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陜西省師大附中2011-2012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試題(全科9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陜西省師大附中2011-2012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試題(全科9份)

資源簡介

陜西師大附中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
期末考試高一年級物理試題
第Ⅰ卷(共48分)
一.選擇題(12小題,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小題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O分)
1. 在電磁學發展過程中,許多科學家做出了貢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英國物理學家安培通過“油滴實驗”比較準確的測出了電子的電量
B.法國學者庫侖通過扭秤實驗發現了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力與電荷之間的距離成反比
C.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提出電荷周圍存在電場,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電場發生的
D.德國物理學家歐姆通過理論分析得到歐姆定律,該定律是我們分析研究電路的基礎
2. 如圖所示,物體A B質量相同,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也相同,在力F作用下一起沿水平地面向右運動位移為s,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摩擦力對A B做的功一樣多
B.A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比B多
C.F對A做的功與A對B做的功相同
D.A所受的合外力對A做的功與B所受的合外力對 B做的功相同
3.火車從車站開出作勻加速運動,若阻力與速度成正比,則【 】
A.火車發動機的功率一定越來越大,牽引力也越來越大
B.火車發動機的功率恒定不變,牽引力也越來越小
C.火車加速達到某一速率時發動機的功率要比保持此速率作勻速運動時發動機的功率大
D.當火車達到某一速率時,若要保持此速率作勻速運動,則發動機的功率一定跟此時速率的平方成正比
4.一個物體以某一初速度從固定的粗糙斜面底部沿斜面向上滑,物體滑到最高點后又返回到斜面的底部,則下述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上滑過程中重力對物體做的功與下滑過程中重力對物體做的功相同
B.上滑過程中摩擦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下滑過程中摩擦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C.上滑過程中合外力做功的大小等于下滑過程中合外力做功的大小
D.上滑過程中機械能減少量等于下滑過程中機械能減少量
5.質量為M的木塊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質量為m的子彈以速度v0沿水平方向射中木塊并最終留在木塊中與木塊一起以速度v運動.當子彈進入木塊的深度為d時相對木塊靜止,這時木塊前進的距離為S.若木塊對子彈的阻力大小f視為恒定,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A.fS=Mv2/2
B.fd=mv2/2
k`$#s5u
6. 如圖所示,質量為m,帶電量為q的粒子,以初速度v0,從A點豎直向上射入真空中的沿水平方向的勻強電場中,粒子通過電場中B點時,速率vB=2v0,方向與電場的方向一致,則A,B兩點的電勢差為【 】
 
7.如圖所示,質量分別為m1和m2的兩個小球A、B,帶有等量異種電荷,通過絕緣輕彈簧相連接,置于絕緣光滑的水平面上.當突然加一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后,兩小球A、B將由靜止開始運動,在以后的運動過程中,對兩個小球和彈簧組成的系統(設整個過程中不考慮電荷間庫侖力的作用且彈簧不超過彈性限度),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因電場力分別對球A和球B做正功,故系統機械能不斷增加
B.因兩個小球所受電場力等大反向,故系統機械能守恒
C.當彈簧長度達到最大值時,系統機械能最小
D.當小球所受電場力與彈簧的彈力相等時,系統動能最大
8.為模擬凈化空氣過程,有人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含有灰塵空氣的密封玻璃圓柱桶(圓柱桶的高和直徑相等)。第一種除塵方式是:在圓柱筒頂和底面的金屬電極間加上電壓U,沿圓柱筒的軸線形成一個勻強電場,灰塵運動方向如圖甲所示;第二種除塵方式是:圓柱筒軸線處放一直導線,在導線與容器內壁的金屬電極間也加上電壓U,形成沿半徑方向的輻向電場。灰塵運動方向如圖乙所示。已知空氣阻力與灰塵運動的速度成正比,即f=kv(k為定值),假設每個灰塵顆粒的質量和電荷量均相同,重力可忽略不計,則在這兩種方式中【 】
A.灰塵顆粒最終均有可能做勻速運動
B.灰塵顆粒沉積處的電場強度相等
C.電場對單個灰塵顆粒做功的最大值相等
D.電場對單個灰塵顆粒的作用力相等
9.如圖所示的電容式話筒就是一種電容式傳感器,其原理是:導電性振動膜片與固定電極構成了一個電容器,當振動膜片在聲壓的作用下振動時,兩個電極之間的電容發生變化,電路中電流隨之變化,這樣聲信號就變成了電信號.則當振動膜片向右振動時【 】k`$#s5u
A.電容器電容值增大
B.電容器帶電荷量減小
C.電容器兩極板間的場強減小
D.電阻R上電流方向自左向右
10.一段橫截面積為0.5 cm2的導體材料中,每秒鐘有0.2 C正電荷和0.3 C負電荷相向運動,則電流強度是【 】
A.0.2 A B.0.3 A C.0.5 A D.104 A
11.圖(a)為示波管的原理圖。如果在電極之間所加的電壓按圖(b)所示的規律變化,在電極之間所加的電壓按圖(c)所示的規律變化,則在熒光屏上會看到的圖形是【 】
12.關于電動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源兩極間的電壓等于電源電動勢
B.電動勢越大的電源,將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的本領越大
C.一個電動勢為1.5V的電池接入電路時,若有1C的電荷量通過電路,就有1.5J的電能轉變成化學能
D.因電動勢的單位和電勢差相同,所以電動勢實質上就是電勢差
第Ⅱ卷(共52分)
二、實驗題(2小題,每空2分,共16分)
13.“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裝置可以采用圖示的甲或乙方案來進行
(1)比較這兩種方案,_____(填“甲”或“乙”)方案好些;
(2)該同學開始實驗時情形如圖丙所示,接通電源釋放紙帶。請指出該同學在實驗中存在的兩處明顯錯誤或不當的地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某同學通過實驗方案甲驗證機械能守恒,已知當地重力加速度g=9.80m/s2。實驗選用重錘質量為0.5kg,紙帶上連續的點A、B、C、D至O點的距離如丁圖所示(O點為開始下落點),則重錘從O運動到C,重力勢能減少_______J,重錘經過C時,其動能增加 J。
14.為了只用一根彈簧和一把刻度尺測定某滑塊與水平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設μ為定值),某同學經查閱資料知道:一勁度系數為k的輕彈簧由伸長量為x至恢復原長過程中,彈力所做的功為kx2. 于是他設計了下述實驗:
第一步:如圖所示,將彈簧的一端固定在豎直墻上,使滑塊緊靠彈簧將其壓縮,松手后滑塊在水平桌面上滑行一段距離后停止;
第二步:將滑塊掛在豎直放置的彈簧下,彈簧伸長后保持靜止狀態.
回答下列問題:
(1)對于松手后滑塊在水平桌面上滑動過程中有關物理量的描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當彈簧恢復原長時,滑塊的加速度達最大值
B.當彈簧恢復原長時,滑塊的速度達最大值
C.滑塊的加速度先增大后減小,然后保持不變
D.滑塊的加速度先減小后增大,然后保持不變
(2)你認為該同學應該用刻度尺直接測量的物理量是(寫出名稱并用符號表示):__ ___.
(3)用直接測得的物理量表示滑塊與水平桌面間動摩擦因數μ的計算式μ=____ ______.
三、計算題(3小題,共36分)
15.質量M=2.0×103kg的汽車,以P= 80 kW的恒定功率在水平路面上以v= 8m/s的速度勻速行駛.當汽車運動到傾角的斜坡前,駕駛員立即通過調節油門大小,將發動機的功率變為原來的1.5倍并保持不變,汽車以8 m/s的速度沖上斜坡并向上運動25.4m后又開始勻速運動,直到坡頂,已知汽車在水平路面和坡面行駛時受到的阻力大小不變,g取10m/s2.試求:
(1)汽車在坡面勻速運動的速度大小;
(2)汽車在坡面上變加速運動的時間.
16.如圖是過山車的部分模型圖.模型圖中光滑圓形軌道的半徑R=8.0m,該光滑圓形軌道固定在傾角為=37°斜軌道面上的Q點,圓形軌道的最高點A與P點平齊,圓形軌道與斜軌道之間圓滑連接.現使小車(視作質點)從P點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下運動,已知斜軌道面與小車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1/24,不計空氣阻力,取g=10m/s2.sin37°=0.6,cos37°=0.8.若小車恰好能通過圓形軌道的最高點A處,問:
(1)小車在A點的速度為多大?
(2)小車在圓形軌道的最低點B時對軌道的壓力為重力的多少倍?
(3)小車在P點的初速度為多大?
17. 一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小球,從O點以和水平方向成α角的初速度v0拋出,當達到最高點A時,恰進入一勻強電場中,如圖.經過一段時間后,小球從A點沿水平直線運動到與A相距為S的A′點后又返回到A點,緊接著沿原來斜上拋運動的軌跡逆方向運動又落回原拋出點.求
(1)求該勻強電場的場強E的大小并在圖中標明E的方向。
(2)求從O點拋出又落回O點所需的時間.
陜西師大附中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
期末考試高一年級物理答題紙
第Ⅰ卷(共48分)
一.選擇題(12小題,每題4分,共48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第Ⅱ卷(共52分)
二、填空題(2小題,共16分)
13.(1) ;
(2)① ②
(3)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4.(1)【 】
(2) (3)
三、計算題(3小題,共36分)
15.(10分)
k`$#s5u
16.(15分)
17.(11分)
陜西師大附中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
期末考試高一年級物理答案
第Ⅰ卷(共48分)
一.選擇題(12小題,每題4分,共48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BD ACD D ACD C ABC C A C B B
第Ⅱ卷(共52分)
二、填空題(2小題,共16分)
13.(1) 甲 ;k`$#s5u
(2)① 打點計時器接了直流電源 ② 重物離打點計時器太遠了
(3)_2.75 、 2.725
14.(1)【 D 】
(2)彈簧被壓縮的長度x1,滑塊離開彈簧后滑行的距離s,懸掛滑塊時彈簧伸長的長度x2 (3) μ=
三、計算題(3小題,共36分)
15.
16. 解⑴小車經過A點時的臨界速度為vA
m/s k`$#s5u
…(3分)
(2) ……(2分)
FB-mg = ……(2分)
解得:FB=6mg 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
球對軌道的作用力FB'=6mg,方向豎直向下 ……(2分)
(3)設Q點與P點高度差為h,PQ間距離為L, ……(2分)
P到A對小車,由動能定理得
………… (2分)
解得m/s ………… (2分)
17. (1)斜上拋至最高點A時的速度vA=v0cosα① 水平向右……(2分)
由于AA′段沿水平方向直線運動,所以帶電小球所受的電場力與重力的合力應為一水平向左的恒力:
F==qEcosθ,②……(2分)
帶電小球從A運動到A′過程中作勻減速運動
有(v0cosα)2=2qEcosθs/m③
由以上三式得:
E=m……(2分)
(2)小球沿AA′做勻減速直線運動,于A′點折返做勻加速運動
所需時間t=+ ……(5分)
第2題圖
第5題圖
第6題圖
A
B
-
+
E
第7題圖
第8題圖
第9題圖陜西師大附中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
期末考試高一年級政治《必修2》試題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2分,共50分)
1.“有一種叮嚀叫滴酒莫沾,有一種感覺叫望眼欲穿,有一種期盼叫一路平安,有一種溫馨叫合家團圓。”在很多高速公路上,這樣一批充滿溫馨話語的新式交通提示牌取代了傳統的“禁止”“限制”等冷性、強制性詞句的交通指示牌。這一細節的變化讓人們倍感輕松。這說明
A.政府履行職能堅持了以人為本,努力為人民服務
B.維護社會治安和社會秩序的職能已不重要
C.我國公共文化設施正逐步完善
D.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能力不斷提高
2.截至2011年11月4日,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實施十三周年。該法實施以來,農村的基層民主進一步發展,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不斷擴大,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利逐步得到保證。這體現了
①我國的民主是全民的真正的民主 ②我國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實性的特點 ③我國人民享有直接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利 ④我國的民主制度在不斷完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每年一次的人民代表大會,老百姓都能觸摸到人大代表履職的“脈搏”。心系人民群眾,熱議國計民生,力推解決重要問題,從而使人大代表在百姓心中的分量越來越重。這說明
A.人大代表的權利和作用越來越大k`$#s5u
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證了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
C.人大代表是國家權力的所有者和行使者
D.人大代表的服務能力和履職意識不斷提高
4.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堅持依法治國
①是因為法律體現了黨的主張和人民的意志 ②與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是統一的 ③要求中國共產黨領導立法、帶頭守法、保證執法 ④是因為我國法制尚不健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公民在行使言論自由權的同時,禁止利用互聯網、通訊工具、媒體從事違法活動。這主要表明
A.公民平等地享有權利,平等地履行義務
B.遵守憲法和法律是公民的政治性權利
C.公民要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
D.權利與義務在法律關系上是相對應而存在的
6.根據憲法關于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5年的規定,自2011年起,全國縣鄉人大換屆選舉工作陸續展開。我國縣鄉兩級人大代表的選舉方式是
A.直接選舉和等額選舉 B.間接選舉和等額選舉
C.間接選舉和差額選舉 D.直接選舉和差額選舉
7.在某鄉換屆選舉中,不少選民明確表示,他們不了解的候選人不選,不辦實事的候選人不選,不替百姓說話的候選人不選。選民們堅持的“三不選”體現了
A.選舉監督具有透明度高、威力大、影響廣、時效快等特點
B.人大代表都是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的
C.我國的選舉制度已經相當完善
D.選民的民主意識顯著增強
8.2011年以來,在國家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影響下,廣東省商品房投資增速趨緩,但在保障性住房建設方面,政府積極推進,開工建設進度位居全國前列,有效地避免了投資的過度波動,為廣東省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作出了貢獻。材料主要說明了政府具有
A.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
B.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
C.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
D.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
9.全國人大常委會《節約能源法》執法檢查組就各地貫徹《節約能源法》情況到山西省進行執法檢查。這表明全國人大常委會依法行使
A.決定權 B.監督權 C.立法權 D.行政權
10.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城市,是通過實行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來發展基層民主的。這種基層民主自治的組織是
①人民群眾直接行使管理公共事務的基層國家機關 ②人民當家作主、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有效途徑 ③社會主義民主最為廣泛而深刻的實踐 ④我國重點推進的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性工程
A.① B.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1. 2011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領導人和無黨派人士對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意見和建議。這表明
①民主黨派與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聯合執政 ②我國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③中國共產黨發揚民主.堅持民主執政 ④人民政協是我國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國家機構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說明
A.國家性質決定國家職能
B.國務院是行使我國國家職能的最高行政機關
C.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在執行管理文化的國家職能
D.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領導核心
13.“愛飆車,愛兜風,愛超員,也愛逃避處罰,愛超速,更愛不戴頭盔,不是什么賽車手,不是行為藝術,我是交通違法人,我不走尋常路。我和你不一樣,我拿著通向天堂的簽證。”這是某交警支隊設計的“凡客體”交通安全宣傳海報。這樣的海報貼近生活,通俗易懂。這體現了
A.轉變職能,政府管理逐漸淡化 B.以人為本,政府服務更加完善
C.重視安全,政府職能不斷擴大 D.執政為民,政府權威日益鞏固
14.我們要正確處理與宗教界朋友之間的關系,在政治上要團結合作、思想信仰上要互相尊重。對此理解正確的
A.我國信仰宗教的人數絕對數字比較小 B.我國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
C.信教群眾與不信教群眾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D.國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務
15.由于油門踏板和腳墊的原因,豐田在美國召回109萬輛汽車。美國在汽車產品缺陷而導致安全事故的監督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該國有專門規范此類行為的法律,對違法行為最高罰款可達10億美元。這啟示我們,在進入汽車社會以后,構建放心的用車環境首先需要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公正司法 D.監督守法
16.中華民族崇尚親邦善鄰,主張和而不同。孔子在兩千多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譽為處理國家間關系的“黃金法則”。在有關我國外交政策的闡釋中,最能體現“黃金法則”的是
A.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 B.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
C.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 D.對外關系的基本立足點
17.“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政權也好,一個政黨也好,其前途和命運最終取決于人心向背,不能贏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就必然垮臺。”這段話表明
A.任何政黨都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政治組織
B.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是一切國家和政黨前途、命運的引導者
C.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中國共產黨興旺發達的根本原因
D.人心向背是判斷政黨階級性質的根本標志
18.下圖所示漫畫《醉翁之意》表明
A.恐怖主義是威脅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B.和平與發展兩大主題開始出現改變
C.世界格局繼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D.當今世界仍很不安寧,霸權主義是解決世界和平問題的主要障礙
19.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指出“要完成時代賦予的崇高使命,就要清醒認識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發展的大趨勢,科學制定適應時代要求的行動綱領和大政方針。”說明中國共產黨堅持
A.依法行政 B.民主執政 C.科學執政 D.依法執政
20.“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是中國當今現狀。這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堅持以中國共產黨為領導核心
