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4課 文藝復興運動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通過本課的學習,掌握文藝復興時期但丁、達·芬奇、莎士比亞等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進而使學生理解文藝復興的本質。培養學生歸納整理的能力,從材料中提取信息及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過程與方法:通過本課的學習,引導學生通過列表格的形式對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進行歸納整理,分析文藝復興時期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組織學生對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進行評價。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人文主義的認識,使學生充分認識人的價值和尊嚴,建立樂觀進取的人生觀,培養熱愛生活的態度和積極進取的精神。教學重點:文藝復興的核心內容;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教學難點:文藝復興的實質。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上面兩幅圖畫中的圣母一個是中世紀的,一個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你覺得畫中人物的表情有什么不同?圖2與圖1相比反映了什么思想的光輝?今天讓我們共同學習第14課《文藝復興運動》,去探究這一變化的緣由。二、探究新知(一)文藝復興1.教師出示下面兩則材料,并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65頁第1段正文,歸納出文藝復興運動興起的原因。材料一 中世紀(約476—1453年),在這一千多年中,歐洲社會發展基本處于停滯狀態,在中世紀政教合一的體制下,人性受到極大的壓抑。教會極端蔑視人性,認為人生下來就是有罪的、骯臟的、下賤的。人的一生就是為贖罪而活著,除此以外沒有任何意義。在中世紀,藝術是被用來歌頌神的,人甚至是沒有資格被表現的。即使在歌頌神的藝術作品中出現人的形,也是以低賤的、骯臟的形象出現。材料二 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斯和佛羅倫薩等城市,手工業和工商業發達,銀行興起。佛羅倫薩的美第奇家族經營商業和銀行,被稱為“最富有的商人”,能夠操控城市的政局。在意大利的城市中,形成了關注現實生活和個人發展的風氣。提示:一方面,羅馬教皇和天主教教會在歐洲的宗教統治禁錮了人們的思想,扼殺了人性,阻礙了社會的進步和科學的發展。另一方面,商業的發展和城市的繁榮,使新興的市民開始尋求發財致富的機會,他們追求享受生活,追求個性解放和思想自由。2.材料展示:在中世紀,人類意識的兩方面——內心反省和外界觀察都一樣——一直處在一層共同的紗幕之下,處于睡眠或半醒狀態。這層紗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見織成的,透過它向外看,世界和歷史都罩上了一層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這層紗幕最先煙消云散。——《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教師提問:文藝復興運動為什么最終起源于意大利?提示:資本主義萌芽較早出現在意大利;意大利豐厚的文化遺產和眾多的人才,也是文藝復興產生的重要條件。3.圖表展示人文主義與封建神學的不同思想。人文主義主張西歐中世紀封建神學主張以人為中心以神為中心提倡人性,反對神性提倡神性,反對人性強調人的尊嚴、力量、價值強調神的至高無上的主宰地位提倡創造,享受生活,追求現世幸福,反對禁欲提倡禁絕現世生活的欲望,主張追求來世的幸福崇尚科學知識提倡愚昧無知,不學無術 教師提問:通過圖表的對比,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內容是什么?提示: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它是一場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延續了近300年之久。4.教師引導學生探究教材第66頁“問題思考”:你如何理解文藝復興并非簡單的“復興”?提示:這場運動雖然采取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但對古典文化并非是簡單的“復興”,這其中有繼承,更有創新,它實質是資本主義文化的興起。(二)但丁教師課件展示圖片《但丁》,這位歷史人物是誰?他在文藝復興中的地位如何?提示:但丁是文藝復興的先驅,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三杰”之一。教師提問:文藝復興“文學三杰”指的是哪三位?提示: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教師提問:但丁的代表作是什么?哪位同學能介紹一下它的內容?提示:《神曲》。但丁的長篇詩作《神曲》分“地獄”“煉獄”“天堂”三部分。作者借夢游三界描寫現實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擊教會的貪婪腐化,把許多主教、僧侶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獄,表達了市民階層的情感與理想。(三)達·芬奇教師課件展示達·芬奇的自畫像。教師講解:達·芬奇,意大利人,是文藝復興鼎盛時期的著名畫家和科學家,與拉斐爾、米開朗琪羅并稱為文藝復興“美術三杰”。他廣泛涉獵數學、物理、生物、解剖、地理、工程和軍事等各個學科領域,是世界科學史上罕見的多才多藝的學者。他被恩格斯稱為文藝復興時代的“巨人”。教師提問: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三杰”指的是誰?提示: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琪羅。教師講解:達·芬奇的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畫面描述了耶穌說話時諸門徒的反應,或驚愕,或憤慨,或悲嘆,或相互議論,或急于表白。猶大驚慌失措的神情與耶穌的鎮定形成鮮明的對比。《蒙娜麗莎》是肖像畫,畫中少婦目光神奇而專注,面頰柔潤而微紅,似有若無的笑容,讓人捉摸不透。(四)莎士比亞1.教師課件展示圖片——莎士比亞。教師提問:莎士比亞的作品反映了時代風貌和社會本質,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倫理觀念和社會陋習,他的代表作有哪些?體現了怎樣的生活理想?提示:《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人文主義。2.教師布置任務:但丁、達·芬奇和莎士比亞是文藝復興時期涌現出來的代表人物,請各小組同學合作完成以下表格。代表人物國別地位代表作但丁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先驅《神曲》達·芬奇意大利文藝復興“美術三杰”之一《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莎士比亞英國著名文學藝術家《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板書設計教學反思在本課教學中,我圍繞文藝復興的背景、文藝復興的興起、實質以及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及成就,引導學生來理解文藝復興并不是簡單的“復興”,這里有繼承,更有創新。通過文藝復興代表人物的成就介紹,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文藝復興的理解。最后我通過歸納比較的方式,讓學生繪制表格,對本課文藝復興代表人物的成就進行總結,形成整體感知,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