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2課《阿拉伯帝國》設計者:單位:審核者:____________學習目標:1、了解伊斯蘭教創(chuàng)立的時間、地點、人物;了解阿拉伯半島的統(tǒng)一和阿拉伯帝國的擴張等史實;了解阿拉伯文化的成就及阿拉伯人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貢獻。2、通過對阿拉伯國家興起的歷史背景的了解,學習從經(jīng)濟基礎、社會環(huán)境認識歷史現(xiàn)象的方法。3、通過展示電子課件、教師提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讓學生掌握阿拉伯在不同領域里所創(chuàng)造的燦爛文化。重點:阿拉伯國家的形成和發(fā)展。難點:認識阿拉伯帝國在文化上的貢獻。教學過程重點分析:一是伊斯蘭教的創(chuàng)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動,二是“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國家形成和擴張的過程中起到了一面旗幟的作用”這一主線。教師可以讓學生歸納穆罕默德的活動來突破這一重點。教學重點:正確認識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國家建立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對此,應當通過學生歸納穆罕默德的活動,認識到伊斯蘭教的形成過程,同時也是阿拉伯統(tǒng)一國家形成的歷史過程,從而突破本課難點。難點分析:歷史年代久,地域差異大,對于此知識點較為陌生。部分學生不會使用聯(lián)系的觀點分析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課程要求:●了解伊斯蘭教的傳播,初步認識阿拉伯帝國在文化上的貢獻。課時目標:了解伊斯蘭教產(chǎn)生的背景、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動以及光輝燦爛的阿拉伯文化,認識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的貢獻。設計意圖:教師高屋建瓴從重難點分析、課標要求、課時目標三個維度來分析,把握教學重難點。備注一、教學導入師生談話:我們經(jīng)常在一些食品的包裝帶上看到清真食品標志。清真食品就是嚴格按照伊斯蘭飲食禁忌所制作的食品,是信仰伊斯蘭教的人的食品。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對阿拉伯半島的統(tǒng)一和世界文明的發(fā)展都有獨特的價值。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2課《阿拉伯帝國》,了解伊斯蘭教的產(chǎn)生、阿拉伯帝國的興起及阿拉伯文化。1.課前師生談話2.學生談談當今阿拉伯國家的發(fā)展3.板書課題設計意圖:設置情景,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利于學生解決問題。二、教學過程第一學程:整體感知,把握基礎知識學習任務:根據(jù)預設問題,進行學習并解答主問題1:知識點一 穆罕默德創(chuàng)立伊斯蘭教1.讀教材P56第1段,回答:伊斯蘭教創(chuàng)立的地點、時間和人物。2.說說穆罕默德的主要傳教活動。3.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帝國形成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知識點二 阿拉伯帝國結合教材P56的內(nèi)容,思考:阿拉伯帝國擴張的路線是怎樣的?2.擴張的結果是什么?知識點三 阿拉伯文化結合教材P57第1段的內(nèi)容,思考:阿拉伯文化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結合教材P57第1段的內(nèi)容,思考:阿拉伯人取得的文化成就有哪些?結合教材P58的內(nèi)容,思考:阿拉伯人對世界文明的發(fā)展有著怎樣的貢獻?學法指導第一步:自學探究(學法指導設計)(1)快速瀏覽教材,自主學習。(2)按預設題目自主學習。第二步:互學討論(學法指導設計)(1)有序交流。組長主持,組內(nèi)互學,及時糾錯。(2)匯總意見。組內(nèi)核對對事件的概括,對原因的探究。(3)展學準備。組長做好組員的任務分工,做好展學準備。第三步:展學交互(學法指導設計)(1)聲音洪亮,語言流暢,表達清楚。(2)其他同學認真傾聽,積極補充或質疑提問,并評價。主問題1預設答案:知識點一穆罕默德創(chuàng)立伊斯蘭教(1)7世紀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創(chuàng)立了伊斯蘭教。穆罕默德闡述了獨尊安拉的宗教思想,于7世紀初創(chuàng)立了伊斯蘭教;最初在麥加城傳教,遭到當?shù)貍鹘y(tǒng)勢力的反對;622年,率領一些信徒遷居麥地那,建立了穆斯林公社;630年,占領了麥加城。(3)伊斯蘭教強大的號召力使阿拉伯人空前團結,士氣高昂,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促進了帝國的形成。知識點二阿拉伯帝國(1)北進敘利亞;東滅波斯,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直抵中國唐朝邊境;擊敗唐朝大將高仙芝的軍隊,控制中亞大部分地區(qū);西線,攻克埃及,橫掃北非;西南歐洲戰(zhàn)場上,占領西班牙,越過比利牛斯山,為法蘭克王國軍隊所阻。(2)至8世紀中期,阿拉伯帝國的版圖橫跨亞、歐、非三大洲,是當時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國。