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1張PPT)高中物理新人教版第二冊必修加選修《波的形成和傳播》精品教學課件波的形成和傳播第十章 機械波活動設計:先利用白板遮蓋功能,遮蓋繩中部,播放動畫,再逐步提出以下問題:1、振動繩的一端,另一端將看到什么現象?是什么將振動傳過去的?2、機械波形成需要哪些條件?3、生活中還有哪些機械波,舉例說明?并指出傳播的介質。教學環節一:引入概念設計意圖:突出兩個知識點,其一機械波傳播了振動,其二機械波的傳播需要介質。快速導入波的概念,讓學生理解概念并分析得出波形成的條件。教學環節一:引入概念根據繩波情景,創造物理模型,播放動畫,讓學生探究,波是如何形成的?波傳播的特點?教學環節二:深入認識波的成因與傳播特點活動設計與意圖:探究過程中(1)播放動畫,讓學生直觀感受繩波的形成過程;(2)利用白板中的聚光燈工具對比觀察振源與質點的振動,突顯質點的振動與振源相同;(3)利用白板書寫功能,畫出波形,再用漫游功能,讓學生直觀感受繩波中波形的傳播情景;(4)設計實驗:師生各持繩子的一端,老師分兩次抖動繩,一次向上,一次向下,學生不動,體驗波剛傳到手上力的方向與波形的關系。讓學生親自體驗波形成過程中質點的帶動作用。t=T/42135461778109111213141615181920t=3T/42135461778109111213141615181920活動設計:老師畫出t=T/4時刻的波形示意圖。引導學生畫出t=3T/4時的波形圖。利用白板的錄像功能,錄制學生畫圖過程,講評時播放。設計意圖:既突出 “質點法”畫波形圖的步驟,又加深了學生對波成因的理解教學環節二:深入認識波的成因與傳播特點活動設計:老師演示實驗逐步提出以下問題(1)當小球振動,彈簧將會產生什么現象? (2)這是一種機械波嗎?(3)波形如何?設計意圖:讓學生應用機械波的概念與條件,實現知識的遷移,知道 波的分類依據。教學環節三:波的分類活動設計:同時播放繩波與彈簧縱波的動畫,并提出問題:波形為什么不同?設計意圖:對比播放,學生容易比較得出波形不同的原因,為理解橫波和縱波的概念做好鋪墊。2、縱波:質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在同一直線上的波1、橫波:質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的波.凸起部分最高處叫波峰 凹下部分的最低處叫波谷疏部:質點分布最疏的位置 密部:質點分布最密的位置活動設計與意圖:分步提出橫波和縱波的概念,用熒光筆強調橫波與縱波的區別 。教學環節三:波的分類課堂教學是遺憾的藝術,希望得到各位專家和同行的指正鼓旁的空氣會隨聲波進入人耳嗎?聲波是橫波還是縱波?設計意圖:在知道聲波是縱波的基礎上,強化波的傳播特點之一“質點不隨波逐流”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高中物理(人教版)》第十章第一節《波的形成和傳播》教學設計四川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校 邱雪梅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①:知道機械波的形成條件②:認識機械波的形成和傳播特點③:知道波的分類:橫波和縱波(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推理和綜合分析的能力(3)情感目標正確認識世界,利用科學解釋世界的分析問題的方法與思想教學重點難點以及措施:重難點:機械波的“形成”與“傳播”措施:(1)利用多媒體動畫,借助白板的交互技術功能引導學生分析波的形成和傳播,提高學生的觀察、抽象思維、推理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重難點。(2)采用啟發式、探究式等多種教學手法,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習者分析:(1) 知識角度:學生已經把握了質點振動的特點和規律及動力學的基本知識以及數學中的正余弦函數的圖像,但未涉及波動的知識。因此,本節課從研究質點的振動為出發點,去引導學生掌握波的形成過程及傳播特點。(2)能力角度:學生具備了對單質點振動的觀察與分析,但對涉及對波動中大量的質點同時運動的觀察分析還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利用白板的交互功能幫學生觀察。(2)生活經驗角度:學生對波有一些感性認識,但理性認識不足,甚至有些錯誤觀點,如:認為質點會“隨波逐流”。