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2屆高考政治一輪復習人教版必修4 第13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教案(9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2屆高考政治一輪復習人教版必修4 第13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教案(9份打包)

資源簡介

第35課 求索真理的歷程
最新考點
整體總覽
學科素養
1.實踐:實踐的概念;實踐的特點。2.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實踐是認識的目的。3.真理:真理的客觀性;真理的具體性;真理的條件性;真理和謬誤。4.認識過程:認識的反復性;認識的無限性。
科學精神:通過對本課的學習,能夠對意識、認識、真理、理論、科學理論進行判斷和辨別,能夠甄別出正確與錯誤,從而堅持真理,以科學理論武裝自己、指導自己,能夠運用正確的理論、觀點去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解決矛盾,從而不斷培養科學理性精神。
考點1|
實踐的概念及特點
1.實踐的概念:實踐是人們改造①客觀世界的物質活動。
(1)實踐是以人為主體、以客觀事物為對象的②物質性活動。
(2)實踐是一種③直接現實性活動,它可以把人們頭腦中的觀念的存在變為④現實的存在。
2.實踐的特點
(1)實踐具有⑤客觀物質性。
(2)實踐具有⑥能動性。
(3)實踐具有⑦社會歷史性。
3.實踐的形式:改造自然的生產實踐,變革社會的實踐,探索世界規律的科學實驗活動。
點撥:人類的實踐活動中,最基本的是改造自然的生產實踐,而不是變革社會的實踐。
[易錯分析]
1.實踐既是一種客觀物質活動,又是一種主觀活動。
[矯正] 實踐雖然受主觀意識的指導,但實踐的主體——人、實踐的對象——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實踐的手段——生產工具都是客觀的。
2.實踐是有意識的、有目的的能動性活動,因此盲目的實踐是不存在的。
[矯正] 任何實踐都是有意識的、有目的的活動,沒有意識參與的實踐是不存在的,但這并不意味著盲目的實踐不存在,盲目的實踐是指沒有以正確認識為指導的實踐。
3.實踐是社會性的活動,因此,單個人的實踐活動是不存在的。
[矯正] 實踐的社會性,排斥的只是孤立的活動,并不排斥單個人的活動。當然,個人的活動也不否認實踐的社會性。
1.如何把握實踐的概念
主體
實踐只能是人的活動,但并非人的所有活動都是實踐活動。動物的本能行為不屬于實踐
對象
從對象看,實踐改造的是客觀世界(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是發生在人和自然界、人與社會之間的活動,停留在人頭腦中或口頭上的活動(如思考、辯論等)不是實踐
性質
從性質上看,實踐是一種改造活動,是連接主觀與客觀的橋梁,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是一種直接現實性活動
形式
人類的基本實踐有三種:生產實踐、變革社會的實踐、科學實驗活動
2.實踐的特點
特點
理解
側重點
客觀物質性
①實踐的基本要素包括實踐的主體、實踐的對象和實踐的手段,它們都是客觀的。②實踐活動的過程及其結果是受客觀事物及其運動規律制約的
強調實踐受客觀因素的影響
能動性
實踐是人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
強調實踐受主觀因素的影響
社會性
實踐是處在一定社會關系中的人的活動
強調實踐受橫向因素的影響
歷史性
人的實踐活動是歷史的發展著的
強調實踐受縱向因素的影響
聯系
體現了在實踐問題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統一
提醒:(1)盲目的實踐是錯誤意識指導下的實踐,而不是無目的、無意識的活動。
(2)實踐的社會性,否認的只是孤立的活動,并不否認單個人的活動。
實踐的作用
(1)人類歷史是由人的社會實踐活動構成的歷史,研究人類歷史的規律,也就是研究人的社會實踐活動的運動規律。
(2)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也就是把社會生活“當做實踐去理解”。
(3)實踐生成了社會生活的全部領域,形成了全部社會關系,推動著人類社會的發展。
考點展示
全國卷5年1考
命題揭秘導航
實踐的概念

從具體題型上看,以選擇題為主。從學科素養上看,以科學精神、公共參與為主。從考查方式上看,主要以選擇題形式考查實踐的概念、特點,并常常與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過程等知識結合起來考查,材料靈活多變,對理解能力要求較高。
實踐的特點
2018·全國卷Ⅲ·22
 結合人類的各種活動,考查對實踐概念及直接現實性的理解
1.習近平總書記就“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重要發展戰略提出了新思路、新論斷,他還指出,要以“腳踏實地、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打贏這場硬仗。之所以要強調腳踏實地、真抓實干,主要是因為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具有(  )
A.客觀物質性
B.能動性
C.直接現實性 
D.社會歷史性
C [強調腳踏實地、真抓實干,是因為只有實干才能最終實現改革發展,這是因為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C符合題意。A、B、D不構成原因,故排除。]
區分實踐的特點與意識的特點
(1)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能動性、社會歷史性;意識具有目的性、自覺選擇性和主動創造性。
(2)實踐是連接主觀和客觀世界的橋梁,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是一種直接現實性活動;意識不具有直接現實性,意識不能直接改造世界。
2.港珠澳大橋從最早提出設想到設計,再到開工、全線貫通、正式通車,歷時35載。面對港珠澳大橋建設中遇到的問題,工程建設者們開展了百余項試驗,克服說不完的困難,戰勝數不盡的挑戰,將夢想變成了現實。這主要表明(  )
①實踐可以把人們頭腦中的觀念的存在變為現實的存在
②實踐是主觀能動性和客觀物質性相統一的活動?、垩芯恐蝎@得的正確認識能夠促進實踐水平的提高?、軐嵺`是單個人的活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面對港珠澳大橋建設中遇到的問題,工程建設者們開展了百余項試驗……將夢想變成了現實”,說明實踐是主觀能動性和客觀物質性相統一的活動,它可以把人們頭腦中的觀念的存在變為現實的存在,①②正確且符合題意;材料未體現正確認識促進實踐水平的提高,③不符合題意;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離開了他人和社會的純粹個人的實踐活動是根本不存在的,④錯誤。]
 結合影響實踐活動的主觀與客觀因素,考查實踐的客觀物質性和能動性
3.(2018·全國卷Ⅲ,22)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薄爸袊厣鐣髁x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睆恼J識論看,提出上述創新性重大論斷表明(  )
