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周課題:《依馬呀吉松》授課時間: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能用熱愛家鄉一樣的情感演唱歌曲:《依馬呀吉松》。?????2、了解西部地區的風土人情,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二、過程與方法:通過課件播放,讓學生跟著學唱,分組練唱歌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養成學生愛家鄉的情感。教學重難點:????1、用熱愛家鄉的情感演唱歌曲。????2、能隨教師琴聲視唱曲譜。課型:新授課教學方法:讓學生欣賞,跟著學唱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教學準備:風琴、多媒體教學過程:一、前提測評:奏唱國歌。二、導入新課:????一、欣賞《走進西藏》????教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首非常動聽的歌曲,它會帶領同學們來到一個神秘的地方,會給同學們帶來美的享受,我們一起來聽。(錄音播放《走進西藏》學生靜聽)????提問:聽到這首優美的歌曲,你仿佛來到了什么地方?你仿佛看到什么美麗的景色?(生回答)教師出示布達拉宮的圖片,請同學們邊觀看邊總結:西藏位于我國西南部,那里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脈,有最美麗的雪域風情,有勤勞勇敢的藏族同胞,也有那氣勢宏偉的布達拉宮,更有那風格獨特優美、粗獷的音樂。讓我們一起聽一聽。三、教學內容????二、學習歌曲《依馬呀吉松》。????(一)學唱曲譜????1、播放歌曲《依馬呀吉松》學生靜聽,并談一談聽后的感覺,及歌曲的特點。????2、教師總結:《依馬呀吉松》這首歌曲是我國當代作曲家何訓田所作的曲子,樂曲優美獨特,粗獷樸實,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演唱歌曲,《依馬呀吉松》吧!???(教師出示曲譜,并播放樂曲旋律,請學生邊聽邊找出組成旋律的各音:)(1236)????3、教師引導學生隨琴演唱以上各音。????4、隨教師琴聲輕聲演唱歌譜(用啦的演唱方式進行練習、哼鳴演唱等)。????(二)學唱歌詞????1、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歌詞。????2、教師介紹歌詞內容,使學生了解西部地區的風土人情。????3、教師范唱(伴奏)。????4、在理解了歌詞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如何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分句指導、師領唱,生跟唱、師生合作演唱、男女生合作演唱、個人展示)????5、在歌曲基本掌握的基礎上,再次欣賞《依馬呀吉松》進一步感受樂曲的情緒????6、讓學生結合拉薩謠的歌詞談論一下自己家鄉的風土人情,抒發自己對家鄉的熱愛之情。????7?、引導學生用熱愛家鄉的情感演唱歌曲,全體隨教師伴奏演唱。??????三、歌曲創編????(一)西藏知識知多少知識競賽。將學生分組,搶答問題。哪一組回答的問題多且對,將被評為本節課的學習標兵。????問題:????1、西藏有一座世界最高的山是什么山?它的最高峰是什么峰?????2、西藏自治區的首府在哪里?????3、在西藏有一種白色的小花,它長在高山上不畏嚴寒,象征著藏族人民堅強勇敢的性格,它是什么花?????4、歌曲中唱到的什么是青稞酒?什么是酥油燈?????師:同學們,從大家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你們對西藏有了很深的了解,但是老師相信你們最了解的應該是自己的家鄉,你能將家鄉的風土人情創編到歌曲當中嗎?大家一起來試一試吧!四、鞏固練習:????1、小組合作學習(根據拉薩謠的曲調結合自己家鄉的風土人情改編歌詞)。????2、展示方式(每組選派一名代表上臺表演,其他同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伴奏)。????3、鼓勵方式(評選最優秀的一組授予優秀創編榮譽稱號。????????五、教師總結剛才同學們回答了有關西藏的一些知識,同時也了解了西藏的風土人情,還學習了優美的藏族舞蹈。這節課我們的收獲真不少。西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藏族人民更是能歌善舞,請同學們課后收集有關藏族的音樂作品,讓我們在下節課開一個“走進西藏”音樂會。六、作業布置:復習唱歌的內容七、板書設計:課后反思:第二周課題:新疆舞曲第二教授時間: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通過欣賞馬頭琴演奏的《新疆舞曲第二號》,感受樂曲悲壯的情緒。2.認識馬頭琴,并感受其音色。二、過程與方法:通過跟讀,觀看課件,聽歌曲進行授課。三、情感態度與價值感:欣賞《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花兒”的特點。教學重點:通過欣賞和學唱,了解維吾爾族民歌歌的特點。教學難點:演唱時能夠準確表達歌曲情感。課型:新授課教學法:講解法,引導法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課程資源:課件教學過程:一,前提測評:讓學生齊唱國歌。二、導入1.學生聆聽歌曲《愛我中華》進教室。2.活動看服飾猜民族。3.活動聽音樂猜民族。三、教學內容:欣賞《新疆舞曲第二號》。1.教師出示蒙古草原風情,并初次聆聽歌曲《新疆舞曲第二號》,感受情緒和內容。2.教師、學生配樂講述歌曲內容。3.教師邊介紹,學生邊欣賞:在北方蒙古高原上,生活著一個古老民族――維吾爾族,他們過著游牧和狩獵生活。維吾爾族又是個善戰的民族,新疆舞曲第二號就是維吾爾族歷史英雄人物之一。欣賞歌曲的同時,用心感受蒙古歌曲的韻味。4.教師介紹維吾爾族民歌特點。長調和短調,這首《新疆舞曲第二號》是短調維吾爾族民歌,具有很強的敘事性。5.介紹樂器,出示馬頭琴圖片。教師介紹:這首民歌流傳很廣,除了電影還有很多種藝術形式都表現了這個內容。馬頭琴是維吾爾族的特有樂器,聽到它的聲音我們就會聯想到美麗寬闊的大草原。6.聆聽馬頭琴演奏《新疆舞曲第二號》,學生感受馬頭琴的音色。7.學唱歌曲。