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遼寧省東北育才學校2011-2012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8科8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遼寧省東北育才學校2011-2012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8科8份)

資源簡介

答題時間:60分鐘 滿分:100 命題人:高一政治組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請在答題卡上填涂你認為正確的選項。(本部分共38小題,每小題2分,共76分)
1.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
A.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B.全體公民當家作主
C.人民當家作主 D.統治階級進行階級統治的工具
2.2011年4月,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公布在中國人大網上,廣泛征求群眾意見。人大常委會實施該舉措的根本原因是
A.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 B.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領導方法
C.憲法規定公民享有監督權 D.政府建立了信息公開制度
3.市民王某希望了解本市垃圾焚燒廠的煙氣排放情況,向市環保局提出申請公開相關數據,但環保局未予作答。王某較起真來,按法定程序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環保局履行職責。法院判決王某勝訴。這反映了
①國家支持公民依法維權 ②公民享有質詢權
③國家保護公民的知情權 ④公民享有監督權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規定,“因同一侵權行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數額確定死亡賠償金”,從而改變了以往因城鄉居民收入差異導致死亡賠償金計算標準不同的狀況。這一法律規定的變化
A. 堅持了公民權力至上的原則 B. 實現了公民權利與義務的統一
C. 消除了公民的身份差異 D. 體現了對公民平等權利的尊重
5.目前,我國縣鄉兩級人大代表的選舉方式是
A.直接選舉和等額選舉 B.間接選舉和等額選舉
C.直接選舉和差額選舉 D.間接選舉和差額選舉
6.我國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和標志是
A.享有生存權和發展權 B.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C.行使參與權和決策權 D.享有勞動權和受教育權
7.中國高溫合金之父——師昌緒,在長達半個世紀的科研工作中,“只問耕耘,不問名利”,把全部時間都獻給了祖國的科技事業。下列活動與師昌緒履行的政治性義務一致的是
①北京大學高明同學主動報名參軍,成為該校在校生服兵役第一人
②中國海外青年志愿者用無私奉獻精神樹立起我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
③2011年9月,中國科學家屠呦呦首次榮獲國際醫學大獎——“拉斯克獎”
④央視記者通過《新聞聯播》揭露某地政府違規用地的事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8.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這表明,我國公民平等
①享有權利 ②履行義務 ③適用法律 ④制定法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截至2011年6月底,中國網民規模達到4.85億,微博用戶爆增至1.95億:成為用戶增長最快的互聯網應用模式,“人人都是通訊社、個個都有麥克風”的時代己悄然到來。有人說,“我的微博我做主,從此我們可以不受限制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和觀點。”這一觀點
A.堅持了民主與集中的統一 B.強調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認為個人利益應與國家利益相結合 D.割裂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10.江蘇省公安廳表示,2011年9月前全省蘇牌照(公安專用牌照)取消完畢。公安車輛和普通老百姓的車輛一樣,接受法律的制約和公眾的監督。這主要體現了
A.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 B.政府要審慎用權,依法執政
C.要建立健全行政監督體系 D.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一樣的
11.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是
A.嚴格執法 B.有序參與 C.依法行政 D.敢于質詢
12.作為中國公民,我們政治生活的基本內容是
A.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義務 B.參加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
C.參與社會公共管理活動 D.關注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13.保證人民群眾依法直接行使權利,作為人民當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徑是
A.民主集中制度 B.實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C.建立健全監督制約制度 D.政府依法行政
14.在我國,政府正確決策時最重要的信息資源是
A.廣告 B.民意 C.社會輿論 D.大眾傳媒
15.國家提出,決策機關要將涉及公眾利益的各項決策進行公示,這是基于公民享有對涉及公共利益決策的
A.知情權 B.決策權 C.監督權 D.表決權
16.聽證會使決策制定更具有公開性和民主化,舉行聽證會是為了
A.民主決策 B.決策利民 C.科學決策 D.依法決策
17.近日,年僅25歲,剛剛工作三年的牟陽被提拔為湖北省宜都市紅花套鎮鎮長。此事引發了社會的廣泛質疑。對于這項人事安排,公民可以行使監督權的方式有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社會公示制度
C.專家咨詢制度 D.輿論監督制度
18.《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村民委員會產生是由村民直接提名產生候選人,然后由村民通過直接投票的形式產生的。村民直接投票選舉村委會成員
A.是村民直接行使國家權力的表現 B.是村民參與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徑
C.是加強基層政權建設的重大舉措 D.是村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前提和基礎
19.“我爸是李剛”是2010年網絡最火的流行語之一。無獨有偶,2011年7月,麗水市一女子因違法行為面對警察的詢問時,則稱“我爸爸是村長”。這些事件從一個側面反映了
A.行政機關要自覺接受人民監督 B.公民維權意識需要強化
C.公民民主法制意識需要加強 D.政府機關需要提高行政效率
20.下列做法中,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的是(  )
A.居民要求居委會定期向居民匯報工作
B.居民要求居委會對涉及有關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問題,提請居民會議討論決定
C.政府直接任命居委會成員 D.居民要求居民委員會公開財務收支情況
21.某高中生的下列行為中,屬于參與政治生活的有
①幫助居委會管理社區衛生 ②為班級患病同學捐款
③向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腦質量問題 ④在互聯網上參與交通管理問題討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政府具有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在市場經濟建設中,政府進行 。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生產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①公共服務 ②經濟調節   ③市場監管 ④政治監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為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江蘇省省委提出:要建成與富民強省目標相銜接的文化強省。為此江蘇省政府必須加強
A.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B.保障人民民主權利
C.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D.提供社會公共服務
24.2011年,山東省將開工建設山東省藝術館、山東省美術館等文化場所,同時建設11000個村文化大院,以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這體現了政府
①組織文化建設的職能 ②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③賦予人民基本的文化權利 ④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5.2011年10月25日溫家寶總理在南開中學和師生交流時說,一個領導者最重要的是要
懂得民情、民心、民意。這就要求政府
A.堅持依法執政 B.積極履行經濟建設職能
C.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D.為人民求助和投訴提供渠道
26.對人民負責原則表現在政府工作中的許多方面,其中在工作作風上的表現是
A.為人民服務 B.求真務實
C.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D.依法行政
27.“真知灼見在群眾中,新鮮經驗在群眾中,解決辦法在群眾中。”這要求政府
①堅持依法執政和科學執政 ②更好地代表人民統一行使國家權力
③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 ④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8.政府是與我們公民聯系最密切的國家機關。我們遇到困難,可以求助于政府,下列選項屬于為公民求助或投訴提供了的法律途徑的是
A.開設熱線電話 B.設立信訪部門
C.發展電子政務 D.建立行政裁決、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制度
29.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需要政府( )
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②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③擴大政府職能范圍,加強對權力機關的監督 ④認真堅持依法執政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0.權力有兩面性,為防止權力的濫用,為了確保把人民的權力用來為人民謀福利,就必須對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其關鍵是
A.進一步完善我國行政監督體系 B.加強新聞輿論和社會公眾的監督
C.加強法制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 D.建立健全對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
31.我國已初步建立了全面的行政監督體系。下列屬于對政府具有外部監督的國家機關有
①國家權力機關  ②人民政協   ③司法機關   ④審計部門和監察部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2.我國古人有一句名言:“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這句話主要強調
