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天津市咸水沽第一中學2011-2012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10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天津市咸水沽第一中學2011-2012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10份打包)

資源簡介

考生注意:本試卷共三大題,總分100分,考試時間40分鐘。請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
---------------------------------------------------------------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
1、我市海河中學的蔣鵬輝同學由教室的窗戶高,每當陽光直射時,想把窗簾拉上很困難,而發明的光控全自動拉簾,說明了發現問題的途徑來自于( )
A、人的靈感 B、觀察日常生活 C、技術研究與技術試驗 D、收集和分析信息
2、魯班看到在荷塘過玩耍的小孩頂著荷葉遮曬,受到啟發,發明制作了可隨身攜帶的遮陽擋雨的工具—雨傘,這是運用了方案構思法中的( )。
A、草圖法 B、聯想法 C、模仿法 D、奇特性構思法
3、在人類歷史上,總是有人幻想設計“永動機”,以提供“沒有本錢的能源”。“永動機”的想法一直持續了幾百年,無論是從物理的方法,還是化學的方法,都沒有成功,這樣的設計為什么會失敗( )。
A.它們不符合技術的目的性 B. 它們不符合技術的創新性
C.它們違反了基本的科學原理 D. 它們沒有技術專利
4、正等軸測圖上表現物體的長,寬,高三個方向的坐標軸之間的夾角是( )度
A.60 B.90 C.120 D.180
5、如圖所示為某組合體的三視圖。下列主視方向(箭頭方向)中與三視圖對應的是
6、由于下雨天教室里沒有地方放置雨傘,劉明擬設計一個雨傘架,在設計分析時他不會考慮( )。
A.傘架的使用者 B.傘的價格 C.教室的環境 D.傘架的功能結構 
7、草圖也叫方案草圖或( )
A、設計速寫 B、構思草圖 C、設計草圖 D、效果圖
8、如圖所示為圓柱體被一平面所截后的正面投影(主視圖)和立體圖,則對應的水平投影(俯視圖)為( )
9、我們在進行產品設計分析時,首先要考慮的重要三要素是:( )
A 物、人、環境 B 物、人、安全
C 物、環境、適應性 D 人、物、材料成本和結構
10、在下面給出的模具中,相應主視圖的正確左視圖是( )。
模具
主視圖 A B C D
二、判斷題(每題3分,共18分)
1 對于一個物體來說,其主視圖是一定的。( )
2常用的正投影法就是物體從前往后投影的方法。( )
3 三視圖是用斜投影法作出來的。( )
4 “長對正”反映了主視圖與左視圖的關系。( )
5正投影和三視圖是常見的技術圖樣,但它們不屬于技術語言。( )
6正投影能如實地反映物體的形狀和大小,是機械制圖中被采用的基本方法。( )
通用技術答題紙
一 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 判斷題(每題3分,共18分)
1 2 3 4 5 6
三、作圖題 (共52分)
 
1. 畫出下面幾何形體的三視圖。(30分)

2. 根據立體圖,補全三視圖。(22分)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涂到答題卡上.)
1.已知,,則 ( )
A. B. C. D.
2.設滿足約束條件則目標函數的最大值是( )
A. 8 B.6 C. 4 D.2
3.已知滿足,且,那么下列選項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4.已知為等差數列,其公差為,且是與HYPERLINK "http://www./"的等比中項,為的前項和,HYPERLINK "http://www./",則的值為 ( )
A.    B.    C.   D.
5.已知數列是遞減的等差數列,且,則使得數列的前項和
取得最大值時的值為 ( )
A.8 B.9 C.12 D.13
6. 在上滿足,則實數的取值范圍是( )
A. B. C. D.
7.已知數列滿足,則( )
A. B. C. D.2
8.某人向正東方向走千米后,他向右轉,然后朝新的方向走3千米,結果他離出發點恰好為千米,則的值是 ( )
A. B. C.或 D.
9.設,若是和的等比中項,則的最小值為( )
A. B.4 C.8 D.9
10.設函數,數列是公比為的等比數列,若,則的值等于 ( )
A. B. C. D.
第卷 (非選擇題 共80分)
二、填空題:(每小題4分,共24分. 請將正確的答案填寫到答題卷的相應位置上)
11. 在中,若,則的外接圓半徑為
12. 某商場在中秋節前30天內月餅的銷售總量(單位:盒)與時間(單位:天)的關系大致滿足,則該商場前天平均售出(如:前10天得平均售出為盒)的盒數最少為
13.不等式的解集為
14.已知數列:的前項和
15.已知數列滿足,則通項公式
16. 方程至少有一個正根,那么的取值范圍是_ __
天津市咸水沽第一中學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考試
高一數學試卷答題紙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24分.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三、解答題:(共56分,請寫出必要的解題步驟和計算過程)
1 7、(本題滿分10分)
在△中,已知.
(Ⅰ)求角;
(Ⅱ)若,△的面積是,求.
18、(本題滿分10分)已知等差數列的前項和為,,
(Ⅰ)求數列的通項公式,及其前項和;
(Ⅱ) 求證:
19、(本題滿分10分)解關于的不等式:()
20、(本題滿分12分)
某紡紗廠生產甲、乙兩種棉紗,已知生產甲種棉紗1噸需耗一級子棉2噸、二級子棉1噸;生產乙種棉紗1噸需耗一級子棉1噸、二級子棉2噸,每1噸甲種棉紗的利潤是600元,每1噸乙種棉紗的利潤是900元,工廠在生產這兩種棉紗的計劃中要求消耗一級子棉不超過300噸、二級子棉不超過250噸.甲、乙兩種棉紗應各生產多少,能使利潤總額最大
21、(本題滿分12分)各項均為正數的數列中,是數列的前項和,
對任意,都有
(Ⅰ)求的值;
(Ⅱ)求證:數列是等差數列;
(Ⅲ)若,求數列的前項和。
11—12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高一數學 試卷 第2頁(共6頁)
11—12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高一數學 試卷 第1頁(共6頁)
班級 姓名 學號 考號
天津市咸一中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高一年級數學學科試卷 命題人:李麗娜 審閱人:張孝福 密 封 線
11—12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高一數學 試卷 第3頁(共6頁)
11—12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高一數學 試卷 第4頁(共6頁)
11—12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高一數學 試卷 第6頁(共6頁)
…………………………………………………裝…………………訂……………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單項選擇題: (本大題共38小題,每小題1.5分,共57分。在每小題所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春秋戰國是中國社會發展的重要轉型期。下列有關該時期經濟發展特點的正確敘述是
①農用動力發生改變 ②自耕農經濟出現 ③土地所有制發生變化 ④官府壟斷商業的局面被打破 (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 明清時期出現的經濟現象中與當時世界歷史發展趨勢相符合的是( )
A、美洲的農作物傳入中國并得到推廣B、傳統手工業技術均有較大進步
C、蘇州絲織業中采用“記日受值” D、實行一條鞭法和攤丁入畝的賦役制度改革
3.《喬家大院》、《晉商》、《徽商》等電影、電視作品使明清的“商幫”走入人們的視野,對這一特定歷史時期商業群體的特點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政府大力支持 B.具有地域性
C.長途販運活動為主 D.白銀廣泛流通為條件
4.被史學界稱之為“我國古代農業技術史上農用動力的一次革命” 是( )
A. B. C. D.
5.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向中國商人發海外渡船證明書(見右圖)的主要目的是( )
A、保護中國商人經濟安全 B、加強外航海管理
C、嚴格限制中外貿易往來 D、打擊海上走私活動
6. 如果你是一位17世紀的旅行家,你不可能 ( )
A.你會發現市場上出現了花生、玉米、甘薯等農產品
B. 如果你有機會去做生意,一般會獲得較好的利潤
C.在陸地上,你可以坐火車;在海洋上,你可以乘汽船
D.如果你去美洲,可能會遇到一些裝滿了黑奴的船只
7.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時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后來三國時蜀相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護之”,據此判斷,這項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B.鄭國渠 C.靈渠 D.芍陂
8.中央電視臺歷史紀錄片《大國崛起》解說詞寫道:17世紀,英國“在歷史性的轉變中搶了先機,已經率先到達了現代文明的入口處……在下兩個世紀里,它將傲視全球。”英國“搶 占了先機”和“傲視全球”的典型表現分別是( )
A.通過新航路的開辟,推動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
B.確立了君主立憲制,通過《航海條例》加強了海外貿易
C.確立了君主立憲制,通過工業革命成為最發達的工業國
D.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確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9. 1814年11月29日,正當《泰晤士報》的手工印刷工人準備工作時,社長竟向他們出示了一份印好的報紙,并驕傲地對工人們說:“本期報紙在一個小時內就印刷完畢,這是印刷術發明以來的最大成就。”四位同學對這則材料發表了如下的意見
甲說:這不可能.活字印刷術在19世紀還沒有傳人西方呢。
乙說:這太夸張了,不可能在這么短時間內印好報紙。
丙說:這是可能的,工業革命使機器生產的效率明顯優于傳統手工方式
丁說:我也認為是真實的,因為我聽說這則材料來自于一位學者的著作。
哪一位同學的意見最為合理 ( ) A.甲 B.乙 C.丙 D.丁
10.“舉頭鐵索路行空,電氣能收奪化工。從此不愁魚雁少,音書萬里一時通。” 科技對人類生活(帶來了)深刻影響。詩中所贊嘆的是:( )
A.高架鐵路   B.化學工業的進步 C.電報電話  D.火車的發明
11. 第二次工業革命最顯著的特點是( )
A電力的廣泛應用 B.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
C.通訊技術的新發明 D.科學技術迅速應用于工業
12.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促使清王朝內部少數有識之士進行反思,人們提出新對策,開始興辦洋務。下列能反映洋務運動前十年內容的圖片是( )
A、 B、 C、 D、
13. 明清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始終處于“萌芽"狀態,是指它( )
①始終未能出現勞動力和貨幣商品化 ②力量遠不足以瓦解封建生產方式 ③總體上沒有進入工場手工業階段 ④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仍占主導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14.費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稱為“沒有前途的經濟奇跡”。這主要是因為 ( ) A工業結構存在不合理 B地區分布存在不平衡
C社會環境未根本改變 D軍閥割據混戰的影響
15.從民國初期民族火柴業的一組商標中你能得到信息有 ( )
①辛亥革命推動了民國初期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 ②中華民國政府推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中國擺脫了外來經濟控制 ④實業救國成為當時的社會進步潮流
A.②④ B. ①④ C.②③ D.①③
16.在鴉片戰爭后的半個世紀里,中國社會發生了重大變化。下列情形有可能出現在這一時期的是( ) ①福建某茶農向英國出口茶葉,訂單數量急劇增加 ②上海某地主從 國外引進機器設備,創辦了紡織工廠 ③外國在華創辦的工廠不斷增多,并逐漸合法化 ④清政府允許民間私人創辦近代企業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 ③④ D. ①②③④
17.19世紀后期,青島、煙臺開埠通商,引發了山東省經濟結構的調整。下表是章丘、濟陽在20世紀初花生種植面積占耕地百分比變化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
1900年 1915年 1920年 1924年
山東章丘 0.1% 35% 45% 50%
山東濟陽 0.2% 15% 25% 40%
①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②自然經濟完全解體
③兩地經濟融入世界市場 ④經濟作物種植比例上升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18.毛澤東說:“講到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講到輕工業不能忘記張謇。”毛澤東如此高度評價這兩個人的原因有 ( )①都為中國工業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②都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 ③都是民族資本家的杰出代表 ④都是洋務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李鴻章認為“中國積弱,由于患貧。西洋方圓千里、數百里之國,歲人財賦動以萬計,無非取資于煤鐵五金之礦、鐵路、電報信局、丁口等稅。”以下近代企業體現李鴻章這一思想的是( )
A.上海輪船招商局 B.江南制造總局 C.福州船政局 D.天津機器制造局
20.濟南瑞蚨祥是全國知名的百年老字號,……從1911年到1918年,瑞蚨祥在北京又開辦了2處新店,幾乎占了北京大柵欄半條街;同時在天津、青島、煙臺、上海等地的分號也相繼設立。其迅速發展的原因不包括 ( )
A.中華民國的建立 B.群眾性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
C.歐洲列強暫時放松對華經濟侵略 D.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
21.近代中國經濟結構中,產生了—些新的因素,其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
A.官營洋務資本 外國資本 民族資本 B.民族資本 官營洋務資本 外國資本
C.外國資本 官營洋務資本 民族資本 D.外國資本 民族資本 官營洋務資本
22. 甲午年狀元張謇被甲午戰爭的敗局震驚,毅然掛冠從商此舉表明他:( )
①把救亡圖強作為時代的使命 ②視創辦實業為救國之要途
③用實際行動來批判科舉制度 ④認為經濟是政治改革的基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3. “大麥穗、大玉米,運到北京去見毛主席”,它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運動       B. 農業合作化運動              
  C.“大躍進”運動      D.“文化大革命”運動
24.在改革開放中,我們解放思想,先后沖破了“個人崇拜”、“計劃經濟崇拜”和”所有制 崇拜”。 下列哪次會議的召開表明我們沖破了“計劃經濟崇拜”( )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25. 1956年,中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期間,某資本家擔任某廠的副廠長,一時間工人議論紛紛。以下四種意見,唯一正確的是( )
A 他是資本家,怎么可能擔任我們的廠長 B 資本家是要剝削的,我們一起把他拉下馬
C 工人階級當家作主,他說的話我們不聽 D 他懂業務,他說得對,我們還是要聽的
26.與人民公社體制相比,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實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
①改變了土地所有權 ②轉變了經營方式 ③調整了分配方式 ④取消了糧食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7.百年“張裕”見證了民族工業的發展歷程,1994年公司進行了企業制度改革,全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這直接得益于( )
A.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B.中共十二大的召開
C.中共十四大的召開 D.中共十五大的召開
28.“大包干,大包干,直來直去不拐彎,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978年安徽鳳陽民謠,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概括了包干到戶的優點 ②表達了對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擁護 ③說明聯產承包責任制給農村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④說明農民已經過上小康生活(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29.有些名字往往與時代特征有一定的聯系。下列名字與其出生時的時代特征
不相符的是( ) A、生于1949年,取名建國 B、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B、生于1958年,取名躍進 D、生于1964年,取名文革
30.下面是1962年我國農業生產狀況表
農業產值 糧 棉花
原計劃(百分數) 比上年增長8.5% 3216億斤 2200萬擔
實際達到(百分數) 比上年增長11.6% 3400億斤 2400萬擔
表中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總路線 B.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開展
C.中央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的方針 D.“大躍進”運動的開展