①才能始終保持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 ②才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 ③才能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 ④才能對政府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 2011年10月11-12日,俄羅斯總理普京訪華,兩國總理簽署了《中俄總理第十六次定期會晤聯合公報》,中俄兩國在經貿、能源等領域開展務實的合作,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得到更進一步提升。這主要是因為
①中俄兩國存在廣泛的共同利益 ②我國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③我國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主導作用 ④中俄兩國人民存在著傳統友誼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22.2011年9月29日晚21時16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二號F”T1運載火箭,將中國全新研制的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天宮一號”的成功發射對于提升我國國際地位有著重要作用,這是因為
A.科學技術的進步能夠有效促進經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
B.國際競爭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C.我國載人航天技術已達到世界最高水平
D.科學技術是推動文化進步的重要力量k`$#s5u
23.某縣縣委要求全縣領導干部一心一意謀發展,“不為失敗找借口,只為成功找辦法”。這從一個側面體現了中國共產黨
A.發揚民主,不斷完善黨的執政方式 B.與時俱進,保持黨的先進性
C.緊緊抓住了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D.履行組織經濟建設的職能
24.“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這告誡我們黨和政府的各級領導干部應該做到
①自覺接受人民監督 ②始終保持清正廉潔 ③正確履行國家職能 ④依法行使手中權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5.近期在網絡上流傳的“殲—lOB戰機試飛墜毀”等言論均已查明屬編造的謠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安機關已責成屬地管理部門依法依規對制造和傳播這些謠言的責任人和網站予以懲處。這表明公民在網絡上
A.能夠直接管理國家事務 B.不能自由行使政治自由權
C.沒有發布信息的自由 D.有言論自由也需承擔法律責任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4小題,26、27題每小題12分,28題14分,29題12分,共50分)
2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近年來,公車消費、公款吃喝和公費出國年年都是熱點,但卻年年破題乏力。然而,種種新跡象表明,目前,中央政府已經看到了居高不下的“三公消費”所帶來的嚴重危害,將加大治理的力度,公車改革將有大動作,而公款出國、公款吃喝也日益引起重視,并首先將從信息公開著手治理。中央預算部門也將率先曬“三公消費”賬單,這讓公眾有了新期待。
結合材料,運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有關知識做出分析,為什么公眾對信息公開充滿期待
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會為核心和主要內容的國家政權組織形式。這一制度的內容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關于人民代表大會本身的產生、組織、職權和行使職權程序等一系列規定;二是關于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的關系,人民代表大會與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軍事機關的關系,以及中央政權和地方政權的關系等一系列規定。這一制度的核心是保證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這一組織形式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
結合材料,簡要概括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本內容。
2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世界總是在動蕩中前行的。受埃及、突尼斯影響,利比亞、敘利亞、阿爾及利亞、伊朗、巴林和也門等北非和中東多國近來政局動蕩,引發大規模暴動和騷亂。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腐敗、貧困問題、經濟衰退、民族矛盾、宗教問題、美國重塑中東親美陣營等。
材料二:2011年6月8——9日,中國海軍共11艘護衛艦從東海經沖繩本島與宮古島間的公海水道駛向太平洋。中國國防部明確表示,這是中國海軍的年度計劃內例行性訓練,符合相關國際法準則,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目標。
(1)就北非、中東內亂發生的原因,結合所學的政治生活知識,談談這對我們國家有什么啟示 (8分)
(2)結合材料二,根據所學政治生活知識,從國家的視角,談談對中國海軍在太平洋演習的認識。(6分)
2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南沙群島是歷史上中國固有的領土。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是,主權歸屬不能談判,這是底線;南海資源的合作開發可以協商,但是這種協商不能把中國排除在外。近幾個月來,南中海問題持續升溫,先是越南海軍在中國南沙群島畢生樵周邊海城舉行實彈演習,擺出挑釁姿態,接著菲律賓與美國舉行聯合海上軍演。有關南中國海能否保持穩定的擔憂不斷加劇,越南勘探船和中國巡邏船之間的一系列沖突逐步升級,中國和菲律賓之間的口水戰也日益惡化。
依據我國外交政策的有關知識,談談應怎樣處理當前敏感的南海問題
陜西師大附中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
期末考試高一年級政治《必修2》答題紙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4小題,26、27題每小題12分,28題14分,29題12分,共50分)
26.
27.
k`$#s5u
28. (1)
(2)
k`$#s5u
29.
陜西師大附中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
期末考試高一年級政治《必修2》試題答案
l.A 2.D 3.D 4. C 5.D 6.D 7.D 8.B 9.B 10.C 11.C 12.D 13.B 14. C 15. A 16. C 17. C 18. D 19. C 20. A 21. B 22. B 23. C 24. B 25. D
26.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信息公開有利于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信心,增強公民的政治素養和社會責任感。
②我國公民對涉及公共利益的決策享有知情權。信息公開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參與民主決策,使決策能夠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
③我國公民對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監督權。信息公開為公民行使監督權提供更有效的渠道,推動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27.①在我國,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②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大代表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職權主要是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k`$#s5u
③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k`$#s5u
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集體行使權力,以真正集中人民意志,代表人民利益。k`$#s5u
⑤在中央和地方國家機構的關系上,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國家機構的職責,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
28. (1)①要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堅持對人民負責原則,堅持依法行政。加強制度建設,拓寬人民監督渠道,建設一個讓人民放心和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②切實履行經濟、文化等職能。大力發展生產力,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
③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穩定。
④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而努力。
(2)這是鞏固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的需要;我國作為主權國家獨立行使自衛權的表現;我國遵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履行主權國家義務。
29.①我國應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南海問題上堅決維護主權國家的基本權利,同時履行主權國家的基本義務。
②堅持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標。在南海問題中努力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努力維護地區和平,促進地區發展。k`$#s5u
③堅持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獨立自主處理南海問題,不允許任何外來勢力干涉。
④堅持我國外交關系的基本準則。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積極發展同南海周邊國家的合作關系,努力化解分歧。
⑤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在南海問題上中國不稱霸,但也絕不放棄國家利益。陜西師大附中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
期末考試高一年級語文必修四試題
一、語言文字運用(19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有錯誤的一組是( )(3分)
A.角色(jué) 楔子(xiē) 本分(fèn) 敲詐(zhà)
B.堤防(dī) 伺候(cì) 驚愕(è) 喘氣(chuǎn)
C.腳鐐(liào) 戰栗(lì) 覬覦(jì) 暮靄(ǎi)
D.國粹(cuì) 給予(gěi) 自詡(xǔ) 腦髓(suǐ)
2.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我國近幾年拍攝的電影大片吸收了很多世界現代電影技術手法,但模仿的痕跡較為明顯,創新的成分不多,有東施效顰之嫌。
B.魯迅的《拿來主義》一文言語犀利,思想深刻,可稱是不刊之論。
C.《永不磨滅的番號》收視率穩居全國第一,但觀眾不滿女主角賽貂蟬死得太早,期待其復活,據說導演或許會東山再起,再續熒屏精彩。
D.為了維護我國領土的完整,向世界宣示我國主權的不可侵犯,為釣魚島周邊的小島進行標準化命名已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3分)
A.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孟佩杰,用她稚嫩的雙肩全力撐起了幾經風雨的家。她的行為,使養母有了生存的勇氣,更激起了千萬人心中的漣漪。
B.在張承志的散文中,對中國當今所處的社會形態抱有很大的遺憾與批判,特別是對當今中國人奉行的“犬儒主義”提出了強烈的批評。
C.當今世界,自主知識產權所占比重是衡量一個國家科學發展水平的標志,而科學技術進步與否是國家富強的標志。k`$#s5u
D.競爭上崗、庸者讓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對那些不思進取、天天混日子的干部職工,的確會感到很不適應,因而產生了不穩定感和危機感。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近幾年,有轟動效應的社會事件,大都和網絡有著密切關聯,華南虎案、藥家鑫案、甬溫動車事故、小悅悅事件等等。網絡聲音潮水般地浸進現實社會,也浸潤著、改變著現實社會。 , , ,
, , 。
①良好的網絡心態將有助于社會的成長
②網絡社會是日常社會中的一部分
③作為人與人交往的重要平臺和全新的社會存在方式
④反之,它的盲目與非理性必將引發社會思想和社會秩序的混亂
⑤網絡并非是無關現實的“虛擬世界”
⑥網絡心態是社會心態的反映和延伸
A.②⑥⑤③①④ B.⑤③②⑥①④
C.②⑤⑥①③④ D.⑤②①③⑥④
5.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元雜劇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構成一本,楔子常在劇本開頭,簡要介紹人物、故事,有時也在折與折之間,銜接劇情。角色有旦、末、凈等,正旦是女主角,正末是男主角。
B.班固,字孟堅,東漢著名的史學家。其《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歷來與《史記》并稱,史學家劉知幾說《漢書》“言皆精煉,事甚該密”。
C.威廉·莎士比亞,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戲劇家和詩人。一生共寫有37部戲劇,154首14行詩。他的四大悲劇是指《奧賽羅》《李爾王》《哈姆雷特》和《羅密歐·朱麗葉》。
D.朱光潛先生的《談美》和《文藝心理學》,是他懷著一種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完成的著作,先生90年的生涯的大部分都貢獻給了中國美學事業。
6.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選對象,另寫兩段話,要求句式和手法與示例相同。(4分)
如果把西安城比喻為四四方方的一部大書,大雁塔就是蓋在這本書上的一枚印章。
二、古代詩文閱讀(31分)
文言文閱讀(17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題。
鄧禹字仲華,南陽新野人也。年十三,能誦詩,受業長安。時光武亦游學京師,禹年雖幼,而見光武知非常人,遂相親附。數年歸家。
及漢兵起,更始立,豪杰多薦舉禹,禹不肯從。及聞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于鄴。光武見之甚歡,謂曰:“我得專封拜,生遠來,寧欲仕乎?”禹曰:“不愿也。”光武曰:“即如是,何欲為?”禹曰;“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光武笑,因留宿閑語。禹進曰:“更始雖都關西,今山東未安,赤眉、青犢之屬,動以萬數,三輔假號,往往群聚。明公雖建藩輔之功,猶恐無所成立。于今之計,莫如延攬英雄,務悅民心,立高祖之業,救萬民之命。以公而慮天下,不足定也。”光武大悅,因令左右號禹曰鄧將軍。常宿止于中,與定計議。
及王郎起兵,光武自薊至信都,使禹發奔命,得數千人,令自將之,別攻拔樂陽。時任使諸將,多訪于禹,禹每有所舉者,皆當其才,光武以為知人。使別將騎,與蓋延等擊銅馬于清陽。連大克獲,北州略定。及赤眉西入關,更始使定國上公王匡、襄邑王成丹、抗威將軍劉均及諸將,分據河東、弘農以拒之。赤眉眾大集,王匡等莫能當。光武籌赤眉必破長安,欲乘機并關中,而方自事山東,未知所寄,以禹沉深有大度,故授以西討之略。
顯宗即位,以禹先帝元功,拜為太傅,進見東向,甚見尊寵。居歲余,寢疾。帝數自臨問,以子男二人為郎。永平元年,年五十七薨,謚曰元侯。
注:①更始立,指劉玄登基。②明公,指劉秀。
節選自《后漢書·鄧禹傳》
7.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更始雖都關西 建都
B.莫如延攬英雄 邀請
C.匡等莫能當 占據
D.欲乘機并關中 兼并
8.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現鄧禹有才能的一組是( )(3分)
①聞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于鄴。②莫如延攬英雄,務悅民心。
③以公而慮天下,不足定也。 ④常宿止于中,與定計議。
⑤連大克獲,北州略定。 ⑥以禹沉深有大度,故授以西討之略。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④⑤⑥
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鄧禹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就很聰明,在長安學習的時候,認識了光武帝劉秀,知道他不是普通的人,于是和光武帝很親近。
B.漢兵興起,劉玄登位,許多有見識的人都向劉玄推薦鄧禹,鄧禹不肯跟隨劉玄,卻想辦法追隨光武帝。
C.見到光武帝后,鄧禹陳述了自己的志向,分析了當下形勢,并向光武帝進言獻策,光武帝非常高興。
D.鄧禹屢建功勛,深受光武帝信任,顯宗即位后,依然得到特別的尊崇,得病后,顯宗親自探望,并讓他的兩個兒子請郎中治療。
1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
(1)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4分)
(2)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耳。(4分)
古代詩歌閱讀(8分)
詣紅樓尋廣宣①不遇留題
李 益
柿葉翻紅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紅樓②。
隔窗愛竹無人問,遣向鄰房覓戶鉤③。
注:①廣宣:一位善詩的僧人,與作者常有往來,詩酒唱和,過從甚密。
②紅樓:長安城東北角的安國寺內朱紅色的大樓,巍然屹立,富麗堂皇。
③戶鉤:開門的工具。
11.詩歌第二句中哪個字用得最妙,試簡要賞析。(4分)
12.請找出三、四句的細節描寫,并分析其妙在何處?(4分)
名篇名句默寫(6分)
13.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誰怕? 。(蘇軾《定風波》)
(2)執手相看淚眼, 。念去去,千里煙波, 。(柳永《雨霖鈴》)
(3)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 , 。(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三、現代文閱讀(20分) k`$#s5u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題。
武夷歸來話柳永
陳志澤
①柳永的詞藝術成就極高,據說少年時代就在家鄉有“一枝筆”的美譽。后來,他為歌妓樂工寫歌詞,其廣泛傳唱到“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的程度。柳永的家鄉在福建崇安縣(即現在的武夷山市),作為福建人,多年來我總想前往尋訪一番。盛夏里到武夷山,便直奔不遠的上梅鄉茶景村而去。
②茶景村的鵝子峰蒼翠、俊美。這里就是柳永的故里。遠眺鵝子峰,我們霎時感受到這里山水的靈氣。柳永的故居早已蕩然無存,在它的遺址之上,現在建起的一座神廟和柳永毫不相干。像是為了消除我們的疑惑。村民把柳永故居殘存的地基指給我們看。柳氏故居遺址左側有兩株羅漢松挺立,這種很難長大也很難衰亡的獨特樹種,成了柳永和柳永故居的見證和注釋。據說柳氏故居前方原豎有石碑,現在還能找到斷裂了的一塊,可惜字跡看不清了,歲月把石頭磨平了。那些記載的文字早已消融在霜晨雨夕里了。……我們就這么冒著驕陽在茶景村,在山巔、在村道、在水旁找著柳永當年的蹤跡。這個風水極佳的村落,到處是一片碧綠青翠。近旁是武夷山水,地脈緊緊相連。這里活脫脫是一處得天獨厚的世外桃源。柳永就在這里汲取家鄉的乳水長大,柳永的才華就在這里孕育。在這塊土地靈氣的熏陶下,柳永的腳步漸漸變得矯健、變得瀟灑、變得風流,直到顛沛流離,浪跡天涯……
③就因為他在《鶴沖天》一詞中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之句,宋仁宗御批:“此人風前月下,好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 且填詞去!”將他削落進士之榜。填詞去就填詞去,他倒痛痛快快的從此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浪跡在江湖市井和歌樓舞館,專力作詞。50多歲時,他改了一個名字考中進士,但仍因作詞得罪了皇帝,被棄之不用。柳永一生遭受許多困厄,74歲時死在異鄉。但柳永得到了處在社會底層的歌妓們發自心靈的熱愛,這是很可以欣慰的。歌妓界有首歌謠:“不愿穿綾羅,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黃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見,愿識柳七面。”柳永病逝,窮到無錢安葬,還是歌妓們集資,為他置辦上好的棺木安葬。柳永在歌妓們的一片哭聲中葬到江蘇鎮江的北固山上,她們在寒風中繞著柳永的新墳,低著頭,灑著淚水,一回又一回緩步而行,不忍離去……有詩為證:“樂游原上妓如云,盡上風流柳七墳。可笑紛紛縉紳輩,憐才不及眾紅裙。”
④北宋詞壇大詞家柳永其實已成為一種心領神會的形象和意境。“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這是情種柳永;“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是孤獨、迷茫的柳永;“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這是不斷的尋找美、享受美的飄逸的柳永;“不忍登高臨遠,歸思難收”,這是天涯淪落人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這是滿懷愁緒的丹青手柳永……柳永成了許多文人雅士心目中的“自我”,尊重柳永者,大有人在。一代偉人毛澤東也垂青柳永,經他圈點的柳詞就達50多首,還有他書寫的柳詞《望海潮》的狂草墨寶……當然,柳永是有缺陷的,柳永也難免有粉飾太平、淫詞艷語之作,但這正是真實的柳永,并不影響他的聳然獨立。我想應該感謝不讓他當官的宋仁宗,中國少了一個平庸甚或腐敗的官吏,而多出一個曠世奇才!再就是要感謝貧困而又自由的平民生活。柳永懷揣一顆破碎的心,在人生的旅途上輾轉、顛簸,四處飄游。他時而縱情于繁華鬧市,時而滯留于古道荒原;時而混跡于風塵女子之中,同下層市民耳鬢廝磨,時而金樽檀板,在及時行樂中盡情揮灑藝術創造之美……艱難而豐富的生活體驗是柳永的才華得以萌發和生長的肥沃的土壤。
⑤是的,柳永在人世間沒留下多少蹤跡,甚至連他的生卒之年也不甚了了。但柳永卻是崛立在中國文學史上永不消逝的一座高峰,是映在人們視野里的一道奇異的風景!
