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教學設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從古至今,人類社會發展從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不斷發展,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后,人類終將經過社會主義進入共產主義社會,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只有在整個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才能透視出歷史運動的本質和時代發展的方向。回望社會發展歷程,我們將認識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現實、從一國到多國再到遭遇挫折的的歷史軌跡,并探究為什么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命力,闡明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從而認同社會主義作為新的社會形態具有強大生命力,增強社會主義社會代替資本主義社會是歷史發展必然趨勢的信心,增強對我國社會主義社會制度的認同感,樹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1.學習目標:了解空想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背景、發展過程和形成影響。識記科學社會主義的產生兩大歷史條件:空想社會主義的形成、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發展理解馬克思、恩格斯的歷史成就對后世產生的重要影響。運用《共產黨宣言》的相關知識理解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到多國的發展過程。2.核心素養:政治認同:通過學習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歷史前提和理論基石,強化“資本主義終究要被社會主義所取代,雖然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這一認知,樹立“四個自信”,堅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科學精神:知道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能夠合理闡述科學社會主義的科學性。公共參與:了解科學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經歷的曲折,深刻的體會我國社會主義成果的來之不易。尊重社會發展的規律,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理論,做合格的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1.教學重點:空想社會主義的進步性和局限性;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歷史條件、理論基石和標志;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的歷史意義;科學社會主義的實踐。2.教學難點: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的歷史意義;科學社會主義的實踐。學生自學靜悟,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是什么?科學社會主義是如何創立及其意義?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實踐歷程是怎樣的?【導入新課】播放視頻《千年思想家馬克思》激化學生學習本節課的好奇和興趣。2018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說:今天,馬克思主義極大推進了人類文明進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國際影響的思想體系和話語體系,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認為“千年第一思想家”。馬克思主義為什么有這么大的魅力?這節課,我們回望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現實、從一國到多國再到遭遇挫折,以及當前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命力的的歷史軌跡中明白: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理論,科學理論的魅力在于,科學從不憑空預言,而是用真理說話。從而讓我們從理論與實踐上認同社會主義作為新的社會形態具有強大生命力,增強社會主義社會代替資本主義社會是歷史發展必然趨勢的信心,增強對我國社會主義社會制度的認同感,樹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進行新課】一、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空想社會主義學生討論交流:(1)為什么空想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2)為什么只能是空想而不是科學?(3)空想社會主義之所以是空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教師點撥:(1)為什么空想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①空想社會主義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無情的批判②對未來理想社會進行了描述。16~17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描述了一個人人平等的理想社會,18世界以法律條文提出了生產資料公有制基本原則,19世紀的歐文進行了“新和諧公社”的共產主義新村實驗。這些都是社會主義思想得以產生和發展的具體表現,所以空想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為什么只能是空想而不是科學?(3)空想社會主義之所以是空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資本主義發展還不夠充分,沒有充分暴露出經濟根源。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前提——資本主義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觀看視頻《正道滄?!鐣髁x500年》第7集《一個幽靈》學生合作學習:觀看視頻畫出“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前提”的思維導圖。(可以再次播放該視頻)教師點撥:資本主義的發展階級矛盾激化工人運動興起(經濟斗爭、政治斗爭、思想理論斗爭)工人階級作為獨立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工人運動失敗需要科學理論指導二、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教學銜接導入:上一個視頻里面說到:移居布魯塞爾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則發誓要為游魂裝上理想,為幽靈正名。1.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理論基石——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教師講述:1846年,28歲的馬克思和26歲的恩格斯完成了《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在這本書里,他們論述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闡釋了階級和階級斗爭理論,創立了唯物主義歷史觀。這是一部里程碑般的著作,標志著歷史唯物主義的誕生。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社會發展的歷史是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的歷史,而階級斗爭的最高形式就是進行社會革命,奪取國家政權。這是馬克思、恩格斯的兩大發現之一,另一個發現,剩余價值理論。馬克思運用唯物史觀,對資本主義經濟生活進行分析,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以及資本主義制度必然滅亡的規律,為科學社會主義提供了經濟學論證。根據剩余價值學說,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就在于對工人進行“無償勞動的占有”,資產階級占有的剩余價值越來越多,就會導致資產階級的財富不斷積累和無產階級日益貧困戶,從而使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最終導致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并通過無產階級專政,最終消滅資本主義,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這就闡明了資本主義產生、發展和必然滅亡的過程,揭示了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的客觀歷史規律。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注意: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集中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科學”性。教學過渡:有了思想來源,有了歷史前提,又有了理論基石,科學社會主義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東風來了——千呼萬喚始出來,曠世宣言驚風雨2.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標志——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的發表通過觀看視頻《馬克思是對的》,學生熟悉《共產黨宣言》的內容,并請學生談談《共產黨宣言》發表的意義,思考空想社會主義與科學社會主義的本質區別是什么?活動方式:學生分組查找教材知識并談論,自由發言。教師活動:點評學生回答情況,肯定合理之處,修正學生分析的偏頗之處。