31.建國以來,我國農業生產關系的變革和調整經歷了四個步驟依次為( )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運動 ③農業合作化 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32.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與1953年開始的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都是( ) A.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步驟 B.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和發展
C.為消除“左”傾錯誤而實行的措施 D.調整生產關系以發展生產力
33. 1975年,國民經濟呈現迅速回升的狀態,其主要原因是( )
A、周恩來著手恢復和調整國民經濟 B、鄧小平提出全面整頓的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
C、極“左”思想遭到徹底批判 D、“文革”動亂接近尾聲
34. 1978年,在中國思想理論界展開了一場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之所以說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是因為它( )
A、系統地批判了文化大革命以來的“左”的錯誤
B 重新確定了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
C、停止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方針 D、形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
35.從圖1到圖2的變化中,你能獲得的正確信息有( )
①農村生產資料所有制從私有制變為公有制 ②從農業生產合作社轉變為人民公社體制
③從小農經濟過渡到農業現代化 ④從生產關系基本適應生產力到生產關系嚴重超越生產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6.曾有一首童謠:“三大萬歲是‘亂睡’,人民公社只一歲。”(“三大萬歲”是:“總路線萬歲,大躍進萬歲,人民公社萬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童謠所反映的事件發生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
B.人民公社化運動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C.人民群眾對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存在不滿情緒
D.“三大萬歲”是“左”傾錯誤的根源
37.根據中國現代國情,黨和政府在某些地區實行了特殊的政策,特別行政區、民族自治區、經濟特區的共同點是( )
A.都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不同的社會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統一管轄和行使主權
C.都實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體制 D.都有較大的自治管理權和行政自主權
38.用“春天”來形容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是十分恰當的:枯木可見,但萬物復蘇,各行各業充滿生機。下列情景與那個年代無關的是( )
A.浦東新區,高樓四起,跨國公司的招牌特別引入注目
B.日新月異的深圳:“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標語振奮人心
C.春播的田野上,父子兄妹聚在一聲小田里精耕細作
D.充滿幻想與希望的海南省,有各地客商、民工來去匆匆
II卷
二、非選擇題: ( 共3小題, 39題18分,第40題15分,第41題10分, 共43分。)
3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獲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給徭役。……四時之間,亡日休休息,又私自送往迎來,吊死問疾,養孤長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復被水旱之災,急政暴賦,賦斂不時,朝令而暮當具。有者半賈而賣,亡者取倍稱之息。于是有賣田宅、鬻子孫以償債者。
——摘自(西漢)晁錯《論貴粟疏》
(1)根據材料一,歸納影響中國古代小農經濟不穩定的因素。(4分)
材料二:讀下列圖片信息
圖1:鴉片戰爭前中國農村家庭紡織業   圖2:19世紀后期經營洋布的商鋪
     
(2)圖2反映的現象對圖1中的經濟結構有何影響?(4分)
材料三:
1872年清政府派120名幼童到美國留學
(3)如果你是當時被選上的幼童之一,你會在美國學習什么?請簡要說明理由。 (4分)
材料四: 民國初年工業資本分布狀況統計表(單位:千元)
(4)材料四反映了民國初年工業發展有何突出特點 導致這一特點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分)
材料五: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江蘇南通人張謇創辦的南通大生紗廠等企業發展很快,僅大生紗廠一、二廠,到1921年就獲利白銀一千六百多萬兩,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戰期間獲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張謇的企業就每況愈下了。
(5)從張謇企業的歷史命運,我們可以得出怎樣的認識?(2分)
40、(15分) 新中國不同時期的經濟政策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點。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建國初期工農業生產統計表(金額單位:億元)
1952年 1956年 1957年
工業總產值 343.3 703.6 783.9
農業總產值 483.9 582.9 604.0
工農業總產值 827.2 1286.5 1387.9
*注:1952年工業比1949年增加187% 農業增加50% 。
(1)材料一說明了什么現象?(2分)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二; 我國某時期的工業建設成就分布示意圖
(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圖中工業成就取得的原因。(3分)
材料三:
(3)據你推測,材料三圖片中的口號出現的背景是什么?(2分)從中我們可以得到什么啟示?(2分)
材料四: 長期窮困的安徽鳳陽縣,在“文化大革命”時,每人每天的口糧只有8兩(合公制400克),不夠吃只好用瓜菜代替。有人編了一段鳳陽花鼓詞:“鳳陽地多不打糧,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見鳳陽女出嫁,不見新娘進鳳陽。”然而,農村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后,鳳陽縣糧食產量大幅度增產,三年跨了三大步。
(4)假如2012年暑假,你陪一個外國考察團到安徽鳳陽縣農村考察經濟,外國友人請你介紹1953~1956年、1958~1978年、1978年以來該地方發生的變化,你準備如何介紹?(4分)
4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圖一新航路開辟示意圖 圖二 踏入美洲的西班牙殖民者正在進行掠奪
(1)材料一反映的歷史事件對世界市場的形成各有何影響 (2分)
材料二: 1851年英國倫敦舉辦第一屆世界工業品博覽會,中國上海商人徐榮村得知后,寄出12包精選的“榮記湖絲’’并一舉獲金、銀大獎,中國參與世博會的歷史由此破題。但當時最受參觀者矚目的展品是英國展出的蒸汽機、水力印刷機、紡織機械等技術型產品。
(2)依據材料,概括指出中英參展商品有何不同 (2分)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存在這種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分)




材料三: 1915年的美國舊金山巴拿馬世博會(注:全稱為“慶祝巴拿馬運河開航太平洋萬國博覽會”)是令中國人難忘的一次盛會,中國共獲取1211枚獎牌,在全部31個參展國中獨占鰲頭。張裕釀酒公司的可雅白蘭地獲4枚金質獎章和最優秀獎,遂更名為金獎白蘭地……本次博覽會后,中國出口大幅度增加。 —《世界知識》2009年第17期
(3)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在本次博會后“出口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3分
高一期中考試歷史試卷答案
一、選擇題 (57分)
1-5:DCABC 6-10:CACCC 11-15:DBDCB
16-20:DBAAD 21-25:CACBD 26-30:CCBDC
31-35:BDBBB 36-38:DBA
二、非選擇題:(43分)
39、(18分)
40、(15分)
(1)國民經濟得到迅速發展(1分)工業化的程度在提高(或工業發展快于農業)(1分)。原因:重視經濟調整,采取措施,恢復與發展國民經濟 ;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制定了“一五”計劃;一化三改造的進行;(任意兩點的2分)
41、(10分)
(1)新航路開辟使世界市場初步形成(或開始形成);殖民擴張和掠奪是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2分)
(2)不同:中國為傳統的手工業產品;而英國為新興的工業產品。(2分)
原因:中國:農耕經濟占主導地位,傳統手工業仍居世界先進水平。英國:已經完成工業革命,機器制造業得到發展。(3分)
(3)民族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一戰期間,中國的國際市場擴大;世博會后,中國產品聲譽提高。(3分)第Ⅰ卷(選擇題 共35分)
一.基礎知識題(每小題2分 共14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疾風勁草(jìng) 驃勇(piào) 自怨自艾(ài) 雋永(juàn)
B.怙惡不悛(jùn) 趑趄(zī) 休戚與共(qì) 舌苔 (tāi)
C.瞠目結舌(chēng) 嫻熟(xián) 間或一輪(jiàn) 掣肘(chè)
D.混水摸魚(hùn) 檔案(dǎng) 畏葸不前(xǐ) 榫頭(sǔn)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 懸梁刺骨 鳩占雀巢 遠見卓識 瞋視
B. 估名釣譽 寬洪大量 鐘靈毓秀 門檻
C. 日薄西山 叱咤風云 氣勢磅礴 寒暄
D. 蜂擁而入 鐘鳴鼎食 雕粱畫棟 罪蘗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
①我們雖然還是一天一天衰弱下去,比起光吃草根野菜來_____好多啦。
②動物的游戲行為,被認為是動物行為研究中最復雜、最難以_____、引起爭論最多的行為。
③在四月的薊縣盤山山區,怒放的山花漫山遍野,__________,吸引了許多游客。
④從宏觀來看,人類所關心的大多數問題都可以說是無關緊要的,甚至是__________的。
A.畢竟 捉摸 比比皆是 微不足道 B.到底 捉摸 俯拾即是 微不足道
C.畢竟 琢磨 俯拾即是 微乎其微 D.到底 琢磨 比比皆是 微乎其微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句是( )
A.由于游戲向動物提供了大量機會,使他們能把自身的各種天賦技能和復雜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巧妙地結合起來,因而無論對幼小動物還是成年動物,游戲都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學習行為。
B.為了防止這類交通事故不再發生,我們加強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C.我們的夙愿雖然可能會冒犯“天神”,但是我相信我們并不是在做無謂的空想。
D.童年的兩件趣事極大地豐富了我對世界的理解力,并且引導我走上成為一個理論物理學家的歷程。
5.下面選項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了。
B.一束光在一年之內約穿過10萬億公里(相當于6萬億英里)的空間,這個長度單位——光在一年里所通過的距離——稱為1光年。
C.“別想啦,老家伙。”他又放開嗓子說:“還是把船朝這條航線開去,有了事兒就擔當下來。”
D.發藍光的恒星是年輕的星,會發熱;發黃光的恒星是常見的星,它們已經到了中年;發紅光的恒星常常是垂亡的老年星,而發白光或黑光的恒星則已奄奄一息。
6.對下列詩句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主人下馬客在船”,是運用互文的寫法,兼寫主客,前后映襯,抒發了一種無可奈何的離別之情。
B.《錦瑟》第一聯,是鋪陳之筆。錦瑟的50根弦,象征詩人將近50歲的人生。瑟之發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傷感。“一弦一柱”興寄遙深,感情凝重。
C.“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對仗對得圓渾自然,不見斧鑿之痕。“無邊落木”對“不盡長江”使詩的意境顯得廣闊深遠,“蕭蕭”的落葉聲對“滾滾”的水勢更使人覺得氣象萬千。更重要的是,從這里感受到詩人韶華易逝、壯志難酬的苦痛。
D.“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四句運用夸張手法,由遠而近,由靜而動,寫出水石激蕩、山谷轟鳴的驚險場景,造成一種勢若排山倒海的強烈藝術效果,使蜀道之難的描寫,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7.下列文學常識的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 )
A.初唐詩人寫樂府詩,除沿用漢魏六朝樂府舊題外,有少數詩人另立新題,已與原聲韻不同,故稱新樂府,到白居易確定了新樂府的名稱。
B.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我們學過的作品除了《祝福》選自《吶喊》之外,其余篇章全選自《彷徨》。
C.《勸學》的中心論點是“學不可以已”。圍繞這一中心論點,作者是從學習的意義、學習的作用、學習的方法和態度三個方面來論述的。
D.厄納斯特·海明威,美國小說家。曾獲1954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有小說《太陽照樣升起》《喪鐘為誰而鳴》《老人與海》等。
二、科技文閱讀(每小題3分,共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題。
新技術窺探大腦思維
德國計算神經科學伯恩斯坦中心的科學家最近宣布,通過核磁共振成像技術,他們已經能夠窺探人類思維,這是科學界首次進行類似研究。
在德國萊比錫馬克斯-普朗克人類認知及腦部科學研究所的實驗室中,受試者進入核磁共振成像機并接受測試,他們將就諸如對二個數字進行相加、相減或在二個鍵中選擇按哪一個做出決定。與此同時,坐在另一間屋子里的科學家們則用腦部掃描器對他們的大腦進行掃描,以預測出他們的思考結果。這項研究始于2005年7月,共有21人參加測試,預測成功率達71%。
由海恩斯領導的科學小組還試圖弄清楚人類的想法來自于大腦的哪個部分。他們通過對大腦的掃描發現,人在進行思考時,大腦前額葉皮質區域表現活躍。且不同想法,如數字的加或減,會在大腦前額葉皮質區域表現出不同的活動模式。海恩斯說:“只要你知道應該監測哪個腦區,理論上你就可以預測出此人在未來會做些什么。”
科學界人士普遍對海恩斯的研究給予高度評價。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精神病學教授沃爾普說:“能確定一個人想法的事實將我們對主觀想法的理解推上了一個全新的水平。”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學副教授布拉維爾說:“海恩斯實驗最讓人心動的地方是,我們將在預測人類想法方面做得多么好。”美國斯坦福大學法律和生物科學中心負責人格雷利說:“這些技術第一次提供了我們直接了解某人思考和感覺的可能性。”
長期以來,研究人員一直使用核磁共振成像機來測試人類大腦的不同活動。這次實驗之前,腦部成像技術已用于研究某人是否有說謊、暴力及種族歧視傾向等問題。同時,科學家已經能夠探測到人類進行身體運動的決定。海恩斯小組取得的最新進展更加顯示出神經科學的驚人力量。在未來,這項技術可望應用在犯罪審訊或飛機安檢上。
一些民權人士則擔心這一技術被政府、商人或雇員濫用。就像科幻電影《少數派報告》中出現的場景一樣,執法部門會在某人想犯罪但還沒行動前,就先把他關入大牢。
不過,海恩斯相信這項研究的利大于弊。他說,這項技術可望讓癱瘓的病人切換電視頻道、到網上沖浪并操作小型機器人。他說:“通過理解大腦的語言,我們在讀出人們特殊想法方面邁出了第一步,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明天就會有一架能讀出人類所有想法的機器。”
8.對通過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窺探人類大腦思維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是世界科學界首次進行研究的、全新的領域。
B.這項技術通過科學家的研究已經取得初步成果。
C.這項技術成功與否關鍵取決于腦部掃描儀的質量。
D.這項技術從理論上說能夠預測人將來的所作所為。
9.根據原文,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腦部成像技術的應用始于2005年7月進行的共有21人參加的那次測試。
B.核磁共振成像機一直是用來測試人類大腦不同活動的主要工具。
C.人類進行思考時,大腦前額葉皮質區域的不同表現是核磁共振成像技術應用的主要依據。
D.對人類進行身體運動的決定,科學家目前已經能夠探測到。
10.下列對窺探大腦思維技術應用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制造出能了解人類所有想法的機械,在將來的某一天能夠變成現實。
B.如果措施不當,此項技術有可能被政府、商人或雇員濫用,導致侵權行為發生。
C.此項技術可望讓癱瘓的病人自己切換電視頻道、到網上沖浪并操作小型機器人。
D.未來的某一天,這項技術將可能運用在犯罪審訊或飛機安檢上。
三、文言文閱讀(每小題3分,共12分)
王戎,字濬沖,瑯邪臨沂人也。父渾,涼州刺史。戎幼而穎悟,神彩秀徹。視日不眩,裴楷見而目之曰:“戎眼燦燦,如巖下電。”年六七歲,于宣武場觀戲,猛獸在檻中虓①吼震地,眾皆奔走,戎獨立不動,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閣上見而奇之。又嘗與群兒嬉于道側,見李樹多實,等輩競趣之,戎獨不往。或問其故,戎曰:“樹在道邊而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
阮籍與渾為友。戎年十五,隨渾在郎舍。戎少籍二十歲,而籍與之交。籍每適渾,俄頃輒去,過視戎,良久然后出。謂渾曰:“濬沖清賞,非卿倫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談。”及渾卒于涼州,故吏賻②贈數百萬,戎辭而不受,由是顯名。戎嘗與阮籍飲,時兗州刺史劉昶字公榮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無恨色。戎異之,他日問籍曰:“彼何如人也?”答曰:“勝公榮,不可不與飲;若減公榮,則不敢不共飲;惟公榮可不與飲。”戎每與籍為竹林之游,戎嘗后至。籍曰:“俗物已復來敗人意。”戎笑曰:“卿輩意亦復易敗耳!
