CADCB 46—50 ABACD 51—55 BACBD
56—59 BADC 60—61 BDDB 64—67 CBDA 68—70 CDC
71—75 DFAGB
改錯
76. naming – named 77.think it good 去掉it 78. went – go
79. surprising—surprised 80. and chatting – or chatting
81. which – where/ in which 82. As – It
83. an outside – the outside 84.use∧it---of 85. measure-- measures
書面表達
Recently we have a discussion on how to make learning English relaxing and fun. Most students believe that there are many ways to do so.
First of all, we can have more interactive activities in class, such as discussions, interviews, story-telling and role-play. In this way, we can have more fun learning English. Secondly, we can take part in more out-of-class activities like English speech contests and English evenings. Through these activities we can improve our English skills in an easy and relaxing way. Thirdly, we need to find more opportunities to communicate in English with people, whether they are foreigners or Chinese, because using English is the best way to learn English.
These ideas sound reasonable and practical. From my experience, there are many other interesting and relaxing ways. For example, we can listen to English songs and watch English movies. We can also watch English programes on TV or join English Clubs or make English pen-friends on the internet.
All in all, what we need is more free time and more space.佳木斯市高中三校聯合期中考試高二地理試題
命題單位:佳市八中   命題人:李德生 校題人:王佶
說明:
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卡”兩部分,試題卷中試題全部答在“答題卡”上規定的區域內;
2.在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考試科目等涂寫在“答題卡”上,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收回;
3.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
第I卷(選擇題 共60分)
本卷共40個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起源于西亞地區的世界性宗教包括( )
A.基督教、佛教 B.基督教、伊斯蘭教
C.伊斯蘭教、佛教 D.印度教、伊斯蘭教
某國幅員遼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陸之一,這里有陽光燦爛的海灘、五彩繽紛的珊瑚、獨特眾多的珍禽異獸……。據此回答下題。
2.該國最可能是( )
A.印度 B.英國 C.南非 D.澳大利亞
3.下列四幅圖分別是東西南北四個半球,其中屬于北半球的是( )

4.在60°N處相距一個經度的兩個地點的實地距離最有可能是
A.111.415千米 B.55.803千米 C.28.904千米 D.110.569千米
讀下圖,回答5~6題。
5.圖中四地位于北京(116°E、40°N)的東南方向,且經度間距離較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在四幅圖中斜線所表示的經緯線方格內,面積最大的是
A.①所在方格 B.②所在方格 C.③所在方格 D.④所在方格
讀圖,回答7~8題。
7.若一架飛機由圖中①地經②地飛往③地,其飛行方向是
A.一直向正東方向  B.一直向正西方向 C.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D.先向東北,后向西北
8.飛機由圖中①地經②地飛往③地的過程中,途經的大洲和大洋依次是
A.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 B.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
C.太平洋—亞洲—印度洋 D.印度洋—非洲—大西洋
地形等高線的彎曲與疏密蘊含著許多關于地形的信息。下圖是某地區等高線地形示意圖。據此完成9~10題。
9.圖中所示地區山脊的基本走向為
A.東北-西南向 B.東西向 C.西北-東南向 D.南北向
10.圖示山體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較陡,下部較緩
C.上、下部均平緩 D.上部較緩,下部較陡
一幅地圖比例尺為1∶500 000,圖幅面積為10 000平方厘米。根據需要,現用1∶1 000 000的比例尺繪制同一地區的地圖,據此回答11~12題。
11.新圖圖幅的面積為
A.20 000平方厘米 B.5 000平方厘米 C.250平方厘米 D.2 500平方厘米
12.新圖與原圖相比,表示的地理事物
A.更詳細 B.較簡略
C.沒有變化 D.相對位置發生變化
讀某地等高線示意圖(單位:米),回答13~14題。
13.圖中陡崖的相對高度可能是
A.150米 B.199米 C.278米 D.400米
14.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點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5.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是
A.漢語 B.英語 C.俄語 D.阿拉伯語
某航空大隊搞模擬飛行,計劃從B地飛往A地,此時的晝夜狀況如右圖所示,圖中為晨昏線,飛機從B地起飛時,太陽正位于當地東方地平線上。據此回答16~17題。
16.從B地到A地飛最近的路線,應該沿(  )
17.飛機起飛時,北京時間應為(  )
A.正午12時 B.18時
C.子夜0時 D.22時
18.今天和昨天分界線的經度是 (  )
A.0度 B.180度 C.30度 D.60度
19.關于下圖等高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
A.a村在b村的西南方
B.c、d兩條小河畫得都正確
C.e處用水方便,宜建造紙廠
D.從a村到b村規劃的公路不應走直線
下圖為“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20~22題。
20.根據等高線地形圖判斷,圖中河流的總體流向大致是(  )
A.西北向東南流 B.東南向西北流
C.東北向西南流 D.西南向東北流
21.該地區擬建一條鐵路,有人設計了一選線方案(如圖)。方案沿線甲、乙、丙、丁四處中明顯不合理的有(  )
A.1處 B.2處   C.3處 D.4處
22.若要安排露營活動地點,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斷,最不適宜的地點是(  )
A.W B.X    C.Y D.Z
23.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碰撞形成 ( )
A.落基山脈 B.安第斯山脈 C.阿爾卑斯山脈 D.喜馬拉雅山脈
24.亞洲和非洲陸地分界線是 ( )
A. 黑海海峽 B.烏拉爾河 C.巴拿馬運河 D.蘇伊士運河
讀“歐洲一月等溫線圖”,回答25題。


25. 歐洲一月等溫線總體走向及影響的主導因素是( )
A. 等溫線大致與緯線平行、太陽輻射與海陸位置
B. 等溫線大致與海岸線平行、大氣環流與洋流分布
C. 等溫線大致與山脈平行、山脈走向與海拔高度
D. 等溫線大致與經線平行、海陸分布與地形地貌
某物資在國際貿易中的流向為: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是俄羅斯、加拿大、瑞典、剛果、巴西等國;主要進口國是美國、日本、中國和西歐諸國。據此回答26題。
26.據進出口國家和地區判斷,該物資屬于( )
A.森林資源 B.玉米小麥 C.石油資源 D.水力資源
下圖為世界部分地區等干燥度線分布圖,干燥度即可能蒸發量與降水量之比。讀圖回答27~28題。
27.圖中4條等干燥度線的數值關系是( )
A.a>b>c>d B.a<b<c<d
C.a<b,c>d D.a>b,c<d
28.圖示地區,最具開發潛力的新能源是( )
A.太陽能 B.石油資源 C.核能 D.水能
讀圖,完成29~30題。

29.有關圖中兩個半島的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兩個半島的西部地區均有高大山脈
②兩個半島的地形均以平原為主,河網密布
③a點所在半島受冰川作用影響,海岸線曲折
④b點所在半島氣候由南向北大陸性漸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0.兩個半島地區均有豐富的( )
①.太陽能資源 ②水力資源 ③勞動力資源 ④鐵礦資源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31.讀世界著名海峽圖。下列選項中,排序與圖序相同的是( )

A.①白令海峽 ②霍爾木茲海峽 ③多佛爾海峽 ④馬六甲海峽
B.①霍爾木茲海峽 ②馬六甲海峽 ③白令海峽 ④多佛爾海峽
C.①多佛爾海峽 ②馬六甲海峽 ③霍爾木茲海峽 ④白令海峽
D.①多佛爾海峽 ②霍爾木茲海峽 ③白令海峽 ④馬六甲海峽
讀下列四個島嶼圖,判斷32~34題
32.四島中,樟腦聞名于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3.四島中,常年在西風影響下,呈溫帶落葉闊葉林景觀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4.處于板塊消亡邊界,多火山、地震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讀全球不同緯度的海陸分布比例示意圖,完成35~36題。
35.圖中所示,全球海洋在不同緯度所占比重
A.60°N大于60°S B.赤道地區最大  C.40°N大于40°S D.均在50%以上
36.全球人口所占比例最大的緯度地帶最有可能在
A.20°S~20°N B.20°S~60°S
C.20°N~40°N D.40°N~60°N
37.地表某點(119°E、18°N)的對趾點是
A.(61°W、18°S) B.(61°E、18°N)
C.(119°E、18°S) D.(119°W、18°N)
下圖表示世界四個地點的氣溫降水狀況。據此回答:

38.位于熱帶氣候區的地點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39.位于南半球的地點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40.位于地中海氣候區的地點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40分)
注意事項:
第II卷需用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書寫作答,在試題卷上作答,答案無效。
41.讀圖回答下列問題。(7分)
(1)丙圖中的點,反映甲圖所在地區氣候的是 ,反映乙圖所在地區氣候的是 。(寫序號)(2分)
(2)比較甲、乙兩區域河流的水文特征。(5分)
42.下圖中B、R、I、C四個國家是“金磚五國”中的國家。根據資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5)題。(13分)
資料1:讀下圖。

資料2:下表是四國的有關情況。

國家 B R I C
國土面積(萬km2) 851.4 1707.5 298.0 960.0
人口(億) 1.9 1.4 11 13
2001年國民總收入(億美元) 5285 2534 4743 11310
在世界經濟格局中被譽為 世界原料庫 世界加油站 世界辦公室 世界工廠
資料3:I國總理早就提出“用電子革命把國家帶入21世紀”。據報道,1997-2005年間,I國軟件出口額從16.5億美元猛增到236億美元,預計還將以每年26%的速度增長。美國硅谷的企業中有大量的I國人擔任高層管理人員。I國IT(信息技術)企業非常重視自主開發能力,越來越多的軟件企業創立了自己獨特的生產模式。
(1)B、R、I、C分別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國家的中文名)。(4分)
(2)R國的主要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_,對農業的不利影響是_______________。(2分)
(3)分析B國發展農業的優勢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4)從R國與I國的人均國民收入比較,__________國經濟發展水平較高。(1分)
(5)I國軟件業發達的主要原因沒有______________(填正確項字母)。(1分)
A.政府的大力支持 B.全球對各種軟件的急劇需求
C.擁有大量專業技術人才 D.信息技術企業管理水平高
E.多優良港口
43.讀下面兩著名海峽圖,回答問題(8分)。

(1)簡述甲乙兩海峽附近區域的氣候名稱、特征及成因。
44. 閱讀某地區地質構造剖面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圖中①②③④四處,在地質構造上屬于背斜的是_____。在野外考察中.有時會見到背斜成谷現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據地層的新老關系確定背斜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處的地形屬_____山地。
(2)請在圖中地壘兩側斷層的細短線上標注2個箭頭.表示巖層錯動的方向。
(3)下列地理事物與圖中④處的地質構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 ( )
