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課 中國境內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學習目標:1.了解元謀人和北京人的相關情況。2.認識中國是人類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類遺址是珍貴的文化遺產。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我們知道人類是由古猿逐漸進化而來的,那么,我國境內的古人類起源于何時、何地,有何特征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1課中國早期人類代表——北京人(板書課題)二、出示目標。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什么呢?請看大屏幕!(出示“學習目標”投影)。學習目標:1.了解元謀人和北京人的相關情況。2.認識中國是人類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類遺址是珍貴的文化遺產。三、自學指導怎樣達標呢?請看自學指導(出示“自學指導”投影)。自學指導請認真默讀課本第2頁到7頁的內容,結合看圖、要求如下:(一)用橫線在課文中畫出1.2題的答案,力爭自學后書面檢測全對。1.完成下面的表格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人類距今時間居住地區用火水平生產工具生活方式地位2.是人類進化史上的里程碑?(二)思考并能解釋表格中的關鍵詞語,思考第3題,準備口答。3.思考P3“問題思考”:化石是怎樣形成的?對于我們研究早期人類有什么作用?7分鐘后,比誰能正確回答思考題,做對檢測題。注意:如有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語,請小聲問同學或舉手問老師。四、先學。(一)看書學生看書自學,教師巡視,密切關注每一位學生,并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學生如有疑問,請小聲問同學或舉手問老師。(二)檢測。過渡語:第1.2題找到答案并能準確記憶的請舉手!找到了,老師檢測大家的自學效果1.檢測第1題。過渡語:能夠正確回答表格內容的同學請舉手!在舉手的學生中找后進生來回答,答錯了,請尖子生進行更正。答案要點: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人類距今時間居住地區用火水平生產工具生活方式地位元謀人170萬年云南元謀縣知道使用火(天然火)已經能夠制作工具群體生活,無貧富差距,共同勞動,共同分配食物,依靠群體的力量生存。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最早的古人類北京人70萬—20萬年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上學會使用火,還會長時間保存火種(燒烤食物、防寒、照明、驅獸)使用打制石器(舊石器時代)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之一。山頂洞人約3萬年北京周口店龍骨山頂部已懂得人工取火依然使用打制石器,但掌握磨光和鉆孔技術提問:第3題。過渡語:考古學者在云南元謀縣和北京周口店龍骨山上都發現了牙齒化石,化石是怎樣形成的?對于我們研究早期人類有什么作用?能夠正確回答第3題的同學請舉手!在舉手的學生中找后進生來回答,答錯了,請尖子生進行更正。答案要點:①伴隨地層而形成的留有原生物印記的石頭,就叫做化石。②化石形成以后,幾乎不會改變。所以,化石成了記錄地球歷史的特殊文字。依據這些特殊的文字,人們能了解地層的年齡及當時的一些情況。2.書面檢測。給學生發檢測試題第1課當堂檢測班級: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一、填空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人類距今時間居住地區用火水平生產工具生活方式地位②是人類進化史上的里程碑?二、選擇5.考古學者根據發掘的古人類化石進行研究,發現人類()A.由上帝創造而來B.由古猿進化而來C.由女媧造人而來D.由猴子進化而來6.下列內容中不屬于元謀人特征的是( )A.能夠制作工具B.知道使用火C.使用一些粗糙的石器D.掌握了鉆孔技術7.如果我們要研究元謀人、北京人等原始人類生產、生活的情況,最真實的史料來源是()A.神話傳說B.史書記載C.學者推斷D.化石遺存8.下列關于古代原始居民北京人相關情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腦容量比現代人小B.用火來烤食物、照明、御寒C.過著群居的生活D.用骨針縫衣服9.為“感知”170萬年前的生活,尋找遠古人類的足跡,小明準備和同學一起參觀我國境內目前已經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遺址。我們應該去的地方是()A.云南省B.北京市C.陜西省D.河南省3.學生練習,教師注意觀察學生默寫的答案,進行二次備課。五、后教。(一)糾錯。1.公布答案、評定對錯。第一大題邊公布答案,邊組織學生判定對錯,邊組織學生討論糾錯。第二大題集中批改,然后糾錯。2.表揚滿分同學。過渡語:“全對的請舉手?”統計全對人數并提出表揚。3.準備糾錯。過渡語:“選擇題沒有全對的請舉手!”統計、公布未滿分的人數。過渡語:還有部分同學沒有全對,我們來幫幫他們。(教師站在講臺指導全班學生認真看書,默背本節知識點,由學生送錯題卷。)4.討論糾錯。白板展示相關錯題,指名讓做錯的學生回答“錯在哪里?為什么?應當怎么辦?”不會的其他同學糾正、補充。預計會出現的錯誤:(1)選擇題第8題:本題要注意題干的關鍵詞“北京人”。而用骨針縫衣服是山頂洞人。(2)選擇題第9題:根據170萬年前,判斷出是元謀人,地點在云南省元謀縣。(二)拓展。中國古代史開始于我國境內人類產生,結束于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前夕,歷經了漫長的歲月。我國是世界上發現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之一,這為人類起源的研究提供了直接證據。六、當堂訓練。請同學們做《基礎訓練》第1課。七、教后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