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新疆兵團二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9科10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新疆兵團二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9科10份)

資源簡介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1、一項考古統計表明,我國新石器時代稻谷遺存120處,其中長江流域90余處,黃河流域12處,另有閩、浙、臺數處。炭化粟粒、粟殼遺存40余處,分布于山東、浙江、新疆等省區。據此推斷①我國已有采集進入種植的時代 ②我國的原始農業南北各具特色③南北之間糧食品種已有交流④我國北方種植糧食早于南方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2、農耕技術的發明與改進,推動了農業經濟的發展。比較右側兩圖,其中圖8(1)所示的耕作技術始見于
A.戰國 B.秦
C.西漢 D.東漢
3、《禮記 月令》載,每年正月周天子親率臣下耕作,稱為“藉田”;三月王后親率嬪妃舉行采桑養蠶儀式,稱為“ 親蠶”。后來,歷代 皇帝、皇后不斷舉行這樣的儀式。這反映了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嚴 格奉行 B.古代政治制度變遷異常緩慢
C.重農抑商從周代始一直推行 D.農桑是古代社會經濟的主體
4、明太祖規定:“若有不務耕種,專事末業者,是為游民,則逮捕之。”、“商賈之家止穿絹布。”這表明朱元璋重農抑商的方式是
A.專賣經營、身份歧視 B.嚴刑峻法、身份歧視
C.嚴刑峻法、堵塞仕途 D.加征商稅、堵塞仕途
5、齊國管仲說:“凡為國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之巧。末作文巧禁,則民無所游食,民無所游食則必事農。民事農則田墾,田墾則粟多,粟多則國富,國富者兵強,兵強者戰勝,戰勝者地廣。”某研究者據此得出“中國精耕農業的產生與專制國家農業政策密切相關”的結論。該判斷:
A.材料充分、理解準確,結論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準確,結論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準確,結論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準確,結論不合理
6、、《漢書 食貨志》記載:“今法律賤商人,商人已富貴矣;尊農夫,農夫已貧賤矣;故俗之所貴,主之所賤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這表明
A.朝廷重農,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農抑商
C.百姓皆重商輕農
D.重農抑商政策出現上下相背離傾向
7、.下列是從古詩“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中讀出的信息,其中錯誤的是
A.農民生活艱辛 B.土地兼并嚴重
C.農副產品進入流通領域 D.小農業和小手工業緊密結合
8、明后期,某地佃戶將收獲的好米換取銀錢自用,劣質米交租,豐收之年也聲稱歉收,拖欠地租“漸以成風”,官府勒令田主完糧納稅,“于是稱貸(借高利貸)完官而田主病”。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業的發展沖擊農業 B. 佃戶人身依附關系弱化
C.佃戶與地主矛盾激化 D. 國家稅收政策發生變化
9、明朝時期,太湖地區出現大量“以機為田,以梭為耒”的家庭,蘇州震澤鎮及附近各村居民“盡逐絲綢之利”,松江地區男女幾乎均以棉織為業,景德鎮有窯近千座,綜合上述現象,當時經濟的突出特點是( )
A.手工業生產力提高 B.資本主義萌芽出現
C.區域性經濟分工擴大 D.商品經濟高度發展
10、明朝張瀚稱:“善為國者,令有無相濟,農末適均,則百工之事,皆足為農資,而不為農病。顧低昂輕重之權,在入主操之爾。”這段話反映的經濟主張是
A.農業僅賴百工 B.百工亦為本業 C.農工比重適當 D.農工任其消長
11、史學家麥迪森《世界經濟千年史》統計,18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占世界經濟總量的32.9%,西歐各國的總和占23.6%,美國和日本分別占1.8%和3%。上述統計表明當時的中國
A.仍是世界經濟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
C.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迅速 D.經濟總量遠超歐美各國
12、.“織造尚松江,漿染尚蕪湖”,這句話反映了
①專業市鎮發展②區域分工加強③經濟重心南移④資本主義萌芽出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13、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夫里亞諾斯指出:“正如整個世界感受斯蒂芬孫的機車、富爾頓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機槍的影響一樣,它也感受到《獨立宣言》、《人權和公民權宣言》和《共產黨宣言》的影響,斯塔夫里亞諾斯在這里說明的是:
A.世界各地的橫向聯系進一步加強 B.工業革命對歷史發展有重大影響
C.美國革命和法國大革命影響深遠 D.科技革命對杜會的影響越來越大
14、1909年出版的《一個女工的青春》記錄了當時一位英國女工的陳述:“當我星期天去教堂時,我不愿人們看出我是女工,因為我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恥。我還當學徒時,就總聽說女工們輕浮、墮落。人們總是以蔑視的口吻談論她們。我暫時不再貧窮了。我們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會……當我漲了工資以后,每頓飯我還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這段材料表明
A.婦女已成為社會的主要勞動力 B.婦女的社會地位得到較大提高
C.陳述者積極改變自身社會形象 D.陳述者仍未擺脫社會偏見束縛
15、17~18世紀,歐洲大陸仍處于以土地貴族和依附農民為主體的社會,而英國較早發展成以土地貴族——中間階級——工資勞動者為主體的新的社會結構,這表明
A.英國工業發展水平遠高于歐洲大陸 B.歐洲大陸農業發展水平遠高于英國
C.英國的社會結構更有利于工業革命 D.社會結構變遷與工業革命同步發生
16、馬可 波羅在描述中國某港口時說:“亞歷山大 或他港運載胡椒一船赴諸基督教國,乃至此刺桐港者,則有船舶百余。”“刺桐”是指
A.泉州 B.廣州 C.揚州 D.慶元
17、19世紀70年代末,一位英國人寫道:“一個重慶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辦洋貨,他可以到一個錢莊……押借一筆款項。……(然后)將訂貨單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錢莊經理也通知與他有關系的上海錢莊或其分莊,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國的代理人處付予這筆款項。”可見此時的錢莊
A.已經完全變成了洋行的附庸 B.在中外貿易中居于關鍵地位
C.一般不愿支持土貨出口業務 D.在洋貨內銷中具有重要作用
18、英國學者尼爾·弗格森認為:“如果沒有以對廉價彈性需求趨于無限大為特征的動態消費社會的同步發展,‘工業革命’就不會在發端,更不會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區。”其主要觀點是
A.市場擴大成為工業革命的推動力 B.英國工業革命始于棉紡織業
C.人們對廉價商品的追求過于盲目 D.工業革命由英國擴展到世界
19、有學者認為:“沒有伊麗莎白時代(1558—1603年)的中興和輝煌,英國要成為世界上首次資產階級革命和首次工業革命的發祥地,是難以想象的。”在下列英國創造的所謂“中興和輝煌”中,屬于伊麗莎白時代的是
A.建立了英屬北美殖民地 B.產生了早期啟蒙思想
C.打敗了西班牙殖民帝國 D.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
20、受棉紡織廠管理改革的影響,曼徹斯特一家別針工場也對其生產模式進行改革,將原本由一名工人單獨完成的制作工藝分成二十余道工序,致使別針的產量增長。類似的工藝改革普遍發生在
A.16世紀中葉 B.17世紀中葉 C.18世紀中葉 D.19世紀中葉
21、據《南海縣志》記載:“(陳啟沅)歲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機器之學。申歲(1872年)近粵,在簡村鄉創設繅絲廠,名曰‘繼昌隆’,……出絲精美,行銷于歐美兩洲,價值之高,倍于從前,遂獲厚利。……卒之(終于)風氣日開,南、順(南海、順德)各屬群相仿效。(今1910年)則全省繅絲均用機器,多至數百家……”對這一經濟現象認識正確的是
A.中國自然經濟解體的開始 B.明朝中后期的“機房”發展繁榮的結果
C.中國工業近代化的開始 D.中國近代經濟結構變動的表現之一
22、史學家傅斯年認為,歷史研究應堅持有一份材料一分話,材料之外“一點也不越過去說”。表2顯示了四川學者吳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市的消費情況。根據傅斯年的觀點,此表可以證明
類比 成都(%) 北京(%)
衣食住宿 68 23
書籍教育 23 32
娛樂享受 9 45
A. 當時的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B.近代中國東西部商業發展不平衡
C. 吳虞在北京后消費結構有所變化 D.當時成都的享受型消費場所過少
23、1934年上海市長指出,“近年以來,上海人口財富,均有巨量之增加,然吾人能謂其工商業均已健全發展否?未也,且去健全甚遠。……是何故乎?上海猶魚,內地猶水,財富集中,而不知所以流通之,非繁榮之象也:人口增加,失業者日眾,城市生活之病態也!欲求魚之生長,而不先實池以水,其可得乎?”這段話體現的施政設想是
A.強調幫助內地改善經濟,營造發展環境
B.強調改變城市財富流向,縮小貧富差距
C.強調限制城市人口增長,提升人口素質
D.強調發展城市工商百業,增加城市就業
24、下列曲線圖反映了我國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年四個時期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的變化。其中與1959-1964年相對應的是
25.我國“一五”計 劃期間,大型項目實際完成投資196.1億元,其中東北占實際投資總額的44.3%,已建成投產的重工業企業也多集中在東北。促成這種現象出現的因素之一是
A.便于就近接受蘇聯援助 B.美國形 成對華包圍封鎖
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 D.中日兩國關系發生變化
26.1960年8月,中共中央發出指示,規定全國一切機關、團體、部隊、學校、企業、事業單位,在今后5個月里,公用經費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壓縮25%左右,預計全國可壓縮出5億元。其直接目的是
A.減輕市場供應 壓力 B.制止單 位鋪張浪費
C.節約經費發展生產 D.促進經濟較快發展
27、該表是依據龔關主《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中的有關數據編制的。該表反映出
收入 農村(家庭收入) 17.6%
城鎮(職工貨幣工資) 8.0%
消費水平 農村 8.9%
城鎮 4.5%
1979—1984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與消費水平年均增長率
A.社會主義商品市場體系已建立 B.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成效顯著
C.城市經濟體制改革還沒有啟動 D.城鎮居民消費水平低于農村
28、分析右圖可知,導致中美貿易變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美貿易額持續增長
②中國實施改革開放戰略,經濟迅速發展
③中美正式建交,促進了兩國間貿易的發展
④中國加入亞太經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得以加強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9、新中國建立后,中國共產黨審時度勢,不斷探索,執政能力不斷提高。這體現在
①七屆二中全會解決了由新民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重大問題 ②北戴河會議通過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的決議 ③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把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④中共十三大闡明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 D. ③④
30、“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是胡錦濤同志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的講話中一個引人注目的亮點。其中“不折騰”是吸取了建國以來哪些歷史事件的教訓 
①農業合作化運動 ②“大躍進”運動 ③人民公社化運動 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31、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上(宋高宗)諭大臣……又日: “廣南市舶,利入甚厚,提舉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指海外商人)肯來,動得百十萬緡(貨幣單位),皆寬民力也。”
國朝(清朝)設關之初,番舶入市者僅二十余柁(艘),……舶長曰大班,次曰二班,得居停十三行,余悉守舶,仍明代懷遠驛旁建屋居番人制也。
——摘自翦伯贊、鄭天挺主編《中國通史參考資料》古代部分
材料二
上海開埠后,“洋布大行,價才當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專以紡織為業,近聞已無紗可紡。松、太布市,消減大半”。
從19世紀40年代開始,中國絲、茶的出口額迅速增長。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萬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萬斤;絲的出口從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由于絲、茶等農產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區的農民放棄糧食生產轉而種桑植茶。
——摘編自李侃等《中國近代史》
材料三
——摘自金勇進主編《數字中國》
(1)依據材料一指出南宋和清朝前期外貿機構的名稱,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南宋外貿的具體作用和清前期外貿政策的直接后果。(6分)
(2)針對材料二所反映的現象,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成及對中國經濟結構的影響。(6分)
(3)分析材料三所示中國新時期外貿狀況形成的主要原因。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中國新時期外貿的發展與古代、近代各有何不同。(8分)
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科一
歷代盛行的官營作坊,在明清時期受到沖擊。江南城鎮附近農戶不事農耕,“盡逐
綾綢之利”,漸成風尚,城鎮中“絡緯機杼之聲通宵徹夜”的情形亦載于史籍。明萬歷
年間,僅蘇州絲織業中受雇于私營機房的織工就有數千人,是官局的兩三倍。清初在蘇
州復置官局,設機800張,織工2 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機l70張,機匠補充
困難,而同一時期蘇州民機不少于3400張。“家杼軸而戶纂組,機戶出資,機工出力,
相依為命久矣。”
——摘編自許滌新、吳承明主編《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
材料二
自中世紀晚期開始,鄉村手工業特別是毛紡織業在英格蘭東部、西部和約克郡地區快
速發展。商人發放原材料,回收產品,銷往海內外,這種新型的“鄉村制造業活動”被稱
為“原工業化”。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工廠”,推動了手工業的發展。l6世紀初,紐
貝里的一家毛紡織“工廠”雇用了l l40名工人,其中近三分之二為婦女和兒童。海外市
場的需求大大地刺激了此類“工廠”的發展,英國成為歐洲最重要的毛紡織品生產和出口
國,l700年毛紡織品占國內出口商品的70%。棉紡織業作為新興行業隨之興起,其他行
業也迅速擴張。機械化逐漸成為新的生產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歐洲大陸廣泛傳播。
——摘編自[英]E.E.里奇等主編《劍橋歐洲經濟史》等
材料三
包含著整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萌芽的雇傭勞動是很古老的;它個別地和分散地同
奴隸制度并存了幾百年。但是只有在歷史前提已經具備時,這一萌芽才能發展成資本主
義生產方式。
——恩格斯:《反杜林論》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明清之際江南手工業發展的特點。(6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l9世紀中期以前英國工業發展的階段及階段性
特征。(6分)
(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闡述對恩格斯所說“歷史前提”的認識。(8分)
(要求:以對“歷史前提”的認識為中心;觀點明確,史論結合。)
兵團二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答案卷
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請將1—30題答案填涂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31題分,第32題分。共40分)
31、閱讀材料,請回答:
(1)依據材料一指出南宋和清朝前期外貿機構的名稱,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清前期外貿政策的直接后果。(6分)
(2)針對材料二所反映的現象,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成及對中國經濟結構的影響。(6分)
(3)分析材料三所示中國新時期外貿狀況形成的主要原因。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中國新時期外貿的發展與古代、近代各有何不同。(8分)
32、閱讀材料,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明清之際江南手工業發展的特點。(6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l9世紀中期以前英國工業發展的階段及階段性
特征。(6分)
(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闡述對恩格斯所說“歷史前提”的認識。(8分)
(要求:以對“歷史前提”的認識為中心;觀點明確,史論結合。)
兵團二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答案
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D B C D B D C C D C A D C
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D A C C D C A C A A B B D C
(3)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改革開放的政策;計劃經濟體制逐步過渡到市場經濟體制;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4分任意答出兩點)①新時期政府積極推動,外貿持續快速增長;古代外貿受官府控制,不同時期發展不平衡。②新時期外貿從社會發展的內在需要出發,順應了經濟全球化趨勢,具有主動性;近代外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環境中發展,具有被動性。(4分)一、選擇題(共25道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 2012 年 1 月 1 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規定,行政機關不得對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電、供熱、供熱氣等方式迫使當事人履行相關行政決定。這一規定
A.確立了法律的權成和尊嚴 B.方便了公民參與政治生活
C.體現了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D.縮小了行政機關的權力范圍
2、某市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于 2012 年 1 月中旬召開。會前,部分人大代表針對食品安全問題深入基層進行調研,形成議案提交大會。會議期間,市政府工作報告經代表們審議后,在全體會議上獲得通過。這表明人大代表有權依法
① 向人大提出議案 ② 向政府機關提出質詢
③ 決定國家重大事項 ④ 表決各項決定
A. ①④ B.②③ C. ①②④ D.②③④
3、右圖中 M 、N 曲線分別代表兩類商品的價格與需求量的關系。
在一般情況下,可以推斷出的正確結論是
A. M 商品是生活必需品,企業應擴大該商品的生產
B. N 商品是高檔耐用品。企業應減少該商品的生產
C.當 M N 商品同時提價時,政府應對 M 商品征收增稅
D.當 N 商品價格過高時,政府應對低收入者發放生活補貼
4、2010年生產一件A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為8小時,價值80元,全社會A商品的產量為10萬件。如果2011年生產一件A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縮短為4小時,那么,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2011年A商品的全社會總產量、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和社會價值總量分別是
A. 10萬件、80元、800萬元 B. 10萬件、40元、400萬元
C. 20萬件、80元、1600萬元 D. 20萬件、40元、800萬元
5、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是我國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根本立足點,是今年工作的重點。”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擴大居民消費需求的有
①實施緊縮性財政政策 ②提高存貸款基準利率
③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④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2012年1月,中國混凝土機械行業龍頭企業之一的S公司宣布,將斥資3.6億歐元收購德國P公司100%股權,P公司憑借領先的技術優勢在全球混凝土泵車市場占有率曾高達40%左右,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公司出現嚴重經營困難。S公司并購P公司的積極作用在于
①形成行業壟斷格局 ②開拓國際市場
③加速資本周轉 ④促進產品升級換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12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要突出把握好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下列選項中符合這一要求且表述正確的是
A. 運用經濟手段——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目標略微調低為7.5%
B. 運用行政手段——調整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
C. 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規范并引導民間融資健康發展
D. 采取穩健的貨幣政策——落實和完善支持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
8、當前,我國公民越來越多地借助互聯網表達政治意愿,與政府進行互動。公民在使用網絡參與政治生活時應
①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
②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③理性參與網上評議政府的活動
④依法對政府的工作行使質詢權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微博,微信,微電影,等“微”事物不斷出現,“微時代”帶來大變革。回答9—11題。
9、順應“網絡微時代” 對 “微文化”的需求,某公司設計人員充分發揮智能手機觸摸屏的優勢,針對當代人內心的童趣及強烈的角色感,成功開發了一款休閑益智游戲。使人們利用零散的時間就能順手玩上幾分鐘。目前該游戲全球下載量超過7億次,為這家原來僅有12名員工、一度瀕臨破產的公司在兩年時間里賺進500歐元,創造了移動游戲領域的神話該公司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融入創意元素增加商品的使用價值
B.用創新勞動提高文化商品的價值量
C.把滿足消費者需求作為企業經營的目的
D.依靠新穎的設計形成自身競爭優勢
10、根據上題材料,該游戲成功開發體現了
①認識是適應實踐活動需要而產生的
②人得認識能力的高低決定實踐水平
③認識過程是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
④實踐活動是有目的的能動性的活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觀察右圖中政務微博的出現
①增加了公民政治權利和自由
②暢通了公民政治參與的渠道
③創新了政府社會管理方式
④形成了監督的網絡輿論環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與各國一道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而努力,是中國外加正常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列選項體現中國關于建立國際新秩序的文化主張的是
A.“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
