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教學設計首頁授課時間:2021年月日星期星期課題第4課 夏商周的更替課型講授第幾課時2課時三維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夏、商、周更替的基本史實以及世襲制、分封制的內容,理解王朝衰亡的歷史教訓和西周分封制的影響。【過程與方法】以“夏、商、周歷史更替”為線索,展開本課教學。通過視頻、圖片、故事等多種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以達到“讀史明智”的目的。同時,通過學習早期國家社會政治制度的演變,使學生清楚社會制度的變革促進了國家的產生和發展。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脈絡,對每個朝代的建立時間、建立者、滅亡時間、亡國者等有一個基本的認識,掌握西周分封制。【教學難點】簡述從禪讓到世襲的發展演變過程,認識禪讓制與世襲制的區別;能夠認識和理解分封制的做法和作用。教學方法與手段圖片和視頻教學流程教師行為學生行為課題變化及效果處理一、導入新課1.多媒體展示:小視頻《封神榜》片段。你知道電視劇《封神榜》是取材于歷史上哪一個事件嗎?里面還有哪些歷史人物?2.教師導入:到原始社會末期,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從此奴隸制在我國建立。隨之商滅夏,周代替商……二、新課講授目標導學一:夏朝的建立與“家天下”1.學生閱讀教材,自主學習歸納夏朝建立的時間、地點、建立者。2.教師提問:禹建立夏朝的意義有哪些?3.問題思考:禹通過禪讓制成為部落首領,那么在夏朝建立后,有沒有繼續通過禪讓制選出下一任君王呢?三字經中的“夏傳子,家天下”這句話又是什么意思呢?4.教師講解:“家天下”指帝王把國家政權據為己有,把國家當作一家的私產,世代相傳。5.教師補充:從夏朝統治中心、統治機構、實質了解夏朝的統治;夏朝還建立了軍隊,制定刑法,設置監獄,制定歷法對國家進行管理。6.圖片展示:二里頭一號宮殿復原圖。考古學者在洛陽平原發掘出年代相當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遺址——二里頭遺址,從宮殿建筑群、平民生活區和墓葬群看反映了夏王朝的階級分化和等級界限。從出土的各種精美器物看反映了夏朝時期的文明進程。7.閱讀第19頁“相關史事”,分析夏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教師小結:由于夏王桀不修德行,統治殘暴,用武力傷害百姓,引起民眾反抗。(讓學生了解殘暴統治必然激起民眾反抗的史實,認識王朝衰亡的原因)目標導學二:商湯滅夏1.教師講述:夏朝衰敗的時候,黃河下游的商國逐漸強大起來。商國的國君湯,任用賢相伊尹,團結周圍的小國,乘桀失去民心,起兵攻夏。學生閱讀教材,找出商朝的建立時間、建立者、都城。2.教師提問:對比夏朝的滅亡,分析商朝很快強大起來的原因?3.課件展示盤庚帝和殷墟遺址的歷史圖片,觀看殷墟歷史紀錄片,加深學生直觀印象和理解,并由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點出盤庚遷殷的作用:自此后商朝保持了相對的穩定。4.商滅亡:末代暴君——紂(酒池肉林)5.教師講述:正是由于夏桀的昏庸暴政,最終導致了夏朝的滅亡。夏滅亡后,建立的是商朝,歷史的發展往往會有很多的巧合,夏朝的末代君王是位暴君,商朝的末代君王紂也是位暴君。目標導學三:武王伐紂1.學生閱讀課本講述西周取代商朝的過程。2.教師總結:商晚期,紂王無道,天下大亂,公元前1046年,周軍與商軍在牧野決戰,結果商軍倒戈,周軍占領商都,商朝滅亡。3.教師提問:“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為什么會取得勝利?你得到什么啟示?提示:目標導學四:西周的分封制1.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P23西周分封制的內容,分組討論以下問題:(1)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2)西周分封的標準是什么?(3)被分封諸國的權利和義務是什么?(4)西周實行分封制的影響是什么?學生自由討論,然后選派代表回答。2.材料展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詩經》3.圖片展示:西周等級示意圖,明確封者與被封者之間的關系:既是大小宗關系,也是上下級關系。3.教師講述:西周存在的270多年里出現了兩位敗家之君,一位導致社會動蕩,一位導致西周滅亡。這兩位君主分別是誰?周厲王和周幽王。周厲王統治暴虐無道,為防止民眾議論。他派人嚴密監視百姓的言論,稍有不滿,就將其處死。平民百姓彼此不敢交談,路上只能交換眼色,史稱“道路以目”。長期的壓迫終于引發了國人暴動,起義的平民趕走了周厲王。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滅。4.指導學生討論分析,比較夏商西周的滅亡三、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夏、商、西周三朝的建立和滅亡過程,總結了朝代建立和滅亡的規律,一個朝代要建立和加強鞏固,要有一個賢明的君主,要任用賢能,發展生產,而暴政往往是國家滅亡的重要原因,這是我們需要吸取的教訓,不僅是以前,現在我們也要反對暴政,建設和諧、民主、法治的社會。學生回答:約公元前2070年;陽城;禹。學生回答: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學生回答:沒有,禹的兒子啟繼承了王位。這句話的意思是禹把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啟,這個天下變成了他們家的天下,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家天下”開始。學生回答:桀的殘暴統治學生回答:約公元前1600年;湯;亳。學生思考回答:湯任用賢才,發展農業,手工業和商業,使經濟得到發展,人民生活安定。學生討論回答,教師補充:(1)夏桀和商紂極端殘暴的統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隸的不滿和反抗。(2)商湯和周武王伐無道、除暴君,深得人心。(3)商湯和周武王重用賢人,聯合周邊小國,抓住時機一舉取勝。啟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學生自由討論,然后選派代表回答。(1)目的:為穩定周初的政治形勢,鞏固疆土。(2)標準:依據血緣關系遠近(宗親)和功勞的大小(功臣)。(3)受封者的權利:擁有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權力,建立諸侯國;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內進行再分封。受封者的義務:向周王進獻貢物,并服從周王調兵。(4)影響:①擴大了周王朝的統治范圍,加強了統治。②伴隨著分封制的確定,產生了等級制。③分封制下諸侯具有較大的獨立性,隨著諸侯國勢力的強大,威脅到周天子的地位,這也是春秋戰國混戰局面出現的原因之一。分組討論,回答問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統治者要勤于政事,愛護百姓,政策應該符合人民心愿;善于用人唯才是舉,廣納諫言視頻播放引導學生,開拓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鍛煉學生的知識提煉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讀圖并理解分封制有助于學生對分封制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表格法更有助于學生的記憶和理解。課時教學設計尾頁板書設計第4課夏商周的更替一、夏朝的建立與“家天下”1、建立時間:公元前2070年2、都城:陽城3、建立人:禹4、地位---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5、禹死后,傳位給啟,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6、夏朝最后一個國王是桀二、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1、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湯率領下滅夏2、商朝最后一個國王:紂3、西周建立。三、西周的分封制1、分封制2、國人暴動3、西周滅亡。補充設計作業設計1.導學案2.背誦知識點教學后記這堂課有大量的概念使學生們難以理解,采用圖片、歸納總結等深入淺出的方法,培養學生們的歷史讀圖能力和歸納能力;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授課效果良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