A.渭河谷地 B.長江三峽 C.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D.虎跳峽
(4)圖中c地層為含水層,a、b、d各地層為隔水層.因此在____處(填數碼)打井較有可能獲得豐富的地下水。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BDCBA CCBAB DBCBB DCBDA CDBDB ABADD DDBDD CADCB
41、
(1)④ ②
(2)甲地:汛期在冬季(徑流量季節變化大)、流速快(水能豐富)
乙地:流量大、流速慢(水能小)、汛期不明顯(徑流量季節變化小)
42、(1)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
(2)溫帶大陸性氣候(或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不利于農業生產。
(3)①降水豐富(水源充足);②土地資源豐富;(耕地多)③土壤肥沃;④地形平坦;⑤光照充足。⑥熱量充足(6選5)
(4)R(或俄羅斯)。
(5)E。
43、甲地: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干燥,冬季受西風帶控制,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5分)
乙地: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終年受赤道低氣壓控制(3分)
44、
(1)②(1分) 背斜頂部受張力作用后易受侵蝕(2分) 中間地層老,兩側地層新(2分)塊狀(或斷塊山)(1分)
(2)繪圖(略) (2分)
(3)A (1分)
(4)①,該處為向斜構造,在此處打井能打到向斜槽部,地下水容易匯聚(,3分)。2011—2012學年度下學期佳木斯市高中三校聯考試卷
高二政治試卷
命題學校:農墾學校 命題人: 張嚴 校對人:于國華
考試說明: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
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在草稿紙、試題上答題無效。
保持卡面清潔,不得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刮紙刀。
第Ⅰ卷(共50分)
一、選擇題:(下列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50分)
十七大報告指出: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回答1~3題。
1.下列關于文化與經濟、政治的聯系,表述正確的是 ( )
A.任何文化都促進經濟、政治的發展
B.一定的經濟、政治是由一定的文化決定的
C.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經濟、政治的反映
D.政治是文化的基礎,經濟是文化的集中表現
2.下列屬于文化現象的是 ( )
①2008年6月12日,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會長陳云林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在北京釣魚臺5號樓緊緊握手,兩會領導人直接啟動了雙方中斷九年多的商談。
②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
③晨練、下棋、唱歌、扭秧歌等社區活動
④某校為迎接高考的到來,在全校師生中開展“共鑄誠信”征文活動
⑤書法協會、美術協會、讀書俱樂部等社團活動
⑥2008年6月17日至18日,第四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在美國馬里蘭州安納波利斯舉行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②③⑥
3.文化的形式豐富多彩,下列屬于文化的是 ( )
①思想 ②道德 ③教育 ④藝術
⑤法規 ⑥制度 ⑦信念 ⑧“超級女生”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⑦⑧
4.自2001年文化部提出“把春節建成宣傳中國和傳播中華文化的新載體”以來,春節逐漸得到世界各國的認可和重視。春節文化在世界的傳播 ( )
①可以展現中華文化的魅力
②是我國綜合國力提升的體現
③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異
④能促進中華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近年來,英國文化產業平均發展速度是整個經濟增長率的近兩倍,年產值近600億英鎊,從業人員占全國總就業人數的5%,每年的出口額達80億英鎊,極大地促進了英國經濟的發展。材料說明 ( )
A.文化產業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中心環節
B.文化對經濟有反作用,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的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C.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
D.文化是第一生產力,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
6.2008年6月20日《人民日報》載文指出,共同的文化觀念和價值取向,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走向振興的精神源泉。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大力推進和諧文化建設,才能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推進我們的偉大事業,實現我們的共同理想。上述論斷符合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
①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②和諧的、先進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
③文化力量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④文化對社會發展起促進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關于文化傳承、文化發展和文化創新三者關系理解,正確的是 ( )
A.文化在交流中傳播,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
B.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
C.文化發展的實質,就在于文化創新
D.文化自身的繼承與發展,是一個新陳代謝、不斷創新的過程
8.2006年5月,國務院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春節、中秋、端午等傳統節日,白蛇傳、梁祝、孟姜女等傳說榜上有名。國家如此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說明( )
A.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現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B.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只是為了經濟利益
C.非物質文化遺產能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
D.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利于增強民族凝聚力
9.相對于世界文化的總體,我們所說的文化多樣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樣性。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可體現于 ( )
①語言文字 ②宗教信仰 ③思想理論
④文學藝術 ⑤民居建筑 ⑥人們的每一次實踐活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10.我們之所以說文化是多樣性的,是因為 ( )
A.各民族間經濟和政治的不同決定的
B.各民族間人們的信仰等主觀因素決定的
C.是由于各民族間歷史的和地理的因素不同而導致的
D.是由于各民族間經濟的和政治的、地理的和歷史的等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
11.文化傳播有多種途徑,其中具有全球同時、受眾主動、雙向互動特點的文化傳播途徑的是 ( )
A.商貿活動
B.人口遷徙
C.互聯網
D.教育活動
國務院下發《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通知》,決定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我國的“文化遺產日”。回答12—13題。
12.2008年6月14日是我國第三個“文化遺產日”,其主題為“人人保護,人人關心,全民共享”。我國設立“文化遺產日” ( )
A.是為了發揚中華民族之名
B.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的表現
C.有助于保護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
D.能夠展示世界文化的魅力
13.我們之所以要保護文化遺產,是因為 ( )
A.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
B.文化遺產對于展現我國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
C.文化遺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D.文化遺產是本民族獨享獨有的文化財富
14.2008年1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等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溫家寶總理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在大會上講話。黨和國家領導人重視科學技術的創新和發展,重視科技人才,這說明 ( )
A.科學技術是促進經濟和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B.科學技術只有在應用中才能轉化為生產力
C.教育在文化傳承中產生重大影響
D.我們要以科技發展為工作的中心
15.中國江蘇網載文指出,要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堅持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宣傳思想戰線極為重要的任務。之所以提出上述要求,是因為 ( )
A.高昂奮進的民族精神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和社會進步過程中能產生巨大力量
B.先進文化是促進生產力發展的決定因素
C.文化能夠對社會發展產生積極的深刻的影響
D.改造落后文化是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
16.民族精神與民族素質之間的關系是 ( )
A.民族精神是民族綜合素質的有機組成部分和集中體現
B.一個民族的發展只取決于民族的綜合素質
C.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就能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
D.在現代建設和社會進步過程中,高昂奮進的民族精神能產生巨大的力量
17.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強綜合國力,表現在 ( )
①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中華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動員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是綜合國力強弱的至關重要因素之一
③弘揚民族精神有利于推動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從而推動綜合國力提高
④民族精神是綜合國力的基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因為 ( )
①西方敵對勢力以各種手段和方式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戰略
②頂住霸權主義的種種壓力、抵制外來腐朽思想文化的影響的需要
③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要求
④增強我國經濟實力的要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兼容并蓄,豐富多彩,是世界上惟一長期延續發展而從未中斷過的文化,是東方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人類文化最輝煌的組成部分。中華文化在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由于受中國社會文明發展道路以及社會政治結構、經濟結構、地理結構的影響,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點和獨特的精神。它是中華文化內在特質的集中表現,也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礎。回答19~20題。
19.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認為,在近6 000年的人類歷史上,出現過26個文明形態,但是只有中華文化是延續至今而且從未中斷過的文化。這一奇跡足以把中華文化同其他文化區別開來,如此悠久的歷史,本身就包含了中華文化的許多特質,所以,我們認為中華文化的第一個顯著特點就是 ( )
A.開放的氛圍濃郁
B.異彩紛呈
C.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D.源遠流長