①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越來越深化?、诟母锇l展的實踐的自覺性、創造性不斷增強?、壅J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可以超越具體條件的限制 ④認識的發展是一個不斷用新認識否定、代替已有認識的過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以及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的轉化,說明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越來越深化,①符合題意。改革發展的豐富實踐經驗和認識成果,讓我們更加堅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題干中黨的十九大報告的創新性論斷表明改革發展的實踐的自覺性、創造性不斷增強,②符合題意。認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受具體條件的限制,因為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③錯誤。認識的發展應該是不斷用新認識超越和發展已有認識的過程,而不能表述為“否定、代替”,④排除。]
在判斷實踐的基本特征時,若強調的是受客觀因素影響或制約,一般體現的是實踐的客觀物質性;若強調的是“計劃”“方案”“規劃”的制定及作用,一般體現的是實踐具有能動性;若強調歷史過程或條件,一般體現的是實踐的歷史性;若強調合作、聯系等內容,一般體現的是實踐的社會性。
 運用實踐的社會歷史性的知識,分析影響實踐的橫向和縱向因素
4.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國各地傳播時,全國各地通力合作,嚴加防范,以抗擊這一病毒的蔓延和肆虐。這體現了(  )
A.意識活動的直接現實性
B.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
C.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
D.實踐活動具有社會歷史性
D [全國各地通力合作,以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蔓延和肆虐。這體現了實踐活動具有社會歷史性,D符合題意。實踐是一種直接現實性活動,意識活動不具有直接現實性,A說法錯誤。材料中未涉及認識的反復性和無限性、也沒有體現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B、C與題意無關。]
5.“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疫情期間教師順勢成了“網絡主播”,網絡技術正在改變教學方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網絡技術的自覺選擇性是主動的、有選擇的?、诓煌瑲v史階段實踐的內容、形式各不相同 ③人類可以根據發展需要從而建立新的聯系 ④網絡技術不具備人類所特有的主觀能動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網絡技術不具有自覺選擇性,人的意識具有自覺選擇性,①錯誤。疫情期間教師順勢成了“網絡主播”,網絡技術正在改變教學方式,這說明不同歷史階段實踐的內容、形式各不相同;但網絡技術不具備人類所特有的主觀能動性,②④符合題意。人類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而不是根據發展需要,③錯誤。]
考點2|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1)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①反映。
(2)認識只有在②實踐中、在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實現。
(3)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都是實踐的產物。
點撥:認識的來源≠獲得認識的途徑
認識的來源只有一個,即實踐。個人獲得認識的途徑有兩個,即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
2.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1)認識產生于實踐的③需要。
(2)實踐的發展為人們提供日益完備的④認識工具。
(3)實踐鍛煉和提高了人的認識能力。
3.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1)實踐處在主觀和客觀的交匯點上。
(2)通過實踐,人們可以把自己頭腦中的觀念的存在變為現實的存在。
(3)人們把指導自己實踐的認識和⑤實踐所產生的結果加以對照,從而檢驗認識是否正確地反映了客觀事物。
點撥:不能認為科學理論也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主觀認識和客觀事物自身都不能作為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
4.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1)認識從實踐中來,最終還要回到⑥實踐中去。
(2)認識本身不是目的,⑦改造世界才是認識的目的。
[易錯分析]
1.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都是人類認識的來源。
[矯正] 人類認識的來源和途徑是兩回事。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是人類認識獲取的兩個途徑,但人類認識的來源只有一個,即實踐。
2.正確認識是溝通主觀與客觀的橋梁。
[矯正] 將主觀和客觀聯系起來的唯一因素是實踐。
3.實踐是認識的根本任務。
[矯正] 透過現象把握本質、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是認識的根本任務;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4.不成功的實踐對認識的發展沒有價值。
[矯正] 不成功的實踐可以檢驗認識的不足,也有價值。
1.正確理解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正確理解
區分點
認識誤區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①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反映。②認識只有在實踐中、在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實現。③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都是實踐的產物
強調的是認識來源于實踐,認識在實踐的基礎上“從無到有”
把間接經驗作為認識的來源。把認識的來源與獲得認識的途徑等同
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①認識產生于實踐的需要。②實踐的發展為人們提供日益完備的認識工具。③實踐鍛煉和提高了人的認識能力
強調認識的動態發展是由實踐推動的;認識在實踐中“深化和發展”
把認識絕對化、思想僵化  
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實踐能把主觀和客觀聯系起來加以比較和對照,能夠檢驗主觀認識與客觀事物是否相符合
強調的是實踐能夠把主觀和客觀聯系起來加以比較和對照
把科學理論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
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認識從實踐中來,最終還要回到實踐中去。認識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認識的目的
強調的是認識要回到實踐中去、服務于實踐,突出認識的終極意義
脫離實踐、紙上談兵,認識不為實踐服務,認識的根本目的是獲得真理 