B.“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C.“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
D.“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13、從太空眺望地球,這個藍色星球非常美麗。然而,地球的淡水資源卻十分有限,我國淡水資源尤為短缺。針對我國這一問題,56位在津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出《關于懇請 國家制定扶持海水淡化產業發展政策的提案》等多份提案。在政協委員推動下,2011年國家制定了《加快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的意見》和《“十二五”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規劃》。政協委員這一做法屬于
A. 依照憲法和法律參加行使國家權力
B.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質詢權
C.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進行民主監督
D.參與國家政策、法規的制定
14、2012年中國共產黨將召開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國際和國內的新形勢對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做好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好這項工作有利于
①體現黨的性質宗旨,踐行黨的執政理念
②履行黨的管理職能,完善黨的執政方式
③發揮黨的領導作用,鞏固黨的執政地位
④賦予黨的執政資格,提升黨的執政能力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5、京劇、文房四寶、剪紙……這些極具傳統特色的“中國元素”,在歷史的演變中已變為人類文化寶庫中的瑰寶。這些“中國元素”
①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 ②是中華文化發展的力量源泉
③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顯示了中華文化的個性特征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6、中國巨大的發展潛力形成了全球“漢語熱”現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學院,更是讓中國的語言文化在世界煥發出生機。這說明
①文化交流能夠增強文化影響力 ②文化對經濟有積極的反作用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教育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世界各地有很多聞名遐邇的城市雕塑,如希臘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麥哥本哈根的美人魚等,它們體現著一個城市的文化內涵和品位。這些被人們稱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
①意味著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②彰顯著世界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
③蘊含著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
④決定著城市發展的文化方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8、下列選項能體現右圖漫畫寓意的有
① 實現文化創新要避免出現與過去重復的東西
② 漠視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就失去了文化創新的動力
③ 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傳統文化是我們前進的包袱 ④ 創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證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19、杜甫是“大地的詩人”,他如如此深情地注視著吾土吾民。他對公正的關切,對天下蒼生的關懷,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體驗。杜甫活著,他依然行走于大地 … … 。這表明
A.以人為本,維護人民利益始終是中華文化的價值追求
B.立足實踐,反映人民的利益與呼聲才能獲得藝術的永恒
C.中華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華民族仁愛、中和的善良本性
D.中華傳統美德以其先進性推動中華文化從歷史走向未來
20、初到臺灣的大陸游客,常會因臺灣民眾把“花生”叫“土豆”,把“熊貓”叫“貓熊”,把“公共汽車”叫“公車”,把“窩心”解釋為“溫馨、貼心”,而引發一些“美麗的誤會”。兩岸民眾對詞語使用的差異反映了
A.兩岸文化同根同源
B.中華文化底蘊厚重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
21、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獎獲獎者發現了免疫系統激活的關鍵原理,革命性地改變了人們對人體免疫系統的認識,為傳染病、癌癥等疾病的防治開辟了新道路。這說明
①科學認識能夠創造理想的世界
②改造世界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③事物的發展取決于認識的深化
④真理在發展中不斷地超越自身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2、“蘋果之父”喬布斯認為,產品應該能夠“改變世界”,產品設計和制造的每個環節都要追求完美無瑕。這體現了
A.主觀唯心主義的傾向 B.產品改變世界的轉變
C.系統優化的方法 D.能力卓越是實現個人價值的必要條件
23、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學生科通過高考入學的“農轉非”政策取得城鎮戶口。但近年來,隨著農村土地綜合效益的提高,城鎮戶口的吸引力逐漸下降,有些已辦理“農轉非”,的學生甚至有了“非轉農”的念頭。從哲學上看,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A.時代精神的精華發生了變化
B.主題的認識能力發生了變化
C.社會生活的本質發生了變化
D.社會存在發生了變化
24、“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光未然,冼星海創作的《黃河大合唱》表達了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民的心聲,激發了全民族的抗戰熱情。他們在藝術創作上取得的成功給我們的啟示是
A.人生價值的實現取決于人們的價值選擇
B.優秀藝術作品可以主導社會關系的變革
C.要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價值
D.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
25、中國古人用“五行”說來解釋世界。如下圖所示,“五行”相生相克。“生”即產生、滋生、促進,“克”即戰勝、排斥、克制。該學說所蘊含的唯物辯證法道理有
①事物之間具有多種多樣的聯系
②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
③事物的發展是周而復始的循環
④發展的過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選擇題 (共2道大題,共50分)
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經濟全球化對世界各國產生了深遠影響。
材料一
2008年以來,包括美、日等發達國家以及中國、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在內的二十國集團(G20)日益成為繼八國集團(G8,由美、日等發達國家組成)之后全球重要的經濟合作平臺,在國際經濟治理機制中,發展中國家更加平等地與發達國家對話,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統計,2010年發展中國家的GDP占全球的45%。
材料二
根據2008年的改革方案,發展中國家在IMF(187個成員國)中的投票權比例從40.5%上升為42.1%,發達國家則相應地由59.5%下降為57.9%。其中,投票權居前10位的國家中有4個發展中國家,他們的投票權合計占14.18%,中國的投票權為3.65%,居第六位,美國的投票權為16.74%,居第一位且擁有對重大決策的否決權。
根據材料和所學經濟生活知識,概括當前世界經濟的主要特點,并指出經濟全球化的影響。(12分)
(2)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說明中國應如何應對材料所反映的國際形勢變化。(8分)
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義利觀是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觀的核心。當前,弘揚具有社會進步意義的義利觀,對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具有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材料一 人們對義利觀的探索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經濟的發展而變化。孔子主張“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孫中山提倡“大義所在”,堅持革命和民主大義,反對“重私心而忘公義’。中國共產黨倡導“把國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個人自身的合法利益”的社會主義義利觀。
材料二 福建某著名民營企業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強調禮義兼顧,誠信不欺,重視節能減排,依法納稅,積極捐助慈善事業,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材科三 雷鋒,以其短暫的一生譜寫了一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壯麗詩篇。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對于不斷提升公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義。
(1)材料一中義利觀的演變過程如何現了矛盾觀點?(6分)
(2)請運用政治生活有關知識,說明黨和政府努力踐行社會主義義利觀的理由。 (6分)
(3)有人認為:“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應追求利益最大化。”結合材料二,運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關知識,對上述觀點加以評析。 (10分)
(4)根據材料三,從文化生活角度.請你以“弘揚雷鋒精神,促進社會文明”為主題向社會發出倡議。(要求:①寫出倡議書內容的提綱;②不得顯示個人身份的任何信息。)(8分)第一部分 聽力(共2小節)
第一節(共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7.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后,你都有10秒鐘的時間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1 What time is it now
A. 10:20. B. 10:30. C.10:40.
2.What does the man have?
A. Cold water. B. Orange juice. C. Tea
3. Which month is it now
A. October. B. November. C. December.
4. How did the man come
A. By car. B. By taxi. C. By bus.
5. What will the speakers do
A. Watch TV. B. Go fishing C. Go boating.
第二節(共1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22.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或獨白后,你都有10秒鐘的時間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請聽第6段材料,回答6至7題。
6. What does the man want
A. Two hamburgers B. A cup of water. C. An ice cream.
7. How much tip does the woman get
A. One dollar. B. Two dollars. C. Three dollars.
請聽第7段材料,回答8至9題。
8. What will the speakers do
A. See a movie. B. Take a walk. C. Go home.
9. With whom will the woman have supper this evening
A. The man. B. Her grandma. C. The man’s grandma.
請聽第8段材料,回答10至12題。
10. How long has the been staying in America
A. About three months. B. About five months. C. About half a year.
11. What kind of life do people in New Orleans live
A. Hard. B. Rich C. Relaxing
12. What kind of music originated in New Orleans
A. Jazz. B. Country music. C. Rock and roll
請聽第9段材料,回答13至16題。
13. What problem will the man face when losing his job
A. Investment problem. B. Finance problem. C. Honest problem.
14.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his boss
A. Hard working. B. Dishonest. C. Greedy.
15. When will the man leave his apartment according to the contract
A. Next month. B. In two months. C. In three months.
16. What’s the woman’s advice to the man
A. To quit his job. B. To move in with her. C. To buy things of little value.
請聽第10段材料,回答17至20題。
17. When did the fire happen
A. On Wednesday morning. B. On Thursday morning C. On Wednesday evening
18.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lton Newlan and Ed Bellville
A. Grandson and Grandfather. B. Son and brother. C. Neighbors.
19. How old is Ed Bellville
A. 60 years old. B. 66 years old. C. 76 years old.
20. What made Ed Bellville’s health worse
A. The heat. B. The cold. C. The smoke
第二部分 英語知識運用
第一節 單項填空( 共15小題, 每小題1分, 滿分15分)
21. ______ from space, the earth, with water______ seventy percent of its percentage, looks a “blue ball”.
A. Seen; covered B. Seeing; covering
C. Seeing; covered D. Seen; covering
22. Mary rushed home she heard the news, only that his wife was gone.
A. as soon as; finding B. immediately; to find
C. the moment; find D. when; found
23. The boy insisted that he______ the money and he ________ at once.
A. not steal; be set free B. hadn't stolen; be set free
C. didn't steal; should be set free D. hadn't stolen; set free
24. __________ breaks the law should be punished.
A. Those who B. Anyone who C. No matter who D. Whoever
25. When I returned to my hometown, I found it ______ completely.
A. have changed B. has changed C. changed D. changing
26. It was a pity that the great writer died _________ his work unfinished.
A. for B. with C. from D. of
27.—It's many years since I saw you last, I __________ you at all.
—I wouldn't have, either, if someone __________ you by the name.
A. didn't recognize; hadn't called B. didn't recognize; didn't call
C. haven't recognized; didn't call D. recognized; had called
28. She is too fat, but she can’t ________ sweet.
A. remove B. resist C. reject D. object
29. Our new house is very ____for me as I can get to the office in five minutes.
A. adaptable B. comfortable C. convenient D. available
30.—What did he come here for
—He came here especially to________your acquaintance.
A.take B.get
C.make D.produce
31. During the hurricane the night before, Tom lay in bed, , the rushing winds.
A. awake; was listening to B. awake; listening to
C. waking up; was listening to D. woke up; listening to
32. You are grown up now,so it’s up to you to decide whether to________English or French.
A.take off B.take on
C.take in D.take up
33. On the top of the hill 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old man once lived.
A. a temple stands there; in which B. a temple standing; on which
C. does a temple stand; where D. stands a temple; where
34. The train came to an ______ stop, making many passengers fall off their seats.
A. abruptly B. suddenly C. surprised D. abrupt
35. When a chopstick is partly in a glass of water, it looks as if it______ .
A. breaks B. has broken C. were broken D. had been broken
第二節 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30分)
閱讀下面短文,從短文后各題的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適合填入對應空白處的最佳選項。
Learning experiences happen to us throughout our lives. Not long ago, I had one that I would like to 36 .
I was going to Marblehead with my sailboat team. The team was racing down the highway at 85 mph 37 we realized we were 38 . Luckily, we saw a rest area ahead. I had a brand new $20 bill. I was so 39 because I had never had that kind of cash before. But spending it on 40 seemed like throwing it away. We all rushed into the pizza line. 41 I got a pizza and a drink, and walked to my table. About halfway through the meal, I 42 I had not actually handed any money to the cashier. I had just 43 out, and nobody had noticed. I felt terrible.
My conscience(良心) opened its mouth and swallowed me in one big bite. I couldn’t 44 over it. I just couldn’t go back to the cashier and 45 for my stolen pizza. I was so upset that I 46 to give myself the pleasure of an ice cream in 47 that someone would say,“ Hey, Jeff, why don’t you use the change 48 the pizza instead of that nice, new $20 bill ” I was not so 49___ of my cash now.
For the next two years, whenever I was  50  of the “pizza incident”, I would say to myself, “Don’t think about it....”
I have learned two things from this 51 .Maybe I was a fool for 52 in to my conscience, and being too stupid to appreciate a 53 pizza. But the real lesson is that even if you get away from what you have done, your conscience will 54 up with you.
This reflects the saying, “A coward(懦夫) dies a thousand deaths; a hero dies once.” I was a coward and have felt terrible about that incident at least a thousand times. If I had been a “ 55 ” and gone back to pay for the pizza, I would have felt a little uncomfortable about it only once, or maybe twice.
36. A. say B. talk C. share D. explain
37. A. as B. while C. then D. when
38. A. lost B. tired C. hungry D. anxious
39. A. excited B. eager C. satisfied D. encouraged
40. A. rest B. food C. travel D. drink
41. A. Luckily B. Finally C. Immediately D. Actually
42. A. thought B. recognized C. noticed D. realized
43. A. walked B. left C. worked D. found
44. A. look B. get C. turn D. think
45. A. ask B. pay C. apologize D. send
46. A. refused B. wanted C. hoped D. meant
47. A. hope B. surprise C. anger D. fear
48. A. into B. with C. for D. from
49. A. sure B. upset C. proud D. pleased
50 A. warned B. reminded C. thought D. told
51. A. experience B. experiment C. story D. mistake
52. A. turning B. taking C. handing D. giving
53. A. free B. cheap C. plain D. delicious
54. A. make B. wake C. catch D. put
55. A. coward B. fool C. loser D. hero
第二部分 閱讀理解(共2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閱讀下列兩篇短文,從每小題后所給的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
A
The Touchstone
When the great library of Alexandria burned, the story goes, one book was saved. But it was not a valuable book, and so a poor man, who could read little, bought it for very little money.