鐘會伐蜀,過與戎別,問計將安出。戎曰:“道家有言,‘為而不恃’,非成功難,保之難也。”及會敗,議者以為知言。
征為侍中。南郡太守劉肇賂戎筒中細布五十端,為司隸所糾,以知而未納,故得不坐,然議者尤之。帝謂朝臣曰:“戎之為行,豈懷私茍得,正當不欲為異耳!”帝雖以是言釋之,然為清慎者所鄙,由是損名。
戎在職雖無殊能,而庶績修理。后遷光祿勛、吏部尚書,以母憂去職。性至孝,不拘禮制,飲酒食肉,或觀弈棋,而容貌毀悴,杖然后起。時和嶠亦居父喪,以禮法自持,量米而食,哀毀不逾于戎。帝謂劉毅曰:“和嶠毀頓過禮,使人憂之。”毅曰:“嶠雖寢苫食粥,乃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謂死孝,陛下當先憂之。”戎先有吐疾,居喪增甚。帝遣醫療之,并賜藥物,又斷賓客。永興二年,薨于郟縣,時年七十二。
(節選自《晉書 王戎傳》)
[注]①虓(xiāo),怒吼。②賻(fù),贈送財物助人治喪。
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魏明帝于閣上見而奇之 奇:認為……奇異
B.籍每適渾,俄頃輒去 適:往,到
C.若減公榮,則不敢不共飲 減:不如,比不上
D.以知而未納,故得不坐 坐:犯罪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①樹在道邊而多子,必苦李也 ②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B.①戎嘗與阮籍飲 ②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C.①戎每與籍為竹林之游 ②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D.①正當不欲為異耳 ②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13.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王戎聰明睿智的一組是( )
①戎幼而穎悟,神彩秀徹 ②戎獨立不動,神色自若
③等輩競趣之,戎獨不往 ④故吏賻贈數百萬,戎辭而不受
⑤及會敗,議者以為知言 ⑥戎在職雖無殊能,而庶績修理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⑤
1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王戎小時候視力極佳,看太陽時眼睛不花,裴楷看見后稱贊說:“王戎眼睛有光芒,就像山崖下的電光。”
B.阮籍與王渾、王戎俱為好友。阮籍每次拜訪王渾,時間都很短暫,但與王戎交談的時間卻很長,主要是阮籍認為王戎比王渾清逸可賞。
C.王戎不拘禮法,在母親去世后仍然飲酒吃肉,經常下棋娛樂,以致容貌憔悴,拄著拐杖才能站起來。
D.和嶠在服喪期間,用禮法約束自己,吃飯限量,皇帝認為和嶠哀傷過度,并為此擔憂,但劉毅認為王戎比和嶠更讓人感到憂慮。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85分)
四.(17分)
1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①戎異之,他日問籍曰:“彼何如人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鐘會伐蜀,過與戎別,問計將安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閱讀下面兩首詩,按要求作答。(4分)
海 棠
(宋)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注:崇光:美艷的光彩
蘇軾《海棠》詩的前兩句描寫了海棠花的哪些特點?后兩句抒寫情感時使用了什么手法?(2分)
蘇軾的《海棠》與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樣寫夜里賞花,二者所抒發的感情有何不同?(2分)
17.補寫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7分)
1) 西當太白有鳥道,____________________。地崩山摧壯士死,____________________。
2) 畫圖省識春風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獨登臺。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時無聲勝有聲。
5)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課外現代文閱讀(共14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題。
誰偷了曹操同學的手機
魏金樹
劉備同學偷了曹操同學的手機。這件事在校園里掀起了軒然大波。
  在班主任劉老師的辦公室里。劉備“嗚嗚”地哭了,哭得很傷心。
  幾天前的一個早晨,班長曹操同學的手機在宿舍里被盜了。曹操與劉備、孫權住在一個宿舍,當時只有劉備因病在宿舍里睡覺。大家做完早操回來,曹操的手機便不見了。
  一開始劉備也不肯承認,后來劉老師發了怒,說你們若全不承認,就統統停課反思,查不出來誰也別想上課。劉老師說到做到,課,真的就停了。同學們情緒很大,對劉備也“另眼相看”了。不到兩天,劉備就挺不住了,向劉老師承認自己偷了手機。可追究贓物時,劉備卻說又弄丟了。
  劉老師強抑怒火,心平氣和地對劉備說,念你平時表現還不錯,你只要將手機交出來就沒事了。如若繼續頑固不化,哼!———你先回去想想吧。
  劉備剛走,劉備的朋友諸葛亮敲門進來,“劉老師,我看這事可疑,我剛才看見劉備同學很委屈的樣子,料定其中必有冤情。”“你有什么依據嗎?”“當然有!”諸葛亮不緊不慢地說,“據我分析,案發現場只有他一個人,按說最易成為懷疑對象,劉備若行竊豈不是太蠢了嗎?何況劉備同學平時仗義疏財,怎會做這種事呢?”
“可他已經承認了呀。”劉老師說。“不錯,但我想他可能另有苦衷。現在高考臨近,寸陰足惜,為追查手機,你給大伙兒停了課,劉備同學肯定是為了讓大伙兒盡快復課,才選擇了犧牲自己的下策。”“那誰偷了曹操同學的手機呢?”“我也不敢肯定,只是,我懷疑孫權。記得那天早操期間他去了一趟廁所。操場離宿舍很近啊。”“啊,我想起來了。”劉老師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他請假說拉肚子去廁所,而且時間很長。對,肯定是孫權偷的。”
“不,不可能是孫權偷的!”門一響,孫權的朋友周瑜推門進來。
“周瑜同學有何高見呢?”劉老師問。 “孫權家中非常有錢,為人也很豪爽,他不可能去偷別人的東西。倒是劉備最為可疑,劉備雖不愛財,但可能由于賭博、談戀愛等原因急需用錢,而他家中很窮,便只有去偷。”“不!”諸葛亮打斷周瑜的話,“誰不知道劉備膽小怕事,而曹操身強體壯,性情暴戾,咱班上哪個同學不畏他三分。不怕他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副班長孫權。”
“好了,你們別爭了。”劉老師站起來說,“周瑜同學去調查劉備,諸葛亮同學去調查孫權。就這樣吧!”
二人走后,劉老師將曹操叫來,說了剛才的事情,然后問:“你說誰有可能偷了你的手機呢?”①曹操很大度地擺擺手,說:“無論是誰偷的,都應以大局為重,我看這事就算了吧。同學之間,別傷了和氣。”“不行!難得你如此寬宏大量,別人要都像你這樣就好了,此事雖小,但關系到咱們三國中學的聲譽,曹操同學你就別管了。”曹操還想分辯,劉老師揮揮手,曹操只好退了出去。周瑜和諸葛亮受命后,分別對劉備和孫權展開調查,雖無進展,卻搞得劉、孫二人聲名狼藉。后來學校推薦唯一一名重點大學保送生時,劉老師理所當然地提名曹操,②曹操一再推辭,并力薦與他同樣成績優秀的孫權和劉備。此舉再次獲得同學們的由衷贊嘆,唯曹操的朋友楊修在一邊冷笑。
畢業了,大家收拾東西各奔前程時,楊修忽然站了出來,大聲說:“你們想知道到底誰偷了曹操同學的手機嗎?”
嗯,是誰呢?人群一陣騷動。楊修掏出自己的手機,只摁了一遍曹操手機的號碼,就聽曹操身上“嘀嘀嘀”地響了起來——大家都怔住了。隨后有人問楊修:“你怎么知道曹操自己藏了手機呢?”
楊修哈哈大笑:“諸葛亮,是劉備的朋友;周瑜,是孫權的朋友;我,是曹操的朋友啊!”言罷,揚長而去。
18.解釋畫線句子中“另眼相看”一詞的含義。(2分)
19.結合全文內容,談一談你對①②處畫線句子中曹操這些行為的理解。(6分)
20.本文是一則移植經典名著人物的故事新編,既再現生活,也符合三國故事中的人物性格特征,有趣又可信。請你說一下本文中的曹操、劉備與歷史故事中的曹操、劉備有什么共性?作者又是如何刻畫他們的?(4分)
21.下列對小說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2分)
A.劉備因為“仗義疏財”、公而忘私,所以有真心朋友諸葛亮同學鼎力支持,最后不被冤枉。
B.曹操因為狡猾奸詐,所以他不會有真正的朋友,即使有朝夕相處的朋友,也難保不被朋友出賣。
C.老師推薦曹操當保送生,曹操一再推辭,并力薦劉備、孫權,同學們贊嘆,唯楊修在一旁冷笑,可見楊修的嫉妒與陰險。
D.楊修在揭露了真相后說“我,是曹操的朋友啊”,以不言之言的弦外之音,一語道破了真相的緣由,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六、語言表達題(4分)
22.下面是一位記者對接受采訪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說的一段開場白,其中有4處不得體,請找出并在下面相應的位置進行修改。
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廣為流傳,在文壇小有名氣。我在上中學時候就讀過他的不少作品,至今還能背誦其中的段落。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訪,我對此表示感謝。
(1)將_________________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_________________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將_________________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將_________________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50分)
23.請以“眼淚的重量”為題,寫一篇文章,表明自己的感受和態度,可以敘述故事,可以抒發情感,可以闡明觀點,不少于800字。
四.(17分)
1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①戎異之,他日問籍曰:“彼何如人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鐘會伐蜀,過與戎別,問計將安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閱讀下面兩首詩,按要求作答。(4分)
(1)蘇軾《海棠》詩的前兩句描寫了海棠花的哪些特點?后兩句抒寫情感時使用了什么手法?(2分)
(2)蘇軾的《海棠》與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樣寫夜里賞花,二者所抒發的感情有何不同?(2分)
17.補寫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7分)
1) 西當太白有鳥道,____________________。地崩山摧壯士死,____________________。
2) 畫圖省識春風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獨登臺。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時無聲勝有聲。
5)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課外現代文閱讀(共14分)
18.解釋畫線句子中“另眼相看”一詞的含義。(2分)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結合全文內容,談一談你對①②處畫線句子中曹操這些行為的理解。(6分)
20.本文是一則移植經典名著人物的故事新編,既再現生活,也符合三國故事中的人物性格特征,有趣又可信。請你說一下本文中的曹操、劉備與歷史故事中的曹操、劉備有什么共性?作者又是如何刻畫他們的?(4分)
21.下列對小說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2分)
六、語言表達題(4分)
22.下面是一位記者對接受采訪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說的一段開場白,其中有4處不得體,請找出并在下面相應的位置進行修改。
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廣為流傳,在文壇小有名氣。我在上中學時候就讀過他的不少作品,至今還能背誦其中的段落。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訪,我對此表示感謝。
(1)將_________________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_________________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將_________________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將_________________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2012學年度高一語文第二學期期中考試試卷參考答案
一、
1、C
2、C
3、A

15.(1)王戎感到很奇怪,有一天問阮籍說:“他是什么樣的人?”
(2)鐘會討伐蜀國,路過時與王戎告別,問有何對策。
16.前兩句描寫了光彩正艷、香氣正濃的海棠花在春風中、月色下的朦朧美;(1分)后兩句用了擬人手法,以花比人。(1分)
蘇詩愛花之盛開,(1分)白詩惜花之將謝。(1分)
17.(略)
18. 答案:有輕視、看不起,埋怨的意思,(1分)寫出了同學們對劉備的不滿情緒。(1分)
19.答案:①處是曹操明明知道劉備和孫權都沒有偷自己的手機,而故意裝作大度,以博得老師的好感。
②處是曹操明明知道劉備和孫權都因手機事件的影響,已經不具備和自己競爭的資格,而故作高姿態,以此獲得同學們的贊揚。
③這兩處描寫突出了曹操陰險奸猾的性格特征。(6分,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20.答:共性:曹操性情暴虐、劉備膽小怕事等都符合三國故事的“真實”。(2分)
主要從人物的語言、行為來塑造人物形象;對曹操的描寫,既有正面的語言動作描寫,也通過楊修的話語、神態來側面烘托;對劉備的描寫,既有正面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也通過諸葛亮的話語來側面反映。(答對一點給1分,共2分)
21.C(2分)
22.(1)家父 改成 您父親或令尊 (2)小有名氣 改成 很有影響
(3)犬子 改成 兒子 (4)有幸 改成 應邀
參考譯文
王戎,字濬沖,瑯邪臨沂人。父親王渾,是涼州刺史。王戎幼年聰明,神采飛揚。看太陽眼睛不花,裴楷發現后看著他說:“王戎眼睛有光芒,像山崖下的電光。”六七歲時,在宣武場看戲,猛獸在柵欄里吼聲震地,眾人都嚇跑了,王戎一個人站在那里不動,神色鎮定。魏明帝在閣上見到而稱奇。又曾與一群兒童在路旁玩耍,見到李子樹上有很多果實,大家爭著去摘,惟獨王戎不去。有人問他原因,王戎說:“樹在路邊而果實多,必定是苦李。”摘到后果然是苦的。
阮籍與王渾是朋友。王戎十五歲時,跟隨父親王渾在郎舍。王戎比阮籍年輕二十歲,而阮籍與他結交。阮籍每次去王渾處,一會兒就走,去看王戎,很久才出來。阮籍對王渾說:“濬沖清潔高尚,非你可比。與你說話,不如與阿戎交談。”等到王渾死在涼州,舊交的官吏贈送幾百萬錢,王戎推辭不接受,因此名聲遠揚。王戎曾與阮籍飲酒,當時兗州刺史劉昶字公榮在座,阮籍因為酒少,不給劉昶斟酒,劉昶沒有遺憾的樣子。王戎感到奇怪,有一天問阮籍說:“他是怎么樣的人?”回答說:“勝過公榮的人,不能不和他一起飲酒;如果不如公榮,就不敢不一同飲酒;惟獨公榮可以不和他一起飲酒。”王戎常與阮籍作竹林之游,王戎曾后到。阮籍說:“俗人又來敗壞我的興致。”王戎笑著說:“你的興致也太容易敗壞了!”
