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5課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教案【教學目標】1.知道甲午中日戰爭的主要戰役。2.列舉《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3.說明《馬關條約》與中國民族危機加劇的關系。【教學重難點】重點:甲午中日戰爭和《馬關條約》的簽訂。難點:列強瓜分中國狂潮。【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問題:光緒帝曾為甲午中日戰爭中的一位英雄寫挽聯,他是誰?出示鄧世昌的像及簡介。引入本課:今天我們共同學習《第5課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二、自主學習(一)自學要求:預習課本24—27頁,用鉛筆勾畫答案,將疑難問題用△標注,限時6分鐘(二)自學問題:1.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原因(背景)?2.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時間及標志?戰爭名稱的由來?3.甲午中日戰爭中四場重要戰役?4.《馬關條約》簽訂的時間、地點?5.《馬關條約》的內容、影響?6.列強瓜分中國狂潮的表現?三、師生互動(教師點撥、學生成果展示與合作探究)(一)甲午中日戰爭1.背景(原因)教師:19世紀60年代末,日本被堅船利炮打開國門后,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開始了明治維新。這次改革使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成為亞洲強國。國內對原材料需求量大。日本為島國,其地域狹小、資源匱乏。為了掠奪大量原材料并擁有巨大的市場,日本將魔爪伸向中國乃至世界。提問:說說甲午中日戰爭的根本原因與直接原因?學生:【根本原因】日本企圖征服朝鮮,侵略中國,稱霸世界。【直接原因】1894年,朝鮮東學黨起義教師:東學黨起義,是指公元1894年在朝鮮境內爆發的由東學道領袖全琫[běng]準領導的反對朝鮮王朝封建統治、反對帝國主義瓜分侵略的農民起義。由于這次起義是打著東學道的旗號,并以東學道徒為核心,而統治階級多稱呼其為“東學黨”,因而得名。2.戰爭開始教師:出示甲午中日戰爭形勢圖,提問:戰爭爆發時間及標志?戰爭名稱由來?學生:【爆發時間及標志】1894年7月,日軍進攻駐守朝鮮的中國軍隊。【戰爭名稱由來】1894年是農歷甲午年,這場戰爭被稱為“甲午中日戰爭”經過——四次戰役平壤戰役教師:出示甲午中日戰爭形勢圖,標注平壤戰役地點。提問:平壤戰役時間、愛國將領、結果?學生:【時間】1894年9月【愛國將領】左寶貴【結果】平壤陷落黃海海戰教師:出示甲午中日戰爭形勢圖,標注黃海戰役地點。提問:黃海戰役時間、雙方、經過、結果?學生:【時間】1894年9月【雙方】清政府的北洋艦隊與日本聯合艦隊【經過】北洋艦隊奮勇殺敵,重創日艦,鄧世昌等200余名將士壯烈殉國。【結果】日本取得黃海制海權遼東半島戰役教師:出示甲午中日戰爭形勢圖,標注遼東半島戰役地點。提問:遼東半島戰役時間、日軍罪行?學生:【時間】1894年11月【罪行】旅順大屠殺教師:材料研讀:旅順屠城后,美國紐約世界報刊登了下面這段話:“日本是披著文明的皮而帶有野蠻筋骨的怪獸。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蠻的真面目。”使學生明確:日軍野蠻殘暴,毫無人性。威海衛戰役教師:出示甲午中日戰爭形勢圖,標注威海衛戰役地點。提問:威海衛戰役時間、地點、英雄人物、結果?學生:【時間】1895年【地點】黃海海面【英雄】丁汝昌【結果】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教師: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標志著洋務運動失敗結果教師:甲午中日戰爭的結果如何?學生:清政府戰敗,簽訂《馬關條約》《馬關條約》的簽訂教師提問:《馬關條約》的簽訂時間、地點、內容?學生:【時間】1895年春【地點】日本馬關【內容】割遼東半島、臺灣和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2億兩白銀;增開重慶、沙市、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設工廠。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分析內容得出影響①割遼東半島、臺灣和澎湖列島給日本。中國國土進一步淪喪,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②賠償日本軍費2億兩白銀。舉借外債,使列強進一步控制中國的財政經濟。③增開重慶、沙市、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使列強的侵略勢力深入中國內地。④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設工廠。列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從商品輸出變為資本輸出影響: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合作探究:清政府為什么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失敗?主觀原因(內因):①?清政府的政治腐敗和經濟落后;②清政府避戰求和,妥協退讓。③部分清軍將領的臨陣脫逃客觀原因(外因):日本侵略中國蓄謀已久,準備充分。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無法抵抗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列強瓜分中國狂潮1.三國干涉還遼教師:三國干涉還遼原因:《馬關條約》的簽訂,損害了俄、德、法三國在華利益。學生:【做法】俄、德、法迫使日放棄遼東半島,中國出3000萬兩白銀作為贖遼費。教師:實質:帝國主義在華利益之爭門戶開放學生回答:【時間及國家】1899年美國【內容】美國承認各國在中國的勢力范圍和既得特權;要求在各國租借地和勢力范圍內享有均等貿易機會。【實質】反映出美國與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在侵華政策上的矛盾。3.教師出示:《時局圖》與各國在華強租海灣和劃分勢力范圍情況表,引導學生認識:《馬關條約》簽訂后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危機。本課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甲午中日戰爭的起因、經過及結果。認識到,《馬關條約》的簽訂,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恥辱,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甲午戰爭也刺激了列強的侵華野心,從而引發了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此后中國更加全方位地被迫開放,陷入了嚴重的民族危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