The book wasn’t very interesting, but between its pages there was something very interesting indeed. It was a thin strip of vellum(羊皮紙) on which was written the secret of the “Touchstone”! The touchstone was a small pebble (鵝卵石)that could turn any common metal into pure gold.
The writing explained that it was lying among thousands and thousands of other pebbles that looked exactly like it. But the secret was this: The real stone would feel warm, while ordinary pebbles are cold.
So the man sold his few belongings, bought some simple supplies, camped on the seashore, and began testing pebbles. He knew that if he picked up ordinary pebbles and threw them down again because they were cold, he might pick up the same pebble hundreds of times. So, when he felt one that was cold, he threw it into the sea. He spent a whole day doing this but none of them was the touchstone. Yet he went on and on this way. Pick up a pebble. Cold, throw it into the sea. Pick up another. Throw it into the sea. Pick up another. Throw it into the sea. The days continued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One day, however, about mid-afternoon, he picked up a pebble and it was warm. He threw it into the sea before he realized what he had done. He had formed such a strong habit of throwing each pebble into the sea that when the one he wanted came along he still threw it away.
So it is with opportunity. Unless we are careful, it’s easy to fail to recognize an opportunity when it is in hand and it’s just as easy to throw it away.
56. The man bought the book because ______.
A. he wanted to read it B. it was very interesting
C. there was a secret in the book D. he wanted to find the touchstone
57. 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 the touchstone is ______.
A. pure B. cold C. magic D. big
58. What does the author want to tell us in the passage
A. We should offer opportunities in our life.
B. We should seek for opportunities in the world.
C. We may seize opportunities when we are watchful.
D. We may discover opportunities when forming habits.
B
People living in the UK take quite a few holidays abroad and in the country each year. Choices made about where to go, how to get there and what to do can either benefit or harm the environment.
While on holiday
Many of the things you can do to the greener on holiday will be the same things you can do at home—but there are also some extra things too, like avoiding gifts made from endangered plants and animals. Here are some suggestions:
●Making the most of locally produced food and drink, and local activities and attractions will support people in the area you are visiting and reduce the need for further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from transport.
●Switching off any air conditioning, heating and lights will help reduce climate change effect.
●Save water—some countries suffer from water shortages and saving water can help avoid damage to our natural habitats(棲息地).
Endangered species(物種)
Some gifts and foods available in some countries can be made from endangered plants or animals. Check before you buy, but if you doubt, avoid animal and plant gifts. More details of the types of products to avoid any illegal trade hotspots can be found on the Souvenir Alert webpage.
Making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place you are visiting.
There are ways in which your holiday can help support local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
●There are many opportunities to volunteer and help with projects that conserve and improve natural habitats.
●When you are away, or if you are looking for somewhere to visit, you can support projects or attractions which protect wildlife, such as nature reserves and conservation projects.
59.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can to help reduce climate change effect.
A. make good use of water B. buy local food and drink
C. save electricity D. go around on foot
50. We should check the gifts and foods before buying because ______.
A. sometimes they are of poor quality
B. they may not be typical local products
C. some of them will do harm to our health
D. they may be made from endangered animals or plants
61. We can infer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
A. it is not easy for people to travel abroad
B. not everyone can tell an illegal souvenir
C. green holidays have been accepted by people
D. volunteer work is a must for protecting natural habitats
62.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_____.
A. travel enjoyment B. the harm to the environment
C. greener choices for holiday D. protection of endangered animals
C
When I lived in Spain, some Spanish friends of mine decided to visit England by car. Before they left, they asked me for advice about how to find accommodation (住所). I suggested that they should stay at ‘bed and breakfast’ houses, because this kind of accommodation gives a foreign visitor a good chance to speak English with the family. My friends listened to my advice, but they came back with some funny stories.
“We didn’t stay at bed and breakfast houses,” they said, “because we found that most families were away on holiday.”
I thought this was strange. Finally I understood what had happened. My friends spoke little English, and they thought ‘VACANCIES’ meant ‘holidays’, because the Spanish word for ‘holidays’ is ‘vacaciones’. So they did not go to house where the sign outside said ‘VACANCLES’, which in English means there are free rooms. Then my friends went to house where the sign said ‘NO VACANCLES’, because they thought this meant the people who owned the house were not away on holiday. But they found that these houses were all full. As a result, they stayed at hotels!
We laughed about this and about mistakes my friends made in reading other signs. In Spanish, the word ‘DIVERSION’ means fun. In English, it means that workmen are repairing the road, and that you must take a different road. When my friends saw the word ‘DIVERSION’ on a road sign, they thought they were going to have fun. Instead, the road ended in a large hold.
English people have problems too when they learn foreign languages. Once in Paris, when someone offered me some more coffee, I said “Thank you” in French. I meant that I would like some more. However, to my surprise, the coffee pot was taken away! Later I found out that “Thank you” in French means “No, thank you.”
63. My Spanish friends wanted advice about ______.
A. learning English B. finding places to stay in England
C. driving their car on English roads D. going to England by car
64. ‘NO VACANCIES’ in English means ______.
A. no free rooms B. free rooms C. not away on holiday D. holidays
65. When someone offered me more coffee and I said “Thank you” in French, I ______.
A didn’t really want any more coffee B. wanted them to take the coffee pot away
C. really wanted some more coffee D. wanted to express my politeness
66. I was surprised when the coffee pot was taken away because I ______.
A. hadn’t finished drinking my coffee B. was expecting another cup of coffee
C. meant that I didn’t want any more D. was never misunderstood
D
Robert is nine years old and Joanna is seven. They live at Mount Ebenezer. Their father has a big property. In Australia they call a farm a property.
Robert and Joanna like school very much. At school they can talk to their friends but Robert and Joanna cannot see their friends. They live 100, perhaps 300, miles away and like Robert and Joanna, they all go to school by radio.
Mount Ebenezer is in the center of Australia. Not many people live in “The Center”. There are no schools with desks and blackboards and no teachers in “The Center”. School is a room at home with a two-way radio. The teacher also has a two-way radio. Every morning she calls each student on the radio. When all students answer, lessons begin… Think of your teacher 300 miles away!
67. The children in “The Center” do not go to a school because ______.
A. they live too far away from one another B. they do not like school
C. they are not old enough to go to school D. their families are too poor
68. In order to send their children to school, parents in “The Center” of Australia must have ______.
A. a property B. a car
C. a school room at home D. a special radio
69. Teachers in “The Center” of Australia teach ______.
A. not in a classroom but at the homes of the students
B. by speaking only and not showing anything in writing
C. without using any textbooks or pictures
D. without knowing whether the students are attending
70. A “property” in Australia is a ______.
A. house B. school C. farm D. radio
第二節 (共5 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10分)
根據短文內容, 從短文后的選項中選出能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其中有兩項為多余選項。
Getting your children to study can be a little like getting them to eat their vegetables.
71 Make a study time and have it at the same time every day. This will help your kids to learn to schedule their day and will give them a sense of control over how they spend their time.
Allow them to study in blocks of time, such as for half an hour with a five-minute break in the middle. 72 Ideal (理想的)study times are after dinner or right after school before dinner.
Never allow your children to study in front of the television, as that will encourage passive activity. 73 You’ll also need to help your kids find the right place to study. After you’ve set up a good study time for little learners, set up a good place where they can get those creative juices flowing.
74 Make sure there are a table or a desk and a comfortable chair.
75 This includes helping them out with their homework sometimes and being there for them with the answers to any questions. The input you give your children during study periods will bell form a bond and bell make studying enjoyable.
A. Pick a place where your children can study properly.
B. Hold them to the schedule they create for themselves.
C. Finally,spend time with your kids when three’re studying.
D. Keep the atmosphere light and offer lots of encouragement, too.
E. Instead, use TV as a treat or a reward when the homework is completed.
F. Try to stop this bad habit by offering some sort of reward.
G.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form good study habits for your kids is to design a schedule that they keep to.
假定英語課上老師要求同桌之間交換修改作文,請你修改你同桌寫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處語言錯誤,每句中最多有兩處。錯誤涉及一個單詞的增加、刪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詞處加一個漏字符號(∧),并在其下面寫出該加的詞。
刪除:把多余的詞用斜線(\劃掉。
修改:在錯的詞下劃一橫線,并在該詞下面寫出修改后的詞。
注意:1.每處錯誤及其修改均僅限一詞;
2.只允許修改10處,多者(從第11處起)不計分。
It was 7:15 in the morning of February 8, 2007. I was walking along Park Road towards the east while an old man came out of the park on the other sides of the street. Then I saw a yellow car drive up Third Street and made a right turn into Park Road. The next moment the car hit the man while she was crossing the road. He fell with a cry. The car didn’t stop and drive off at full speed heading west. I noticed the driver was young woman wore a pair of glasses and the plate number was AC864. After two minutes later, I stopped a passed car and took the old man to the nearest hospital.
兵團二中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考試
英語試卷( 選修8) 參考答案
聽力:1-5 ACABC 6-10 BABBA 11-15 CABBA 16-20 BAACC
單選:21-25 ABBDC 26-30 BABCC 31-35 BDDDC
完型: 36-40 CDCAB 41-45 BDABB 46-50 ADCCB 51-55 ADACD
閱讀理解: 56-60: ACCCD 61-65 BCBAC 66-70 BADBC
七選五: 71-75 GBEAC
作文 A Sample
Dear Jane,
Congratulations on your passing all the exams. I am delighted you have really made great progress in your two years of studying in China. All you have gained is the result of your hard work. We are proud of you and we all appreciate your help wit0 our English We’ll always remember the wonderful time we spent together.
It’s pity that you have to go back soon! So a farewell party for you will be held in Room 302 in the Sun Club this Saturday evening. Could you come by 6:00 p.m. We’ll have dinner together. By the way. you may take Bus No. 332 in front of your hotel and it will take you directly to the club.
I wish you success and fulfillment in the years ahead!
Yours faithfully,
Li Hua一 選擇題(2分*30 = 60分)
某同學對我國某地(地處120°E)每天的日出時間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持續觀測與記錄繪成圖1。完成1~3題。
1. 該同學的觀測與記錄持續了
A. 3個月 B. 6個月
C. 9個月 D. 12個月
2. 圖1中a點對應的節目可能是
A. 端午節 B. 勞動節
C. 國慶節 D. 元宵節
3. 在圖1中b點對應的日期,世界各地可能會發生的現象是
A. 日本春光明媚 B. 北極出現極夜 C. 南非華人歡度春節 D. 澳大利亞冬雪紛飛
圖2中的斜線示意晨昏線。甲地經度為15°E,假定西五區區時為6日0時20分。據此完成4~5題。
4. 圖中甲地時間為
A. 5日5時20分 B. 6日6時20分
C. 6日5時20分 D. 6時20分
5. 當日下列城市白晝最長的是
A. 悉尼 B. 上海 C. 雅加達 D. 莫斯科
讀亞洲部分地區四個季度平均氣溫分布圖(圖3) .回答6~7題。
6.據圖5氣溫分布狀況判斷,四幅圖由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正確排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
7. 下列氣候統計圖中.反映了圖3 中 K 城市氣候特征的是