20.起源于黃河、長江流域的中華文化,之所以雖歷經滄桑,卻猶如浩浩蕩蕩的黃河、長江奔流不息,始終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和無限的魅力。除了其蘊涵著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還主要得益于 ( )
A.它所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
B.它所特有的創新精神,即不斷地實現自我超越
C.幅員遼闊,各地區的文化帶有明顯的特征
D.多民族的長期統一,民族文化異彩紛呈
2010年5月5日,紐約市第一所以大學為基礎的孔子學院在美國佩斯大學舉行成立一周年活動。這是美國紐約州的第4所孔子學院,也使全美孔子學院總數達到58個。據此回答21~22題。
21. 我國在其他國家開辦孔子學院 (  )
①是為了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 
②是主動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③說明教育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 
④有利于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2. 通過開辦孔子學院,促進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傳播,說明 (  )
A. 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
B. 教育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C. 現代社會的教育方式是不斷變革、創新的
D. 教育就是把文化原封不動地傳遞下去的活動
23. 英國哲學家羅素說:“如果世界上有‘驕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這個民族就是中國。中國人天生的態度就是寬容和友好,以禮相待并希望得到回報。假如中國人愿意的話,他們的國家是最強大的國家。但他們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這表明中華民族是________的民族。 (  )
A. 團結統一
B. 愛好和平
C. 勤勞勇敢
D. 自強不息
24. 《沂蒙》用“紅嫂”式的質樸表現“紅嫂”的崇高,真實地展示了“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是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的又一壯歌。這表明
(  )①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 
②對于中華民族精神要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 
③作為民族精神核心的愛國主義,在不同時期的具體內涵是相同的 
④中華民族精神是不斷豐富和發展的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5、有人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又有人說“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這主要說明 ( )
①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特定的文化環境和文化活動
②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深遠持久的特點
③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
④文化對人的影響不是消極被動的,而是一個主動接受熏陶的過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第Ⅱ卷(共50分)
二、主觀試題:
26、2010年6月26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多倫多會見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雙方就繼續推進中俄關系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胡錦濤提出:中俄雙方要緊密配合,在俄羅斯成功舉辦“漢語年”基礎上,全面促進人文合作。
運用《文化生活》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簡要說明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活動對推動民族文化發展的意義。(8分)
(2)在對外文化交流中如何正確處理好民族文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與外來文化的關系?(8分)
27. “嫦娥二號”繞月衛星于2010年10月1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嫦娥二號”的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探月工程又向前邁出新的一步。與“嫦娥一號”相比,“嫦娥二號”技術更新,難度更大,系統更復雜,每項技術、每個產品都要確保萬無一失。中國“嫦娥二號”科研團隊發揚“嫦娥一號”的光榮傳統,齊心協力、自力更生、知難而進、艱苦奮斗、勇于拼搏、無私奉獻,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他們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
(1)當今社會為什么要弘揚中華民族精神?(8分)
(2)“嫦娥二號”衛星科研團隊是怎樣展示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的?(8分)
(3)結合材料回答作為當代的中學生應如何弘揚中化民族精神 (6分)
28. 國際金融危機對中華文化是“危”中有“機”,為中華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機遇。為此,山東省委省政府提出,充分利用齊魯文化優勢,大力實施文化走出去戰略,打造一批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有山東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動齊魯文化走向世界。
某校高二(五)班學生在《文化生活》綜合探究課上,圍繞“實施齊魯文化走出去戰略”展開研討。
請你參與其中,為推動齊魯文化走向世界提出合理化建議。(12分)
高二政治答案及解析
1.C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化與經濟、政治關系這一知識點的理解。經濟決定政治、文化,政治與文化是經濟的集中表現,一定的文化對一定的經濟政治具有反作用。文化具有相互獨立性,健康的積極向上的文化能促進社會的發展,腐朽的落后的文化則阻礙經濟、社會的發展。以上是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依此可知C項正確。A、B、D三項均錯誤。
2.C 此題考查對文化現象的理解。①屬于政治現象,②⑥屬于經濟現象。故選C項。
3.D 法規和制度不能籠統地說是文化的具體表現形式,故排除⑤⑥,選D項。
4.B 本題以春節文化為背景,重點考查學生對中華文化的影響力的理解和把握。考查了學生理解和運用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精神特質的集中體現,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中華文化對世界的影響力逐步增強,文化的力量和作用在我國文化的交流與影響中體現得十分充分,但中華文化的廣泛影響力并不能消除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并不是搞文化霸權,故選擇B項,③表述錯誤,世界文化的差異不可能消除。
5.B 本題材料主要說明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以及文化對經濟的積極反作用,充分體現出文化在綜合國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A、D錯誤,C不符合題意。
6.A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因此,我們要大力推進和諧文化建設,故①入選。文化有先進與落后之分,只有先進文化才能促進社會發展。因此,我們需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需要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故②入選。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大力推進和諧文化建設,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是這一道理的體現,故③入選。④說法錯誤,不能入選。
7.D 只有D正確說出三者的關系
8.D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化作用的深入理解和把握,檢測學生調用知識和闡釋事物的能力。“重視”一種事物,是基于這一事物的地位作用, D項指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作用。A項表述不準確,B、C兩項沒有把握住“物質文化遺產”的本質價值。
9.C 文化具有多樣性,可見諸語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政治、文學藝術、民族建筑、風俗習慣等各個方面,并不表現于人們的每一次實踐活動,⑥排除不選。
10.D 本題主要考查文化多樣性的原因。A、B、C三項表述都不全面。
11.C 考查學生對大眾傳媒的特點的掌握程度。根據“全球同時”的提示,當然是非互聯網莫屬了。
12.C 文化遺產日的確立,使文化遺產保護從一個專業領域的名詞,上升和擴大為全民文化生活的義務、大事和話語,這有助于保護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故選C。
13.A 文化遺產對于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有獨特作用,故B不正確。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故C項錯誤。文化遺產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故D項錯誤。
14.A 黨和國家領導人之所以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是因為科技發揮著重要作用,故A項正確;B、C兩項在材料中未體現;D項說法不對,我們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15.A(解析:A項正確地說明了重視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B、D兩項說法錯誤,C項說法也不科學。)
16.A(解析:B、C兩項說法錯誤,D項沒有涉及民族精神與民族素質之間的關系。)
17.A(解析:綜合國力是以經濟和科技為基礎的,含④的選項是錯誤的。)
18.C(解析:③④都不是從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意義上說明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原因。)
19.D (解析:A、B、C三項都不符合題干材料的含義。)
20.A (解析:B、C、D三項都不符合題干的指向性。)
21. B 【解析】在國外開辦孔子學院,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表現,①是引進國外優秀文化,與題意不符,排除含有①的選項,B正確。
22. A 【解析】題干考查教育與文化傳播的關系,A正確。B說明教育的特點,不體現教育與文化傳播的關系,不選。C也不體現教育與文化傳播的關系。D錯誤,教育傳播文化是批判性的繼承,不是原封不動的。
23. B 【解析】本題以哲學家羅素的話為背景,考查中華民族精神的具體表現。“驕傲到不肯打仗” “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體現了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B符合題意。
24. B 【解析】②說法錯誤排除;③說法材料未體現;“沂蒙精神”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宣傳沂蒙精神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精神,也是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①④符合題意。
25.C
第Ⅱ卷(共50分)
26、(1)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活動是推動民族文化發展的重要手段。開展對外文化交流能增進世界對中國的了解,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提升我國的國際影響力(4分)
②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和融合,是文化創新的必然經歷的過程(或實現文化創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活動能夠吸收和學習世界其他民族優秀的文化成果,促進中華民族文化創新。(4分)
(2)①堅持包容性和科學分析的態度,以世界優秀文化為營養,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不同民族文化之間,平等交流、相互借鑒,共享世界文化創新的成果。(4分)
②在學習和借鑒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時,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不斷實現中華民族的文化創新。(4分)
27. 【解析】第(1)問,較為簡單,聯系教材永恒的中華民族精神即可回答。第(2)問結合材料聯系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加以對照即可。
【答案】(1)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綿延數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之中,始終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5分)
