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0張PPT)部編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上第五單元從國共合作到國共對立第15課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備課無憂葉挺畢業于保定軍官學校,曾任孫中山侍衛營營長,1925年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團長,他率領部下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為第四軍贏得鐵軍稱號。他成為??名將視頻導入:黃埔軍校第五單元從國共合作到國共對立第15課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簡述第一次國共合作和北伐戰爭勝利進軍的主要史實;了解南京國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實。課標要求1.識記國共合作的實現和黃埔軍校的建立、北伐的主要對象和主要戰場,以及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2.理解北伐戰爭勝利進軍的原因,知道北伐戰爭與第一次國共合作、工農革命運動的關系3.認識北伐戰爭是中國各革命階級參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義戰爭重點:1.黃埔軍校的建立。2.北伐戰爭勝利進軍。難點:1.北伐戰爭勝利進軍的原因。 2.新三民主義與三大政策的關系學習目標1912年1923年二次革命京漢鐵路大罷工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中國的出路在何處?目標導學一、國共合作的實現新知講解材料二“國民黨正在墮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蓋今日革命,非學俄國不可……我黨今后之革命,非議俄為師,斷無成就。”——孫文結合所學知識及下列材料,思考國共合作實現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一工人階級尚未強大起來,自然不能產生一個強大的共產黨——一個廣大群眾的黨,以應目前中國革命之需要。……“依中國社會的現狀……中國現有的黨,只有國民黨比較是一個革命的黨。——中共三大宣言小組合作①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歐美列強卷土重來,加緊了對中國政治和經濟的控制與侵略。②北洋政府統治下的中國,軍閥割據混戰愈演愈烈,社會動蕩不安,經濟發展遇到嚴重障礙,廣大人民希望實現國內和平與統一。國內局勢1.原因目標導學一、國共合作的實現中國共產黨剛成立不久,力量還比較弱小,只有聯合其他革命力量,建立革命統一戰線,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共產黨國民黨領導人孫中山在辛亥革命后發動了一系列革命,結果都是以失敗而告終。孫中山開始認識到應該要尋找革命的新出路。國民黨影響大,孫中山革命立場堅定五四運動顯示出了人民力量的偉大;共產國際的促成共產黨與國民黨為何都向對方伸出友誼之手?1.原因目標導學一、國共合作的實現中共三大中共三大召開的時間、地點、內容?中共三大會址a時間:1923年6月b廣州地點:c內容:正式決定同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把國民黨改組為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革命同盟目標導學一、國共合作的實現2、中共三大3.國民黨一大的召開①時間、地點:1924年1月,廣州。②主要內容:a通過了反對帝國主義和打倒軍閥的主張;b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新三民主義);c確定共產黨員可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的原則。③影響: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政治基礎黨內合作是“合作”,不是“合并”目標導學一、國共合作的實現識圖學史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是國共兩黨合作的政治基礎。新三民主義平均地權節制資本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國家政權為“一般平民所共有”強調反帝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民權民生民族目標導學一、國共合作的實現4、黃埔軍的建立時間全稱總理地點1924年5月廣州黃埔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孫中山校長蔣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來開這個軍官學校,獨一無二的希望就是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孫中山建校宗旨貪生畏死勿入斯門升官發財請往他處革命者來這是一所新式軍事政治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思想和革命精神。特點:目的:創建革命軍,挽救中國危亡知識拓展目標導學一、國共合作的實現識圖學史目標導學一、國共合作的實現黃埔軍校建立意義培養出大批軍事和政治人才,推動了隨后的北伐戰爭,乃至之后的中國革命的進程。黃埔軍校從1924年5月至1927年7月,招收了六期學生共2萬多人。黃埔軍校的創辦,為國民革命軍的建立和北伐戰爭做了軍事上的準備。目標導學一、國共合作的實現知識拓展目標導學一、國共合作的實現知識拓展知識拓展目標導學一、國共合作的實現思考:回顧所學內容及結合下列材料,回答建立黃埔軍校的原因?我們今天要開這個學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從今天起,把革命的事業重新來創造,要用這個學校內的學生做根本,成立革命軍,諸位學生就是將來革命軍的骨干。┄┄所以,今天在這地開這個軍官學較,獨一無二的希望,就是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孫中山在黃埔軍校開幕典禮上的講話孫中山經過一系列革命失敗后,認識到過去自己進行的不懈的革命過程中,所依靠的對象只是會黨、新軍、各派軍閥,始終沒有自己的革命軍隊,這是革命失敗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通過創辦黃埔軍校組建革命軍,挽救中國的危亡。合作探究目標導學一、國共合作的實現1925年7月國民政府廣州成立,將部隊改稱國民革命軍。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在廣州誓師正式北伐。圖為誓師大會,臺上左一為北伐軍總司令蔣介石。打倒列強,除軍閥國民革命的既定目標目標導學二、北伐勝利進軍視頻播放:北伐戰爭第一槍打響1.北伐目標推翻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等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軍閥控制地區兵力吳佩孚湖南、湖北、河南和直隸的一部20萬孫傳芳江蘇、江西、安徽、浙江、福建20萬張作霖黑龍江、吉林、遼寧、熱河、山東、察哈爾和直隸35萬目標導學二、北伐勝利進軍北伐戰爭前形勢圖浙江福建河南上海北京江西江蘇直隸廣東廣西湖南安徽山東黑吉遼張作霖吳佩孚孫傳芳湖北兵力20萬兵力35萬兵力20萬廣東廣西國民政府兵力約10萬軍閥控制地區吳佩孚湖南、湖北、河南和直隸的一部孫傳芳江蘇、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張作霖黑龍江、吉林、遼寧、熱河、山東、察哈爾和直隸2.