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5課羅馬城邦和羅馬帝國【學習目標】1.識記羅馬共和國、《十二銅表法》的形成及作用、羅馬帝國等基礎知識。2.理解并識記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政權的性質和特點。【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同學們,歐洲文明的源頭是古希臘文明,而羅馬文明是希臘文明的繼承者,希臘文明與古羅馬文明有何不同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5課羅馬城邦和羅馬帝國。二、出示目標【過渡語】: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什么呢?請看大屏幕。(出示“學習目標”投影)學習目標1.識記羅馬共和國、《十二銅表法》的形成及作用、羅馬帝國等基礎知識。2.理解并識記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政權的性質和特點。三、自學指導怎樣達標呢?請看自學指導。(出示“自學指導”投影)自學指導請認真默讀課本課文P21--25,要求如下:(1)用橫線在課文中畫出1--4題的答案,力爭自學后檢測全對。①羅馬建立共和國的時間?共和國時期國家統治的決策權掌握在誰的手里?形式上的最高權力機關是什么?②《十二銅表法》制定的時間、內容、意義分別是什么?③羅馬共和國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區和成為整個地中海的霸主的時間分別是什么?加速羅馬共和國衰落的重大事件是什么?④公元前49年誰奪取羅馬共和國政權?公元前31年,誰成為內戰的最后勝利者,他創立什么制?羅馬帝國建立的時間是哪一年?⑤羅馬帝國在何時進入黃金時期?西羅馬帝國哪一年在誰打擊下滅亡?(2)思考并解釋1--5題中的關鍵詞,思考第6題,準備口答。。⑥思考課后活動題:羅馬帝國滅亡的原因。7分鐘后比誰能正確回答思考題,做對書面檢測題,如有不認識的字或不理解的詞語,請小聲問同學或舉手問老師。四、先學學生進行緊張地自學。教師巡視,做適當點撥,并注意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五、后教(一)口頭提問過渡語:下面檢測自學的效果,比誰口頭練習、書面練習成績最好。教師逐一提問(重點是后進生),從嚴評定對錯。還要求學生解釋答案中難理解的關鍵詞,弄懂為什么。答案要點:1.公元前509年。元老院。公民大會。2.公元前450年左右。涉及訴訟程序、所有權、債務權、宗教法等內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與濫用。意義: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師:以前的人們用的是什么法律呢?依據約定成俗的習慣,制定的法律叫做習慣法。現在將所有條款制定成文,這種法律是成文法。教師出示選擇題:1.羅馬共和國時期,平民和貴族展開了長達兩個多世紀的斗爭,斗爭的成就主要體現為所頒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評論說:“氏族貴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融化在國家中了。”這一長期斗爭所取得的成就的第一步是()A.取消了貴族解釋法律的權力B.設置了兩名保民官C.頒布了《十二銅表法》D.廢除了元老院2.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記載,“一個審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論時(審訊案件),而他被揭穿在(這個)案件中接受金錢賄賂,依據《十二銅表法》第九表第三條應被處以死刑”。關于《十二銅表法》,不能直接從上述材料中得出的是()A.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據B.有利于調節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秩序C.實質是維護奴隸主的利益D.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濫用3.