師:聆聽了馬頭琴悠揚渾厚的聲音,我們也用我們的聲音來贊頌我們的民族英雄。9. 再次聆聽歌曲《新疆舞曲第二號》,體會歌曲情緒。四、鞏固練習:教師出示《新疆舞曲第二號》歌曲譜例跟琴視唱歌曲。(教師指導長音要唱夠拍,換氣的地方唱得要準確。)五、課堂小結今天,我們欣賞了兩首少數民族的民歌。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習俗和文化,民歌也體現了這些生活習俗和文化。希望大家能夠用更多的時間,多欣賞我國的民間歌曲,通過它們去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和他們的文化。作業:復習歌詞板書設計:新疆舞曲第二號課后反思:第三周課題:《三峽的孩子愛三峽》授課時間:2、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能用活潑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2、了解三峽及三峽工程。通過與他人合作。3、能夠進行歌表演。二、過程與方法:通過課件播放,讓學生跟著學唱,分組練唱歌的方式來進行教學。3、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養成學生愛家鄉的情感。教學重點:了解三峽及三峽工程,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學難點: 1、歌曲中的變換拍的準確掌握。2、能夠通過與他人合作來進行歌表演。教具準備: 電子琴、錄音機、磁帶、資料片、打擊樂器。教學過程:一、前提測評:奏唱國歌。二、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的第一大江的名字是什么嗎?誰能大家介紹介紹長江呢?可你們知道文明于世的三峽工程是在哪里建設的嗎?三、教學內容1、簡介三峽及三峽工程的作用三峽是萬里長江一段山水壯麗的大峽谷。它西起四川省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是由巫峽、西陵峽和瞿塘峽組成的。為了更好的利用三峽的水資源為人民造福,我國幾代領導人都十分關注三峽工程的開發與建設。三峽工程能夠改善航運、推動發展農村養殖業、發電、防洪、發展旅游業。(一)學唱歌曲三峽工程給我們帶來這么多的好處,你們想一想住在三峽附近的人們高興嗎?現在我們就來聽一聽三峽的小朋友對三峽工程的熱愛吧!2、聽歌曲聽錄音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緒。3、再聽歌曲說一說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歌曲向人們述說了什么?4、學唱歌曲(1)隨師輕聲的哼唱歌曲。(強調變換拍時值的準確掌握)(2)師生接龍唱歌曲。(師生相互交換)(3)學生隨師的琴聲唱歌曲。(二)歌曲處理(1)討論用什么樣的速度及情緒才能表現出三峽孩子對三峽的熱愛呢?(速度:稍快,情緒:活潑歡快)(2)全體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三)設計領唱與齊唱討論怎樣設計歌曲的領唱與齊唱,并演唱。四、鞏固練習:學生自主分組,進歌曲的創編表演。(伴奏組、演唱組、舞蹈組)五、課堂小結 :三峽是我們祖國的驕傲,三峽工程表現了我國的繁榮富強,不僅三峽的孩子愛三峽,全國的少年兒童都熱愛三峽。最后讓我們再一次的演。六、作業布置:復習唱歌的內容七、板書設計:欣賞《北京喜訊到邊寨》聽歌曲聽錄音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緒。課后反思:第四周課題:《拉薩謠》授課時間: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欣賞《北京喜訊到邊寨》2、?復習唱好《拉薩謠》3、?聆聽《東北秧歌》4、?練習東北秧歌的基本動作二、過程與方法:通過聆聽《北京喜訊到邊寨》感受民族管弦樂,體會苗族、彝族音樂風格行教學。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養成學生愛家鄉的情感。學跳秧歌的基本舞步,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情感教學重點:讓學生感情豐富唱好《拉薩謠》教學難點:?通過聆聽《北京喜訊到邊寨》感受民族管弦樂,體會苗族、彝族音樂風格。課型:新授課教學方法:讓學生欣賞,跟著學唱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教學準備:風琴、多媒體教學過程:一、前提測評:這是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調改編的管弦樂曲,曲調歡快、熱二、導入??新課: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一首藏族歌曲《拉薩謠》,今天我們一起復習復習,要唱得更好一點。”三、教學內容1、學生齊唱。(二)??開始上課2、?跟錄音演唱。3、?難點指導,跟伴奏帶讓學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4、?過渡聆聽《北京喜訊到邊寨》。師:“演唱完畬族歌曲,接下來我們來欣賞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調改編的曲子《北京喜訊到邊寨》?!?br/>5、?讓孩子看著簡譜聆聽,感受三部分七個主題的音樂旋律。6、?讓學生談談聽后感,教師總結。7、?完成聽聽想想問題。8、?聆聽《東北秧歌》,讓學生猜猜此音樂的舞種。9、?引出“秧歌舞”。10、?教師示范跳“秧歌舞”,學生喊口令。11、動作分解教學……四、鞏固練習:讓孩子看著簡譜聆聽,感受三部分七個主題的音樂旋律。??五、課堂小結通過多次聆聽感悟,學生們能夠分辨出來每首曲子的優美之處,并產生愛國情懷。六、作業布置:復習唱歌的內容七、板書設計:《拉薩謠》教師示范跳“秧歌舞”,學生喊口令。動作分解教學……課后反思:第五周課題:《拉薩謠》授課時間: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欣賞《北京喜訊到邊寨》2、?復習唱好《拉薩謠》3、?聆聽《東北秧歌》4、?練習東北秧歌的基本動作二、過程與方法:通過聆聽《北京喜訊到邊寨》感受民族管弦樂,體會苗族、彝族音樂風格行教學。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養成學生愛家鄉的情感。