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垂直的生計——安第斯山區世界主要山脈的分布一、安第斯山脈的自然環境說一說安第斯山脈的半球位置,在世界的位置,走向如何,在山脈中的地位怎樣?安第斯山脈位于西半球,從北到南縱貫南美大陸西部,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稱。此處結合世界地圖,找到秘魯的位置,旁邊國家巴西,亞馬孫河發源地,重要的是緯度位置結合世界地圖,找找秘魯的緯度位置2、氣候特征在一定范圍內,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逐漸降低。呈垂直變化。(每升高1000米,氣溫下降6℃)位于熱帶的秘魯境內的安第斯山脈,為什么又這樣的景觀呢?秘魯安第斯山區的自然環境假設山腳的氣溫為25℃,請計算不同海拔高度的氣溫。25℃16℃7℃﹣2℃若山腳溫度25℃,不同海拔溫度如何?景觀如何?(每升高1000米,氣溫下降6℃)熱帶雨林帶常綠闊葉林帶高山草甸帶積雪冰山帶一山有四季節、十里不同天自然環境總體特征:地勢崎嶇,海拔越高,氣候越寒冷,空氣稀薄。(惡劣)面對惡劣的自然條件,印第安人如何利用當地的自然環境因地制宜發展生產?山上山下不同的景觀低海拔:高海拔:玉米、馬鈴薯、小麥、大麥種植業畜牧業羊駝,駱馬羊駝駱馬閱讀教材,想一想:羊駝和駱馬在山區人們的衣、食、行中有哪些作用?馴養羊駝和駱馬為人們提供奶、肉、皮革和毛;利用駱馬作為山區的運輸工具2011年秘魯羊駝毛出口額超過4000萬美元。羊駝毛——纖維上帝安第斯山脈上走動的黃金山區的自然環境不僅影響著當地的生產而且也影響他們的生活衣羊駝毛質地輕柔,纖維細長,保暖性強,極為珍貴,有“纖維上帝”之美譽。山區的自然環境不僅影響著當地的生產而且也影響他們的生活食玉米和馬鈴薯是山區居民的主要糧食。秘魯人培育出抗寒的馬鈴薯品種,還發明了常年保存馬鈴薯營養價值的方法。此外,羊駝和駱馬的奶和肉也為人們提供豐富的食物。山區的自然環境不僅影響著當地的生產而且也影響他們的生活行駱馬能在崎嶇的高山峻嶺間行走自如,體小但耐饑渴。是當地居民的主要運輸工具。秘魯國徽左上角是什么動物的圖案?它出現在國徽上面說明了什么?羊駝在當地居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秘魯南美洲主要國家思考:印第安人為什么要這樣發展生產?體現了什么科學道理?順應自然規律,因地制宜地發展經濟,與自然和諧相處。衣食住行特色自然環境農業文明成就安第斯山區農業生產農業的垂直布局山上:畜牧業山下:種植業垂直的生計雪山干寒草原海拔高海拔低放牧馴養羊駝和駱馬山坡山谷開辟梯田,種植玉米、馬鈴薯、小麥和大麥自然條件氣候極為寒冷,經常遭受霜凍。生產方式海拔較低,溫度適宜海拔高海拔低荒漠草地針葉林草地雪山知識拓展:天山山脈某地景觀的垂直變化雪山草地針葉林帶草地荒漠夏季牧場春秋牧場冬季牧場轉場垂直牧場的特點:四季放牧秘魯的公路1、縱貫南美洲的山脈是()A、阿爾卑斯山脈B、喜馬拉雅山脈C、安第斯山脈D、落基山脈2、下列關于安第斯山的說法,錯誤的是()A、山下主要發展種植業,如玉米、馬鈴薯、小麥、大麥等B、山上主要發展畜牧業,如細毛羊、羔皮羊等C、山地氣溫隨海拔的增高而遞減D、安第斯山區主要的國家有秘魯、智力等3、安第斯山區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是()A、羊駝B、駱馬C、細毛羊D、牦牛4、有“纖維上帝”之美譽的是()A、美利奴羊毛B、藏羚羊毛C、羊駝毛D、綿羊毛5、安第斯山中段地帶是南美洲古代文明的發祥地,古代印第安人在這里創造了()A、瑪雅文明B、兩河文明C、印度河文明D、印加文明下列對安第斯山區的印地安人生產生活描述不準確的一項是()A印地安人開辟的梯田主要位于海拔較低的山谷和山坡處B.主要種植玉米、馬鈴薯、水稻、大麥、小麥等農作物C.在高海拔處主要放牧羊駝和牦牛D.為南美洲的開拓者,屬黃色人種C說一說安第斯山脈的半球位置,在世界的位置,走向如何,在山脈中的地位怎樣?一、安第斯山脈的自然環境安第斯山脈位于西半球,從北到南縱貫南美大陸西部,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稱。1、地理位置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