弘揚民族精神是提高中華民族綜合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國際競爭力的要求;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3分)
(2)“嫦娥二號”衛星科研團隊齊心協力,展示了團結統一的精神;他們自力更生、知難而進,展示了自強不息的精神;他們艱苦奮斗,勇于拼搏,展示了勤勞勇敢的精神;他們無私奉獻展示了愛國主義精神;他們使中國探月工程又向前邁出新的一步,壯大了和平的力量,展示了愛好和平的精神。(8分)
(3)作為當代的中學生,我們應努力學習,發揚“嫦娥二號”精神;立足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踐;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最主要的是發揮主心骨的作用,堅持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必須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6分)
28. 【解析】本題為探究性題目,具有一定開放性,主要考查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解答時要注意理論與材料的統一。“推動齊魯文化走向世界”,一定要緊扣教材上的理論知識,切不可拋開課本泛泛而談。要圍繞文化交流與文化創新來提煉研討要點,并結合材料提供的信息,來完善每條建議。
【答案】(1)立足實踐抓住新機遇,發揮齊魯文化資源優勢。(3分)
(2)繼承傳統、推陳出新,面向世界、博采眾長,鑄造齊魯文化新輝煌。(3分)
(3)通過多種途徑和手段加強文化交流與傳播,讓世界真正了解齊魯文化。(3分)
(4)大力發展山東文化產業,打造有重要影響和山東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齊魯文化國際競爭力。(3分)2011—2012學年度下學期佳木斯市高中三校聯考試卷
高二語文試卷
命題學校:黑龍江農墾佳木斯學校 命題人: 譚春燕 校對人:冷秀梅
考試說明: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
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在草稿紙、試題上答題無效。
保持卡面清潔,不得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刮紙刀。
第Ⅰ卷 閱讀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核塵埃”:無須恐慌
面對日本核電站泄漏的核塵埃,專家指出,不要恐慌,冷靜面對是應對之策。
專家指出,空氣中總是漂浮著各種塵埃,在出現核事故的地方,有些塵埃就會沾染上放射性元素,這些塵埃就被稱為核塵埃。這些塵埃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它們漂浮在空氣中,隨風擴散,使得核爆炸的污染區大幅擴大,甚至進入全球大氣循環到達世界各地。
來自環保部的信息表明,截至3月15日10:00,我國輻射環境監測未發現任何異常,我國所有運行核電機組均處于安全狀態。環保部將繼續密切關注和跟蹤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進展,進一步加強輻射環境監測,及時向有關方面通報信息。
針對“核塵埃”能不能飄散到我國的問題,專家指出,空氣里面的“核塵埃”應當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一般核反應堆都有至少三重保護殼,日本福島核電站有兩臺機組發生的爆炸都只損傷了外殼,并未影響到核芯。核電站鈾元素在核裂變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具有放射性的副產品,比如銫-137和碘-131,它們隨爆炸有一部分泄漏到了空氣中,但它們的半衰期都比較短,會在較短的時間內衰變為更小的原子,失去放射性,即使飄移到中國,多半也沒有影響。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輻射防護與核安全醫學所研究員王作元介紹說,核技術除了用于發電之外,生活中也很常見,尤其用于食品保存方面。食品輻照技術是20世紀發展起來的一種滅菌保鮮技術。它運用γ射線的照射對食品進行照射后,可達到殺蟲、滅菌、保持營養品質及風味和延長貨架期的效果。我國有近百種輻照食品通過了鑒定,早在1998年之前國家就已頒布批準了糧食、蔬菜、水果、肉及肉制品、干果、調味品等6大類固態輻照食品的衛生標準,在28個省市自治區建立了50多個商業化規模的輻照裝置。這個數量每年都在增加。雖然很多人不知道,但你吃的食品中,很可能就接受過輻照,比如方便面的調料包。
王作元說:“核電站反應堆如果發生事故,可能會釋放出有放射性的碘-131,這時候,應當加強對周圍居民的碘預防。我們應當普及更多的核防護知識,盡力在事故發生之前就作好準備。比如準備好防止碘-131輻射的藥物碘片,穩定碘片的生產、儲存、更新、發放等,未雨綢繆,是我們最應該做的事。”
我們在正確認識核輻射的基礎上,還應該了解和掌握一定的輻射防護知識。減少射線對人體的外照射,這主要通過控制照射時間、增大與輻射源間的距離、采用適當的屏蔽措施來實現;要盡力避免放射性物質進入體內形成內照射,內照射會對人體產生長期的危害,因此在輻射較高的場所,必須穿戴必要的防護護具,避免飲食。這兩點對于直接從事放射及輻射性行業的人員非常重要,同時也是普通民眾應對核事故時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應該注意加強自身防護,例如,如無必要,盡量避免頻繁X光檢查,減少吸煙,遠離煤礦粉塵,家居裝修時要注意檢測大理石類地板是否放射性超標等。
1.下列有關“核塵埃”的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
A.在出現核事故的地方,空氣中沾染上放射性元素的那些塵埃被稱為核塵埃。
B.核塵埃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它們漂浮在空氣中,隨風擴散。
C.核塵埃使得核爆炸的污染區大幅擴大,甚至進入全球大氣循環到達世界各地。
D.日本核電站泄漏的核塵埃,已經飄散到我國,但我們不要恐慌,應該冷靜面對。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日本福島核電站兩臺機組發生的爆炸都損傷了反應堆的三重外殼,對核芯的影響不大。
B.銫-137和碘-131是鈾元素在核裂變過程中產生的具有放射性的副產品。
C.鈾元素的半衰期都比較短,會在較短的時間內衰變為更小的原子,失去放射性。
D.核技術除了用于發電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也用于食品保存方面,早在二十世紀末,我國就有近百種輻照食品通過了鑒定。
3.根據文中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A.目前,我國輻射環境監測并未發現任何異常,環保部門將密切關注,加強監測,因此,我們沒有必要恐慌。
B.隨日本核電站爆炸而泄漏到空氣中的部分銫-137和碘-131,會在短時間內衰變而失去放射性,因此我們根本不用擔心它們對中國的影響。
C.輻照技術能夠用來對食品進行滅菌保鮮,我國頒布批準了相關的衛生標準,對輻照食品進行鑒定通過,所以說輻照食品不可能影響人體健康。
D.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吃的某些食品接受過輻照,如果知道,人們將會恐慌而拒絕購買這類食品。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曾魯,字得之,新淦人。年七歲,能暗誦《五經》,一字不遺。稍長,博通古今。凡數千年國體人才,制度沿革,無不能言者。以文學聞于時。元至正中,魯帥里中豪,集少壯保鄉曲。數具牛酒,為開陳順逆。眾皆遵約束,無敢為非議者。人號其里曰君子鄉。
洪武初,修《元史》,召魯為總裁官。史成,賜金帛,以魯居首。乞還山,會編類禮書,復留之。時議禮者蜂起。魯眾中揚言曰:“某禮宜據某說則是,從某說則非。”有辨詰者,必歷舉傳記以告。尋授禮部主事。開平王常遇春薨,高麗遣使來祭。魯索其文視之,外襲金龍黃帕,文不署洪武年號。魯讓曰:“襲帕誤耳,納貢稱籓而不奉正朔,于義何居?”使者謝過,即令易去。安南陳叔明篡立,懼討,遣使入貢以覘朝廷意。主客曹已受其表,魯取副封視之,白尚書詰使者曰:“前王日熞,今何驟更名?”使者不敢諱,具言其實。帝曰:“島夷乃狡獪如此耶!”卻其貢。由是器重魯。
五年二月,帝問丞相:“魯何官?”對曰:“主事耳。”即日超六階,拜中順大夫、禮部侍郎。魯以“順”字犯其父諱辭,就朝請下階。吏部持典制,不之許。戍將捕獲倭人,帝命歸之。儒臣草詔,上閱魯稿大悅曰:“頃陶凱文已起人意,魯復如此,文運其昌乎!”未幾,命主京畿鄉試。甘露降鐘山,群臣以詩賦獻,帝獨褒魯。是年十二月,引疾歸,道卒。淳安徐尊生嘗曰:“南京有博學士二人,以筆為舌者宋景濂,以舌為筆者曾得之也。”魯屬文不留稿,其徒間有所輯錄,亦未成書云。
(選自《明史》卷一百三十六列傳第二十四)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會編類禮書,復留之 會:恰巧,適逢
B. 魯讓曰:襲帕誤耳 讓:謙讓,退讓
C.使者謝過,即令易去 謝:認錯,道歉
D.是年十二月,引疾歸 引疾:稱病辭職
5.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納貢稱藩而不奉正朔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B.島夷乃狡獪如此耶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 魯復如此,文運其昌乎 其皆出于此乎
D. 以舌為筆者曾得之也 以勇氣聞于諸侯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曾魯小時候博通古今,凡幾千年的國家體制人才,制度沿革,沒有不能夠道出的,他依憑文章才學聞名于當時。
B.洪武初年,曾魯為撰修《元史》總裁官,修成《元史》,曾魯居首功。后來曾魯又奉命編修歸類禮書,當時議論禮的人很多,曾魯在眾人中揚言:“某禮應依據某說則對,依從某說則不對。”有與他爭辨詰問的,他一定一一舉傳記來告知。
C.安南陳述明篡位自立,害怕被討伐,派使者入朝進貢以觀測朝廷的意圖。曾魯察知陰謀,馬上詰問使者,安南使者不敢隱諱,完全道出了其中的事實。皇帝從此器重曾魯。
D.洪武五年二月,皇帝破格提升曾魯六個品級,拜他為中順大夫、禮部侍郎。曾魯因“順”字冒犯自己父親的名諱,就上朝奏請降一個品級,未獲吏部批準。甘露降臨鐘山,群臣敬獻詩賦給皇帝,皇帝只褒獎了曾魯。
7.把文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數具牛酒,為開陳順逆。眾皆遵約束,無敢為非議者。(5分)
(2)吏部持典制,不之許。戍將捕獲倭人,帝命歸之。 (5分)
(二)古代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唐詩,完成8—9題。(11分)
春寒①
梅堯臣
春晝自陰陰, 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斂翅,花冷不開心。
壓樹青簾②動,依山片雨臨。未嘗辜景物,多病不能尋。
【注】①這首詩寫于慶歷六年初春。當時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動(慶歷新政)正處于低潮,個人生活中,妻子謝世后次子又病逝。②“青簾”指酒旗。
8.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5分)
9.梅堯臣在藝術上注重詩歌的形象性,請結合頷聯和頸聯,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現抽象的“春寒”的。(6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6分,每空一分,錯字不得分)
(1) ,但愿長醉不愿醒 。《將進酒》
(2)問君能有幾多愁, 。《虞美人》
(3)____________________,渺滄海之一粟。《赤壁賦》
(4)______________,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
(5) ,朽木不折。《勸學》
(6)實迷途其未遠,____________________。《歸園田居》
乙 選考題
請考生將以下三、四兩大題中選定一大題作答,只能做所選定大題內的小題,不得選做另一大題內的小題。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記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4)小題(25分)
不敢老的父親
①父親比我大了整整50歲,老來得子,高興得放了兩大掛鞭炮,擺了10桌宴席,還開了那瓶存放了兩年都沒舍得喝的五糧液。8歲時,父親帶我去學二胡,從家到少年宮,騎自行車足足要一個小時。等我放學了,他把我送過去,晚上9點再去接我。到家時,已經10點多了,我飯沒吃,功課也沒做,不得不繼續奮戰到深夜。于是,父親決定買一輛摩托車,這樣我就能在晚上11點之前上床睡覺。我媽說:“你都這么大年紀了,能學會嗎?”父親握緊拳頭,一邊展示胳膊上的肌肉一邊豪情萬丈地說:“穆桂英53歲還掛帥出征呢,我是個大老爺們,小小摩托車還征服不了?”他胳膊上的肌肉松垮垮的,看得我一個勁兒地捂著嘴偷笑。
②我10歲時,父親60歲,從單位光榮退休后的第二天,他就找個人多的街道,擺起了修鞋攤。收費低,活兒做得又好,常常忙得抽不出身吃飯。以前的同事閑逛到他的攤前,不解地調侃:“老黃,退休工資還不夠花呀?都這么大歲數了,還干這活。你這手藝什么時候學會的呀?”父親一邊抱著鞋飛針走線,一邊爽朗地笑:“這么年輕就閑著,還不得閑出病來。”看著他溝壑叢生的臉,我忽然感覺有點難為情。
③我讀高三那年,父親執意在學校附近租間房子,學人家搞陪讀,還不辭辛苦地把修鞋攤也搬了過來。我上課時,他在家做飯;我放學時,他急匆匆出攤。飯做早了會涼,但他總是把時間掐得很準,每次我都能吃到熱騰騰的飯菜。可這樣的話,他就只能餓著肚子干活,能吃飯時菜早已涼透。我幫他收攤,一個補鞋的中年婦女說:“你孫子都這么大了呀,那你干嗎還這么拼命?讓兒子養著就好了。”我站在旁邊,臉上火燒火燎的,命令他:“以后不要再擺攤了,家里又不是窮得揭不開鍋!”他把臉一沉,氣呼呼地說:“我還這么年輕,還能多掙點!”說這話時,他68歲,原本挺拔的腰身已經有些佝僂。
④大學時,遠離家鄉,我和父親難得見上一面,所有的交流都靠一根細細的電話線維系。他總是在電話里說:“想買啥就買啥,別太寒磣,我還年輕,養得起你。”
⑤畢業后,我留在大城市發展,工作和生活的壓力讓自己離遠方的父母越來越遠,連電話都打得少了。偶爾打過去,父親還是那一套話:“家里一切都好,我這么年輕,能有什么事兒啊?在外面好好干,別瞎操心!”聽他這樣說,我就真的很少操心,連談戀愛、買房子也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父母的經濟支援。此時的父親已經快80歲了,我知道他已經不年輕,但是我卻一直以為他至少身體健康、沒病沒災。直到母親的電話打過來,我才知道,原來有那么多的秘密,我一直不知道。