提醒: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強調的是認識在實踐的基礎上“從無到有”;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強調的是認識在實踐中“深化和發展”;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強調的是實踐能夠把主觀和客觀聯系起來加以比較和對照;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強調的是認識要回到實踐中去,服務于實踐,突出認識的終極意義。
2.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
①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是認識的目的。②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科學理論對實踐具有促進作用;錯誤的認識則會把人們的實踐活動引向歧途
方法論
①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積極投身社會實踐。②重視科學理論、真理的指導作用,做到理論與實踐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提醒:意識與認識的關系
(1)區別: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屬于唯物論的范疇,與物質對應。認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它既指反映過程,又指反映結果,屬于認識論的范疇,與實踐對應。
(2)聯系:它們都來源于實踐,內容都是客觀的、形式都是主觀的,都對實踐產生一定的影響,二者都有正確、錯誤之分。
認識的形式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兩種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認識過程的兩個不同階段。
考點展示
全國卷5年6考
命題揭秘導航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2020·全國卷Ⅲ,222019·全國卷Ⅱ·232019·全國卷Ⅲ·232018·全國卷Ⅰ·212017·全國卷Ⅰ·212017·全國卷Ⅱ·21
從具體題型上看,選擇題與主觀題均有。從學科素養上看,以科學精神、公共參與為主。從考查方式上看,本考點是高考的重點,常結合漫畫、名人名言、科研成果、新的政策、計劃、戰略的出臺及實施的結果等,設置體現類、原因類等題目考查實踐與認識的關系。
 結合名言、實例、漫畫等,考查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1.(2020·浙江7月選考,26)采用傳統的玉米和大豆間套種方法,大豆會缺少光照,倒伏嚴重,產量很低。針對該問題,農學家經過多年探索,反復試驗,提出玉米和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的新理論和新方法,實現了兩種作物的協調高產。由此可見(  )
①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②認識產生于實踐的需要 ③認識受具體的實踐水平限制?、苷J識受主體知識水平的限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針對存在的問題,農學家經過多年的探索,反復試驗,提出了新理論和新方法,實現了協調高產的目的,說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認識產生于實踐的需要,①②正確。③④觀點體現了認識的反復性和無限性,不符合題意。]
2.2020年5月27日,我國8名高程測量登山隊員克服重重困難,成功從珠穆朗瑪峰北坡登頂。本次登頂的主要任務就是為珠峰再次測量“身高”。這說明(  )
①實踐活動具有能動性?、谥挥型ㄟ^實踐才能獲得正確認識?、墼趯嵺`中不斷地顛覆真理 ④認識在主客體的相互作用中產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D [成功登頂的主要任務就是為珠峰再次測量“身高”,說明實踐活動具有能動性,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認識在主客體的相互作用中產生,①④符合題意。獲得認識有兩條途徑,既可以親身參與實踐,也可以學習書本知識,②錯誤。那些經過實踐反復檢驗的、已經確定的真理并沒有被推翻,而是不斷地向前發展,③錯誤。]
 以人類認識的發展過程為背景,考查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3.(2019·全國卷Ⅱ,23)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當今時代,知識更新不斷加快,社會分工日益細化,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青年要珍惜韶華、不負青春,努力學習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內在素質,錘煉過硬本領,使自己的思維視野、思想觀念、認識水平跟上越來越快的時代發展。這一論述蘊含的認識論道理是(  )
①源于直接經驗的認識是真理性認識 ②以實踐為基礎的認識具有直接現實性 ③時代和實踐為認識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和需要?、軐崿F認識與實踐的統一需要不斷提升主體素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且真理源于實踐,①錯誤。實踐是一種直接現實性活動,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反映,不具有直接現實性,②錯誤。]
4.(2019·全國卷Ⅲ,23)廢舊塑料的回收利用一直受到污水排放問題的困擾。一位“草根發明家”轉變思路,經過反復試驗,研制成無水清洗的廢舊塑料自動化生產線,臟兮兮的廢舊塑料進入生產線,變成了“新鮮、干凈”的塑料顆粒。這表明(  )
①實踐的需要推動人的創新能力不斷發展?、谂行运季S能夠促進認識發展和實踐創新?、塾^念創新決定著創新思維活動的內容和性質 ④能否應用于實踐是衡量創新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廢舊塑料的回收利用存在的問題,推動人們進行新的探索和研究,材料中“草根發明家”通過反復試驗取得成功,說明實踐的需要推動人的創新能力不斷發展,①正確。“草根發明家”轉變思路,經過反復試驗取得成功,這表明批判性思維能夠促進認識發展和實踐創新,②正確。不同的實踐活動決定著思維活動的不同性質和思維方式的不同內容,③錯誤。材料中沒有涉及這種創新成果應用于實踐,④與題意不符。]
 結合具體實例,考查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5.(2020·全國卷Ⅲ,22)1869年,門捷列夫公布自己制作的元素周期表,將已經發現的化學元素納入一個統一的體系中,依照元素周期律,門捷列夫推斷當時的一些原子量測定結果存在誤差,預言“類鋁”(鎵)、“類硼”(鈧)等當時尚未發現元素的存在,他的推斷和預言后來在實驗中被逐一證實。這表明(  )
①科學發現來源于認識的不斷深化與積累 ②科學原理對探索和發現客觀真理具有指導作用?、壅J可科學理論都必須在實踐中驗證自己的真理性?、芸茖W原理—科學預測—實踐檢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真理的基本屬性是客觀性,依據元素周期律,門捷列夫推斷當時一些原子量測定結果存在誤差,其推斷和預言被實驗證實,體現了②③;科學發現源于人的實踐活動,排除①;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是認識發展的一般規律,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故排除④。]
6.(2020·河南省鄭州市三模)人類認知珠峰的歷史在某種程度上是一部測繪史。1975年,中國登山隊在頂峰豎起了測量覘標,測得珠峰高度為8