圖5示意長江中下游地區夏初某時的氣壓系統,該氣壓系統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東移動。據此完成8~9題。
8.24小時后甲地主要吹
A.東北風 B.東南風
C.西北風 D.西南風
9.30-48小時之間,甲地可能經歷
A.持續晴朗高溫天氣
B.連綿陰雨天氣
C.強對流降雨天氣
D.沙塵暴天氣
圖6中格陵蘭島大部分終年被冰雪覆蓋,甲、乙分別是北美洲和英國的港口,甲乙之間的虛線示意航線。十八世紀郵政長官富蘭克林調查發現,沿北美洲和英國之間航線航行的郵船,往、返航程耗時明顯不同。據此完成10~11題。
圖6
10. 圖8中最有可能出現冰山的海域在
A. ①附近 B. ②附近 C. ③附近 D. ④附近
11. 沿甲乙之間航線航行的郵船往、返時間不同主要受
A. 海浪的影響 B. 暖流的影響 C.潮汐的影響 D. 寒流的影響
12.地表的千姿百態的地形均是由各種內外力共同作用塑造的。下列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 黃淮海平原 B. 喜馬拉雅山脈 C. 塔里木盆地 D. 崇明島
某大河的一條支流與干流之間存在“吞吐”關系,圖7示意該支流出口處1970~2000年間年凈徑流量(輸出徑流量與輸入徑流之差)和年凈輸沙量(輸出泥沙量和輸入泥沙量之差)。根據圖文資料和所學知識,完成13~14題。
13.下列個時間段中,年凈徑流量與年凈輸沙量變化趨勢最接近的是
A.1970年~1976年 B.1977年~1984年
C.1980年~1989年 D.1989年~2000年
14.1983年以來,年凈輸沙量總體呈下降趨勢,最可能的原因是該支流流域
A.建設用沙量增加 B.興修水庫和森林覆蓋率提高
C.礦產資源開發力度加大 D.連續干旱
15. 圖8為某高速公路沿線四處道路地質剖面圖,其中最易發生滑坡的是
A.① B. ② C. ③ D. ④
16. 成都某校學生沿鐵路線經寶雞、蘭州至酒泉考察,沿途依次呈現的地帶性植被類型是
A. 落綠闊葉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 常綠闊葉林、針葉林、荒漠草原、草原
C. 落葉闊葉林、針葉林、草甸、荒漠 D. 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草原、荒漠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七次締約方會議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開。圖10是南非礦產資源分布圖,讀圖10回答17~19題。
17.德班宜人的氣候受沿岸洋流影響,該洋流自北向南的流向主要受控于
A.盛行西風 B.鹽度差異 C.陸地阻擋 D.水溫特征
18.南非人均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
A.工礦業發達 B.人口數量大 C.森林覆蓋率高 D.石油資源豐富
19.人類活動引起的溫室效應增強是德班氣候大會關注的焦點溫室效應增強的大氣過程是大氣
A.對太陽輻射的散射增強 B.射向地面的輻射增強
C.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增強 D.射向宇宙空間的輻射增強
圖11示意某地區人口密度。讀圖11,
完成20~21題。
20.該地區人口密度差異的主要影
響因素有
①緯度 ②河流
③降水 ④地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甲、乙兩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
與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區位優勢是
A.地形平坦 B.水源充足
C.陸路交通方便 D.水陸交通樞紐
我國近年來積極采取包括發展新能源在內的措施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木薯是喜高溫、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質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產燃料乙醇1噸需要消耗鮮木薯約7.5噸。圖12是某省級行政區年均溫分布圖,讀圖12和材料回答22~25題。
22.圖12所示區域最適宜種
植木薯的地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3.與化石能源相比,種植木
薯發展木薯燃料乙醇的優點是
A.節約土地資源
B.原料有可再生性
C.減少原料運輸量
D.原料適宜長期儲存
24.該區域地勢總體特征是
A.西北高東南低 B.東高西低 C.中間高四周低 D.南高北低
25.該區域河流的主要補給是
A.地下水 B.大氣降水 C.湖泊水 D.冰雪融水
26. 讀城市水循環示意圖,在城鎮建設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鋪設“可呼
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質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
圖中四個環節的變化符合實際的是
A. a 增加
B. b 增加
C. c 減少
D. d 減少
美國東北部大城市帶(亦稱波士華城市帶)是世界上形成最早、發育最為成熟的大城市帶。下圖為“1970~2008年波士華城市帶五個大城市中心城區人口增長率變化和城市帶人口增長率曲線示意圖”。(圖在第3頁右面正上方)完成27~28題。
27. 關于波士華城市帶城市化進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 Ⅰ階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區人口減少,出現逆城市化
B. Ⅲ階段與Ⅱ階段相比,波士頓市的中心城區人口增多
C. Ⅳ階段后,各中心城區人口負增長狀況得到有效抑制
D. Ⅳ到Ⅴ階段,巴爾的摩市的人口逐漸向中心城區集聚
28. 影響Ⅳ—Ⅴ階段波士華城市帶各大城市中心城區人口變化的主導因素是
A. 交通狀況 B. 產業結構 C. 人口政策 D. 自然環境
1970~2008年波士華城市帶五個大城市中心城區人口增長率變化和城市帶人口增長率曲線示意圖
高雄礦產資源匱乏,工業部門主要有石化、煉油、鋼鐵、造船、食品等。讀高雄城市空間結構示意圖(圖15),回答29~30題。
29. 對該城市功能區的評價,正確的是
A. 商業區高度集中,縮小了服務范圍 B. 住宅區遠離海岸,避免了海洋污染
C. 工業區相對集中,方便了企業聯系 D. 文教區過于分散,降低了服務功能
30. 高雄的石化工業最適宜布局在圖中的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二 綜合題(共40分)
1.(6分)下圖所示區域人口密集,其中甲市出產的白酒馳名中外。釀造該種白酒的原料主要為生長在甲市周邊區域的糯紅高粱。為了確保白酒品質,當地種植的糯紅高粱一般不施用化肥和農藥。為了擴大產量,農業專家曾嘗試在他處種植糯紅高粱,但離開其原產地僅數十公里,便會出現質量變差、減產等問題。
根據圖文資料,分析甲市周邊地區發展糯紅高粱種植業的有利與不利因素。(6分)
2. (16分) 20世紀50年代以來,圖5中我國境內某些區域建立了許多國營農場,引種優質長絨棉。目前,這些區域的棉區是我國最大的上等商品棉生產基地,種植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近年來,每至棉花收獲季節,數十萬外地民工前來這里采摘棉花。
(1)推斷并說明這些國營農場的分布規律,分析這些地區種植優質長絨棉的有利條件。(4分)
(2)距消費市場較遠卻并未影響該區域上等商品棉銷售,請解釋原因。(3分)
(3)說明該區域商品棉生產的限制性因素。(3分)
(4)分析該區域過度擴大棉花種植面積對區域環境的影響。(6分)
3 (8分)澳大利亞是世界上主要的鐵礦石生產國和出口國。圖1為澳大利亞部分區域示意圖,圖2為該國鐵礦石出口國家和地區的構成圖,圖3為圖1中①—③三地的氣候統計圖。完成下列問題。
(1)說明①、③兩地的多雨季節并分析其成因。(4分)
(2)比較②地和③地水資源的異同點。(4分)
4(10分) 讀“80年代下半期我國務工經商流動人口”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圖中可以年看出,人口遷入數量比較多的地區是 , 、 和 。這三個地區吸引人口遷入的主要原因是
。(5分)
(2)新疆吸引人口遷入的主要原因是:(2分)
(3)四川、廣西、湖南等省區人口大量外遷對當地產生的積極影響是(3分)
答案
一 1—5 DCABD 6—10 CDBCC 11—15 BDABC
16—20 DCABD 21—25 DDBAB 26—30 BABCD

1
有利因素:自然環境獨特(位于亞熱帶、水熱資源豐富、紫色土);接近消費市場;
勞動力資源豐富;交通便利。(4分)
不利因素:受到(交通、城市等)環境污染威脅;產量和種植空間有限。(2分)
2、(1)(12分)
分布規律:盆地周圍綠洲地帶(山前洪積-沖積扇地帶)。(1分)
有利條件:(棉花生長期)光照充足,熱量充足,有灌溉條件。(3分)
3 、(1)①地夏季降水集中;③地冬季降水集中。
①地夏季從亞洲吹來的東北季風越過赤道后轉向為西北季風;來自海洋的西北季風為其帶來降水;③地冬季來自海洋的西風為其帶來降水。
(2)相同點:②、③兩地都有豐富的地下水。
不同點:②地水資源總量比③地少,地表水終年缺乏。③地地表水較豐富,集中在冬季。
4
(1)廣東 上海 京津 受經濟條件影響,追求更好的就業機會和更高的經濟收入,提高生活水平。5
(2)開發大西北,經濟布局的改變,需求大量勞動者。2
(3)加強了遷出地與外界社會的經濟、科技、思想和文化等聯系,有利于經濟發展。緩解當地人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農業土地資源,保護環境,增加財政收入。3
圖 1
1 4 7 10
月份
0
7
14
21
28
35
0
100
200
300
400
500
1 4 7 10
月份
0
7
14
21
28
35
0
100
200
300
400
500
1 4 7 10
月份
0
7
14
21
28
35
0
100
200
300
400
500
① ② ③
第36圖2
10o
20o
30o
120o
130o



西澳大利亞州
南澳大
利亞州
北部地區
城 市
鐵 礦
沙漠
鐵礦石出口航線
自流井盆地
常流河
間歇河
鐵礦石輸出港口一、選擇題(每空1.5分,共60分)
1、下列有關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細胞的說法正確的是
A.某些固定化酶的優勢在于能催化系列生化反應 B.固定化細胞技術依稀只能固定一種酶
C.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細胞都既能與反應物接觸,又能與反應物分離
D.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細胞都能反復使用但酶的活性迅速下降
2、DNA的復制需要引物,其主要原因是
A.可加速DNA的復制速度 B.引物可與DNA母鏈通過堿基互補配對結合
C.引物的5’端有助DNA聚合酶的延伸DNA鏈
D. DNA聚合酶只能從3’端延伸DNA鏈
3、用于PCR的引物長度通常為20——30個核苷酸,是一小段
A.DNA或RNA B.DNA C. RNA D.雙鏈DNA
4、有關凝膠色譜法和電泳法的說法正確的是
A.它們都是分離蛋白質的重要方法 B.它們的原理相同
C.使用凝膠色譜法需要使用緩沖溶液而電泳不需要 D.以上說法都正確
5、下列關于實驗室果酒、果醋制作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果酒制作的菌種屬于真核生物,而果醋制作的菌種屬于原核生物
B.果酒制作需要的溫度比果醋制作溫度高
C.果酒和果醋制作過程中,相應菌種種群數量呈“S”型增長
D.醋酸菌在糖原充足和缺少糖原時都能產生醋酸
6、符合PCR反應條件的一項是
①限制性內切酶 ②穩定的緩沖液環境 ③DNA模板 ④合成引物 ⑤四種脫氧核苷酸
⑥DNA聚合酶 ⑦DNA解旋酶 ⑧溫控設備
A.②③④⑤⑥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⑧
7、牛奶、吸管、接種環、培養基、空氣滅菌的方式依次是
①灼燒滅菌 ②巴氏消毒 ③干熱滅菌 ④紫外線消毒 ⑤高壓蒸汽滅菌
A.②③①⑤④ B. ②⑤③③④ C.②①③⑤④ D. ⑤①③⑤④
8、蒸餾時要提高產品質量,應采取的措施是
A.提高蒸餾溫度,延長蒸餾時間 B. 提高蒸餾溫度,縮短蒸餾時間
C.降低蒸餾溫度,縮短蒸餾時間 D.嚴控蒸餾溫度,延長蒸餾時間
9、下列不是果膠酶成分的是
A.纖維素酶 B.果膠分解酶 C.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D.果膠酯酶
10、自養型與異養型微生物的培養基的主要差別是
A.碳源 B.氮源 C.無機鹽 D.生長因子
11、玫瑰精油被稱為“液體黃金”,其提取方法可用
A.可用蒸餾法和萃取法 B.只能用水蒸氣蒸餾法
C.可用蒸餾法和壓榨法 D.可用壓榨法和萃取法
12、用來判斷選擇培養基是否起到了選擇作用需要設置的對照是
A.未接種的選擇培養基 B.未接種的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
C.接種了的選擇培養基 D.接種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
13、伊紅—美籃培養基常用來鑒別大腸桿菌,其原理是
A. 大腸桿菌在該培養基中形成特定的菌落 B. 大腸桿菌能使培養基改變顏色
C. 大腸桿菌的代謝產物與伊紅——美籃結合,使菌落呈深紫色,并有金屬光澤
D. 大腸桿菌能在該培養基中很好生活,其余微生物不能很好生活
14、將攪拌好的混合液離心來分離血紅蛋白溶液時,試管中從上往下數第2層是
A. 甲苯層 B. 血紅蛋白水溶液 C. 脂溶性物質的沉淀層 D. 其他雜質的沉淀物
15、關于制備牛肉膏蛋白胨固體培養基,敘述錯誤的是
A. 操作順序為計算、稱量、熔化、倒平板、滅菌 B. 將稱好的牛肉膏連同稱量紙一同放入燒杯
C. 待培養基冷卻至50℃左右時進行倒平板 D. 待平板冷卻凝固約5~10min后將平板倒過來放置
16、關于制備MS固體培養基的過程,有誤的是
A. 在使用提前配制的母液時,可直接用移液管從母液中取
B. 配制母液時,無機物中大量元素濃縮10倍,微量元素濃縮100倍
C. 配制培養基時,瓊脂要及早加熱熔化 D. MS培養基的PH應嚴格控制在5.8
17、在月季花藥培養中材料消毒主要有以下幾步,順序正確的是
①將花蕾在酒精中浸泡約30S ②放入氯化汞中2~4min ③無菌水清洗,然后用吸水紙吸干花蕾表面的水分 ④用無菌水沖洗3~5次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③①④② D.②③①④
18、關于被子植物花粉的形成,說法正確的是
A. 花粉是花粉母細胞經有絲分裂形成的
B. 花粉的發育要經歷小孢子四分體時期、單核期、和雙核期
C. 花粉發育經歷雙核期時,兩個細胞核中遺傳物質并不完全相同
D. 花粉母細胞形成花粉粒中精子的過程是一系列減數分裂的過程
19、下列關于影響花藥培養的因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材料選取和消毒是花粉植株誘導成功的關鍵 B.選擇花期早期的花蕾和單核期以前的花蕾
C.親本植株的生長條件、材料的低溫預處理、接種密度 D.選擇單核居中期或單核靠邊期的花蕾
20、一個小孢子母細胞經減數分裂產生4個小孢子,由一個小孢子到形成兩個精子,其間經過的分裂次數及分裂方式為
A.一、有絲分裂 B.二、減數分裂 C. 二、有絲分裂 D. 三、有絲分裂
21.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在下列裝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內有活酵母菌),其中適于產生酒精的裝置是( )
A B C D
22.對于蒸餾法、萃取法、壓榨法來提取芳香油各自的適用范圍的敘述正確的一項是( )
A.蒸餾法適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揮發性強的芳香油
B.壓榨法適用于范圍廣,要求原料的顆粒要盡可能細小,能充分浸泡在有機溶液中
C.萃取法適用于提取柑橘、檸檬等易焦糊的原料
D.玫瑰油、薄荷油、熏衣草油等芳香油主要通過壓榨法獲得
23.關于亞硝酸鹽含量測定原理的正確描述是 ( )
A.重氮化→酸化→顯色→比色 B.重氮化→酸化→比色→顯色
C.酸化→重氮化→顯色→比色 D.酸化→重氮化→比色→顯色
24.利用菊花的莖段進行組織培養過程中,下列哪項操作或條件是可以省略的  (   )
A.消毒滅菌       B.適宜的溫度
C.適宜的養料      D.添加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
25.下列關于植物組織培養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培養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營養和調節滲透壓
B.培養時先使用生長素后使用細胞分裂素,細胞既能分裂,又能分化
C.器官、組織的細胞在不離體的情況下必須通過脫分化才能形成愈傷組織
D.在進行花藥離體培養時確定花粉發育時期可用剛果紅染色法
26.下表是某種生物活性洗衣粉的成分及用法說明,下列對資料表明的信息理解不正確的是( )
A.這種洗衣粉較易清除衣服上的蛋清污漬
B.該蛋白酶在60℃以上將會失去活性
C.這種洗衣粉可除去衣料上的各種污漬
D.這種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滌真絲織物
27.玫瑰精油的化學特性是(  )
A.穩定、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 B.不穩定、難溶于水、難溶于有機溶劑
C.穩定,難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 D.不穩定,易溶于水,難溶于有機溶劑
28.將接種后的培養基和一個未接種的培養基都放入37℃恒溫箱的目的是( )
A.對比觀察培養基有沒有被微生物利用 B.對比分析培養基上是否生有雜菌
C.沒必要放入未接種的培養基 D.為了下次接種時再使
29.橘皮精油的提取中要用石灰水浸泡,其目的是: ( )
A.與橘皮中的有機酸反應,防止損壞橘皮精油 B.破壞細胞結構,分解果膠,提高出油率
C.防止提取過程中橘皮精油的有效成分分解 D.防止蒸餾過程中原料發生焦糊
30.下列實驗流程中,錯誤的是:
A.鮮玫瑰花+ 清水→水蒸氣蒸餾→油水混合物→分離油層→除水→玫瑰油
B.石灰水浸泡→漂洗→壓榨→過濾→靜置→再次過濾→橘皮油
C.胡蘿卜→粉碎→干燥→萃取→濃縮→過濾→胡蘿卜素
D.挑選葡萄→沖洗→榨汁→酒精發酵(果酒)→醋酸發酵(果醋)
31.下列有關現代生物技術操作的注意事項或應用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
A在進行果酒發酵過程中,要定期“放氣”,并注意防止外界空氣進入發酵瓶
B.果醋制作時需要經過先通氣發酵后密封發酵兩個階段
C.利用DNA在0.14 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小的特點可以將DNA與雜質分離
D.電泳法可以用于蛋白質、DNA、RNA等生物大分子的分離
32.若大腸桿菌和圓褐固氮菌(一種自生固氮菌)混合在一起,采用下列哪組培養基,可以將它們分離
A.加食鹽的培養基和蛋白胨培養基 B.伊紅美藍培養基和無氮培養基
C.液體培養基和斜面培養基 D.伊紅美藍培養基和加霉素的培養基
33.以雞血細胞為材料粗提取DNA的流程圖如下,敘述錯誤的是 ( )
提取血細胞中的核物質→溶解核內DNA→析出并濾出含DNA的黏稠物→再溶解DNA黏稠物→過濾→提取DNA
A.溶解核內DNA和再溶解DNA黏稠物都用2 mol/L的NaCI溶液,作用原理相同
B提取血細胞中的核物質和析出含DNA的黏稠物都需加蒸餾水,蒸餾水的作用原理相同
C.提取血細胞中的核物質和提取DNA前的過濾都用紗布,目的都是獲得濾液
D.析出含DNA的黏稠物和提取DNA中都需玻璃棒攪拌,目的都是獲得DNA分子
34.在血紅蛋白的提取和分離中,關于對樣品處理過程的分析,錯誤的是 ( )
A.洗滌紅細胞的目的是去除血漿中的葡萄糖、無機鹽
B.洗滌時離心速度過小,時間過短,白細胞等會沉淀,達不到分離的效果
C.洗滌過程選用質量分數為0.1%的NaCI溶液
D透析的目的是除去樣品中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雜質。
35. 某個DNA分子的堿基總數中腺嘌呤為200個,利用PCR技術循環數次后,消耗周圍環境中含腺嘌呤的脫氧核苷酸3000個,該DNA分子已循環了幾次?( )
A三次 B四次 C五次 D六次
36. 樣品的加入和洗脫的操作不正確的是( )
A. 加樣前,打開色譜柱下端的流出口,使柱內凝膠面上的緩沖液緩慢下降到凝膠面的下面
B. 加樣后,打開下端出口,使樣品滲入凝膠床內
C. 等樣品完全進入凝膠層后,關閉下端出口
D. 用吸管小心的將1ml透析后的樣品加到色譜柱的頂端,不要破壞凝膠面
37. 下列有關提取和分離血紅蛋白的程度敘述正確的是( )
A. 樣品的處理就是通過一系列操作收集到血紅蛋白溶液
B. 通過透析可以去除樣品中分子質量較大的雜質,此為樣品的粗提取
C. 可通過凝膠色譜法將相對分子質量較大的雜質蛋白除去,即樣品的純化
D. 可通過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鑒定血紅蛋白的純度
38.下列關于生物技術實踐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
A.各種微生物的培養基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無機鹽
B.與斐林試劑檢測相比,用尿糖試紙檢測尿液中的葡萄糖,特異性更強、靈敏度更高
C.利用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時,引物Ⅰ和引物Ⅱ的堿基序列應互補
D.腐乳制作過程中,添加料酒、香辛料和鹽,均可以抑制雜菌的生長
39.月季的花藥培養過程的難點之一是材料的選擇,下列有關材料選擇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從花藥來看,應當選擇盛花期的花藥
B.從花粉來看,應當選擇小孢子四分體期的花粉
C.從花蕾來看,應當選擇略微開放的花蕾
D.從檢測花粉的實驗方法看,應該用顯微鏡觀察已染色的花粉樣品臨時裝
40、下面為植物組織培養過程流程圖解,以下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上述過程中脫分化發生在b步驟,形成愈傷組織,此過程中植物激素發揮了重要作用
B.再分化發生在d步驟,是愈傷組織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過程
C.從葉組織塊到種苗形成的過程說明番茄葉片細胞具有全能性
D.人工種子可以解決有些作物品種繁殖能力差、結子困難或發芽率低等問題
二、非選擇題(每空一分,共40分)
41.(7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自古酒就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請回答:
(1)人類使用釀制葡萄酒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酵母菌繁殖的最適溫度是________;酒精發酵一般將溫度控制在_________ 。(2)葡萄酒呈現深紅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某同學人工自釀葡萄酒時,在發酵后期向發酵液中通入空氣,并將發酵液置于30~35℃環境中,結果發現發酵液中有__________ 出現,這類微生物在糖類缺乏時可以使 轉化為乙醛,后者再轉化為__________ 。
(4)若果汁中已含有醋酸菌,在果酒發酵旺盛時,醋酸菌 (能\不能)將果汁中的糖發酵為醋酸。
成分 含量 成分 含量
Na2HPO4 3g 尿素 1.0g
K2HPO4 1g C6H12O6 30g
MgSO4·7H2O 0.5g 瓊脂 15g
FeSO4 0.01g H2O 1000ml
NH4NO3 0.3g
42.(9分)下表為某微生物培養基的配方,請回答相關問題:
(1)該培養基按物理性質分屬于__________培養基,無論配制何種培養基,在原料稱量、溶解之后要__________,然后分裝、包扎并滅菌,常用的滅菌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根據培養基的成分判斷,該培養基能否用于分離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細菌?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檢測尿素分解菌是否存在,還應加入_________,如果存在,將出現______反應。
(4)微生物常用的接種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3(13分).近十年來,PCR技術(多聚酶鏈式反應)成為分子生物學實驗室里的一種常規手段,其原理是利用DNA半保留復制,在試管中進行DNA的人工復制(如圖),在很短的時間內,將DNA擴增幾百萬倍甚至幾十億倍,使實驗所需要的遺傳物質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體。
(1)PCR技術能把某一DNA片段進行擴增,依據的原理是: (2點)
(2)加熱使DNA雙鏈打開,這一步是打開 鍵,稱為 ,在細胞中是在 的作用下使此鍵斷裂。
(3)當溫度降低時,引物與模板 端結合,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引物沿模板延伸,最終合成2個DNA分子,此過程中加入四種脫氧核苷三磷酸的目的是 ____,遵循的原則是 。
(4) PCR技術的必要條件,除了模板、原料、ATP、酶以外,至少還需要三個條件. 即:液體環境、適宜的 和 。
(5)PCR一般要經歷三十多次循環,每次循環可分為 、 、 三個步驟。
44.(11分)請回答下列與實驗室提取芳香油有關的問題:
(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可采用的方法有壓榨法、_____和_____。
(2)芳香油溶解性的特點是不溶于_____,易溶于_____,因此可用 作為提取劑來提取芳香油。
(3)橘子果實含有芳香油,通常可用_____作為材料提取芳香油,而且提取時往往選用新鮮的材料,理由是_____。
(4)對材料壓榨后可得到糊狀液體,為除去其中的固體物獲得乳狀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
(5)從乳狀液中分離得到的芳香油中要加入無水硫酸鈉,此劑的作用是_____。
(6)得到的乳狀液加入氯化鈉并放置一段時間后,芳香油將分布于液體的_____層,原因是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A B B A A D A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C C A A B B B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A C D A C C B B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B B B B A B C D B
44【11】答案:
(1)蒸餾法 萃取法
(2)水 有機溶劑 有機溶劑
(3)橘子皮 芳香油含量較高
(4)過濾
(5)吸收芳香油中殘留的水分
(6)上  油層的密度比水層小
加入水
加入葡萄糖和水
加入葡萄糖
加入葡萄糖和水并不斷攪拌
植物
葉片
葉組織塊
愈傷組織
有生根發芽能力的胚狀結構
人工種子
種苗
a
b
c
d
e一、選擇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集合,則集合 ( )
