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我與網絡親密接觸活動主題1.中學生上網情況調查2.網絡語言3.網絡的利與弊實踐過程1.課下調查中學生的網絡行為及玩游戲的情況。調查呈現:1.你一般在哪里上網?94%的學生表示在家里上網,6%的學生表示去網吧上網。2.家長對你上網的態度如何?83%的家長是贊成和反對各半,6%的家長表示不支持學生上網,6%的家長表示贊同。3.你每次玩游戲至少所花的時間?75%的學生選擇了“1-2個小時”;15%的學生選擇了“2-4個小時”;5%的學生選擇了“4-6”個小時,5%的學生選擇了“6個小時以上”。4.你一般上網的目的是什么?(多選)70%的學生選擇了“玩游戲”,25%的學生選擇了“學習”,15%的學生選擇“聊天”,31%的學生選擇“瀏覽網頁閱讀信息”,38%的學生選擇了“看電影、聽音樂”。5.你是否知道網絡語言?89%的人知道并使用過,11%的人不知道。“周末,讀大學的GG()回來,給偶()帶了很多好東西,都系()偶()非常稀飯()的。就醬紫(),偶()就答應陪他去逛街吃KPM()?!?br/>???????2.網絡語言哥哥我是我喜歡這樣子我肯德基、匹薩餅、麥當勞難過時的苦笑thanks。謝謝表示微笑我要走了高手一起走走在論壇中發表無關緊要的貼子。是啊是啊:-<3x:)5196大蝦1799灌水4242含義網絡語言含義網絡語言你知道這些網語的意思嗎?網絡語言的特點:口語化、幽默、另類、快捷、任意性正確對待網絡語言:應提倡文明上網,凈化網絡語言環境,同時,應嚴格執行國家的語言政策,使用規范的語言文字,形成良好的社會語言環境。小梅突然得了一種“怪病”,住院后,醫生難于確認,試用了很多療法都不見效。她的同學非常著急,他們通過互聯網向世界各地發出求救信,在信中詳細描述了小梅的癥狀及發病前后的情形。很快,同學們收到來自世界各地醫生的回復。三分之二的意見認為,這種怪病可能是因為某種金屬中毒所致。小梅的同學迅速將這一消息轉給小梅所在的醫院。小梅得救了!小梅得救與互聯網有什么關系?沒有互聯網,小梅的癥狀很難作出準確診斷,很可能延誤治療時間,從而失去生命;有了互聯網,小梅得到了世界各地醫生的幫助,這是過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不僅沒有漂洋過海,而且也沒有花費請名醫的巨額費用,小梅就及時得到了診斷與治療。互聯網還可以給我帶來什么好處呢?小波非常聰明,對一切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是班級網絡游戲的高手,但他無心學習,每天背著書包上學,滿腦子裝的都是游戲。他不屑與周圍同學發展友誼,覺得他們太幼稚,卻在網上結交了很多對游戲感興趣的朋友。網絡游戲能滿足人們的什么心理?網絡游戲新奇有趣,能給人們帶來成功感,滿足人們的攻擊心理、報復心理、好勝心理。什么樣的同學容易沉迷網絡游戲?大多數學生偶爾玩網絡游戲,很有節制。時間一到,他們可以立即下線,并不沉迷網絡游戲。個別學生一旦玩上網游戲,就被網絡游戲牢牢牽住,欲罷不能。這些人往往是:缺乏關懷、性格偏執的人,缺乏生活目標的人,冷漠自私的人,缺乏責任感的人,自制力不強的人,追求低級趣味的人,追求所謂刺激的人等。總之,在現實生活中,心理不健康、道德不高尚的人容易沉迷網絡游戲。利弊的區別在于你如何運用它,以及如何合理安排好時間。1.如果是用于成天打電子游戲,不分晝夜,肯定是弊。2.如果用于學習:利大于弊。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1、要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2、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3、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4、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5、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