A.政府要履行職能 B.政府要依法執政
C.政府要接受監督 D.政府必須是廉潔的政府
33.在我國,同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相適應的政權組織形式,就是實行
A.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基層群眾自治組織
34.對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來說,實行下列哪個原則,能夠兼取民主和效率兩者之所長,
保證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
A.人民當家作主 B.民主集中制 C.提高工作效率 D.發展社會主義民主
35.人大代表與網民通過“微溥”進行交流成為今年兩會新現象。這體現了 A.人大代表密切聯系群眾 B.人大代表接受人民監督
C.人大代表行使國家權力 D.人大代表由人民產生
36.當前,我國學前教育資源短缺帶來的“入托難”困擾著許多年輕的父母。如果你是人大代表,為促進這一問題解決,你可以
A.行使立法權,制定相關法律法規 B.行使決定權,制定問題解決方案
C.行使質詢權,向幼兒園提出質詢 D.行使提案權,提出解決問題議案
37.2012年,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走過了58年的歷程,日益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無比的優越性,這一制度
①以人民代表大會為基石  ②決定了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 
③保證了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 ④保障了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8.某市政府在網上開通“百姓論壇”,規定各職能部門安排專人每天瀏覽網頁,對涉及自己部門的帖子必須在3天內給予回復,對“投訴帖”則要盡快納入調查處理程序。最近,有14個單位因沒有及時回帖而被通報批評。“百姓論壇”的開通
有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②改變了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③提供了公民利益訴求的新渠道  ④擴大了公民參與的權利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二、非選擇題。共24分。
39(16分).材料一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指出,政府要從八個方面重點抓好工作:提高宏觀調控水平,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強化農業農村發展基礎;全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大力加強文化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進步;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進一步擴大開放;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材料二 加快建立健全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行政運行機制。要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完善各類公開辦事制度和行政復議制度,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政府、監督政府,同時充分發揮新聞輿論的監督作用,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1)要抓好材料一中政府的八項工作,需要政府切實履行好哪些職能?(8分)
(2)在我國,公民行使監督權,有哪些合法的方式?( 8分)
答案:第Ⅰ卷 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5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70分。在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請將正確答案涂在答題卡上。
1.民諺“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相提并論,生動說明我國古代農業經濟的什么特點
A.以種植業為主、家畜飼養業為輔
B.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模式日益完善
C.自給自足、“男耕女織”式的經營方式
D.我國古代農業生產力主要是畜力
2.我國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關于農業的敘述,如《荀子·王制》:“凡農之道,厚(候)之為寶”。《農書·糞田之宜》:“用糞猶用藥也”。《呂氏春秋·上農》:“時至而作,竭時而止”。《齊民要術》:“麥黃種麻,麻黃種麥”。以上四則材料均反映了
A.中國古代農業根據節氣來安排農業生產
B.中國古代農業精耕細作的特點
C.中國古代農業發展尊重自然規律
D.中國古代農業注重因地制宜
3.2006年2月22日,國家郵政局發行了紀念郵票1套1枚(如右圖),以紀念在中國延續了2600年的農業稅制度的廢除。據此推斷標志著我國農業稅制度開始的是
A.戰國時期商鞅變法 B.春秋時期魯國“初稅畝”
C.秦朝按畝納稅 D.唐朝“兩稅法”
4.據統計,唐宋兩代來自北方的狀元共68名,占全國總額的61%。而元明清三代全國共有狀元194名,其中來自北方的僅26名,占全國總額的13.4%;南方狀元則有168名,占86.6%。以上數字充分說明了
A.文化發達的農耕民族取代北方游牧民族成為統一王朝的統治者
B.北方人尚武,南方人尚文
C.封建統治者在錄取人才時采取向南方傾斜的政策
D.隨著經濟重心的南移,我國的文化重心隨之南移
5.1973年,中國考古學家在新疆吐魯番發現了一件十分珍貴的緙絲腰帶。這是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一件緙絲實物。這件緙絲腰帶的年代可能是
A.西漢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6.《柳南續筆》載:“今棉之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蓋老少貴賤無不賴之。其衣被天下后世,為功殆過于蠶桑也。”據此判斷作者王應奎所處朝代應是
A.漢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7.明朝王世貞曾經說過:“凡貿易,金太貴而不便小用,且耗日多而產日少;米與錢賤而不便大用,錢近實而易偽易雜,米不能久,鈔太虛,亦復有浥爛(潮濕霉爛)。是以白金之為幣,長也。”這段話說明當時廣泛應用的貨幣是
A.黃金 B.白銀 C.紙幣 D.貝殼
8.農耕時代的中國商業與商人的命運,與政府的商業政策息息相關。以下政策中有利于商業發展的是
A.漢高祖下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辱之”
B.漢武帝“算緡”和“告緡”政策
C.中唐以后的官商分利政策
D.明武宗下令“非占商籍不許坐市廛”
9.清朝后期“處處皆關,則關關有稅”“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論官兵民人,俱發邊衛充軍”。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販運 B.抑商禁海 C.重農抑商 D.保護森林、漁業資源
10.按照人口計算工業化水平,1750年,中國與英國相差不大,與整個歐洲的水平大致相等。而到18世紀結束時,與英國的差距已經拉開,鴉片戰爭前10年,已經達到6∶25,1900年竟達到3∶100。從中國方面分析,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有
①耕織結合、自給自足的經濟結構 ②沒有產生先進生產關系的萌芽
③閉關鎖國的對外政策 ④“重農抑商”的經濟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有人說哥倫布是將美洲納入近代人類文明社會大家庭的先驅,是對人類社會的交往作出特殊貢獻的歷史人物。他這樣說的依據是
A.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結果是進步的,使美洲和世界各地聯系更加密切
B.他開辟新航路的品格是高尚的,為美洲的發現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C.他開辟新航路的目的是正義的,加快了美洲的發展
D.他開辟新航路的手段是先進的,最先發現了美洲新大陸
12.右圖所示的是世界近代史上一種著名的貿易形式,該貿易的影響不包括
A.使非洲得到迅速開發
B.促使西歐資本主義發展
C.使西歐大西洋沿岸許多城市興盛起來
D.促進了美洲的開發
13.17世紀世界上的頭號貿易強國,擁有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市場,被稱為“海上馬車夫”的國家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國 D. 荷蘭
14.“這一發現使工業幾乎徹底擺脫地方條件所規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遙遠的水力的利用成為可能。”“這一發現”是指
A.蒸汽機的發明 B.電的發明 C.蒸汽輪船的發明 D.內燃機的發明
15. 某歷史課外興趣小組要辦一期黑板報,有如下的一段宣傳材料:這個發明使人類從此開始擁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請你給宣傳材料中的“發明”添加一個合適的標題
A.信息時代的到來 B.理性時代的到來 C.蒸汽時代的到來 D.電氣時代的到來
16. 相對于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不包括
A.科學成為技術進步的最重要推動力
B.重工業成為整個工業的主導
C.英國長期占據主導地位
D.推動大企業時代的到來
17. “過去以天為單位,現在以分鐘、秒為單位;火車還教會人們守時,準時準點成為了現代生活的準則,人們開始隨身帶上一塊表,時間概念是一個全新的概念”。這說明
A.火車發明引發了技術創新的連鎖反應 B.工業革命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C.科學技術轉化為直接生產力的速度加快 D.科技發明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
18.世界市場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國際貿易的發展 B.交通運輸和通訊技術的進步
C.人口和資本的流通 D.兩次工業革命的推動
19.1851年的倫敦博覽會是英國展出最新工業成果的盛會。陳列的展品中可能有
A.鐵路設備、柴油內燃機 B.電燈泡、蒸汽織布機
C.鐵路設備、蒸汽抽水機 D.電話機、水力紡紗機
20.明代松江地區棉紡織業興盛,但鴉片戰爭后卻迅速走向衰落。衰落的后果是
A.該地區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 B.農民回歸土地,商品經濟受阻
C.農民轉為種桑養蠶 D.崇拜洋貨的風氣盛行
21.19世紀中葉以后,中國逐漸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從人類文明演進的角度看,這對中國最主要的影響是
A.清政府統治土崩瓦解 B.自然經濟迅速崩潰
C.現代化進程開始啟動 D.農民起義風起云涌
22.史學界認為,洋務運動“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依據在于
A.洋務運動打開中國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
B.洋務運動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近代海軍
C.洋務運動把西方先進生產力引入中國
D.洋務運動建立了中國近代第一個常設外交機構
23.洋務派要員在籌建輪船招商局時說:“伏查各國通商以來……中國內江外海之利,幾被洋人占盡,且海防非有輪船不能逐漸布置,必須勸民自置……藉紓商民之困,而作自強之氣。”這表明興辦此類企業的根本目的是