鐘會討伐蜀,路過時與王戎告別,問有何計策。王戎說:“道家有這樣的話,‘做而不居功’,建立功業不難,保住功業就難了。”等到鐘會失敗,議論的人認為這是有見解的言論。
召王戎為侍中。南郡太守劉肇用五十端筒中細布賄賂王戎,被司隸糾劾,由于知道但沒接受,所以沒有論罪,然而議論的人指責他。皇帝對朝中大臣說:“王戎的行為,難道是懷有私心貪得嗎?而是不愿做異于他人的事罷了!”皇帝雖然以這樣的話解釋,然而被清廉的人所鄙視,王戎因此損害了名聲。
王戎任職雖然沒有特殊才能,但治理有方。后來升任光祿勛、吏部尚書,因母親喪事離職。他生性極孝,不拘于禮法,飲酒吃肉,或看人下棋,然而容貌憔悴,拄著拐杖才能站起。裴頠去吊唁,對人說:“如果悲痛傷及人身,濬沖免不了受到居喪而減性的批評。”當時和嶠在為父親服喪,用禮法約束自己,吃飯限量,但哀傷沒有超過王戎。皇帝對劉毅說:“和嶠哀傷超過禮制,讓人為他擔憂。”劉毅說:“和嶠雖然睡草席吃稀飯,但不過是生孝。至于王戎,那是所謂的死孝,陛下該先為王戎擔憂。”王戎先前有嘔吐的疾病,居喪嘔吐更重。皇帝派醫生為他治療,并賜給他藥物,又斷了賓客。永興二年,在郟縣去世,時年七十二歲。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經把火看。
班級 姓名 學號 考號
天津市咸一中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高一年級語文學科試卷 命題人:朱靜 審題人:劉漢祥
密 封 線
密 封 線
班級 姓名 學號 考號
天津市咸一中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高一年級語文學科試卷 命題人:朱靜 審題人:劉漢祥
密 封 線一、單項選擇(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一個正確選項,請將正確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
1.關于曲線運動,下面敘述正確的是
A.曲線運動是一種變速運動
B.變速運動一定是曲線運動
C.物體做曲線運動時,所受外力的合力可能與速度方向在同一條直線上
D.物體做曲線運動時,所受外力的合力一定是變力
2.對于地球同步衛星的認識,正確的是
A.它們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但不同衛星的軌道半徑可以不同,衛星的加速度為零
B.它們運行的角速度與地球自轉角速度相同,相對地球表面靜止
C.不同衛星的軌道半徑都相同,且一定在赤道的正上方,它們以第一宇宙速度運行
D.它們可在我國北京上空運行,故用于我國的電視廣播
3.如圖,船從A處開出后沿直線AB到達對岸,若AB與河岸成37°角,水流速度為4m/s,則船從A點開出的最小速度為
A.2m/s B.2.4m/s C.3m/s D.3.5m/s
4.火車轉彎做圓周運動,如果外軌和內軌一樣高,火車能勻速通過彎道做圓周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火車通過彎道向心力的來源是外軌的水平彈力,所以外軌容易磨損
B.火車通過彎道向心力的來源是內軌的水平彈力,所以內軌容易磨損
C.火車通過彎道向心力的來源是火車的重力,所以內外軌道均不磨損
D.以上三種說法都是錯誤的
5.已知下面的哪組數據,可以算出地球的質量M(引力常量G已知)
A.月球繞地球運動的周期T及月球到地球表面的距離R1
B.地球繞太陽運行周期T2及地球到太陽中心的距離R2
C.人造衛星在地面附近的運行速度v3和運行周期T3
D.地球繞太陽運行的速度v4及地球到太陽中心的距離R4
6.乘坐游樂園的翻滾過山車時,質量為m的人隨車一起在豎直平面內旋轉
A.車在最高點時人處于倒立狀態,全靠保險帶拉住,沒有保險帶人就會掉下來
B.人在最高點時對座位仍可能產生壓力,但是壓力一定小于mg
C.人在最底點時對座位的壓力大于mg
D.人在最底點時對座位的壓力等于mg
7.“神舟”六號飛船的軌道艙在軌道上運行時,由于受太陽風暴和大氣阻力的影響,逐漸偏離預定軌道.有關方面啟動軌道艙上的動力裝置,適當時候提高了軌道艙的運行高度,通過修正保證了工作提高“神舟”六號軌道艙的高度可能采取的方法是
A.考慮啟動火箭發動機向后噴氣,通過反沖作用從較低軌道上使衛星加速
B.考慮啟動火箭發動機向后噴氣,通過反沖作用從較低軌道上使衛星減速
C.該衛星提高高度后的軌道與前一軌道相比速率增大,加速度不變
D.該衛星提高高度后的軌道與前一軌道相比周期增大,加速度增大
8.如圖所示,在一次空地演習中,離地H高處的飛機以水平速度v1發射一顆炮彈欲轟炸地面目標P,反應靈敏的地面攔截系統同時以速度v2豎直向上發射炮彈攔截。設攔截系統與飛機的水平距離為s,若攔截成功,不計空氣阻力,則v1,v2 的關系應滿足
A.v1 = v2 B.v1 = v2
C.v1 = v2 D.v1 = v2
9.如圖所示,內壁光滑的圓錐筒的軸線垂直于水平面,圓錐筒固定不動,兩個質量相同的小球A和B緊貼著內壁分別在圖中所示的水平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則
A.球A的角速度一定大于球B的角速度
B.球A的線速度一定大于球B的線速度
C.球A的運動周期一定小于球B的運動周期
D.球A對筒壁的壓力一定大于球B對筒壁的壓力
10.一質點在水平面內運動,在xoy直角坐標系中,質點的坐標 (x , y ) 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分別為:x=t2+t,y=t2+t,則質點的運動是
A.勻速直線運動 B.勻加速直線運動
C.勻變速曲線運動 D.勻速圓周運動
二、多選題(每小題4分,滿分16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4分,選不全得2分,選錯或不答得0分,請將正確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
11。以速度v0水平拋出一物體,當其豎直分位移與水平分位移相等時,此物體的
A.豎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 B.瞬時速度為
C.運動時間為 D.發生的位移為
12.如圖所示,用長為L的細繩拴著質量為m的小球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小球在圓周最高點時所受的向心力一定為重力
B.小球在最高點時繩子的拉力不可能為零
C.若小球剛好能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則其在最高點的速率為
D.小球過最低點時繩子的拉力一定大于小球重力
13.關于沿圓軌道運行的人造地球衛星,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衛星軌道的半徑越大,飛行的速率就越大
B.在軌道上運行的衛星受到的向心力一定等于地球對衛星的引力
C.人造地球衛星的軌道半徑只要大于地球的半徑,衛星的運行速度就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D.在同一條軌道上運行的不同衛星,周期可以不同
14.據觀察,某行星外圍有一模糊不清的環,為了判斷該環是連續物還是衛星群,又測出了環中各層的線速度v的大小與該層至行星中心的距離R,以下判斷中正確的是
A.若v與R成正比,則環是連續物 B.若v與R成反比,則環是連續物
C.若v2與R成反比,則環是衛星群 D.若v2與R成正比,則環是衛星群
第Ⅱ卷(主觀題 共54分)
三、本題共5小題。解答題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和重要演算步驟,包括相應的受力分析圖,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請將各題的解答過程按要求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
15.(8分)在研究平拋運動的實驗中,以拋出點為坐標原點,測出軌跡上某點的位置坐標是x=40cm,y=20cm,則小球平拋運動的初速度的計算式= (用x,y表示),其值為 m/s(g=10m/s2)下面是某位同學的探究過程,請完善其過程。
(1)用實驗方法得到平拋運動的軌跡.(噴水法。描跡法。頻閃照相法)
(2)在軌跡上建立直角坐標系,拋出點為原點O,豎直方向為y軸,水平方向為x軸.
(3)在y軸上,從原點開始向下適當選一點縱坐標為h,再找縱坐標為4h,________,16h……的幾個點.
(4)由對應點向軌跡作水平線,交點A、B、C……就是每經過相等時間物體到達的位置,如圖所示.
測量x軸上兩相鄰的水平位移,如近似相等,x1=x2=x3=……則水平方向為________運動.
16.(2分)小船在靜水中的速度是4m/s,河水的流速是3m/s,河寬80m,小船渡河時船頭指向與河岸垂直,它將在離正對岸的 m處靠岸。
17.(2分)如圖所示的皮帶傳動裝置,主動輪O1上兩輪的半徑分別為3r和r,從動輪O2的半徑為2r,A、B、C分別為輪緣上的三點,設皮帶不打滑,則:A、B、C三點的角速度之比ωA:ωB∶:ωC=
18.(8分)如圖位于豎直平面上半徑為R的圓弧光滑軌道AB,A點距離地面高度為H,質量為m的小球從A點由靜止釋放,通過B點時軌道對小球的支持力為3mg,最后落在地面C處,不計空氣阻力,求:
(1)小球通過B點的速度;
(2)小球落地點C與B點的水平距離x.
19.(9分)如圖所示,小球Q在豎直平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當Q球轉到圖示位置時,有另一小球P在距圓周最高點為h處開始自由下落,要使兩球在圓周的最高點相碰,則Q球的角速度滿足什么條件?
20.(11分)我國探月工程實施“繞”“落”“回”的發展戰略。“繞”即環繞月球進行月表探測;“落”是著月探測;“回”是在月球表面著陸,并采樣返回。第一步“繞”已于2007年11月17日成功實現,“嫦娥一號”成功實施第三次近月制動,進入周期為T的圓形越極軌道。經過調整后的該圓形越極軌道將是嫦娥一號的最終工作軌道,這條軌道距離月球表面為h0,經過月球的南北極上空。已知月球半徑為R,萬有引力恒量G.
(1)求月球的質量M;
(2)求月球的密度ρ;
(3)第二步“落”計劃于2012年實現,當飛船在月球表面著陸后,如果宇航員將一小球舉高到距月球表面高h處自由釋放,求落地時間t.
21.(14分)有一質量為1200kg的小轎車以10m/s的不變速率通過圓弧半徑為50m的拱橋。(g=10m/s2,R0 =6400km)
(1)汽車到達橋頂時的向心加速度為多大?
(2)汽車到達橋頂時,汽車對橋的壓力是多大?
(3)如果拱橋的半徑增大到與地球半徑R0一樣,汽車要在橋面上騰空,速度要多大?通過計算得到這個結果后,你能從物理學的角度想到些什么?
A
B
(例4)
A
H
B
C
O
x一、本卷共55小題,每小題1分,共計55分。在每小題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讀四國人口性別和年齡構成圖。判斷1~2題。
1.下面四組選項中,國名排序與圖序相符的是
A.盂加拉國、美國、墨西哥、原聯邦德國 B.原聯邦德國、美國、印度、墨西哥
C.日本、原聯邦德國、墨西哥、印度 D.埃及、印度、美國,原聯邦德國
2.下列人口增長階段排序與圖序相符的是
A.高位靜止、早期擴張、后期擴張、低位波動
B.早期擴張、后期擴張、低位波動、低位下降
C.低位波動、低位下降、高位靜止、后期擴張
D.低位下降、低位波動、后期擴張、早期擴張
下圖為“2000-2008年我國東部某市人口增長率變動”讀圖回答3~4題:
3. 該市人口總量最大的年份是
A.2003年 B.2005年 C.2007年 D.2008年
4. 2004年后人口機械增長率開始明顯下降的原因是該市
A.人口自然增長率提高 B.出現逆城市化
C.產業升級和轉移 D.城市居住用地緊張
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的快速匯總工作已經結束,據圖回答5、6題。
5.從圖中看,說明了10年來我國
A.0~14歲人口比重總體下降 B.80歲以上人口比重在下降
C.15~64歲人口比重不斷下降 D.65歲及以上人口總數沒有變動
6.圖示的人口變更被稱為是“有史以來最劇烈的人口結構變更”。引起中國人口這種變更的原因并非是
A.多子多福觀念的驅動 B.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
C.計劃生育的慣性 D.教育成本的倍增
農業生產是一個地區和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各國的農業生產又有很大的區別。這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據此回答7題.