A. B.
C. D.
2.定義在R上的函數滿足,則 ( )
A.-1 B.-2 C.1 D.2
3. 若是任意的實數,且,則( )
A. B. C. D.
4.若,,則sin= ( )
A. B. C. D.
5.函數在區間上的最小值為( )
A. B. C. D.
6.已知函數的定義域是一切實數,則的取值范圍是( )
A. B. C. D.
7.曲線在點處的切線與坐標軸所圍三角形的面積為( )
A. B. C. D.
8、二次函數滿足, 又,.若在有最大值3, 最小值1, 則的取值范圍是 ( )
A. B. C. D.
9.函數的零點個數為 ( )
A. 0 B.1 C.2 D.3
10 設是函數的導函數,將和的圖象畫在同一個直角坐標系中,不可能正確的是( )
11.函數在(0,2)上是增函數,函數是偶函數,則下列結論中正確( )
A. B.
C. D.
12.定義在R上的函數滿足:當時,=;當時,=則+++…+= ( )
A. 335 B. 338 C. 1678 D. 2012
二、填空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3.不等式的解集為
14.函數的遞增區間是
15.若函數在上是增函數,則實數的取值范圍
16.若方程有正數解,則實數的取值范圍是
三、解答題(共6小題,22題10分,其余每題12分,共70分)
17、解關于的不等式:
18、已知函數
(1)求的最小正周期;
(2)設,求的值域。
19、已知函數
(1)若函數上是遞增的,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2)當時,求函數在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0、定義在上的函數,當時,,且對任意的,有·
(1)證明:;
(2)證明:是R上的增函數;
(3)若·,求的取值范圍。
21、已知函數,
(1)求函數在點處的切線方程;
(2)若函數與在區間上均為增函數,求的取值范圍;
(3)若方程有唯一解,試求實數的值。
22、(三選一)
一,幾何選講
如圖,在Rt⊿ABC中,AB=BC,以AB為直徑的⊙O
交AC于D,過D作DE⊥BC,垂足為E,連接AE交⊙O
于點F,求證:CE2=EFEA.
二,參數方程選講
已知直線的極坐標方程為,圓的參數方程
,極點在直角坐標原點,極軸與軸正半軸重合。
將直線的極坐標方程化為直角坐標方程;
求圓上的點到直線的距離的最小值。
三,不等式選講
已知函數
若不等式的解集為,求實數的值;
A
B
D
E
F
C
O一、選擇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
1. 點,則它的極坐標是( )
A. B. C. D.
2.不等式的解集為( )
A. B. C. D.
3. 在同一坐標系中,從曲線變為曲線的伸縮變換是 ( )
A. B. C. D.
4.若是任意的實數,且,則( )
A. B. C. D.
5.曲線(t為參數)與軸交點的直角坐標是 ( )
A. B. C. D.
6. 已知,則的最小值 ( )
A. B.1 C. D.2
7. 橢圓的兩個焦點坐標 ( )
A. B. C. D.
8.下列各式中,最小值等于2的正確選項是 ( )
A. B. C. D.
9.極坐標系內曲線上的動點與定點的最近距離等于 ( )
A. B. C.1 D.
10.已知,不等式中等號成立的充要條件是( )
B. C. D.
11. 直線 (t為參數)被圓(為參數)截得弦長為( )
A. B. C. D.
12.設函數,若對恒有成立,則
的最小值 ( )
A.2 B.3 C.4 D.5
二、填空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3、直線的方程為,則極點到該直線的距離為
14.關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不是空集,求參數的取值范圍
15.求極坐標方程的直角坐標方程分別為 和
16.函數的最大值為
三、解答題(共6小題,22題10分,其余每題12分,共70分)
17.已知直線經過點,傾斜角
(1)寫出直線的參數方程。
(2)設直線與圓交于兩點,求·。
18. 已知,證明:;(要求用兩種方式證明)
19. 經過點作直線交雙曲線于兩點,如果點為線段的中點,求直線的方程。
20.設函數
(1)解不等式;
(2)求函數的最小值。
21.已知曲線(為參數)和直線,點為上任意一點,
(1)點到直線的最小距離;
(2)求當點到直線的最小距離時,點的坐標。
22.已知數列
(1)當 試猜想與的大小關系;
(2)根據(1)的猜想,請選擇適當的方法,證明你的結論。一、 單項選擇題(共30題,每題2分)
1.下列物質在常溫常壓下呈氣態的是
A.甲醛 B.甲酸 C.甲醇 D .甲苯
2.下列各組混合物,可以用分液漏斗分離的是
A.甲苯和水 B.甲苯和苯 C.乙酸和乙醇 D.苯與溴乙烷
3.下列物質中,屬于苯同系物的是
A. B . C . D.
4.只用一種試劑,區別甲苯、己烯、四氯化碳、乙醇溶液,可選用的試劑是
A.硝酸銀溶液 B.溴水 C.澄清石灰水 D.酸性高錳酸鉀
5.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C2H6和C4H10一定是同系物 B、C2H4和C4H8一定都能使溴水退色
C、C3H6不只表示一種物質 D、單烯烴各同系物中碳的質量分數相同
6.某烷烴發生氯代反應后,只能生成三種沸點不同的一氯代烴,此烷烴是
A、(CH3)2CHCH2CH2CH3 B、(CH3CH2)2CHCH3 C、(CH3)2CHCH(CH3)2 D、(CH3)3CCH2CH3
7.某有機物分子,僅由 C、H、O 三種元素的 13 個原子組成,其分子中的電子總數為 42。充分燃燒該有機物,所生成的 CO2 和水蒸氣在相同狀況下的體積之比為 3 : 4,則該有機物的分子式為( )
A.C3H8O2 B.C2H6O C.C4H8O2 D.C6H6O
8.下列有機物的系統命名中正確的是 ( )
A.3-甲基-4-乙基戊烷 B.3,3,4-三甲基己烷
C.3,4,4-三甲基己烷 D.3,5-二甲基己烷
9.分子式為C3H6CI2的同分異構體共有(不考慮立體異構)
A.3種 B.4種 C.5種 D.6種
10.已知甲醛分子中的四個原子是共平面的。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 )
A.苯乙烯(CH=CH2) B.苯甲酸(COOH)
C.苯甲醛(CHO) D.苯乙酮()
11.下列物質中,不能與新制氫氧化銅共熱時能產生紅色沉淀的是( )
A.HCHO B.HCOOH C.CH3CH2CHO D.CH3CH2COOH
12.下列烴中,苯環上的一氯代物沒有同分異構體的是 ( )
A.甲苯 B.鄰二甲苯 C.間二甲苯 D.對二甲苯
13.已知檸檬醛的結構簡式為(CH3)2C=CHCH2CH2C=CH(CH3)CHO。根據你學過的知識推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它可與新制氫氧化銅反應 B.它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它能夠發生銀鏡反應 D.若催化加氫,最終產物是C10H20O
14.乳酸的結構簡式是CH3—CH(OH)—COOH,下列有關乳酸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乳酸中不含羥基 B.乳酸不能發生消去反應
C.乳酸與足量鈉反應時物質的量之比為1:1
D.乳酸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時物質的量之比為1:1
15.下列物質的核磁共振氫譜圖中,有5個吸收峰的是(  )
16.下列各組物質中不管以何種比例混合,只要總質量一定,充分燃燒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量不變的是
A.乙炔和乙烯 B.乙醇和丙醇 C.乙醇和乙醚(C2H5OC2H5) D.甲醛和乙酸
17.迷迭香酸是從蜂花屬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酸性物質,其結構如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迷迭香酸屬于芳香烴
B.1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9mol氫氣發生加成反應
C.迷迭香酸可以發生水解反應、取代反應和酯化反應
D.1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含5mol 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應
18.下列除雜方法或試劑正確的是(括號里的是雜質)
A.溴苯(溴) 加氫氧化鈉再分液 B.乙酸(乙醇)用蒸餾
C.乙酸乙酯(乙酸)直接分液 D.乙烷(乙烯)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19.等物質的量的乙醇、乙二醇、丙三醇中分別加入足量的金屬鈉,則產生氫氣的體積之比是 A.2∶3∶6 B.6∶3∶2 C.3∶2∶1 D.1∶2∶3
20.玻璃器皿上沾有一些用水洗不掉的殘留物,其洗滌方法正確的是
① 殘留在試管內壁上的碘,用酒精洗滌 ② 盛放過苯酚的試劑瓶中殘留的苯酚,用酒精洗滌 ③ 做銀鏡反應后試管壁上的銀鏡,用稀氨水洗滌 ④ 沾附在試管內壁上的油脂,用熱堿液洗滌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1.由CH3CH3→ CH3CH2Cl→ CH2=CH2→CH3CH2OH的轉化過程中,經過的反應類型是
A.取代→加成→氧化 B.裂解→取代→消去
C.取代→消去→水解 D.取代→消去→加成
22.某有機物的分子式為C5H10O,它能發生銀鏡反應和加成反應,若將它與H2加成,所得產物的結構簡式可能是
A.(CH3)3CCH2OH B.CH3CH2C(CH3)2OH C.(CH3)3COH D.(CH3CH2)2CHOH
23.下列有關蛋白質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蛋白質溶液加入飽和(NH4)2SO4溶液,蛋白質析出,再加入水不溶解
B.人工合成的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是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第一次合成的
C.蠶絲、動物毛發、皮革制品等生活常見物品主要成分均為蛋白質。
D.濃HNO3濺在皮膚上,使皮膚呈黃色,是由于濃HNO3和蛋白質發生顏色反應
24.對下列有關實驗的描述正確的是
A. 配制銀氨溶液時,將硝酸銀溶液逐滴滴入氨水中 B. 在鐵粉存在時,苯與濃溴水反應制取溴苯
C. 實驗室制乙烯裝置中的溫度計水銀球插入液面內 D. 乙醇與濃硫酸混合共熱至140℃制乙烯
25.有一種新合成的烷烴稱立方烷,它的結構如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它的分子式為C8H10 B.與苯乙烯是同分異構體
C.能發生加成反應 D.它的二氯代物共有4種
26.北京奧運會期間對大量盆栽鮮花施用了S-誘抗素制劑,以保持鮮花盛開。S-誘抗素的分子結構如圖,下列關于該分子說法正確的是
A.含有羥基、羰基、羧基、酯基
B.含有苯環、羥基、羰基、羧基
C.含有碳碳雙鍵、羥基、羰基、羧基
D.含有碳碳雙鍵、苯環、羥基、羧基
27.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油脂水解可得到丙三醇 B.可用碘檢驗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C.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為氨基酸 D.纖維素與淀粉互為同分異構體
28.有機物 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其中屬于酯且含有苯環結構的共有
A.3種 B.4種 C.5種 D.6種
29.下列關于有機化合物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丙烷跟甲烷一樣能與氯氣發生取代反應
B.1 mol乙酸與乙醇在一定條件下發生酯化反應,可生成1 mol乙酸乙酯
C.CH2Cl2是純凈物說明甲烷是四面體結構而不是正方形結構
D.溴水既可鑒別乙烷與乙烯,又可除去乙烷中的乙烯而得到純凈的乙烷
30.心酮胺是治療冠心病的藥物,其結構簡式如右圖,下列關于心酮胺的描述,錯誤的是
A.可以在催化劑作用下和液溴反應
B.可以和銀氨溶液發生銀鏡反應
C.可以和氫溴酸反應
D.可以和濃硫酸與濃硝酸的混合液反應
二、填空題
31.寫出下列反應中類型
①. CH3CH2CH2CHCH3 CH3CH2CH=CHCH3 + H2O
NO2
②.