A.擴大中外貿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強
C.發展官督商辦企業 D.發展資本主義經濟
24.李鴻章號稱大清“裱糊匠”,他說:“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不揭破猶可敷衍一時。如一間破屋子……但裱糊匠有何術能負其責?”這表明
①對晚清頹敗的無能為力 ②以西方軍事科技維護清王朝的統治
③專制統治限制了洋務運動的發展 ④洋務運動無力回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5.我國早期的民族工業主要分布在上海、廣東、天津等沿海地區,這從客觀上反映出
A.這些地方地理位置的優越 B.清政府對近代企業的扶植政策
C.外資企業、洋務企業的刺激作用 D.民族資本主義企業自身的局限性
26. 福建省近代民族工商業的發展具有代表性。下面是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個時段福建民族工礦企業年均注冊數。其中1896-1911年對應
A.4.6個 B.3個 C. 2.6個 D. 0.55個
27.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實業救國”的理想在實踐中屢屢受挫,根源是
A.惡劣的社會環境 B.民族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
C.封建勢力的束縛 D.外國資本的擠壓
28. 創辦于1907年的寧波“正大火柴廠”,曾兩度倒閉。1913年后,該廠由在日本逗留多年,經辦過多種行業,商業經驗豐富的徐蕙生開辦,逐步走上正軌。以下對“正大火柴廠”走上正軌的客觀條件分析正確的是
A.清政府采取了發展民族工業的政策 B.寧波已取代廣州成為對外貿易中心
C.歐洲列強暫時放松了對華經濟侵略 D.徐蕙生本人有豐富的商業經營經驗
29.火花是火柴的商標,貼在火柴盒上。右面一組火花反映了中國近代民族資產階級發展工業的內在動力是
A.利潤的驅使
B.西方列強放松侵略
C.政府的大力扶持
D.振興民族的愛國之心
30.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新興的民族工業——化學工業獲得一定程度的發展。為此做出杰出貢獻、被稱為中國化學工業代表人物的是
A.范旭東 B.張謇 C.劉鴻生 D.榮德生
31.卓別林大師的《摩登時代》生動刻畫了工廠制度下機器生產對人的控制導致人類行為的失態、錯亂。關于工廠的敘述,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產生于手工工場時期 B.工業革命后出現
C.工廠制度是工業化時代最普遍的生產組織形式
D.工廠制度適應了機器大生產的要求
32.“‘公和永’……僅有絲車一百零四部,各項機械均購自意、法等國。……運用繅絲機械尚無相當人才,三廠乃延意麥登斯為工程師,指導常務且所有出口須運往外國市場……自光緒八年至十三年,營業失敗,三廠資本耗損殆盡。”這段材料表明“公和永”失敗的主要原因是
A.深受各級官吏的盤剝壓榨 B.規模較小且設備陳舊不堪
C.過分依賴外國資本主義 D.忽視了對國內市場的開拓
33.德國哲學家尼采說:“兩種最厲害的歐洲麻醉劑是烈性酒和基督教。”近代基督教在世界范圍內迅速傳播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開辟后的世界聯系 B.歐洲列強的殖民擴張
C.宗教改革的深遠影響 D.全球合作與文明交流
34.19世紀30年代,印度書店中的英文版書籍暢銷,教科書社在兩年內售出英語書籍達3.1萬冊。這表明當時
A.印度社會精英普遍接受西方教育 B.西方文化隨殖民擴張在印度傳播
C.歐洲啟蒙思想在印度影響廣泛 D.英語已成為印度人的主要語言
35.19世紀是百貨公司的世紀:“從街上望去,便宜的商品堆積如山,前面有‘大減價’的巨牌,吸引每個過路的人……這公司的各樣商品多得好像要流到門外”造成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化導致人口大量增加 B.消費觀念變化消費時代到來
C.機器生產取代手工生產 D.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第Ⅱ卷 非選擇題
二、填空題:將正確答案填寫在空格中。每空1分,總分10分。
36.兩次工業革命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二次工業革命的不同包括:
項目 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
開始時間
空間分布(國家) 各資本主義國家
動力
機器技術發明者(身份職業)
科學與技術是否相結合
起始部門 重工業
生產組織形式 工廠 大企業
三、材料解析題:閱讀題中材料,回答后面的問題。20分。
37.材料一 “徐州古豐縣,有村曰朱陳。去縣百余里,桑麻青氛氳。機梭聲札札,牛驢走紜紜。女汲澗中水,男采山上薪。縣遠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財不行商,有丁不入軍。家家守村業,頭白不出門。······”
材料二 乾隆二十五年發給中國商人的海外渡航證明書(右圖)
材料三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規定廣州是允許外商來華貿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廣州也百般限制中國人與外商接觸。政府特許的“十三行”不僅壟斷了與外商的經濟往來,還代政府出面辦理交涉事宜。
(1)材料一反映的是怎樣的生產方式?它有什么特點?(8分)
(2)材料二、三反映了清朝政府怎樣的對外政策?這種政策給中國社會帶來了怎樣的影響。(8分)
(3)這種對外政策和材料一中的生產方式有何聯系?(4分)
高一歷史參考答案
填空題
36.(10分)
項目 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
18世紀60年代 19世紀70年代
主要在英國
蒸汽 電力
工匠 科學家、工程師
否 是
輕工業/棉紡織業
三、材料解析題答題時間:90分鐘 滿分:100 命題校對:高一物理備課組
第Ⅰ卷(選擇題,共48分)
1.牛頓以天體之間普遍存在著引力為依據,運用嚴密的邏輯推理,建立了萬有引力定律。在創建萬有引力定律的過程中,牛頓( )
A.接受了胡克等科學家關于“吸引力與兩中心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
B.根據地球上一切物體都以相同加速度下落的事實,得出物體受地球的引力與其質量成正比,即Fm的結論
C.根據Fm和牛頓第三定律,進而得出Fm1m2
D.根據大量實驗數據得出了比例系數G的大小
2.同步衛星是指相對于地面不動的人造地球衛星( )
A.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點的正上方,且離地心的距離可按需要選擇不同值
B.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點的正上方,但離地心的距離是一定的
C.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但離地心的距離可按需要選擇不同值
D.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且離地心的距離是一定的
3.當今的科技發展迅猛,我們設想,如果地球是個理想的球體,沿地球的南北方向修一條平直的閉合高速公路,一輛性能很好的汽車在這條高速公路上可以一直加速下去,并且忽略空氣阻力,那么這輛汽車的最終速度 ( )
A.與飛機速度相當 B.小于“神舟”六號飛船的速度
C.可以達到7.9km/s D.無法預測
4.地球同步衛星到地心的距離r可由r3=求出.已知式中a的單位是m,b的單位是s,c的單位是m/s2,則( )
A.a是地球半徑,b是地球自轉的周期,c是地球表面處的重力加速度
B.a是地球半徑,b是同步衛星繞地心運動的周期,c是同步衛星的加速度
C.a是赤道周長,b是地球自轉的周期,c是同步衛星的加速度
D.a是地球半徑,b是同步衛星繞地心運動的周期,c是地球表面處的重力加速度
5.在討論地球潮汐成因時,地球繞太陽運行軌道與月球繞地球運行軌道可視為圓軌道。已知太陽質量約為月球質量的2.7×107倍,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半徑約為月球繞地球運行的軌道半徑的400倍。關于太陽和月球對地球上相同質量海水的引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太陽引力與月球引力相差不大
B.太陽引力大于月球引力
C.月球對不同區域海水的吸引力大小有差異
D.月球對不同區域海水的吸引力大小相等
6.游樂場中的一種滑梯如圖所示。小朋友從軌道頂端由靜止開始下滑,沿水平軌道滑動了一段距離后停下來,則( )
A.下滑過程中支持力對小朋友做功
B.下滑過程中小朋友的重力勢能增加
C.整個運動過程中小朋友的機械能守恒
D.在水平面滑動過程中摩擦力對小朋友做負功
7.汽車上坡時,司機必須換檔,其目的是( )
A.減小速度,得到較小的牽引力 B.增大速度,得到較小的牽引力
C.減小速度,得到較大的牽引力 D.增大速度,得到較大的牽引力
8.一物體沿固定斜面從靜止開始向下運動,經過時間t0滑至斜面底端.已知在物體運動過程中物體所受的摩擦力恒定.若用F、v、s和E分別表示該物體所受的合力、物體的速度、位移和機械能,則下列圖象中可能正確的是( )
9.運動員跳傘將經歷加速下降和減速下降兩個過程,將人和傘看成一個系統,在這兩個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阻力對系統始終做負功 B.系統受到的合外力始終向下
C.重力做功使系統的重力勢能增加 D.任意相等的時間內重力做的功相等
10.質量為m的小球,從離桌面H高處由靜止下落,桌面離地面高度為h,如圖所示,若以桌面為參考平面,那么小球落地時的重力勢能及整個下落過程中重力勢能的變化分別是( )
A.mgh,減少mg(H﹣h ) B.mgh,增加mg(H+h)
C.﹣mgh,增加mg(H﹣h) D.﹣mgh,減少mg(H+h)
11.如圖所示,完全相同的金屬球A和B帶等量異種電荷,中間連著一個輕質絕緣彈簧,放光滑絕緣的水平面上,平衡時彈簧壓縮量為x0,現將不帶電的與A、B完全相同的金屬球C與A球接觸一下,然后拿走,重新平衡后,彈簧的壓縮量為x,則( )
A. B. C. D.
12.如圖一很長的、不可伸長的柔軟輕繩跨過光滑定滑輪,繩兩端各系一小球a和b.a球質量為m,靜置于地面;b球質量為3m,用手托往,高度為h,此時輕繩剛好伸直.從靜止開始釋放b后,a可能達到的最大高度為 ( )
A.h B.1.5h C.1.75h D.2.5h
第Ⅱ卷(解答題,共52分)
二、實驗題(共14分)
13.在《探究功與物體速度變化關系》的實驗中,甲、乙兩位同學的實驗操作均正確。甲同學根據實驗數據作出了功和速度的關系圖線,即圖,如圖甲,并由此圖線得出“功與速度的平方一定成正比”的結論。乙同學根據實驗數據作出了功與速度平方的關系圖線,即圖,如圖乙,并由此也得出“功與速度的平方一定成正比”的結論。關于甲、乙兩位同學的分析,你的評價是( )
A.甲的分析不正確,乙的分析正確
B.甲的分析正確,乙的分析不正確
C.甲和乙的分析都正確
D.甲和乙的分析都不正確
14.在用自由落體運動做“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中,用天平稱得重物的質量為,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某同學通過正確的實驗操作得到了一條理想的紙帶。紙帶上打出的點如圖所示(紙帶上的O點是第一個打印點,A、B、C、D、E分別是每打兩個點的時間作為計時單位取的記數點,圖中數據單位為毫米),已知當地的重力加速度。選擇B點為初始點,D點為終點,則從打下B點到打下D點的過程中,重物的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J;重物動能的增加量為J;但實驗中總存在△Ep △Ek(填:小于、等于、大于)。(取3位有效數字)
三、解答題(共38分,要求答題時有必要的過程和文字說明,字跡清晰,格式規范,按照題目所給的數據和符號解答)
15.(12分)飛船以a=g/2的加速度勻加速上升,用彈簧秤測得質量為10 kg的物體重為75 N.求飛船所處位置距地面高度為多少?(地球半徑為6400 km, g=10 m/s2)
16.(12分)如圖所示,光滑弧形軌道與半徑為r的光滑圓軌道相連,固定在同一個豎直面內。將一只質量為m的小球由圓弧軌道上離水平面某一高度處無初速釋放。為使小球在沿圓軌道運動時始終不離開軌道,這個高度h的取值范圍如何?
17.(14分)取距地球無窮遠處物體的重力勢能為零,則地球周圍物體的重力勢能的表達式為:,其中G為萬有引力常量,M為地球的質量,m為物體的質量,r為物體到地心的距離,地球半徑R=6400k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試計算:
(1)質量為1×103kg的衛星繞地表飛行,其總機械能為多大?
