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濉溪縣中學歷史學科教學設計格式課題:第四單元《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第14課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教學對象:八年級課時:第1課時設計者:曹想單位:濉溪第二實驗學校一、教學內容分析《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本課的要求是:“了解李大釗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史實;了解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史實,認識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本課主要講述了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條件,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以及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全國工人運動。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使學生對中國共產黨有更深層次的認識: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歷史的必然選擇,中國共產黨是中國革命的堅強領導核心。二、教學目標知道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史實,認識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意義。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了解中國共產黨誕生的相關史實,感受陳獨秀、李大釗等早起共產黨人立黨為公,一心為民的覺醒意識和時代擔當。通過本課的學習能夠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是中國革命的堅強領導核心,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三、學習者特征分析我校八年級共有6個班級,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學習能力有待提高。對于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等人物能夠通過自主學習進行了解,但是對本課重難點知識難以理解,對于俄國十月革命及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這些國際背景的了解有所欠缺,還需要教師進行補充講解。除此之外,大部分學生習慣于被動的接受知識,無法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還需要老師的進一步引導。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依據學生情況和本課學習內容特點,我采用的是啟發式教學原則,主要通過講授法這樣一種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式詳細的闡述本課知識內容,輔之以小組合作和問題探究的學法,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同時也能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五、教學重點及難點1.馬克思主義意的傳播;中國共產黨的成立2.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意義六、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播放視頻《覺醒年代》人物群像中國先進知識分子是如何“覺醒”的?中國共產黨又是怎樣誕生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百年前的中國,見證中國共產黨的偉大誕生!【講授新課】教師:回顧近代以來中國人救國之路。教師:不屈的國人試圖在黑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尋求一條救國道路,卻均已失敗告終。但即使身處黑暗,也有人喚醒黎明。他們就是李大釗、陳獨秀、董必武、毛澤東等人,下面我們就先跟隨著他們的目光,看看那黑暗的舊中國。黑暗中覺醒——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教師:請同學們結合圖片,說一說當時的中國正處在什么樣的狀況之中?人們的生活狀況如何呢?材料一:教師:生活在如此環境中的中國知識分子或許也會感到迷惘和彷徨,怎么樣才能徹底的改變中國,怎么樣才能拯救中國人呢?這時,十月革命勝利的消息傳到了中國,這讓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新的曙光!那就是共產主義。那么,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究竟能不能結出“共產主義”的果實?請同學們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教師:詳細講解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問題1:結合材料,歸納先進知識分子是如何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材料二:李大釗早年在日本留學期間就開始研究社會主義思潮。1918年,他接連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熱情謳歌十月革命。——部編版歷史教材63頁材料三: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團體問題2:結合材料,思考中國工人階級為什么能夠成為馬克思主義堅實的階級基礎?材料四:“中國近代產業工人的人數,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即達到了200萬人。”——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材料五:據調查,1910年,中國一般男織工每天工資是0.10—0.12元,相當美國男工的1/15、法國及瑞士的1/8;中國女織工每天的工資是0.06—0.09元,相當美國女工的1/16、法國及瑞士的1/8。更為悲慘的是,由于當時技術設備落后,工人不僅勞動強度大,而且經常處于極不安全和極不衛生的工作環境之中,傷亡事故不斷發生。在日本資本家控制的撫順煤礦,1911年至1913年3年內發生坑內外事故6380次,平均每月177次;死傷工人5850人,平均每月死傷163人。...中國工人階級不僅在經濟上受到殘酷剝削,在政治上也沒有絲毫權利。——《中國工人階級的產生發展和早期工人的組織狀況》問題3:結合地圖,指出共產黨早期組織建立的相關史實。材料六:教師:觀看視頻,了解中國中共一大召開的概況,完成表格。時間地點人員內容教師: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從此中國的革命面貌煥然一新。問題思考:比較中國新舊革命,中國革命面貌“新”在哪里?教師過渡: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了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建立民主共和國。這是中國共產黨的又一次覺醒。覺醒中奮斗——全國工人運動高潮教師:中國共產黨成立后,設立了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集中領導全國的工人運動。1922年初到1933年春,全過共舉行大小罷工100多次,參加人數達30多萬,掀起了第一次全國運動的高潮。越來越多的工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覺醒”了,他們“為自由而戰,為人權而戰”,但最終還是失敗了。問題探究:工人運動為什么會失敗?這給中國共產黨帶來了怎樣的“覺醒”?奮斗中前行——新時代的初心使命多媒體播放中國共產黨的“前世今生”圖片從黑暗腐朽的舊社會到自由民主的新中國,從南湖上的一艘游船到燈火輝煌的人民大會堂,從50多名黨員發展到擁有黨員9514.8萬。中國共產黨走過了風雨兼程的一百年,卻始終沒有忘記來時的路。作為新時代的學生青年,我們要不要繼承革命先輩的“覺醒”意識?我們能做些什么呢?【課堂小結】回望過往歷程,眺望前方征途,我們必須賡續紅色血脈,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歷史經驗和實踐創造啟迪智慧、砥礪品格,繼往開來,開拓前進。學生觀看視頻,感受歷史人物的魅力。學生思考并回答:封建地主階級興起了洋務運動,資產階級改良派發起了戊戌變法,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了辛亥革命學生:觀察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參考答案:當時的中國黑暗腐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的痛苦之中。學生:分小組進行合作探究。參考答案: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階級基礎—工人階級發展壯大;組織基礎—創建了共產黨早期組織。學生分析材料并回答:先進知識分子發表文章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并且創辦了許多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團體。學生結合材料,回答:中國工人階級人數眾多,而且勞動強度大,人身權益無法得到保障,深受資本主義壓迫,迫切需要改變。學生觀察地圖,回答:1920年夏,陳獨秀在上海建立了第一個共產黨早期組織,接著,北京、長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產黨早期組織。學生回答:時間:1921年7月23日地點:上海——浙江嘉興南湖人員:毛澤東、董必武,李達等,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內容:①黨名為“中國共產黨”②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③中心任務是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④陳獨秀任中央局書記學生思考討論并回答:中國革命有了新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新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新的奮斗目標——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學生看書回答:講述“二七慘案”,感受中共黨員林祥謙的英勇精神和工人階級的強大力量學生小組討論并回答:帝國主義和軍閥統治的血腥鎮壓,中國工人階級力量不夠強大;單槍匹馬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必須團結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戰勝強大的敵人。學生暢所欲言引發學生的趣味和好奇溫故而知新,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通過圖片的設置創設歷史情境,引發學生共鳴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鍛煉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培養學生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讀圖分析的能力培養學生提取信息和歸納的能力通過比較,培養學生辯證分析的能力培養學生家國情懷和辯證分析歷史的能力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七、板書設計板書設計提綱挈領,幫助學生理清本課知識邏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黑暗中覺醒——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覺醒中奮斗——全國工人運動高潮奮斗中前進——新時代的初心使命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