7.形成大牧場放牧業的自然區位條件是
A.有良好的海洋運輸條件和先進的保鮮、冷藏技術
B.草類茂盛,大面積優良的天然牧場
C.地廣人稀,且有大面積熱帶草原氣候區
D.都有大面積干早半干旱區,這些地區不適宜種植業,只能發展畜牧業
下圖為甲.乙兩國人口增長模式轉變圖,據此回答8~9題:
8.目前與甲國1890~1920年人口增長模式相同的國家是
 A.韓國  B.印度  C.新西蘭  D.俄羅斯
9.乙國1970年以后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自然災害頻繁,饑荒嚴重   B.政局動蕩,長期戰亂
 C.政府宏觀調控力度大   D.撫養孩子成本上升,夫婦不愿多
下圖是不同城市間的人口流動趨勢示意圖,據此回答10-11題。
10.符合圖中所示人口流動趨勢的國家和地區是
A.20世紀60年代的中國 B.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
C.20世紀90年代的歐洲 D.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
11.目前發達國家人口從大城市遷向小城鎮,最主要的原因是
A.環境條件 B.生活水平 C.交通條件 D.就業條件
12.本世紀初中國的人口數量(用a表示)、中國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國的環境承載力(用表c示)三者的關系,正確的是
A.a <b<c B.c<b<a C.b<a <c D.a<c<b
13.有關環境人口容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資源越豐富,能供養的人口數越多,環境人口容量越大
②科技越發達,人們利用的資源越多,環境人口容量越小
③消費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資源越少,環境人口容量越小
④社會分配制度等因素,對環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下圖是“我國某城市1990年和2008年的功能區分布簡圖”,讀圖完成14~15題。
14. 圖中直接表現出來的城市化的標志主要是
A.城市人口規模擴大 B.城市用地規模擴大
C.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形成城市帶
15. 從1990年到2008年該城市的工業部門大部分由城區遷移到郊區,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用地緊張,地價上漲 ②郊區的技術條件好
③為了緩解城市地區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 ④郊區交通更加便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讀我國某市城區規劃圖,回答16—17題。
16. 圖中百貨大樓、裕鑫大廈、魯門商場布局最突出的優勢是
A.接近銀行,便于金融流通 B.位于市中心,消費人群集中
C.相互靠近,便于互通有無 D.該處地價高,可顯現企業實力
17. 圖中夜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貨源充足 B.人口集中
C.交通便利 D.金融市場活躍
圖中實線表示從市中心到城市各方向的等地租線虛線表示距市中心的等距離線。讀圖完成18~19題。
18.圖中①②③④點中,交通通達度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9.對城市地租高低影響比較小的因素是
A.環境質量  B.交通通達度 C.土地肥力  D.距市中心的遠近
20.城市工業區不斷向市外移動是為了
①靠近交通干道 ②拓展城市范圍 ③降低生產成本 ④保護城市環境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1.下圖為某市功能分區的四種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A B C D
22. 城市六邊形的服務范圍嵌套規律理論主要用來指導
A.工業生產和產品的類型 B.農業區域、農業生產和作物種類的配置
C.區域規劃、城市建設和商業網點的布局 D.交通運輸和道路的建設
23. 能正確反映城市人口密度與距離市中心的遠近兩者之間關系的是
24.圖6為三個不同等級的城市服務范圍示意圖,關于這三個城市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丙地提供的服務種類最多
B.甲地的等級最高
C.乙地的服務人口最多
D.甲地擁有乙、丙所沒有的功能
25.下列關于發達國家城市化特點及其成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城市化起步早、發展水平高 B.在世界城市人口總數中占主體地位
C.目前城市化速度慢于發展中國家 D.城市化與工業化相伴成長
26.下列關于城市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二戰以來,許多發展中國家城市化與經濟發展不相適應 ②發達國家人口由鄉村向城市移動,城市人口比重一般占40% ③當前發展中國家城市化速度加快的原因是經濟畸形發展和農村勞動力過剩 ④二戰以來,發達國家城市化速度遠遠超過發展中國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圖表示某區域城市化的三個發展階段。完成27~28題
27.由甲到丙,導致城市周邊地區農業地域類型發生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自然條件 B.市場因素 C.農業技術 D.交通運輸
28.下列關于該區域從甲到丙的地理環境變化的說法,錯誤的是
A.城市下游河段流量季節變化減小 B.生物多樣性減少
C.環境污染可能加劇 D.城區年平均氣溫升高
國際上形成了兩大類城市化擴容模式,一類是以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為代表的“外延式”,該模式建筑密度較低,主要在兩維空間內擴大城市空間容量;另一類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為代表的“內含式”,該模式既保持城區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據此判斷29—30題。
29.美、加、澳三國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擴容模式,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密度 B.人口數量 C.城市化水平 D.經濟發展水平
30.若在我國的城市發展中,效仿美、加、澳的模式,追求寬馬路、大廣場等低密度、高標準建筑的布局,將會帶來的后果是
A.城市中心區萎縮加劇 B.增加就業困難,失業人數增多
C.交通擁擠、居住條件差 D.降低土地資源的利用率
31.現在許多城市交通實行“公交優先”,其目的是
A.扶持國有企業,突出以公有制為主 B.提高公共汽車公司的經濟效益
C.抑制私人出租車    D.改善城市交通線路擁擠狀況
32.下列關于地域文化含義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不同地理環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差異只表現在精神文化方面
B.“地域”的范圍越大,地域文化的重要性越強
C.地域文化一旦形成就不會發生變化,具有長期的穩定性
D.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范圍內自然和人文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33.判斷下列事物能夠反映當地地域文化的是
A.上海的“肯德基”快餐店 B.濟南市老城區的“泉文化”
C.西安高新技術工業園區 D.青島市區的“酒吧”
下圖表示某種農產品生產和銷售的一般模式,讀圖完成34—35題.
34.階段Ⅰ鮮花和蔬菜產區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A、地形平坦 B、氣候優越 C、距城區近 D、水源充足
35.階段Ⅱ鮮花和蔬菜產區的區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用地規模的擴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交通便利及保鮮、冷藏技術的發展 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36.影響下列農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排序正確的一組是
①海南島的橡膠生產  ②北京郊區的乳畜業
③江南丘陵的茶葉 ④吐魯番盆地的瓜果生產
A.①熱量 ②市場 ③土壤 ④光照 B.①熱量 ②水源 ③市場 ④交通
C.①土壤 ②政策 ③科技 ④市場 D.①地形 ②市場 ③水源 ④熱量
據報道,天津市政府決定,從2001年起將原有的1萬畝水稻田改種玉米和小麥,據此回答。
37.天津市政府作出農業調整決策的原因是
A.華北地區居民習慣吃面食,大米銷售有困難
B.水稻單產低于玉米、小麥,經濟效益差
C.華北地區缺水日益嚴重,而種水稻用水量過多
D.種植水稻需噴灑農藥,會給環境造成污染
38.這項農業調整決策
A.符合“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政策
B.充分考慮到了農業生產的季節性、周期性特點
C.說明市場的需求量對農業生產的類型和產量影響最大
D.說明對于食物的偏好是影響作物品種選擇的最關鍵因素
湖北省西北山區的某個鄉種植玉米。但由于海拔高,秋天還沒有成熟就枯萎了。后來,當地農民推廣使用“地膜覆蓋技術”,春季可以提前播種出苗,玉米就能完全成熟了,據此資料完成39—40題。
39.以前,造成此山區玉米不能完全成熟的自然因素是
A、水分 B、地形 C、土壤 D、市場
40.后來,玉米能夠成熟是因為
A.全球變暖,溫度提高 B.運用技術,調節熱量
C.改善光照 D.提高土壤肥力
41.在丘陵緩坡發展種植業,首先要改造的自然因素是
A.熱量 B.水分 C.地形 D.土壤
42.決定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的區位因素是
  A.市場需求量   B.交通運輸條件 C.國家政策 D.光熱和降水
2010年某果業公司與當地農民簽訂了生產收購300噸符合歐洲人口味的“粉紅女士”優質蘋果的合同,出口歐洲市場,但由于當地農民生產管理中因蘋果套袋、疏果、噴施高毒農藥、大量施用氮肥等原因導致蘋果著色、果體大小、農藥殘留量超標、酸度不夠,致使合同只完成了30噸的出口訂單。據此回答43~44題。
43.該果業公司到陜西生產收購“粉紅女士”蘋果主要原因是
①市場需求 ②消費習慣 ③環境條件優越 ④勞動力成本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44.陜西蘋果出口到歐洲市場主要得益于
①歐洲市場需要陜西蘋果 ②交通技術進步
③保鮮技術的發展 ④蘋果生產成本低、質量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5.據新華社11月18日報道,2004年中國農產品國際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有明顯提高,但從上述現象看我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主要有
①尋找新的出口對象擴大貿易范圍 ②發展交通和冷藏、保鮮技術
③建立健全農產品質 量標準體系 ④果業公司要加強產前、產中的技術指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圖是甲、乙、丙三種農作物收益隨距城鎮(市場)的距離變化示意圖。(單位面積市場價格分別為600元、1000元、1400元,生產成本分別為200元、400元、600元,運費與距離成正比。收益=市場價格—生產成本—運費)據此回答46~47題。
46.X、Y、Z線代表的農作物依次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47.與其他兩作物相比較,單位面積作物Z
A.單位距離運費最低,適合長距離運輸
B.單位距離運費最高
C.隨距城鎮距離增大收益遞減最快
D.總是收益最低
48.在距城鎮OJ范圍內,為取得最佳綜合效益,種植這三種農作物的界線應該是
A. E、F B. F、G C. E、H D. F、H
季風水田農業主要分布在亞洲季風區。作物以水稻為主,水稻被稱為“亞洲的糧食。”其中印度、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稻谷種植國和生產國。據此完成49—50題
49.江西亞熱帶季風水田農業發展水稻種植業的優勢條件有
A.人少地多,利于商品化 B.城市化程度高,市場需求大
C.終年高溫多雨 D.雨熱同期
50.“雜交水稻”產量高,品質好。中國水稻的種植面積小于印度,但是產量居世界之冠。這說明我國這樣的人口大國發展農業,必須堅持
A.小農經營 B.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C.大力興建水利工程 D.加大科技投入,走高產、優質、高效之路
51.以下不是澳大利亞小麥-牧羊混合農業地域類型的好處
A.良性的生態循環 B.有效合理的農事安排
C.滿足國內羊肉的大量需求 D.面向市場的靈活生產選擇
讀某城市地域結構示意圖,該城市地域功能區有:中心商務區、批發區與輕工業區、低級住宅區、中級住宅區、高級住宅區。回答52-54題。
圖中數字代表的城市功能分區,正確的是
A.A—高級住宅區 B.B—批發與輕工業區
C.C—中心商務區 D.D—低級住宅區
53.城市功能區向外發展的方向是
A.沿山坡 B.沿交通干線 C.沿盛行風向 D.沿南北方向
E功能區的優勢條件是
A.靠近商務中心區 B.遠離鐵路線 C.地勢較低 D.臨近風景區
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周邊的農村也發生了變化。材料一中甲圖是安徽某地種植業播種面積變化,乙圖是該地種植業產值結構變化,兩圖中A都代表1999年情況,B都代表2007年情況。據圖回答2007年,該地蔬菜播種面積占種植總面積的( ),該地土地利用發生了哪些變化( )
A.30% 蔬菜面積增加 B.40% 蔬菜面積增加
C.50% 棉花面積增加 D.60% 棉花面積增加
Ⅱ卷 綜合題
二、本卷共3題,共計45分。
56.讀下圖,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圖1 圖2
(1)圖1為某城市郊區農業區位圖,計劃布局以下農業區:
①糧食產區 ②花卉蔬菜園藝區 ③乳肉家禽畜牧業區 ④果樹林區
合理的布局是(填代號):
A ,主要理由:
(兩點理由);
B ,主要理由:
(兩點理由);
C ,主要理由:
(兩點理由);
D ,主要理由:
(兩點理由);
(2)該城市發展到圖2時,根據圖示信息分析城市的發展對農業生產的壓力及對策。
壓力:
① ;
② 。
對策:
① ;
② 。
(3)圖1所示城市發展到圖2,它反映了城市化過程中的表現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該過程可能給社會生產帶來的問題有:
① ②
③ ④
材料二:
圖3 圖4
(5)①圖中,A、B、C、D、E、F反映的是 過程,①圖中E→F反映了
現象,其原因是 ;
; ;

(6)左圖中的變化過程與其右圖中的曲線相對應的是 。
(7)②圖中,a、b兩類國家,屬于發達國家的是 ,它的城市化開始時間 ,處于城市化發展的 階段,城市化發展速度 。
(8)b圖代表的國家可以認為是 國家,其城市化發展面臨的問題是

57. 讀某城市略圖和該城市各地區2005年人口變動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造成該城市人口變動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I的各城區中,人口不斷減少的是 ,人口增加最快的是 。人口總數基本不變的是______。
(3)A是該城的中心商務區,圖3中能反映A區人口日變化特點的是 曲線。
5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1新中國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
年份 出生率(%) 死亡率(%) 年份 出生率(%) 死亡率(%)
1949 3.60 2.00 1975 2.30 0.73
1952 3.70 1.70 1980 1.82 0.63
1957 3.40 1.08 1985 2.10 0.68
1962 3.70 1.00 1990 2.10 0.67
1965 3.79 0.95 1995 1.71 0.66
1970 3.34 0.76 2001 1.34 0.64
  
(1)在圖中繪出新中國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曲線。
未來20年,我國面臨的人口問題主要有哪些?將給我國社會和環境造成哪些影
響?