(2)再補充多少能量可使它脫離地球的引力?答題時間:90分鐘 滿分:100 命題人:高一備課組
第Ⅰ卷(共6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1個選項,共20題,每題3分,共60分)
1、化學與以節能減排為基礎的低碳經濟密切相關。下列做法違背發展低碳經濟的是
A.城市采用分質供水,收集雨水進行綜合利用
B.大力發展汽車產業,鼓勵市民購買家用汽車
C.推廣煤的氣化、液化技術,提供清潔高效燃料
D.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氫能、核能等能源
2、原子數相同、電子總數相同的粒子,互稱為等電子體。硼元素可形成三個等電子體陰離子:BO2-、BC25-和BN2n-,則BN2n-中的n值為
A.1   B.2   C.3   D.4
3、俄羅斯杜布納核研究所和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實驗室的科學家在2004年2月的美國《物理評論》雜志上發表文章宣布, 他們新合成了元素周期表上的第115號和第113號元素。科學家在利用回旋加速器進行的實驗中,用具有20個質子的鈣元素的同位素反復轟擊含95個質子的镅元素,結果4次成功制成4個第115號元素的原子。這4個原子在生成數微秒后衰變成第113號元素。前者的一種核素為289155X。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115號元素衰變成113號元素是化學變化 
B.核素289155X中中子數與質子數之差為174
C.113號元素最高正價應為+3     
D.115號與113號元素的原子質量比為115:113
4、 K35ClO3與K37Cl在酸性溶液中反應生成氯氣,則該氯氣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A.70.7      B.70.2     C.72     D.73.3
5、下列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①酸性:H3PO4 > H2SO4 > HClO4     ②熱穩定性:H2O > HF > H2S  
  ③原子半徑:Na>Mg>O      ④還原性:F-> Cl-> S2- 
  ⑤結合H+的能力:OH->CH3COO->Cl-
  A.③⑤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⑤
6、目前,人類已經發現的非金屬元素除稀有氣體元素外共有16種,下列對這16種非金屬元素的判斷不正確的是
  ①都是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都大于3  ②單質在反應中都只能作氧化劑
  ③對應的含氧酸都是強酸。  ④氫化物常溫下都是氣態,所以又叫氣態氫化物
  ⑤氣態氧化物與水反應都不會再生成氣體
  A.全部      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②③④    D.只有①②④⑤
7、A、B、C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B、C同周期,A與B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等于C的質子數,A的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的2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大小:A<B<C
  B.A、B、C三種元素的非金屬性:A>B>C
  C.B形成的化合物只能含有共價鍵
  D.A與C所形成的分子可能是非極性分子
8、X、Y、Z、W、R是5種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數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Y原子是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的3倍,Z、W、R處于同一周期,R與Y處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電子數之和與Y、R原子的核外電子數之和相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元素Y、Z、W具有相同電子層結構的離子,其半徑依次增大
  B.元素X不能與元素Y形成化合物X2Y2
C.元素Y、R分別與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熱穩定性:XmY>XmR
 D.元素W、R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強酸
9、下列變化過程中,無化學鍵斷裂或生成的是
  A.石墨轉化為金剛石  B.NaCl晶體溶于水  C.干冰升華   D.HCl溶于水
10、甲醇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中將甲醇蒸氣轉化為氫氣的兩種反應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  △H1= + 49.0 kJ·mol -1
   ②CH3OH(g)+1/2O2(g)=CO2(g)+2H2(g)  △H2=-192.9 kJ·mol -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②中的能量變化如右圖所示,則△H2= E1-E3
     
  B.CH3OH的燃燒熱△H=-192.9 kJ·mol -1 
 C.H2燃燒能放出大量的熱,故CH3OH轉變成H2的過程必須吸收能量
 D.根據②推知:在 25℃,101 kPa時,1mol CH3OH(g)燃燒生成CO2和H2O(l)放出的熱量應大于192.9 kJ
11、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中,正確的是:
  A.甲烷的標準燃燒熱為-890.3kJ·mol-1,則甲烷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
   CH4(g)+2O2(g)=CO2(g)+2H2O(g)   △H=-890.3kJ·mol-1
  B.500℃、30MPa下,將0.5molN2和1.5mol H2置于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生成NH3(g),放熱19.3kJ,其熱化學方程式為:
N2(g)+3H2(g) 2NH3(g)   △H=-38.6kJ·mol-1
C.氯化鎂溶液與氨水反應:Mg2++2OH-=Mg(OH)2↓
D.氧化鋁溶于NaOH溶液:Al2O3+2OH-=2AlO2-+H2O
12、對于反應2SO2(g)+O2(g) 2SO3(g)能增大正反應速率的措施是
A.通入大量O2  B.增大容器容積 C.移去部分SO3 D.降低體系溫度
13、NaBH4/H2O2燃料電池(DBFC)的結構如下圖,有關該電池的說法正確的是
A.電極B是燃料電池的負極
  B.電池的電極A反應為:BH4-+8OH--8e-===BO2-+6H2O
  C.放電過程中,Na+從正極區向負極區遷移
 D.在電池反應中每消耗1 L 6 mol/L H2O2溶液,理論上流過電路中的電子為6NA個
14、甲醇-空氣燃料電池(DMFC)是一種高效能、輕污染的車載電池,其工作原理如下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H +從正極區通過交換膜移向負極區
 B.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CH3OH(l) + H2O(l)-6e-=CO2(g) + 6H +
 C.d導出的是CO2
  D.圖中b、c分別是O2、甲醇
15、據報道,我國擁有完全自主產權的氫氧燃料電池車將在北京奧運會期間為運動員提供腺務。某種氫氧燃料電池的電解液為KOH溶液,下列有關該電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正極反應式為:O2+2H2O+4e-=4OH-
 B.工作一段時間后,電解液中KOH的物質的量不變
 C.該燃料電池的總反應方程式為:2H2+O2=2H2O
 D.用該電池電解CuCl2溶液,產生2.24 L Cl2(標準狀況)時,有0.1 mol電子轉移
16、100mL濃度為2mol/L的鹽酸跟過量的鋅片反應,為加快反應速率,又不影響生成的氫氣的總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適量的6mol/L的鹽酸      B.加入數滴氯化銅溶液
 C.加入適量蒸餾水          D.加入適量的氯化鈉溶液
17、對可逆反應4NH3(g)+5O2(g) 4NO(g) + 6H2O(g),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平衡時,v正(O2)=v逆(O2)必成立
 B.關系式5v正(O2)=4v正(NO)總成立
 C.用上述四種物質NH3、O2、NO、H2O表示的正反應速率的數值中,v正(H2O)最小
 D.若投入4 mol NH3和5 mol O2,通過控制外界條件,必能生成4 mol NO
18、一定條件下,在密閉容器中,能表示反應X(g) + 2Y(g) 2Z(g)一定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是:
  ①X、Y、Z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 : 2 : 2  ②X、Y、Z的濃度不再發生變化
  ③容器中的壓強不再發生變化   ④單位時間內生成n mol Z,同時生成2n mol Y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9、向反應器充入1mol N2和3mol H2,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N2(g)+3H2(g)2NH3(g),平衡時測得N2的轉化率為12%,則在相同溫度和壓強下,平衡時混合氣體的體積是反應前的
A.94%        B.92%       C.88%       D.76%
20、在373K時,把0.5摩N2O4氣體通入為5升的真空密閉容器中,立即出現棕色,反應進行到2秒時,NO2的濃度為0.02摩/升,在60秒時,體系已達平衡,此時容器內壓強為開始時的1.6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前2秒,以N2O4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度為0.01摩/升·秒
  B.在2秒時體系內壓強為開始時壓強的1.1倍
C.在平衡體系內含N2O40.25摩
  D.平衡時, N2O4的轉化率為40%
第Ⅱ卷 (共40分)
二、填空題
21.通常人們把拆開1 mol某化學鍵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該化學鍵的鍵能。鍵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學鍵的強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學反應的反應熱(ΔH),化學反應的反應熱等于反應中斷裂舊化學鍵的鍵能之和與反應中形成新化學鍵的鍵能之和的差。
化學鍵 Si-O Si-Cl H-H H-Cl Si-Si Si-C
鍵能/kJ·mol-1 460 360 436 431 176 347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Si、SiC、SiO2熔化時必須斷裂所含化學鍵, 比較下列兩組物質的熔點高低(填“>”或“<”): SiC_____Si,Si _____ SiO2
(2)工業上高純硅可通過下列反應制取:
SiCl4(g)+2H2 (g) ===Si(s)+4HCl(g),
則2 mol H2生成高純硅需_____ (填“吸收”或“放出”)能量_____ kJ。
(3)已知硅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Si(s)+O2(g)===SiO2(s) ΔH=-989.2kJ·mol-1,
則O=O鍵鍵能為_____________。
22.能源短缺是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而“原子經濟”就是反應物的原子全部轉化為期望的最終產物。甲醇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具有廣泛的開發和應用前景。
(1)工業上一般采用下列兩種反應合成甲醇:
反應I: CO(g) + 2H2(g) CH3OH(g) ΔH1
反應II: CO2(g) + 3H2(g) CH3OH(g) + H2O(g) ΔH2
① 上述反應符合“原子經濟”原則的是 (填“I”或“Ⅱ”)。
②某溫度下,將2 mol CO和6 mol H2充入2L的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達到平衡后,測得c(CO)= 0.2 mol/L,則H2的轉化率為 。
(2)已知在常溫常壓下:
① 2CH3OH(l) + 3O2(g) = 2CO2(g) + 4H2O(g) ΔH = -1275.6 kJ/mol
② 2CO (g)+ O2(g) = 2CO2(g) ΔH = -566.0 kJ/mol
③ H2O(g) = H2O(l) ΔH = -44.0 kJ/mol
請計算1 mol甲醇不完全燃燒生成1 mol一氧化碳和液態水放出的熱量為
23.某溫度時,把1molN2O4氣體通入體積為5L的真空密閉容器中,立即出現棕色,反應進行4s時NO2的濃度為0.04mol/L,再經過一定時間后,反應到達平衡,這時容器內壓強為開始時的1.6倍。
(1)、前4s中以N2O4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度為 mol/L·s
(2)、在4s時容器內的壓強為開始時的 倍
(3)、在平衡時容器內含N2O4 mol
(4)、在平衡時容器內NO2的濃度為 mol/L
(5)、N2O4的轉化率為
24.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圖所示,期中T所處的周期序數與主族序數相等,請回答下列問題:
(1)T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
(2)元素的非金屬性為(原子的得電子能力):Q W(填“強于”或“弱于”)。
(3)W的單質與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濃溶液共熱能發生反應,生成兩種物質,其中一種是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原子序數比R多1的元素是一種氫化物能分解為它的另一種氫化物,此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5)R有多種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對分子質量最小。在一定條件下,2L的甲氣體與0.5L的氧氣相混合,若該混合氣體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沒有氣體殘留,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鹽的化學式是 。
(6)在298K下,Q、T的單質各1mol完全燃燒,分別放出熱量akJ和bkJ。又知一定條件下,T的單質能將Q從它的最高價氧化物中置換出來,若此置換反應生成3molQ的單質,則該反應在298K下的= (注:題中所設單質均為最穩定單質)。
25.已知X+、Y3+、Z-、W2-是短周期元素X、Y、Z、W形成的離子,下圖中的甲、乙、丙均是由上述四種離子中的兩種組成的化合物。
回答下列問題:
(1)通常狀況下,Z的單質是一種黃綠色氣體,工業上常用電解溶液C的方法制備該單質,制備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2)①甲的化學式是 ,乙的化學式可能是 (寫一種即可)
②若W2-和Z-具有相同電子層結構,則乙的電子式是 。
(3)Y單質可用來制造Y—空氣燃料電池,該電池通常以溶液C或氫氧化鉀溶液為電解質溶液,通入空氣的電極為正極。
①若以溶液C為電解質溶液時,正極的反應式為 。
②若以氫氧化鉀溶液為電解質溶液時,電池的總反應式為 。
2011—2012學年度下學期期中考試高一年級化學科試卷
參考答案
24、(1) (2)弱于
(3)S + 2H2SO4(濃) 3SO2↑+ 2H2O
(4)2H2O2 MnO22H2O + O2↑(或其他合理答案)
(5)NaNO2
(6)(3a – 4b)KJ/mol
25.(14分,每空2分)
(1)2NaCl+2H2OH2↑+Cl2↑+2NaOH
(2)①AlCl3 Na2S或Na2O

(3)①O2+2H2 O +4e-=4OH- ②4Al+3O2+4KOH=4KAlO2+2H2O
高溫東北育才學校2011-2012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英語試題
答題時間:120分鐘 滿分:150分
命題人:高一英語備課組 校對人:高一英語備課組
第I卷
第一部分 聽力理解
第一節(共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7.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后,你都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1. What does the man mean