學跳秧歌的基本舞步,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情感教學重點:讓學生感情豐富唱好《拉薩謠》教學難點:?通過聆聽《北京喜訊到邊寨》感受民族管弦樂,體會苗族、彝族音樂風格。課型:新授課教學方法:讓學生欣賞,跟著學唱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教學準備:風琴、多媒體教學過程:一、前提測評:這是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調改編的管弦樂曲,曲調歡快、熱二、導入??新課: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一首藏族歌曲《拉薩謠》,今天我們一起復習復習,要唱得更好一點。”三、教學內容1、學生齊唱。(二)??開始上課2、?跟錄音演唱。3、?難點指導,跟伴奏帶讓學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4、?過渡聆聽《北京喜訊到邊寨》。師:“演唱完畬族歌曲,接下來我們來欣賞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調改編的曲子《北京喜訊到邊寨》?!?br/>5、?讓孩子看著簡譜聆聽,感受三部分七個主題的音樂旋律。6、?讓學生談談聽后感,教師總結。7、?完成聽聽想想問題。8、?聆聽《東北秧歌》,讓學生猜猜此音樂的舞種。9、?引出“秧歌舞”。10、?教師示范跳“秧歌舞”,學生喊口令。11、動作分解教學……四、鞏固練習:讓孩子看著簡譜聆聽,感受三部分七個主題的音樂旋律。??五、課堂小結通過多次聆聽感悟,學生們能夠分辨出來每首曲子的優美之處,并產生愛國情懷。六、作業布置:復習唱歌的內容七、板書設計:《拉薩謠》教師示范跳“秧歌舞”,學生喊口令。動作分解教學……課后反思:第六周課題:《第二單元手拉手,地球村》。授課時間: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初步理解“地球村”的含義,關注世界和平事業和綠色事業,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思想情感,教育學生熱愛世界和平保護綠色環境。??二、過程與方法:通過課件播放,讓學生跟著學唱,分組練唱歌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養成學生愛家鄉的情感。教學重難點:學會《手拉手,地球村》。教學過程:一、前提測評:奏唱國歌。二、導入新課:1、同學們誰知道“地球村”是什么意思?2、復習演唱前面學習過的歌曲。注意引導表達歌曲的情緒,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3、通過與以前學習過的歌曲情緒的聯系或對比引入本課將要學習的歌曲。4、聽歌曲教唱錄音(合唱)。聽后引導學生簡單討論。二、學習新歌《手拉手,地球村》。(二)學習歌曲(保護地球)階段目標:本環節教學目的是為了調動學生的飽滿的熱情,輕松掌握歌曲,通過演唱激發學生保護地球的愿望?!净顒印浚ㄒ唬雎牳枨?br/>交流學習同學們,請大家帶著問題聆聽歌曲《手拉手,地球村》。這首歌曲的情緒怎樣?歌曲中你聽到了哪幾種演唱形式?【活動】播放音樂。學生聆聽歌曲,自由回答說出自己的感受,在交流中學習。生:(情緒)歌曲的情緒是歡快的、歌曲的情緒是熱烈的、我覺得這首歌曲中有的地方是歡快的,有的地方很優美。(演唱形式)齊唱、合唱。上面的同學都說得很好,我們再次聆聽歌曲,聽一聽這首歌曲分成幾段?歌中你除了聽到小朋友的歌聲外,還聽到了什么聲音?歌曲分成兩段,歌曲除了歌聲外,還聽到了拍手聲音、還聽到了打擊樂器的聲音。剛才同學們說的很好,除了歌聲外,的確還有擊掌的聲音。現在我請同學們和我一起配合,請你邊聽音樂邊在空拍處拍手。(聆聽三次音樂,熟悉音樂)【活動】(二)共同參與合作學習1、出示課件,分組進行難點節奏練習。X0X0X0|X.XXXX|X00XXXX0|X0X.XX|X00Xxxxx|x0xxx|x.xxx|x002、分組展示自己的成果,讀節奏。3、全班齊讀節奏。4、把相應曲譜填入節奏中唱一唱(并當做發聲練習,提示聲音位置。5、學唱歌曲第一樂段:師彈奏旋律,學生試唱曲譜,(同學將學唱過程中最困難的地方提出來寫到黑板上,由老師集中進行指導6、跟琴學唱歌詞7、學唱歌曲第二樂段:(1)老師彈奏第一聲部的旋律,全班同學跟琴用啦演唱。(2)師彈琴,生試唱曲譜。(3)生唱曲譜,師用打擊樂伴奏(0xx)形式(4)教師彈琴,學生演唱歌詞。四、鞏固練習:教師彈琴,學生演唱歌詞。?????五、課堂小結剛才同學們回答了有關西藏的一些知識,同時也了解了西藏的風土人情,還學習了優美的藏族舞蹈。這節課我們的收獲真不少。西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藏族人民更是能歌善舞,請同學們課后收集有關藏族的音樂作品,讓我們在下節課開一個“走進西藏”音樂會。六、作業布置:復習唱歌的內容七、板書設計:學會《手拉手,地球村》。課后反思:第七周課題:《留給我》授課時間: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用自然、真摯的歌聲演唱歌曲《留給我》。????二、過程與方法:通過演唱歌曲,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認識到熱愛地球、熱愛大自然對于我沒人類的重要,愛護環境,人人有責,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培養學生對社會、對人類、對地球的責任。教學重難點:真摯的歌聲演唱歌曲《留給我》。課型:新授課教學方法:讓學生欣賞,跟著學唱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教學準備:風琴、多媒體教學過程:教學過程:一、前提測評:奏唱國歌。二、導入新課: 一、創設情境,走進音樂。(學生聽音樂進教室,老師面帶微笑,站在學生中間。) 師:同學們好,歡迎大家來到音樂樂園三、教學內容二、教具激趣,解決難點。師:同學們看大屏幕!(播放課件,出示歌曲中的難點節奏,讓學生通大屏幕能清楚直接地看到問題,并一起開動腦筋利用身體的各個部位或打擊樂器來解決問題。)XXXXXXX|X?XX-|師:誰來讀讀,拍拍,或用你身邊的樂器敲擊出節奏?生1:(很自信的)有節奏地讀。(其中符點處節奏不準確)師:(給予肯定)你真勇敢,第一個挑戰難點。(指出符點處的錯誤繼續提問)誰來幫幫他生2:有節奏地讀。