③. (CH3)2CHCH=CH2 +HI (CH3)2CHCHCH3 + (CH3)2CHCH2CH2
RCOOCH2 CH2OH
④. RCOOCH + 3H2O 3RCOOH + CHOH
RCOOCH2 CH2OH
( 式中的R為 CH3(CH2)15CH2—)
32 .在①苯 ②裂化汽油 ③甲苯 ④乙酸 ⑤乙醛 ⑥乙醇中,(填編號)
(1)能萃取溴水中的溴且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的有 (2)能與NaHCO3溶液反應的有
(3)既能被氧化又能被還原的有 (4)用于制取TNT的是
33、某烴A 0.2 mol 在氧氣中完全燃燒后,生成CO2和H2O各1 mol。試回答:
⑴烴A的分子式為_____________。
⑵若取一定量的烴A完全燃燒后,生成CO2和H2O各2 mol,則有________g烴A參加了反應,完全燃燒時消耗氧氣___________ mol。
⑶若烴A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條件下能與氯氣發生取代反應,其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種,則烴A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⑷若烴A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劑作用下,與H2加成,其加成產物經測定分子中含有3個甲基,烴A可能有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比烴A少一個碳原子且能使溴水褪色的A的同系物有________種同分異構體。(含順反異構)
三、實驗題
34、有機物M(分子式:C6H4S4)是隱形飛機上吸波材料的主要成分。某化學興趣小組為驗證其組成元素,并探究其分子結構進行了下列實驗:
(1)驗證組成元素
將少量樣品放入燃燒管A中,通入足量O2,用電爐加熱使其充分燃燒,并將燃燒產物依次通入余下裝置。
① 寫出A中樣品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裝置B的目的是驗證有機物中含氫元素,則B中盛裝的試劑為________。
③D中盛放的試劑是________,E中盛放的試劑是________ (填序號)。
a.NaOH溶液 b.品紅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d.澄清石灰水
④能證明有機物含碳元素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裝置Ⅰ、Ⅱ不能互換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燃燒管中放入Cu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指出裝置F的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有機物M的分子結構
文獻資料表明,該有機物M為二個六元環結構,有很高的對稱性,氫原子的環境都相同。將0.01 mol 該有機物加入溴的CCl4溶液,充分振蕩后溶液褪色,并消耗了0.03 mol Br2。
⑧該有機物分子結構中含有的官能團為________
⑨有機物M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填序號)。
四、有機推斷題
35、化合物A(C8H8O3)為無色液體、難溶于水、有特殊香味的物質,從A出發可發生如圖所示的一系列反應,化合物A硝化時可生成4種-硝基取代物,化合物H為苯酚,G能發生銀鏡反應。
(已知RCOONa+NaOH RH+Na2CO3)
請回答:
(1)下列化合物可能的簡式:A ,E 。
 (2)反應類型:(I) ,(II) ,(III) 。
(3)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C→E: ;
②E→F: ;
③C+F→G: 。
五、計算題
36、某有機物A 3.0克,完全燃燒后生成3.6克水和3.36L二氧化碳(標準狀況),已知該有機物的蒸汽對氫氣的相對密度為30,求該有機物的分子式;若該有機物為醇類,寫出其結構簡式
濃硫酸
170℃
OH
濃硫酸
50℃
+ HNO3
+ H2O
|
I(多)
|
I(少)
H+

堿石灰一、選擇題(共12小題,每題至少有一個正確答案,選全對得3分,少選得2分,共36分)
1、以下是力學中的三個實驗裝置,由圖可知這三個實驗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A.極限的思想方法
B.控制變量的方法
C.放大的思想方法
D.猜想的思想方法
2、一質點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第三秒內位移2m, 第四秒內位移是2.5m, 那么可以知道:
A.這兩秒內平均速度是1.5m/s B.第三秒末瞬時速度是2.25m/s
C.質點的加速度是0.125m/s2 D.質點的加速度是0.5m/s2
3、一物體自樓頂處自由落下(不計空氣阻力), 落到地面的速度為v.,在此過程中, 物體從樓頂落到樓高一半處所經歷的時間為:
A. B. C. D.
4、甲、乙兩輛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線運動,t =0時刻同時經過公路旁的同一個路標。在描述兩車運動的v-t圖中(如圖),直線a、b分別描述了甲乙兩車在0-20 秒的運動情況。關于這20s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0-10s 內兩車逐漸靠近
B.在10-20s 內兩車逐漸靠近
C.在10 s時兩車間的距離最大
D.乙車一直在追甲車,在t=20 s時剛好追上
5、兩木塊自左向右運動,現用高速攝影機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記錄下木塊每次曝光時的位置,如圖所示,連續兩次曝光的時間間隔是相等的,由圖可知 :
A.在時刻以及時刻兩木塊速度相同 B.在時刻兩木塊速度相同。
C.在時刻和時刻之間某瞬間兩木塊速度相同 D.在時刻和時刻之間某瞬時兩木塊速度相同
6、直升機懸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裝有救災物資的箱子,如圖所示。設投放初速度為零.箱子所受的空氣阻力與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運動過程中箱子始終保持圖示姿態。在箱子下落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箱內物體對箱子底部始終沒有壓力
B.箱子剛從飛機上投下時,箱內物體受到的支持力最大
C.箱子接近地面時,箱內物體受到的支持力比剛投下時大
D.若下落距離足夠長,箱內物體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飄起來”
7、.如圖,一固定斜面上兩個質量相同的小物塊A和B緊挨著勻速下滑,A與B的接觸面光滑。已知A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是B與斜面之間動摩擦因數的3倍,斜面傾角為,B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是:
A. B.
C. D.
8、如圖(a)所示,某人正通過定滑輪將質量為m的貨物提升到高處.滑輪的質量和摩擦均不計,貨物獲得的加速度a與繩子對貨物豎直向上的拉力FT之間的函數關系如圖(b)所示.由圖可以判斷:
①圖線與縱軸的交點M的值aM=-g
②圖線與橫軸的交點N的值FT=mg
③圖線的斜率等于物體的質量m
④圖線的斜率等于物體質量的倒數
以上判斷正確的是:
A.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9、如圖所示,質量相同的三個小物體放在傾角相同的斜面體上,與斜面體間的動摩擦因數也相同,分別對小物體施加平行于斜面的力,大小分別為F1、F2、F3,使三個小物體沿斜面向上分別作勻減速運動、勻速運動、勻加速運動,而三個斜面體均保持靜止,則三個斜面體與水平面間的靜摩擦力f1、f2、f3的大小關系為 :
A.f1 = f2 = f3
B.f1 < f2 < f3
C.f1 > f2 > f3
D.無法確定
10、如圖所示,頂端裝有定滑輪的斜面體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A、B兩物體通過細繩連接,并處于靜止狀態(不計繩的質量和繩與滑輪間的摩擦)。現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于物體B上,將物體B緩慢拉高一定的距離,此過程中斜面體與物體A均然保持靜止。在此過程中 :
A.水平力F一定變小  
B.斜面體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變大
C.地面對斜面體的摩擦力一定變大
D.物體A所受斜面體的摩擦力可能變大
11、如圖所示,在傾角為θ的光滑斜劈P的斜面上有兩個用輕質彈簧相連的物塊A、B,C為一垂直固定在斜面上的擋板。A、B質量均為m,彈簧的勁度系數為k,系統靜止于光滑水平面。現開始用一水平力F從零開始緩慢增大作用于P,(物塊A一直沒離開斜面,重力加速度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力F從零開始增加時,A相對斜面就開始向上滑行
B. 力F較小時A相對于斜面靜止,F增加到某一值,A相對于斜面向上滑行
C.B剛要離開擋板C時,彈簧的伸長量為
D.B剛要離開擋板C時,系統的加速度為
12、如圖1所示,用等長的輕繩懸掛兩個質量分別為2m和m小球,今在兩小球上分別施加大小分別為3F和F、方向相反的水平恒力,則平衡后應該如圖2中的:
二、實驗題(本大題共2個小題,每空3分,共18分)
13、在做“互成角度的兩個力的合成實驗”中,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兩個彈簧測力計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確定的O點,以下操作中正確的是
A.同一實驗過程中,O點位置不允許變動
B.記錄彈力的方向的方法是:用鉛筆沿細繩套的細線在白紙上畫一條短線
C.實驗中,彈簧測力計必須與木板平行,讀數時視線要正對彈簧測力計的刻度線
D.兩彈簧測力計互成的角度越大,實驗誤差越小
14、(1)在做“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時(裝置如圖所示),先保證小車質量不變,驗證小車的加速度與其合外力的關系,再保證小車合外力不變,驗證小車的加速度與其質量的關系,進而得出小車的加速度與其合外力和質量的關系,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 。
(2)在小車質量M一定,研究小車的加速度a與其合外力F的關系的實驗中,想達到用砂桶里的砂和桶的總重力代替小車的合外力的目的,在實驗過程中必須要注意的是
A.將斜面的一端墊起來,以達到平衡摩擦力目的
B.先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再忪開紙帶
C.在向砂桶里加砂時不宜過多,要保證砂桶里的砂和桶的總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
D.要調整好定滑輪的位置,使滑輪和小車間的細繩必須水平
(3)在小車質量M一定,研究小車的加速度a與其合外力F的關系的實驗中,某次實驗中打點計時器打出一系列的點,如圖所示,選擇定五個計數點,每相鄰兩個計數點之間還有四 個計時點未畫出來,則打點計時器在打點2時小車的速度大小是 ,小車的加速度大小是 ;(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4)在研究小車的加速度a和小車的質量M的關系時,由于始終沒有滿足M》m(m為砂桶及砂桶中砂的質量)的條件,結果得到的圖像應是如下圖中的圖
三、計算題(本題共5個小題,共46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結果沒有過程,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寫出數值和單位)
15、(8分)甲、乙兩車同時同地同向出發,甲以16m/s的初速度,大小為2m/s2的加速度做勻減速運動,乙以4m/s的初速度,大小為1m/s2的加速度做勻加速運動,求:
(1)、兩車再次相遇前二者間的最大距離;
(2)、兩車再次相遇所用的時間。
16、(8分)如圖所示,長為5米的細繩兩端分別系于豎立在地面上相距為4米的兩桿的頂端A、B,繩上掛一個光滑的輕質掛鉤,其下連著一個重為12牛的物體,平衡時,繩中的張力為多大?
17、(8分)如圖示,一質量為m的三角形木楔A置于傾角為的固定斜面上,它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一水平力F作用在木楔A的豎直平面上,在力F的推動下,木楔A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向上滑動,求:(1)木楔A的加速度有多大?(2)若木楔A是從斜面底端由靜止開始沿斜面加速向上運動,斜面總長為L,則木楔A滑到斜面頂端的時間是多少?(不計木楔的大小)
18、(10分)如圖所示,一輕質彈簧一端與墻固定,另一端與傾角為θ的斜面體C連接,質量均為m的物體A和B疊放在斜面體C的斜面上,物體B和斜面體C的接觸面光滑,物體A和物體B間的摩擦因數為μ,地面光滑,物體A和物體B一起下滑的同時斜面體C靜止不動,求:(1)物體A受到物體B的摩擦力和支持力;(2)彈簧上的彈力為多大?