14.柳永之所以能馳名北宋詞壇,成為一代曠世奇才,其原因有哪些?請結合文意加以概括。(4分)
15.第四段中摘引了柳永的大量詞句,旨在說明什么?請簡要分析。(6分)
16.作者為什么說“北宋詞壇大詞家柳永其實已成為一種心領神會的形象和意境”?請說說你的理解。(4分)
17.文中不惜筆墨寫了歌妓們對柳永的熱愛與傷悼,這樣寫有什么作用?(6分)
四、寫作(50分)
18.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50分)
當今社會,是飛速發展的時代,人人注重發展個性,展示自我風采。人們的情感世界很豐富,有時也很脆弱。因此,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不時存在著微妙的變化。常常有人大喊:“你不了解我。”于是,父母與子女之間出現了“代溝”;夫妻之間關系出現了裂痕;朋友之間出現了隔閡;同學之間出現了矛盾……
請以“隔膜”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角度自選。(2)立意自定。(3)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陜西師大附中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
期末考試高一年級語文必修四答題紙
題號 1 2 3 4 5 7 8 9
答案
6.
10.(1)
(2)
11.
12.
13.(1)
(2)
(3)
14.
15.
16.
17.
18.寫作k`$#s5u
高一期末考試答案
一、語言文字運用(19分)
1.D 解析:(給(jǐ)予)
2、C 解析:“東山再起”比喻失勢后重新得勢。不合語境。
3.A 解析:(B項主語殘缺。C兩面對一面。D項是主客顛倒。)
4. B 解析:(原文前面講的是網絡聲音和現實世界。⑤句“虛擬世界”照應前句,應作為首句,排除AC,④句“反之……”照應①句,應在①句后,排除D。)
5、C 解析:(四大悲劇是指《奧賽羅》《李爾王》《哈姆萊特》和《麥克白》。)
二、古代詩文閱讀(31分)
7.C 解析:(當:抵擋)
8.D 解析:(①是寫鄧禹追隨劉秀 ③是寫鄧禹對劉秀的認識)
9.D 解析:(“并讓他的兩個兒子請郎中治療”錯誤)
10.翻譯句子(8分)k`$#s5u
(1)我只希望明公的威望和恩德廣施天下,我能夠為您盡一點力,在史書上流傳功名罷了。(但、加、垂各1分,句子大意1分)
(2)不過我想到這樣一個問題,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對我們趙國隨意侵犯,只是因為我們兩個人存在啊。(顧、徒、以各1分,句子大意1分)
11.“倚”,“依偎之意”,湛藍的天空如水洗過一般明凈高遠與紅樓相依相偎,(2分)運用擬人手法,描繪出紅樓高聳入云的雄姿,流露出詩人對秋日紅樓景色的喜愛之情。(2分)k`$#s5u
12.細節:覓戶鉤(1分)。妙處:詩人訪友不遇,并不返回,而是反客為主,尋找開門的工具,看似唐突無理,實則無理而妙,可見詩人對竹子的喜愛,以及詩人對這里的熟悉、和主人相知之深。(3分)
k`$#s5u
三、現代文閱讀(20分)
14答案:①家鄉山水的孕育,故土靈氣的熏陶;②對文學創作的愛好;③仕途的挫折使他更加專力填詞;④與下層市民的親近與融合,使他盡情揮灑藝術創作的才情。(每點各1分,意思對即可)
15答案:用詞句概括柳永的經歷,全面展示了詞人柳永(1分),說明柳永一生遭遇坎坷,情感豐富,才華橫溢(3分),是許多文人雅士心目中的“自我”形象(2分)。(意思對即可)
16答案:因為柳永的許多詞作為人們所熟知(1分),并且大都能寫出詞人的真情實感,耐人尋味,動人心弦(2分),能使人們產生強烈的心靈共鳴(1分)。
(意思對即可)
17答案:一是說明貧困而自由的平民生活成就了柳永的才華,使他贏得世人的喜愛;二是襯托柳永仕途的不得志,表現其懷才不遇的遺憾;三是承上啟下,使文章由對柳永家鄉的尋訪轉到對其浪跡天涯、馳名詞壇的原因的探求。(每點各2分,意思對即可)
18 作文 (略)
[參考譯文]
鄧禹字仲華,南陽郡新野縣人。十三歲時,能背誦《詩經》,到長安跟人學習,當時光武帝也在京師求學,鄧禹雖然年紀小,但他見到光武帝,就知道他不是普通的人,于是和光武帝很親近。幾年后返回家鄉。k`$#s5u
等到王郎起兵,光武帝從薊縣到達信都,派鄧禹募集奔命兵,共得到幾千人,命令鄧禹親自率領這支隊伍,另行攻取樂陽。當時委任各位將領,多和鄧禹商議,鄧禹每次舉薦什么人,官職和才能都相當,光武帝認為鄧禹能識別人的賢愚善惡。派他另外率領部隊,和蓋延等人在清陽攻打銅馬軍。連連大捷,北州大致平定。等赤眉軍向西進入函谷關,劉玄派定國上公王匡、襄邑王成丹、抗威將軍劉均以及各路將領,分別據守河東、弘農以抵擋赤眉軍。赤眉軍備部大舉會集,王匡等人不能抵擋。光武帝算計赤眉軍一定會攻破長安,想乘這個機會兼并關中,但他自己正進攻山東,不知該把這個任務托給誰,因為鄧禹沉穩有度量,所以把西討的計劃交給他。
顯宗登位,因為鄧禹是先帝的大功臣,拜他為太傅,上朝見駕可以面向東方,很受皇帝的尊重和寵愛。過了一年多,臥病在家,顯宗好幾次親自登門慰問,把他的兩個兒子提拔做郎官。永平元年(58),鄧禹年五十七歲去世。謚號元侯。陜西師大附中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
期末考試高一年級英語必修四試題
第一卷(選擇題 滿分 85 分)
第一部分 英語知識運用
第一節 語音知識(共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5分)
從每小題的A、B、C、D四個選項中,找出與所給單詞劃線部分讀音相同的選項。
confident
A. freedom B. comment C. ocean D. wolf
usually
A. function B. hug C. human D. jungle
worthwhile
A. themselves B. wealthy C. breathe D. these
welcome
A. equip B. behavior C. empty D.government
dictionary
A. chance B. dance C. facial D. chemical
第二節 情景對話(共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5分)
根據對話情景和內容,從對話后所給的選項中選出能填入每一空白處的最佳選項。選項中有兩個為多余選項。
注意:填涂答題卡時: E涂A+B, F涂A+C
Li Hua, who is planning to travel with his parents, is now calling Hyatt Travel Agency in Xi' an. (A: Assistant B: Li Hua)
A: Hello, this is Hyatt Travel Agency. May I help you
L: Yes. This is Li Hua. I'll have a short holiday, and I'm thinking about traveling abroad with my parents. 6
A: Of course. May I ask how long your holiday will be
L: About a week.
A: OK. 7
L: I'd love to go to Europe.
A: 8 We have a special offer for European tours.
L: Great! 9
A: Sure. For family tours, we have five European cities on the list, and we’ll see the Big Ben in London, the Eiffel Tower in Paris and other places of interest.
L: 10 I’ll talk about this with my parents and call you back. Thank you.
A: You are welcome.
A. What would you like to know B. You are very lucky.C. What do you have in mind D. Can you give me some advice E. That’s just what I am thinking of. F. Can I have some extra information G. I hope you’ll have a good journey there.
第三節 單項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11. Susan, _____ university student from European, teacher me _____ art in he spare time.
A.an; / B. a; the C. an; the D. a; /
12. The patient was warned ________ oily food after the operation.
A.to eat not B. eating not C. not to eat D. not eating
13. I don't think _________ possible to master a foreign language without much memory work.
A. this B. that C. its D. it
14. By fa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________ to be solved.
A. remaining B. remained C. being remained D. to remain
15. The twins were so much alike; I could hardly ________ Tom.
A. pick up B. pick out C. pick off D. pick at
16. "We can't go out to play football in this rainy weather," said Bob, ________ out of the window disappointed.
A. look B. to look C. looked D. looking
17. With he help of his friends, he has _________ a good business over the years.
A. build up B. made up C. cut up D. grown up
18. ---What a pity! I missed the last concert of the year.
---Oh, not at all. It was so terrible. In fact, I would rather I ________ there.
A. hadn't been B. was not C. haven't been D. am not
You can hardly imagine the difficulty Mrs. Jones had ________ up her children.
A. brought B. to bring C. bringing D. to have brought
Only when I left my parents for Italy ________ how much I loved them.
I realize B. I had realized C. had I realized D. did I realize
21. ---Does your brother like playing football
---__________. He seldom watches football matches.
Not exactly B. Not really C. Not sure D. Not again
If you don't know that _________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your are sure to be ________ in life.
failure; failure B. a failure;a failure C. a failure; failure D. failure; a failure
There was an _________ expression on her face when she came in.
amused B. amusing C. amuse D. amusingly
24. The song writer and music composer ________ to show up at the press conference next week.
A. are going B. is going C. will be D. are
ing into the room, I found them ______ at the table, _______ chess.
A. seated; playing B. seating; playing C. seat; play D. seated; played
第四節 完型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20分)
There was a boy in India who was sent by his parents to a boarding school. Before being sent away this boy was the 26 student in his class. He was at the top in every 27 . He was a champion. k`$#s5u
But the boy 28 after leaving home and attending the boarding school. His 29 started dropping. He hated being in a group. He was 30 all the time. And there were especially dark times when he felt like 31 himself. All of this because he felt 32 and that no one loved him.
His 33 started worrying about the boy. But 34 they did not know what was wrong with him. 35 his dad decided to travel to the boarding school and talk with him.
They sat 36 the bank of the lake near the school. The father started asking him 37 questions about his classes, teachers and 38 . After some time his dad said, “Do you know, son, 39 I am here today ”
The boy 40 , “to check my grades ”
“No, no” his dad replied, “I am here to tell you that you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erson for me. I want to see you happy. I don’t care about grades. I care about 41 . I care about your happiness. YOU ARE MY 42 .”
These words caused the boy’s eyes to fill with tears. He 43 his dad. They didn’t say anything to each other for a long time.
Now the boy had everything he wanted. He knew there was someone on this 44 who cared for him deeply. He 45 the world to someone. And today this young man is in college at the top of his class and no one has ever seen him sad!
26. A. richest B. prettiest C. laziest D. brightest
27. A. game B. school C. competition D. group
28. A. changed B. died C. arrived D. regretted
29. A. hair B. tears C. love D. grades
30. A. worried B. careless C. lonely D. busy
31. A. teaching B. killing C. helping D. enjoying
32. A. cold B. worthless C. well D. sick
33. A. parents B. classmates C. teachers D. companions
34. A. even B. now C. yet D. then
35. A. And B. But C. Or D. So
36. A. toward B. along C. opposite D. on
37. A. serious B. casual C. personal D. difficult
38. A. work B. study C. sports D. education
39. A. when B. where C. how D. why
40. A. turned away B. answered back C. whispered anxiously D. cried out
41. A. it B. you C. myself D. us
42. A. LIFE B. ANXIETY C. CARE D. NEED
43. A. forgave B. hit C. hugged D. begged
44. A. side B. earth C. trip D. day
45. A. meant B. owed C. moved D. left
第二部分 閱讀理解 (共兩節,滿分40分)
第一節 (共1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30分)
閱讀下列四篇短文,從每小題后所給的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
A
Were you born in the 1990s Do you think you are different from older generations As there has been considerable discussion about “the post 1990s” in newspapers and on the Internet recently, people including the group themselves, have begun to look at some things that help shape their culture. Do you find them true
1. Jay Chou He is not handsome. When he hums no one can understand him. But the 28 year old Taiwan singer has stolen the hearts of many boys and girls who were born in the 1990s. They are crazy about him. Huang Kaiqin, a 16 year old Shanghai student, said,“I love him! I love everything from his lyrics to his melody(旋律), and to his attitude toward the life. ”
2. PSP Its full name is Play Station Portable and it's a Sony product for game fans. Teens love it because PSP is better than the Game Boy in terms of pictures, controls and choices of games. With a PSP you can also play MP3 or MP4, watch movies and so on.