主要戰場湖南、湖北目標導學二、北伐勝利進軍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兩湖戰場(主)江西戰場閩浙戰場3.北伐戰爭初期4、主要戰績北伐軍消滅了吳佩孚、孫傳芳兩大軍閥,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震動全國。1927年1月武漢民眾歡慶北伐勝利和國民政府遷都武漢。目標導學二、北伐勝利進軍5.工農革命運動的發展農民協會組織和會員數前所未有城市工會組織和工人運動得到很大發展農民武裝隊伍隨著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各地工農革命運動蓬勃發展。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廣大農村,到處燃起革命的烈火,給了北伐軍極大支持。農民建立自己的組織和武裝,把統治幾千年的封建特權和土豪劣紳打得落花流水,真正做到了“一切權力歸農會”。在城市,工人在黨的領導和工會的組織下,建立了武裝糾察隊。一些城市相繼舉行罷工。上海工人在黨的領導下舉行了三次武裝起義,最后取得勝利,迎接北伐軍進入上海。目標導學二、北伐勝利進軍北伐戰爭開始時間1926年目的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主要對象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主要戰場湖南、湖北著名戰役珠江流域推進路線(河流)總司令蔣介石長江流域××葉挺著名將領汀泗橋戰役、賀勝橋戰役、武昌戰役目標導學二、北伐勝利進軍探究:結合材料及教材分析,北伐戰爭的性質及勝利進軍的原因?國共團結合作材料一:“中國的革命,自從一九二四年開始,就由國共兩黨的情況起著決定的作用。由于兩黨在一定綱領上的合作,發動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孫中山先生致力于國民革命凡四十年還未能完成的革命事業,在僅僅兩三年之內,獲得了巨大的成就。”——《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目標導學二、北伐勝利進軍材料研讀材料二:根據敵我雙方的軍力情況,北伐軍采取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敵人的作戰方針。首先以主力指向湖南、湖北戰場。同時,為了防止敵人從側背攻擊北伐軍,派出兩支部隊分別警戒江西、福建的敵人,計劃在消滅吳佩孚的主力以后,再集中兵力轉向東南各省,消滅孫傳芳的軍隊。最后進入長江以北地區,消滅張作霖的部隊。——王檜林主編《中國現代史》正確的戰略方針目標導學二、北伐勝利進軍材料研讀材料三:針對敵我兵力懸殊的形勢,國民革命軍在以加倫為首的蘇聯軍事顧問的建議下,制定了集中兵力、各個殲敵的戰略方針。······蘇聯軍事顧問的幫助和蘇聯提供的物資援助,對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中國共產黨簡史》材料四:從軍隊數量說,北洋軍閥大大超過了國民革命軍。但他們反動腐朽,禍國殃民,遭到全國人民的反對。三大派之間矛盾重重,不可能協同作戰。——王檜林主編《中國現代史》蘇聯的大力支持北洋軍閥不得民心,各自為戰目標導學二、北伐勝利進軍材料研讀旁白:葉挺獨立團一營接受攻打武昌任務后,全營官兵都很高興。一位共產黨員班長拿著一封信、一包衣服和幾元錢,到營部向營長曹淵報告······班長:“我們明天攻城······如果我死了,請把這封信、衣服和錢寄給我母親。”營長曹淵:“我同你一樣不怕死,你的家信和東西不要交給我,可以交給周廷恩書記保管。”書記周廷恩:“我要同你們一起去攻城!”旁白:第一營大部分官兵都和這個班長一樣,自動給家里寫信,留下自己的物品。第一營官兵在攻城時個個奮勇殺敵,幾乎全部壯烈犧牲!材料五:鐵軍的秘密——留書攻城廣大北伐官兵浴血奮戰目標導學二、北伐勝利進軍材料研讀材料六:“我們為什么能夠建立這樣的偉大戰功呢?主要的—個原因,就是因為獨立團是共產黨的軍隊,因為有了共產黨,我們才能成為鐵甲。”——《葉挺傳》共產黨的先鋒模范作用材料七:北伐軍出師時,省港罷工委員會組織工人運輸隊、宣傳隊、擔架隊隨軍出征。北伐軍攻打武漢時,漢陽兵工廠工人舉行總罷工,斷絕了敵人的軍火來源,給吳佩孚以致命的打擊;農會組織農民替北伐軍當向導、抬擔架、運送物資,支援北伐戰爭。——《中國近代現代史》工農群眾大力支持目標導學二、北伐勝利進軍材料研讀北伐戰爭節節勝利的原因?①北伐作戰方針正確②國共兩黨齊心協力③北伐將士浴血奮戰⑤工農群眾大力支援④軍閥之間各自為戰(6)共產黨的先鋒模范作用(7)蘇聯的支持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戰爭。北伐戰爭的性質1.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國民革命失敗目標導學三、國民黨右派叛變及南京國民政府建立蔣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革命進步人士,叛變革命(1927.4.12上海)汪精衛:分共會議(1927.7.15武漢又稱“七一五反革命政變”提出“寧可枉殺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網”的血腥口號)標志: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第一次國共合作全面破裂,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失敗。視頻播放: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據不完全統計,在政變的三天中,有300多人被殺,500多人被捕,流亡失蹤人數達到5000多人。蔣介石目標導學三、國民黨右派叛變及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原因:工農革命運動觸動了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根本利益影響:國民革命失敗,第一次國共合作破產2.蔣介石成立“南京國民政府”時間地點政策性質1927年4月18日南京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反動政權對外投靠帝國主義,對內鎮壓人民革命“分共清黨”、鎮壓工農運動目標導學三、國民黨右派叛變及南京國民政府建立3.汪精衛召開“分共會議”1927年7月15日,汪精衛在武漢召開“分共會議”,提出“寧可枉殺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網”的血腥口號,汪精衛完全拋棄了孫中山的三大政策,公開反共,成為反革命的中心人物。國共合作完全破裂,轟轟烈烈的國民大革命失敗了。目標導學三、國民黨右派叛變及南京國民政府建立街頭被殺害的革命群眾目標導學三、國民黨右派叛變及南京國民政府建立識圖學史4、二次北伐和東北易幟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后,繼續北伐。1928年6月,北伐軍進至北京、天津一帶。1928年底,張學良宣布“服從國民政府,改易旗幟”。南京國民政府實現了全國的統一。