848.13米;2005年,中國采用GPS測量系統、冰雪雷達探測儀等技術手段,測得珠峰準確高度為海拔8
844.43米;2020年5月6日,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攜帶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重力儀等設備開啟珠峰高程登頂測量。中國的珠峰測量史證明了(  )
①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人類認識的發展?、谥囌`的存在是認識反復性的根本原因 ③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是人類的永恒使命 ④科學技術的進步能夠使認識超越客觀條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測量設備的不斷改進,使我們對珠峰的實際高度的測量越來越精準,意味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人類認識的發展,①正確。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認識具有反復性,謬誤的存在不是認識具有反復性的根本原因,排除②。每隔一段時間,我國都要對珠峰的實際高度進行測量,說明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是人類的永恒使命,③正確?!罢J識超越客觀條件”的表述錯誤,排除④。]
 結合人類認識在實踐中的運用,考查實踐是認識發展的目的
7.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是因為(  )
①發展理念反映了發展實踐的曲折性?、诎l展理念正確與否關乎發展實踐的成敗?、郯l展理念往往是發展實踐變革的先導?、馨l展理念變革意味著消除以往發展理念的影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并不是因為發展理念反映了發展實踐的曲折性,而是因為這些發展理念對實踐具有促進作用,①不選;發展理念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它是否正確關乎發展實踐的成敗,所以要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正確發展理念,②當選;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變革的先導,材料中的五大發展理念是理論上的創新,所以要貫徹,③當選;以往的發展理念也有借鑒意義,是在當時的客觀條件下作出的正確選擇,故“消除以往發展理念的影響”說法錯誤,④不選。]
8.“不要面對多姿多彩的想法而陶醉不已,不去努力為之奮斗,它永遠只是一個漂亮的肥皂泡,最終是會破碎的……”這句話蘊含的哲理是(  )
A.人們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
B.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主觀性
C.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D.物質與意識相互依賴、不可分割
C [光有想法是不夠的,還要腳踏實地地努力奮斗,這告訴我們實踐是認識的目的,認識要回到實踐中去,指導人們改造客觀世界,A項排除,C項正確;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B項錯誤;物質不依賴于意識,D項錯誤。]
考點3|
真理與認識過程
1.真理: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①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②正確反映。
(1)真理的客觀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屬性。對同一個確定對象的真理性認識③只有一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真理的條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④條件和范圍,如果超出了這個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變成謬誤。
(3)真理的具體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⑤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4)真理和謬誤:真理的條件性和具體性表明,真理和謬誤往往是⑥相伴而行的。
點撥:真理的具體性是真理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強調縱向的變化。真理的條件性是相對于適用的條件和范圍來說的,強調橫向的變化。
2.認識過程
含義
原因
反復性
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
從認識的主體來看,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總要受到具體的實踐水平的限制;從認識的客體來看,客觀事物是復雜的、變化著的,其本質的暴露和展現也有一個過程
無限性
人類認識是無限發展的,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認識的對象是無限的變化著的物質世界,作為認識主體的人類是世代延續的,作為認識基礎的社會實踐是不斷發展的
上升性
認識運動的反復性和無限性表明,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是一種⑦波浪式前進或⑧螺旋式上升的過程,真理在發展中不斷地超越自身
方法論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⑨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⑩檢驗和發展真理
點撥:在認識過程中反對兩種錯誤觀點:一是“直線論”,此觀點認為人的認識是直線式的前進;二是“循環論”,此觀點認為人的認識是一種圓圈式的循環運動。
[易錯分析]
1.有用的就是真理。
[矯正] 真理的正確性決定了它是有用的,但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
2.真理與謬誤往往相伴而行,真理中蘊含著謬誤的成分。
[矯正] 真理是正確認識,謬誤是錯誤認識,真理與謬誤的界限不容混淆。
3.受各種因素影響,人們對同一確定的對象往往產生多種正確的認識。
[矯正] 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人們對同一確定的對象會產生多種認識,但是多種認識中只有一種是正確的。
4.認識往往是一個在實踐基礎上推翻和超越已確定的真理的過程。
[矯正] 那些經過實踐反復檢驗的、已經確定的真理并未被推翻,而是不斷向前發展。
1.真理
(1)對比理解真理的特征
特征
理解
要求
客觀性
①客觀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屬性。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檢驗真理的標準——實踐是客觀的。②對同一確定對象的真理性認識只有一個
①真理是客觀的,要堅持真理。②堅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條件性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如果超出了這個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變成謬誤
①真理的條件性和具體性要求我們發展真理。②真理和謬誤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要求我們正確對待謬誤