材料二: 柱狀圖(資料第四次、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回答:
(4)上海市人口增長幅度超過全國平均增長幅度,從人口增長考慮,其主要原因
是 ;結合你所了解的生產生活實際,分析其對上海
發展的影響:
有利的方面 ; ;
存在的問題 ; ; 。
(5)與全國相比,在人口年齡結構中,上海面臨的人口問題主要是 ,
分析該人口問題給上海帶來的社會問題有 ;
; 。你認為解決這些問題可采
取哪些措施

機械增長率
自然增長率
10
9
8
7
6
5
4
3
2
1
機械增長率‰
自然增長率‰
0
-0.5
-1
-1.5
-2
-2.5
-3
-3.5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年)
1,3,5
圖6
班級 姓名 學號 考號
天津市 咸一中2011—2012學年高一第二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命題人:于春蕾 核對人:李桂、戎聰亮
密 封 線
圖1
圖2
圖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人生在平淡中尋找幸福,在細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獨中守望幸福,在遺忘中懷念幸福。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學的指引,這是因為 (   )
A.哲學是使人聰明、給人智慧的一門科學
B.哲學是哲學家對自己實踐活動的科學總結
C.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D.真正的哲學就是生活本身
2.下列關于哲學、世界觀、具體科學三者之間聯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B.哲學包括世界觀和具體科學
C.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對具體科學的概括和總結
D.世界觀決定哲學,哲學決定具體科學
3.雅斯貝爾斯認為,自己真正的目標是哲學,學習自然科學和醫學只不過是通向哲學之路的準備。這表明他認識到了(   )
A.具體科學以哲學為前提
B.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
C.具體科學與哲學相互影響、相互決定
D.哲學對各門具體科學的研究具有指導作用
4.哲學自產生以來,就存在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斗爭。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是(  )
A.對意識和物質關系問題的不同回答
B.對思維和存在關系問題的不同回答
C.對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問題的不同回答
D.對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問題的不同回答
5.下列關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理解正確的是 (  )
①凡是唯物主義一定是正確的,凡唯心主義一定是沒有可取之處的
②凡唯物主義一定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物質,凡唯心主義一定認為世界的本原是意識
③唯物主義有不科學的地方,唯心主義也有一定的可取之處
④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密切相關、不可分割的,兩者共同構成哲學的基本問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中國明代的王守仁在一次春游時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你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6.下列說法,與王守仁的觀點相一致的是( )
①我思故我在 ②氣者,理之依也 ③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
④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 ⑤存在即被感知 ⑥物是觀念的集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④⑤⑥ D.①③⑤⑥
7.馬克思主義哲學根本不同于以往的舊哲學,從而在哲學史上實現了偉大變革。這主要表現在( )
①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歷史觀的有機統一 ②使哲學成為凌駕在具體科學之上的“科學之科學” ③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一 ④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8.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逐步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它的內容包括( )
①毛澤東思想,其精髓是實事求是 ②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 ③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其本質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④鄧小平理論,其主題是在落后國家如何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9.下列選項中與右側漫畫意思一致的觀點是( )
A.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決定思維
C.思維和存在沒有同一性 D.思維決定存在
10. 古希臘米都利學派的代表人物泰勒斯提出了“水是萬物的本原”的論點,我國春秋時代的《管子》書中的《水地》篇中表述了“水是萬物的根源”的學說。上述觀點( )
A.是完全正確的,屬于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B.不符合客觀實際,屬于唯心主義的觀點
C.是一種樸素唯物主義的觀點,存在不足之處
D.否認了世界的物質性
11. 恩格斯指出:“正像在18世紀的法國一樣,在19世紀的德國,哲學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潰的前導。”這說明(  )
A.哲學推動時代步伐,決定歷史進程
B.任何哲學都對社會變革起積極作用
C.反映時代歷史任務和客觀要求的哲學對社會變革起巨大作用
D.德國古典哲學的產生,開啟了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事業
12. 亞理士多德認為,哲學應追求“頭等智慧”。赫拉克利特說:“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認識那關于駕馭一切的思想。”這段話包含的哲學道理有(  )
①世界是物質的,物質運動是有規律的
②人能夠在意識的指導下能動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真正的哲學可以使我們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實踐
④哲學作為一定形態的文化最終決定一定形態的經濟和政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3.恩格斯說:“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下列不能說明這一論述的選項是( )
A.自然界是本來就存在的物質世界 B.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物質的
C.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 D.意識的內容和形式都是客觀的
14.對意識的認識是多角度的,下列屬于從意識的本質角度看的是( )
A.意識的形式是主觀的 B.意識是人腦特有的機能
C.意識是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D.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
15.著名哲學家費爾巴哈說:“如果上帝的觀念是鳥類創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長著羽毛的動物;假如牛能畫畫,那么它畫出來的上帝一定是一條牛。”這段話生動地說明( )
A.上帝是根本不存在的,關于上帝的觀念不過是人腦自生的
B.物質決定意識,有什么樣的上帝,就會產生什么樣的上帝觀念
C.不是上帝創造了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上帝
D.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于物質
1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句話蘊含的哲理是 ( )
A.運動是無條件的、絕對的 B.世界萬物是永恒發展的
C.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 D.運動是離不開物質的
17.《孟子》云:“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這表明 ( )
A.自然界的變化是有規律的 B.客觀規律是可以被認識和改造的
C.自然界的發展規律是客觀的 D.改造世界必須遵循客觀規律
18.“這世界上至少有一個地方你可以控制——那就是你的心境……” 這句話所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
A.人們在意識指導下自發改造客觀世界
B.意識是脫離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C.意識在特定條件下決定和控制客觀對象
D.意識對于人體的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
19. “其實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鄭板橋的這句話蘊含的道理是( )
A.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 B.意識活動具有客觀實在性
C.意識活動具有生動形象性 D.意識活動具有主觀隨意性
20.“自然是一本不隱藏自己的大書,只要我們讀它,就可以認識它。”費爾巴哈的這句話主要說明了( )
A.人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 B.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
C.意識能夠反映客觀事物 D.意識不能脫離客觀事物而存在
21.“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詩人感到“月是故鄉明”,這表明 ( )
A.詩人的感受是完全主觀的,不具有任何客觀基礎
B.詩人反映的是認識主體的心理感受,而非認識對象的客觀狀況
C.審美活動不遵循認識的一般規律
D.并不是所有的認識都由客觀存在決定
22.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下列選項能體現這一觀點的有( )
①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 ②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③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④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⑤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⑤
23. 從鄧小平提出培育“四有”新人、堅持“三個面向”和“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到江澤民強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從黨的十六大以來對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到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黨對社會主義文化的認識不斷深化、發展,這說明( )
①真理都是具體的 
②認識都是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③認識到的真理總是在認識發展中不斷被否定
④人類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24.高爾基說:“熱愛書本吧,他會使你的生活變得愉快舒暢,他會幫助你辨別形形色色的思想、感情、事情,他會叫你尊重別人和自己,他會用愛世界、愛人類的情感振作你的頭腦和心靈。”這句話包含的哲理是( )
A.讀書是獲得知識的唯一手段   B.參加實踐是不重要的
C.書本知識對我們的實踐有指導作用    D.書籍是知識的唯一來源
25.實踐是知識的母親,知識是生活的燈塔”。這一諺語的哲學寓意是 ( )
A.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決定認識 B. 實踐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
C. 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反作用于實踐 D. 認識對實踐具有促進作用
26.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有這樣一段論述:“馬克思列寧主義來到中國之所以發生這樣大的作用,是因為中國的社會條件有了這種需要。”這說明( )
A.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B.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C.真理具有客觀性 D.真理具有反復性
27.最近,化學界對化學元素周期表進行了全面改動,十大化學元素(氫、鋰、硼、碳、氮、氧、硅、硫、氯和鉈)的原子量將標出原子量范圍,而非以往的固定原子量。這一科學成果表明( )
A.真理具有相對性 B.真理是絕對的無條件的
C.不同的立場、觀點影響對客觀事物的認識 D.追求真理就必須否定權威
28.毛澤東說:“真理只有一個,而究竟誰發現了真理,不依靠主觀的夸張,而依靠客觀的實踐。”這句話表明( )
①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②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③真理具有客觀性 ④真理是永恒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下列觀點、做法中不能反映事物普遍聯系原理的有( )
A.雨露滋潤禾苗壯,萬物生長靠太陽 B.地震預示國家興衰,八月將有災難
C.莊稼一支花,全靠肥當家 D.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圣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0.“只要你對著飛馳的流星許個愿,你的愿望就能夠實現。”這種說法( )
A.肯定了聯系的普遍性和多樣性 B.揭示了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
C.否定了意識的能動作用 D.忽視了聯系的客觀性和條件性
31.“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這一成語包含的哲學道理是( )
A.一切事物總是和其它事物有條件地聯系著 C.事物是變化發展的
B.一切事物總是和其它事物無條件地聯系著 D.意識反作用于物質
32.青藏鐵路被世界稱之為與長城相媲美的偉大工程,不僅僅是因為它的長度與技術的 先進,而且它是一條人和自然和諧的天路,青藏鐵路沿線的凍土、植被、濕地、自然景觀、江河水質等都得到了有效地保護。由此可見( )
①人為事物的聯系是主觀的 ②意識具有能動作用,人們可以創造一切事物的聯系
③在實踐中要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④實現系統優化,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為進一步實現政務公開、聽取民聲、網上高效辦公等目的,使網絡問政成為提高辦事效率和實現為民服務的重要渠道之一,赤峰市巴林左旗工商局于2011年6月1日在騰訊網正式開通“內蒙古——上京工商”政務微博,架起了為民服務的新橋梁。回答33~34題。
33.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①政務微博是自在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 ②事物的普遍聯系是人為因素的產物
③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聯系建立新的聯系 ④事物之間的聯系是相對的、有條件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34.微博,有時是公民向國家表達意愿的途徑,有時是政府與公民溝通的橋梁,有時是推動各國文化傳播的平臺。從哲學上看,這主要反映了 ( )
A.聯系的多樣性 B.聯系的客觀性 C.聯系的規律性 D.聯系的可知性
35.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1年6月20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央行年內第六度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專家分析,上調利率,主要是針對當前CPI居高不下,為預防通貨膨脹而采取的針對性措施,有利于抑制通脹,從長遠看有利于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協調發展。從哲學上看,央行調整利率是基于對聯系的:
①普遍性把握 ②主觀性把握 ③整體性把握 ④多樣性把握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6.中國北斗衛星定位系統,是由35顆導航衛星組成的導航系統。要保證這一系統的最大效應,就必須注意35顆衛星之間的協調一致。這啟示我們 ( )
①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②重視正確意識的決定性作用
③事物的變化發展引起聯系 ④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7.嫦娥工程第一步:繞,即發射我國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實現首次繞月飛行;第二步:落,即發射月球軟著陸器,并攜帶月球車進行探測:第三步:回,即發射月球采樣返回器,表面軟著陸采樣,將樣品帶回地球。與“嫦娥工程三步走”體現的哲理一致的選項是( )
A.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D.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38.對于質變與發展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發展一定是質變 ②質變一定是發展 ③發展不一定是質變 ④質變不一定是發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9.從辯證法角度看,高速鐵路在我國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這是因為( )
①它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發展前途 ②新出現的事物,前途都是光明的
③符合我國實際,堅持了一切從實際出發 ④它是對舊的鐵路模式的徹底改變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0.下列詩句中蘊含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這一哲學道理的是( )
①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②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③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 ④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 .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二、非選擇題:(共4道大題,計40分,寫在答題紙上)
41.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各級政府要“弘揚求真務實精神,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我們想問題,辦事情,作決策,都要符合中國現階段的國情……要堅持辦實事,求實效,珍惜民力,不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必須堅持察實情講真話,不虛報浮夸,必須堅持統籌兼顧,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不急功近利。各項工作都要經得起實踐,群眾和歷史的考驗。”
溫家寶總理的講話是如何體現辯證唯物論的道理的 ( 12分 )
42.從1999年深秋到2011年深秋,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八號,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完成了從一飛沖天到空間交會對接的跨越。邁向空間站時代,中國將直面一系列如航天測控通信網的新要求、載人生保等技術的新突破等挑戰。而航天事業的高風險,世界航天史已有眾多的先驅用生命代價做出了注解,這意味著中國載人航天之路絕非坦途。
從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角度分析,中國載人航天之路為什么“絕非坦途”?(8分)
43.改革開放以來,中部地區以全國10.3%的土地,承載了全國28.1%的人口,為全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近年來中部地區卻出現了經濟放緩的趨勢,位于中國版圖中心的這一地區正面臨“凹陷之憂”(科技部《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課題組》的研究報告顯示:中部地區的人均GDP在1980年時相當于全國平均數的88%,1990年下降到83%,到2003年時只有75%;在GDP總量上,中部與東部之間的差額在20多年間增加了6倍。
聯系上述材料,運用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分析中央實施"中部崛起"戰略的正確性(8分)
44.2011年6月11日,2011年全國節能宣傳周暨北京市節能宣傳周啟動儀式在西單廣場舉行。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徐憲平在啟動儀式上致辭時表示,“十二五”期間,全國節能減排的形勢依然嚴峻,任務非常艱巨。節能、低碳是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大課題,各地政府要通過組織節能宣傳周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加強宣傳報道,進行廣泛動員,營造良好氛圍,大力倡導文明、節約、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消費模式和生活習慣。
結合材料,運用辯證法的發展的觀點,對如何推進節能減排工作提出建議。(12分)
高一政治期中考試答題紙
41.
42.
43.
44.
高一政治期中考試答案
一、選擇題:
1-5 C C B C B 6-10 D D B C C 11-15 C D D D C 16-20 A D D A C
21-25 B A C C C 26-30 B A A B D 31-35 A B B A C 36-40 C A C A B
二非選擇題
41.(1)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必須從實際出發。體現在溫總理的講話中就是要求想問題、辦事情、做決策,要符合國情的要求。體現在具體行動上就是要不搞“形象工程”,要察實情、講真話,不虛報浮夸。(4分)
(2)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這就要求我們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解放思想,與時俱進,自覺樹立正確的意識,克服錯誤的意識。溫總理要求各級政府弘揚求真務實精神,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對各級政府履行好職能,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4分)
(3)事物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這就要求我們要按客觀規律辦事,把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堅持求真務實精神就要求政府必須要充分的認識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規律,認識規律,尊重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4分)
42.答:①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上,人類實踐的內容、形式、規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一定的歷史條件的制約,是一定歷史條件的產物。在向太空進軍的過程中我們會不斷遇到新的問題,在一定時期內可能難以解決,這必然會給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發展帶來困難。(4分)
②認識具有反復性。從認識的主體來看,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總要受具體的實踐水平的制約,還會受到不同的立場、觀點、方法、知識水平、思維能力、生理素質等條件的限制。從認識的客體來看,客觀事物是復雜的、變化著的,其本質的暴露和展現也有一個過程。這就決定了我們對太空的正確認識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使得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發展道路不會一帆風順。(4分)
43、①整體與部分是辯證統一的,整體處于統帥的決定地位,因此必須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目標。中央適時實施中部崛起戰略,是著眼于統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從而保證整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保證我國現代化目標的順利實現。(4分)
②任何整體都是由部分組成的,關鍵部分有時甚至還會對整體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因此必須重視局部的作用,只有把局部搞好了,才能達到整體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中部地區具有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是全國重要的糧食主產區和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中部塌陷"會制約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全局,會影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因此中央實施中部崛起戰略是正確的。(4分)
44.