目標導學三、國民黨右派叛變及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南京國民政府統一了全國,開始了國民黨對中國的統治。圖為當時的國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識圖學史目標導學三、國民黨右派叛變及南京國民政府建立視頻播放:國民大革命失敗蔣介石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1927年4月12日)汪精衛的七.一五反革命政變(1927年7月15日)標志:第一次國內革命失敗 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國民革命失敗標志:重點強調北伐戰爭取得了巨大勝利,基本消滅了北洋軍閥。打垮了舊軍閥,出現了以蔣介石為代表的新軍閥,新軍閥對內鎮壓,對外出賣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是大地主和大資產階級的代表。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成功:失敗:北伐戰爭成功與失敗?小組合作討論:合作探究國民大革命失敗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一:右圖漫畫《同去,同去砍人去!》蔣汪青紅幫材料二:“1926年9月,英國軍艦公然炮擊進攻武漢的北伐軍……各帝國主義集結在上海……隨時準備進攻北伐軍。”材料三:馬林和陳獨秀:中國革命目前的任務,只是進行國民革命,國民黨是代表國民革命運動的黨,主張“一切工作歸國民黨”。陳獨秀下令將糾察隊全體解散。所有槍支,交存政府。國共兩黨代表的階級利益不同是導致國共合作破裂的根本原因。帝國主義絞殺中國革命未認清國民黨的本質;缺乏斗爭經驗,放棄了對革命武裝的領導權。小組合作討論:合作探究國共第一次合作黃埔軍校建立高潮——北伐戰爭1926-1927目的:主要對象:主要戰場:進軍:勝利進軍原因:失敗:標志:國民黨右派發動反革命政變失敗原因: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1927.4.18廣東湖南湖北江西南京福建浙江上海國民革命準備1924-1927課堂總結BC當堂練習1.(2021·安徽合肥市·八年級期末)《時代》周刊是美國影響力最大的新聞周刊,有“世界歷史庫”之稱。1927年4月4日,蔣介石第一次出現在《時代》周刊的封面上。蔣介石被《時代》周刊關注是因為A.他組建國民黨,促成了國共第一次合作B.他擔任北伐軍總司令,取得了北伐戰爭的重大勝利C.他領導護國戰爭,徹底打敗袁世凱D.他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在名義上統一了全國2、(2021·山東濟寧市·八年級期末)毛澤東說:“中國的革命,自從一九二四年開始,就由國共兩黨的情況起著決定的作用……孫中山先生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還未能完成的革命事業,在僅僅兩三年之內,獲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國的革命”獲得“巨大的成就”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工業的發展B.黃埔軍校的建立C.國共兩黨的合作D.國民政府的成立AB3.(2020·陜西西安?西北工業大學附屬中學初三開學考試)1925年,國民黨在廣州、武漢等地培訓大量農民運動干部,并利用各種刊物發表了一系列以農村、農民為題材的文章。這些情形出現的歷史背景是A.國民革命運動的開展B.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廣泛建立C.工農武裝割據思想推動D.國共兩黨停止內戰走向抗日4、(2021·重慶梁平區·八年級期末)下表是中國近代某進步刊物的相關文章中“革命”一詞出現的頻率。下列對出現頻率最高的這一時期的原因分析,最準確的是A.辛亥革命的影響B.國共第一次合作的推動C.五四運動的推動D.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立當堂練習中共三大國民黨一大國共合作,國民革命黃埔軍校北伐戰爭蔣、汪叛變革命南京國民政府成立開始高潮失敗板書設計國共第一次合作,推動北伐戰爭勝利進軍國共第二次握合作,取得抗日戰爭勝利情感升華情感升華我們擁有一個名字叫中國讓我們期待國共第三次合作,推動祖國統一大業的實現,推動中華民族走向新的輝煌!歷史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習近平傾聽時代最強音情感升華1.(2020年四川南充)《毛澤東選集》中寫道:“由于兩黨在一定綱領上的合作,發動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最能體現材料中“合作”的重大事件是A.護國戰爭B.北伐戰爭C.抗日戰爭D.二次革命【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4-1927年是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國民大革命時期,在這一時期,國共兩黨建立革命統一戰線,進行了意在推翻北洋軍閥、統一全國的北伐戰爭,B正確;護國戰爭發生在1915年,A錯誤;抗日戰爭發生在1931-1945年,C錯誤;二次革命發生于1913年,D錯誤。綜上故選B。【答案】B課后鞏固2.(2020年山東德州)某班開展“看口號猜歷史事件”的競猜活動。下列競猜對應正確的是A.自強.求富一辛亥革命B.打倒列強.除軍閥一北伐戰爭C.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一五四運動D.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一護國戰爭【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伐戰爭的目的是打倒列強,除軍閥,把革命推向全國,故B正確;洋務運動的口號是自強、求富,故排除A項;一二九運動的口號是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故排除C項;五四運動的口號是外爭國權、內除國賊,故排除D項。故選B。【答案】B課后鞏固3.(2020年海南)下面時間軸反映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進程,其中“★”處對應的內容是A.辛亥革命B.二次革命C.國民革命D.土地革命【解析】根據所學可知,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標志著國共兩黨合作的實現,國民革命開始,到1927年,四一二政變和七一五政變,國民革命失敗,故C符合題意;辛亥革命發生在1911年,故A不符合題意;二次革命發生在1913年,故B不符合題意;土地革命是從1927年到1937年,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答案】C課后鞏固4.(2020年廣東)1927年2~3月,全國工會會員由此前的120萬人迅速發展到200萬人,許多城市組織了工人武裝糾察隊,上海工人甚至從北洋軍閥手中解放了上海。這一現象的背景是A.統一戰線破裂B.國民革命失敗C.工農武裝割據D.北伐戰爭進行【解析】根據所學可知,1926—1927年4月,在大革命時期,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中國的城市工會組織得到了迅速壯大,成為重要的革命力量,工人力量的壯大進一步促進了北伐的迅速發展,有力的保障了北伐的勝利進軍,故D符合題意;1927年4月、7月,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后統一戰線破,國民革命失敗,故AB不符合題意;1927年10月中國共產黨開始領導工農武裝割據,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D。