⑥父親病了,是腦出血。他一直有高血壓,常年離不開降壓藥。他是在鞋攤前病倒的,中午的太陽火辣辣地烤著,年輕人都避之不及,何況一個年近八旬的老人?父親躺在床上,高大的身軀被歲月打磨得像一片瘦小的葉子,眼窩深陷,顴骨突出,頭發白得如一團蓬松的棉花。而一周前,他還在電話里對我說:“我還年輕……”
⑦看見我,父親想要坐起來,并努力張大干癟的嘴,做好了展示年輕的準備,但最終,只發出極低的聲音:“我一直不敢老,怕我老了,你就沒有父親幫、沒有父親疼了,可我還是老了……”
⑧原來,這么些年,父親一直在用行動和語言激勵自己、強逼自己時刻保持年輕狀態,好給我掙足夠多的錢,給我足夠多的幫助,給我足夠多的愛,也給我足夠多的從容與坦然,讓我不因有一個年邁的父親而自卑自憐!
⑨而我,居然根本不懂父親的良苦用心,竟在他夸耀自己還年輕時,曾生出一絲厭惡與不滿。如今,在父親病床前,看著老如朽木的父親,我終于忍不住淚流滿面。
(1).下列對文中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的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5分)
A、本文按時間順序,從父親50歲老來得子寫起,直到父親年到80歲病臥在床。
B、本文最后兩段作者直抒胸臆,將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也使文章更富感染力。
C、“我還年輕,養得起你。”表明父親雖然面對生活的重壓依然能夠樂觀面對。
D、文中的父親是一個愿意為了孩子死而后已并因此不斷激勵自己堅強樂觀的人。
E、本文屬于記人散文,語言飽含情感,從中不難領悟孩子對父親的深深的敬愛。
(2).本文的題目是“不敢老的父親”,為什么父親不敢老?用這樣的題目有什么好處?(6分)
答:
(3).請舉例分析這篇散文中如何刻畫“父親”的這一高大的形象?(6分)
答:
(4). 文章的最后一句我“忍不住淚流滿面”,請分析作者的淚中含有怎樣的情感?(8分)
答: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題。(25分)
思維像風兒一樣自由
——記攝影測量與遙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先林
劉先林不講究吃,也不講究喝,單單講究空氣流通。即使在北京冬天凜冽的寒風中,他家的窗戶也處于洞開狀態;辦公室來了客人,劉先林讓座,然后便“開窗,通風!”將已經打開的窗子開到最大,門也敞開,然后滿意地坐下:“這樣好。”辦公室調整,劉先林拒絕套間辦公室,唯獨看中空氣對流的辦公室。有人找他時,他就在靠門的辦公桌上,從高高兩摞書間昂起頭來。
在“文革”中,中國測繪局的科研人員被打發到工廠去。很多人打牌聊天閑度光陰,而劉先林在車間學會了工人師傅的本事:車、刨、銑、鉗各工種。比如當年大家都覺得沒用處的計算機,劉先林竟然在全北京沒有幾臺計算機時,凌晨在別的單位上機,為此,他前半夜就要去排隊等候。
劉先林喜歡流通的空氣,流通的空氣里有充足的氧氣,是劉先林創造的源泉,而創造是劉先林的生命。在這樣的富氧環境中,劉先林研究出來JX系列解析測圖儀,這個專攻圖像處理的系列設備,成了國外產品獨占中國市場的終結者。目前可以直接快速獲取影像并記錄于硬盤的領先世界的數字航空攝影儀也已是劉先林研究成果中的“待嫁新娘”。測繪界使用的都是高級精密的設備,從純進口國到出口國,劉先林在其中起了革命性的作用。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是對科研工作者業務水平的最高褒獎,幾十萬人的中國測繪界一共只獲得過兩次,但這兩次得主都是劉先林。  
劉先林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直奔主題”。
劉先林認為,無論是自己還是產品,都不應華而不實。實驗時,他戲稱自己是“膠布工程師”,用膠布粘貼就解決了一些簡單的問題。在研制JX-3解析測圖儀時,劉先林特意邀請生產單位的作業員來參與,生產作業需要什么功能,他就在儀器上設置什么功能,因為劉先林認為:“需要是發明之母。”劉先林產品的用戶們評價他的產品:看上去不那么漂亮,但是實惠、好用、細致、功能強大。
我國科技界申請課題,大多數情況先論證國外如何如何,劉先林卻很少去關注某個課題是不是國外研究的熱點。他說:“我從事研究的項目,總是從國家需要出發,從測繪生產的需要出發。”他的同學、一位兩院院士說,自己是傳統的,寫一堆文章,帶一群學生;而劉先林是基層的、快速的、簡捷的,幾乎不寫科研文章,也不去考學位,更不去考慮自己科學家的身份與衣著是否相配。
也許是用心專一的人都有的特點吧,他們需要用純粹的心去做純粹的事,其他問題在他們看來可以予以最大程度上的忽略,劉先林泡茶用的不是杯子,是一個塑料大茶壺,沒有壺蓋。茶壺大,是因為一次可以倒很多水,用起來方便,而礙事的壺蓋和過濾茶葉用的東西,因“直奔主題”而被扔掉了。劉先林的毛衣永遠是今天正著穿,明天反著穿。他從不關注脫下來的毛衣是反是正。國家測繪局領導有一次到研究院調研,車子快到研究院時,看見前面一個白發老頭,一邊褲腿高,一邊褲腿低,蹬著輛三輪車,正好在小車前面走,到了研究院門口一下子就拐了進去。這位領導心想,測繪科學研究院怎么讓收廢品的隨便進出?趕上去一看,是劉先林。即使是見大領導,劉先林有時也光著腳穿一雙大兩號的皮鞋。會見外賓時也不考究衣著。外事辦的人說,劉先林給中國人爭氣,爭氣不在外表。  
劉先林心中裝的是發明創造的大思考。采訪時,只要記者讓他隨意而談,他準會侃侃而談,沒有大道理,全是與他質樸外表相稱的大實話。不善言語的劉先林經常急出有些哲理的話:一個民族不能只有傳遞知識的能力,沒有生產知識的能力,中國人應該是有創造力的。  
(1).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理解不當的兩項是( )( )(5分)  
A.科技創造是嚴謹的,但科技創造需要開放的、大膽的、具有前瞻性的思維,用“思維像風兒一樣自由”作標題不但富有詩意,而且符合人物特點。  
B.文章開頭敘述劉先林講究空氣流通的幾件趣事,主要說明劉先林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同時也說明呼吸新鮮空氣能促進科研發明的奇思妙想。  
C.劉先林不善言語,但他喜歡說“直奔主題”,文中劃線的兩句話,都是直奔主題的。在劉先林看來,實際需要就是科技發明創造的主題。  
D.劉先林在嚴冬卻窗戶洞開,別人閑聊他學技術,別人覺得學計算機沒用他卻孜孜以求,搞科研別人關注熱點他卻根據需要,這幾處對比,凸顯了人物鮮明的個性。 
E.文章先寫劉先林的喜好,接著敘述他的科研特點,再記敘他日常生活中的幾件瑣事,最后一段介紹他的大寫人生,脈絡清楚,層次分明。  
(2).在這篇人物通訊中,劉先林作為科學家有哪些可貴品質?(6分) 
答:
(3).第⑦段寫劉先林不修邊幅有什么作用?(6分)
答:  
(4).幾個古稀之年的同事曾評價劉先林:“不循常規,不拘一格,不修邊幅,但,是一個奇才。”除了“不修邊幅”外,上面這則通訊能印證其他評價嗎?請簡述理由,不超過100字。(8分)  
答:
第Ⅱ卷 表達題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3分)
A.被譽為“華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不僅擁有龐大的建筑群,還保存了大量卓爾不群的雕塑精品
B.“海歸”人才優勢明顯,他們就業其實很有市場,只是部分人好大喜功的求職方式堵住了自己的路。
C.夢八隊的大牌明星科比說北京的變化令人難以置信,奧運場館十分出色,他在北京的感覺非常好。
D.這一對乒乓混雙選手,在向記者說起比賽時,活潑的女選手先聲奪人,男選手始終微笑著未說話。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3分)
A.國家發改委、城鄉建設部近日聯合下發《關于做好城市供水價格管理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要求:水價調整要循序漸進、統籌規劃、分步到位。
B.歷史告訴我們,對科學的是非之爭只應按“持之有故,言之有理”的原則去百家爭鳴,任何背離這一原則的行為都是荒唐的。
C.2010年1月15日,出現了號稱前年最長“日環食”的天文奇觀,將有眾多天文愛好者目睹這一奇觀。
D.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是國際首家采用心理、醫學、軍訓、教育、社會體驗“五位一體”的模式,診治網癮、厭學及各種心理問題的有效手段。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3分)
上海世博會的組織者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目前已經有17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確認參展網上世博會。
① 并使之成為世界第一個網上世博會 ② 讓互聯網把上海世博會變成“永不落幕 的世博會” ③ 開創性地推出了“網上中國 2010 年上海世博會” ④ 充分利用互聯網的獨特優勢 ⑤ 在舉辦實體世博會的同時 ⑥ 實現實體世博會和網上世博會的有機聯動
A、④⑥⑤③①② B、④②⑤⑥①③ C、⑤④③①②⑥ D、⑤③④⑥②①
16.概括下面文段的主要信息(不超過20個字)(5分)
幾十年前,死海還是一片荒涼。為了開發利用它的資源,而今死海旁邊已出現了一些工廠,同時修建了一些現代化的游泳池、高級旅館和游樂場所。死海上空艷陽高照,海面空氣清新,含氧量高,海水治病的功能不遜于溫泉,吸引著許多游客。這樣一來,就使它出現了不少生氣。
答:
17仿照下面的句式,續寫兩個恰當的比喻句,使之構成一組排比。(6分)
總以為幸福是那高高在上的云朵,可望而不可即; , ;
, 。可是,幸福就在你身邊。
六.寫作(60分)
1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報"關注成長"欄目收到一位家長的來信,信中說:我是一位高一學生的媽媽。我遇到了一個難題:我的兒子現在一心一意就想著將來當個作家,根本不想參加高考,上課學習也就是應付差事。我跟他說:"就算要當作家,也要考一所大學呀;再說像韓寒這樣的人,成功的幾率太小了。"可他幾句話就把我頂了回來:"你怎么知道我成不了下一個韓寒 李白沒有參加'高考',蒲松齡考到70多沒有'考上',還有那些打乒乓球、跳水、練體操的都為國爭光了我為什么不能成為他們 "他現在開始寫小說,而學習成績一塌糊涂,小說寫得也很幼稚,說他根本不服。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2011—2012學年度下學期佳木斯市高中三校聯考試卷
高二語文試卷答案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 分)
1.D(“已經飄散到我國”表述太武斷,在文中第四自然段對能不能飄到的問題,專家還在討論)
2.B(A“三重外殼”“影響不大”等表述不合文意;C“鈾元素”錯,應該是“核電站鈾元素在核裂變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具有放射性的副產品”;D近百種輻照食品通過鑒定不是二十世紀末)
3.A(B“根本不用擔心它們對中國的影響”錯,原文只是專家推測說“多半沒有影響”,還需要繼續觀察;C通過鑒定并符合衛生標準的輻照食品才有可能不影響健康;D“恐慌”和“拒絕購買”過于武斷)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4.【答案】B(責問,責備)
5.【答案】D(前表所處置的對象,譯為“把”,后為“憑借、依靠”;A都作連詞,表轉折,相當于“卻”“但是”;B副詞,表示兩事情理相悖或事出意外,卻、竟然、反而;C副詞,表推測、估計,意為大概、或許。)
6.【答案】C(應是曾魯取其副本審視,告訴尚書,尚書詰問使者)
7.【答案】 (1)(他)多次準備好酒肉,給鄉里人講述順逆的道理。大家都遵守他的規約,沒有人敢做不義的事情。(數:屢次,多次。具:備辦,準備。為:給,替。約束:規約,規章。為:做,作。非議者:違背公義的事情。并要補出“數具牛酒”中省略的主語“他,’,“為開陳順逆”中省略的介詞賓語“鄉里人”。數、具、約束、非議者各1分,句意1分)
(2)吏部堅持典章制度,不同意他的請求。戍邊將領捕獲倭人,皇帝命令放歸他們。(許:答應,允許。歸:使歸,送回。并要注意“不之許”中賓語前置現象。各1分,句意2分)
【參考譯文】
曾魯,字得之,新淦人。七歲時,能默誦《五經》,一個字不漏。年歲稍長,博通古今。凡幾千年國家體制人才,制度沿革,沒有不能夠道出的。依憑文章才學聞名于當時。元朝至正年間,曾魯率鄉里豪杰,召集少壯男子保衛家鄉。他多次準備好酒肉,給鄉里人講述順逆的道理。大家都遵守他的規約,沒有人敢做不義的事情。人們稱他們鄉為君子鄉。
洪武初年,撰修《元史》,召曾魯為總裁官。《元史》修成,賞賜金銀玉帛,以曾魯居首功。曾魯請求歸鄉,適逢編修歸類禮書,又留用了他。當時議論禮的人蜂起。曾魯在眾人中揚言道:“某禮應依據某說則對,依從某說則不對。”有與他爭辯詰問的,他一定一一舉傳記來告知。不久曾魯被授予禮部主事。開平王常遇春去世,高麗派遣使者來拜祭。曾魯索取高麗文書一看,文書外邊裹襲金龍黃帕,文書不署洪武年號。曾魯責備道:“用襲帕是錯誤的,納貢稱藩卻不奉正朔,有何居心?”使者為過錯道了歉,馬上命令換去。安南陳述明篡位自立,害怕被討伐,派使者入朝進貢以觀測朝廷的意圖。主客曹已經接受了安南的進表,曾魯取其副本審視,告訴尚書,尚書詰問使者道:“安南以前的王名日熞,如今為什么突然改名?”安南使者不敢隱諱,完全道出了其中的事實。皇帝道:“島夷竟狡獪到如此程度啊!”退回了安南的進貢。從此器重曾魯。
洪武五年二月,皇帝問丞相:“曾魯是什么官?”丞相答道:“主事罷了。”皇帝當日便破格提升六個品級,拜曾魯為中順大夫、禮部侍郎。曾魯因“順”字冒犯自己父親的名諱,就上朝奏請降一個品級。吏部堅持典章制度,不同意他的請求。戍邊將領捕獲倭人,皇帝命令放歸他們。儒臣草擬詔書,皇上閱曾魯的稿子后大喜道:“不久前陶凱為文已能引起人的感嘆,曾魯又能如此,文運大概昌盛了吧!”不久,被命令主持京畿鄉試。甘露降臨鐘山,群臣用詩賦敬獻給皇帝,皇帝只褒獎了曾魯。這年十二月,曾魯稱病告歸,于路途中去世。淳安徐尊生曾說:“南京有博學之士二人,用筆為舌的是宋景濂,用舌為筆的是曾得之。”曾魯作文不留稿子,他的門徒偶有輯錄,也沒有成書。
8.答:詩歌表達了作者內心感情的凄苦、心情的悲涼。(2分)詩人借景抒情,首聯點明春陰的季節特征,薄云密布,是詩人心境的流露;頷聯“不開心”三字一語雙關,寫景寫人,移情手法,別有意味;尾聯“病”字既寫了身體狀況,也流露出詩人此時的心情。(3分)
9.答:中間兩聯,通過具體物象,來表現春寒,(1分)三四句寫因寒氣襲來,蝴蝶收斂雙翅,花蕾無力舒展,這是選取春天最有代表性的蝶和花寫天氣之寒。(2分)五六句寫壓掛在樹枝上的酒旗翻動,足見風很猛;依傍山丘的陰云挾帶著陣雨壓來,表明雨勢之急。(2分)這四句從不同視角形容春寒,這一派峭寒,使天宇充塞著凄冷寥落的氣氛,這就把春寒真切地刻畫出來。(1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一分,錯字不得分)。
(1)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 。(《將進酒》)
(2)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虞美人》)