A. The woman must complete a form first.
B. The woman’s application was lost in the fields.
C. The woman’s not suitable for the job.
2. Which dress does the man like
A. The red one. B. The white one. C. The purple one.
3. What subjects does the woman like best
A. Maths and Geography. B. Maths and English. C. Chinese and English.
4. Which class will the woman take at 2:00 pm
A. History. B. Physics. C. Chemistry.
5.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woman visited the Sydney Opera House.
B. The woman has been to America recently.
C. The woman likes beautiful buildings.
第二節(共15小題;每題1.5分,滿分22.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每小題5秒鐘;聽完后,各小題將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題。
6.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the police station. B. In the customs office. C. In the tourists center.
7.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woman’s trip
A.Visiting her parents. B. Returning to her hometown. C. Attending a conference.
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題。
8. What would the woman like to eat
A. A sandwich. B. Fried rice. C. Pizza.
9. What drink will the man buy
A.A Coke. B. A hot coffee. C. An orange juice.
10. How much money does the woman give the man
A. 2. B. 3. C. 5.
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題。
11.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Husband and wife. B. Friends. C. Teacher and student.
12. What’s wrong with Tom
A. He felt sick.
B. He felt upset for his behavior.
C. He didn’t know what to do with his CD player.
13. What can we know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om stole a CD player.
B. The CD player belonged to Jenny.
C. Tom didn’t follow Jenny’s suggestion.
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6題。
14. How many girl children does the family have altogether
A. Five B. Nine. C. Four.
15. What was the woman’s childhood like
A. Quarrelsome and free. B. Poor but happy. C. Rich but unhappy.
1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bout her wealthy cousins
A. They had to behave themselves and did not have so much freedom.
B. They envied her way of life.
C. They were living in a huge family.
聽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題。
第二部分 英語知識運用
第一節 單項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從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并在答題紙上將該項涂黑。
21. Let us suppose that you are in position of parent. Would you allow your child to do such a thing
A.a;a B.a;the C.the;a D.the;the
22. Nowadays,more film stars ____________to be difficult to work with.
A.say B.have said C.are said D.were said
23. Fifty percent of my time___ spent in working.
A. is B. are C. is being D. are being
24. China replaced Japan in 2010 as No. 2 economy, _____ China’s continuing rise i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nfluences.
A. reflecting B. reflected C. having reflected D. to have reflected
25. Sara is a famous singer reaching a wide audience, I should also like to be.
A. what B. that C. which D. whom
26. ---Have you accomplished the article the editor asked you to adapt
---- Yes, I it the other day.
A. finished B. have finished C. had finished D. would finish
27. Tom pretended ______ it, but in fact,he knew it very well.
A. not listen to B. not to hear about
C. not to have heard about D. not to be listening to
28. After the adjustment of national holidays, many people put up Internet postings(帖子),90 percent_______ voiced support.
A.of which B.of whom C.of them D.among them
29. I was giving a talk to a large group of people, the same talk I to half a dozen other groups.
A. am giving B. was giving C. have given D. had given
30. __________ on the small island, the tower has been seriously damaged by the sea water.
A. Being lain B. Lain C. Being located D. Located
31. _______ there is no law stating how you may dress, not all fashions are respectable.
A.Because B.Since C.While D.Unless
32. The Regent’s Park is ______ attractive in spring and autumn, for the weather in both seasons is pleasant.
A. mostly B. hardly C. merely D. equally
33. The chairman asked me to ______ the report, because he didn't want to speak for too long at this meeting.
A.cut out B.cut away C.cut off D.cut down
34. Your work experience is a big ____ in the job market but your poor eyesight will limit your choices.
A. benefit B. condition C. promise D. advantage
35. —I’d rather have some fresh juice,if you don’t mind.
—________.
A.No.you’d better not B.Not at all,anything you want
C.Thank you all the same D.Yes,but not good
第二節 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30分)
閱讀下面短文,從短文后各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并在答題紙上將該項涂黑。
When I was a puppy, I entertained you and made you laugh. Whenever I was "bad", you'd 36 me and ask, "How could you "一but then you'd relent(變溫和),and 37 me over for a belly rub.
My housetraining took a little longer than 38 , because you were terribly busy, but we 39 on that together. We went for long walks in the park and 40 rides in the suburbs. We stopped for ice cream. I took long naps(小睡)in the sun waiting for you to come home at the 41 of the day.
42 . you began spending more time at work and on your career, and more time 43 a human mate. Eventually, you fell in love. She, now your wife, is not a "dog-person", but still I was 44 because you were happy.
Then the human babies came 45 and I shared your excitement. I was 46 by their pinkness, how they smelled, and I wanted to mother them too. Your wife was 47 I would hurt them. But nevertheless, 48 they began to grow, I became their friend. I loved them and they loved me.
Then you didn't want me 49 . You had a better job in a new city. The apartment building in which you were living didn't 50 pets. You told your wife that it was the dog pound(動物收容所)that was suitable for me.
I was excited about the car ride until we arrived at the dog pound. It smelled of dogs and cats, of fear and 51 .You filled out the paperwork and said, "I know you will find a good home for her." They shrugged and gave you a pained look. The children were in 52 as they waved me goodbye.
Is it better to live with hope or without hope Sometimes when I hear human 53 , I think it is you, or perhaps another human who will love me. It 54 is. Then I feel terrible. Visitors are only interested in puppy dogs, not old-timers like me.
My beloved 55 , I will think of you and wait for you forever. I hope you receive more loyalty(忠誠)from your family than I showed to you.
36. A. praise B. question C. scold D. touch
37. A. throw B. roll C. catch D. chase
38. A. ever B. expected C. before D. necessary
39. A. turned B. focused C. moved D. worked
40. A. car B. truck C. horse D. dog
41.A. beginning B. middle C. end D. time
42. A. Generally B. Fortunately C. Hopefully D. Gradually
43. A. working with B. searching for C. dealing with D. asking after
44. A. happy B. disappointed C. sad D. relaxed
45. A. round B. over C. along D. on
46. A. fascinated B. shocked C. astonished D. embarrassed
47. A. sure B. aware C. informed D. afraid
48. A. as B. because C. before D. though
49. A. anyway B. anyhow C. somewhat D. anymore
50. A. receive B. forbid C. allow D. need
51.A. excitement B. warmth C. homelessness D. wilderness
52. A. danger B. terror C. tears D. hopes
53. A. sounds B. footsteps C. songs D. talks
54. A. always B. sometimes C. seldom D. never
55. A. master B. visitor C. friend D. companion
第三部分 閱讀理解(共2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第一節(共15題;每小題2分,滿分30分)
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 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A
Just six days after Rankin first attended Congress in 1917,American President Wilson called for a vote to go to war against Germany, as German submarines(潛水艇)attacked American ships during World War I. When Jeanette was called upon to vote,she said,“I want to stand by my country, buy I cannot vote for war. I vote no.” Forty-nine other congress members also voted no, but she was the person who was criticized most. Newspapers said her decision came from weakness and she was anti-American.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Japanese warplanes attacked the American base at Pearl Harbor in 1941. The time came again for the US Congress members to vote for or against going to war. Everyone was waiting for Jeanette Rankin to vote, who rose and said, “As a woman, I can’t go to war, so I refuse to send anyone else.” Out of 471 members, she was the only member who voted against war. After that, she received thousands of letters. Most people criticized her, but some praised her for her courage.
Shortly before she died in 1973, she was asked if she regretted voting “no” to the two wars. “Never. ”she answered. “If you are against war, you’re against war regardless of what happens.”
Today, in the US Congress Building,there is a statue of Jeanette Rankin. On the base of the statue are her words: “I cannot vote for war.”
56. Jeanette Rankin decided to run for the US Congress because .
A. She wanted to become famous throughout the USA
B. She hated war and would vote against war.
C. She wanted to help more women and children
D. She was a born politician
57. Which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Jeannette was the only member to vote no to the two wars.
B. Jeannette voted no to the wars because she was weak.
C. Everyone in the USA hated her when she voted no to the war against Japan.
D. Jeanette believed that no war was right.
58.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tell that Jeanette Rankin was .