【答案】D課后鞏固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5課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中考真題測試(教師版)一、選擇題1.(2020年內蒙古鄂爾多斯)時空觀念是歷史的核心素養之一,下圖是小明設計的年代尺,他學習的主題是正面戰場戰史B.紅軍作戰史敵后戰場戰史D.國共合作史【答案】D【解析】仔細觀察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是小明設計的年代尺,他學習的主題是國共合作史。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共產黨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實現了兩黨的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1926年發起了北伐戰爭,進行了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封建軍閥的統治。抗日戰爭時期,面對中華民族的危亡,國共第二次合作是1937年-1945年。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開始的標志是1937月國民黨中央公布中共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中國共產黨的軍隊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奔赴戰場。在統一戰線的領導下,兩黨在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上相互合作與配合,最終于1945年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取得了全民族抗戰的勝利,D符合題意;ABC項與國民黨一大等內容無關,排除。故選擇D。2.(2021年黑龍江龍東農墾森工中考真題)歌謠“國共聯手為革命,蕩平軍閥促統一.”反映的歷史事件是A.北伐戰爭B.武昌起義C.護國戰爭D.二次革命【答案】A【詳解】根據所學可知,1924年,國共實現了合作,1926年,為打倒軍閥、統一中國,發動了北伐戰爭,故A符合題意;武昌起義是為了反抗清朝統治,護國戰爭是反對袁世凱稱帝,二次革命是為了反對袁世凱專制,故BC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A。3.(2021年四川自貢中考真題)北伐戰爭中,下圖所示的歌曲響徹大江南北。歌曲中的“大聯合”指A.革命統一戰線B.抗日民族統一戰線C.人民民主統一戰線D.愛國統一戰線【答案】A【詳解】根據北伐戰爭中《國民革命歌》響徹大江南北,其中“工農學兵,大聯合”是指第一次國共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故選A;B是1937年抗日戰爭中建立,排除;C是抗戰勝利后建立,排除C;D是新中國成立后建立的,排除。4.(2021年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廣州國民政府北伐的主要對象是A.袁世凱B.吳佩孚C.孫傳芳D.張作霖【答案】A【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推翻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等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1926年,廣州國民政府決定北伐。廣州國民政府北伐時期,袁世凱已經去世,袁世凱竊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實。因此不屬于廣州國民政府北伐的主要對象是袁世凱。選項A符合題意;選項BCD屬于廣州國民政府北伐的主要對象,但是不符合題意。故選A。5.(2021年云南中考真題)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標志是A.中國國民黨一大的召開B.黃埔軍校的創辦C.北伐戰爭的開始D.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答案】A【詳解】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共產黨可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實現了兩黨的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并進行了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封建軍閥的統治。所以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的實現。故選A;BC都是在國共第一次合作之后,排除;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時第一次國共合作已經破產,D錯誤。6.(2021年廣西貴港中考真題)在中國近代史上,國共兩黨曾兩度攜手共度難關。假如你穿越到1924年,可能看到孫中山、蔣介石和周恩來在商量籌建A.京師同文館B.福州船政學堂C.京師大學堂.D.黃埔軍校【答案】D【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3年11月,國民黨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決定成立國民軍軍官學校。1924年1月24日,孫中山任命蔣介石為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委員長。在蔣辭職(未準)赴滬后,由廖仲愷代理,繼續進行籌備工作和負責招生事宜。3月27日,舉行第一期新生入學考試,正取350人,備取120人,其中許多是共產黨從各地選派來的黨團員和革命青年。5月5日新生陸續入校編隊,進行入伍教育。6月16日,黃埔軍校舉行開學典禮,孫中山親臨發表演說,明確指出軍校宗旨是培養革命的軍事人才,組成以軍校學生為骨干的革命軍,重新創造革命事業。故選項D符合題意;京師同文館是洋務運動時期的第一所官辦外語專門學校,故選項A不符合題意;福州船政學堂創辦于洋務運動時期,故選項B不符合題意;京師大學堂創辦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故選項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7.(2020年四川南充)《毛澤東選集》中寫道:“由于兩黨在一定綱領上的合作,發動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最能體現材料中“合作”的重大事件是A.護國戰爭B.北伐戰爭C.抗日戰爭D.二次革命【答案】B【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4-1927年是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國民大革命時期,在這一時期,國共兩黨建立革命統一戰線,進行了意在推翻北洋軍閥、統一全國的北伐戰爭,B正確;護國戰爭發生在1915年,A錯誤;抗日戰爭發生在1931-1945年,C錯誤;二次革命發生于1913年,D錯誤。