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活動設計 活動目標 媒體使用及分析(交互式電子白板使用功能)導入新課 機械波的概念,及形成條件 播放繩波動畫逐步設疑如下:(1)手持繩的一端并振動繩的另一端會發生什么現象?(2)是什么,將振動傳過去的?(3)觀察上例繩波,分析機械波形成需要哪些條件?(4)舉例說明生活中還有哪些機械波?分析其傳播介質?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形成機械波的概念;利用繩波和生活實例分析機械波的形成條件; 用白板的遮蓋功能,遮擋繩波的中間部分,再播放繩波動畫視頻,突出兩個知識點,其一是機械波要傳播振動,其二傳播需要介質。新課教學,探究重難點 機械波的形成的原因 師:建立繩波的質點模型,播放繩波形成的模擬動畫,并提出問題:機械波是如何形成?生:觀察視頻,小組討論老師提出的問題。 初步思考并感受波形成的原因。 播放由質點組成的繩波形成模擬動畫,讓學生直觀感受繩波的形成過程,用白板中的聚光燈工具,突顯波傳播時質點的振動與振源相同。師:根據學生的課堂情況,對前面的問題做3個提示:1、質點起動的先后順序如何? 2、做什么運動? 3、是誰給力?生:思考回答問題 深入分析波形成的原因。師生實驗:師生各持繩子的一端,老分兩次抖動繩,一次向上,一次向下,學生不動,體驗波剛傳到手上力的方向與波形的關系。 實驗體驗“質點帶動”。機械波的傳播特點 師:播放動畫,依據波的成因進一步提出問題,繩波為何會出現凹凸相間的形狀? 生:觀看動畫并回答問題 加深對波成因的理解,并為波的傳播特點做出鋪墊。 暫停繩波形成模擬動畫,用白板的書寫功能,畫出部分波形,繼續播放動畫,用白板的漫游功能,讓學生直觀感受繩波中波形的傳播情景。利用白板的錄像功能,錄制學生畫圖過程,及時播放,突出 “質點法”畫波形圖的步驟,又加深了學生對波成因的理解師:波傳播過程中,質點是否隨波遷移,波傳播了什么?凹凸的波形有沒有向前傳播?師:創造情景畫波動圖 深入挖掘波傳播的特點,引導學生通過現象看本質。機械波的分類 師:介紹彈簧縱波實驗的裝置,逐步提出以下問題:(1)當小球振動,彈簧將會產生什么現象?(2)這是一種機械波嗎?(3)波形如何? 應用機械波的概念與條件,實現知識的遷移。 對比播放繩波與彈簧縱波的動畫,讓學生感受兩種不同的波形,說出波形不同的原因。用熒光筆強調橫波與縱波的區別。師:同時播放繩波與彈簧縱波的動畫,并提出問題:波形為什么不同?師:分步提出橫波和縱波的概念,用熒光筆強調橫波與縱波的區別 。 學生容易比較得出波形不同的原因,為理解橫波和縱波的概念做好鋪墊。師:聯系生活實際、播放動畫提問:聲波是縱波還是橫波?鼓旁的空氣會隨聲波進入人耳嗎? 進一步理解橫波和縱波的區別;將機械波和生活聯系,激發學生的興趣 播放聲波的動畫總結 本課5個主要知識點 師生共同總結。重點強調成因和傳播特點 突出本課重難點拓展練習 多媒體展示課堂練習 復習應用本節重要知識 用白板的書寫功能勾畫學生的易錯點。布置作業 復習本節課內容,查閱機械波的相關材料,擴展知識面 展示教學反思:1.應用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教師只需要在白板上點擊,即可實現操作,使得授課很自如方便,跟以往用課件授課相比,教學顯得更流暢,教師不用在屏幕與計算機之間來回走動,導致學生分神。2.由于交互式電子白板系統地兼容性好,有效豐富了教學內容和信息量,教師可以靈活方便地引用所需的信息資源,極大地豐富了教學信息,帶給學生很多視覺上沖擊,如本課中波的形成很直觀、生動,解決了以往很多語言上難描述,黑板上難板書,實驗中無法展示的問題。比如:繩波動畫的遮蓋, 波形的漫游,學生畫波形圖的錄制播放等。3.通過這些交互方式引發學生積極參與,更好地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協作,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容易更深刻。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5 頁 (共 5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24張PPT)高中物理新人教版第二冊必修加選修《波的形成和傳播》精品教學課件機械波形成需要哪些條件?生活中還有哪些機械波,舉例說明?機械波是如何形成的?提示:1、質點起動的先后順序如何?2、做什么運動? 3、是誰給力?繩波為何會出現凹凸相間的形狀?