知識點三阿拉伯文化(1)阿拉伯帝國繁榮時期,哈里發(fā)重視知識。830年,哈里發(fā)在巴格達設立“智慧宮”,并以黃金支付稿酬的方式延攬翻譯人才。在吸收、消化外來文化的基礎上,阿拉伯人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阿拉伯文化。(2)①數(shù)學: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從0到9的計數(shù)法,形成了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阿拉伯數(shù)字”,并創(chuàng)造了完整的代數(shù)學。②醫(yī)學:《醫(yī)學集成》和《醫(yī)典》兩部書,長期被歐洲醫(yī)學界奉為經(jīng)典。③文學:《天方夜譚》,構思奇妙,情節(jié)曲折,語言優(yōu)美,是阿拉伯文學的瑰寶。(3)阿拉伯人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為世界文化的發(fā)展作出了卓越貢獻。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fā)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的。主問題1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進行了基礎知識的梳理,分類和總結,夯實了基礎。第二學程:探究解疑,知識內(nèi)化學習任務:分析中國對文化傳播的貢獻主問題:(1)列舉世界古代史上地跨歐洲、亞洲和非洲的大帝國。(2)歷史上阿拉伯人為溝通東西方文化做出了突出貢獻。現(xiàn)在,我國又是怎么做的呢?學法指導第一步:自學探究(學法指導設計)1.根據(jù)預設問題,自主探究第二步:互學討論(學法指導設計)(1)有序交流。組長主持,組內(nèi)互學,及時糾錯。(2)匯總意見。組內(nèi)核對對事件的概括,對原因的探究。(3)展學準備。組長做好組員的任務分工,做好展學準備。第三步:展學交互(學法指導設計)(1)聲音洪亮,語言流暢,表達清楚。(2)其他同學認真傾聽,積極補充或質疑提問,并評價。(3)展示小組四個人分工明確。(3-4人小組,3號說,2號補充,1號梳理歸納,和同學們進行互動,針對這個問題大家還有補充嗎?謝謝我接受,我想和你交流一下我的看法。)一定要有互動交流主問題2預設答案:(1)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2)通過指導學生了解“一帶一路”偉大藍圖工程,觸摸歷史,以古鑒今,升華學生勵志成才、為人類社會的和諧共榮而努力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感。主問題2設計意圖:依據(jù)所學阿拉伯帝國的知識,與中國的發(fā)展做比較,并全面進行分析,培養(yǎng)學生全面總結歸納歷史知識的能力。第三學程:學以致用學習任務:鏈接中考,當堂達標主問題3:1.宋元時期,柑橘、檸檬、菊花等水果和植物從中國傳到歐洲。柑橘至今在荷蘭和德國還被稱為“中國蘋果”。這些東西傳到歐洲主要通過( )A.中國商人B.阿拉伯人C.歐洲殖民者D.奧斯曼土耳其人2.西方有一句諺語:“中國人的頭,阿拉伯人的口,法蘭克人的手。”據(jù)此你認為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起橋梁和紐帶作用的是( )A.中國人B.阿拉伯人C.法蘭克人D.羅馬人3.“伊斯蘭歷”即伊斯蘭教的歷法,為世界穆斯林所通用。這種歷法把622年定為伊斯蘭教教歷元年,是為了紀念穆罕默德在這一年( )A.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國家B.使麥加成為伊斯蘭教圣地C.使各部落承認了他的獨尊地位D.基本上統(tǒng)一了阿拉伯半島4.唐朝進入全盛時,世界上還有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這個國家是( )A.古印度B.古埃及C.古巴比倫帝國D.阿拉伯帝國5.文化交流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篇章。對右圖文化成就的傳播與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的民族是( )A.古代印度人B.古代埃及人C.古代阿拉伯人D.古代波斯人學法指導:第一步:自學探究(學法指導設計)根據(jù)學習,梳理本節(jié)課的重點完成預設的問題第二步:互學討論(學法指導設計)(1)有序交流。組長主持,組內(nèi)互學,相互補充。(2)匯總意見。(3)展學準備。組長做好組員的任務分工,做好展學準備。第三步:展學交互(學法指導設計)(1)聲音洪亮,語言流暢,表達清楚。(2)其他同學認真傾聽,積極補充或質疑提問,并評價。(3)展示小組四個人分工明確。(3-4人小組,3號說,2號補充,1號梳理歸納,和同學們進行互動,主問題3預設答案:1、B2、B3、A4、D5、C主問題3設計意圖:前面的學程設計已基本掌握本節(jié)課的重點基礎知識,這個學程是鏈接中考,學以致用三、教學總結阿拉伯人民建立了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憑借著智慧和辛勞,還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阿拉伯文明。阿拉伯人溝通了東西方文化,在世界文明發(fā)展史上具有偉大的作用。四、板書設計??作業(yè)布置以思維導圖的形式來梳理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并自主記憶。課后反思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