3. Naruto Among all the popular cartoons and comic books, the Japanese manga series has been this generation's favorite read. Naruto, who was orphaned at birth, grows from being a naughty boy to a powerful ninja (日本武士). Naruto teaches readers that honor is very important and not to give up, even if something is hard to achieve.
4. iPods MP3s are not in any way, shape or form. But the iPod is amazing because it is a complete library of music in your hand. Post 90s are always excited about the latest product.
5. Tuzki Tuzki, the white and hairy baby rabbit, was not born until January this year. But Tuzki's popularity has been spreading quickly among post 90s who like QQ and MSN. Wang Lin, a college student, created the cool little rabbit.
6. Chat lingo On the Internet, the chat lingo is cool and convenient. But one day, teachers notice a new generation of errors entering their students' essays. Words such as “3Q”,“ORZ” and “b4” confuse adults but are part of teens' everyday lives.
4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WRONG
A. The latest product among teens is iPod.
B. Naruto is a character in a popular cartoon.
C. Some adults don't understand their children's words.
D. Tuzki is a college student born in January.
47. Why does the author write the passage
A. He wants to make teens born in the 1990s understood more.
B. He criticizes the teens born in the 1990s.
C. He doesn't understand the young at all.
D. He feels worried about the young.
48. The best topic of this passage might be ________.
A. the post 1990s B. fashionable people
C. teens with electronic products D. chatting generation
B
Have you ever heard the old saying ,"Never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This is a good rule to follow when trying to judge the intelligence of others. Some people have minds that shine only in certain situations. A young people with an unusual gift in writing may find himself speechless in the presence of a pretty girl when he speaks. He may not be able to find the right words. But don't make mistake of thinking him stupid, with a pen and a paper, he can express himself better than anybody .
Other people may fool you into overestimating (過高估計) their intelligence by putting up a good front. A student who listens attentively and takes notes in class is sure to make a favorable impression on his teachers. But when it comes to exams, he may score near the bottom of the class .
It all boils down to this: you can't judge someone by appearance. The only way to determine a person's intelligence is to get to know him. Then you can see how he reacts to different situations. The more situation you see, the better your judgment is likely to be. So take your time. 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
49. The passage suggests that ______.
A. a good writer may not be a good speaker
B. a good writer is always a good speaker
C. a speechless person always writes well
D. a good writer will find himself speechless
50. According to this passage, a student who listens attentively and take notes in class ______.
A. is an intelligence student B. may not be a intelligence student
C. will score better in exams D. will not be a good student
51. The passage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judge a person's intelligence through ______.
A. his teachers B. his deeds in the classroom
C. his appearance D. his reaction to different situations
52. The writer of this passage wants to tell us ______.
A. not to judge a book by the cover
B. not to make the mistake of thinking a young man stupid
C. not to overestimate a student's intelligence
D. not to judge person’s intelligence by his appearance
C
His first successful fight was for the equal rights of black people in South Africa. Then, as the first black president, he fought to unite the country and organize the government. Now Nelson Mandela has set his sights on a new enemy, AIDS.
On March 19 the 82-year-old, former president, hosted his second AIDS-awareness concert. He warned that 25 million people in Africa were already infected with the fatal disease.
Mandela was born in a small village in South Africa in 1918. He was adopted by the chief of his tribe and could have been a chief himself and lived a happy country life.
But he refused to be a chief when his people lived under racial discrimination(歧視). He decided to fight for equal rights for all the people in South Africa. Before 1990, under the country’s Racial Segregation Law, colored and white people lived separately. Black people were treated unfairly even when taking a bus. Blacks had to stand at the back of the bus to make room for white people even when there were only a few of them on board.
For his opposition to the system, Mandela was arrested and spent 27 years in prison. He was freed in 1990 and became the president of the country after the first election were held in which everyone could vote.
Mandela was not only a political fighter who attacked with speeches. He was also a trained boxer and fought in the ring when he was young.
“Although I did not enjoy the violence of boxing, I was interested in how one moved one’s body to protect oneself, how one used a strategy both to attack and retreat”, he wrote in his autobiography.
As a skillful fighter, he chose music as his weapon against AIDS. He hopes to win another victory against AIDS.
53. When was Mandela arrested
A. In 1963 B. In 1990
C. When he refused to be a chief D. When he became the president
54. Nelson Mandela succeeded in doing the following except _______.
A. winning the equal rights for the black people in South Africa
B. Uniting South Africa
C. organizing a government in South Africa
D. controlling the spread of AIDS
55. If Nelson Mandela hadn’t fought against racial discrimination, he_______.
A. could have been the president of South Africa
B. could still have lived a happy life
C. could have been in a difficult situation
D. would have been an excellent boxer
5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an best describe the life of Nelson Mandela
A . struggle is his life
B. sports make his fame
C. fight for equal rights
D. a great fighter against government. k`$#s5u
D
Today most Chinese teenagers are happy to be favored by two parents and four grandparents in their families. But have you ever thought about how to take care of four to twelve old people when you grow up and get married This could be a problem for most Chinese youths as China is entering a new stage of an aging society.
An aging society refers to one where 10 percent or more of its population is over 60. By the end of 2007, Chinese over 60 years old have made up 11.7 percent of the nation’s total population. “China is getting old before becoming rich,”said Cai Chuang, a professor at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The population increase that has powered Chinese growth for three decades will give way over the next ten years to a rapid aging of the society. This will lead to weaker economic growth, because of a lack of labor resources.
As a result of the family planning policy,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country’s total working population will decrease after 2015.
China is not the only country getting old. More that 60 countries have become aging societies and one in three people in the European Union is a senior citizen.
However, experts said that China doesn't have a highly developed social security network to support the old. Social security is an insurance program protecting those in need, including the old, the disabled and others.
57. An aging society is a society that _________.
A. less that 10% of its population is over 60
B.10% or more of its population is over 60
C. there are four old people in a family
D. most of its population is over 60
58. If China enters an aging society, __________.
A.there will not be enough labor resources
B. the family planning policy will be ended
C. everyone needs to take care of four to twelve old people
D. China will have a highly developed social security network
59. What does Cai Chuang mean by saying“China is getting old before becoming rich.”
A. China will be an aging society, then be a developed country.
B. China will be a rich country before being an aging society.
C. An aging society will affect Chinese economy development.
D. China will stop developing because of its aging problem.
60. The passage mainly talks about .
A. an aging society B. Chinese social problem
C. family panning policy D. aging problem in China
第二節 任務型閱讀 (共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10分)
根據短文內容,從下框的A—F選項中選出能概括每一段主題的最佳選項。選項中有一項為多余項。注意:填涂答題卡時: E涂A+B, F涂A+C
A. The Introduction of ParisB. The Culture of ParisC. The Population Growth in ParisD. The Production of ParisE. The Education in ParisF. The Industries in Paris
56.
Paris, the capital and the largest city of the country, is in north central France. The Paris metropolitan area contains nearly 20% of the nation’s population and is the economic, cultural, and political center of France. The French government have historically favored the city as the site for all decision making, thus powerfully attracting nearly all of the nation’s activities.
57.
Paris has grown steadily since it was chosen as the national capital in the late 10th century.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 great number of people moved to the city from the country during the 19th century. The migration was especially stimulat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railroads, which provided easy access to the capital. After World War II more and more immigrants arrived.
58.
The city is the centralized(中央集權) control point of most national radio and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It is a place of publication of the most prestigious(有威望的)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and an international book publishing center. With more than 100 museums, Paris has truly one of the greatest concentrations of art treasures in the world. The Louvre, opened as a museum in 1793, is one of the largest museums in the world.
59.
In the late 1980s about 4.1 million pupils annually attended about 47,000 elementary schools. In addition, about 5.4 million students attended some 11,200 secondary schools. Approximately 1.2 million students were enrolled(錄取) annually at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France in the late 1980s. French centers of learning have served as academic models throughout the world.
60.
Paris is the leading industrial center of France, with about one quarter of the nation’s manufacturing concentrated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 Industries of consumers goods have always been drawn to Paris by the enormous market of the big population; and modern, high-technology industries also have become numerous since World War II. Chief manufactures are machinery, automobiles, chemicals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第二卷(非選擇題,滿分35分)
第二卷試題答案寫在答題紙上
單詞拼寫 (滿分10分)
I have seen the famous singer on several ___________(場合).
Quitting smoking ____________(減少) the risk of heart diseases.
_____________(無論哪一個) book you borrow, you must return it in a month.
Lucy said she _____________(后悔) telling lies to her parents and teachers.
All my students always ____________(表現) well in the school.
Peter works as a(n) ______________(翻譯) in this company.
Our government is developing ____________(旅游業) in this town.
We had a little _______________(誤解) over the plan.
It's a bad idea to continue ___________(爭辯) with your mother.
All labs in our school are ____________(配備) with some instruments.
第二節:短文改錯(滿分15分) 文中共有10處語言錯誤,每句中最多兩處。錯誤涉及一個單詞的增加、刪除或修改。
增加:在此處加一個漏字符號(∧),并在其下面寫出修改的詞。
刪除:把多余的詞用斜線(\)劃掉。
修改:在錯的詞下劃一橫線,并在其下面寫出修改后的詞。
注意:1.每處錯誤及其修改均僅限一詞;
只允許修改10處,多者(從十一處起)不計分。
When tea and coffee was first introduced to Europe in the 18th century, people thought they were harm. So the king of Sweden decided to find out that this was true or not. It was happened that there were two brothers were in prison at the time. The king ordered one of them to drink tea every day and other coffee. Both of them have lived many years without any problem. At last the one who had to drink tea died on the age of 83 and the other lived even long. Because of this, Sweden is today one of the country where tea and coffee are drunk.
:書面表達(滿分10分)
假如你是某中學學生李華。最近,你班同學正在參加21世紀英文報“大家談”欄目的一個討論。本次話題為:“父母有沒有必要陪讀?”
請你根據下表所列情況給報社寫一封信,客觀地介紹討論的情況。
70%的同學認為: 30%的同學認為:
1.父母不應該陪讀2.父母陪讀讓我們養成依賴的習慣,不利于我們將來自控能力的培養,不利于我們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3.父母陪讀影響了他們的工作、學習和休息。 1.父母應該陪讀2.父母陪讀能使我們騰出更多的專心學習,使我們身體更健康。3.父母陪讀能幫助我們確立學習目標,督促我們完成學習任務,鼓勵我們獨立解決困難,培養我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注意:1. 信的形式已經為你寫好。
2.詞數100左右。
3.參考詞匯:陪讀 accompany sb studying at school 督促 urge

21世紀教育網 editor,
I’m writing to tell you about the discussion we recently had about whether our parents should accompany us studying at school.
......
陜西師大附中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
期末考試高一年級英語模塊四答題紙
第二卷(非選擇題,滿分35分)
:單詞拼寫 (滿分10分)
61. I have seen the famous singer on several ____________(場合).
62. Quitting smoking ____________(減少) the risk of heart diseases.
63. _____________(無論哪一個) book you borrow, you must return it in a month.
64. Lucy said she _____________(后悔) telling lies to her parents and teachers.
65. All my students always ____________(表現) well in the school.
66. Peter works as a(n) ______________(翻譯) in this company.
67. Our government is developing ____________(旅游業) in this town.
68. We had a little _______________(誤解) over the plan.
69. It's a bad idea to continue _____________(爭辯) with your mother.
70. All labs in our school are _____________(配備) with some instruments.
第二節:短文改錯(滿分15分) 文中共有10處語言錯誤,每句中最多兩處。錯誤涉及一個單詞的增加、刪除或修改。
增加:在此處加一個漏字符號(∧),并在其下面寫出修改的詞。
刪除:把多余的詞用斜線(\)劃掉。
修改:在錯的詞下劃一橫線,并在其下面寫出修改后的詞。
注意:1.每處錯誤及其修改均僅限一詞;
只允許修改10處,多者(從十一處起)不計分。
When tea and coffee was first introduced to Europe in the 18th century, people thought they were harm. So the king of Sweden decided to find out that this was true or not. It was happened that there were two brothers were in prison at the time. The king ordered one of them to drink tea every day and other coffee. Both of them have lived many years without any problem. At last the one who had to drink tea died on the age of 83 and the other lived even long. Because of this, Sweden is today one of the country where tea and coffee are drunk. k`$#s5u
:書面表達(滿分10分)
21世紀教育網 editor,
I’m writing to tell you about the discussion we recently had about whether our parents should accompany us studying at schoo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陜西師大附中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
期末考試高一年級英語必修四試題答案
第一卷
第一部分 英語知識運用
語音知識 1-5 B C B C D
情景對話 6-10 D C B F E
單項填空 11-15 D C D A B 16-20 D A A C D 21-25 B D A B A
完形填空
26-30 DCADC 31-35 BBAAD 36-40 DBCDB 41-45 BACBA
第二部分 閱讀理解
第一節 46-48 D A A 49-52 A B D D 53-56 A D B A 57-60 B A C D
第二節 57-60 A C B E F
第二卷26---30 BDABC 31---35 ACDBC 36---40 DACBD 41---45 ACCAB
第一節 61. occasions 62. reduces 63. Whichever 64. regretted 65. behave
translator 67. tourism 68. misunderstanding 69. arguing 70. equipped
第二節
When tea and coffee was (was---were)first introduced to Europe in the 18th century, people thought they were harm(harm---harmful). So the king of Sweden decided to find out that(that---whether) this was true or not. It was(刪除was) happened that there were two brothers were(前加who或刪掉were) in prison at the time. The king ordered one of them to drink tea every day and other(前加the) coffee. Both of them have(刪除have) lived many years without any problem. At last the one who had to drink tea died on(on改為at) the age of 83 and the other lived even long(改為longer). Because of this, Sweden is today one of the country(改為countries) where tea and coffee are drunk.
第三節k`$#s5u
21世紀教育網 editor,
I’m writing to tell you about the discussion we recently had about whether our parents should accompany us studying at school.
We do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is matter. Most of us (about 70%)think our parents should not accompany us studying at school since it make us fall into the habit of dependence, so that we won’t form the good habit of studying. What’s more, it is harmful for us to form the habit of controlling ourselves. At the same time it affects our parents’ work, studies and rest. k`$#s5u
While about 30%of my classmates think it necessary for our parents to accompany us studying at school. Accompanying us studying at school can let us have more time to spare for our studies. Besides, we shall be more healthy for their cooking. On the other hand our parents can help us set up our aim, urge us to finish our task, encourage us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 and get us into the good habit of studying..
Yours truly,
Li Hua陜西師大附中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
期末考試高一年級歷史《必修Ⅱ》試題
說明:1.本試題第一卷為客觀題,第二卷為主觀題,請將答案統一寫在答題紙上。
2.本套試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為時間100分鐘。
第Ⅰ卷(客觀題 共6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
1.“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這首詩反應了封建時代的農民
A.承擔沉重的賦役剝削,十分脆弱 B.無生產積極性,農業產量不高
C.經營規模雖大卻不能自給自足 D.沒有自己的一點土地,世代無償勞動
2.“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獸工、草工,典制六材。”《禮記》中這段材料反映的是古代中國手工業的哪種形態?