機械波傳播中,質點會隨波遷移嗎 ?機械波傳播了什么?t=02135461778109111213141615181920加深理解繩波的形成和傳播t=T/42135461778109111213141615181920t=T/22135461778109111213141615181920t=3T/42135461778109111213141615181920t=T2135461778109111213141615181920對比兩例波, 波形為什么不同?2、縱波:質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在同一直線上的波1、橫波:質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的波.凸起部分最高處叫波峰 凹下部分的最低處叫波谷疏部:質點分布最疏的位置 密部:質點分布最密的位置鼓旁的空氣會隨聲波進入人耳嗎?聲波是橫波還是縱波?縱波有人說:有振動不一定存在波,有波一定存在振動。你認為這種說法正確嗎?1、關于機械波的論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機械波的形成過程中,介質中的質點隨波一起發生遷移。 B、介質中的質點不隨波一起發生遷移,只是在平衡位置附近沿波的傳播方向往復振動。 C、機械波傳播的是機械振動這種運動形式和能量。 D、介質中各質點的振動周期是相同的。CD課堂練習2、關于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質點振動方向總是垂直于波傳播的方向B.波在傳播的過程中,沿波的傳播方向上的介質質點依次做受迫振動C.物體做機械振動,一定產生機械波D.如果振源停止振動,在介質中傳播的振動也立即停止。B課堂練習課堂練習3、區分橫波和縱波的依據是( )A、質點沿水平方向還是豎直方向振動B、波沿水平方向還是豎直方向傳播C、質點的振動方向和波的傳播方向是相互垂直還是在一條直線上D、波傳播距離的遠近C作業:復習本課內容,查閱機械波的相關知識,拓展知識面。日常生活中,發現皮球掉入池塘中,能否通過往池塘丟入石塊,借助石塊激起的水波將球沖到岸邊嗎 課堂練習1.下列有關機械振動和機械波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某物體做機械振動,它周圍就一定產生機械波B.波源停止振動后,已形成的機械波仍能在介質中繼續傳播C.機械波傳播的只是機械振動的形式和能量,參與波動的質點不隨波遷移D.振動是變速的,波動在同種介質中是勻速的BCD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有( )A.聲波在空氣中傳播時是縱波,在水中傳播時是橫波B.波不但傳遞能量,還能傳遞信息C.質點振動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波傳播的方向D.一切機械波的傳播均需要介質AC課堂練習波傳播過程中質點是否隨波向外傳播出去?機械波的傳播特點課堂練習ACBBAC3.向右傳播的波上三點A、B、C、請指出該時刻振動的方向課堂練習A4.已知波形圖上A、B兩點某一時刻振動方向,請指出波傳播的方向B5.一列橫波沿繩子向右傳播,某時刻繩子形成如圖所示的形狀,對此時繩上A、B、C、D、E、F六個質點( )A.它們的振幅相同B.質點D和F的速度方向相同C.質點A和C的速度方向相同D.從此時算起,質點B比C先回到平衡位置課堂練習AD課堂練習5、一列橫波正沿水平方向由西向東傳播,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波中的各質點都在由西向東運動B、波中的各質點一定沿水平方向振動C、波中的各質點一定沿豎直方向振動D、以上說法都錯誤D類別 振動 波動研究現象 單個質點在平衡位置附近的往復運動 介質中大量質點的集體振動力的來源 質點受到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復力作用 介質中相鄰質點間相互作用的彈力運動性質 質點的振動是變加速運動 在同一種介質中波動的傳播速度不變聯系振動是波動的起因,有振動不一定有波 波動是振動的傳播有波一定有振動波動和振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波的形成和傳播》教學設計.doc 《波的形成和傳播》視頻課堂實錄 (人教版·邱老師).flv 波的形成和傳播.ppt 波的形成和傳播shuo.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