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節約從光盤開始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在詩中指出“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了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中儲糧是服務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力量,更應擔負起時代賦予的責任與使命,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做出貢獻。因此,節約是每位中儲糧人共同的責任。10月31日世界勤儉日是由聯合國確定的。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發布的2011年世界人口現狀報告顯示,世界人口已經突破69億。僅就地球資源消耗來說,人類也必須做到勤儉節約。這也是確定每年10月31日為世界勤儉日的深遠意義所在。世界勤儉日1979年11月,第20屆聯合國糧農組織大會決議確定,1981年10月16日是首屆世界糧食日,此后每年的這一天都作為“世界糧食日”。其宗旨在于喚起全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更合理的進行糧食分配。世界糧食日勤和儉從前,有一個叫吳成的農民,他一生勤儉持家,日子過得無憂無慮,十分美滿。???相傳他臨終前,曾把一塊寫有“勤儉”兩字的橫匾交給兩個兒子,告誡他們說:“你們要想一輩子不受饑挨餓,就一定要照這兩個字去做。”后來,兄弟倆分家時,將匾一鋸兩半,老大分得了一個“勤”字,老二分得一個“儉”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懸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五谷豐登。然而他的妻子卻過日子大手大腳,孩子們常常將饅頭吃兩口就扔掉,沒過多久,家里就沒有一點余糧了。老二自從分得半塊匾后,也把“儉”字放在屋內,卻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農事,每年收獲不多。雖然一家省吃儉用,也難以持久。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空空如也。他倆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將“勤、儉”二字踩碎在地。這時候,突然有紙條從窗外飛進屋內,兄弟倆連忙拾起—看,上面寫道:“只勤不儉,好比端個沒底的碗,總也盛不滿!”“只儉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窮挨餓!”兄弟倆恍然大悟,“勤”“儉”兩字原來不能分家,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訓以后,他倆將“勤儉持家”四個字貼在自家門上,提醒自己,告誡妻室兒女,此后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為了幾十塊錢起早貪黑賣菜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耕作不畏寒冷在外打工每天憋在車內的司機們每天在我們睡夢的時候他們就要起來你知道嗎?站在幾十米的高處刷涂料他們的日子······生命的吶喊如何做到愛惜糧食?珍惜糧食,避免剩餐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要及時制止不挑食、不偏食,減少浪費一滴水,不算多,一滴一滴匯成河,一粒米,不算多,一粒一粒積滿籮,一塊石,不算多,一塊一塊修樓閣,一棵樹,不算多,一棵一棵綠山坡。晴天防雨天,豐年防災禍,細水長流不浪費,人人唱好節儉歌。節約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