A.工場手工業 B.家庭手工業 C.官營手工業 D.私營手工業
3.《喻世明言》中有這樣一句諺語:“一品官,二品賈。”這則材料反映的是
A.政府推行“工商皆本”政策 B.宋朝商品經濟發達
C.商人有當官的超前理念 D.商人的地位不斷提高
4.新航路開辟以來,以西方為主導的世界體系,既促進了全球的聯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這里的“全球分裂”是指
A.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爭奪殖民霸權
B.歐洲形成了兩個政治軍事集團
C.美蘇爭奪世界霸權格局形成
D.歐美與亞非拉國家之間的差距擴大
5.“為什么工業化浪潮不是在法國之后穿越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爾及利亞呢?是地中海太寬闊了嗎?那么大工業為什么又能橫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開花呢 ”這則材料說明
A要實現工業化必須建立封建主義制度
B.制度是一個國家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因素
C.西方文明比伊斯蘭文明更容易接受工業化
D.自然條件是一個國家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因素
6.“在1763年到1871年的一個多世紀中,英國不僅在西方而且在整個世界的善事與惡行中,都扮演了主角”。英國在整個世界中的“善事”主要是指
A.將世界的聯系進一步加強
B.將工業革命的成果傳播到世界各地
C.發明了蒸汽機,推動了近代工業的興起
D.為世界各地提供了廉價的商品
7.甲午中日戰爭以后,李鴻章反省道“我辦了一輩子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從中可以看出洋務運動
A.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階級的自救運動
B.遭到李鴻章的強烈批判和否定
C.沒有培養出近代科技人才和新式海軍
D.主要目的是創辦軍工企業和海軍
8.辛亥革命后興起了“國貨運動”,當時民族工商業者創國貨品牌,在廣告上推銷自己的商品,比如“大國恥,用人民的血來洗,小國恥,用五洲固本皂來洗”。“國貨運動”在當時號稱“文明排外”,產生的主要影響是
A.促進了民族工業的發展 B.盲目排外,影響了學習外國
C.引起了外國的武裝干涉 D.強化了民眾的極端民族主義
9.2011年受媒體關注最熱的名詞是“我爸是李剛”“我舅是局長”“李雙江兒子打人事件”、“動車‘輕微’碰撞”等,這突出說明了
A.國家的民主政治的發展和完善
B.政府對個人和集團勢力實行的制約
C.第三次科技革命帶來的負面影響
D.報刊、網絡和電視新聞媒介監督作用的大大增強
10.婚嫁“三大件”是居民消費水平的象征,20世紀50~60年代是縫紉機、手表、自行車,以后逐漸演變為電視機、冰箱和洗衣機;電話、空調和計算機;橋車、房子和旅游。不同時期的三大件說明
①我國居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②我國工業發展迅速
③文化生活享受成為人們追求的主要目標 ④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物質生活的提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1.“斯大林模式”一詞由西方學者首先使用,泛指所有“蘇聯式的社會主義體制”。戈爾巴喬夫改革前,蘇聯官方和學界從不使用這個詞。戈爾巴喬夫上臺后用這個概念概括蘇聯70年的歷史,并且說:“斯大林模式的社會主義正在為自由的人們的公民社會所取代”,戈爾巴喬夫的上述言行
A.消除了蘇聯與西方國家的矛盾 B.否定了蘇聯社會主義制度
C.緩和了蘇聯國內社會矛盾 D.促進了蘇聯經濟體制改革
12.1929~1933年美國經濟危機時,凱恩斯把那些上街購物的家庭婦女稱作愛國者。他說:“現在我們所需要的不是勒緊褲帶過日子,而是一種發展擴張……多制造一些商品”。從經濟學來看,凱恩斯的“消費愛國論”是
A.看到了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
B.表明生產與消費之間不存在矛盾
C.表明擴大消費是對付經濟危機的一種手段
D.提倡超前消費,反對勤儉節約,加強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13.羅斯福曾打比喻說:“1933年夏天,有一位頭戴絲綢帽子的老紳士在防坡提邊上失足落水,他不會游泳。一位朋友把他救上來,但絲綢帽子被水沖走了。老紳士醒來后很感激那位朋友。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紳士卻因丟了帽子而斥責他的朋友”。這段話主要表明
A.“新政”一直遭到資產階級的強烈反對
B.美國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危機具有偶然性
C.“新政”挽救了資本主義
D.“新政”損害了資產階級的根本利益
14.二戰后,發達國家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關于“社會福利制度”的表述,錯誤的是
A.是由國家進行國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種形式
B.反映了分配領域社會化的趨勢
C.加劇了資本家同低收入階層之間的矛盾
D.使一些國家財政支出過大,造成財政赤字
15.關于蘇聯的改革,有觀點認為:“赫魯曉夫把蘇聯搞亂了,勃列日涅夫把蘇聯搞死了,戈爾巴喬夫把蘇聯搞垮了”。蘇聯“垮了”的根本原因是
A.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失敗
B.西方的和平演變
C.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長期得不到糾正
D.片面強調重工業發展的惡果
16“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下列哪些史實能論證材料的觀點
A.美國的羅斯福新政;蘇俄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美國的里根改革;蘇俄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C. 美國的羅斯福新政;蘇俄的新經濟政策
D. 美國的里根改革; 蘇俄的新經濟政策
17.“單干好比獨木橋,走一步來搖三搖;互助好比石板橋,風吹雨打不堅牢;合作社鐵橋雖然好,人多車稠擠不了;人民公社是金橋,通向天堂路一條。”這首歌謠在20世紀50年代末廣為流傳,這表明
A.農村變革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B.當時“左”傾錯誤嚴重泛濫
C.農業改革調動了農民積極性 D.經濟發展推動了所有制變革
18.“百貨商店頻打折,超市購物有贈品;不如網上淘淘寶,鼠標一點廉價美!”突出反映出“第四媒介”
A.傳播信息的功能 B.學習辦公的功能
C.娛樂的功能 D.高度互動、雙向傳授的功能
19.改革開放加速了中國的城市化進程。1978年我國城市數量為193個,1997年為668個,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長最為迅速。這主要是由于
A.鄉鎮企業的崛起與發展 B.沿海港口城市的開放
C.城市經濟體制的改革 D.經濟特區的設立
20.“中央公布總路線,跳上快馬坐火箭,新的紀錄紛紛傳,報喜鑼鼓敲破天,原子時代搞建設,一天等于二十年”。這段文字出現的時代大約是
A.建國后經濟恢復時期 B.“大躍進”時期
C.“文化大革命”時期 D.“一五計劃”時期
21.有學者指出:在20世紀50年代興起的經濟全球化實際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80、90年代經濟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導致經濟全球化實際上只是“半球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不結盟運動的興起 B.經濟互助委員會成立
C.兩極格局的存在 D.南北經濟發展的懸殊
22.美國學者沃勒斯坦指出,“歷史資本主義的邏輯最終必然達到全球范圍,他從16世紀在歐洲誕生到今天已經達到全球范圍”,“整個世界都是在這個單一的我們稱之為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社會分工的架構之內運作的”。他實際上強調的是
A.資本主義在全球化過程中的核心作用
B.資本主義的邏輯決定世界各國的發展
C.當今整個世界都是資本主義經濟形態
D.經濟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場經濟為基礎
23.布雷頓森林協定規定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鉤,美元充當黃金的等價物或代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會員國的貨幣與美元掛鉤并保持固定匯率。這些規定實質上反映了美國
A.取得了對國際金融的支配權 B.操縱了國際貿易
C.操縱了世界各國貨幣的發行權 D.成為世界最大的債權國
24.英國學者麥克法夸爾說:“1949年是政權更替,1979年才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解放。從這個意義上講,鄧小平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比毛澤東高”。作者的觀點主要是立足于
A.民主政治建設 B.思想大解放
C.發展生產力 D.推進全球化發展
25.在美國,哥倫布被給予“美洲之父”的尊號,以哥倫布命名的州、城市、鄉鎮達幾十處。據此判斷哥倫布對美洲的主要貢獻是
A.使西方殖民者開始入侵美洲 B.給印第安人帶來了災難
C.第一次將美洲融入世界 D.促進美洲資本主義的發展
26.“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當年嫁得君,為君秉機杼。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機。如何織紈素,自著襤褸衣。官家榜村路,更索栽桑樹。”孟郊的這首《織婦辭》反映了k`$#s5u
①.唐代的男耕女織的小農生活的清苦 ②官府對農民的繁重剝削
③.織婦辛苦織成的絹綢被官府征去 ④織婦對不公平現象的質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7.亞當·斯密在1759年指出:“如果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眾手中,那么它在道義上將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風險的,因為它注定要威脅社會”。他的這一提醒主要是為了防止
A.工人運動的興起 B.城鄉差別的擴大
C.經濟危機的發生 D.壟斷現象的出現
28.有人說:“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發明將會一起滅亡!”這說明瓦特的發明能夠問世并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最主要的因素是
A.資源因素 B.勞動力因素 C.市場因素 D.資金因素
29.新航路的開辟,不僅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也對歐洲各國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由此出現了一些新的名詞,如“現代金融和商業制度創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其對應的分別是
A.荷蘭、意大利 B.葡萄牙、英國
C.西班牙、意大利 D.意大利、法國
30.從經濟的角度看,明清時期中國已處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夠說明這一結論的是
A.城鎮商業呈現繁榮景象
B.民營手工業迅速發展,取代官營手工業占主導地位
C.制瓷、礦冶等手工業技術有較大進步
D.蘇州絲織業“小戶”“聽大戶呼織”“計日受值”
第II卷(主觀題 共40分)
二、非選擇題(31 題20 分;32 題20分;共40 分)
31.19世紀末以來,國際貨幣體系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即金本位制(1815~1914)、布雷頓森林體系(1944~1971)、美元本位制(1971~至今)。閱讀下烈材料,回答問題。
(1)二戰后美國確立了以自己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試簡述其確立過程。(4分)
材料一 美元本位制和浮動匯率對美國意味著巨大利益,意味著“超級霸權”和“超級利益”。戴高樂1965年對美元超級霸權的批評舉世知名:“美國享受著美元所創造的超級特權和不流眼淚的赤字。她用一錢不值的廢紙去掠奪其他民族的資源和工廠。”……1971年尼克松摧毀布雷頓森林協議、開啟浮動匯率體系之后,“超級特權”和“游戲籌碼”竟然像天文數字一般倍增!
——《國際貨幣體系改革:思想和戰略》
(2)美元獲得“超級霸權”的原因是什么?(4分)“超級霸權”產生了什么影響?(4分)
材料二 每次金融危機必然導致國際貨幣體系的深刻變革,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催生布雷頓森林體系,20世紀70年代的匯率動蕩和通貨膨脹為歐元誕生鋪平道路。
——《國際貨幣體系改革:思想和戰略》
(3)簡析歐元產生的原因和對世界貨幣格局的影響(4分)
材料三 2012年4月26日國際在線頻道:世界銀行發展委員會春季會議25日通過了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投票權的改革方案,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共轉移了3.13個百分點的投票權。中國在世行的投票權從目前的2.77﹪提高到4.42﹪,成為世界銀行第三大股東國,僅次于美國和日本。美國的表決權變成了15.85﹪,很顯然美國仍然努力保留了否決權。
(4)世行股票權的變化說明了哪些問題?(4分)
3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分)
材料 “沖擊—反應”曾是國內外史學界解釋中國近代模式之一。其主要觀點為中國社會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傳統框架的內部動力。從19世紀中期開始,西方的沖擊促使中國發生劇烈變化。有人據此圖示中國近代歷史變遷。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請回答:
(1)依據材料,近代史上西方工業文明對中國的沖擊與哪五次有名的戰爭有關?并注明五次戰爭的具體時間。(10分)
(2)中國的五次反應分別出現了哪五種先進的思想?(10分)
k`$#s5u
陜西師大附中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
期末考試高一年級歷史《必修Ⅱ》答案
一.選擇題:(30×2=60分)
1.A 2.C 3.D 4.D 5..B 6..B 7.A 8. A 9.D 10.D 11.B 12.C 13 C
14.C 15.C 16 C 17. B 18..D 19.A 20.B 21.C 22.A 23. A 24..C
25.C 26. D 27.A 28.C 29.A 30.D
二.非選擇題:(31題占20分;32題占20分。共40分)
31題:
(1)1945年成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2分)1947年成立了關貿總協定。(2分)
(2)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頭號強國;掌握了世界大多數黃金儲備;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2分)影響:美國掌握了世界經濟命脈;掠奪其他國家財富;造成了世界金融體系的動蕩。(2分)
(3)原因:歐洲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客觀要求;20世紀70年代的匯率動蕩和通貨膨脹(2分)。影響:歐元對美元的國際地位將構成有力挑戰。(2分)
(4)世界一超多強的格局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經濟充滿活力;世界經濟多極化趨勢加強。(4分)k`$#s5u
32題:
①.鴉片戰爭(1840~1842年)(2分)
②.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2分)
③.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年)(2分)
④.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年) (2分)
⑤.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年)(2分)
①.地主階級林則徐、魏源的思想:“師夷長技以制夷” (2分)
②.地主階級洋務派的思想:“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師夷長技以自強”“師夷長技以求富” (2分) k`$#s5u
③.資產階級維新派的思想:主張君主立憲、工商皆本、學習資本主義文化。(2分)
④.資產階級革命派:三民主義思想、有暴力推翻清政府。(2分)
⑤.資產階級激進派:科學與民主思想(或馬克思主義思想)(2分)陜西師大附中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
期末考試高一年級地理必修Ⅱ試題
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50分)
讀“我國建國以來人口出生率與死亡率”統計圖分析回答1~2題。
1.圖中我國人口增長模式轉變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政策的有力實施 B.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
C.科技文化教育的發展 D.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
2.引起人口增長模式轉變的根本原因是
A.生產力水平的提高 B.出生率的下降
C.死亡率的下降 D.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
下圖反映四個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據此回答3~4題。
3.圖中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國家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②國可能位于
A.亞洲 B.非洲 C.南美洲 D.歐洲
5.下列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中,屬于社會經濟因素的是
A.礦產資源 B.政治變革 C.交通和通信 D.戰爭
6.目前我國存在大規模人口流動現象的原因,主要是
①城鄉之間巨大的收入差距 ②國家統一安排遷移 ③國家政策允許
④農村剩余勞動力過多⑤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與就業機會的地區差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7.關于環境人口容量的制約因素是
A.土地資源尤其是耕地資源是決定環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科技發展水平決定著獲取資源的數量,是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k`$#s5u
C.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費水平越高,環境人口容量越大
D.環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
8.發達國家一些大城市中心區表現出衰落的跡象,其原因有
①大城市中心區的環境惡化 ②城市邊緣和小城鎮基礎設施完善 ③大城市中心區地價上漲、交通擁擠、居住條件變差 ④高速公路的發展,私人小汽車的普及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
9.與人口容量呈負相關的是
A.資源數量 B.消費水平
C.科技發展水平 D.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逐步提高
10.下列敘述,符合中心地理論的是
A.一個地區城鎮規模的大小與數量成正比
B.城鎮等級越高,數量越少
C.在理想平原上,中心地的服務范圍表現為正方形
D.相鄰高級中心地之間相距較近,相鄰低級中心地之間相距較遠
11.下列城市中作為宗教中心興起的是
  A.張家界  B.大慶  C.株洲  D.麥加
