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奇妙的繩結(jié)-綜合實踐課件繩子的起源繩子的出現(xiàn)最早可以上溯到數(shù)萬年前.在人類開始有最簡單的工具的時候,他們便會用草或細小的樹枝絞合搓捻成繩子,用它來捆野獸,縛牢茅草屋,做腰帶系住草裙,再后面出現(xiàn)了“結(jié)繩記事”,用繩子結(jié)出大小的疙瘩記錄事件。這也是文字誕生前,人們記事的方法。上古時期的中國及秘魯印第安人皆有此習慣,即到近代,一些沒有文字的民族,仍然采用結(jié)繩記事來記載信息。古人為了要記住一件事,就在繩子上打一個結(jié)。以后看到這個結(jié),他就會想起那件事。如果要記住兩件事,他就打兩個結(jié)。記三件事,他就打三個結(jié),如此等等。結(jié)繩記事是一種相對于那個時代,非常先進的記錄方式,配合語言使用,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結(jié)繩記事實際上非常復雜,甚至比現(xiàn)代的一門文字更加繁瑣。從顏色上,人類至少可以用七種色彩以及黑白兩色,共九種顏色賦予其涵義。從材質(zhì)上,繩子可以用動物毛線繩,樹皮繩,草繩,麻繩等等,各種材質(zhì)的繩子,有幾十種類別。從粗細上,最少能夠分成粗,中,細,三種不同規(guī)格的繩子。從經(jīng)緯上,有橫向繩子,也有縱向繩子,有主繩,也有支繩。上述,就能構(gòu)成最基本的幾百個繩結(jié)詞匯,組合起來能夠進行完整有效的記載。現(xiàn)在假設一下,某個部落打敗了另一個部落,這個部落獲得了三十只羊,四十只雞,二十個男性俘虜,三十個女性奴隸,怎么記載?用一根橫向的粗繩,上面涂成紅色(假設這里紅色表示成功,表示喜慶的意思),下面是四根繩子。第一根是用羊毛編制的繩子,繩子上段打上三個小結(jié)代表“三”,末尾打上一個大結(jié)代表“十”。第二根繩子用麻繩編制,編制的時候把雞毛綁在一起,然后上段打上“四”,末尾打上一個大結(jié)。第三根繩子,用男人的頭發(fā)混合麻繩,編織成“中等粗細”的繩子象征男人,上段打“二”,末尾打大結(jié)“一”。第四根線,用女人的頭發(fā)混合麻繩編織成“細”繩象征女人,上段打“三”,末尾打大結(jié)“一”。繩子在生活周圍隨處可以見到。在你的身邊或周圍什么是由繩子組成的呢?你什么時候會用到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