綜上故選B。8.(2020年山東淄博)20世紀20年代,中國革命勢力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便由珠江流域發展到長江流域。這一發展是通過五四運動B.北伐戰爭紅軍長征D.西安事變【答案】B【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一大召開,標志著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革命統一戰線正式建立,國共實現了第一次合作。此后,國共合作領導了國民革命運動,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不到半年,便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威震全國,B符合題意;五四運動的時間是1919年,A不符合題意;紅軍長征的時間是1934-1936年,C不符合題意;西安事變的時間是1936年,D不符合題意;故選B。9.(2020年山東德州)某班開展“看口號猜歷史事件”的競猜活動。下列競猜對應正確的是A.自強.求富一辛亥革命B.打倒列強.除軍閥一北伐戰爭C.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一五四運動D.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一護國戰爭【答案】B【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伐戰爭的目的是打倒列強,除軍閥,把革命推向全國,故B正確;洋務運動的口號是自強、求富,故排除A項;一二九運動的口號是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故排除C項;五四運動的口號是外爭國權、內除國賊,故排除D項。故選B。10.(2020年海南)下面時間軸反映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進程,其中“★”處對應的內容是辛亥革命B.二次革命國民革命D.土地革命【答案】C【解析】根據所學可知,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標志著國共兩黨合作的實現,國民革命開始,到1927年,四一二政變和七一五政變,國民革命失敗,故C符合題意;辛亥革命發生在1911年,故A不符合題意;二次革命發生在1913年,故B不符合題意;土地革命是從1927年到1937年,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1.(2020年廣東深圳)中國共產黨不僅是合作共贏的倡導者,更是積極實踐者。以下屬于第一次國共合作成果的是A.北伐的勝利進軍B.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C.抗日戰爭的勝利D.“雙十協定”的簽訂【答案】A【解析】根據所學知識,1924年,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為推翻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為首的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1926年國共合作進行北伐,北伐不到半年,消滅了吳佩孚、孫傳芳,北伐軍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基本推翻北洋軍閥統治,A正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排除B;抗日戰爭的勝利是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成果,排除C;“雙十協定”的簽訂是重慶談判的成果,排除D。故選A。12.(2020年青島)“這所學校系孫中山在蘇聯的協助下建立的,校長蔣介石,其組織體制系參考蘇聯紅軍,對國民革命軍各軍事學校,甚至整個軍事體系,均有深遠的影響。”“這所學校”是A.京師同文館B.京師大學堂C.北京大學D.黃埔軍校【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結合已學知識可知,在蘇聯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1924年5月,國民黨在廣州的黃埔創辦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簡稱黃埔軍校。蔣介石任校長,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黃埔軍校培養出大批軍事和政治人才,為國民革命軍的建立和隨后的北伐戰爭作了準備,D符合題意;洋務運動時期創辦京師同文館,A排除;戊戌變法時期創辦京師大學堂,京師大學堂是北京大學的前身,BC排除。故選擇D。13.(2020年福建)在不過8個月的時間里,軍閥吳佩孚、孫傳芳接連敗北,國民政府的勢力范圍從珠江流域推進到長江流域。這敘述的是A.五四運動的發展B.北伐的勝利進軍C.工農運動的高漲D.北洋政府的覆滅【答案】B【解析】依據所學可知,為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廣東國民政府決定北伐,北伐的主要對象是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三個軍閥。1926年7月,北伐軍出師北伐,蔣介石任總司令。湖南、湖北是主戰場,那里有吳佩孚的主力把守,第四軍葉挺獨立團連克汀泗橋和賀勝橋,消滅了吳佩孚的主力。之后北伐軍又集中力量進攻江西消滅了孫傳芳的主,葉挺獨立團為革命革命軍贏得了“鐵軍”的稱號。北伐軍出師不到半年,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聲勢震動全國,基本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由此據題干關鍵信息“軍閥吳佩孚、孫傳芳接連敗北,國民政府的勢力范圍從珠江流域推進到長江流域”可知,敘述的是北伐的勝利進軍,B項符合題意;綜上所述ACD三項均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故選B。14.(2020年廣東)1927年2~3月,全國工會會員由此前的120萬人迅速發展到200萬人,許多城市組織了工人武裝糾察隊,上海工人甚至從北洋軍閥手中解放了上海。這一現象的背景是A.統一戰線破裂B.國民革命失敗C.工農武裝割據D.北伐戰爭進行【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可知,1926—1927年4月,在大革命時期,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中國的城市工會組織得到了迅速壯大,成為重要的革命力量,工人力量的壯大進一步促進了北伐的迅速發展,有力的保障了北伐的勝利進軍,故D符合題意;1927年4月、7月,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后統一戰線破,國民革命失敗,故AB不符合題意;1927年10月中國共產黨開始領導工農武裝割據,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D。15.(2020年江蘇泰州)“民國十五年,有一支軍隊勢如破竹,席卷湖南,進入湖北,占領武漢,又沿長江東下,攻占江西首府南昌。”