【答案】①事物是變化發展的,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我們應該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改變原有的生活、消費模式,推動節能減排工作的發展。(4分)
②一切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是從量變開始的,沒有量變就沒有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要求我們重視量的積累,每個人都要從點滴小事做起,節水、節電、節約紙張等。(4分)
③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雖然節能減排工作任務艱巨,但符合社會發展趨勢,我們要堅信這一工作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因此要堅定信心,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通過不斷倡導低碳生活理念、改變人們的生活消費模式,讓人們認識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以促進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4分)
班級 姓名 學號 考號
天津市 咸一中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高一年級政治學科試卷 命題人:陳英 核對人:劉春艷 密 密 封 線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題2分,共50分)
1.電解質電離要吸收熱量,分別用40g氫氧化鈉和鹽酸、醋酸完全反應,放出的熱量 ( )
A.相等 B.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后者 D.無法判斷
2.能源可分為一級能源和二級能源,自然界中以現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稱為一級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間接制取的能源稱為二級能源。據此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天然氣是二級能源 B.石油是二級能源 C.電能是一級能源 D.水利是一級能源
3.下列關于乙烯的結構與性質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乙烯分子中6個原子在同一平面內 B.乙烯與酸性KMnO4溶液發生加成反應能使其褪色
C.乙烯分子沒有同分異構體 D.乙烯分子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種結構
4.某原電池的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Zn + Cu2+ == Zn2+ + Cu,此反應的原電池的正確組成是( )
正極 負極 電解質溶液
A Cu Zn HCl
B Zn Cu CuSO4
C Cu Zn CuSO4
D Cu Zn ZnCl2
5.實驗室欲快速制取H2 ,應選用( )
A.純鋅與稀硫酸反應 B.粗鋅跟濃硫酸反應
C.純鋅跟硝酸反應 D.將浸泡過CuSO4溶液的Zn跟稀硫酸反應
6.下列物質中,在一定條件下既能進行加成反應,也能進行取代反應,但是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是 (   )
A.乙烷 B.乙烯 C.甲苯 D.苯
7.下列物質中既含離子鍵又含非極性鍵的是 ( )
A.NH4Cl B.KOH C.Na2O2 D.H2S
8.下列各項中表達正確的是 ( )
A.的結構示意圖: B.的電子式為:
C.的結構式: D.的電子式:
9.苯分子實際上不具有碳碳單鍵和碳碳雙鍵的簡單交替結構,可以作為證據的事實有 (   )
①苯的間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種 ②苯的鄰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種 ③苯不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④苯能在一定條件下與氫氣反應生成環己烷 ⑤苯在FeBr3存在的條
件下同液溴發生取代反應,但不因化學反應使溴水褪色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
10.Se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下列關于Se和Se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Se和Se互為同素異形體 B.Se和Se互為同位素
C.Se和Se分別含有44和46個質子 D.Se和Se都含有34個中子
11. X、Y、Z、W是分別位于第2、3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數依次遞增。X與Z位于同一主族,Y元素的單質既能與鹽酸反應也能與NaOH溶液反應,Z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的一半,Y、Z、W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由小到大的順序:X< Y < Z< W
B.Z的最高價氧化物能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酸
C.Y單質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與氧化鐵發生置換反應
D. W的氣態氫化物是弱電解質
12.如右圖所示,集氣瓶內充滿某混合氣體,置于光亮處,將滴管內的水擠入集氣瓶后,燒杯中的水會進入集氣瓶,集氣瓶內氣體可能是(  )
①CO、O2  ②Cl2、CH4  ③NO2、O2 ④N2、H2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3.以下關于甲烷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甲烷分子是由極性鍵構成的分子 B.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體結構
C.甲烷分子中四個C—H鍵是完全等價的鍵 D.甲烷分子中具有非極性鍵
14.有A、B、C、D四種金屬。將A與B用導線連接起來浸入電解質溶液中,B不易腐蝕;將A、D分別投入等濃度的鹽酸中,D比A反應劇烈;將銅浸入B的鹽溶液中,無明顯變化;若將銅浸入C的鹽溶液中,有金屬C析出。據此判斷這四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 )
A.D > C > A > B B.D > A > B > C C.D > B > A > C D.B > A > D > C
15.下列實驗中,反應速率加快是由催化劑引起的是 ( )
A.在碳粉中加入KClO3,點燃時燃燒更為劇烈
B.H2O2中加入少量MnO2,即可迅速放出氣體
C.將碳塊粉碎成粉末狀,可使燃燒更加充分
D.電解水時加少量硫酸可使電解速率加快
16.把鎂條投入到盛有鹽酸的敞口容器中,產生H2的速率可由右圖表示。在下列因素中對產生H2的速率有影響的是 ( )
①.鹽酸的濃度 ②.鎂條的表面積 ③.溶液的溫度 ④.Cl-的濃度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17.下列化合物中,陽離子半徑與陰離子半徑比值最小的是 ( )
A.NaF B.NaCl C.MgI2 D.KBr
18.加成反應是有機化學中的一類重要的反應,下列屬于加成反應的是(  )
A.甲烷與氯氣混合后光照反應 B.乙烯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應
C.乙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
19.一定溫度下反應N2(g)+ 3H2(g) 2NH3(g)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標志是 ( )
A.N2 、H2和NH3的物質的量分數不再改變
B.c(N2)∶c(H2)∶c(NH3)=1∶3∶2
C.N2與H2的物質的量之和是NH3的物質的量2倍
D.單位時間里每增加2 mol N2,同時增加6 mol H2
20.已知下列元素的半徑為:
原子 N S O Si
半徑r/10-10m 0.75 1.02 0.74 1.17
根據以上數據,磷原子的半徑可能是:
A.1.10×10-10m B.0.80×10-10m C.1.20×10-10m D.0.70×10-10m
2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金屬性減弱
B.同周期元素中ⅦA族元素的氣態氫化物最穩定
C.同周期元素中ⅠA族元素的原子半徑最小
D.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得電子能力增強
22.下列用水就能鑒別的一組物質是(  )
A.苯、己烷、四氯化碳 B.苯、酒精、四氯化碳
C.硝基苯、四氯化碳 D.酒精、醋酸
23.A、B、C、D、E是同一周期的五種主族元素,A和B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均呈堿性,且堿性B>A,C和D的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C>D;E是這五種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則它們的原子序數由小到大的順序是:
A.A、B、C、D、E B.E、C、D、B、A
C.B、A、D、C、E D.C、D、A、B、E
24.某種可充電的鋰離子電池以LiMn2O4為正極,嵌入鋰的碳材料為負極,含Li+導電固體為電解質。放電時的電池反應為Li + LiMn2O4 == Li2Mn2O4 。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放電時,LiMn2O4 發生氧化反應
B.放電時,正極反應為:Li+ + LiMn2O4 + e- = Li2Mn2O4
C.Li是負極,電極反應為LiC6 - e- = Li+ + C6
D.鋰電池是一種對環境有沒有嚴重污染的綠色電池
25.在一定條件,把3 mol A和2.5 mol B混合于2 L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 A(g)+ B(g) x C(g)+ 2 D(g),5 min后反應達到平衡,容器內的壓強變小,已知D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1mol/(L·min)。下列結論錯誤的是 ( )
A.A的平均反應速率是0.15 mol·L-1·min-1 B.平衡時C的濃度為0.125 mol/L
C.平衡時B的轉化率為20 % D.x == 1
Ⅱ卷(共50分)
二、填空題:
26.( 4分)對于反應2SO2 + O2 2SO3 (g),當其他條件不變時,只改變一個反應條件,將生成的SO3的反應速率的變化填入下表空格內(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編號 改變的條件 生成SO3的速率 編號 改變的條件 生成SO3的速率
① 降低溫度 ③ 壓縮體積
② 增大氧氣濃度 ④ 恒容下充入Ne
27( 6分)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據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號或化學式回答下列問題: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A
2 D E G
3 B C J F H I
(1)表中元素,化學性質最不活潑的是 ,可用于制半導體材料的元素是______。
(2)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強的是 。(填寫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學式)
(3)A分別與D、E、F、G、H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穩定的 。
(4)寫出D的氧化物中能造成溫室效應的電子式 。
28.(4分)短周期元素X,Y,Z組成的化合物Y2X和ZX2 ,Y2X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與ZX2反應生成一種化合物Y2ZX3。已知三種元素原子的電子總數為25,且Z和Y的原子序數之和比X的原子序數的2倍還多1。Z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其次外層電子數的2倍。試回答:
⑴.X,Y,Z元素名稱及符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寫出ZX2的化學式____________;
⑶.Y2X對應水化物的電子式為_____________,其中存在的化學鍵有________________。
29.(16分)A、B、C、D、E、F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六種常見短周期元素。A與C可形成A2C和A2C2兩種液體;B單質在C單質中燃燒可生成BC 、BC2兩種氣體;C和D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甲具有兩性;E的單質在C單質中燃燒的產物乙可使品紅溶液褪色;A單質在F單質中燃燒產生蒼白色火焰。請回答下列問題:
⑴.元素E的名稱為____ ___,F簡單陰離子的電子式 。
⑵.A2C2的電子式為 ,BC2的結構式為
⑶A單質在F單質中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⑷.甲對應的水化物既能跟強酸溶液也能跟強堿溶液反應,請分別寫出甲對應的水化物與硫酸及氫氧化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⑸.B2A4氣體和乙氣體均能使溴水褪色,寫出:
B2A4氣體和溴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類型為
乙氣體和溴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本題6分)將Zn棒和Cu分別插入到盛有稀硫酸的燒杯中,現象是:
鋅棒____________________,銅棒___________________。此時能量的轉化為化學能轉化成____________。若將二者用導線連在(導線中間接有一個電流表)并平行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燒杯中,觀察現象:鋅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銅棒_________________。此時銅棒上的電極反應為______________。
31.(本題6分)阿波羅宇宙飛船上使用的氫氧燃燒電池,其電池總反應式為:2H2+ O2 == 2H2O,且在KOH介質中進行,則電池的正極反應是____________________;負極反應是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中正極附近pH的變化是____________。
32.( 8分)
(1)0.6 mol X氣體和0.6 mol Y氣體混合于2 L密閉容器中,發生如下反應:
2X(g)+Y(g)===nZ(g)+2W(g), 2 min末生成0.2 mol W,若測得以Z的物質的量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1 mol/(L·min),則前2 min內,用X的物質的量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________;2 min末時Y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 ;化學方程式中,Z的化學計量數n=________。
(2) 在一定溫度下,反應:2A(s)+2B(g) C(g)+D(g)在恒容容器中進行,不能說明該反應已經達到平衡的是________
A.容器內的壓強不隨時間而變化
B.混合氣的密度不再隨時間而變化
C.A的質量不再改變
D.平衡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改變
班級 姓名 學號 考號
天津市咸一中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高一年級化學學科試卷 命題人: 王愛娣 核對人: 劉子華
密 封 線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2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 共85分)
第一部分:聽力(共兩節,滿分20分)
(共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5分)
請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面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 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1. What is the man doing
A .Making a phone call B. Making a visit C .Making an appointment
2. When did the man leave the gate
A .At about 12:00 B. At about 12:30 C. At about 1:00
3.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At a railway station B .At a booking office C. On a bridge
4. What does the man do
A . A taxi driver B .A policeman C .A cinema manager
5. How did the woman go to school today
A. By bike B. By bus C. On foot
第二節(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請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請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第7 題。
6. What will the woman do tomorrow morning
A. Have a rest B. Go shopping C .Visit London
7. Where are the speakers going to have lunch
A. At home B. In a shopping center C .In a restaurant
請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第9題。
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n’t mentioned by the woman
A .Reading newspapers B .Writing diaries C .Talking with native speakers
9.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Mother and son B. Teacher and student C. Friends
請聽第8 段材料,回答第10至第11題。
10. Where does the man get information about the apartment
A. In a newspaper B. On TV C. On the radio
11. What is true about the apartment
A. It has two bathrooms
B .It doesn’t have chairs
C .It is a one-bedroom apartment
請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2至第13題。
12. Where will the woman go for a trip
A .To Britain B. To American C. To Canada
13. How does the woman want to go there
A. By ship B. By plane C .By train
請聽第10 段材料,回答第14至第16題。
14. How many subjects did Miss Richards teach
A .One B .Two C. Three
15. How did Miss Richards feel when the students kept silent
A. Sad B. Angry C. Surprised
第二部分: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滿分35分)
第一節:單項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20分)
從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
I had _____ really cold March last year in Harbin, and I had never had such _____ cold spring in my life.
A. a; the B. a; a C. / ; the D. /; a
17. _____ style, the camera is very beautiful, but not very good in quality.
A. At the start of B. Because of C. As a result of D. In terms of
18. The fire was _____ before it caused much damage.
A. put off B. put out C. put down D. put away
19. My hometown, _____ at the foot of Mount Tai, is not very modern but it is beautiful.
A. having located B. locating C. located D. to be located
20. ---I hear Mr. Black is ill in hospital again.
---What a poor man! I can’t help but _____ sorry for him.
A. feel B. to feel C. felt D. feeling
21. The church _____ the 18th century in our hometown attracts lots of tourists every year.
A. dating from B. dates from C. dated from D. is dated from
22. Li Na won the women’s French Open final on June 4th, 2001, _____ made all Chinese proud.
A. when B. which C. what D. that
23. He was too fat and was advised by the doctor _____ chocolate, cakes and other sweet foods.
A. not eating B. eating not C. to not eat D. not to eat
24. Remember to dress smartly on an occasion _____ something important happens.
A. what B. that C. when D. which
25. He graduated from the famous university and he has a high _____ in an international company.
A. situation B. location C. position D. region
26. Last month, part of Southeast Asia was struck by floods, from the effects ______ the people are still suffering.
A. of that B. whose C. of which D. what
27. He never speaks to others until ______.
A. he speaks B. spoken to C. he is spoken D. he speaks to
28. I want to use the same dictionary _____ was used yesterday.
A. which B. what C. who D. as
29. ________ of danger in the street last night, she had to go home, with a friend _______ her.
A. Warned; followed B. Warning; following
C. Having warned; following D. Having been warned; following
30. ________ the northeast coast of the sea, we could find the forest was on fire on the island ________ the coast.
A.On; on   B.Off; off C.On; off D.Off; on
31. The thief made a little hole in the wall, ______ he could see what was going on inside the house.
A.on which B.in which C.through which D.at which
32. A tornado struck this area, ________ many trees ________ during the night.
A.causing; fall B.causing; to fall C.to cause; to fall D.to cause; fall
33. The film I saw last night was so touching that I could hardly ________ my tears.
A.hold back B.hold off C.hold up D.hold on
34. —Have you invited the president
—Yes, and he has agreed to come ________ there wouldn't be any publicity.
A.in order that B.so that C.in the hope that D.on condition that
35. David never dreamed of ________ a chance for him to win the first prize in singing.
A. there was B.there being C.it being D.it was
第二節::完形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閱讀下面短文,撐握其大意,然后從41---55各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
Stacy had recently moved from New York City to Stoneybrook, Connecticut. It was ___36___ for her to make new friends but she finally had three when she joined the Babysitters Club to ___37___ little children whose parents were busy. Claudia, Kristy, and Mary were in her class at school and also the other ___38___ of the club. The girls met at five o’clock on Fridays and waited for the ___39___ to ring. So far they had been busy, in spite of the ___40___ that they couldn’t stay out late and were under 13.
___41___, the girls’ world was invaded(侵犯) by a second group ___42___ themselves the Babysitters Agency. They were ___43___ and the group also included a few boys. The Babysitters Club tried to think of ways to ___44___ with the older group. They could clean and work for less money, however, they knew it would be difficult to compete. The shock was even greater than they had ___45___ when most of their best customers started to call the new group. They ___46___ to get only a few jobs.
To try a new ___47___ Kristy recruited(招收) a few older kids who told the club they didn’t want to share their money with the other group. The club ___48__ only too quickly that these older girls joined only as spies and didn’t show up for their job assignments(分派). Thus, more parents were ___49___ with the club.
Finally, the girls realized that the kids in the other group were not good babysitters. They watched television, talked on the phone, and invited boyfriends to the house ___50___ they were sitting. When the children of the families started to complain, and a near accident almost occurred, the club went to the parents to tell them what was happening.
36. A. active B. thoughtful C. easy D. hard
37. A. take care of B. run into C. go through D. take advantage of
38. A. children B. members C. circles D. players
39. A. alarm B. traffic C. phone D. neighbor
40. A. fact B. degree C. question D. demand
41. A. Therefore B. Suddenly C. Regularly D. Unwillingly
42. A. attracting B. finding C. calling D. matching
43. A. younger B. cleverer C. taller D. older
44. A. compete B. fight C. do D. meet
45. A. damaged B. caught C. expected D. forced
46. A. hoped B. liked C. refused D. seemed
47. A. chance B. possibility C. power D. policy
48. A. put down B. paid off C. found out D. come through
49. A. satisfied B. unhappy C. curious D. helpful
50. A. that B. when C. where D. how
第三部分:閱讀理解(共1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30分)
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
(A )
Once upon a time, there lived a rich man. He had a servant (仆人).He and the servant loved wine and good food very much. Each time the rich man left his home, the servant would drink the wine and eat up all the nice food in the house. The rich man knew what his servant did, but
he had never caught his servant doing that.