具體性
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2)真理與謬誤
①真理與謬誤是對立的。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謬誤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錯誤反映。二者有著嚴格的界限,不容混淆。
②真理與謬誤又是統一的。二者相互依存、互為前提,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提醒:通過“三個統一”深刻把握真理
(1)真理是客觀性與條件性的統一。任何真理都是有條件的,如果超出了這個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變成謬誤。真理的客觀性強調的是在它所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內,它是正確的。
(2)真理是絕對性與相對性的統一。一方面,真理是客觀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從這個意義上說,真理是絕對的。另一方面,真理都是具體的有條件的,當客觀情況或實踐發生變化,真理就可能變成謬誤,從這個意義上說,真理是相對的。
(3)真理是客觀內容與主觀形式的統一。真理的客觀性主要是指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檢驗真理的標準——實踐是客觀的,對同一確定對象的真理性認識只有一個。真理從形式上說是主觀的,是主體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它以觀念的形式存在。
2.正確區分認識的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
反復性
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圖示:
無限性
人類認識是無限發展的,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圖示:
上升性
對真理的追求是一種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圖示:
提醒:(1)認識是有限性與無限性的統一。從每一個具體的認識、單個人的認識來看,認識是有限的;從人類認識能力來看,認識是無限的。認識受各種條件的限制,并不意味著人類沒有徹底認識世界的能力。
(2)認識具有反復性,并不意味著人們無法正確認識事物。
(3)單個人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并不意味著人類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
(4)認識具有上升性并不意味著真理在認識過程中不斷被推翻,被否定。真理永遠不會停止前進的步伐,它在發展中不斷地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經過實踐反復檢驗的、已經確定的真理并沒有被推翻,而是不斷地向前發展。
考點展示
全國卷5年4考
命題揭秘導航
真理
2016·全國卷Ⅰ·20
從具體題型上看,選擇題和主觀題均有。從學科素養上看,以科學精神為主。從考查方式上看,圍繞真理的特征和認識過程進行綜合測試,近幾年在高考中有較強的測試要求,尤其是以主觀題形式綜合考查認識論的相關知識。
認識過程
2017·全國卷Ⅲ·232017·全國卷Ⅱ·212016·全國卷Ⅲ·39(1)
 以人類對同一對象的不同認識為背景,考查真理的概念及客觀性
1.(2020·山東卷,12)毛澤東指出:“世界上只有唯心論和形而上學最省力,因為它可以由人們瞎說一氣,不要根據客觀實際,也不受客觀實際檢查的?!边@告訴我們的是(  )
①唯心論和形而上學都以認識和實踐相脫離為特征
②客觀事物是認識的對象和檢驗真理的標準 ③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觀和客觀相符合 ④不以理論為指南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A [“不要根據客觀實際,也不受客觀實際檢查”,揭示了唯心論和形而上學的錯誤在于脫離實際,脫離實踐,沒有實現認識與實踐的統一、主觀與客觀的統一,因此不屬于真理,①③符合題意。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②說法有誤。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不以正確理論為指南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④說法有誤。]
2.人類夢想追逐到哪里,希望時空就定位到哪里。人類腳步邁進到哪里,希望導航就指引到哪里。2020年7月31日,源自中國的北斗系統邁入為全球定位、導航的新階段。在這個重要時刻,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傳承好、弘揚好“自主創新、開放融合、萬眾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時代北斗精神。新時代北斗精神(  )
①會超越歷史和現實的條件限制,永放光芒 ②是戰勝困難、成功布局北斗的決定因素?、凼菍崿F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的真理性認識?、苁怯扇嗣袢罕姽餐瑒撛斓木薮缶褙敻?br/>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①中“會超越歷史和現實的條件限制”的說法是錯誤的;②夸大了民族精神作為認識對人類實踐的作用。]
 以名言、典例、漫畫等為切入點,考查真理的條件性和具體性
3.在生活中,當我們傷風感冒時,醫生經常建議多喝水。但有醫學家卻指出,對某些特定的呼吸道疾病來說,多喝水可能會對身體有害。這說明(  )
A.真理與謬誤的界限是絕對的、無條件的
B.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適用條件和范圍
C.不同的立場會影響人們對真理的認識
D.真理是客觀與主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B [對于傷風感冒是否要多喝水要具體分析,體現了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B正確。真理與謬誤的界限是相對的、有條件的,A錯誤。真理是客觀的,不會因為立場的變化而改變,C錯誤。真理是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D錯誤。]
4.(2020·濰坊二模)下面漫畫《是6還是9》蘊含的哲學道理是(  )
①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趯ν皇挛锟梢杂卸鄠€真理性認識 ③認識因受各種條件的限制而具有主體差異性 ④立場不同,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就會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真理具有客觀性,人們對同一對象的真理性認識只有一個,排除②;立場對認識不具有決定作用,立場不同有可能導致認識具有差異性,但是也有可能存在相同的認識,排除④;漫畫反映了站在不同的角度,立足不同的條件,可以得出不同的認識,可見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故①正確;漫畫反映了人們的認識受到主客觀兩種因素的制約,故③正確。]
解答有關真理的試題,需要把握以下幾個典型錯誤:
(1)人們對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認識具有多樣性。
(2)真理與謬誤存在相互包含的關系。
(3)人們的主觀立場對真理性認識具有決定作用。
(4)實踐條件改變,人們的認識必然會發生改變。
