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0課第一次工業革命【學習目標】1.識記工業革命發生于紡織業的原因及其發展歷程。2.理解工業革命的深遠意義。【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同學們,17世紀前期,英國仍然是一個較小的農業國,可是17--19世紀英國卻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世界舞臺上,這是為什么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20課第一次工業革命。二、出示目標【過渡語】: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什么呢?請看大屏幕。(出示“學習目標”投影)學習目標1.識記工業革命發生于紡織業的原因及其發展歷程。2.理解工業革命的深遠意義。三、自學指導怎樣達標呢?請看自學指導。(出示“自學指導”投影)自學指導請認真默讀課本課文P94--97,要求如下:(1)用橫線在課文中畫出1--4題的答案,力爭自學后檢測全對。①工業革命的開始的時間、標志是什么?在哪個領域最先開始?②在工業革命中,主要的動力來源是什么?是誰改進的?它的廣泛應用,有何意義?③第一輛火車是由誰在哪一年發明的?使用的動力是什么?④英國何時完成工業革命?工業革命有何重大影響?(2)思考并解釋1--4題中的關鍵詞,思考第5題,準備口答。⑤為什么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發生?7分鐘后比誰能正確回答思考題,做對書面檢測題,如有不認識的字或不理解的詞語,請小聲問同學或舉手問老師。四、先學學生進行緊張地自學。教師巡視,做適當點撥,并注意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五、后教(一)口頭提問過渡語:下面檢測自學的效果,比誰口頭練習、書面練習成績最好。教師逐一提問(重點是后進生),從嚴評定對錯。還要求學生解釋答案中難理解的關鍵詞,弄懂為什么。出示答案要點:1.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棉紡織領域。2.蒸汽機。瓦特。它的廣泛使用是生產領域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它極大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向縱深發展。3.1825年,斯蒂芬森。蒸汽機。4.19世紀中期。對英國: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對世界:工業革命極大提高了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蒸汽時代”。教師補充工業革命的影響:環境問題、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分化與對立問題、城市化發展程度等。教師出示選擇題:蒸汽機發明和使用后,有人曾說:“蒸汽機是工業城市之母。”其意在指出工業革命()A.縮小了城鄉差距B.促進農業快速發展C.推動了城市化進程D.有利于機器大生產過渡語:前4題找到答案并能準確記憶的請舉手。找到了,我們來討論第5題。師:工業革命最先從英國開始大家應該從前提條件、資本和原料條件、勞動力條件等分析。生:政治上,英國當時是唯一的資本主義國家。生:資本和原料條件上,英國從殖民地搶奪了大量的財富。生:勞動力上,英國國內進行圈地運動,許多農民失去土地,被迫去工廠,英國擁有充足的勞動力。生:英國殖民地廣闊,所以市場廣闊。師:根據學生總結出答案第5題答案要點:A.前提條件: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掃除了英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為工業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B.資本和原料條件:18世紀中期,英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通過海外貿易、殖民掠奪,積累了資本和原料。C.勞動力條件:圈地運動獲得了充足的勞動力。D.市場條件:英國海外市場急劇擴大,市場的需求促使人們改革生產技術,提高生產力。(二)書面檢測:給學生發檢測題。教師出示檢測要求:(1)合上課本,按時、獨立完成;(2)坐姿端正,握筆姿勢端正,書寫工整,卷面整潔。時間8分鐘。學生默寫時,教師注意觀察學生默寫的答案,進行二次備課。知識點1.工業革命的開始的時間、標志是什么?在哪個領域最先開始?2.在工業革命中,主要的動力來源是什么?是誰改進的?它的廣泛應用,有何意義?3.第一輛火車是由誰在哪一年發明的?使用的動力是什么?鐵路時代到來有何意義?4.英國何時完成工業革命?工業革命有何重大影響?5.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發生?能力題1.這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據說發明者“一腳踏出靈感”才能促成了這種先進的手搖紡紗機的誕生,他用自己的女兒珍妮的名字來命名。這位發明者是()A.瓦特B.富爾頓C.哈格里夫斯D.史蒂芬森2.珍妮機的出現,首先在棉紡織業中引起了發明機器、進行技術革新的連鎖反應,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由此可見()A.工業革命以蒸汽機為動力B.工業革命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C.工業革命從棉紡織業開始D.工業革命帶來了交通領域革新3.19世紀,“霧都”一詞成為倫敦的標簽。狄更斯的小說《荒涼山莊》描述了倫敦的霧,“那是一種侵入人心深處的黑暗,是一種鋪天蓋地的氛圍”。造成霧都的主要原因是()A.對外殖民擴張造成的B.工業革命造成的C.英國氣候霧多造成的D.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造成的4.“英國到處都建立起大工廠,龐大的廠房,發出隆隆的轟鳴,打破了原來中世紀田園生活的恬靜,歷史已經跨入了一個新的時代。”這里“新的時代”是指()A.“工廠時代”B.“作坊時代”C.“電氣時代”D.“蒸汽時代”5.英國當代仍有象征著封建王權的女王存在,這說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A.是歐、美資產階級革命的典范C.具有不徹底性,向封建勢力妥協,建立了君主立憲制B.沒有最后戰勝封建專制統治D.是經過長期、反復和激烈的斗爭才獲得勝利的(三)糾錯1.公布答案、評定對錯。知識點邊公布答案,邊組織學生判定對錯,邊組織學生討論糾錯。2.表揚全對同學。過渡語:“全對的請舉手 ”統計全對人數并提出表揚。3.準備糾錯過渡語:“選擇題沒有全對的請舉手”。統計、公布未滿分的人數。過渡語:還有部分同學沒有全對,我們來幫幫他們。(教師站在講臺指導全班學生認真看書,默背本節知識點,由學生送錯題卷)4.討論糾錯。白板展示相關錯題,指明讓做錯的同學回答“錯在哪里?為什么?怎么辦?”不會的其他同學糾正、補充。預計會出現的錯誤:5.英國當代仍有象征著封建王權的女王存在,這說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A.是歐、美資產階級革命的典范B.具有不徹底性,向封建勢力妥協,建立了君主立憲制C.沒有最后戰勝封建專制統治D.是經過長期、反復和激烈的斗爭才獲得勝利的解析:本題主要考察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果的不徹底性,沒有了國王推翻。(四)小結:英國工業革命后,西方國家也相繼完成工業革命,這樣強大的西方國家對東方國家進行侵略,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從這一過程來說,科技發展對國家強大起著的至關重要的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