公元前3世紀。公元前2世紀。斯巴達克起義。4.凱撒。屋大維。元首制。公元前27年。5.公元前2世紀。476年。日耳曼人。過渡語:前5題的答案找到了,我們來討論第6題:第6題答案要點:材料中的“活動皆由國庫開支”說明財政負擔日益沉重。教師拓展:(1)內部因素:3世紀,羅馬陷入長期的政治、經濟大危機。統治者爭斗混戰不斷,人民起義此起彼伏,農業萎縮,工商業衰退,財政危機,民生凋敝(2)外部因素:日耳曼人的入侵。(二)書面檢測:給學生發檢測題。教師出示檢測要求:(1)合上課本,按時、獨立完成;(2)坐姿端正,握筆姿勢端正,書寫工整,卷面整潔。時間8分鐘。學生默寫時,教師注意觀察學生默寫的答案,進行二次備課。知識點1.羅馬建立共和國的時間?共和國時期國家統治的決策權掌握在誰的手里?形勢上的最高權力機關是什么?2.《十二銅表法》制定的時間、內容、意義和歷史地位分別是什么?3.羅馬共和國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區和成為整個地中海的霸主的時間分別是什么?加速羅馬共和國衰落的重大事件是什么?4.公元前49年誰奪取羅馬共和國政權?公元前31年,誰成為內戰的最后勝利者,他創立什么制?羅馬帝國建立的時間是哪一年?5.羅馬帝國在何時進入黃金時期?西羅馬帝國哪一年在誰打擊下滅亡?6.思考課后活動題:羅馬帝國滅亡的原因。能力題1.公元前27年,羅馬元老院授予某人“奧古斯都”和“大元帥”的尊號,象征羅馬已刷共和國轉變為帝國。此人是()A.伯利克里B.凱撒C.亞歷山大D.屋大維2.羅馬共和同時期,制定了共和制法律,完善了共和制機構。其中最重要的機構是()A.公民大會B.五百人會議C.陪審法庭D.元老院3.根據下列第①組的內在關系,選擇一個合適的答案,使第②組成立①伯利克里→推動雅典奴隸主民主政治發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②屋大維→()A.建立雅典奴隸制共和國B.發動布匿戰爭C.建立羅馬共和國D.建立羅馬帝國4.“這次戰爭使迦太基的政治軍事力量受到實質性的削弱······羅馬則成了地中海西部的霸主”。材料中“這次戰爭”是指()A.日耳曼人入侵羅馬帝國B.亞歷山大東征C.斯巴達克起義D.布匿戰爭5.西方有諺語“上帝歸上帝,凱撒歸凱撒”,其中“凱撒”是指()A.雅典將軍B.古羅馬執政官C.意大利旅行家D.基督教神職人員6.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大的陸海間,是聯系歐洲南部各國和亞、歐、非三洲的重要水域。在歷史上,這里曾經是哪一國家的內湖()A.波斯帝國B.羅馬帝國C.亞歷山大帝國D.埃及7.電影《斯巴達克斯》再現了開始于公元前73年的一次奴隸起義,這次起義發生在哪一歷史時期()A.羅馬共和國B.羅馬帝國C.西羅馬帝國D.亞歷山大帝國8.從“征服意大利半島”“布匿戰爭”“稱霸地中海地區”這些關鍵詞提煉出的學習主題是()A.希臘文明的繁榮B.羅馬共和國的統治C.兩河流域古老文明的興起D.雅典的奴隸制民主政治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觀察學生默寫的答案,進行二次備課。(三)糾錯1.公布答案、評定對錯。知識點邊公布答案,邊組織學生判定對錯,邊組織學生討論糾錯。2.表揚全對同學。過渡語:“全對的請舉手 ”統計全對人數并提出表揚。3.準備糾錯過渡語:“選擇題沒有全對的請舉手”。統計、公布未滿分的人數。過渡語:還有部分同學沒有全對,我們來幫幫他們。(教師站在講臺指導全班學生認真看書,默背本節知識點,由學生送錯題卷)4.討論糾錯。白板展示相關錯題,指明讓做錯的同學回答“錯在哪里?為什么?怎么辦?”不會的其他同學糾正、補充。預計會出現的錯誤:世界古代歷史上曾經出現過許多帝國。其中,地跨歐、亞非三洲,地中海一度成為其內湖,與中國漢朝處于同一時期的是:A.羅馬帝國B.亞歷山大帝國C.波斯帝國D.拜占庭帝國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羅馬帝國的疆域到2世紀達到最大規模,地跨歐、亞、非三洲,地中海成為它的“內湖”,此時正值中國漢朝時期,A符合題意。(二)小結:本節課我們主要講述了古羅馬文明,古代羅馬因戰爭而興,也因戰爭而亡。我們要從中吸取教訓,發展經濟,使國家社會安定,人民幸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