材料反映的事件是A.北伐戰爭B.井岡山會師C.紅軍長征D.淮海戰役【答案】A【解析】民國十五年是1926年,結合所學可知,1926年開始的北伐戰爭的主戰場是湖北、湖南,北伐軍攻占武漢消滅了吳佩孚的主力,攻占南昌,消滅了孫傳芳的主力,A符合題意;井岡山會師是1928年,B排除;紅軍長征開始于1934年,C排除;淮海戰役是1948年開始,D排除。故選擇A。材料題16.(2021年山東聊城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示意圖,回答問題。(1)寫出示意圖中A、B、C、D對應的內容。(2)孫中山的救國歷程對當代青少年成長有哪些重要啟迪?【答案】(1)A:改良B:革命C:舊三民主義D:新三民主義(2)要把國家和民族利益置于個人利益之上;不斷對實踐進行總結,與時俱進;培養堅韌不拔的毅力。【詳解】(1)結合孫中山革命歷程的相關知識點可知孫中山早年曾上書李鴻章,建議進行改良,但是在遭到拒絕后,他毅然走上革命道路。因此其救國道路是從改良到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孫中山提出的舊三民主義成為革命的指導思想,晚年孫中山與中國共產黨合作,實現國共第一次合作,并在1924年國民黨一大上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2)孫中山一生為探索國家富強的道路而努力奮斗,他給中華民族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而與時俱進是其最可貴的精神品質。縱觀孫中山思想發展的歷程,不僅經歷了從改良主義到民主革命思想的轉變,也經歷了從舊三民主義到新三民主義的飛躍并且能夠與時俱進。因此得到的啟迪有:要把國家和民族利益置于個人利益之上;不斷對實踐進行總結,與時俱進;培養堅韌不拔的毅力。17.(2021年山東臨沂中考真題)以下兩則材料摘自《習近平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S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16年11月11日)。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毛澤東同志把三民主義綱領、統一戰線政策、艱苦奮斗精神并稱為孫中山先生“留給我們的最中心最本質最偉大的遺產”,是“對于中華民族最偉大的貢獻”。(1)材料一中的“三民主義”是指哪三大主義?孫中山的“統戰線政策"在20世紀20年代有哪些主要表現?材料二孫中山先生最大的特點是熱愛祖國,一生追求實現民族獨立和發展振興的理想,對此矢志不移、無比堅定。孫中山先生說:“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么樣愛國。”他總是以“愛國若命”“一息尚存,不忘救國”等鞭策自己。(2)材料二認為孫中山一生追求實現的理想是什么?為了實現這一理想,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通過哪一斗爭推翻了清朝統治?他們)發起的護國戰爭取得的主要成果是什么?(3)上述材料所提及的孫中山的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結合自身生活實際,我們應該如何踐行這些精神?【答案】(1)民族、民權、民生;國民黨一大召開,創辦黃埔軍校,北伐。(2)民族獨立和發展振興;辛亥革命;粉碎了封建帝制的延續陰謀,恢復了共和制。(3)精神:熱愛祖國、矢志不移、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天下為公、心系民眾;踐行:我們要把個人理想與共同理想結合起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處理好就業與升學的關系,將個人夢想的實現融入到“中國夢”中去;我們要學習孫中山先生天下為公、心系民眾的博大情懷。(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詳解】(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包括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民族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民權為“創立民國”,民生為“平均地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孫中山的“統戰線政策”是新三民主義,即: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標志著國共合作和國民革命的開始。1924年5月,孫中山在廣州黃埔創辦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簡稱“黃埔軍校”;1926年開始,國共兩黨合作領導北伐戰爭,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2)根據材料“孫中山先生最大的特點是熱愛祖國,一生追求實現民族獨立和發展振興的理想,對此矢志不移、無比堅定”,概括可知:材料二認為孫中山一生追求實現的理想是民族獨立和發展振興;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受到這些思想的影響,領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袁世凱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將領唐繼堯、蔡鍔、李烈鈞等在云南宣布獨立,并且出兵討袁。袁世凱的軍隊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紛紛宣布獨立。袁世凱在內外壓迫后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數月后病逝。(3)根據上述材料概括可知:孫中山的熱愛祖國、矢志不移、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天下為公、心系民眾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開放性設問,圍繞學習孫中山的精神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如:我們要把個人理想與共同理想結合起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處理好就業與升學的關系,將個人夢想的實現融入到“中國夢”中去;我們要學習孫中山先生天下為公、心系民眾的博大情懷。18.(2020·河南初三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894年6月孫中山在《上李鴻章書》中提道:試觀日本一國,與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維新之政為日幾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觀……1903年,孫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戲院的演說》中寫道:“革命為惟一法門。”“我們必須傾覆滿洲政府,建設民國。革命成功之日……廢除專制,實行共和。”材料二1922年,孫中山說:“中華民國就像我的孩子,他現在有被淹死的危險……我向英國和美國求救,他們站在岸上嘲笑我。這時候飄來了蘇俄這根稻草,因為要淹死了,我決定抓住。”