師:(肯定的)你太棒了,讀得完全正確。(然后男生讀、女生讀、分小組讀等等)師:同學們齊讀節奏。(反復讀,熟悉難點節奏)師:誰能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這段節奏?生2:有節奏地拍手。(生齊拍)生3:有節奏地跺腳。(生齊跺)生4:有節奏地用響板敲擊。(生用雙響筒、串鈴、三角鐵、碰鐘等樂器敲擊和齊奏。)三、審美體驗,表現音樂。師:剛才大家表現得太棒了,所以老師想送給大家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名字叫《留給我》,同學們邊聽歌曲邊看大屏幕上的歌詞,聽聽這首歌曲唱了些什么?(播放歌曲《留給我》的錄音范唱)生1:歌曲告訴我們應該注意不要主空氣污染,這樣我們可以看見很多的藍天,主樹木更好地生長。生2:歌中唱了留下小河,很多的小河就可以匯成大海,留下大海給沙漠。生3:老師,我知道了,這首歌告訴我們要保護環境。師:(這是孩子們結合生活實際,發自內心地表述)同學們說得真好!歌曲中唱到“留下太陽、留下森林、留下小河、留下草原”,你覺得這首歌曲應該用什么樣的口氣來演唱,是命令還是祈求?為什么?生:應該用祈求的口氣演唱。因為環境保護迫在眉睫,我們應該馬上行動起來,保護環境!師:(培養美讀,感受歌曲情緒)請同學們帶著你真實的感受,把歌詞當作一首詩,伴著歌曲伴奏來讀一讀。生:按要求自由讀歌詞。生:幾名學生讀歌詞。生:然后齊讀。師:(肯定的)同學們讀得真好,把自己真實的感情完全投入到歌曲里了。再次欣賞歌曲,聽完后說說歌曲情緒是怎樣的?(播放歌曲范唱)生:優美、抒情。師:你喜歡歌曲的哪一句?老師彈琴,你能加上歌詞唱一唱嗎?生1:(很自信的)我來唱唱“留下太陽……給沙漠給沙漠”。師:請你帶領大家一起唱。生:齊唱本樂句。(熟悉樂句旋律)生2:(特別自信的)老師我喜歡“留下星星……留下綠草”這句,我來唱唱。 師:唱得真棒,請我帶領大家一起唱。生:齊唱。(熟悉樂句旋律)師:再次聽歌曲,你能在歌曲中找到和大屏幕上的節奏相同的樂句嗎?(找歌曲中的難點樂句)(播放歌曲《留給我》范唱) 生:“留下小鳥,留下鮮花”這句節奏與屏幕上的節奏相同。 師:老師彈琴誰能唱唱? 生:試唱難點樂句。師:指導。生:先讀節奏,再按節奏讀歌詞,最后彈琴加歌詞。(由易到難,一步一步增加難度,解決難點樂句)師:同學們真棒,歌曲的最難點已經解決啦!下面大家跟著音樂一起唱唱。(播放歌曲范唱)生:齊唱歌曲。師:同學們真棒,帶著最真實的感受跟伴奏演唱歌曲。(播放歌曲《留給我》伴奏四、合作探討實現創新。師:《留給我》這首歌中運用了兩種演唱形式,領唱和齊唱。你能聽出哪部分是領唱,哪部分是齊唱嗎?生:“留下太陽吧……給沙漠給沙漠”是領唱,“留下綠洲……留給我和媽媽”是齊唱。 師:再聽歌曲,判斷他回答得是否正確?(播放歌曲范唱) 生:(肯定解答)回答正確。師:小組合作討論、創編,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形式來表現歌曲,然后隨著音樂即興演奏、表演。(小組討論并展示生1師:你能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對這首歌曲的感受嗎?生1: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生2:我要做保護環境的小衛士,時時宣傳環保,處處宣傳環保。師:同學們說得真好!希望大家能趕快行動起來保護環境,使我們的家園變得越來越美麗。 生:伴著歌曲《留給我》優美的旋律走出教室。四、鞏固練習:齊唱。(熟悉樂句旋律)?????五、課堂小結剛才同學們回答了有關西藏的一些知識,同時也了解了風土人情,還學習了優美舞蹈。這節課我們的收獲真不少。西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請同學們課后收集有關藏族的音樂作品,讓我們在下節課開一個“走進西藏”音樂會。六、作業布置:復習唱歌的內容七、板書設計:歌聲演唱歌曲《留給我》播放歌曲《留給我》伴奏四、合作探討實現創新。領唱和齊唱。你能聽出哪部分是領唱,哪部分是齊唱課后反思:第八周課題:欣賞大河之舞授課時間: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欣賞樂曲《大河之舞》,感受愛爾蘭民族的熱情奔放。?二、過程與方法:結合相關資料,了解愛爾蘭民族特色和踢踏舞。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養成學生愛家鄉的情感。教學重難點:????能隨教師琴聲視唱曲譜。課型:新授課教學方法:讓學生欣賞,跟著學唱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教學準備:風琴、多媒體教學過程:1、前提測評:歌聲演唱歌曲《留給我》2、導入新課:?播放歌曲。討論:這首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感?你從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第二次播放歌曲,介紹愛爾蘭民族音樂(?http:?/??/?k.?/?yinyue?/?"\t"_blank?)舞蹈傳統特色。???4、播放《大河之舞》音像資料,進一步感受愛爾蘭音樂、舞蹈的熱情奔放。???5、跟著電視學跳踢踏舞。???6、再聽音樂,感受樂曲節奏的變化。并讓學生(?http:?/??/?www.?/??)用踢踏的形式表現出來。???7、小結。???2、活動:稍息立正站好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在聽賞中感受歌曲的熱烈,激發學生表現音樂的興趣。???2、能根據音樂的節奏,自編韻律操,表現音樂。???教學過程:???1、復習上節課相關內容。???2、聽賞范曉萱翻唱的歌曲《稍息立正站好》。初步感受樂曲的熱烈和強烈的節感。???3、說一說歌曲的特點。???4、跟著錄音學唱歌曲第二段。???5、學生根據歌曲內容、節奏分組自編動作。???6、各組表演。???7、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編排動作。???8、跟著音樂表演韻律操。???四、鞏固練習:各組表演。????五、課堂小結剛才同學們回答了有關一些知識,同時也了解了風土人情,還學習了優美的舞蹈。這節課我們的收獲真不少。西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更是能歌善舞,請同學們課后收集有關藏族的音樂作品,讓我們在下節課開一個“走進西藏”音樂會。