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2課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學習目標1.知道漢武帝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的背景、內容及作用。2.掌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內容及影響,理解實行該政策的原因。3.了解漢武帝加強對社會經濟控制的措施及意義。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上節課,我們一塊學習了西漢的建立以及漢初統治者采取了一系列休養生息來恢復生產。同學們,我們今天一起學習第12課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板書課題)二、出示目標。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什么呢?請看大屏幕!(出示“學習目標”投影)。學習目標1.知道漢武帝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的背景、內容及作用。2.掌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內容及影響,理解實行該政策的原因。3.了解漢武帝加強對社會經濟控制的措施及意義。三、自學指導怎樣達標呢?請看自學指導(出示“自學指導”投影)。自學指導請認真默讀課本第57頁到61頁的內容,結合看圖、要求如下:(一)用橫線在課文中畫出1.2.3題的答案,力爭自學后書面檢測全對。1..漢武帝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的背景?內容?作用?2.漢武帝為加強中央集權,在思想上、經濟上分別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影響?3.漢武帝在軍事上采取了什么措施?(二)思考并能解釋1—3題中的關鍵詞語,思考第4題,準備口答。4.第61頁問題思考:漢武帝在位時,西漢王朝國力強盛,版圖拓展。想一想:這與漢武帝強化中央權力有什么關系?7分鐘后,比誰能正確回答思考題,做對檢測題。注意:如有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語,請小聲問同學或舉手問老師。四、先學。(一)看書學生看書自學,教師巡視,密切關注每一位學生,并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學生如有疑問,請小聲問同學或舉手問老師。(二)檢測。過渡語:第1—3題找到答案并能準確記憶的請舉手!找到了,我們來討論第4題。1.過渡語:漢武帝從政治、思想、經濟、軍事等方面鞏固了大一統局面,使西漢王朝開始進入鼎盛時期。想一想,這與他強化中央權力有什么關系?能回答第4題的同學請舉手!在舉手的學生中找后進生來回答,答錯了,請尖子生進行更正。答案要點:漢武帝即位以后,在思想文化、行政權力和經濟等方面采取多種有效措施,消除了諸侯國對抗中央的能力,完全控制了國家的經濟命脈,形成了以儒家學說為核心的正統思想,鞏固加強了中央集權。在國力強盛的基礎上,漢王朝的影響力遠達邊地少數民族地區,以中原漢文化為核心的漢王朝版圖得以拓展。2.書面檢測。給學生發檢測試題第12課檢測題姓名:班級: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的措施(從政治、思想、經濟三方面概括)1.政治上:①背景:西漢初,和這兩股勢力導致社會秩序混亂。②內容:a.采納的建議,頒布b.C.③作用:2.思想上:①內容:a.漢武帝接受的建議,把立為,b.漢武帝還在興辦,以儒家的作為教材。②影響:3.經濟上:①內容:a.收歸中央,統一鑄造。b.在全國各地設鹽鐵官,把、等經營權收歸國有,實行c.在全國范圍內②意義:4.加強了國家對經濟的控制,為漢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雄厚財力支持的措施是()A.頒布“推恩令”B.興辦太學C.“罷黜百家,獨尊儒術”D.統一鑄造五銖錢,鹽鐵官營5.漢武帝時,學生要進入太學接受儒家教育,必須去()A.長安B.洛陽C.咸陽D.開封6.西漢初年,諸王門下聚集了許多賓客,他們常常批評皇帝的政策,指責中央。為改變這種局面,漢武帝()A.焚書坑儒,鉗制思想B.“罷黜百家,獨尊儒術”C.行郡縣制,加強集權D.整頓吏治,以德化民3.學生練習,教師注意觀察學生默寫的答案,進行二次備課。五、后教。(一)糾錯。1.公布答案、評定對錯。第一大題邊公布答案,邊組織學生判定對錯,邊組織學生討論糾錯。第二大題集中批改,然后糾錯。2.表揚滿分同學。過渡語:“全對的請舉手?”統計全對人數并提出表揚。3.準備糾錯。過渡語:“選擇題沒有全對的請舉手!”統計、公布未滿分的人數。過渡語:還有部分同學沒有全對,我們來幫幫他們。(教師站在講臺指導全班學生認真看書,默背本節知識點,由學生送錯題卷。)4.討論糾錯。白板展示相關錯題,指名讓做錯的學生回答“錯在哪里?為什么?應當怎么辦?”不會的其他同學糾正、補充。預計會出現的錯誤:(1)選擇題第5題:本題要注意題干的關鍵詞“太學”。(2)選擇題第6題:關鍵詞“批評皇帝”(二)拓展。漢武帝文治武功在歷史上都是非常著名,尤其是漢武帝在位時派衛青、霍去病大敗匈奴,贏得了后來漢族持續幾百年的尊嚴。六、當堂訓練同學們做《基礎訓練》必做題:選做題七、教后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