12.城市中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業區 B.工業區 C.住宅區 D.文教區
13.下列區域中晝夜人口差別最大的是
A.工業區 B.住宅區 C.中心商務區 D.行政中心
14.奶牛場建設要靠近城市,是由下列哪個區位因素決定的
A.勞動力 B.市場 C.科技 D.熱量
15.關于運輸方式的評價,不正確的是
A.水運的旅客周轉量小,主要是因為運輸速度慢,又受自然因素制約
B.管道運輸所占比重小,主要是由于管道需要大量鋼鐵
C.公路運輸的旅客周轉量大于鐵路,是因為汽車運輸更靈活
D.民用航空雖然速度最快,但由于成本太高,貨物的周轉量很小
16.在西部大開發中,應該積極發展交通運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水運成本小運量大,首先發展水運
B.西部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要發展管道運輸
C.大力發展鐵路,運輸礦產,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
D.鐵路、公路并舉,管道運輸跟上
交通運輸建設受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和技術條件的制約,據此回答17~18題。
17.下列鐵路干線,受地質災害影響最大的是
A.京哈線 B.成昆線 C.隴海線 D.京九線
18.上海市成為我國最大的商業中心,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地形平坦開闊,有利于交通聯系和節省建筑投資
B.擁有港口、機場、鐵路和高速公路等優越的交通條件
C.擁有較強的商品生產能力和商品經濟發達的廣闊腹地
D.擁有強大的科研隊伍和科技實力
讀小麥和玉米主要產區分布示意圖,回答19~21題。
19.北美小麥和玉米集中產區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A.地中海式農業
B.商品谷物農業
C.混合農業
D.熱帶種植園農業
20.北美小麥和玉米集中產區不具有的條件是
A.國際市場廣闊 B.交通便利
C.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 D.技術裝備好
21.該農業地域類型具有的特點是
①機械化程度高 ②商品率很高 ③主要分布在發展中國家 ④集中在大城市周圍 ⑤耗費能源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讀某地區聚落分布示意圖,回答22~23題。
22.該地聚落形態及影響因素
A.團狀,河流因素
B.團狀,地形因素
C.帶狀,氣候因素
D.帶狀,河流因素
23.最易發展成城市的聚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讀“鮮花和蔬菜生產和銷售的模式示意圖”,回答24~25題。
24.階段Ⅰ鮮花和蔬菜產區形成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A.地形平坦 B.雨熱同期 C.市場需求 D.勞動力不足
25.階段Ⅱ鮮花和蔬菜全部從乙輸入,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A.甲地全部城市化
B.甲地交通條件大大改善
C.乙地人口密度小,勞動力工資水平低
D.乙地生產鮮花和蔬菜的條件好,成本低
26.關于工業區位因素說法,正確的是
A.一般來說,市場、原料和勞動力是影響工業區位的三大主要因素
B.工業集聚集中排放污染物,對城市環境污染小
C.在大多數情況下,土地因素是僅次于運輸因素的工業區位因素
D.隨著工業生產的可移動性和靈活性的增加,企業選址越來越趨向于分散
27.通常,計算機芯片生產廠的區位選擇屬于
A.原料指向型 B.市場指向型
C.廉價勞動力指向型 D.技術指向型
2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森林資源的減少,是人口增加的必然
B.目前,世界人口數已經遠遠超出了人口容量
C.居住地的緯度差異,明顯影響到了人口生育率
D.制約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資源狀況
29.下列環境問題,不是按地理空間劃分的是
A.區域環境問題 B.農業環境問題
C.局部環境問題 D.全球環境問題
30.由于不合理的農業灌溉會導致k`$#s5u
A.土壤鹽堿化 B.水土流失 C.水體污染 D.土地荒漠化
下圖是“我國某城市及某郊區土地利用圖”。該城市位于116°E,6月22日的正午太陽高度為75°26′。據此回答31~32題。
31.該城市計劃在①②③④處空白地上新建一些工廠,從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方面考慮,其中布局合理的是
A.①處建機修廠 B.②處建水泥廠
C.③處建電視機廠 D.④處建化工廠
32.從產業結構方面分析,該城市郊區農業產業結構發展方向合理的是
①利用當地氣候優勢條件,大力種植熱帶經濟作物并發展相關加工工業 ②實現農、林、牧、漁各業均衡發展 ③在城市近郊重點發展蔬菜、乳肉禽蛋生產基地,在遠郊地區發展糧棉基地 ④在穩定農業的基礎上,積極發展以當地農產品為原料的加工工業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3.下列關于商業網點組織形式的敘述,正確的是
A.商業網點都應設置在經濟發達地區
B.在大城市中,往往形成幾個較大規模的商業網點
C.人口稀少的地區,不便設置商業網點
D.商業網點的組織形式,只受人口分布和交通條件的影響
34.下列有關城市內的商業中心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城市的商業中心往往是政府組織形成的
B.城市的商業中心都形成在城市的中心位置處
C.城市的商業中心都是以居民密集點為中心而建的
D.商業小區應建在居民住宅區內
下圖是“某城市中心的一條主要街道的景觀圖”,讀圖回答35~36題。
35.商店和住宅位于
A.D區和A、C區 B.A區和B、C區
C.C區和A、E區 D.B區和E、D區
36.圖中B、C、D、E功能類型分別是
A.工業區 商業區 工業區 住宅區
B.住宅區 工業區 商業區 工業區
C.住宅區 商業區 住宅區 工業區
D.商業區 工業區 住宅區 商業區
37.對世界著名城市帶具有的共同特征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都位于中緯度地帶
B.都位于平原地帶
C.都對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起著中樞作用
D.都是在工礦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38. 下列作物的生產,主要取決于灌溉條件的是
A.中國東北的大豆 B.埃及的棉花
C.古巴的甘蔗 D.馬來西亞的橡膠樹
39.美國把許多電子工業裝配企業遷到東南亞和墨西哥等地,主要是為了
①充分利用當地廉價的勞動力資源 ②充分利用當地便宜的土地和住房 ③擴大市場,增加銷售 ④傳播新技術、工藝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40.影響下列工廠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是
①印刷廠 ②電器裝配廠 ③煉鋁廠 ④水果罐頭廠
A.①原料 ②動力 ③勞動力 ④市場
B.①動力?②勞動力 ③原料 ④市場
C.①市場?②勞動力 ③動力 ④原料
D.①原料?②動力 ③市場 ④勞動力
4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體現了下列哪一種人地關系的思想
A.地理環境決定論 B.相互影響,相互作用
C.可持續發展論 D.人定勝天
42.下列論述哪些不是傳統發展模式的特征
A.高投入 B.高消耗    C.無污染 D.高污染
43.有10噸小麥,要從哈爾濱送往四川地震災區,最適宜的運輸方式是
A.鐵路運輸 B.航空運輸 C.內河運輸 D.公路運輸
隨著人們生態價值觀的改變及對自己生活環境質量的關注,“綠色”作為一個概念成為一個很時尚的名詞。“綠色食品”、“綠色能源”、“綠色消費”是當今的熱門話題。據此回答44~45題。
44.下列對“綠色消費”的理解,錯誤的是
A.要求人們購買、使用帶有綠色的物品
B.盡量使用對環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
C.盡量減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盡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45.為了生產“綠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確的是
① 使用低毒農藥防治病蟲害 ② 引進抗病蟲害的優良品種
③ 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防腐劑 ④ 利用作物病蟲的天敵防治病蟲害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46.人地關系思想按出現時間排序正確的一組是
A.地理環境決定論、適應論、可持續發展論
B.適應論、生態論、地理環境決定論
C.可持續發展論、地理環境決定論、和諧論
D.可持續發展論、和諧論、生態論
47.某英國公司打算在印度建一農藥廠,這一思路反映了
A.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
B.發達國家把污染嚴重的工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
C.發達國家把勞動密集型工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
D.發展中國家具有比發達國家更好的投資環境
下圖顯示了經濟發展與環境質量之間的關系。據圖回答48~50題。
48.18世紀60年代開始工業化起飛的國家中,最典型地反映出這種關系的城市是
A.柏林 B.倫敦 C.舊金山 D.彼得堡
49.根據這種關系,發展中國家應認識到
A.環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后工業化階段環境問題會自然解決
C.保護環境至關重要,必須杜絕興建大量排污的工業
D.可采取措施減少或避免發展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
50.這種關系反映了環境質量的提高主要取決于
A.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
B.人的認識能力的不斷增強
C.發展中國家工業化戰略的不斷調整
D.發達國家環保政策的不斷完善
二、綜合題(共50分)
51. 讀“我國三個年代的四項人口指標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8分)
(1)1949年我國人口增長模式是 。
(2)1965年我國人口增長模式是 。
(3)1985年我國人口增長呈現________的特點,該年人口凈增長____________萬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世紀90年代我國城市人口增長模式與農村人口增長模式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52.世界人口分布極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趨向性,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1分)



圖A 世界人口垂直分布 圖B 世界人口緯度分布


圖C
(1)分析圖A,從地形類型來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區。
(2)分析圖B,人口占世界總人口比例最小的緯度帶人口少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圖C,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圍內陸地面積占洲總面積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總人口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洲。
(4)綜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勢________地區、_________緯度地區和_______地區的趨向性。
(5)根據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趨向判斷,下列地區中屬于世界人口稠密區的是_______。
A.恒河平原 B.亞馬孫平原 C.西歐平原 D.美國阿拉斯加
E.朝鮮半島 F.青藏高原 G.剛果盆地 H.加拿大東南角
53.讀某地區土地利用變化圖,分析回答問題。(11分)
(1)此圖反映了該地區的 過程,該過程的特點是 、 、 。
(2)該過程中,圖中城市有哪些問題將日益突出: 、 、 。
(3)如果你是農民,可能在圖中待開發土地上發展 、 、
等生產。
(4)促進圖中城市發展的原因主要是 。
54.讀下圖回答問題。(10分)
(1)根據圖中工業布局,該地主導風向是________。
(2)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市工業區位除考慮風向外,還具有兩個特點:
①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中C處建有一大型服裝批發城,這里發展商業的有利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
(4)該市計劃在B處修建商業中心,是否合理?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5.讀下圖,回答問題。(10分)
圖A 圖B
(1)圖A為某城市郊區農業區位圖,計劃布局以下農業區:
①糧食產區 ②花卉蔬菜園藝區 ③乳肉家禽畜牧業區 ④果樹林區
合理的布局是(填代號)
A為________,B為________,C為________,D為________。
布局②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城市發展到圖B時,根據圖示信息分析城市的發展對農業生產的壓力及對策
k`$#s5u
陜西師大附中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
期末考試高一年級地理必修Ⅱ答題紙
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5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題號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題號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二、綜合題(共50分)
51.(8分)(1)
(2)
(3) 、 、
(4)
52.(11分)(1)
(2)
(3)
(4) 、 、
(5)
53. (11分) (1) 、 、

(2) 、 、
(3) 、 、
(4)

54. (10分)(1)
(2) 、

(3) 、
(4) 、
55. (10分)(1) 、 、 、 、
(2)
陜西師大附中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
期末考試高一年級地理必修Ⅱ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5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B D C D D B B B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C B B D B C B C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D A C D C D D B A
題號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B B D C A D B A C
題號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D C A A B A B B D A
二、綜合題(共50分)
51.(8分) (1)傳統型k`$#s5u
(2)過渡型
(3)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較低的自然增長率 11707 人口基數大且死亡率低
(4)不同
52.(11分)(1)平原(或平原、盆地)
(2)①海洋面積大(或陸地面積小);②南極大陸至今無人定居
(3)南美
(4)低平 中低 沿海
(5)ACEH
53.(11分)(1) 城市化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
城市用地規模擴大k`$#s5u
(2) 環境污染加重 交通擁擠 住房困難 失業人口增加 社會治安變差 (任答三點)
(3) 蔬菜 副食品 花卉 (任答二點)
(4) 新修建的鐵路、高速公路使交通運輸日益便利,客貨流量不斷增加
54. (10分)
(1)偏東風(或偏南風)
(2)工業區位于城市郊區 保護城市生活環境,郊區地價低廉
工業區位于交通線沿線 便于原料和產品運輸
(3)交通便利 地租低廉
(4)不合理 不符合市場最優或交通最優的原則
55.(10分)
(1)② ③ ④ ①
花卉、蔬菜等產品產值高,城市需求量大,易腐爛,不易遠距離運輸,應布局在地價高的近郊
(2)壓力:
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城市人口劇增,對糧食、乳肉產品需求量增加;
城市面積擴大,大量占用耕地,嚴重影響農業生產,導致農副產品供應緊張。
對策:k`$#s5u
城市建設中應盡量節約用地,少占農田;
發展農業技術,提高農產品單位面積產量,走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之路。陜西師大附中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
期末考試高一年級數學《必修2》試題
一、選擇題(10×4′=40′)
1.過點且與直線平行的直線的方程是【 】.
A. B.
C. D.
2.圓和圓的位置關系為【 】.
A.相離 B.相交 C.外切 D.內含
3.過點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是【 】.
A.相交 B.相切 C.相離 D.相交或相離
4.若直線的傾斜角為,則實數的值為【 】.
A. B. C. D.或
5.下列說法中:①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個平面平行;②平行于同一平面的兩個平面平行;③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④垂直于同一平面的兩條直線平行.其中正確的說法個數為【 】. k`$#s5u
A. B. C. D.
6.將正方體(如圖1所示)截去兩個三棱錐,得到圖2所示的幾何體,則該幾何體的左視圖為【 】.
7.在中,若,且,則的形狀是【 】.
A.等邊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8.若用一個平面去截一個正方體得到一個截面多邊形,則該多邊形不可能是【 】.
A.銳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菱形 D.正六邊形
9.在銳角中,角成等差數列,且,則的取值范圍為【 】.
A. B. C. D.
10.已知正方體的棱長為,動點在棱上.點是的中點,動點在棱上,若,,,則三棱錐的體積【 】.
A.與都無關 B.與都有關
C.與無關,與有關 D.與無關,與有關
二、填空題(5×4′=20′)
11.在空間直角坐標系中,若點點,則________.
12.若圓錐的主視圖是一個邊長為的等邊三角形,則該圓錐的表面積為________.
13.在中,若,,且,則________.
14.若數列的前項和,且是等比數列,則________.
15.植樹節某班20名同學在一段直線公路一側植樹,每人植一棵,相鄰兩棵樹相距10米.開
始時需將樹苗集中放置在某一樹坑旁邊,使每位同學從各自樹坑出發前來領取樹苗往返所
走的路程總和最小,這個最小值為________(米).
k`$#s5u
陜西師大附中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
期末考試高一年級數學《必修2》答題紙
一、選擇題(10×4′=40′)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題(5×4′=20′)
11.___________ 12.__________ 13.__________ 14.__________ 15. ___________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滿分為60分)
16.(本題滿分為8分)如圖,已知點分別為空間四邊形的邊
的中點,求證:∥.
k`$#s5u
17.(本題滿分為12分)如圖,已知四棱錐的底面是正方形,側棱底面,,是的中點.
(1)證明:平面;
(2)證明:平面平面.