 結合人類認識發展的過程,考查認識過程的反復性和無限性
5.(2017·全國卷Ⅲ,23)恩格斯指出,認識中“不僅每個已經解決的問題都引起無數的新問題,而且每一個問題也多半都只能一點一點地、通過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幾百年時間的研究才能得到解決”。對這種認識現象的合理解釋是(  )
①主客觀條件的限制決定了認識的反復性 ②認識的局限性意味著達不到真理性認識?、壅胬砼c謬誤的轉化使認識呈現為封閉式循環運動?、苷J識對象、認識主體和實踐的無限發展導致認識的無限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人類追求真理的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認識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同時,認識是無限發展的,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①④符合題意。人們通過實踐活動是可以正確認識客觀事物,達到真理性認識的,②錯誤。人的認識是不斷發展的,認識運動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是一種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的過程,而不是封閉式循環運動,③錯誤。]
對于認識發展過程的理解,注意以下細節:認識的局限性具有暫時性,人類終將獲得真理性的認識;人類已獲得的真理性認識也具有暫時性,它也將不斷向前發展。
PAGE

-
1
-


14
頁第
-
1
-


7

微課堂21
主觀題對認識論相關知識的考查
知識模板——知識這樣記憶和運用
類型
如何體現實踐的特點、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體現了)
運用認識論原理分析說明(分析說明類)
記公式
實踐的特點+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
實踐的特點+實踐是認識的基礎+真理的特征+認識的特征
背術語
(1)實踐的特點。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能動性和社會歷史性(2)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實踐是認識的目的。(3)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科學的理論推動實踐的發展;錯誤的認識、不科學的理論則會阻礙實踐的發展。要樹立正確的認識,克服錯誤的認識,發揮科學理論的指導作用。
(1)實踐的特點。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能動性和社會歷史性。(2)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實踐是認識的目的。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3)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4)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真題印證——真題這樣考查與解答
(2020·全國卷Ⅰ,4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專家信息①對醫療救治工作不斷進行分析、研判、總結,先后制修訂和發布7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為保衛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第1版方案較簡單,主要包括病原學特點、病例特點、病例定義、鑒別診斷、病例發現與報告、治療等方面內容。第3版方案細化了中醫治療方案等內容。第7版方案增加病理改變內容,增補和調整臨床表現、診斷標準、治療方法和出院標準等,并納入無癥狀感染者可能具有感染性、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治療等新發現,信息②形成了包括13個方面內容的比較完整的診療體系。中醫藥是中國人民在幾千年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的,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彰顯了獨特的價值和魅力。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發揮中醫藥治未病、辨證施治、多靶點干預的獨特優勢,全程參與深度介入疫情防控,形成了覆蓋診療過程的中醫診療規范和技術方案,在全國推廣使用,有效降低了發病率、轉重率、病亡率,提高了治愈率,加快了恢復期康復。中醫藥還走出國門助力全球抗疫,中方專家線上線下與日本、韓國、意大利、柬埔寨等國專家分享救治經驗,將新冠肺炎中醫藥診療方案譯成英文并發布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與世界各國共享。診療方案的變化反映了對新冠肺炎認識的發展,運用認識論原理加以分析。
即時應用——高考這樣訓練與鞏固
(2020·福建省漳州市三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4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西安交通大學考察調研時,深刻闡釋了“西遷精神”的核心和精髓:“‘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具有深刻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绷暯娇倳浢銊顝V大師生大力弘揚“西遷精神”,抓住新時代新機遇,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在新征程上創造屬于我們這代人的歷史功績。信息①20世紀50年代,一批交大人響應黨的號召,“背起背包就出發”,從上海遷至西安,創造了中國高教史上的奇跡,并孕育和形成了“西遷精神”。這一精神同紅船精神、延安精神、紅旗渠精神等,共同形成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并在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梁中注入了新的元素。黨中央作出交大西遷的戰略決策后,在物資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僅僅一年,一所高等學府就在渭河之濱平地而建。交大70%以上的教師、80%以上的學生,從繁華的黃浦江畔奔赴千里之外的大西北,扎根黃土而奮斗,把西安交大建設成了屹立西北的一流學府。西遷過程中,沒有中斷任何教學,也沒有遲滯一屆招生,所有師生在簡陋的校園里迅速開展教學科研,信息②這靠的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的支撐。而留守上海的師生,同樣在“西遷精神”的激勵下,實現跨越式發展,把上海交通大學建設成為聞名世界的一流大學。這體現了一代代交大人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家國情懷和歷史擔當?!拔鬟w精神”推動了交大成功西遷并實現跨越式發展。結合材料,運用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對此加以說明。
真題驗收|
感悟高考 淬煉考能
1.(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2020·天津卷,12)1979年,鄧小平同志提出了“小康之家”的概念,從此“小康”被用來詮釋中國現代化坐標上一個重要階段。從黨的十五大提出“建設小康社會”,到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再到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九大提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過程體現了(  )