19、(12分)如圖所示,傳送帶與水平面的夾角,從頂端A到底端B的長度為31m,傳送帶以12.4m/s的速率逆時針轉動,在頂端A處無初速度地放一個質量為0.5kg的一個物體,它與傳帶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8,物體到達傳送帶底端B處時通過一個光滑的小圓弧后滑到水平面,(不計物體從傳送帶滑到水平面上的能量損失),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5,物體最終停在水平面上C處(圖中未畫出),求(1)物體從A點滑到C點的時間;(2)傳送帶對物體做的功。
答 案
1C 2BD 3C 4BC 5C 6C 7B 8D 9A 10CD 11AD 12D
二、實驗題(本大題共2個小題,每空3分,共18分)
13、 AC  
14、(1) 控制變量法
(2) AC
(3) 0.213m/s 0.006m/s 2
(4) B
三、計算題(本題共5個小題,共46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結果沒有過程,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寫出數值和單位)
15、
S=24m
T=8s
16、
T=10N
17、
18、
19、
t=5.48s
w=-54.56J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中國的武術之意,絕不是現代人所說的武術。古書中的武術意為“武之術”,包括術、技、理、意、道等含義,即廣義的功夫。“武術”被作專用詞普遍使用是一九四九年之后的事,民國期間稱作國術。然而從內容及含義而言,武術一詞又代替不了功夫。應該說武術是功夫的一部分,即功夫包括武術與武道兩部分或兩個層次。
從修而言,武術修人,武道修道。武術能強身健體,增強人的意志,讓人勇敢、堅強、充滿活力,但也只限于此。武道能讓武術升華到道的境界,即天地人生之大道,在少林功夫中即為包容宇宙人生智慧之祥道。從用而言,武術是治人的,而武道可治國、治軍,即從二人交鋒升華到兩軍作戰。規模不同,道理如一。如能修悟武學、武道,則能運籌帷幄,以少勝多,“治大國如烹小鮮”。
現代人提到武術,就想起規定套路,也就是“樣板武術”。在少林功夫中,除武道祥道之外,功夫有四部分,即基本功、套路、技擊、功夫(抗打力和殺傷力)。樣板武術是在基本功和套路方面多加了幾個騰空和旋轉動作,僅此而已。這就是為什么說傳統功夫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的原因。
從武術內容看,武術源于中國傳統文化,并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環境里發展、完善,所以,武術也必定充分具備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并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特征。實際上,武術與中醫息息相通,互為滲透,武術中傷科,就是中醫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里的陰陽五行、穴位經絡、子午流注等思想,同樣貫穿在武術體系中。所以,無論從拳理到具體動作,甚至名稱,都很容易并強烈地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氣息。比如太極拳、八卦拳,其拳理就是從陰陽八卦思想中直接生發出來的。故拳家常說:能動能靜,拳道之圣。比如大家都熟知的少林功夫基本特點:進退一條線,拳打臥牛之地,非曲非直,剛柔相濟。講究的也都是陰陽變化,甚至在“一條線”里求變化,在“臥牛之地”求變化。
而一說起陰陽變化,大家便以為是道家專利,這是誤解。陰陽變化是中國傳統文化最基本的思想,不僅道家講,儒家也講,甚至佛教也講。祥宗的曹洞宗,就講“偏正互回”與“君臣五位”,不僅吸收了陰陽思想,還結合了五行八卦。當然,少林功夫作為佛門方便,更有自身獨特之處,包含著豐富深奧的佛教思想。其他武術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出神入化,變化莫測,隨心所欲;但少林功夫是以祥入武,身心兩修,追求的是悟道解脫,成就的是“不動心”。內心解脫了,就什么都不怕了,連死都不怕了,武術就不在話下了。所以少林拳譜上說:“蓋以外功之修煉,乃肉體筋骨之事;而內功之修善,實性命精神所皈依。離而二之,則為江湖末技,合而一之,則為神功極致。”
中國武術號稱博大精深,就是因為中國武術包含著博大精深的中國古代思想。(有刪改)
1. 下列對“中國武術”一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中國武術在實質上是“武之術”,包括術、技、理、意、道等多方面的含義,其實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廣義的中國功夫。
B. “中國武術”這一詞語是代替不了“功夫”的,因為中國武術是功夫的一部分,即功夫包括武術與武道兩部分或兩個層次。
C. 中國武術在內容上不僅源自我國傳統文化,而且還在其中發展、完善,因而它具備我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并體現著傳統文化特征。
D. 中國武術號稱博大精深,是因為中國武術無論從拳理到具體動作,甚至名稱等,都包含著我國博大精深的古代思想與文化。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 中國武術在古書中為“武之術”,在民國期間稱作國術,一九四九年之后“武術”一詞才被作為專用詞而廣泛使用。
B. 從用而言,武術用來治人,武道用來治國家和軍隊,兩者的規模雖然不相同,但道理是一樣的,也就是從二人交鋒升華到了兩軍作戰。
C. 太極拳和八卦拳等拳家常說的“能動能靜,拳道之圣”等話語是他們的拳理從傳統陰陽八卦思想中直接生發出來的一種體現。
D. 少林功夫非曲非直,剛柔相濟,甚至在“一條線”里求變化,在“臥牛之地”求變化等,講究的也都是道家專利的陰陽變化。
3.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 中國武術可以強身健體,增強人的意志,讓人勇敢、堅強、充滿活力,這是中國武術在修人方面的一種效果體現。
B. 規定套路是在少林功夫的基本功、套路、技擊和功夫四方面多加了幾個騰空和旋轉動作,和武道禪道沒有什么關系。
C. 曹洞宗講的“偏正互回”與“君臣五位”等吸收了陰陽思想并結合了五行八卦,充分表明陰陽變化是中國傳統文化最基本的思想。
D. 少林功夫以禪入武,身心兩修,“離而二之,則為江湖末技,合而一之,則為神功極致”,故合才能達到出神入化,變化莫測,隨心所欲的境界。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7題。(19分)
海瑞,字汝賢,瓊山人。舉鄉試,署南平教諭,遷淳安知縣。布袍脫粟[注],令老仆藝蔬自給。總督胡宗憲嘗語人曰:“昨聞海令為母壽,市肉二斤矣。”宗憲子過淳安,怒驛吏,倒懸之。瑞曰:“曩胡公按部,令所過無供張。今其行裝盛,必非胡公子。”發橐金數千,納之庫,馳告宗憲,宗憲無以罪。都御史鄢懋卿行部過,供縣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車馬。懋卿恚甚,然素聞瑞名,為斂威去。
時世宗享國日久,不視朝,深居西苑,專意齋醮。督撫大吏爭上符瑞,禮官輒表賀。廷臣自楊最、楊爵得罪后,無敢言時政者,瑞獨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顧左右曰:“趣執之,無使得遁! ”宦官黃錦在側曰:“此人素有癡名。聞其上疏時,自知觸忤當死,市一棺,訣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無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頃復取讀之,日再三,為感動太息。
三年夏,以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十府。屬吏憚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勢家朱丹其門,聞瑞至,黝之。中人監織造者,為減輿從。素疾大戶兼并,力摧豪強,撫窮弱。貧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奪還之。下令飆發凌厲,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竄他郡以避。而奸民多乘機告訐,故家大姓時有被誣負屈者。又裁節郵傳冗費。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頓,由是怨頗興。都給事中舒化論瑞,迂滯不達政體,宜以南京清秩處之,帝猶優詔獎瑞。已而給事中戴鳳翔劾瑞庇奸民,魚肉縉紳,沽名亂政,遂改督南京糧儲。瑞撫吳甫半歲。小民聞當去,號泣載道,家繪像祀之。將履新任,會高拱掌吏部,素銜瑞,并其職于南京戶部,瑞遂謝病歸。
帝屢欲召用瑞,執政陰沮之,乃以為南京右都御史。諸司素偷惰,瑞以身矯之。提學御史房寰恐見糾撻,欲先發,給事中鐘宇淳復慫恿,寰再上疏丑詆。瑞亦屢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
卒時,葛幃敝籯,有寒士所不堪者。喪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夾岸,酻而哭者百里不絕。贈太子太保,謚忠介。(選自《明史 海瑞傳》,有刪改)
【注】脫粟:糙米飯。
4.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令老仆藝蔬自給 藝:種植
B. 會高拱_吏部,素銜瑞 銜:懷恨
C. 執政陰沮之. 沮:沮喪
D. 酹而哭者百里不絕 酹:祭奠
5. 以各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現海瑞正直剛毅、敢作敢為的一組是
①發橐金數千,納之庫 ②屬吏憚其威 ③力摧豪強,撫窮弱
④瑞遂謝病歸 ⑤瑞以身矯之 ⑥有寒士所不堪者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⑤
6.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海瑞為政清廉潔身自愛,他穿布袍吃粗糧糙米,即使為母親祝壽也才只買了兩斤肉,他死時掛的還是葛布幃帳,用的也是破爛竹器。
B. 海瑞巡視應天十府時,很多貪污的人自動離職,顯赫權貴人家把大紅門漆成黑色,任江南織造的宦官也減少了車馬隨從。
C. 海瑞推行政令雷厲風行,又加上奸民多乘機告狀,世家大姓中不時有被誣陷受冤枉的,因此士大夫的怨言越來越多。
D. 海瑞巡視應天十府才半年就贏得了當地老百姓的愛戴,當老百姓聽說海瑞解職離開時,不僅一路呼號哭泣,還畫像來祭祀他。
7.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 曩胡公按部,令所過無供張。今其行裝盛,必非胡公子。
(2) 提學御史房寰恐見糾撻,欲先發,給事中鐘宇淳復慫恿,寰再上疏丑詆。
(二)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8 ~9題。(11分)
清平樂 太山上作① 元好問
江山殘照,落落舒清眺。澗壑風來號萬竅,盡入長松悲嘯。
井蛙瀚海云濤,醯雞②日遠天高。醉眼千峰頂上,世間多少秋毫!
【注】①蒙古滅金后,元好問不愿為官。公元1236年3月,他與友人游覽泰山并寫下此詞。
②醯雞:醯,讀Xi。醯雞為醋甕中的蠛蠓,一種小飛蟲。
8. 這首詞的上片使用了哪些藝術手法?請簡要分析。(6分)
9. 請簡要概括作者在本詞中抒發的思想感情。(5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 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______________,定乎內外之分,____________,斯已矣。
(2) __________,_________,是造物者是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3)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 。
(5) 瓦縫參差, ; ,多于九土之城郭。
(6) ,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選考題
請考生在第三、四兩大題中選定其中一大題作答。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獸國黃昏 【美】 艾伯特 馬爾茲
十三歲的查理掌心里掂著一枚手榴彈。等汽車離開,他就把那枚致命的飛彈高高地投到空中。飛彈正落在汽車頂上,爆炸開來。查理滿意地笑了,又抓起雪去做第二枚手榴彈。他是個矮小結實的孩子,面色蒼白。他一心盼望能買些糖吃。他有個法兒能把一塊奶油糖吃上半個鐘頭,那就是把糖放在舌頭上去舔。他還想要不是星期天就好了,因為星期天工廠都關了門,他家周圍冷靜得像一片墓地。
他一口氣跑到家里。“媽,給我三分錢,行不行?”話里含著命令的口氣,“有人掉了錢在地下道通風孔里。要是我有幾塊橡皮糖就能把它粘上來。”法侖太太給了他僅有的兩分錢,說:“這兩分錢你也得還我。”“沒錯。”他已經忙著找繩子去了。
“唉,真是,”他媽媽說,帶著他聽慣了的久經患難的哀嘆聲。“從前,你向爸爸或我要一分錢,我們就會給你五分錢,你要五分錢就會得到一毛錢。可現在你爸爸殘廢了。賺錢雖少,他已經感激不盡了。”
在公共汽車停車牌旁邊,他伏在冰冷的鐵格子上。水門汀的溝底上布滿了垃圾、雪和一小灘一小灘的水。他開始把貼在鐵格子上面的身子一寸一寸地挪動,心興奮得亂跳,而面包房櫥窗的影子也在他腦中閃動。
他看到了那枚銀幣。他緊閉著的嘴唇上帶著微笑,他把繩頭兒繞了好幾道,打了個結,于是把嚼得又軟又濕的橡皮糖的橡皮膠纏在結上,又把底面弄得寬寬的、平平的。然后再把橡膠放進嘴里最后濕了一下,才小心翼翼地放到溝底去。
他在聚精會神地工作。有人從他背后走過來,生得痩小,衣服破爛,約四十五歲。查理還沒看見他就聽見他的聲音了,那人呼吸很吃力,仿佛在沉重負擔下掙扎似的。查理匆匆望他一眼,又集中力量去做最困難的工作。那人默默觀望了一會兒,在查理身邊跪下去,用沙啞的聲音說:“咦,五角錢哩?”他低頭望望那搖擺在錢幣上面的繩子。“那么搞太費勁,是不是?”他輕輕問道。查理沒有理他。
“天這么冷,橡膠當然馬上就凍硬了。”他說,“而且天漸漸黑了,你得有順手的工具。”那人站起來往四下迅速掃了一眼,一個人都沒有。他后退幾步解開大衣,他上衣里有四根皮帶系牢的細竿子,他熟練地把它們接上。最末一根尖端還有小小的吸盤。他走上前很利落地把竿子插入鐵格子,跪下把竿子伸到溝底。“我讓你看看,一個行家是怎樣干的。”他若無其事地說,“另一種辦法是用膠油,用膠油連鐲子都能粘得上來。”“滾開!”查理用左手死拖那人的手臂。“滾開!”
那人把他擋開,一面啞聲地笑,很無趣地。“有什么關系呢?反正你弄不上來。何必留給別人來撿呢?”
查理站起來,走到那人背后,照他的背心猛踢一腳。那人痛叫起來。他們之間相差三十歲,但兩人都矮小、枯瘦而倔強。
那人前后左右瞟了瞟那寂無行人逐漸暗下來的街道。“你以為我喜歡干這個嗎?他突然問,“你以為我樂意和你這樣一個小孩子爭奪這五角錢嗎?”可是一顆幾乎被捏得變成冰塊的雪球正打在他額上,他用一只手按住了頭,又痛又氣,快要哭出來。“天快黑啦。沒有順手的工具,你弄不到手,我和你平分吧。”現在那人在哀求了。
“不干!那錢是我的!”查理氣得渾身發抖。
“老天爺,我總得分一些呀!”那人叫道,聲音都給羞愧和痛苦弄澀了。“這就是我的職業,孩子。我一整天什么都沒有找到,你一定要分點給我,說什么也得分!”
“不分!”
那人攤開了兩只手。“你這孩子!”他絕望地喊道,“如果你大十歲的話,你就會明白了。你以為我喜歡干這個嗎?”
查理的嘴唇繃得緊緊的,凍得青一塊白一塊的臉上滿是怒容。“要是我大十歲的話,我就會把你的臉打扁。”
那人痛苦地弓下腰去撿起竿子。他手按著背心,腳微跛著走了開去,不禁哭了起來。
查理站在那里渾身發抖,他的臉卻像石頭一樣亳無表情。
天已經黑了。(有刪改)
【注】故事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危機時期。
(1) 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 查理用含命令的口氣向母親索要三分錢,表現了查理的蠻橫無理;而母親法侖太太要求兒子歸還那僅有的兩分錢,則表現了家庭生活的拮據。
B. 查理把貼在停車牌旁邊冰冷的鐵格子上面的身子一點點地挪動著,他看見五毛錢后心興奮得亂跳,而面包房的面包也在誘惑著他的胃口,說明查理急于用這即將到手的五毛錢來改善家里的生活。
C. 當約四十五歲的男人撿起竿子哭著走開時,查理站在那里渾身冷得發抖,他的臉“卻像石頭一樣毫無表情”表明查理不想表露出勝利的喜悅。
D. 《獸國黃昏》是一篇典型的現實主義小說,無論是其具體的情節安排,還是每一處精致的細節描寫,都是真實而準確的。
E. 小說從小空間的鐵格子四周、短時間的黃昏、極少的人物、簡單的情節和窮人生活的小插曲下筆,以小見大,反映出了廣泛而深刻的社會生活。
(2) 簡要分析第一自然段對查理的描寫有什么作用。(6分)
(3) 請分析概括文中約四十五歲的男人的形象特點。(6分)
(4) 有人說查理是被社會扭曲成的一只野獸,也有人說查理體現了男孩兒的天性。你同意哪種看法呢?請結合小說談談自己的認識。(8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恪守寂寞之道
——大師齊白石的傳奇人生
1957年9月,國畫大師齊白石悄然辭世。他早年貧寒的出身,備受冷落的境遇,以及晚年的盛譽,構成了他具有傳奇色彩的藝術人生。
從小木匠到畫壇巨匠
1864年1月,齊白石出生于湖南湘潭。清貧的家境,使這個體弱多病的孩子在念了不到一年的私塾后,就不得不砍柴牧牛,擔起生活的重擔。