18.(本題滿分為12分)已知,與點,求過點且與,距離相等的直線方程.
(本題滿分為14分)如圖,在直四棱柱中,底面四邊形是直角梯形
其中,,且.
(1)求證:直線平面;
(2)試求三棱錐-的體積.
k`$#s5u
20.(本題滿分為14分)已知直線與圓相交于,兩點,且(為坐標原點),求實數的值.
k`$#s5u
陜西師大附中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
期末考試高一年級數學《必修2》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10×4′=40′)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C B B C B A D
二、填空題(5×4′=20′)
11. 12. 13. 14. 15.
三、解答題
16.(8分)如圖,已知點分別為空間四邊形的邊的中點,求
證:∥.k`$#s5u
證明:連接,
由分別是中點可知∥;
由分別是中點可知∥;
所以∥.
17.(12分)如圖,四棱錐的底面是正方形,棱底面,,
是的中點.
(1)證明:平面;
(2)證明:平面平面.
證明:(1)連結,設與交于點,連結.
∵底面ABCD是正方形,∴為的中點,又為的中點,
∴, ∵平面,平面,∴平面.
(2)∵,是的中點, ∴.∵底面,∴.又由于,,故底面,所以有.又由題意得,故.于是,由,,可得底面.故可得平面平面.
18.(12分)已知,與點,求過且與,距離相等的直線方程.
解法1:當直線斜率不存在時,方程為,符合題意;
當直線的斜率存在時,設直線的方程為,即,,到直線的距離相等,則有化簡得,解得,代入得直線方程為 .
綜上可知,所求的直線方程為或.
解法2:若,在直線的同側,,到的距離相等,則過,的直線與直線平行,則過點,的直線的斜率為,
∴過點且與,距離相等的直線方程為;
若,在直線的異側時,要,到的距離相等,則一定過,的中點,則
,的中點為,又要過點,故直線的方程是.
綜上可知,所求的直線方程為或.
(14分)如圖,在直四棱柱中,底面四邊形是直角梯形,其中
,,且.
(1)求證:直線平面;
(2)試求三棱錐-的體積.
解:(1)在梯形內過點作交于點,則由底面四邊形是直角梯形,,
,以及可得:,且,.
又由題意知面,從而,而,故.
因,及已知可得是正方形,從而.
因,,且,所以面.
(2)因三棱錐與三棱錐是相同的,故只需求三棱錐的體積即可,而,且由面可得,又因為,所以有平面,即為三棱錐的高.
故. k`$#s5u
20.(14分)設直線與圓交于,兩點,且(為坐標原點),求實數的值.
解:由題意設、,,則由方程組消得,于是根據韋達定理得,,,
=.
, ∵, ∴, 即,故,從而可得+=0,解得.k`$#s5u陜西師大附中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
期末考試高一年級生物必修二試題
一、選擇題(2*35=70分)
1.用高倍鏡觀察洋蔥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處于分裂間期和中期的細胞數目大致相等
B.視野中不同細胞的染色體數目可能不相等
C.觀察處于分裂中期的細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體
D.細胞是獨立分裂的,因此可選一個細胞持續觀察它的整個分裂過程
2.就一對聯會的同源染色體而言,其著絲點數、染色單體數和多核苷酸鏈數分別是
A.2、4和4 B.2、8和4 C.4、4和4 D.2、4和8
3.下列是動物細胞減數分裂各期的示意圖,正確表示分裂過程順序的是
A.③一⑥一④一①一②一⑤ B.⑥一③一②一④一①一⑤
C.⑨一⑥一④一②一①一⑤ D.③一⑥一②一④一①一⑤
4.下列關于基因復制與表達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一種密碼子可以編碼多種氨基酸
B.基因的內含子能翻譯成多肽k`$#s5u
C.編碼區增加一個堿基對,只會改變肽鏈上的一個氨基酸
D.DNA分子經過復制后,子代DNA分子中(C+T)/(A+G)=1
5.已知某DNA分子共含有1000個堿基對,其中一條鏈上A:G:T:C=l:2:3:4。該DNA分子連續復制2次,共需要鳥嘌呤脫氧核苷酸分子數是
A.600個 B.900個 C.1200個 D.1800個
6.某生物的一個核酸分子的堿基比為A:G:T:C=26:25:36:16,這種核酸是
A.單鏈DNA B.單鏈RNA C.雙鏈DNA D.雙鏈RNA
7.DNA分子經過誘變,某位點上一個正常堿基(設為P)變成了尿
嘧啶。該DNA連續復制兩次,得到4個子代DNA分子相應位點上的堿
基對分別為U-A、A-T、G-C、C-G,推測"P"可能是
胸腺嘧啶 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
8.用15N標記含有100個堿基對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個,該DNA分子在14N的培養基中連續復制4次。其結果不可能是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C.復制過程中需游離的腺嘌呤脫氧核苷酸600個
D.復制結果共產生16個DNA分子
9.下列有關基因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真核細胞中,基因都存在于染色體上 ②原核生物的基因中,存在非編碼序列 ③基因中的三個相鄰堿基能代表一個遺傳密碼
④基因中的一個堿基發生變化,就可能導致所控制的遺傳性狀的改變 ⑤有些遺傳性狀是由多對基因共同控制的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10.含有2000個堿基的DNA,每條鏈上的堿基排列方式有
A.42000種 B.41000種 C.22000種 D.21000種
11.破譯生物基因組DNA的遺傳信息或進行基因操作,首先要提取細胞核DNA。下列不適宜作為DNA提取的實驗材料是
A.雞血細胞 B.蛙的紅細胞 C.人的成熟紅細胞 D.菜花
12.龍葵葉綠體DNA上的一個正常基因決定了植株對某除草劑表現敏感。它的突變基因則決定了植株對該除草劑表現抗藥性。以敏感型龍葵(全部葉綠體含正常基因)為父本,以抗藥型龍葵(全部葉綠體含突變基因)為母本進行雜交,所得F1植株將表現
A.敏感型 B.抗藥型
C.抗藥型:敏感型=3:1 D.抗藥型:敏感型=1:1
13.孟德爾遺傳規律不適合原核生物,根本原因是:
A.原核生物沒有細胞核 B.原核生物沒有完善的細胞器
C.原核生物是單細胞生物 D.原核生物主要進行無性生殖
14.基因型為AaBb(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的水稻自交,自交后代中兩對基因都是純合的個體占總數的k`$#s5u
A.1/8    B.1/4    C.3/8   D.1/2
15.Rh血型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一對夫婦的Rh血型都是Rh陽性,已生3個孩子中有一個是Rh陽性,其他兩個是Rh陰性,再生一個孩子是Rh陽性的概率是
A.1/4 B.3/4 C.1/2 D.1/3
16.豌豆種皮灰色(G)對白色(g)為顯性,子葉黃色(Y)對綠色(y)為顯性。如以基因型ggyy的豌豆為母本,與基因型GgYy的豌豆雜交,則母本植株所結籽粒的表現型
A.全是灰種皮黃子葉
B.灰種皮黃子葉,灰種皮綠子葉,白種皮黃子葉,白種皮綠子葉
C.全是白種皮黃子葉
D.白種皮黃子葉、白種皮綠子葉
17.某種牛基因型AA的個體是紅褐色,aa的個體是紅色,基因型Aa的公牛是紅褐色,母牛則是紅色。現有一頭紅褐色母牛生了2頭紅色小牛,這2頭小牛的性別是
A.全為公牛 B.一公一母 C.全為母牛 D.無法確定
18.有一種繡球花的花色因土壤pH不同而異,pH大于7時開藍花,pH小于7時開桃色花,這是因為土壤pH
A. 影響基因表達 B.引起染色體畸變
C.是一種誘變因素 D.改變了色素基因
19.已知豌豆紅花對白花、高莖對矮莖、籽粒飽滿對籽粒皺縮為顯性,控制它們的三對基因自由組合。以純合的紅花高莖籽粒皺縮豌豆與純合的白花矮莖籽粒飽滿豌豆雜交,F2代理論上為
A. F2代有12種表現型
B.紅花高莖籽粒飽滿:白花矮莖籽粒皺縮為27:1
C.紅花籽粒飽滿:紅花籽粒皺縮:白花籽粒飽滿:白花籽粒皺縮為3:3:1:1
D.高莖籽粒飽滿:矮莖籽粒皺縮為15:1
20.一段原核生物的mRNA通過翻譯可合成一條含有11個肽鍵的多肽,則此mRNA分子至少含有的堿基個數及合成這段多肽需要的tRNA個數,依次為
A.36;11 B.36;12 C.12;36 D.11;36
21.轉錄和翻譯是真核細胞中基因表達的兩個重要步驟,判斷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有
①兩者需要的原料不同 ②兩者所需酶的種類相同
③兩者在同一場所中進行 ④兩者堿基配對的方式相同
A.只有一種說法正確 B.只有兩種說法正確
C.只有三種說法正確 D.四種說法都正確
22.下列關于性染色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A.性染色體上的基因,遺傳時與性別有關
B.XY型的生物體細胞內含成對的性染色體
C.體細胞內的兩條性染色體是一對同源染色體
D.XY型的生物體細胞內如果含有兩條同型性染色體,可表示為XX
23.下列有關遺傳病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僅由基因異常而引起的疾病 B.僅由染色體異常而引起的疾病
C.由基因或染色體異常而引起的疾病 D.先天性疾病就是遺傳病
24.下圖為某一遺傳病系譜圖,該病不可能的遺傳方式是
A.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B.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C.X染色體顯性遺傳 D.X染色體隱性遺傳
25.人類遺傳病種類較多,發病率高。下列遺傳病,由于染色體異常引起的是
A.抗維生素D佝僂病 B.苯丙酮尿癥 C.貓叫綜合癥 D.多指癥
26.近親結婚的主要危害是后代
A.體重下降 B.智力下降 C.身材變矮 D.遺傳病發病率高
27. 母馬的體細胞染色體數為64,公驢的體細胞染色體數為62。則母馬與公驢雜交后代騾的體細胞染色體數為
A.61 B.62 C.63 D.64
28.雙子葉植物大麻(2N=20)為雌雄異株,性別決定為XY型,若
將其花藥離體培養,再將幼苗用秋水仙素處理,所得植株的染色
體組成應是
A.18+XY B.18+YY C.9+X或9+Y D.18+XX或18+YY
29.氣溫上升到25.5℃時,突變體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這說明
A.突變是不定向的 B.突變是隨機發生的
C.突變的有害或有利取決于環境條件
D.環境條件的變化對突變體都是有害的
30.生物體細胞中染色體以染色體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減少,會
使染色體數目發生改變。由此,可以導致單倍體、二倍體、多倍
體的出現。下面關于染色體組、單倍體、二倍體和多倍體的敘述
中不正確的是
A.一個染色體組中不含同源染色體
B.由受精卵發育的個體,體細胞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叫二倍體
C.含一個染色體組的個體是單倍體,單倍體不一定含一個染色體組
D.人工誘導多倍體唯一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
31.能在細胞分裂間期起作用的措施是
① 農作物的誘變育種 ② 用秋水仙素使染色體數目加倍
③ 腫瘤的化療 ④ 花粉離體培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對下列有關形成原理或技術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培育無子西瓜是利用單倍體育種原理
B.“抗蟲棉”的獲得是利用雜交育種的原理
C.“太空椒”的獲得主要利用了基因突變原理
D.培育青霉素高產菌株是利用了基因工程技術
33.用雜合體種子盡快獲得純合體植株的方法是  
A.種植→F2→選不分離者→純合體
B.種植→秋水仙素處理→純合體
C.種植→花藥離體培養→單倍體幼苗→秋水仙素→純合體
D.種植→秋水仙素處理→花藥離體培養→純合體k`$#s5u
34.下列有關基因頻率和生物進化關系的描述,正確的是
A.生物在進化的過程中不一定有基因頻率的改變
B.生物只要發生進化,基因頻率就會改變
C.基因頻率的改變一定產生新物種
D.只有在新物種形成時,才發生基因頻率的改變
35.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決定生物進化方向的是
A突變和基因重組 B生殖隔離 C自然選擇 D地理隔離
二、非選擇題(共30分)
36.(共16分)回答下列問題
I.(1)雄果蠅的X染色體來自親本中的______蠅,并將其傳給下一代中______蠅。雄果蠅的白眼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體上,_______染色體上沒有該基因的等位基因,所以白眼性狀表現為伴性遺傳。
(2)已知果蠅剛毛和截毛這對相對性狀由X和Y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剛毛基因(B)對截毛基因(b)為顯性,現有基因分別為XBXB、XBYB、XbXb和XbYb的四種果蠅。
要從上述四種果蠅中選擇親本,通過兩代雜交,使最終獲得的后代果蠅中,雄性全部表現為截毛,雌性全部表現為剛毛。則第一代雜交親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第二代雜交親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最終獲得的后代中,截毛雄果蠅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剛毛雌蠅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
II.人體內苯丙氨酸的代謝途徑如圖所示。人群中,有若干種遺傳病是由于苯丙氨酸的代謝缺陷所導致。例如,苯丙氨酸的代謝產物之一苯丙酮酸在腦中積累可阻礙腦的發育,造成智力低下。請分析:
缺乏哪一種酶可導致人又“白(白化病)”又“癡” ___________
(2)缺乏哪一種酶可導致病人只“白”不“癡” __________
(3)缺乏哪一種酶時,嬰兒使用過的尿布留有黑色染跡(尿黑酸) ______
(4)出現上述各種代謝缺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
(5)從上述實例可以證明遺傳物質控制生物性狀的方式是 ___________
37.(7分)現有高稈抗病(DDTT)和矮稈不抗病(ddtt)兩個品系的小麥,要利用這兩個品系的小麥培育出矮稈抗病的新品種。回答下列問題:
(1)符合要求的矮稈抗病小麥新品種的基因型是 。
(2)如果利用單倍體育種法,應該首先讓這兩種品系的小麥雜交,所得到的雜交后代(F1)基因型是 。
(3)利用F1產生的花粉進行離體培養得到的幼苗基因型為 ,這些幼苗被稱為 。
(4)產生幼苗后還要用 處理,這種處理的原理是 。
38.(7分)下圖為艾滋病病毒(HIV)侵染人體淋巴細胞及其繁殖過程的示意圖。請據圖分析說明:(提示;HIV是一種球形病毒,外有蛋白質組成的外殼,內有兩條RNA)
(1)圖中3表示病毒正在侵染淋巴細胞,進入淋巴細胞內的是病毒的___。
(2)圖中4至5的過程在生物學上稱為 ____________ ,該過程必須有 ____________ 酶參與才能完成。
(3)圖中5表示新合成的DNA分子通過 ____________ 進入淋巴細胞的細胞核中并整合進淋巴細胞的DNA 。
(4)圖中6至7是形成病毒蛋白質的過程,該過程需要經過______和_____ 兩步。
(5)目前科學家們研制出治療艾滋病的藥物是用來阻止4至5的進行,其原理是抑制 ____________ 的活性。
陜西師大附中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
期末考試高一年級生物必修二答題紙
一、選擇題(2*35=70分)
非選擇題(30分)
36.(16分)
I.(1)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k`$#s5u
II.(1)________ (2) ___________ (3)_______ (4)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7分)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D D D D A D B D B C B
題號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D B B D C A B B A A C D
題號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C D C D C D A C C B C
非選擇題
(16分)
I.(1)雌 雌 X Y (2)XbYb XBXB XBYb XbXb XbYb XBXb
II.(1) 酶① (2) 酶⑤ (3) 酶③ (4) 基因突變
(5) 遺傳物質通過控制蛋白質的合成,從而控制新陳代謝和生物性狀 (2分)
k`$#s5u
37.(7分) (1)ddTT (2)DdTt (3)DT、Dt、Dt、dt(2分) 單倍體
(4)秋水仙素 抑制細胞分裂中紡錘體的形成
38.(7分) (1)RNA (2)逆轉錄  逆轉錄 (3)核孔 (4)轉錄  翻譯 (5)逆轉錄酶
k`$#s5u陜西師大附中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
期末考試高一年級化學試題
(考試時間:10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
第Ⅰ卷 選擇題
(每題只有1個正確答案,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石油是一種重要能源,人類正面臨著石油短缺、油價上漲的困惑。以下解決能源問題的方法不當的是 (  )
A.用木炭作燃料  B.用液氫替代汽油
C.開發風能 D.開發地熱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需要加熱才能發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