然后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生成。探究結論:《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意義與價值①從社會發展規律看:《共產黨宣言》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與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②從領導社會變革的力量看:《共產黨宣言》總結工人運動的經驗教訓,第一次系統論述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特點、任務和策略原則,闡明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③從未來社會藍圖看:《共產黨宣言》闡述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理想目標。指出:“代替那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的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正是這一理想目標所蘊含的強大動力,激勵著人們不斷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探究知識升華:空想社會主義與科學社會主義的本質區別:①馬克思和恩格斯把對社會主義理想的追求建立在對社會發展規律深刻認識的基礎上,而空想社會主義則僅僅從抽象的理性和正義出發來探討社會發生變遷的原因。②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實現社會主義理想找到了現實的道路??障肷鐣髁x把社會主義理想的實現看作是從沒有理性的社會向有理性的社會過渡。③馬克思、恩格斯指明了能夠承擔社會主義歷史使命的現實的物質力量——社會化大生產的主體——覺悟了的無產階級。理論成果——馬克思主義內容: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地位:馬克思主義猶如壯麗的日出,照亮了人類探索歷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評價:①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②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③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④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三、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實踐教學銜接170年前,《共產黨宣言》橫空出世,這是全世界無產者與共產黨人的戰斗檄文,這是關于要消滅一切剝削壓迫的宣言,這是全世界無產者與共產黨人的初心。130年前,《國際歌》在巴黎公社被鎮壓下悲壯誕生,成為全世界無產者的戰歌,成為全世界共產黨人的黨歌,變成響徹全世界的永恒歌聲。馬克思說:“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薄芭械奈淦鳟斎徊荒艽嫖淦鞯呐?,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我們走進那段慷慨激昂的歷史: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實踐。1.從理論到實踐——巴黎公社①原則:摧毀了資產階級的國家機構,廢除了資產階級議會制,采取公職人員由民主選舉產生、限制公職人員等方式,防止社會公仆變為社會主人。②結局:僅僅存在72天,就在國內外敵對勢力的聯合鎮壓下失敗了。③意義和價值:馬克思評價:“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將永遠作為新社會的光輝先驅而為人所稱頌”。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嘗試(從理論到實踐);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學說,為國際社會主義運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顯示了真正的人民當家作主的趨勢;體現了無產階級大無畏的革命戰斗精神。教學銜接:雖然巴黎公社失敗了,但是社會主義必將代替資本主義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對于社會主義將在哪里取得勝利、怎樣勝利,不同歷史時期的革命領袖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列寧根據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是資本主義的絕對規律,把科學社會主義原則與帝國主義時代的實際相結合,加上之前巴黎公社的革命實踐,作為現實依據,提出一國勝利論,突破馬克思恩格斯的發達國家共同勝利說,創新社會主義革命的路徑理論,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證明了列寧關于社會主義在一國數國首先勝利論斷的正確性。2.從理論變為現實——十月革命(1)勝利:1917年,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在以列寧為代表的俄國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俄國無產階級通過革命斗爭,推翻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了無產階級政權,確立了社會主義生產關系。(2)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消滅了人剝削人的制度,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關系;個人消費品實行按勞分配。(3)意義: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將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變為現實,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實的歷史性飛躍,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教學銜接: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社會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獲得大發展,實現了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繼蘇聯之后,出現了一大批社會主義國家(11個國家)。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教學銜接: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出現嚴重曲折。4.社會主義運動的重大挫折——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社會主義失敗論”、“中國崩潰論”在西方得以流行。教學銜接:中美建交41年,中國人大致有幾個階段的心路歷程:①一開始覺得自己真不行,美國什么都很行,所以要開放,學習美國;②2001年,有了一定的信心,加入WTO,想知道在WTO的世界,在國際市場上,自己到底行不行?③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開始覺得,美國也不是那么行。④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現美國有些方面真不行,而我們很行。發展趨勢:(1)趨勢:從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看,社會主義終將代替資本主義是不可逆轉的;從人類發展的趨勢看,共產主義一定要實現的信念是不可動搖的。(2)在中國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實踐與發展。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科學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世界的東方高高舉起,“社會主義失敗論”、“中國崩潰論”不攻自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我們要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總結:社會主義發展到今天,已經是一個集理論、運動、制度和思想為一身的人類文明的重大成果。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發展,經歷了四次重大飛躍:第一次飛躍——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會主義變成科學社會主義。完成了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飛躍,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推動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興起和發展。第二次飛躍——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將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變成現實,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實的歷史性飛躍,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第三次飛躍——二戰后,社會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獲得大發展,實現了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第四次飛躍——通過改革開放探索各具本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各國在改革開放中形成的,最明顯的標志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系列理論成果。作業超市:思維導圖作業:1.請你用“圖示法”描繪出“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的發展歷程,并總結其發展的曲折性與必然性。練習作業:2.請完成配套練習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