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二年級政治教案課題3.3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課時3課型新授課主備教師楊嵐二次備課對應課標知識點(考點)梳理學會運用矛盾分析法觀察和處理問題設計意圖(思路)本課下設三目,通過學生自主閱讀教材,理清基本概念,設計探究活動,讓學生自主分析閱讀素材,通過小組合作,師生共同總結歸納出要學的知識,強化理解,在探究活動中,培養學生對探究材料的分析能力,對教材的總結概括能力,強化所學知識,認同所學知識。學習目標1、識記矛盾的含義和基本屬性;2、理解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二者的辯證關系3、識記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含義、地位、作用4、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辯證關系5、能運用矛盾觀和矛盾分析法,分析實例,自覺堅持唯物辯證法的矛盾觀學習重點1、矛盾的含義和基本屬性2、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二者的辯證關系3、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4、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教法與學法簡述教法:創設教學情境,綜合探究法,分組討論法。學法:探究式學習,合作交流式學習,自主學習法。學習難點1、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的辯證關系2、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3、區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學習準備(媒體使用)PPT制作、教案、導學案、優佳學案學習內容設計二次備課修改學習過程學習內容(概括)教師組織教學流程學生學習活動及流程一、導入PPT展示圖片,以“白馬非馬”的故事導入白馬是不是馬呢?這節課我們將從哲學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3.引出課題: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4.書寫板書,本框目錄展示認真聽故事并思考將教材翻到第36頁二、新課學習一、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探究一:美國有一個自然保護區,原來有許多鹿群和狼群。人們為了保護鹿群,把狼全打死了。鹿群在盡享太平的十年里,由4千頭猛增到4.2萬頭。但舒服的生活使它們運動量減少,體質下降,爾后大量死亡,剩下不足4千頭。最后只得請回“狼醫生”,狼又捕食鹿了,鹿群又恢復了生機。1、人們為什么要把狼打死?2、為什么狼被捕殺了,鹿的數量還會減少?3、狼與鹿之間有關系嗎?這種關系有什么特點?總結:這種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我們稱為矛盾。具體講述矛盾的含義、基本屬性。(矛盾的統一性原理)探究二:PPT展示圖片和材料:“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閱讀上述圖片和材料,思考:什么是矛盾的同一性?依據學生的回答,總結矛盾的同一性:相互聯結、相互貫通。追問“什么是矛盾的斗爭性呢?”(學生看教材回答)閱讀教材37頁的相關鏈接部分,思考:哲學上所說的“斗爭性”與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斗爭”一樣嗎?探究三:史伯說:“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以上說法包含了什么哲學道理?2、生活中與自己聯系最多、關系最密切的親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和自己發生矛盾最多的人,這是為什么?總結: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矛盾的基本屬性原理)矛盾問題的精髓探究四:從中國古代老子“小國寡民”的構想、陶淵明對“世外桃源”的向往,到英國莫爾的“烏托邦”,他們都在期望發現或建設一個沒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然而這樣的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他們的理想也只能是一種空想。1、為什么“他們的理想只能是一種空想?”2、我們應如何對待現實生活存在的矛盾?總結: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前提。探究五:猜猜他(她)是誰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林黛玉)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涂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騎坐赤兔馬,提一口青龍偃月刀。(關羽)同學們是如何猜出來的?總結:矛盾的特殊性的含義和表現。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請閱讀教材42-43頁的內容,找出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含義、地位、作用?探究六:教材39頁的閱讀與思考,你悟出什么道理。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矛盾的特殊性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不同的樹葉——矛盾的普遍性。引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也就是共性與個性、絕對和相對的關系。這是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追問:“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什么關系呢?”引出: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總結: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原理。三、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探究七閱讀課本40頁閱讀與思考,回答問題:1、毛澤東提出先攻占錦州戰略決策的哲學依據是什么?2、結合生活事例,談談你在面對復雜事物時是如何分析和解決矛盾的?總結: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的含義及其關系。(總結主次矛盾的哲學原理及方法論)探究八:閱讀課本41頁閱讀與思考:1、以上詩句說明了什么道理?2、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同學、老師、家長和自己?請結合實際,談談你的想法。總結:事物的性質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依賴,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總結矛盾主次方面的辯證關系原理及方法論)以表格的形式:區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探究九:閱讀課本41頁閱讀與思考:舉例說明你是如何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的?總結: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辯證關系原理,要求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學生自主閱讀素材并結合教材內容,完成問題。學生分享在書本上做好勾畫4.做好筆記?學生自主閱讀材料結合教材內容,完成探究問題小組討論,完善答案學生展示認真看課本找出關鍵詞句,勾畫學生思考學生分享3.教材重點句子勾畫1.學生自主閱讀材料結合教材,完成問題2.個別學生展示3.如不全,其余學生補充1.學生自主閱讀材料結合教材內容,完成探究問題2.小組討論,完善答案3.學生展示1.學生閱讀教材內容,完成問題2.學生回答學生看教材,結合教材內容回答問題做好筆記學生認真閱讀素材并結合教材內容,思考并回答問題小組討論,完善答案學生展示1.學生認真閱讀素材并結合教材內容,思考并回答問題2.學生展示學生思考后回答三、課堂小結,布置作業1.教師對課堂學習情況進行總結,讓學生做好本課的筆記。?2.布置作業:完成優佳學案配套卷的相關練習。1.回顧本節課所學的知識,有問題及時提問。?2.課后認真完成作業。課外作業布置(體現分層作業)基礎練習(復習作業)1、馬云說:“看見10只兔子,你到底抓哪一只?有些人一會兒抓這只兔子,一會兒抓那只兔子,最后可能一只也抓不住。CEO的主要任務不是尋找機會而是對機會說No。機會太多,只能抓一個。我只能抓一只兔子,抓多了,什么都會丟掉。”這一論述蘊涵的哲理是( B )A.想問題、辦事情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B.要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C.要首先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D.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2、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可我們生病時還要吃藥,因為我們看重的是那七分的藥效。這給我們的啟示是( B )A.“是藥三分毒”不符合客觀實際,違背了實事求是原則B.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C.尊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要以有效地發揮主觀能動性為基礎D.要著重把握主要矛盾3、(2019年課標卷Ⅱ,21)201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規劃要求,準確把握鄉村振興的科學內涵,挖掘鄉村多種功能和價值,統籌謀劃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注重協同性、關聯性,整體部署,協調推進。其中蘊含的哲學道理是(C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規定了事物的性質 ②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是解決矛盾的前提 ③系統優化方法是著眼于事物整體性的重要方法論 ④關鍵部分的功能在一定條件下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拓展練習完成優佳學案配套卷上的練習板書設計含義:對立統一基本屬性:斗爭性、同一性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普遍性(矛盾)特殊性普遍性與特殊性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審核簽名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學校領導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