材料三1924年,孫中山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國現在禍亂的根本,就是在軍閥和那援助軍閥的帝國主義者。我們這次來解決中國問題,在國民會議上,第一點就是要打破軍閥,第二點就要打破援助軍閥的帝國主義者。打破了這兩個東西,中國才可以和平統一,才可以長治久安。”(1)根據材料一,說一說孫中山從1894年到1903年的主張有何變化?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造成變化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一說如何理解“他現在有被淹死的危險”。孫中山決定如何救“他”?(3)根據材料三,說一說孫中山認為造成當時中國禍亂的原因是什么?為此他做出了哪些努力?綜合以上探究,你如何評價孫中山?【答案】(1)由改革到革命。中國民族危機日益加深(或上書李鴻章失敗)。(2)北洋軍閥割據混戰,出賣國家利益,依附帝國主義(或民國空有民國之名,無民國之實)。借助蘇俄的幫助。(3)軍閥和援助軍閥的帝國主義者。促成第一次國共合作、成立黃埔軍校。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或偉大的愛國革命者)。(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解析】(1)第一小問依據材料一“其維新之政為日幾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觀”說明此時孫中山上書李鴻章建議仿效日本進行改良變法,依據材料二“革命為惟一法門”說明此時孫中山的態度轉變為革命。第二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民族危機加深,反清浪潮高漲,還有1894年孫中山上書李鴻章失敗。(2)第一小問依據材料二時間“1922年”并分析材料背景即可,1912年孫中山成立中華民國,但是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建立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割據混戰,出賣國家利益,依附帝國主義(或民國空有民國之名,無民國之實)。第二小問依據“這時候飄來了蘇俄這根稻草”得出孫中山決定借助蘇俄的幫助。(3)第一小問依據材料三“中國現在禍亂的根本,就是在軍閥和那援助軍閥的帝國主義者”可得出孫中山認為造成當時中國禍亂的原因是軍閥和援助軍閥的帝國主義者。第二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24年孫中山主持召開國民黨一大,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促成第一次國共合作實現,并且成立了著名的黃埔軍校,為革命培養人才。第三小問為開放性設問,可以從民主革命的角度評價孫中山,如孫中山一生致力于民主革命事業,努力探索中國富強的道路。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偉大的愛國主義者。言之有理即可。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5課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中考真題測試(學生版)一、選擇題1.(2020年內蒙古鄂爾多斯)時空觀念是歷史的核心素養之一,下圖是小明設計的年代尺,他學習的主題是正面戰場戰史B.紅軍作戰史敵后戰場戰史D.國共合作史2.(2021年黑龍江龍東農墾森工中考真題)歌謠“國共聯手為革命,蕩平軍閥促統一.”反映的歷史事件是A.北伐戰爭B.武昌起義C.護國戰爭D.二次革命3.(2021年四川自貢中考真題)北伐戰爭中,下圖所示的歌曲響徹大江南北。歌曲中的“大聯合”指A.革命統一戰線B.抗日民族統一戰線C.人民民主統一戰線D.愛國統一戰線4.(2021年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廣州國民政府北伐的主要對象是A.袁世凱B.吳佩孚C.孫傳芳D.張作霖5.(2021年云南中考真題)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標志是A.中國國民黨一大的召開B.黃埔軍校的創辦C.北伐戰爭的開始D.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6.(2021年廣西貴港中考真題)在中國近代史上,國共兩黨曾兩度攜手共度難關。假如你穿越到1924年,可能看到孫中山、蔣介石和周恩來在商量籌建A.京師同文館B.福州船政學堂C.京師大學堂.D.黃埔軍校7.(2020年四川南充)《毛澤東選集》中寫道:“由于兩黨在一定綱領上的合作,發動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最能體現材料中“合作”的重大事件是A.護國戰爭B.北伐戰爭C.抗日戰爭D.二次革命8.(2020年山東淄博)20世紀20年代,中國革命勢力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便由珠江流域發展到長江流域。這一發展是通過五四運動B.北伐戰爭紅軍長征D.西安事變9.(2020年山東德州)某班開展“看口號猜歷史事件”的競猜活動。下列競猜對應正確的是A.自強.求富一辛亥革命B.打倒列強.除軍閥一北伐戰爭C.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一五四運動D.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一護國戰爭10.(2020年海南)下面時間軸反映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進程,其中“★”處對應的內容是辛亥革命B.二次革命國民革命D.土地革命11.(2020年廣東深圳)中國共產黨不僅是合作共贏的倡導者,更是積極實踐者。以下屬于第一次國共合作成果的是A.北伐的勝利進軍B.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C.抗日戰爭的勝利D.“雙十協定”的簽訂12.(2020年青島)“這所學校系孫中山在蘇聯的協助下建立的,校長蔣介石,其組織體制系參考蘇聯紅軍,對國民革命軍各軍事學校,甚至整個軍事體系,均有深遠的影響。”“這所學校”是A.京師同文館B.京師大學堂C.北京大學D.黃埔軍校13.(2020年福建)在不過8個月的時間里,軍閥吳佩孚、孫傳芳接連敗北,國民政府的勢力范圍從珠江流域推進到長江流域。這敘述的是A.五四運動的發展B.北伐的勝利進軍C.工農運動的高漲D.北洋政府的覆滅14.(2020年廣東)1927年2~3月,全國工會會員由此前的120萬人迅速發展到200萬人,許多城市組織了工人武裝糾察隊,上海工人甚至從北洋軍閥手中解放了上海。這一現象的背景是A.統一戰線破裂B.國民革命失敗C.工農武裝割據D.北伐戰爭進行15.(2020年江蘇泰州)“民國十五年,有一支軍隊勢如破竹,席卷湖南,進入湖北,占領武漢,又沿長江東下,攻占江西首府南昌。”材料反映的事件是A.北伐戰爭B.井岡山會師C.紅軍長征D.淮海戰役材料題16.(2021年山東聊城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示意圖,回答問題。(1)寫出示意圖中A、B、C、D對應的內容。(2)孫中山的救國歷程對當代青少年成長有哪些重要啟迪?17.(2021年山東臨沂中考真題)以下兩則材料摘自《習近平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S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16年11月11日)。