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7課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掌握基督教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了解它對歐洲封建社會的影響。2.掌握歐洲主要封建國家特別是法蘭克王國的形成和發展。3.理解封君與封臣之間的關系,了解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等級制度的形成并歸納它們的特點。【重點】1.基督教的興起;2.封君與封臣;3.查理曼帝國。【難點】封君與封臣的實質。【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視頻:基督教科普二、新課講解模塊一、基督教的興起創始人:耶穌興起時間:1世紀地點:巴勒斯坦地區原因:猶太人長期遭受苦難,渴望“救世主”的到來教義:教導人們忍受苦難,死后可以升入天堂。4世紀末,羅馬皇帝將基督教確定為國教,促進了基督教的傳播。基督教在羅國帝國時期曾受到壓制,392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將基督教正式定為羅馬國教,基督教取代多神信仰,成為帝國的官方宗教,后來又成為歐洲封建社會主要精神支柱。傳說中的耶穌傳說耶穌是上帝的獨生子,母親叫瑪利亞;猶太公會不滿耶穌基督自稱為上帝的獨生子、唯一的救贖主,把他交給羅馬統治者釘死在十字架上。耶穌死后第三天復活,復活第40天后升天,還會于世界末日再度降臨人間,拯救人類,審判世界。耶穌被12門徒中的猶大叛徒出賣并受難,最后的晚餐連耶穌有13人,所以在西方,13是人們忌諱的數字。模塊二、法蘭克王國1.法蘭克王國的建立西羅馬帝國滅亡后,日爾曼人在原來西羅馬的領土上建立了許多王國。當時的日耳曼人被稱為“蠻族”,他們建立的這些王國也被稱為“蠻族王國”。其中最強大的是481年建立的法蘭克王國建立時間:481年建立者:克洛維“法蘭克”一詞在日耳曼語中意思是,勇敢的、自由的和大膽的人。2.統治措施(1)宗教信仰:克洛維皈依了基督教,承認羅馬教會在歐洲的重要地位。在他的推動下,整個法蘭克王國都信仰了基督教;(2)土地制度:克洛維保留了原來羅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屬羅馬國有的土地和無主土地賜給教會和部下,從而取得了羅馬教會、信基督教的高盧羅馬人和部下的廣泛支持。國王與教會之間的關系3.法蘭克王國的擴張克洛維統治時期,法蘭克王國版圖不斷擴張。版圖延伸至高盧南部地區以及萊茵河以東至多瑙河之間的大部分地區。模塊三、封君與封臣1.封君與封臣的定義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對土地的分封形式進行了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須提供兵役服務。賜地的人成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則為封臣,封臣必須效忠于封君、封君則須保護封臣的觀念日益流行開來。11世紀時,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歐已經普遍存在。2.封君與封臣的關系【合作探究】西周分封制與西歐封建制有哪些共同點和不同點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戰國策》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查理·馬特改革》同:有條件的分封制,封臣或諸侯都要對上級封主或國王效忠,并履行一定的義務。異:西周分封制:以血緣為紐帶;天子是最高統治者,封地可以世襲;西歐封建等級制度:以土地為紐帶;不可越級統領,封地不能世襲,造成政治分裂,權力分散。中國的皇帝是高度集權,而西歐封建按等級制度則是權利向貴族傾斜,這種情況容易導致王權受到威脅。模塊四、查理曼帝國1.8世紀,查理成為法蘭克王國國王。2.查理四處征伐,800年前后,法蘭克王國的版圖與原來西羅馬帝國的歐洲部分基本相當,成為當時西歐最大的國家。查理又稱為“查理曼”、“查理大帝”,在他執政的46年間,使法蘭克王國達到鼎盛。公元800年由教皇為之加冕稱帝。在位時,對內加強中央集權,對外武力擴張,形成龐大的查理曼帝國。查理接受加冕的原因:查理為了鞏固自身統治,積極爭取基督教會的支持;基督教會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也需要借助查理的勢力。1.8世紀,查理成為法蘭克王國國王。2.查理四處征伐,800年前后,法蘭克王國的版圖與原來西羅馬帝國的歐洲部分基本相當,成為當時西歐最大的國家。3.查理命令每個教區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貢獻給教會,稱為“什一稅”教會因此變得富有起來,勢力也越來越大。4.800年的圣誕節,教皇在羅馬為查理舉行了加冕禮,稱查理為“羅馬人的皇帝”,查理被稱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統治下的法蘭克王國史稱"查理曼帝國”合作探究材料:8世紀,教會利用《圣經》中“農牧產品的1/10屬于上帝”的說法,開始向基督教信徒征收“什一稅”。779年,法蘭克國王查理大帝規定:繳納什一稅是每個法蘭克王國居民的義務。所征實物分為大什一稅(糧食)、小什一稅(蔬菜、水果)、血什一稅(牲畜)等,稅額往往超過納稅人收入的1/10,負擔主要落在農民身上。1.查理大帝實行了鼓勵什么宗教的政策?基督教2.為鼓勵該宗教發展,查理大帝采取了什么措施?“什一稅”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一措施的影響?教會富有、勢力強大查理曼得到教會的支持三、課后小結四、板書設計五、課后作業完成練習冊中的相關習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