六、作業布置:復習唱歌的內容七、板書設計:欣賞樂曲《大河之舞》,感受愛爾蘭民族的熱情奔放課后反思:???第九周課題:《小步舞曲》。授課時間: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模唱、記憶小步舞曲第一主題旋律,聽辨和標記樂曲段落。二、過程與方法:通過課件播放,讓學生跟著學唱,分組練唱歌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了解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有興趣自己收集相關資料并向同學介紹。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養成學生愛家鄉的情感。教學重難點:????1.能聽辨出樂曲的結構,并用簡單的圖式表現。2.模唱記憶第一段主題。課型:新授課教學方法:讓學生欣賞,跟著學唱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教學準備:風琴、多媒體教學過程:一、前提測評:復習上節課相關內容。二、導入新課:????欣賞歌曲《不想長大》,感受歌曲輕快活潑的情緒。師:這么時尚的歌曲中的有些旋律出自離我們有200多年之久遠的作曲家莫扎特。讓我們來走進莫扎特走進古典音樂的殿堂。三、教學內容一、欣賞小步舞曲1.教師介紹小步舞曲的風格特征。“小步舞”是一種起源于歐洲民間的三拍子舞蹈,原流行于法國宮廷中,因其舞蹈的步子較小而得名?!靶〔轿琛彼俣戎杏?,能描繪許多禮儀上的動態,風格典雅。《小步舞曲》的音樂特點是旋律流暢、優美、華麗,節奏多用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也有的作曲家在作品中選用帶符點的節奏,使得樂曲更具有推動力,伴奏簡單清晰。2.初次聆聽樂曲《小步舞曲》。教學要求:感受樂曲的情緒,感受樂曲的整體段落,聽辨樂曲的演奏樂器。3.分段欣賞。(一)聽賞第一部分。(教師播放《小步舞曲》第一部分音頻)①教學要求:熟悉樂曲第一部分。師:聽辨第一部分有幾種不同的旋律。學生自由回答。教師講解:再次聆聽第一部分,感受樂曲第一部分兩種旋律宛如對話般呈現的形式。宛如公主和王子在舞會中相識,你一言我一語在對話在舞蹈。教師指導:學生先以較慢的速度讀出節奏,然后跟琴進行演唱,注意空拍處要做到聲斷氣不斷,這樣才能表現樂曲輕巧俏皮的感覺。師:第二旋律宛如王子娓娓動聽的話語,我們來感受一下旋律線的方向,感受樂曲的情緒。②完整聽第一部分音頻。(二)聽賞第二部分。(教師播放《小步舞曲》第二部分音頻)師:請跟著樂曲劃拍,聽辨這段旋律的節奏特點。生:每拍四個音,節奏緊湊,旋律流暢華麗。師:我們來當一名鋼琴家怎么來演繹一下莫扎特的音樂。(用OO節奏來演奏一遍。)(三)聽賞第三部分。(教師播放《小步舞曲》第三部分音頻)師:請同學聽賞第三部分重復的是哪一部分音樂,并用圖形表現樂曲的旋律層次。(學生活動)4.再次完整欣賞樂曲《小步舞曲》。教學要求:學生加入舞蹈和節奏聲勢。5.欣賞莫扎特的另一部作品四十交響曲,感受莫扎特音樂浪漫典雅輕快活潑的特點,重點聽第三樂章具有小步舞曲風格的音樂。(播放《g小調四十交響曲》音頻)??四、鞏固練習:再次完整欣賞樂曲《小步舞曲》。?五、課堂小結這首《小步舞曲》曾被改編為鋼琴、小提琴、長笛等樂器的獨奏曲,這里選用的是小提琴獨奏的形式。六、作業布置:復習唱歌的內容七、板書設計:《小步舞曲》請同學聽賞第三部分重復的是哪一部分音樂,并用圖形表現樂曲的旋律層次。(學生活動)課后反思:第十周課題:《欣賞天堂》授課時間: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欣賞音樂,學習用點、線和色彩畫感受,培養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二、過程與方法:通過課件播放,讓學生跟著學唱,分組練唱歌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養成學生愛家鄉的情感。教學重難點:?????能隨教師琴聲視唱曲譜。課型:新授課教學方法:讓學生欣賞,跟著學唱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教學準備:風琴、多媒體教學過程:一、前提測評:復習上節課的內容二、導入新課:????聽音樂進教室三、教學內容???二、師生問好???三、聽記:(簡單的旋律)1=F2/4???112┃(323)┃5653┃2—┃???(2532)┃(123)┃2161┃5-║???方法:A、師奏F大調音階(上引、下行)生仔細聆聽,并分析拍號。???B、師旋律奏一遍,生隨音樂用手指劃拍(學生應規定速度)???C、師重復彈,生記下各音???D、師再次彈奏,生同時默唱、校正、糾錯???E、將聽記內容唱一唱???四、念念拍拍:???導入:剛才老師(?http:?/??/?www.?/??)測查了同學們的聽音導入:剛才老師測查了同學們的聽音考考大家。???(出示小黑板)???(1)XXX┃XXX┃XXXXX┃X-║???(2)X·XXX┃XXX┃XXXXXX┃X-║???A、分析拍號后,生自行準備,1-4組第一條,其余的第二條。???B、請個別生念念拍拍,(注意:XXX,XXXXXXX較難),后集體評議???C、要求勻速進行節奏練習,整體的可由慢到快。???對照下面三組節奏,按老師所拍的先后次序,把序號填寫在括號里:???(?)XXXXX┃X-║???(?)XXX┃XXX║???(?)XXXXXX┃X?-║???方法:A、請個別學生上面拍打,其余評議是否正確。???B、生自由練習???C、聽老師打節奏,將序號填在相應的小括號中。???D、按序號連起來練習???五、欣賞歌曲《天堂》。???1、播放歌曲。???2、討論:這首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感?你從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3、第二次播放歌曲,討論:A、歌曲具有哪個民族特色????B、歌曲曲調由兩部分第一部分優美、深情表現了對家鄉的贊美,第二部分高亢、充滿激情,表現了對家鄉的無比熱愛,這種變化是怎么表現出來的????4、第三次播放音樂,讓學生邊聽邊用曲線畫,感受音樂的起伏變化。???5六、欣賞歌曲《牧民的一天》。方法同上。四、鞏固練習:完成17頁填空練習,并練習唱一唱。五、課堂小結剛才同學們回答了有關西藏的一些知識,同時也了解了西藏的風土人情,還學習了優美的藏族舞蹈。這節課我們的收獲真不少。