A. full of courage B. Very fair
C. Very intelligent D. very stubborn.
59. The American people remember Jeanette Rankin mainly for .
A. her fighting for women’s rights
B. her being the first American woman Congress member
C. her fighting against war
D. her efforts to help women get the voting right
B
A group of eight public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Massachusetts, aged l5 to l7, designed and ran their own school within a school. They named their practice the Independent Project. They represented the usual range: two were close to dropping out before they started the project, while others were honors students.
Their guidance teacher was their adviser, consulting with them when the group encountered difficulties. Though they sought advice from English, math and science teachers, they were responsible for monitoring one another’s work and giving one another feedback. There were no grades, but at the end of the term, the students wrote evaluations of their classmates.
The students also designed their own course. In addition to some regular courses, they each took on an ‘individual project’, learning to play the piano or to cook, writing a novel or making a video about domestic(國內的) violence. At the end of the term, they performed their new skills in front of the entire school. The last part of their self - designed course was to do a ‘collective project’ that had social significance. Because they felt the whole experience had been so life – changing, they ended up making a film showing how other students could start and run their own schools.
The project was a success. After returning to their traditional study, the students have high motivation and are doing well. One student who had failed all of his previous math courses spent three weeks teaching the others about probability. The lesson learned here is that if students are given the opportunity to take control or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ir own learning they will become more accomplished, more engaged and more knowledgeable.
The students in the project are remarkable because they demonstrate the kinds of learning and personal growth that are possible when teenagers feel ownership of their high school experience,learn things that matter to them and learn together.
6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 Some students might drop out of high school.
B. The teachers monitored the students’ homework.
C.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solved all their problems.
D. The teachers evaluate the students’ performances.
61. The students involved in the Independent Project .
A. didn’t need to learn common lessons
B. tended to escape from the whole society
C. were unwilling to share their experiences
D. focused on self-study and working together
62. The project made the students outstanding because .
A. they are unusually talented B. they have better backgrounds
C. they have supportive teachers D. they are owners of their education
C
For six hours we shot through the landscape of the Karoo desert in South Africa. Just rocks and sand and baking sun. Knowing our journey was ending, Daniel and I just wanted to remember all we had seen and done. He used a camera. I used words. I had already finished three notebooks and was into the fourth, a beautiful leather notebook I'd bought in a market in Mozambique.
Southern Africa was full of stories and visions. We were almost drunk on sensations: the roaring of the water at Victoria Falls, the impossible silence of the Okavango Delta in Botswana. And then the other things: dogs in the streets, whole families in Soweto living in one room, a kilometer from clean water.
As we drove towards the setting sun, quietness fell over us. The road was empty -- we hadn't seen another car for hours. And as I drove, something caught my eye, something moving next to me. I glanced in the mirror of the car; I glanced sideways to the right, and that was when I saw them. Next to us, by the side of the road, thirty, forty wild horses were racing the car, a cloud of dust rising behind them -- brown, muscular horses almost close enough to touch them, to smell their hot breath. I didn't know how long they had been there next to us.
I shouted to Dan: "Look!", but he was in a deep sleep, his camera lying useless by his feet.
They raced the car for a few seconds, then disappeared far behind us, a memory of heroic forms in the red landscape. When Daniel woke up an hour later I told him what had happened.
"Wild horses " he said. "Why didn't you wake me up "
"I tried. But they were gone after a few seconds."
"Are you sure you didn't dream it "
"You were the one who was sleeping!"
'Typical, he said. "The best photos are the ones we never take."
We checked into a dusty hotel and slept the sleep of the dead.
63. During their journey in Africa, the two travelers________
A. made friends with local residents
B. complained about the poor living conditions
C. enjoyed the sunset in the Karoo desert most
D. recorded their experiences in different ways
64. What does the phrase "heroic forms" in Paragraph 4 refer to
A. Racing cars. B. Wild horses. C. Eye-catching locals. D. Running dogs.
65. What did Daniel think when he woke up and was told what had happened
A. He always missed out on the best thing. B. He had already taken beautiful pictures.
C. A sound sleep was more important. D. The next trip would be better.
66. 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A. How to view wildlife in Africa. B. Running into wildlife in Africa.
C. Tourist attractions in southern Africa. D. Possible dangers of traveling in the desert.
D
Trying to leave work at the office is proving to be a challenge for many British workers, with research showing that heavy workloads,conflicts and bosses all make an appearance in dreams.
Work-related issues are the number one topic featuring in dreams,with colleagues invading shut-eye time more than celebrities.More than 20 per cent surveyed admitted that they regularly dream about their boss.One in three dreams about work when they are stressed in their job and a quarter stated that they dream about a colleague if there was a conflict with them earlier that day.
Of the 2,000 people surveyed, 20 per cent dreamed more if they were under pressure or stressed.The research found that the average person dreams most nights,with only 12 per cent saying they never dream.However, dreams often leave people confused,with 52 per cent saying they do not make sense and 60 per cent wishing they could know what they mean.
Commenting on the survey carried out by One Poll for Premier Inn hotels,dreams expert Davina MacKail said, “Whether we are asleep or awake, a problem with a colleague or stress at work can really affect us.More than half of the nation stated that their dreams don’t make sense so I have worked with Premier Inn to make a Dream Dictionary to help dreamers to understand why they dream what they do and what those dreams mean.”
A spokesman for Premier Inn said:“It is really important to try to unwind after a hard day at work but that is easier said than done if something is playing on your mind.”
67.It’s hard for the workers to leave work because they often .
A.spend the night in their offices B . sleep with office issues in mind
C.have very long office hours D. have dreams during their work
68.What can we infer about the British workers
A.Most of their dreams are work-related.
B.Some of them dream about work every night.
C.They dream of their colleagues more than their boss.
D.Their dreams involve work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69.The survey shows that most people .
A.dream more under pressure B.never dream at all
C.don’t understand their dreams D.interpret their dreams well
70.Davina MacKail expects people to use his Dream Dictionary when they .
A.have had a dream B.want to prevent dreams
C.feel stressed and need relaxation D.do research about dreams
第二節(共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10分)
根據短文內容,從短文后的選項中選出能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選項中有兩項為多余選項。
溫馨提示:請把答案寫在答題紙上。
__71___ .Being angry doesn’t really solve much, but what people do when they feel angry is important. The goal is to calm down and try to solve what is bothering you. This is hard for some kids and adults, too. Instead of calming down, some kids might keep getting more and more upset until they explode like a volcano!
__72___ .Their anger might be so strong that they lose control of their temper. They may act in ways unacceptable and hurtful. People may say that someone has trouble controlling their temper.
__73___ Some kids might get so angry that they scream at their parents, break something, or even worse , hit their brothers or sisters._74____ .However, it’s not OK for a kid to do any of those things .Kids don’t want to act in this way , but sometimes angry feelings can be hard to manage. So what to do
Well, the good news is that kids don’t just have to keep making the same mistakes over and over again.__75___ .Imagine your temper as a puppy inside you that needs some training. The puppy is not bad ---- it will probably turn out a great dog. It just needs to learn some rules because, right now, that puppy is causing some problems to you.
A. You can train you temper.
B.You don’t want to cause trouble.
C. Kids should be allowed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even angry ones.
D. Everybody gets angry sometimes.
E. In fact, they usually mean that a kid behaves badly when feeling angry.
F. Instead of thinking of the person you’re angry with, think of something else.
G. Some kids get angry more often or more easily than some other kids.
第二卷(共二部分,共35分)
第一節 短文改錯(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下面短文中共有10處錯誤,錯誤涉及一個單詞的增加、刪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詞處加一個漏詞符號(∧),并在此符號下面寫出該加的詞。
刪除:把多余的詞用斜線(\)劃掉。
修改:在錯的詞下劃一橫線,并在該詞下面寫出修改后的詞。
注意:1.每處錯誤及其修改均僅限一詞;
只允許修改10處,多者(從第11處起)不計分
My hobby is reading.I like reading novels, newspapers, magazines and so on.When I was 9
year old.I caught bad cold.I have to stay at home for several weeks.My mother bought to me some novels.Soon I was attracting by the stories.Since then I have made use of any time to read.And reading does give me many help.Recently, I have surfed the Internet at home, on that I’ve found that many students like read as I do.We exchange our reading experience online but we become good friends.Reading brings me all happiness and friendship.
第二節 書面表達(滿分25分)
近些年來,一些中學把電子設備iPad引進了課堂,用iPad下載教材代替傳統教材,并輔助教學活動。請您根據以下要點給自己的英文博客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周圍同學對此現象的看法,并發表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注意:詞數100-120左右;文章開頭已給出,不計入總詞數。
In some middle schools, iPads are introduced into classrooms to replace traditional textbooks and assist teachers as well as student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語參考答案
短文改錯:
My hobby is reading.I like reading novels, newspapers, magazines and so on.When I was 9
year old.I caught ∧bad cold.I have to stay at home for several weeks.My mother bought to
years a had to刪
me some novels.Soon I was attracting by the stories.Since then I have made use of any time to
attracted
read.And reading does give me many help.Recently, I have surfed the Internet at home, on
much
that I’ve found that many students like read as I do.We exchange our reading experience online
which reading
but we become good friends.Reading brings me all happiness and friendship.
and both
寫作:
In some middle schools, iPads are introduced into classrooms to replace traditional textbooks and assist teachers as well as student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us students, w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toward this phenomenon. Some of us hold the view that it’s a better way to save paper, which definitely does good to environment protection. Moreover, using iPads brings us efficiency and convenience.