A.認識的根本目的是獲得真理
B.認識的最基本屬性是客觀性
C.真理通過不斷戰勝謬誤得到發展
D.認識在實踐基礎上不斷深化和發展
D [認識的根本目的是指導實踐,A說法錯誤。真理的最基本屬性是客觀性,B說法錯誤。真理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和發展,而不是通過不斷戰勝謬誤得到發展,C說法錯誤。黨對“小康社會”的認識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實踐的發展在不斷深化和發展,D符合題意。]
2.(實踐是認識的來源)(2018·全國卷Ⅰ,21)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時代課題,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表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①源于理論研究和理論斗爭?、谑菚r代變化和社會發展的產物 ③是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的結晶?、芡瓿闪藢π聲r代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故①不選。真理永遠不會停止前進的步伐,④中“完成了”的說法錯誤。②③均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正確解讀。]
3.(實踐與認識)(2019·浙江4月選考,28)入侵物種水花生的蔓延導致洪湖水質惡化、魚蟹死亡。在相繼使用物理和化學手段防治水花生蔓延的努力失敗后,當地政府在專家組實地調研的基礎上,決定引進專食水花生的葉甲,終于用生物防治手段遏制了水花生的蔓延。這表明(  )
①具體的實踐水平限制了人們的認識?、诓怀晒Φ膶嵺`也能推動人們的認識 ③實踐可以確定真理的適用條件和范圍?、苁挛锏陌l展程度制約了人們的認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C [防治水花生蔓延的活動是實踐活動,早期防治手段失敗是物理和化學的實踐手段不能有效解決問題導致的,不是實踐水平和事物發展程度制約認識,①④不符合題意。早期的失敗說明實踐活動是客觀的,正是這種不成功的實踐,推動專家組進行調研,決定用生物防治手段遏制水花生蔓延,說明不成功的實踐也能推動人們的認識,②正確。物理和化學防治手段的失敗與生物防治手段的成功,表明實踐可以確定真理的適用條件和范圍,③正確。]
4.(認識發展的上升性)(2020·江蘇卷,29)18世紀,科學在發現自然規律方面成就斐然,以至于很多人認為,已經沒有什么真理可以發現了……像鐘表一樣有序運轉的世界觀完全取代了混亂的世界觀。該觀點(  )
①肯定了追求真理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 ②肯定了自然科學已完成發現真理的任務?、鄯裾J了真理是主觀與客觀相符合的認識?、芊裾J了真理會在發展中不斷地超越自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科學在發現自然規律方面成就斐然,以至于很多人認為,已經沒有什么真理可以發現了。該觀點肯定了自然科學已完成發現真理的任務,但是否認了真理具有上升性,真理會在發展中不斷地超越自身,②④符合題意。材料觀點否認真理的發展,但并未肯定追求真理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排除①。材料觀點否認真理的發展,但并未否認真理是主觀與客觀相符合的認識,排除③。]
[教師授課資源1]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2018·天津卷,6)霍金以其“黑洞理論”聞名于世,但他并未因此獲諾貝爾獎。有諾貝爾獎評委會委員認為,原因在于霍金這一理論還沒有得到驗證;霍金也承認是因為他的黑洞蒸發還沒有被觀測或者被實驗所證實。這說明(  )
A.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B.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C.認識的真理性必須由實踐檢驗
D.世界是可以被認識的
C [根據題干的內容來看,霍金的“黑洞理論”雖然聞名于世,但是沒有得到有效的驗證,從而導致其未獲得諾貝爾獎。由此可得出“認識的真理性必須由實踐檢驗”的結論,故選C。A、B、D所表述的內容均不符合題意。]
[教師授課資源2] (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2017·全國卷Ⅱ,21)2016年9月,袁隆平領銜的超級雜交稻第五期攻關項目第二次測產驗收在湖南某地進行,攻關品種“廣湘24S/R900”的測產沒有達到預期目標,未能通過驗收。面對失敗,袁隆平坦然接受。這一事例反映的認識論道理是(  )
①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谡J識主體對于獲得真理性認識沒有影響?、鄄怀晒Φ膶嵺`對認識的發展沒有價值 ④正確認識往往要經過實踐和認識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攻關品種“廣湘24S/R900”的測產沒有達到預期目標,未能通過驗收,說明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①符合題意。面對失敗,袁隆平坦然接受,這從一個側面說明認識具有反復性,④符合題意。②錯誤,獲得真理性認識既受認識客體的影響,也受認識主體的影響。失敗的實踐對認識的發展也可能具有價值,③錯誤。]
[教師授課資源3] (實踐的作用)(2016·天津卷,8)下列說法與漫畫《過溝》蘊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過溝》
A.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B.世上無難事只要勤思考
C.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D.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
D [漫畫的標題是《過溝》,畫面中一個人采取行動跨過去了,還有兩個人在討論過溝的方案。據此可知,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實踐才是認識的目的,D與漫畫寓意相符,應選。A強調了量的積累的重要性,B強調要發揮主觀能動性,C強調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均與漫畫寓意不符。]
[教師授課資源4] (認識具有反復性)(2018·江蘇卷,28)2017年11月,我國科學家成功克隆了兩只獼猴。很多人都以為這項技術的突破并不大,因為22年前,美國已經誕生了克隆羊。但實際上,當初的克隆羊采用的是胚胎分裂技術,而中國科學家采用的則是更為先進的體細胞克隆技術。由此可見(  )
A.認識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B.經過實踐反復檢驗的真理才不會被推翻
C.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受到條件的局限
D.客觀事物本質的暴露和展現需要一個過程
C [很多人認為,中國克隆獼猴技術突破不大,他們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認識,是因為他們沒有認識到體細胞克隆技術是比胚胎分裂技術更為先進的技術,說明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受到條件的局限,C符合題意。]
PAGE
科技讓教學更簡單
金榜讓學習更輕松