西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藏族人民更是能歌善舞,請同學們課后收集有關藏族的音樂作品,讓我們在下節課開一個“走進西藏”音樂會。六、作業布置:復習唱歌的內容七、板書設計:欣賞歌曲《天堂》。???播放歌曲。課后反思:第十一周課題:《稍息立正站好》。授課時間: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通過欣賞、模唱,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激發學生表現音樂的興趣。?????二、過程與方法:通過課件播放,讓學生跟著學唱,分組練唱歌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養成學生愛家鄉的情感。教學重難點:?????能隨教師琴聲視唱曲譜。課型:新授課教學方法:讓學生欣賞,跟著學唱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教學準備:風琴、多媒體教學過程:一、前提測評:奏唱自己喜歡的歌。3、導入新課:?????教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首非常動聽的歌曲,它會帶領同學們來到一個神秘的地方,會給同學們帶來美的享受,我們一起來聽。4、教學內容聆聽《稍息立正站好》,導入新課教學。提問:這是哪部動畫片中的插曲?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學生回答:這首歌是日本動畫片《櫻桃小丸子》中的插曲,名字叫《稍息立正站好》。師:這首歌曲隨動畫片流傳到臺灣后由臺灣著名詞人、素有音樂界鬼才之稱的許常德填詞,著名歌星范曉萱演唱后廣泛流傳,今天我們就來欣賞這首深受同學們喜愛的歌曲。二、歌曲欣賞1.初聽歌曲《稍息立正站好》:提問:這首歌曲是什么情緒?你從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師:這首歌曲活潑歡快,表現了當今孩子們盼望長大卻又無法克制自己缺點的矛盾心理。教學要求:學生初步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情緒和強烈的節奏感。2.復聽:學生小聲哼唱旋律,體會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3.跟著錄音學唱歌曲第二段。老師指導學生唱好第二段中的切分節奏和歌詞中的“噼哩啪啦”和“呼嚕嘩啦”等詞。三、音樂活動1.欣賞《稍息立正站好》的動畫。2.跟著老師學習韻律操的動作。(1)全體同學立正站好,老師提出學習韻律操的要求。(2)跟著老師學習韻律操的分解動作。老師動作要優美,富有表情和節奏感,采用分句教授的形式進行教學。(3)完整做韻律操《稍息立正站好》。3.分組展示。(1)跟著音樂分小組進行表演。(2)分組展示,師生共同評價。???????四、鞏固練習:跟著音樂分小組進行表演。?????五、課堂小結剛才同學們回答了有關西藏的一些知識,同時也了解了西藏的風土人情,還學習了優美的藏族舞蹈。這節課我們的收獲真不少。西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藏族人民更是能歌善舞,請同學們課后收集有關藏族的音樂作品,讓我們在下節課開一個“走進西藏”音樂會。六、作業布置:復習唱歌的內容七、板書設計:《稍息立正站好》。欣賞《稍息立正站好》的動畫。課后反思:第十二周課題:《電閃雷鳴波爾卡》授課時間: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能認真聽賞《電閃雷鳴波爾卡》,感受音樂所表現的風、雨、雷、電的音樂形象。在一系列的音樂活動中,了解樂曲的三部曲式結構,體驗并表現音樂鮮明的力度變化與熱烈歡快的情緒。二、過程與方法:通過課件播放,讓學生跟著學唱,分組練唱歌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積極參加音樂活動,培養自身的節奏感。了解與音樂相關的背景知識。教學重難點:???????能準確的拍擊出“風雨雷電”節奏。課型:新授課教學方法:讓學生欣賞,跟著學唱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教學準備:風琴、多媒體教學過程:一、前提測評:復習上節課的內容2、導入新課:?教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首非常動聽的歌曲,它會帶領同學們來到一個神秘的地方,會給同學們帶來美的享受,我們一起來聽。(錄音播放《走進西藏》學生靜聽)三、教學內容一、師生問好拍手節奏練習(上課鈴聲)二、節奏練習師:同學們,在講新課之前,我們來玩一個節奏游戲。我這里有兩行空白節奏,你要用自己的耳朵仔細聽,然后把節奏模仿出來!(1—6步驟每一條都這樣走一遍)1、展示空白節奏00|00|00|00|00|00|00|00||2、模仿節奏(用拍手的方式)3、填充節奏(用磁鐵粘在黑板上表示節奏)4、加快到原速144拍/每秒,再讓學生嘗試拍擊。師:我們剛才的速度是120,讓我們嘗試144的速度,看能不能拍的同樣好。5、聽旋律片段,找到拍過的節奏(要求學生仔細聽,不拍)師:讓我們來聽聽下面的這段旋律,看你能不能從旋律中找到剛才我們拍的節奏。6、再次聆聽,準確的拍出以上節奏(老師用手勢提醒)第一條節奏(先分開聽辨,然后再合起來拍)00|00|00|00|x-|00|x﹣|00||00|00|00|00|x0|x0|x0|x0||00|00|00|00|x-|00|x﹣|00|00|00|00|00|x0|x0|x0|x0||第二條節奏00|00|00|xx|00|xx|00|xx||7、再次聆聽,感受“電閃雷鳴”引出標題《電閃雷鳴波爾卡》師:所以我們這首樂曲就叫做《電閃雷鳴波爾卡》,你真棒!三、欣賞樂曲1、完整聆聽樂曲(聽到什么樂器?除了“電閃雷鳴”的響聲,還有什么聲音?)師:現在讓我們一起完整的聽一聽《電閃雷鳴波爾卡》,在聽的時候除了找到“電閃雷鳴”的響聲,還能聽到什么聲音?2、聽音樂跟著老師畫出旋律線條師:請同學們伸出右手食指,我們一起來畫一畫這首樂曲的旋律線條。3、了解樂曲結構師:像這樣的三個部分就構成了A-B-A'三部曲式。為什么第三部分是我用的是A'而不是A呢?師:因為這個部分和A雖然長得很相像但還是有不同的地方,所以就用A'表示。4、找到圖示中表示風雨雷電的圖示師:現在我們來看一看我們畫的旋律線條,你覺得這個像什么?(順序:雨、電、雷、風)5、找到適合表現風雨雷電的樂器,并模仿出雷電聲音合適的拍擊方法。(啟發學生利用身旁的物品)師:找一找用什么樂器來表現雨的聲音?