However, others tend to believe that iPad costs so much money that not everyone can afford it. Besides, if we spend large quantities of time playing games on it, there is a high risk of being addicted to it, which of course will have bad impact on study.
As for me, I’m in favor of using iPad for we can search for abundant information which can’t be found in traditional textbooks. Of course, every bean has its black. Therefore, it’s a matter of how we can use it properly, not whether we should use it.答題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
命題人、校對人:高一地理備課組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的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涂寫在答題卡上。每小題2分,共35小題,70分)
讀“人口出生率與死亡率統計圖”,回答1~3題。
1.圖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國家人口增長符合歐洲發達國家現狀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歐洲某國法律規定:對獨身者收取高達自身收入5%至10%的稅費。其初衷是
A.鼓勵生育 B.抑制人口快速增長
C.以稅養老 D.平衡人口性別差異
3.①比②人口死亡率高的原因是
A.生活水平高 B.環境污染嚴重
C.人口老齡化嚴重 D.現代型人口增長模式
4.有關環境人口容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資源越豐富,能供養的人口數越多,環境人口容量越大
②科技越發達,人們利用的資源越多,環境人口容量越小
③消費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資源越少,環境人口容量越小
④社會開放程度等因素,對環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響
A .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5.下圖為馬太效應示意圖。“馬太效應”指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現象,占世界人口1%的富人掌握著世界上35%的財富。下列關于“馬太效應”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馬太效應”會提高人類的平均生活水平
B.“馬太效應”會降低現有資源條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C.富國有義務在環境問題中承擔更多的責任
D.全球財富分配的“馬太效應”越強,貧困群體的生活越艱難
讀某地城市規劃示意圖,回答6~7題。
6.該城市地域結構的模式屬于
A.同心圓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分散模式
7.關于該城市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地地價較乙地高 B.功能區的形成只受經濟因素影響
C.該城市道路網易造成市中心擁堵 D.該市綠地面積大,城市空氣質量好
8.關于城市的職能和服務范圍,敘述正確的是
A.相鄰兩個城市的服務范圍在空間上界限明確
B.“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說明不論城市大小,城市的功能都相同
C.大城市的服務范圍相對較大,小城市服務的范圍較小
D.城市的級別越高,數目越多,服務范圍越大
下圖中圖甲是位于平原地區的某城市風向頻率圖,圖乙是該城市地價分布概念圖(地價等值線數值a、b、c、d、e依次遞減)。讀圖完成9~10題。
9.圖乙中地價等值線彎曲程度的大小主要受
A.與商品產地距離大小的影響 B.與市中心距離大小的影響
C.交通通達度高低的影響 D.環境質量優劣的影響
10.該城市計劃新建一座大型鋼鐵廠,廠址的最佳位置在
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
讀“四國城市人口比重變化示意圖”,完成11~13題。
11.本世紀以來,城市化水平最高、發展速度最快的分別是
A.甲、丁 B.乙、丁 C.乙、丙 D.甲、丙
12.最早出現逆城市化現象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3.目前有些城市對汽車實行分類牌照進入市區, 其主要目的是
A.抑制私人出租車 B.優先發展公交車
C.改善城市交通擁擠狀況 D.減少就業壓力
山東省沾化縣是全國聞名的“冬棗之鄉”,僅棗樹一項就使農民人均收入超過7000元。“沾冬二號”冬棗含糖量高達38%(普通冬棗25%,甘蔗12%),市場供不應求。據此回答14~16題。
14.沾化冬棗能遠銷全國各地,主要原因是
A.栽培技術先進 B.運輸條件改善 C.政府支持 D.媒體推介
15.從氣候角度看,有利于冬棗含糖量提高的因素是
A.氣溫高 B.日溫差大 C.光照時間長 D.年降水量多
16.近年來,當地發展了冬棗加工工業,其帶來的影響不正確的是
A.增加農民收人 B.增加就業機會
C.利于規避市場風險 D.利于改善生態環境
17.泰國的平原地區、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我國的東北、澳大利亞的墨累—達令盆地等地農業地域類型分別是
A.季風水田農業、大牧場放牧業、商品谷物農業、混合農業
B.季風水田農業、商品谷物農業、混合農業、大牧場放牧業
C.商品谷物農業、混合農業、大牧場放牧業、季風水田農業
D.季風水田農業、混合農業、大牧場放牧業、商品谷物農業
讀下面兩幅圖,結合亞洲季風水田農業生產特點,回答18~19題。
18.若左圖中a、b、c分別表示農業生產投入要素中的勞動力投入、生產資料投入、科技投入(不考慮其它因素),則圖中四點最能體現亞洲季風水田農業特點的是
A. ① B.② C. ③ D.④
19.右圖中最適合該農作物生長的氣候類型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西歐發展乳畜業有利區位條件是  
①光熱資源豐富  ②城市化程度高 ③機械化程度較高 ④精飼料的種植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讀我國某地區土地利用圖,據此回答21~23題。
21.該地區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A.種植園農業 B.地中海式農業 C.混合農業 D.水稻種植業
22.該種農業主要分布在
A.黃河三角洲 B.四川盆地 C.云貴高原 D. 珠江三角洲
23.該農業的最大好處是
A.可以少占耕地 B.可實現農業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C.可以實現農產品的自給 D.便于利用當地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
讀三類工業部門產品成本比例示意圖,回答第24~26題。
24.發展甲類工業最具優勢的地區是
A.北京中關村 B.江西南昌 C.貴州貴陽 D.江蘇南京
25.下列企業布局,與乙類工業的區位選擇相符合的是
A.在廣州建毛紡織廠 B.在上海建鋼鐵廠
C.在北京建蔗糖廠 D.在大連建水產品加工廠
26.目前,丙類工業布局的趨勢是
A.由鄉村向城市轉移 B.由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轉移
C.由我國內地向沿海地區轉移 D.由我國東部地區向中西部地區轉移
我國銅礦集中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和云南省,讀下圖回答27~28題。
27.銅礦的品位一般都比較低(多數在1%左右),故粗銅的冶煉基地應該布局在
A.銅礦產地 B.能源基地 C.消費市場 D.廉價勞動力
28.云南省長期向外輸出粗銅,近年來加強了精煉(電解)銅的發展,實現了有色金屬冶煉的產業升級,有色金屬冶煉產業升級,能充分利用云南省的優勢資源是
A.水能豐富 B.技術水平高 C.市場大 D. 豐富的勞動力
讀廣東惠州某音響的零件生產廠家地域分布圖,結合左欄惠州某音響廠零件的來源比例圖,回答29~30題。
29.在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以惠州的音響整體生產廠為核心,形成了大批音響零件生產廠,這種工業布局的現象,屬于
A.工業地域 B.工業聯系 C.工業分散 D.工業集聚
30.這種工業布局的最大優勢是
A.利于環境保護 B.為了降低生產成本
C.降低生產效率 D.加強企業競爭
31.促使該區域生產廠家實現地域聯系的主要因素是
①交通網絡的完善 ②信息聯系的方便 ③市場的需求量 ④環境污染的治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讀我國某工業基地示意圖,回答32~35題。
32.該工業基地是
A.京津唐工業基地 B.遼中南工業基地
C.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D.滬寧杭工業基地
33.該工業基地發展的主要優勢條件不包括
A.環境優美 B.交通便利
C.市場廣闊 D.煤鐵資源豐富
34.進入新世紀以來該工業基地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其主要得益于
A.交通便利 B.資源豐富
C.政策扶持 D.市場廣闊
35.下列德國魯爾區改造的措施中,哪些可以借鑒到本地區
①改善投資環境,鼓勵新興產業遷入 ②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③煤炭企業數量減少,規模擴大 ④調整企業產品結構,提高產品技術含量
A.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共30分)
36.美國,一個由移民組成的國家,工業、農業都發達,有著特殊的自然條件和歷史背景。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3分)
材料一:
材料二:
美國鐵路網和人口密度分布圖
(1)美國農業發達,形成了專門的農業生產區,A—D中,小麥帶是 ,玉米帶是 ;大牧場畜牧帶是 ,乳畜帶是 ,(4分)
(2)簡述美國乳畜帶形成條件。(2分)
(3)在①②③所示的三個工業地帶中,美國的傳統工業區位于 ,(1分)其形成的有利條件有哪些?(3分)
(4)美國環境污染最嚴重的地區是( )(1分)
A.北部地區   B.東北地區   C.南部地區 D.西部地區
(5)20世紀60年代以后,美國國內人口遷移方向主要是向 、 。(2分)
37.結合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不同時期戶籍遷移記憶漫畫。
材料二:據2009年1月23日中國政府網消息,
國務院辦公廳已發出通知,要求中小企業和非
公有制企業招收非本地戶籍的普通高校專科以
上畢業生,各地城市應取消落戶限制(直轄市按
有關規定執行)。
(1)材料一、二反映出的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有哪些?(3分)
(2)當前我國人口遷移的主要方向是( )(1分)
A.由城市到鄉村 B.由城市到城市 C.由鄉村到城市 D.由鄉村到鄉村
(3)目前我國的國內人口流動和遷移以務工和經商為主要形式,這對我國鄉村和城市分別有什么影響?(6分)
對鄉村的影響:
(3分)
對城市的影響:
(3分)
(4)進入21世紀,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出現了大量外來民工無“工”可做而本地企業無“工”可用的現象,原因是什么?(2分)
38.讀英國某鎮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7分)
有一家食鹽化工公司準備在該鎮附近(圖中"●"處)建一新的分廠,但是當地議會反對這個地點,這是因為它位于綠化帶內,議員們要保護綠化帶不被建筑所破壞,他們建議在圖中所示的地點處填平一塊沼澤地修建工廠。
  
(注:沼澤地是濕地,濕地是地球之腎,是重要的環境生態系統)
(1)你認為他們雙方建議的地點,哪一個較為合理?為什么?(5分)
(2)新建化工廠能給該鎮帶來什么好處?(2分)
2011—2012學年度下學期期中考試高一年級
地理科參考答案
二、非選擇題
36.(1)C B D A
(2)城市密集、人口眾多,市場廣闊;地形平坦開闊,氣候較溫和濕潤,有利于牧草的生長。(離玉米帶近,飼料供應充足) (答任意兩點得2分)
(3)① 豐富的鐵礦,離煤產區近;水源充足、水運便利;交通便利;市場廣闊;歷史悠久,產業基礎好等(任意3點,得3分)
(4)B
(5)南、西
37.(1)社會文化因素、經濟因素、政治因素。
 (2)C 
(3)對農村的影響:加強與外界的聯系與交流,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②緩解人地矛盾,保護生態環境;③更好地利用和開發土地資源;④人才外流,勞動力減少。
對城市的影響:增加了勞動力,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加大了基礎設施的壓力
 (4)20世紀90年代后,對技術人員需求大量增加,而外來民工大部分知識水平較低,難以滿足企業技術生產要求,因而出現東南沿海地區外來民工無“工”可做;而大量本地企業招不到高素質勞動力而無“工”可用。考試時間120分鐘 滿分150分 命題人:劉曰斌 校對人:楊冠男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60分)
1.已知 ( )
A.–10 B.10 C. D.