B.任何放熱反應在常溫條件下一定能發生
C.反應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決定了化學反應是放熱還是吸熱
D.一個反應的反應熱等于反應物的總能量減去生成物的總能量
3.下列變化中,一定不存在化學能與熱能相互轉化的是 (  )
A.鋁熱反應  B.金屬鈍化 C.燃放爆竹 D.干冰氣化
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化學反應是舊鍵斷裂和新鍵形成的過程
B.蓋斯定律實質上是能量守恒定律的體現
C.反應前后分子數不變遵循的是質量守恒定律
D.溶解平衡、水解平衡和電離平衡均為動態平衡
5. 一定條件下,充分燃燒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熱量為Q kJ(Q>0),經測定完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需消耗5 mol/L的KOH溶液100 mL,恰好生成正鹽,則此條件下反應:C4H10(g)+O2(g)===4CO2(g)+5H2O(g)的ΔH為 (  )
A.+8Q kJ/mol B.+16Q kJ/mol
C.-8Q kJ/mol D.-16Q kJ/mol
6.COCl2俗稱光氣,是有毒氣體。在一定條件下,可發生的化學反應為:
COCl2(g) CO(g)+Cl2(g) ΔH<0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在一定條件下,使用催化劑能加快反應速率并提高反應物的平衡轉化率
B.當反應達平衡時,恒溫恒壓條件下通入Ar,能提高COCl2的轉化率
C.單位時間內生成CO和Cl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D.平衡時,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可使該反應的平衡常數增大
7.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  )
A.開啟啤酒瓶后,瓶中立刻泛起大量泡沫
B.由H2、I2蒸氣、HI組成的平衡體系加壓后顏色變深
C.向氯水中加CaCO3后,溶液漂白性增強
D.在含有[Fe(SCN)]2+的紅色溶液中加鐵粉,振蕩靜置,溶液顏色變淺或褪去
8.某恒溫、恒容的容器中,建立如下平衡:2A(g) B(g),在相同條件下,若分別再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A氣體或B氣體,重新達到平衡后,容器內A的體積分數比平衡時 ( )
A、都增大 B、都減少
C、 前者增大,后者減少 D、前者減少,后者增大
9.對于可逆反應mA(g)+nB(g)pC(g)+gD(g),若其它條件都不變,只是在反應前是否加入催化劑,可得到兩種υ~t圖象如下圖。則如下關系正確的為 (  )
①a1=a2 ②a1<a2 ③b1=b2 ④b1<b2 ⑤t1>t2 ⑥t1=t2 
⑦兩圖中陰影部分面積相等 ⑧右圖陰影部分面積更大
A.②④⑤⑦ B.②④⑥⑧
C.②③⑤⑦ D.②③⑥⑤
10.在一定溫度下的密閉容器中,加入1mol CO、1 mol H2O發生反應:
CO(g)+H2O(g) CO2(g) +H2(g),達到平衡時測得n(H2)為0.5 mol,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在該溫度下平衡常數K=1 B.平衡常數與反應溫度無關
C.CO的轉化率為50% D.其他條件不變,改變壓強平衡不移動
11.判斷反應過程自發性的目的是 (  )
A.判斷反應的方向 B.確定反應是否一定發生
C.判斷反應過程發生的速率 D.判斷反應過程的熱效應
12.一定溫度下,向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氣體C,發生反應mA(g)+nB(g) pC(g).能肯定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標志是 (  )
A.混合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改變
B.容器內氣體的壓強不隨時間改變
C.C的分解率不隨時間改變
D.v(A)∶v(B)∶v(C)=m∶n∶p
13.將一定量A、B裝入容積為1 L的恒溫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2A(g)+bB(g) cC(g),1 min時達到平衡,C的濃度為x mol·L-1。若保持溫度不變,將密閉容器的容積壓縮為原來的,重新達到平衡后,C的濃度為2.5 x mol·L-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化學計量數的關系:bB.容器的容積減小后,該反應的逆反應速率減小
C.原容器中用B濃度變化表示該反應在1 min內的速率為mol·(L·min)-1
D.若保持溫度和容器容積不變,充入氦氣(不參與反應),平衡不發生移動
14.高溫下,某反應達平衡,平衡常數K=。恒容時,溫度升高,H2濃度減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該反應的焓變為正值
B.恒溫恒容下,增大壓強,H2濃度一定減小
C.升高溫度,逆反應速率減小
D.該反應正向為放熱反應
15.某溫度下,在一容積可變的容器中,反應:2A(g)+B(g)2C(g)達到平衡時,A、B和C的物質的量分別為4mol、2mol和4mol.保持溫度和壓強不變,對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質的量作如下調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 )
A.均減半 B.均加倍 C.均增加1mol D.均減少1mol
16.下列有關電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手機上用的鋰離子電池屬于二次電池
B.銅鋅原電池工作時,電子沿外電路從銅電極流向鋅電極
C.甲醇燃料電池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D.鋅錳干電池中,鋅電極是負極
17.控制適合的條件,將反應2Fe3++2I-2Fe2++I2設計成如下圖所示的原電池。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反應開始時,乙中石墨電極上發生氧化反應
B.反應開始時,甲中石墨電極上Fe3+被還原
C.電流計讀數為零時,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
D.電流計讀數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體,乙中的石墨電極為負極
18.金屬鎳有廣泛的用途。粗鎳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雜質,可用電解法制備高純度的鎳,下列敘述正確的是(已知:氧化性Fe2+<Ni2+<Cu2+)( )
A.陰極發生還原反應,其電極反應式:Ni2+ + 2e— == Ni
B.電解過程中,陽極質量的減少與陰極質量的增加相等
C.電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屬陽離子只有Fe2+ 和Zn2+
D.電解后,電解槽底部的陽極泥中只有Cu和Pt
19.下圖裝置中,U形管內為紅墨水,a、b試管內分別盛有食鹽水和氯化銨溶液,各加入生鐵塊,放置一段時間。下列有關描述錯誤的是(  )
A.生鐵塊中的碳是原電池的正極
B.紅墨水柱兩邊的液面變為左低右高
C.兩試管中相同的電極反應式是:Fe-2e―→Fe2+
D.a試管中發生了吸氧腐蝕,b試管中發生了析氫腐蝕
20.普通水泥在固化過程中自由水分子減少并產生Ca(OH)2,溶液呈堿性。根據這一物理化學特點,科學家發明了電動勢法測水泥初凝時間。此方法的原理如下圖所示,反應的總方程式為 2Cu+Ag2O===Cu2O+2Ag,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普通水泥的主要成分是
2CaO·SiO2,3CaO·SiO2和3CaO·Al2O3
B.測量原理示意圖中,Ag2O為正極
C.負極的電極反應為
2Cu+2OH--2e-===Cu2O+H2O
D.電池工作時,OH-向正極移動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6小題,共60分)
21.(4分)1836年,俄國籍瑞士化學家蓋斯提出了化學反應的熱效應僅與反應物的最初狀態及生成物的最終狀態有關,而與其中間步驟無關。按此規律,結合下述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回答問題。
已知:①NH3(g)+HCl(g)===NH4Cl(s) ΔH=-176 kJ/mol
②NH3(g)===NH3(aq) ΔH=-35.1 kJ/mol
③HCl(g)===HCl(aq) ΔH=-72.3 kJ/mol
④NH3(aq)+HCl(aq)===NH4Cl(aq) ΔH=-52.3 kJ/mol
⑤NH4Cl(s)===NH4Cl(aq) ΔH=?
則第⑤個熱化學方程式中的反應熱是 。
22.(12分)(1)氫能源是21世紀極具有發展前景的新能源之一,它既是綠色能源,又可循環使用。請在下圖的每個空格中填上循環過程中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分子式,以完成理想的氫能源循環體系圖(循環中接受太陽能的物質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①_____,②_____。從能量轉換的角度看,過程Ⅱ應是____能轉化為_____能。
(2)圖中的燃料電池也可以用A和氧氣為原料。已知A分子是由碳和氫兩元素的原子構成,并且8.00 g A中含有3.01×1023個分子。實驗測得在298 K時,1 mol該氣體完全燃燒生成液態水和二氧化碳,放出890 kJ的熱量。
①寫出該氣體的化學式:______。
②寫出1 mol該氣體燃燒時的熱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③已知1 mol液態的水變成氣態水時需要吸收44 kJ的熱量,則1 mol該氣體完全燃燒生成氣態水和二氧化碳時放出的熱量為________kJ。
④若該燃料電池中的電解質溶液為氫氧化鉀溶液,則:電池總反應為______________。
時間(s) 0 20 40 60 80
c(N2O4)(mol/L) 0.100 c1 0.050 c3 c4
c(NO2)(mol/L) 0.000 0.060 c2 0.120 0.120
23.(13分)在100℃時,將0.100 mol 的四氧化二氮氣體充入 1 L 恒容真空的密閉容器中,隔一段時間對該容器內的物質濃度進行分析得到下表數據:
(1)該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表中分析:c1________c2;c3________c4(填“>”、“<”或“=”)。
(2)在下圖中畫出并標明此反應中c(N2O4)和c(NO2)的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3)在上述條件下,從反應開始直至達到化學平衡時,四氧化二氮的平均反應速率為__ mol/(L·s)。
(4)反應達到平衡后,下列條件的改變可使NO2氣體的濃度增大的是
A.增大容器的容積    B.再充入一定量的N2O4
C.分離出一定量的NO2 D.再充入一定量的He
24.(9分)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個容積不變的容器中加入3 mol SO2和2 mol O2及固體催化劑,發生反應: ΔH=-196.6
kJ/mol,平衡時容器內氣體壓強為起始時的90%。
(1)加入3mol SO2和3mol O2發生反應,達到平衡時,SO2的轉化率為_____。
(2)保持溫度不變,在相同的容器中,將起始物質的物質的量改為a mol SO2、b mol O2、c mol SO3(g)(c>0),欲使平衡時SO3的體積分數為,O2的體積分數為,則:
①達到平衡時,(1)與(2)放出的熱量________(填序號)。
A.相等  B.前者小于后者 C.前者大于后者 D.無法確定
②a.b.c必需滿足的關系是(一個用a.c表示,另一個用b.c表示):__ _。
25.(10分). 一定條件下,在體積為3L的密閉容器中,一氧化碳與氫氣反應生成甲醇(催化劑為Cu2O/ZnO):CO(g)+2H2(g)CH3OH(g)
根據題意完成下列各題:
(1)反應達到平衡時,平衡常數表達式K= ,升高溫度,K值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在500℃,從反應開始到平衡,氫氣的平均反應速率v(H2)=
(3)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對處于E點的體系體積壓縮到原來的1/2,下列有關該體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氫氣的濃度減少 B. 正反應速率加快,逆反應速率也加快
C. 甲醇的物質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時n(H2)/n(CH3OH)增大
(4)據研究,反應過程中起催化作用的為Cu2O,反應體系中含少量CO2有利于維持催化劑Cu2O的量不變,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6.(12分)如右圖所示,組成一種原電池。試回答下列問題(燈泡功率合適):
(1)電解質溶液為稀H2SO4時,燈泡 (填“亮”或“不亮”)。若燈泡亮,則Mg為原電池的 極;
若燈泡不亮,其理由為 。
(2)電解質溶液為NaOH溶液時,燈泡 (填“亮”或“不亮”)。若燈泡亮,則Al做原電池的 極。若燈泡不亮,其理由為 。
(3) 鋁的陽極氧化,是一種常用的金屬表面處理技術,它能使鋁的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該氧化膜不溶于稀硫酸。某化學研究小組在實驗室中按下列步驟模擬該生產過程。
按右圖取兩片質量相當的鋁片組裝好儀器,接通開關K,通電約25 min。在陽極生成氧化鋁,陰極產生氣體。寫出該過程中的陽極反應式:
陽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此時取出兩極,用蒸餾水洗凈,晾干后稱重發現兩個電極質量差為0.8克,計算陰極產物在標準狀態下的體積并寫出計算過程。
陜西師大附中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
期末考試高一年級化學試卷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1個正確答案,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選擇題題:(共6小題,共60分)
21. (4分) ________。
22. (12分)
(1)①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kJ。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13分) (1)
(2)
(3)
(4)
24.(9分)(1)
(2)①
②(一個用a、c表示,另一個用b、c表示)
25. (10分)
(1)
(2)
(3) (4)
26.(12分)
(1):①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陽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陰極產物計算過程:
陜西師大附中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考試高一年級化學考試題答案
一.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C D B B B A B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D A C B D A B D
二.非選擇題.
21.(4分) ΔH=+16.3 kJ/molk`$#s5u
22.(12分)
(1)①H2O  ②H2和O2  化學  電
(2)①CH4   ②CH4(g)+2O2(g)===CO2(g)+2H2O(l) ΔH=-890 kJ/mol
  ③802  ④4H2O+2O2+8e-===8OH-
23. (13分) (1)K=  ,< , =
(2)
(3)0.001 (4)Bk`$#s5u
24. (9分) (1)33.3% (2) ①C ②a+c=3,b+=2
25. (10分)k`$#s5u
(3)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對于E點的體系體積壓縮到原來的1/2,即相當與加大壓強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因此b正逆反應速率都加快c甲醇的物質的量增加。(4)催化劑Cu2O會被CO還原,要維持Cu2O量不邊,CO2具有抑制Cu2O發生還原反應的作用。Cu2O+CO2Cu+CO2。
26. (12分) (1)亮  負極 硫酸太稀,沒有足夠的陰、陽離子
(2)亮  負極 電解質中沒有足夠的陰、陽離子
(3) 負極:2Al+3H2O-6e-===Al2O3+6H+
陰極產物為氫氣。標準狀況下體積為1.12升。k`$#s5u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义市| 陇南市| 浙江省| 朝阳市| 蒲城县| 灵武市| 新昌县| 满城县| 东乡县| 盈江县| 龙泉市| 云梦县| 察隅县| 周至县| 花莲市| 丹寨县| 资中县| 那曲县| 腾冲县| 雷波县| 电白县| 永吉县| 正宁县| 田东县| 新野县| 西贡区| 老河口市| 大城县| 广宗县| 乌鲁木齐市| 清水县| 曲周县| 泗阳县| 繁昌县| 托克托县| 林西县| 兰州市| 上虞市| 博白县| 齐河县| 纳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