那雷聲還能用什么物體表現出來?6、了解“風雨雷電”之后,分段將節奏拍得更有表現力(風雨——歡快,雷電——熱情)師: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形容這首樂曲,你會用什么詞?四、配上打擊樂器1、分角色用樂器進行表演(第一次表演)2、相互說一說對方的優缺點3、有表情得完整表演(第二次表演)風雨——歡快,雷電——熱情???????四、鞏固練習: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形容這首樂曲,你會用什么詞??????五、課堂小結你覺得作者創作的這首《電閃雷鳴波爾卡》好聽嗎?(好聽!)我們能聽到這么好聽的音樂作品除了離不開作者的創作,也離不開我們交響樂團的音樂家他們的精彩演繹。今天,除了有好聽的音樂。我還帶來了2009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上精彩的表演,你們想看嗎?六、作業布置:復習唱歌的內容七、板書設計:電閃雷鳴波爾卡????風雨——歡快,雷電——熱情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形容這首樂曲,你會用什么詞?課后反思:第十三周課題:學習歌曲《平安夜》授課時間: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用優美、和諧的聲音演唱歌曲,感受寧靜,祥和的氣氛,了解歌曲的創作經歷。?????二、過程與方法:通過課件播放,讓學生跟著學唱,分組練唱歌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欣賞不同形式的《平安夜》。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養成學生愛家鄉的情感。欣賞不同形式的《平安夜》。教學重難點:???????用優美、和諧的聲音演唱歌曲,感受寧靜,祥和的氣氛,了解歌曲的創作經歷。課型:新授課教學方法:讓學生欣賞,跟著學唱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教學準備:風琴、多媒體教學過程:一、前提測評:復習上節課學過的內容二、導入新課:????1、播放歌曲《鈴兒響叮當》設問:什么節日能聽到這首歌?2、與圣誕節有關的音樂你們還知道哪些?????三、教學內容二、學習歌曲。1、教師帶領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2、學習高聲部旋律,學習用口琴吹奏歌曲《平安夜》3、學習低聲部的旋律,學習用口琴吹奏歌曲《平安夜》。4、練習合奏三、分組用各種形式演唱歌曲四、各組匯報展示五、欣賞吉他演奏《平安夜》和電子琴演奏《平安夜》。四、鞏固練習:分組用各種形式演唱歌曲?????五、課堂小結好,同學們說的非常好,課后請同學們為我們的節日策劃一份歌單,比如說春節組,六一組,八一組,國慶組。在下節課上可以把你找到的歌曲演唱給同學們聽,一展風采。好不好?生:好。六、作業布置:復習唱歌的內容七、板書設計:學習歌曲《平安夜》欣賞吉他演奏《平安夜》和電子琴演奏《平安夜》。分組用各種形式演唱歌曲課后反思:第十四周課題:音樂活動“新年音樂會”授課時間: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用滿懷深情的歌聲表達祝福祖國的心愿,激發學生對美好幸福生活的熱愛之情。?????二、過程與方法:進一步了解不同民族的音樂文化,激發學生對祖國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以班級召開一次“迎新年音樂聯歡會”表達同學們對未來的美好祝福。教學重難點:能準確地演唱前八分休止符和附點八分音符。能準確地把握歌曲的演唱情緒,并飽含熱情的演唱《祝愿歌》。課型:新授課教學方法:讓學生欣賞,跟著學唱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教學準備:風琴、多媒體教學過程:一、前提測評:新年快要到了大家想用怎樣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來呢3、導入新大家描述的非常好,在不同的節日里,我們都會用不同的慶祝方式來表達我們的情感,但是無論在任何一個節日的慶典中,歌聲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最直接的表達情感的方式,而且不同的節日里有不同的歌曲適合我們演唱,今天,我們就來學唱《祝愿歌》。三、教學內容師:老師想問下從年前到年末,我們要快樂的度過許許多多的節日,你們知道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呢?生: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等等師:首先先請同學們聽賞幾首歌曲的片段,并說出它們的歌名以及適合在什么節日演唱。(出示課件)生齊:《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國》師:那適合在哪個節日里演唱呢?生齊:國慶節。師:非常正確。(點課件)師:好,讓我們最后聽一首歌曲。生:《十五的月亮》在中秋節演唱比較合適師:對,非常好。(點課件)師:那大家可以看到,其實這四首歌曲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歌曲的內容與節日的主題是一致的。那么,有沒有在不同的節日里都適合演唱的歌曲呢?有的,今天我們就來學唱一首這樣的歌曲《祝愿歌》,請同學們打開書第48頁(出課件)。在學唱這首歌之前,我們先來聽賞一遍,請同學們認真體會歌詞的意義,感受一下歌曲的演唱情緒是什么樣的?聽——《祝愿歌》師:好,聽完了,哪位同學能說說演唱情緒是什么樣的啊?用什么樣的速度比較好呢?生1:歡快的。生2:愉悅的,用稍快的速度師:現在老師再放一遍歌曲,這一遍請同學們看譜子,感受一下歌曲在節奏上有什么特點?生:不是很了解。師:整首歌曲在每個樂句的開頭都使用了前八分休止符,也就是弱起拍,這歌曲的拍號是2/4拍,它的強弱規律是一強一弱,在每個樂句的開頭使用前八分休止符,會給人一種輕松、愉快的感覺,這正好與歌曲的演唱情緒是相符合的,在這首歌曲中有兩種不同的含有前八分休止符的節奏型,還有一個附點八分音符,現在我們就用劃拍法來解決它們。(板書,講節奏型,二八,附點,切分)1)2/40512︳33‖2)2/4055︱6.644‖師:(用劃拍法唱節奏)注意附點,為了讓學生記住附點編一首順口溜附點附點小不點,像顆豆豆不起眼;它在音符右邊站,時值就要增一半。