7
/
7第
-
1
-


5

微課堂
主觀題對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考查
知識模板——知識這樣記憶和運用
類型
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原因
如何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
記公式
規律是客觀的+規律是普遍的+辯證統一的
尊重規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
背術語
(1)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2)規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在其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規律。(3)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辯證統一的,尊重客觀規律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認識和利用客觀規律的必要條件。
(1)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要求我們必須尊重規律,按規律辦事,而不能違背規律。(2)在客觀規律面前,人并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人類。(3)既要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
真題印證——真題這樣考查與解答
[2014·山東卷,42(1)]文化是不同國家和民族溝通心靈和情感的橋梁紐帶。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近年來,我國在對外文化傳播過程中,信息①把握并順應國際傳播發展的必然趨勢,利用對象國資源,信息②充分考慮其文化傳統、消費習慣、審美標準,信息③推出了越來越多的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化精品。結合材料,說明我國在對外文化傳播過程中是如何處理客觀規律與主觀能動性的關系的。
即時應用——高考這樣訓練與鞏固
“敦,大也;煌,盛也?!倍鼗褪菤v史上東西方文化交匯的重要樞紐,是世界文明長河中的一顆璀璨明珠,莫高窟是敦煌最富盛名的文化名片。敦煌氣候干燥,渺無人煙,自然環境破壞、洞窟本體老化與游客蜂擁而至的三重威脅成為保護莫高窟要解決的重要問題。為了讓這些存留千年的脆弱藝術瑰寶“活”更久,時任敦煌研究院院長的樊錦詩默默無聞扎根莫高窟,信息①始終把莫高窟保護放在第一位,信息②積極推動甘肅省批準頒布實施《甘肅敦煌莫高窟保護條例》,同時開展崖體加固、風沙治理等基礎性工程。為了讓敦煌文化藝術走出洞窟“活”起來,先后完成莫高窟149個A級洞窟的文物影像拍攝、加工處理和數據庫建設,上線中英文版本的“數字敦煌資源庫”,實現了敦煌石窟30個洞窟整窟高清圖像的全球共享,深化與騰訊等在AR/VR,智慧旅游等模塊的合作,通過科技賦能文化,讓敦煌文化融入大眾生活。敦煌研究院還多次舉辦敦煌學國際研討會,并與美國蓋蒂研究所等海外文物保護單位共同對莫高窟開展保護合作,實現“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世界”。信息③敦煌莫高窟的科學保護與數字化探索經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國際上解決保護和利用方面的一個典范”。如今“一帶一路”的宏偉藍圖為敦煌文化發展帶來了新機遇,而敦煌文化也為“一帶一路”合作提供著文化涵養。信息④連續舉辦三屆的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成為推動“一帶一路”文化交流的重要資源,敦煌也被賦予“一帶一路”合作中“民心相通”的重要使命。敦煌文化的傳承、發展是尊重和利用遺產保護規律的成功典范。結合材料并運用唯物論知識對此加以說明。
真題驗收|
感悟高考 淬煉考能
1.(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2017·江蘇卷,26)風箏在我國已經有2
000多年的歷史,最初用于軍事,到了唐代中期逐漸轉向娛樂。后來,人們又將神話故事、吉祥寓意等表現在風箏上,使風箏成為了一門藝術?,F在,風箏藝術在我國仍然很受歡迎,并形成了以山東濰坊風箏、北京風箏、江蘇南通風箏等為代表的風箏流派。從材料中可以看出(  )
①事物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 ②事物的發展變化是有規律可循的?、凼挛镒兓l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④事物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以濰坊風箏、北京風箏、江蘇南通風箏等為代表的風箏流派是風箏流派的特殊性,風箏藝術是普遍性,①符合題意。風箏藝術的發展歷史表明事物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④符合題意。②③在題干中沒有體現。]
2.(按規律辦事)(2017·海南卷,21)污染嚴重是造紙業飽受詬病的主要原因。某省根據當地造紙業發展狀況,制定并執行嚴格的造紙業地方環保標準。在環保高標準的倒逼下,該省造紙業擺脫了臟、亂、差的局面,實現了“金山銀山”和“綠水青山”的兼顧、環保與經濟轉型升級的雙贏。這說明(  )
①重視意識的能動性,就能推動事物發展?、谥挥袕膶嶋H出發,才能獲得實踐的成功?、凼挛锬芊癜l展,取決于意識能否反映客觀存在 ④發揮主觀能動性和按客觀規律辦事相結合是成功之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重視意識的能動性不一定就能推動事物的發展,故①錯誤;任何意識都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但它不能決定事物的發展,故③錯誤;根據當地發展現狀而制定環保標準,體現了一切從實際出發,故②正確;題干中實現環保與經濟轉型升級的雙贏是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相結合的結果,故④正確。]
3.(發揮主觀能動性與按規律辦事)(2016·全國卷Ⅱ,22)在長征途中,毛澤東非常重視情報工作,及時掌握敵方的部署與動向,根據敵我雙方力量的變化,尋找敵方薄弱環節,靈活調動軍隊,四渡赤水,終于擺脫了敵兵的圍追堵截。毛澤東用兵如神的奧秘在于(  )
①重視調查研究,依據不斷變化的情況決定軍事部署?、诎褜馉幰幝傻恼胬硇哉J識作為軍事行動的出發點?、凵朴谠谒蚕⑷f變的戰場形勢中掌握和利用戰爭規律?、苷J識到紅軍將士的主觀能動性在戰爭中起決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本題的題眼是“毛澤東用兵如神的奧秘”。毛澤東非常重視情報工作,及時掌握敵方的部署與動向,根據敵我雙方力量的變化,尋找敵方薄弱環節,靈活調動軍隊,說明他重視調查研究,依據不斷變化的情況決定軍事部署,善于在瞬息萬變的戰場形勢中掌握和利用戰爭規律,①③當選;軍事行動的出發點是客觀存在的實際,而非真理性認識,故②錯誤;主觀能動性在戰爭中不起決定性作用,故④錯誤。]
PAGE
科技讓教學更簡單
金榜讓學習更輕松
5
/
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鲁县| 沧州市| 牟定县| 进贤县| 沂水县| 松桃| 邯郸县| 驻马店市| 柳州市| 封丘县| 北海市| 玉山县| 永嘉县| 原平市| 遵化市| 通道| 鹤山市| 如东县| 水城县| 沂水县| 塔城市| 盱眙县| 汶川县| 临邑县| 丰都县| 榆林市| 满洲里市| 科尔| 镇坪县| 黄龙县| 蒲城县| 鲁甸县| 阿克陶县| 玛沁县| 德保县| 卢湾区| 韩城市| 磐石市| 鹿邑县| 合阳县|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