有兩件事對青年時代的齊白石有決定性影響,一是15歲開始學雕花木匠,二是27歲時拜胡沁園、陳可藩為師,正式學畫。這一時期他十分窮困,饑餓時常只能飲水充饑。晚間無錢買燈油,便點松火做燈。齊白石在40歲之前沒有離開過家鄉一步,主要以替人畫像和刻印過活,這無論是在眼界上,還是在學問上都使他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后來在朋友的竭力鼓動下,他才“五出五歸”,遠游南北各地,祖國的壯美山河和多姿的風土人情,開闊豐富了這個民間畫師的胸襟,提升了他的繪畫境界。
60歲之后,齊白石多在北京賣畫謀生。由于那時他的畫風學八大山人冷逸的路子,不為時人所喜愛,故畫價比同時的一般畫家便宜一半也少有人問津。后來,幸遇當時聲名正隆的著名畫家陳師曾,陳師曾力勸齊白石改變以前的畫風,用“畫吾自畫自合古”來激勵他自創一格。在陳師曾的無私幫助下,齊白石“衰年變法”,通過自己的艱苦努力,畫風和境界發生了質的飛躍,一度受到冷落的畫作逐漸得到了大家的重視。
新中國成立以后,黨和政府為老畫家創造了良好的工作環境,并給予極高的榮譽。老人在安靜舒適的生活中,勤勞愉快地創作著,他的許多不朽之作都誕生在這一時期,他最后幾年中所作的大量作品,是他貢獻給他熱愛的民族、土地最珍貴的瑰寶。
恪守“寂寞之道”的鄉土畫家
可以毫不諱言地說,齊白石是個鄉下人。他有著對鄉土風物真切的愛戀,畢生把童年的記憶和家鄉的一切作為畫題、詩題,這是齊白石作為一個善良農民所特有的情感。
齊白石將繪畫視為“寂寞之道”,這是他一生恪守的信條和成功的秘訣。齊白石說:“夫畫道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逸,不慕名利,方可從事于畫。”他在1920年到1929年間以超出常人的意志和精力,關門杜客,潛心研究,摸索適應自己才秉、氣質和學養的藝術道路。他做誓言道:“余作畫數十年,未稱己意,從此決定大變。不欲人知,即餓死京華,公等勿憐,乃余或可自問快心時也。”同期,齊白石也在治印上下過死工夫,他在記載自己刻苦治印時有一段話:“余學刊印,刊后復磨,磨后又刊。客室成泥,欲就干,移于東復移于西,移于八方,通室必成池底。”這段時間齊白石作畫萬余幅,刻印三千多枚,可以說齊白石是穿越作品的海洋沖進藝術的自由王國的。
稱齊白石是鄉土畫家,是因為他用深情的筆,勾畫出溫馨簡樸的生活氣氛,并給一向高雅的文人畫注入了新生命:勞動者的精神。
返璞歸真的“白石老人”
齊白石的畫“雅俗共賞”,他的喜怒、嘲笑、同情、智慧、幽默……都能讓人在畫中找到情感的共鳴,宛如一個親切的大千世界。
愛憎分明,在齊白石的作品中總是給人以清晰的概念。從處世大節上看,在日本侵略者占領北平期間,齊白石拒絕侵華日軍的利誘,退回了美術學院教授的聘書和贈煤,貼出了“官入民家主人不祥”的告白以拒見日酋、漢奸。這張告白傳遍了全城,大家把齊白石的這份告白與程硯秋息演在西郊留須種地共同傳為藝林佳話。
齊白石的許多作品都有自己明顯的情感傾向,如有諷刺敲剝民膏軍閥官僚的《燈鼠圖》,諷刺腐敗糊涂的政客的《不倒翁》,諷刺唯利是圖商人老板的《發財圖》等,當然也有表現舐犢情深的《遲遲夜讀圖》,贊美金秋的《楓葉寒蟬》……
齊白石由一個民間藝術家成為一代大師,是他繼承了傳統文人畫而又拋棄了文人畫的僵化程式,繼承了傳統民間美術而又拋棄了民間美術中那些低俗因素的結果。文人藝術的高度精粹、高度修養化與人格化,民間藝術的質樸剛健、開朗幽默,在他筆下凝為一個新生命。他的藝術是傳統繪畫在20世紀突起的又一奇峰。(有刪改)
(1) 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 在北京賣畫期間,齊白石生活窮困,出于謀生的考慮,齊白石接受了陳師曾的建議才開始一改以前冷逸的路子,自創一格,畫風和境界發生了質的飛躍。
B. 齊白石愛憎分明,他的許多作品都有明顯的情感傾向,讓人在畫中找到情感的共鳴,宛如一個親切的大千世界,他的藝術是傳統繪畫在20世紀突起的一個奇峰。
C. 1920年到1929年間,齊白石關門杜客,潛心研究,作畫萬余幅,許多不朽之作都誕生在這一時期,可以說齊白石穿越了作品的海洋沖進了藝術的自由王國。
D. 齊白石拋棄了傳統文人畫的僵化程式,用深情的筆勾畫出溫馨簡樸的生活氣氛,給一向高雅的文人畫注入了勞動者的精神這一新生命,具有雅俗共賞的特點。
E. 本文通過記述齊白石具有傳奇色彩的藝術人生歷程,描寫了他在中國繪畫藝術上的理論創新和藝術成就,表現了一位偉大藝術家的高潔品格和可貴藝術精神。
(2) 齊白石為什么能夠由一個民間畫師成長為畫壇巨匠?請聯系全文簡要分析。(6分)
(3) 文章以“恪守寂寞之道——大師齊白石的傳奇人生”為題,同時又使用了三個小標題,這樣處理有什么好處?請簡要分析。(6分)
(4) 齊白石說:“夫畫道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逸,不慕名利,方可從事于畫。”對此你是如何看的?請聯系文本,談談你的看法。(8分)
第II卷表達題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A. 過去的很多人以為,在我們的經濟得到長足發展后,憑借著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我們的文化騰飛就會倚馬可待。
B. 2012年4月,香港蘇富比20世紀中國藝術”拍賣會齊集的141幅作品均為當代藝術市場中炙手可熱的大作。
C. 作為大會總主持人,我有一個不情之請,就是請各分論壇的主持人管理好時間,我們的總體安排會在下午五點半之前結束。
D. 對于即將參加第三次奧運會的吳鵬來說,他以前想贏怕輸的思想包揪很重,可如今他的心態和往昔已不可相提并論了。
14.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 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表示,最近不少房企出現的“質量門”背后是土地供應不足和土地的地價高等問題造成了房價高。
B. 在企業信貸合同條款設計方面,和大銀行相比,不但小銀行更具靈活性和彈性,而且能平衡雙方合作的成本與收益,控制潛在的利益沖突。
C. 據2011年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消息,2011年我區城鎮居民收入、農民收入都首次跑贏了 GDP增速。
D. 由中國政府提供優惠貸款援建的馬拉維國際會議中心及配套項目已全部竣工,該工程投入使用后將大力提升馬拉維的國際形象和知名度。
1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現在大家都在談論幸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大家就都沒有必要寒窗苦讀,沒有必要埋頭苦干,也沒有必要艱苦奮斗了。
①如果大家都像厲以寧先生說的那樣
②如果上無片瓦之物,下無立錐之地,身無分文衣不遮體,窮困潦倒
③這話說得很偏頗并存在很大的漏洞和缺陷
④不論處在何種境遇都可以依靠感覺感受到幸福
⑤經濟學家厲以寧先生說“幸福是一種感覺”
⑥不論你怎么感覺也不會感受到幸福的
A.⑤②④①⑥③ B.②④③⑤①⑥ C.⑤③②⑥①④ D.①②⑥⑤④③
16. 下面是《南方周末》推出的,不同時期公認的中國青年偶像標志性人物及其人生語錄,閱讀后將后面相關解說性文字補充完整,要求所補寫的部分與前后詞句連貫、銜接。(6分)
(1)六七年代: 標志性偶像
雷 鋒(士兵):我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無限的為人們服務之中。
王進喜(工人):我甘愿為黨、為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牛。
(2)七八十年代: 標志性偶像
陳景潤(數學家):攀登科學高峰,就像攀登珠穆朗瑪峰,要克服所有的艱難險阻。
張海迪(殘疾作家):一個人要奮斗,內在的力量才是永恒的。
(3)上世紀末本世紀初: 標志性偶像
馬 云 (商人):要贏得世界的尊重,就必須有社會責任感。
姚 明(球員):把自己交給球隊,把球隊扛在肩上。
解說:下面是《南方周末》推出的,不同時期公認的人生追求和價值取向:上個世紀六七年代時, (1) 是那一代青年的主流價值;七八十年代的青年則突出地表現為面對困難的意志堅強堅定;上世紀末特別是新世紀以來, (2) 。而從職業特點的角度來看,第三代經濟型娛樂型偶像與第一代生產型英雄型、第二代 (3) 明顯不同,表明今天的青年觀念更加開放,思想更加多元。
17.仿照下面的示例,圍繞“青春”另寫兩組句子,要求使用相同的修辭手法,句式與示例相同。(5分)
青春是曠野,不是為了流盡溪水,而是要長出森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寫作(60分)
18. 閱讀下面的材料,全面理解材料內涵,根據要求作文。
俞敏洪曾在《贏在中國》里發出過一番小草大樹論:“人的生活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像草一樣活著:再成長,你還是長不大,人們可以踩過你,不會產生痛苦,因為人們本身就沒有看到你,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像樹一樣成長。即使我們現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樹的種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間,你依然能夠吸收泥土的養分。你也許兩年三年長不大,但是十年八年二十年你一定能長成參天大樹。樹,活著是美麗的風景,死了依然是棟梁之才。”
要求:①準確理解材料內涵,②要選擇最恰當角度立意,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不少于800字。
兵團二中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考試
高二年級語文試卷(答案)
1 B 2 D 3 A 4C 5 D 6C
7.(1)過去胡總督按察巡部,命令所路過的地方不要供應太鋪張。現在這個人行裝豐盛,一定不是胡公的兒子。(曩、按、過、張、盛、)
(2)提學御史房寰恐怕被檢舉揭發,想要惡人先告狀,給事中鐘宇淳又從中慫恿,房寰兩次上疏誹謗誣蔑海瑞。(見、糾撻、發、再、丑詆)
8.①視覺聽覺相結合(1分)。視覺上寫夕陽照遍眼前的山巒河流,聽覺上寫峽谷松林間悲壯的風聲(2分)。②借景抒情(1分)。通過描寫泰山蒼莽壯觀雄渾闊大的景象,抒發對自然美景的贊嘆和對宇宙人生的感慨(2分)。
9. ①對泰山壯觀景色的贊嘆(1分)。②因故國淪亡而生出的悲傷苦悶之情(2分)。③對世事得失的淡然(2分)。
10.略
11.(1)DE
(2)①展示查理心理的荒蕪和冷漠,為下文他的行為做鋪墊。 ②巧點自然環境的雪,為后文查理用“幾乎被捏得變成冰塊的雪球”打人的情節埋下伏筆,并強調了冰冷的主題。 ③突出經濟危機時期百姓饑餓、經濟蕭條的社會背景,渲染蕭殺陰暗的時代特征。(答對一點得2 分)
(3)①他是一位在沉重負擔下無奈掙扎的成年人。他貧困、衣服破爛,和小查理一樣矮小瘦弱, 落魄到以撿錢為生的地步,甚至為五毛錢而與小孩子爭搶。 ②他聰明而又狡猾。為了能在溝 底撿起錢他做出了專門的工具;和查理爭奪五毛錢時,他在行動和言語上又使盡了辦法。 ③ 尊嚴被嚴重毀棄的可憐人。 他謹慎維護著自己的尊嚴, 為了占有五毛錢和小孩子和氣地商量,但最終只落得微跛著腳哭著走開了。(答對一點得2 分)
(4)觀點一: 查理是一只被社會扭曲成的一只野獸。 ①饑寒交迫的生活使查理只剩下物欲的追求。 如他一心想著吃和錢。 ②經濟危機使他變得如野獸般冷酷無情。 他本是處在懂得愛與同情的年紀,此時卻被逼成了有著野獸般狠毒心腸的人。③社會把他變得野蠻并充滿暴力。在利益面前,他會向對方施加暴力攻擊等。
觀點二:小說體現了查理作為一個男孩的天性。①他天性純真,從不掩飾自己對金錢與物 質的想法與追求。在當時的生存環境下,小孩的表現無可厚非。 ②查理雖不懂得愛與同情,甚至對人冷漠, 但這是一個無知男孩的自然表現。 ③面對既得利益,他會去爭取并保護自己,即使用暴力攻擊。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查理的表現完全符合一個男孩子的心理。 觀點明確 2 分,理由合理、充分 2 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給分。
12.(1)BD
(2)①齊白石“五出五歸”遠游南北各地的經歷,開闊、豐富了他的胸襟,提升了他的描繪境界。②著名畫家陳師曾“畫吾自畫自合古”的激勵與無私幫助,使齊白石“衰年變法”。通過艱苦努力,齊白石的畫風和境界發生了質的飛躍。 ③齊白石恪守“寂寞之道”,以超出常人的意志和精力,摸索出一條適應自己才學的藝術道路,使他穿越作品的海洋沖進藝術的自由王國。 ④齊白石繼承了傳統文人畫而又拋棄了文人畫的僵化程式,繼承了傳統民間美術而又拋棄了民間美術中那些低俗的因素,這使他由一個民間藝術家成為一代大師。(每點2分,答出其中三點得滿分)
(3)①文章以“恪守寂寞之道”為正標題,突出齊白石的藝術精神,以“大師齊白石的傳奇人生”為副標題,突出文章的中心內容,二者形成互補,使文章標題與內容和諧統一,相得益彰。(3分)
②文章圍繞著“齊白石的傳奇人生”這一中心內容,分別從從藝經歷、藝術精神、藝術品格三個方面概括齊白石的藝術傳奇,運用三個小標題統率各部分內容,詮釋了“齊白石的藝術傳奇”這一思想內涵,使文章思路清晰,中心突出,結構緊湊,收到了良好的藝術效果。(3分)
(4)藝術往往生于寂寞而死于浮華,藝術家欲有所作為,就要甘于寂寞,恪守“寂寞之道”。有思想的藝術家,甘于一生的寂寞,筆墨中的精神獨處與深入心靈的孤寂,方能成就離塵脫俗的畫作,這種繪畫的產生與畫家有意保持精神世界純潔的追求有關。寂寞深居,淡泊明志,與世俗保持距離,就能讓藝術天分在清靜無為、超凡脫俗下如甘泉流露。在現實的功利世界中,能如齊白石者沉潛下來鉆研藝術之道,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在自己的內心藝術世界的人,是值得我們尊敬稱道的。
13.C 14.D 15.C
16.(1)注重務實奉獻; (2)青年注重自我實現,也具有社會責任感;(3)科技型知識型。
17. (示例)青春是泥土,不是為了接收腐朽,而是要孕育收獲;青春是苗圃,不是為了培育雜草,而是要布滿鮮花。(每句3分)
海瑞,字汝賢,瓊山人。中舉人。代理南平縣教諭,遷淳安知縣,穿布袍、吃粗糧糙米,讓老仆人種菜自給。總督胡宗憲曾告訴別人說:“昨天聽說海縣令為老母祝壽,才買了二斤肉啊。”胡宗憲的兒子路過淳安縣,索要見面禮,海瑞不給向驛吏發怒,把驛吏倒掛起來。海瑞說:“過去胡總督按察巡部,命令所路過的地方不要供應太鋪張。現在這個人行裝豐盛,一定不是胡公的兒子。”打開袋有金子數千兩,收入到縣庫中,派人乘馬報告胡宗憲,胡宗憲沒因此治罪。都御史鄢懋卿巡查路過淳安縣,酒飯供應的十分簡陋,海瑞高聲宣言縣邑狹小不能容納眾多的車馬。懋卿十分氣憤,然而他早就聽說過海瑞的名字,只得收斂威風而離開。
 當時,明世宗在位時間長了,不去朝廷處理政務,深居在西苑,專心致志地設圪求福。總督、巡撫等邊面大吏爭著向皇帝貢獻有祥瑞征兆的物品,禮官總是上表致賀。朝廷大臣自楊最、楊爵得罪以后,沒有人敢說時政。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海瑞單獨上疏,嘉靖皇帝讀了海瑞上疏,十分憤怒,把上疏扔在地上,對左右說:“快把他逮起來,不要讓他跑掉。”宦官黃錦在旁邊說:“這個人向來有傻名。聽說他上疏時,自己知道冒犯該死,買了一個棺材,和妻子訣別,在朝廷聽候治罪,奴仆們也四處奔散沒有留下來的,是不會逃跑的。”皇帝聽了默默無言。過了一會又讀海瑞上疏,一天里反復讀了多次,為上疏感到嘆息。
  隆慶三年夏天,以右金都御史身份巡撫應天十府。屬吏害怕他的威嚴,貪官污吏很多自動免去。有顯赫的權貴把門漆成紅色的,聽說海瑞來了,改漆成黑色的。宦官在江南監織造,因海瑞來減少了輿從。海瑞一心一意興利除害,請求整修吳淞江、白茆河,通流入海,百姓得到了興修水利的好處。海瑞早就憎恨大戶兼并土地,全力摧毀豪強勢力,安撫窮困百姓。貧苦百姓的土地有被富豪兼并的,大多奪回來交還原主。推行政令氣勢猛烈,所屬官吏恐懼奉行不敢有誤,豪強甚至有的跑到其他地方去躲避的。而有些奸民多乘機揭發告狀,世家大姓不時有被誣陷受冤枉的人。又裁減郵傳冗費,土大夫路過海瑞的轄區大都得不到很好地張羅供應,因此怨言越來越多。都給事中舒化說海瑞迂腐滯緩不通曉施政的要領,應當用南京清閑的職務安置他,皇帝還是用嘉獎的語言下詔書鼓勵海瑞。不久給事中戴鳳翔彈劾海瑞庇護奸民,魚肉士大夫,沽名亂政,遂被改任南京糧儲。海瑞巡撫吳地才半年。平民百姓聽說海瑞解職而去,呼號哭泣于道路,家家繪制海瑞像祭祀他。海瑞要到新任上去,正遇高拱掌握吏部,早就仇恨海瑞,把海瑞的職務合并到南京戶部當中,海瑞因此遂因病引退,回到瓊山老家。
  皇帝屢次要召用海瑞,主持國事的閣臣暗中阻止,于是任命為南京右都御史。諸司向來茍且怠慢,海瑞身體力行矯正弊端。有的御史偶爾陳列戲樂,海瑞要按明太祖法規給予杖刑。百官恐懼不安,都怕受其苦。提學御史房寰恐怕被舉發糾正要先告狀,給事中鐘宇淳又從中慫恿,房寰再次上疏誹謗誣蔑海瑞。海瑞也多次上疏請求退休,皇帝下詔慰留不允許。萬歷十五年,死于任上。
  海瑞去世時,用葛布制成的幃帳和破爛的竹器,有些是貧寒的文人也不愿使用的。海瑞的靈樞用船運回家鄉時,穿著白衣戴著白帽的人站滿了兩岸,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絕。朝廷追贈海瑞太子太保,謚號忠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仙桃市| 霍城县| 朝阳市| 崇州市| 湾仔区| 西吉县| 永州市| 临漳县| 武宁县| 唐河县| 新田县| 霍山县| 巨野县| 合山市| 淮滨县| 社旗县| 额敏县| 许昌县| 南皮县| 高要市| 黄骅市| 文昌市| 贵州省| 香河县| 榆树市| 休宁县| 汝州市| 政和县| 常宁市| 祁阳县| 汪清县| 望都县| 怀来县| 恩施市| 扶余县| 清原| 重庆市| 盘锦市| 吴堡县| 铁岭市| 扬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