生:(學唱節奏與旋律)生:(視唱歌譜)師:我們可以把這首歌分為兩段,那同學們來說說從哪里可以把歌曲分為兩段呢?師:好,那這次我們請男同學來演唱第一段的A段,集體唱B段;第二段的A段由女同學演唱,B段集體演唱。讓我們再一次感受歌曲親切、歡快的演唱情緒。師:大家表現的都不錯,這首《祝愿歌》可以在很多節日里演唱,那么,它的內容也可以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也可以祝福我們的老師和其他關心幫助我們的親人和朋友。現在,請同學們一起跟著音樂再演唱一次吧。生:(唱)師:那你們能說說,這兩首歌曲適合在哪些節日里演唱呢?生1:《友誼地久天長》可以在元旦或者畢業會上演唱。生2:《感恩的心》可以在母親節送給媽媽。生3:《感恩的心》還可以在教師節演唱,送給老師。四、鞏固練習:請各組同學把自己最好的節目與大家進行交流。????五、課堂小結同學們說的非常好,課后請同學們為我們的節日策劃一份歌單,比如說春節組,六一組,八一組,國慶組。在下節課上可以把你找到的歌曲演唱給同學們聽,一展風采。好不好?六、作業布置:復習唱歌的內容七、板書設計:音樂活動“新年音樂會”聽——《祝愿歌》請各組同學把自己最好的節目與大家進行交流。《感恩的心》可以在母親節送給媽媽。《感恩的心》還可以在教師節演唱,送給老師。課后反思:五年級音樂教學計劃一、教學目標與任務: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這個階段我會注重作好以前和今后知識的銜接工作。我會采取多種方式策略,幫助學生自己熟練的應用所學過的知識。并要注意避免學生厭煩枯燥的樂理知識的學習,采取游戲的方式讓學生邊玩邊學。二、教學分析:1、唱歌是學習一些適合小學生延演唱的中外優秀歌曲。注重學生用力度、速度的變化手段表現歌曲情感,能夠獨立、自信地唱歌。2、欣賞教學是培養學生音樂感受、欣賞和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中外優秀音樂作品對于開闊學生視野,提高文化素養,豐富情感具有重要意義。3、識譜教學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必要環節。教學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把知識融入音樂實踐中去學習。避免單純而枯燥的講授,要從感性入手,深入淺出,逐步提高。4、綜合訓練為本課本的重要特色之一,旨在通過某一種形式(如歌唱發聲、節奏、律動、樂器演奏、音高聽辨、節奏與旋律的排列和音樂創作等)的練習、達到多種技能訓練或知識運用的要求,依照各課教學目的、既抓住訓練重點,又要有所兼顧,充分發揮每一條練習中所包含的訓練作用。??三、教材分析1、本學期教材的知識結構體系分析和技能訓練要求。2、本學期教材在學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3、教學重點、難點分析。本學期教材的知識結構體系分析和技能訓練要求。本冊教材內容有:歌曲八首,選用歌曲二首,每課還包括“唱”、“認”、“做”、“聽”等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系在一起。本學期教學內容包括唱歌、欣賞、器樂、視譜等,其要求如下:唱:學習緩吸緩呼的呼吸方法,學習用輕柔或有力的聲音完整的演唱歌曲。認:認識全音符,斷音記號。做:按照老師的要求做題目,比如:聽音選擇,合唱練習(?http:?/??/?www."\o"練習"\t"_blank?),用直線樂句合唱練習(?http:?/??/?www."\o"練習"\t"_blank?),選擇結束音。聽:欣賞歌曲,簡單介紹人聲分類常識幾常見的聲樂演唱形式。器樂:學習表達不同音樂風格,不同音樂情感的樂曲,提高演奏能力。。2、本學期教材在學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對于陶冶情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文化素養與審美能力,增進身心健康,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學重點、難點分析。教學重點:演唱歌曲,歌曲表演,做題目,欣賞。教學難點:感受各種拍子的特點,欣賞能力,審美情操的培養。四、學生分析: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對音樂課中涉及的樂理、演唱(演奏)技能、識譜等多多少少有了一些接觸,有的素質好的同學甚至可以說是已經有一定的水平,這給班級音樂課增強了不少活力。他們對音樂充滿了濃厚的興趣,但興趣卻不持久;他們喜歡在同學面前表現自己,卻又缺乏自信,害怕在同學面前表演時出丑;他們當中還會有一些小搗蛋鬼,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故意搗蛋,卻又不愿老師當著眾人的面批評他,作為教師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充分激發這些學生學習音樂,愛好音樂的興趣,對他們要多鼓勵多表現,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培養他們的感情。五、提高教學質量措施: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并注意備學生。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PAGE1烏吉熱克鄉巴什阿瓦提小學音樂教學進度計劃表年級:五年級科目:音樂任課教師:周次課時教學內容備注11學唱《依馬呀吉松》21欣賞《上去高山望平川》、《新疆舞曲第二號》31學唱《三峽的孩子愛三峽》41欣賞《北京喜訊到邊寨》復習唱好《拉薩謠》51欣賞《北京喜訊到邊寨》復習唱好《拉薩謠》61學唱《手拉手,地球村》、71欣賞《留給我》81欣賞《大河之舞》?91欣賞《小步舞曲》,唱歌《小步舞曲》101欣賞天堂111欣賞稍息立正站好121聽賞《電閃雷鳴波爾卡》131學唱《平安夜》142活動《新年音樂會》152復習162復習172復習182復習192考試202考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五年級上冊音樂.doc 五年級上學期音樂教學計劃.doc 五年級上音樂教學進度表人教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