(3)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赤壁賦》
(4)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
(5)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勸學》
(6)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歸園田居》
11.(1) 答:A C(A中“父親年到80歲”有誤。C、“表明父親雖然面對生活的重壓依然能夠樂觀面對”有誤,表明父親不愿孩子因經濟窘迫而受委屈。對1項得3分)
(2).答:父親不敢老是因為他怕自己老了,“我”就沒有父親幫、沒有父親疼了。(2分)題目既交待了文章的主要內容,父親明明年紀已漸漸老卻卻一直“不敢老”,(2分)也與文章末尾老如朽木的父親形成鮮明的對比,增強了表達效果,突出了父親身上偉大的父愛。(2分)
(3).(6分)答:文章從正面通過“眼窩深陷,顴骨突出,頭發白得如一團蓬松的棉花”等肖像、“我還年輕,養得起你”等語言、“展示胳膊上的肌肉”等動作、“他把臉一沉,氣呼呼地說”等神態,來刻畫一個堅強且富有愛心的父親;(3分)同時結合文中的父親以前的同事的調侃、補鞋的中年婦女的勸說和母親的話等來側面反映父親的品格和深沉又偉大的父愛。(3分)
(4).(8分)答:①感動,為自己擁有一份偉大的父愛而感動。②自責,為自己很少操心家事,連談戀愛、買房子也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父母的經濟支援而自責。③悔恨,悔恨自己根本不懂父親的良苦用心,竟在他夸耀自己還年輕時,曾生出一絲厭惡與不滿。④心酸,為一直堅強不屈的父親終于“老如朽木”病倒在床,還在內心意識到了自己的老去而心酸。(答對一點給3分,給滿8分,若有其他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12.(1)、BE(B“主要說明劉先林有良好的衛生習慣”錯;E“記敘他不修邊幅的幾件瑣事”其實就是體現劉先林搞科研“直奔主題”的特點,科研是他的主題,生活中的小事被他忽略了,最后說他心中裝的也是科研的大思考,還是直奔主題。對1項得3分)  
(2).要點:①善于學習,勤于動手;②具有前瞻意識;③從實際需要出發搞科研;④思考創造無止境;⑤用心專一。(答對一點給2分,給滿6分為止)  
(3).這樣寫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說明劉先林把所有的心思花在科學發明創造上,沒有時間考究衣著是否合適,能顯示科學家的特點;另一方面把生活中的劉先林真實地表現出來,能顯示人物率真自由、不落俗套地個性特點。(每點3分,意思對即可)  
(4).都有印證:①他根據需要搞科研,不像別人關注國外科研熱點,寫文章帶學生考學位(不循常規、不拘一格);②他話不多,很簡潔,且是大實話(不善言辭);③測繪界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被他包攬(是個奇才)。(每點3分,給滿8分)
13.C(A、“卓爾不群”,形容人物優秀卓越。這里用于“藝術精品”不妥。B、“好大喜功”,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指辦事不切實際,喜歡鋪張浮夸。這里應為“好高騖遠”。D、“先聲奪人”,先張大聲勢以壓倒對方,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這里屬望文生義。)
14.B(A語序不當,“統籌安排”要放到“循序漸進”前。C不合邏輯,“了”與“將”矛盾。D“基地”是“有效手段”搭配不當。)
15.D。 ⑤ 承接上文③領起下文,④⑥②①具體介紹網上世博會的內容。
16. 幾十年前荒涼的死海,如今出現了生氣。(5分)
17. 總以為幸福是那默默的含羞草,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總以為幸福是那虛幻的海市蜃樓,可眺望而不可徜徉其間。(比喻恰當,一句2分;句意連貫合適,一句1分)
18. 作文立意提示:①有理想固然好,但應該把理想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不要做不切實際的空想家;②實現理想需要扎實的基礎、淵博的知識,不能憑一時沖動率性而為;③不能簡單地"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要走適合自己的路;④個案個例不具備普遍意義,不能盲目效仿;⑤家長在保護孩子的自尊心的同時,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人生理想的疏導。(以上幾點,可考慮為中心立意,如確定"青年人要有理想,有志氣,敢于走自己的路,就可能走出富有個性的人生之路"之類的立意,可考慮為主要立意。給48分以上的作文,從立意的角度要求要符合中心立意;給42分以上的作文,從立意的角度要求要符合主要立意。)2011—2012學年度下學期中佳木斯市高中三校聯考試卷
高二物理試卷
命題學校: 農墾佳木斯學校 命題人:王 亮 校對人:蘇貴斌
考試說明: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
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在草稿紙、試題上答題無效。
保持卡面清潔,不得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刮紙刀。
第Ⅰ卷(共54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至少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把正確的答案涂在答題卡上,每小題3分,共54分,漏選得2分,錯選和不選得零分)
1.分子大小的數量級約為( )
A.10-8cm B.10-10cm C.10-8mm D.10-8m
2.某氣體的摩爾質量為M,摩爾體積為V,密度為ρ,每個分子的質量和體積分別為m和V0,則阿伏加德羅常數為NA可表示為 ( )
A. B. C. D.
3.如圖3所示,兩個接觸面平滑的鉛柱壓緊后懸掛起來,下面的鉛柱不脫落,主要原因是 ( )
A.鉛分子做無規則熱運動 B.鉛柱受到大氣壓力作用
C.鉛柱間存在萬有引力作用 D.鉛柱間存在分子引力作用
4.關于布朗運動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所謂布朗運動是指液體分子的無規則運動
B.所謂布朗運動是指懸浮在液體中的固體分子的無規則運動
C.布朗運動產生的條件是液體溫度足夠高
D.布朗運動產生的條件是懸浮的固體微粒足夠小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布朗運動說明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力。
B.一切達到熱平衡的系統都具有相同的溫
C.水和酒精混合后總體積會減小,說明分子間有空隙。
D.物體的內能增加,一定是物體從外界吸收了熱量。
6.關于分子間相互作用力的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當分子間的距離r=r0時,分子力為零,說明此時分子間既不存在引力,也不存在斥力
B.分子力隨分子間的距離的變化而變化,當r>r0時,隨著距離的增大,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引力比斥力增大的快,故分子力表現為引力
C.當分子間的距離rD.當分子間的距離r=10-9m時,分子間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計
7.兩個分子甲、乙相距較遠(此時它們之間的分子力可以忽略)。設甲固定不動,乙逐漸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為止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子力總是對乙做正功
B.乙總是克服分子力做功
C.先是乙克服分子力做功,然后是分子力對乙做正功
D.先是分子力對乙做正功,然后是乙克服分子力做功
8.右圖為兩分子系統的勢能Ep與兩分子間距離r的關系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當r大于r1時,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為引力
B. 當r小于r1時,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為斥力
C. 當r等于r2時,分子間的作用力為零
D. 在r由r1變到r2的過程中,分子間的作用力做負功
9.下列關于分子力和分子勢能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當分子力表現為引力時,分子力和分子勢能總是隨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增大
B.當分子力表現為引力時,分子力和分子勢能總是隨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減小
C.當分子力表現為斥力時,分子力和分子勢能總是隨分子間距離的減小而增大
D.當分子力表現為斥力時,分子力和分子勢能總是隨分子間距離的減小而減小
10.下列關于熱力學溫標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熱力學溫度的零度是-273.15℃,叫絕對零度
B. 熱力學溫度的每一度的大小和攝氏溫度是相同的
C. 絕對零度是低溫的極限,永遠達不到
D. 1℃就是1 K
11.物體的內能是指( )
A.物體的動能和勢能的總和
B.物體的分子平均動能和分子勢能的和
C.物體內所有分子的動能和勢能的總和
D,物體的動能、勢能以及物體內所有分子的動能和勢能的總和
12.關于物體的內能,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溫度升高時,每個分子的動能都增大
B.溫度升高時,分子的平均動能增大
C.機械能越大,分子的平均動能就越大
D.100℃的水蒸汽比相同質量的100℃的水的內能大
13.質量相等的氫氣和氯氣,溫度相同,若不考慮分子間的勢能,則( )
A.氯氣的內能較大 B.氫氣的內能較大
C.兩者內能相同 D.氫氣分子的平均動能比較大
14.對一定量的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氣體的體積是所有氣體分子的體積之和
B.氣體溫度就越高,氣體分子的熱運動越劇烈,
C.氣體對器壁的壓強是由大量氣體分子對器壁不斷碰撞而產生的
D.當氣體膨脹時,氣體分子之間的勢能減小,因而氣體的內能減少
15. 如圖,一定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a沿直線變化到狀態b,在此過程中,其壓強( )
A.逐漸增大
B.逐漸減小
C.始終不變
D.先增大后減小
16.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經過一系列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過程中,氣體體積增大,壓強減小
B.過程中,氣體壓強不變,體積增大
C.過程中,氣體壓強增大,體積變小
D.過程中,氣體內能增大,體積不變
17.如下圖所示,在彈簧秤下,吊一粗細均勻、一端開口的直玻璃管,已知管的質量為m,橫截面積為S,大氣壓強為p0,管內上方為真空,管壁厚度不計且管口不與水銀槽接觸,則彈簧秤示數為( )

A.mg+p0S B.mg
C.p0S D.mg-p0S
18.兩個容器A、B用截面均勻的水平玻璃管相通,如圖所示,A、B中所裝氣體溫度分別為100℃和200℃,水銀柱在管中央平衡,如果兩邊溫度都升高100℃,則水銀將( )
A.向左移動 B.向右移動
C.不動 D.無法確定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46分)
二、實驗題(本題共2小題,17題6分,18題6分,共12分)
19.(6分) 在“油膜法估測油酸分子的大小”實驗中,有下列實驗步驟:
①往邊長約為40 cm的淺盤里倒入約2 cm深的水.待水面穩定后將適量的痱子粉
均勻地撒在水面上。
②用注射器將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狀穩定。
③將畫有油膜形狀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標紙上,計算出油膜的面積,根據油酸的體
積和面積計算出油酸分子直徑的大小。
④用注射器將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記下量筒內每增
加一定體積時的滴數,由此計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體積。
⑤將玻璃板放在淺盤上,然后將油膜的形狀用彩筆描繪在玻璃板上。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步驟中,正確的順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寫步驟前面的數字)
(2)將1 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300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測得l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現取一滴該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測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積是0.13 m2。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徑為_________m。(結果保留l位有效數字)
20.如圖所示在驗證玻意耳定律的實驗中:
(1)注射器的容積為V,用刻度尺測得全部刻度長為L,則活塞的橫截面積可表示為
(2)測得活塞和框架的總質量是M,大氣壓強為P0,當注射器內氣體處于某狀態時,在框架左右兩側對稱掛兩個砝碼,每個砝碼質量為m,不計活塞與注射器管壁間摩擦,則穩定后注射器內氣體的壓強可表示為
(3)如右圖中是甲、乙兩同學在一次實驗中得到的P-圖。若兩人實驗時操作均正確無誤,且選取坐標標度相同,那么兩圖線斜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三、計算題(本題共4小題,共34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寫出數值和單位)
21.(6分)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A變化到狀態B,再變化到狀態C,其狀態變化過程的p-V圖象如圖7所示。已知該氣體在狀態A時的溫度為27℃。則:該氣體在狀態B、C時的溫度分別為多少℃?