One morning, when he left home, he said to the servant, “Here are two bottles of poison (毒藥) and some nice food in the house. You must take of them.” With these words, he went out. But the servant knew that the rich man had said was untrue. After the rich man was away from his home, he enjoyed a nice meal. Because he drank too much, he was drunk and fell to the ground. When the rich man came back, he couldn’t find his food and his wine. He became very angry. He woke the servant up. But the servant told his story very well. He said a cat had eaten up everything. He was afraid to be punished, so he drank the poison to kill himself.
( )51.In the story, _______ liked wine and good food very much.
  A. the rich man  B. the servant C. both A and B  D. neither A and B
( )52.The rich man knew that it was _______ that drank the wine and ate up all the nice food.
A. the cat  B. himself  C. nobody  D. the servant
( )53.The rich told the servant that there was poison in the two bottles, because ________.
A. there was in fact poison in the bottles
B. did not want the servant to drink his wine
C. he wanted to kill the cat
D. he wanted to kill the servant
( ) 54.In fact, _______ ate all the nice food and drank the wine.
A. the servant   B. cat   C. the rich man   D. nobody
( )55. From the story, we know that the servant is very _______.
A. lazy   B. bad   C. clever   D. kind
(B)
Fear and its companion pain are two of the most useful things that men and animals possess, if they are properly used. If fire did not hurt when it burnt, children would play with it until their hands were burnt away. Similarly, if pain existed but fear didn’t, a child would burn himself or herself again and again, because fear would not warn himself or herself to keep away from the fire-that had burnt himself or herself before. A really fearless soldier—and some do exist is not a good soldier because he is soon killed; and a dead soldier is of no use to his army. Fear and pain are therefore two guards without which men and animals might soon die out.
In our first sentence we suggested that fear should be properly used. If, for example, you never go out of your house because of the danger of being knocked down and killed in the street by a car, you are letting fear rule you too much. Even in your house you are not absolutely safe: an aero plane may crash on your house, or ants may eat away some of the beams in your roof so that the latter falls on you, or you may get cancer!
The important thing is not to let fear rule you, but instead to use fear as your servant and guide. Fear will warn you of dangers; then you have to decide what action to take.
In many cases, you can take quick and successful action to avoid the danger. For example, you see a car coming straight towards you. Fear warns you, you jump out of the way, and all is well.
In some cases, however, you decide that there is nothing that you can do to avoid the danger. For example, you can’t prevent an aero plane crashing onto your house. In this case, fear has given you its warning; you have examined it and decided on your course of action, so fear of this particular danger is no longer of any use to you, and you have to try to overcome it.
( ) 56. Children would play with fire until their hands were burnt away if _________.
A. they were given no warning beforehand B. they had never burnt themselves
C. they had no sense of pain D. they were fearful of the fire
( ) 57. A really fearless soldier _____________.
A. is of great use to the army B. is not a real soldier
C. is nothing but a dead soldier D. easily gets killed in a battle
( )58. Fear should be used properly because _________.
A. an aero plane may crash onto your house
B. you may get cancer
C. fear can be used as a servant and guide
D. people are now letting fear rule them too much
( ) 59. People sometimes succeed in timely avoiding the danger because _________.
A. they have gained experience
B. they jump out of the way in time
C. they are calm in the face of danger
D. they are warned of the danger by fear and take quick action
( )60. What's the writer's suggestion when the danger can't be avoided
A. You have to try to overcome it. B. Fear can really help you to run away.
C. Fear always helps you stay safe. D. Fear is of great use to you.
(C)
“If there is one thing I’m sure about, it is that in a hundred years from now we will still be reading newspapers. It is not that newspapers are a necessity. Even now some people get most of their news from television or radio. Many buy a paper only on Saturday or Sunday. But for most people reading a newspaper has become a habit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e nature of what is news may change. What basically makes news is what affects our lives — the big political stories, the coverage of the wars, earthquakes and other disasters, will continue much the same. I think there will be more coverag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hough. It’s already happening in areas that may directly affect our lives, like genetic(基因) engineering. In the future, I think there will be more coverage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s of why we feel as we do — as we develop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 brain operates and what our feelings really are.
It’s quite possible that in the next century newspapers will be transmitted(傳送) electronically from Fleet Street and printed out in our own home. In fact, I’m pretty sure that how it will happen in the future. You will probably be able to choose from a menu, making up your own newspaper by picking out the things you want to read — sports and international news, etc.
 I think people have got it wrong when they talk about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different media(媒體). They actually feed off each other. Some people once foresaw that television would kill off newspapers, but that hasn’t happened. What is read on the printed page lasts longer than pictures on a screen or sound lost in the air. And as for the Internet, it’s never really pleasant to read something just on a screen.
( ) 61. 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The Best Way to Get News B. The Changes of Media
 C. Make Your Own Newspaper D. The Future of Newspaper
( ) 62. In the writer’s opinion, in the future, _______.
 A. more big political affairs, wars and disasters will make news
 B. newspapers will not be printed in publishing houses any longer
 C. newspapers will cover more scientific research
 D. more and more people will watch TV
( )63. What will probably be on in the newspaper made by yourself
 A. Sports and international news. B. A menu of important news.
 C. The most important news. D. What you are interested in.
( )64.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_______.
 A. newspapers will win the competition among the different media
 B. newspapers will stay with us together with other media
 C. television will take the place of newspaper
 D. the writer believe some media will die out
( )65. The phrase “feed off” in the last paragraph means _______.
 A. depend on B. compete with C. fight with D. kill off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35分)
第四部分:(共兩節,滿分20分)
第一節:根據括號中文填寫英文,并注意詞型變化。(每小題1分,共10分)
66.The railway is still under _______________(建造,建設) and it may be completed next year.
67_________(大規模的,大量的) production may cause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pollution and waste.
Mozi is another ____________(有影響力的) thinker.
Working hard is one of his ____________(原則) in life.
__________(過程) is more important than result.
She __________(抱怨) to me about his bad manners yesterday.
The clouds___________(警告)us that a storm was coming up.
The fire was one of the worst ___________(災難) ever to hit the town.
Britain became an____________(工業的)country in the 19th century.
Green is the ___________(象征) of peace.
第二節:閱讀表達:(5小題,每題2分,共10分)(將答案直接填寫在答題頁上)
When I was growing up, I had an old neighbor, Dr. Gibbs. He didn't look like any doctor I'd ever known. He never invited us to play in his yard, but he was a very kind person.
When Dr. Gibbs wasn't saving lives, he was planting trees. He owned a large field and wanted to make it a forest.
The good doctor had some interesting ideas about planting trees. He never watered his new trees. Once I asked why. He said that watering plants spoiled them, and that if you watered them, each baby tree would grow weaker and weaker, so you had to make things difficult for them and pick out the weaker trees early on.
He talked about how watering trees made for shallow roots, and how trees that weren't watered had to grow deep roots in search of water under the earth by themselves. Deep roots were very important.
So he never watered his trees. He'd planted an oak and, instead of watering it every morning, he beat it with a rolled-up newspaper. I asked him why he did that, and he said it was to get the tree's attention.
Dr. Gibbs died several years after I left home. Every now and then, I walked by his house and looked at the trees that I watched him plant about twenty-five years ago. They're very big and strong now. I planted some trees a few years back and carried water to them for a whole summer. After two years of caring too much, whenever a cold wind blows in, they shake a lot.
Every night before I go to bed, I check on my two sons. Mostly I pray (祈禱) that their lives will be easy. But lately I've been thinking that it's time to change my prayer. I know my children are going to face difficulties. There's always a cold wind blowing somewhere, so what we need to do is to pray for roots that reach deep into the brave heart, so when the rains fall and the winds blow, they could face it strongly and won't be beaten down.
76.What is the idea of this passage (No more than 15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 Please explain the underlined word “shallow” in English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No more tha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 Why do the writer’s trees shake a lot whenever a cold wind blows (No more than 15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 What does the writer hope for his sons (No more than 15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 What have you learnt from the doctor (Open) (No more than 2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部分:書面表達(滿分15分)
五一節即將來臨,你班同學討論了假期計劃,提出了不同看法。請根據提示寫一篇英語短文,并談談你的看法。
優點 缺點
呆在家中 花費少,舒適方便 不能親身了解外界
外出旅游 增長知識,開闊眼界 花費多,旅途不便
注意:1.詞數:至少100;
2.可適當增加細節,以使行文連貫;
第Ⅱ卷 答題紙
第四部分:(共兩節,滿分20分)
第一節:根據括號中文填寫英文,并注意詞型變化。(每小題1分,共10 分)
66.______________ 67.______________
68.______________ 69._____________
70.______________ 71.______________
72.______________ 73.______________
74._______________ 75.______________
第二節:閱讀表達:(5小題,每題2分,共10分)
7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部分:書面表達(滿分15分)
班級 姓名 考號
天津市咸一中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高一年級英語學科試卷 命題人:朱柏華 核對人:祁林
密 封 線---------------------------------------------------------------
一、單項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1.多媒體技術是指以計算機為平臺綜合處理多種媒體信息,其中“媒體”主要指的是( )
A、文字和圖像 B、各種信息的編碼 C、音頻和視頻 D、承載信息的載體
2. 以下特性中,屬于多媒體技術主要特性的有( )
①不變性 ②集成性 ③交互性 ④實時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既可以存儲靜態圖像,又可以存儲動畫的圖像文件格式是( )
A、BMP B、GIF C、TIFF D、JPEG
4. 通過以下操作獲得的圖片,屬于矢量圖形的是(  )
A、在Flash軟件中繪制的圖形 B、用附件中的畫圖程序繪制的圖形
C、用Photoshop軟件繪制的圖形 D、用數碼相機拍攝的照片
5. 在Photoshop中,( )在色板(Swatches)調板中改變工具箱中的背景色。
A、 按住Alt鍵,并單擊鼠標 B、按住Ctrl鍵,并單擊鼠標
C、按住Shift鍵,并單擊鼠標 D、按住Shift+Ctrl鍵,并單擊鼠標
6. 用Windows附件中的“畫圖”程序繪制一張800*600像素的24位色圖片,分別用BMP格式和JPEG格式保存,則這兩個文件的大小是( )
A、BMP格式的大 B、JPEG格式的大 C、一樣大 D、不能確定
7. Photoshop的當前狀態為全屏顯示,而且未顯示工具箱及任何調板,在此情況下,按( )鍵,能夠使其恢復為顯示工具箱、調板及標題條的正常工作顯示狀態。
A.先按Ctrl+Shift+F鍵,再按Tab鍵 B. 先按Tab鍵,再按F鍵,但順序絕對不可以顛倒
C. 先按兩次F鍵,再按兩次Tab鍵 D. 先按F鍵,再按Tab鍵
8. 在Photoshop中,對有多個圖層的圖像文件使用濾鏡時,濾鏡效果將作用于( )。
A、所有層 B、最上面的層 C、當前層 D、背景層
9. 在Photoshop中,磁性套索工具是通過( )來制作選區的。
A、圖像的顏色 B、圖像的形狀 C、圖像的亮度 D、圖像的大小
10.計算機中的彩色圖像往往采用RGB三原色模式來表示,這三種顏色指的是( )。
A、黃青藍 B、紅黃藍 C、紅綠藍 D、紅紫青
11. 小明在自己的mp3播放器里存了一首歌,但他忘記了名字,我們可以根據文件的存儲格式進行判斷,那么下列文件后綴可以成為其判斷依據的音頻類型是:( )。
A、.wma B、.gif C、.dll D、.exe
12. ( )是Photoshop圖象最基本的組成單元。
A、節點 B、色彩空間 C、像素 D、路徑
13. 圖像的類型分為矢量型和點陣型兩種,下列關于點陣圖說法正確的是( )。
A、點陣圖可以制作出豐富多彩的圖像,文件容量較大,對圖像進行縮放和旋轉時也不易失真,常用Photoshop等軟件進行編輯;
B、點陣圖可以制作出豐富多彩的圖像,文件容量較小,對圖像進行縮放和旋轉時也易失真,常用Photoshop等軟件進行編輯;
C、點陣圖可以制作出豐富多彩的圖像,文件容量較大,對圖像進行縮放和旋轉時也易失真,常用Photoshop、畫圖等軟件進行編輯;
D、點陣圖可以制作出豐富多彩的圖像,文件容量較小,對圖像進行縮放和旋轉時也不易失真,常用Photoshop、Flash等軟件進行編輯;
14. 用Photoshop編輯一個圖像文件,當用文字工具添加文字對象后,再分別保存為下列文件名,其中還存在文字圖層的文件是( )
A、pic.bmp B、pic.gif C、pic.jpg D、pic.psd
15. 圖像數據壓縮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圖像的清晰度 B、提高圖像的對比度C、使圖像更鮮艷 D、減少存儲空間
二、判斷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正確為A,錯誤為B)
16. 多媒體作品可以應用動畫、聲音、視頻等效果,不能出現文字。 ( )
17. MP3是一種音樂信息壓縮標準,JPEG是一種動態圖像信息壓縮標準 ( )
18. 同一個信息可以轉換成不同的形式被存儲和傳播 ( )
19.圖像文件有矢量圖和位圖兩種儲存格式。 ( )
20. Photoshop中的圖像模式包括RGB(紅、綠、藍)模式、CYMK(青、橙、黃、黑)模式、Bitmap位圖模式、JPEG壓縮模式等。 ( )
三、實踐操作(共40分)
要求:
1、把孔雀從背景中扣取出來,把扣取出來的孔雀放到指定的背景圖像中。(15分)
2、利用PHOTOSHOP的功能使兩張圖像合成為一張圖像(整體圖像要自然不能太生硬)。(15分)
3、完成后用JPG和PSD兩種格式各保存一張于桌面。(5分)
4、在桌面創建個人文件夾以個人姓名命名,將完成作品保存其中。將個人文件夾復制到server的本班文件夾中。(5分)
(所用素材見“網上鄰居”——SERVER——“課堂資料“——”操作素材“文件夾)
素材樣圖:
答題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咸一中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考試試卷答案
高一信息技術
班級: 姓名:
考生注意:1--20題請涂卡{判斷題:請涂A或B(其中A正確、B錯誤)}
本試卷共三道大題,總分100分,考試時間40分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志丹县| 互助| 洛浦县| 曲靖市| 平塘县| 桦甸市| 凌海市| 扎兰屯市| 清原| 厦门市| 和田市| 竹山县| 太康县| 玉田县| 弋阳县| 鹤庆县| 乐清市| 台南市| 枣阳市| 松潘县| 奎屯市| 利辛县| 尉氏县| 英吉沙县| 如皋市| 明水县| 襄汾县| 鹿泉市| 富源县| 诸城市| 涿鹿县| 南雄市| 龙游县| 兰西县| 珠海市| 宜州市| 正安县| 丰顺县| 荥阳市| 北海市| 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