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毛澤東同志把三民主義綱領、統一戰線政策、艱苦奮斗精神并稱為孫中山先生“留給我們的最中心最本質最偉大的遺產”,是“對于中華民族最偉大的貢獻”。(1)材料一中的“三民主義”是指哪三大主義?孫中山的“統戰線政策"在20世紀20年代有哪些主要表現?材料二孫中山先生最大的特點是熱愛祖國,一生追求實現民族獨立和發展振興的理想,對此矢志不移、無比堅定。孫中山先生說:“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么樣愛國。”他總是以“愛國若命”“一息尚存,不忘救國”等鞭策自己。(2)材料二認為孫中山一生追求實現的理想是什么?為了實現這一理想,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通過哪一斗爭推翻了清朝統治?他們)發起的護國戰爭取得的主要成果是什么?(3)上述材料所提及的孫中山的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結合自身生活實際,我們應該如何踐行這些精神?18.(2020·河南初三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894年6月孫中山在《上李鴻章書》中提道:試觀日本一國,與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維新之政為日幾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觀……1903年,孫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戲院的演說》中寫道:“革命為惟一法門。”“我們必須傾覆滿洲政府,建設民國。革命成功之日……廢除專制,實行共和。”材料二1922年,孫中山說:“中華民國就像我的孩子,他現在有被淹死的危險……我向英國和美國求救,他們站在岸上嘲笑我。這時候飄來了蘇俄這根稻草,因為要淹死了,我決定抓住。”材料三1924年,孫中山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國現在禍亂的根本,就是在軍閥和那援助軍閥的帝國主義者。我們這次來解決中國問題,在國民會議上,第一點就是要打破軍閥,第二點就要打破援助軍閥的帝國主義者。打破了這兩個東西,中國才可以和平統一,才可以長治久安。”(1)根據材料一,說一說孫中山從1894年到1903年的主張有何變化?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造成變化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一說如何理解“他現在有被淹死的危險”。孫中山決定如何救“他”?(3)根據材料三,說一說孫中山認為造成當時中國禍亂的原因是什么?為此他做出了哪些努力?綜合以上探究,你如何評價孫中山?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5課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知識背記手冊第一站:思維導圖第二站:知識梳理知識點1國共合作的實現1.中共三大:1923年召開,正式決定同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人國民黨,把國民黨改組為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革命同盟.2.國民黨一大:1924年1月,在廣州召開。大會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實際上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它的召開標志著國共兩黨合作的正式建立。3.黃埔軍校:在蘇聯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1924年,孫中山在廣州黃埔創辦。孫中山兼任軍校總理,蔣介石任校長,周恩來不久后擔任政治部主任。它培養出大批軍事和政治人才,為國民革命軍的建立和北伐戰爭作了準備。知識點2北伐勝利進軍1.開始:1928年,廣州國民政府決定北伐。2.目的:推翻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等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3.戰況:①湖南、湖北是北伐戰爭初期的主要戰場。湖北戰場上,葉挺率領第四軍獨立團擊潰敵軍,連克汀泗橋和賀勝橋,攻占武昌,吳佩孚主力被基本消滅。②之后北伐軍又在江西殲滅孫傳芳的主力。4.結果:北伐軍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震動全國。5.影響:隨著北伐的勝利進軍,各地的工農革命運動蓬勃發展。上海工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先后三次發動武裝起義,并最終取得勝利,書寫了中國工人運動史上光輝的一頁。知識點3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與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國民革命失敗:高漲的工農革命運動觸動了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根本利益。1927年4月,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并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7月,汪精衛在武漢召開“分共會議”,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工農群眾.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失敗。危害:國共合作破裂,國民革命失敗。(這里注意一點:北伐戰爭是國民革命的一部分,勝利了;國民革命失敗了)全國統一:南京政府建立之后繼續北伐,進至北京、天津一帶。奉系軍閥張作霖退往關外途中,被日本人炸死。1928年底,其子張學良發表通告,宣布“服從國民政府,改易旗幟”。至此,南京政府在名義上統一了全國。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北伐戰爭第一槍打響!葉挺獨立團以一挑四,打贏這場勝仗.mp4 歷史點播:黃埔軍校創建始末.avi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avi 教學視頻:大革命失敗.avi 第15課 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知識背記手冊.doc 第15課 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中考真題測試)學生版.doc 第15課 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中考真題測試)教師版.doc 第15課 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同步精品課件與視頻).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