22.(8分)如圖所示,一端封閉、粗細均勻的薄壁玻璃管開口向下豎直插在裝有水銀的水銀槽內,管內封閉有一定質量的空氣,水銀槽的截面積上下相同,是玻璃管截面積的5倍,開始時管內空氣柱長度為6cm,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為50cm.將玻璃管沿豎直方向緩慢上移(管口未離開槽中水銀),使管內外水銀而高度差變成60cm,取大氣壓強P0等于75cmHg,求:
(1)此時管內空氣柱的長度;
(2)水銀槽內水銀面下降的高度;
23.(10分)如圖所示,一密閉容器內貯有一定質量的氣體,不導熱的光滑活塞將容器分隔成左右兩部分.開始時,兩部分氣體的體積、溫度和壓強都相同,均為V0,T0和p0.將左邊氣體加熱到某一溫度,而右邊仍保持原來溫度,平衡時,測得右邊氣體的壓強為p。
(1)求右側氣體的體積;
(2)求左邊氣體的溫度
24.(10分)如圖,容積為的容器內充有壓縮空氣。容器與水銀壓強計相連,壓強計左右兩管下部由軟膠管相連。氣閥關閉時,兩管中水銀面同高,左管中水銀面上方到氣閥之間空氣的體積為。打開氣閥,左管中水銀下降;緩慢地向上提右管,使左管中水銀面回到原來高度,此時右管與左管中水銀面的高度差為h。已知水銀的密度為,大氣壓強為,重力加速度為g;空氣可視為理想氣體,其溫度不變。求氣閥打開前容器中壓縮空氣的壓強P1。
2011—2012學年度下學期中佳木斯市高中三校聯考試卷
高二物理答案
第Ⅰ卷(共54分)
一、(每題3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選項 A B D D BC CD D BC C D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選項 C BD B BC A AD A B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46分)
二、實驗
19, ④①②⑤③ (2)5×10-10m
20,V/L __, P0+ (M+2m)gL/V _,研究氣體質量不同、(或同質量在不同溫度下研究)
三、計算題
21解析:對于理想氣體:
A→B ∴
B→C ∴
22(1)10厘米 (2)2厘米
23(1)p0 V0/p (2)(2p/ p0-1) T0
24解析:由玻馬定律得
求出:
B
A
圖7佳木斯市高中期中聯合考試
高二生物試卷
(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
命題人:馬繼霞 審題人:李洪鵬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30每小題1分,31-40每小題2分共50分)
1.基因工程中用來修飾改造基因的工具是 ( )
A.限制酶和DNA連接酶 B.限制酶和水解酶
C.限制酶和運載酶 D.DNA連接酶和運載酶
2.一個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不包括(  )
A.目的基因 B.啟動子 C.內含子 D.標記基因
3.1982年,美國科學家將人的生長激素基因轉移到了小鼠體內,得到了超級小鼠,此轉基因技術的受體細胞是(  )
  A.卵細胞 B.去核卵細胞 C.受精卵細胞   D.乳腺上皮細胞
4.下列關于基因工程應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運用基因工程技術,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B.基因診斷的基本原理是DNA分子雜交 C.一種基因探針能檢測水體中的各種病毒
D.原核生物基因不能用來進行真核生物的遺傳改良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質粒是廣泛存在于細菌細胞中的一種顆粒狀細胞器
  B.用適當的化學物質處理受體細菌表面,將重組DNA導入受體細菌
  C.質粒是基因工程中惟一用作運載目的基因的運載體
D.利用運載體在宿主細胞內對目的基因進行大量復制的過程不能稱為“克隆”
6.蘇云金芽孢桿菌的抗蟲基因之所以能在棉花的細胞中準確地表達出來,主要是因為(  )
A.目的基因能在植物細胞核中進行復制 B.目的基因與棉花DNA的基本結構相同
C.不同生物共用一套遺傳密碼 D.不同生物具有相同的一套遺傳信息
7.蛋白質工程中,直接需要進行操作的對象是(  )
A.氨基酸結構 B.蛋白質的空間結構 C.肽鏈結構 D.基因結構
8.在植物組織培養過程中,愈傷組織的形成和形態發生是十分關鍵的一步。而這除需要必備的營養和一些刺激因素外,還需要有起誘導作用的物質,它是(  )
A.銅、鋅等微量元素 B.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 C.蔗糖和葡萄糖 D.維生素和氨基酸
9.動物細胞工程常用的技術手段中,最基礎的是(  )
A.動物細胞培養 B.動物細胞融合 C.單克隆抗體 D.細胞核移植
10.人參皂甙干粉可以通過下列何種技術方法獲得(  )
A.基因工程 B.植物組織培養 C.植物體細胞雜交
11.對細胞全能性的表述正確的有(  )
A.沒有離體的植物細胞也能表現出全能性
B.壁虎斷尾后重新長出尾部表明動物細胞全能性的實現
C.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原理依據是細胞的全能性
D.花粉可培育成單倍體,是細胞全能性的體現
12.在下列選項中,沒有采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的是(  )
A.利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得到多倍體植株
B.利用花藥離體培養得到單倍體植株
C.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寒的番茄植株
D.利用細胞工程培育“番茄—馬鈴薯”雜種植株
13. 在細胞工程——原生質體融合育種技術中,其技術的重要一環是將營養細胞的細胞壁除去,通常是采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處理細胞壁。如將去掉了細胞壁的成熟植物細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細胞將(  )
A.皺縮 B.脹破 C.呈球形 D.保持原狀
14.胚胎干細胞的特點是(  )
A.形態上,表現為體積小,細胞核大,核仁明顯;功能上具有發育的全能性
B.形態上,表現為體積大,細胞核大,核仁明顯;功能上具有發育的全能性
C.形態上,表現為體積小,細胞核小,核仁不明顯;功能上不具有發育的全能性
D.形態上,表現為體積大,細胞核小,核仁明顯;功能上具有發育的全能性
15.人類寄希望于利用干細胞(人體中具有分裂、分化能力的細胞)的分離和體外培養,在體外培育出組織器官,并最終通過組織或器官移植實現對臨床疾病的治療。能否用肌細胞代替干細胞(  )
A.不能,因為肌細胞與干細胞所含有的遺傳物質不同
B.能,因為肌細胞雖然是分化的細胞,但在一定條件下也可脫分化,實現細胞全能性
C.不能,因為肌細胞是高度分化的細胞,沒有分裂能力
D.能,因為肌細胞與干細胞具有完全相同的遺傳物質
16.關于桑椹胚和囊胚的比較,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囊胚期細胞分化是由于遺傳物質突變引起的
B.囊胚期的細胞出現了細胞分化,但遺傳物質未發生改變
C.桑椹胚的各細胞結構功能基本相同
D.囊胚期內細胞團和滋養層細胞差異不是復制水平的差異,而是轉錄水平上的差異
17.當卵細胞達到什么時期時,才具備與精子受精的能力(  )
A.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 B.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C.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 D.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
18.排卵時,從卵巢排出的是(  )
A.只有一個初級卵母細胞或只有一個次級卵母細胞
B.成熟的卵細胞、透明帶和放射冠細胞
C.成熟的卵細胞、透明帶和放射冠細胞和卵泡液
D.以上都不是
19.某種轉基因玉米能高效合成一種多肽類的蛋白質酶抑制劑,積累于莖中,讓取食它的害蟲的消化酶受抑制,無法消化食物而死。下列就該玉米對人類的安全性評論中,不符合生物學原理的是(  )
A.安全,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劑對人體的消化酶很可能無影響,因為人體消化酶和害蟲消化酶結構上存在差異
B.安全,人類通常食用煮熟的玉米食品,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劑已被高溫破壞,不抑制人體消化酶
C.不安全,玉米的食用部分也可能含有蛋白酶抑制劑,食用后使人無法消化蛋白質而患病
D.不安全,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劑基因可通過食物鏈在人體細胞內表達,使人無法消化食物而患病
20.據下圖判斷,下列敘述不符合生態學原理的是(  )
A.物質經過多級利用,實現了良性循環 B.每一級生產環節都獲得產品,提高了生態經濟效益
C.由于食物鏈延長,能量逐級損耗,系統總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D.由于各級產物都可以利用,減少了廢物和污染
21.城市生活垃圾要做到分類、回收、利用,實現廢物資源化利用。與該做法關系最密切的生態工程原理是(  )
A.物種多樣性原理 B.整體性原理 C.物質循環再生原理 D.系統學原理
22.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在下列裝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內有活酵母菌),其中適于產生酒精的裝置是(  )
A B C D
23.乳酸菌培養液中常含有一定濃度的葡萄糖,但當葡萄糖濃度過高時,反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原因是(  )
A、碳源供應太充足 B、細胞會發生質壁分離C、改變了乳酸菌的pH值 D、葡萄糖不是乳酸菌的原料
24.能在含氧豐富的環境中進行的生理過程是(  )
A.酵母菌大量繁殖 B.乳酸菌產生大量乳酸
C.蛔蟲的正常生理活動 D.酵母菌產生大量酒精
25.變酸的酒表面長的一層膜和泡菜壇內長的一層白膜分別是由哪種菌的繁殖造成的
A.醋酸菌、酵母菌 B.酵母菌、毛霉 C.醋酸菌、乳酸菌 D.酵母菌、醋酸菌
26.在檢測泡菜中亞硝酸鹽含量過程中提取劑的主要成分是
A.對氨基苯磺酸 B. N-1-萘基乙二胺鹽酸鹽 C.氯化鎘、氯化鋇 D.亞硝酸鈉
27.不同培養基的具體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 )
A.碳源、磷酸鹽和維生素 B.氮源和維生素
C.水、碳源、氮源和無機鹽 D.碳元素、氧元素、氫元素、氮元素
28.制備牛肉膏蛋白胨固體培養基的步驟是( )
A.計算、稱量、倒平板、溶化、滅菌 B.計算、稱量、溶化、倒平板、滅菌
C.計算、稱量、溶化、滅菌、倒平板 D.計算、稱量、滅菌、溶化、倒平板
29.平板冷凝后要將平板倒置,其意義是( )
A利于大腸桿菌的接種 B防止雜菌污染 C利于培養的冷卻 D 防止皿蓋冷卻水倒流入培養基
30.科學家將β干擾素基因進行定點突變導入大腸桿菌表達,使干擾素第17位的半胱氨酸
改變成絲氨酸,結果大大提高β-干擾素的抗病性活性,并且提高了儲存穩定性,該生物技術為(  )
A.基因工程 B.蛋白質工程 C.基因突變 D.細胞工程
31.云南農業大學研究人員培育出10頭豬蹄發熒光的轉基因豬。主要研究過程是:①將瘦素基因 與綠色熒光蛋白基因導入豬胎兒成纖維細胞;②將轉基因的成纖維細胞核移植到去核的豬卵 母細胞,并培育形成早期胚胎;③將胚胎移植到代孕母豬體內,最終獲得轉基因豬。在這一過程中不必進行的是( )
A.將瘦素基因與綠色熒光蛋白基因拼接,并構建基因表達載體
B.培養并篩選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的豬次級卵母細胞
C.篩選出轉基因豬胎兒成纖維細胞和轉基因克隆胚胎
D.給代孕母豬注射環孢霉素A阻止T細胞增殖,以利于代孕母豬接受胚胎
32.動物細胞融合和植物體細胞雜交的比較中,正確的是(  )
A.誘導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 B.所用的技術手段完全相同
C.都能形成雜種細胞 D.所采用的原理完全相同
33.科學家將控制某藥物蛋白合成的基因轉移到白色來亨雞胚胎細胞的DNA中,發育后的雌雞就能產出含該藥物蛋白的雞蛋,在每一只雞蛋的蛋清中都含有大量的藥物蛋白;而且這些雞蛋孵出的雞,仍能產出含該藥物蛋白的雞蛋,據此分析不正確的是(  )
A.這些雞是轉基因工程的產物 B.這種變異屬于可遺傳的變異
C.該過程運用了胚胎移植技術 D.該種變異屬于定向變異
34.1958年,美國科學家斯圖爾德應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將二倍體胡蘿卜韌皮部的一些細胞進行離體培養,最終發育成完整的新植株(見右圖)。關于這一科學事實,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①培育成的植株是可育的
②此種生殖產生的后代有廣泛的變異
③培育成的新植株是單倍體植株
④此種生殖產生的后代能保持親本的性狀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5.根據現代生物技術原理,為解決如下四個問題:①快速培養名貴花卉 ②篩選抗癌藥物 ③提高農作物的抗病能力 ④發揮雌性優良個體的繁殖潛力。依次可以應用的技術手段是(  )
技術 組織培養 基因工程 胚胎工程 細胞培養
A ① ② ③ ④
B ② ① ④ ③[來源:21世紀教育網]
C ① ③ ④ ②
D ④ ② ③ ①
36.用于植物組織培養的培養液和用于無土栽培的營養液相比,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①都必須含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 ②都必須含有少量有機物
③都不需要含有植物激素 ④溶液濃度都必須小于細胞液濃度
A.①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7.將基因型為AABb植株的花粉和基因型為CCDd植株的花粉,除去細胞壁后,進行原生質體融合(僅考慮兩兩融合),可以得到多少種基因型不同的融合細胞(  )
A.1種 B.4種 C.6種 D. 10種
38.哺乳動物受精卵在卵裂期發生的變化正確的是(  )
A. 細胞的總面積與總體積的比值逐漸增大 B.細胞的數目增多,有機物總量不變或略有增加
C.每個細胞的DNA含量不斷增加,全能性增高
D.逐漸出現了原腸腔,并有了胚層的分化
39.目前,歐洲、亞洲許多國家都發現了禽流感疫情,并引起了人體感染,造成多人死亡。科學工作者經研究,發現了數種快速檢驗禽流感病原體的方法,以正確診斷禽流感,以下有關禽流感病原體研究、診斷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鏡檢法:在光學顯微鏡下直接觀察病人的痰液或血液,以發現病原體
B.PCR:體外基因復制技術,可在幾十分鐘內把病原體的基因擴展到數百萬倍
C.用特殊制備的病原體蛋白質與病人血清中的相關抗體特異性結合,以發現病原體
D.DNA探針技術:用放射性同位素、熒光分子等標記的DNA 分子做探針,利用DNA分子雜交原理來檢測病原體
40.測定3類細菌對氧的需要,讓它們在3個不同的試管中生長,右圖顯示了細菌的生長層。據此判斷:只能在需氧培養基中繁殖、只能在無氧培養基中繁殖、在有氧和無氧的
培養基中都能繁殖的細菌依次是
Ⅰ Ⅱ Ⅲ
A、Ⅲ、Ⅰ、Ⅱ B、Ⅲ、Ⅱ、Ⅰ C、Ⅰ、Ⅱ、Ⅲ D、Ⅰ、Ⅲ、Ⅱ
第II卷 非選擇題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41.(12分)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三位在研究綠色熒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綠色熒光蛋白能在藍光或紫外光的激發下發出熒光,這樣借助GFP發出的熒光就可以跟蹤蛋白質在細胞內部的移動情況,幫助推斷蛋白質的功能。下圖為我國首例綠色熒光蛋白(GFP)轉基因克隆豬的培育過程示意圖,據圖回答:
(1)圖中通過過程①、②形成重組質粒,需要限制性內切酶切取目的基因、切割質粒。限制性內切酶Ⅰ的識別序列和切點是—G↓GATCC—,限制性內切酶Ⅱ的識別序列和切點是—↓GATC—。在質粒上有酶Ⅰ的一個切點,在目的基因的兩側各有1個酶Ⅱ的切點。
①請畫出質粒被限制酶Ⅰ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②在DNA連接酶的作用下,上述兩種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能否連接起來 ,理由是: 。
(2)過程③將重組質粒導入豬胎兒成纖維細胞時,采用的方法是 _。
(3)如果將切取的GFP基因與抑制小豬抗原表達的基因一起構建到載體上,GFP基因可以作為基因表達載體上的標記基因,其作用是 。獲得的轉基因克隆豬,可以解決的醫學難題是,可以避免發生 反應。
(4)目前科學家們通過蛋白質工程制造出了藍色熒光蛋白,黃色熒光蛋白等,采用蛋白質工程技術制造出藍色熒光蛋白過程的正確順序是: (用數字表示)。
①推測藍色熒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和基因的核苷酸
②藍色熒光蛋白的功能分析和結構設計序列
③藍色熒光蛋白基因的修飾(合成)
④表達出藍色熒光蛋白。
42.(7分)I.下圖是細胞融合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過程①②應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處理細胞,以去除植物細胞壁。
(2)在利用雜種細胞培育成為雜種植株的過程中,運用的技術手段是 。
(3)過程③叫做_____________技術,該過程的誘導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學法兩大類。
(4)在利用植物體細胞雜交的方法培育作物新品種過程中,遺傳物質的傳遞是否遵循孟德爾的遺傳規律 。
(5) 從育種的角度來看,植物組織培養與有性繁殖相比,優勢主要有(列舉兩條) 。
43.(12分)一場籌備了10年的“太空結合”首次在神舟八號飛船上舉行了,“新人”之一是 B 細胞和骨髓瘤細胞,新人在“產房”——電融合儀內孕育新生命。160min后,中國首批“太空娃娃”終于順利誕生。“太空娃娃”誕生和地面實驗如圖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制備單克隆抗體用到的動物細胞工程技術手段有 。
(2)單克隆抗體是由 細胞產生的。
(3)若用于SARS的預防上,A細胞是小鼠骨髓瘤細胞,則B細胞是_______細胞。B細胞和骨髓瘤細胞能融合在一起,體現了細胞膜具有________的特點。科學工作者正在研究治療癌癥使用的生物導彈是_______
(4)鼠的淋巴細胞和骨髓瘤細胞融合后,在培養時通過_______________(有絲/減數)分裂方式大量繁殖。
44.(9分) 下圖是某農業生態系統的結構模式圖,據圖回答:
(1)這個生態系統的生產者是 。食用菌在該生態系統中屬于__________(成分)。
(2)這個農業生態系統中所需能量都來自 。
(3)圖示的生態系統能充分利用廢棄物中的能量,形成“無廢棄物農業”,這主要是遵循生態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原理。
(4) 在充分利用能量,減少環境的污染的同時,通過飼養家禽、家畜,栽培食用菌,提高農民收入,使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協調起來,體現了生態工程的__________原理。
(5)農業生態系統由于 ,其自我調節能力較弱,對外界干擾的抗性小。
45.(10分)如圖簡單表示了葡萄酒的釀制過程, 請據圖分析:
(1)葡萄酒的釀制原理是先通氣進 行 ,以增加酵母菌的數量,然后再 獲得葡萄酒。
(2)隨著發酵程度的加深,液體密度會逐漸變低(可用密度計測量),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汁發酵后,是否有酒精生成,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來檢驗,現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用葡萄酒來制葡萄醋,請寫出反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佳木斯市高中期中聯合考試
高二生物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30每小題1分,31-40每小題2分共50分)
1-5ACCBB 6-10CDBAB 11-15DAAAC 16-20ADDDC
21-25CABAA 26-30CCCDB
31-35DCCBC 36-40 ADAAA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41、(12分)(1)① 2分
②可以連接 因為由兩種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是相同的(或是可以互補的)2分
(2)顯微注射技術
(3)為了鑒定受體細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2分 發生免疫排斥反應2分
(4)②①③④ 2分
42.(7分)I.(1)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只答纖維素酶也給分,只答果膠酶不給分) 2分 (2)植物組織培養(3)原生質體融合 (4)不遵循 (5) 能保持母本的優良性狀;培養周期短,繁殖效率高;能培育無病毒植物 2分
43、(12分每空2分)(1)動物細胞融合、動物細胞培養 
(2)雜交瘤
(3)感染病毒的動物或人效應B(經免疫的B淋巴細胞或漿細胞)  
(4)一定的流動性
(5) 單克隆抗體+抗癌藥物
(4)有絲
44. (9分)(1)農作物 分解者 (2)太陽光 (3) 物質循環再生2分(4) 整體性 2分 (5)生物種類少,營養結構簡單2分
45.(10分)(1)有氧呼吸 發酵 (2)由于發酵時糖被消耗,產生酒精和CO2,酒精的密度比糖水低 2分 (5)重鉻酸鉀2分 在酸性條件下,重鉻酸鉀與酒精反應呈現灰綠色。2分(6) C2H5OH+ O2 CH3COOH+ H2O+能量 2分
加入葡萄
糖和水
加入葡萄糖
加入葡萄糖和
水并不斷攪拌
加入水
番茄細胞
馬鈴薯細胞





雜種植物幼苗
葡萄汁+白糖+酵母菌一天攪拌2~3次
斷絕與空氣接觸
(15~20℃約7天)
氣泡不再發生時,蓋上蓋子(15~20℃約 3~5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川市| 自治县| 秦皇岛市| 青州市| 龙南县| 桐梓县| 安塞县| 乌兰浩特市| 安岳县| 江永县| 安国市| 西城区| 湖北省| 吉安县| 阿拉尔市| 轮台县| 建宁县| 兴文县| 环江| 澳门| 绥德县| 余干县| 沙洋县| 金塔县| 乌鲁木齐县| 青州市| 瑞安市| 肃北| 曲水县| 临朐县| 万荣县| 大安市| 康马县| 凌海市| 石首市| 汶川县| 壤塘县| 罗山县| 济源市| 海盐县|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