2.已知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為則a的值為 ( )
A. B. C. D.
3.在中,,三邊長a,b,c成等差數列,且,則b的值是( )
A. B. C. D.
4. .已知等差數列的前項和,且,,則等于( )
A. B. C. D.
5. 若的三個內角A、B、C滿足,則( )
A.—定是銳角三角形 B.—定是直角三角形
C.—定是鈍角三角形 D.可能是銳角三角形,也可能是鈍角三角形
6.已知為等差數列,為正項等比數列,其公比,若則( )
A. B. C. D.D.
7.如圖所示,已知則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 )
(A) (B)
(C) (D)
8.在等差數列中,,則此數列前13項的和為( )
A.13 B.26 C.52 D.156
9.如圖給出的是計算的值的一個程序框圖,
其中判斷框內應填入的條件是 ( )
A.. i<=100 B.i>100
C.i>50 D.i<=50
10.已知為內一點,若對任意,恒有則一定是( )
A.直角三角形 B.鈍角三角形
C.銳角三角形 D.不能確定
11.設等差數列{an}的前n項和為Sn,若S9>0,S10<0,則 中最大的是( )
12. 的外接圓的圓心為O,半徑為1,若,且,則向量在向量方向上的射影的數量為( )
(A). (B). (C). 3 (D).
二、填空題: (每小題5分,共20分)
13.若向量與滿足:,則與的夾角弧度數為________
14. 等差數列、的前項和分別為、,若,則 ________ .
15.設分別是的斜邊上的兩個三等分點,已知,則________ .
16.數列的前項和為,,,數列 ,
若對任意的,恒成立,則實數的取值范圍是
三.解答題(共六道題,滿分70分)
17.(本小題滿分10分)
已知且滿足
(1)求函數的解析式及最小正周期;
(2)在銳角三角形ABC中,若且AB=2,AC=3,求BC的長。
18. (本小題滿分12分)
在某海岸A處,發現北偏東方向,距離A處海里的B處有一艘走私船在A處北偏西的方向,距離A處海里的C處的緝私船奉命以海里/小時的速度追截走私船. 此時,走私船正以5 海里/小時的速度從B處按照北偏東方向逃竄,問緝私船至少經過多長時間可以追上走私船,并指出緝私船航行向.
19. (本小題滿分12分)
在中,角、、所對應的邊分別為、、,若.
(1)求角;
(2)若,求的單調遞增區間.
20. (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向量,向量與向量夾角為,且.
(1)求向量;
(2)若向量與向量的夾角為,向量,其中為 的內角,且,成等差數列,試求的取值范圍.
21. (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數列是首項為公比的等比數列。設,數列滿足
(I)求證:數列是等差數列;
(II)求數列的前n項和
(III)若對一切正整數n恒成立,求實數m的取值范圍。
參考答案
命題人:劉曰斌 校對人:楊冠楠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60分。)
1.已知旦,則= ( )
A.–10 B.10 C. D.
2.已知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為則a的值為 ( )
A. B. C. D.
3.在中,,三邊長a,b,c成等差數列,且,則b的值是 ( )
A. B. C. D.
4.已知等差數列的前項和,且,,則等于
A. B. C. D.
5. 若的三個內角A、B、C滿足,則( )
A. —定是銳角三角形 B.—定是直角三角形
C.—定是鈍角三角形 D.可能是銳角三角形,也可能是鈍角三角形
6.已知為等差數列,為正項等比數列,其公比,若則 ( )A
A. B. C. D.
7.如圖所示,已知則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
(A) (B)
(C) (D)
【答案】A
8.在等差數列中,,則此數列前13項的和= ( )
A.13 B.26 C.52 D.156
9.如圖給出的是計算的值的一個程序框圖,
其中判斷框內應填入的條件是 ( A )
A.. i<=100 B.i>100
C.i>50 D.i<=50
10.已知為內一點,若對任意,恒有則一定是( A )
A.直角三角形 B.鈍角三角形 C.銳角三角形 D.不能確定
11.設等差數列{an}的前n項和為Sn,若S9>0,S10<0,則 中最大的是( B )
12. 的外接圓的圓心為O,半徑為1,若,且,則向量在向量方向上的射影的數量為()
(A).(B).(C). 3 (D).
【答案】A
二、填空題: (每小題5分,共20分)
13.若向量與滿足:,則與的夾角弧度數為________
14.等差數列、的前項和分別為、,若,則 .
15.設分別是的斜邊上的兩個三等分點,已知,則 .10
16.數列的前項和為,,,
若對任意的,恒成立,則實數的取值范圍是
三.解答題(共六道題,滿分70分)
.17.(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且滿足
(1)求函數的解析式及最小正周期;
(2)在銳角三角形ABC中,若且AB=2,AC=3,求BC的長。
18.在某海岸A處,發現北偏東方向,距離A處n mile的B處有一艘走私船在A處北偏西的方向,距離A處n mile的C處的緝私船奉命以n mile/h的速度追截走私船. 此時,走私船正以5 n mile/h的速度從B處按照北偏東方向逃竄,問緝私船至少經過多長時間可以追上走私船,并指出緝私船航行方向.
【解析】設緝私船至少經過t h 可以在D點追上走私船,則, (1分)
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
,∴ (3分)
由正弦定理得,,
∴, (5分)
∴點B在C的正東方向上, (7分)
又在△DBC中,由正弦定理得 ,
∴ ,∴ (9分)
∴,∴,即,∴, (11分)

故緝私船至少經過h可以追上走私船,緝私船的航行方向為北偏東. (12分)
19. 中,角、、所對應的邊分別為、、,若.
(1)求角;
(2)若,求的單調遞增區間.
【答案】
20.已知向量,向量與向量夾角為,且.
(1)求向量; (2)若向量與向量的夾角為,向量,其中、、為 的內角,且,、、成等差數列,試求的取值范圍.
解:(1)設
與夾角為,有·=||·||·,
所以           ②
由①②解得 
(2)由垂直知,
由2B=A+C 知B= ,A+C=

21.已知數列是首項為公比的等比數列。設,數列滿足
(I)求證:數列是等差數列;
(II)求數列的前n項和
(III)若對一切正整數n恒成立,求實數m的取值范圍。
【答案】21題
22.設函數,方程f(x)=x有唯一的解,已知f(xn)=xn+1(n∈N﹡)且f(xl)=.
(1)求數列 的通項公式
(2)若,求Sn=b1+b2+b3+…+bn
(3)在(2)的條件下,是否存在最小正整數m,使得對任意n∈N﹡,有成立,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1)證明:由題意得: 有唯一解,得
,,即
為等差數列
(2)又,即,解得 故,即

A
C
B
·
·
A
C
B
·
·
D答題時間:150分鐘 滿分:150分
命題人:高一語文組 校對人:高一語文組
第Ⅰ卷 閱讀題
甲 必考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草原文化作為人類社會文明形態的重要載體之一,它產生和存在的經濟基礎主要是“牧業文明”,特別是以群牧形態為主的生存方式,具有鮮明特點。在幾乎全天然的生態環境中,無論是狩獵還是放牧,要戰勝各種天災以獲得更大效益,必須依靠群體的力量,采取群牧的自然方式,以實現畜群的繁衍和生產方式的持續。群牧的生存方式不僅僅緣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產方式,還由于征戰的需要。獵牧的生存方式塑造了草原人獨特的品格,艱苦的草原生活境況鑄造了他們強韌的體魄和尚武的精神。應當強調的是,草原文化的“牧業”更突出的是具有依托自然的以游牧為主的群牧形式。這種群牧意識的產生,是狩獵文明的進步,它不僅大大提高了生產的能力,也為草原人從狩獵文明走向畜牧文明提供了智慧與經驗。從狩獵發展到游牧,體現了生產方式的進步,也體現了人的生存能力的不斷強化,顯現出草原文化的確立與進展。
從考古學角度看,草原文化形成的最重要的標志,是北方草原的“細石器文化”。細石器文化伴隨草原文化從舊石器時代晚期一直延續到鐵器時代的前期。細石器文化是草原文化中最原生的早期文化。這種以壓制、剝制、琢制和磨制相結合制作的細石器,反映了北方草原地區的生產發展水平,具有草原民族生產方式的典型特征。草原文化中的細石器不是單一的,其共存的文化因素至少還有兩種,即“復合式工具”和骨角器。前者主要指用石片、骨角器和木質工具等非單一材料,組合或配套制作的復合式工具,有復合式刮削器、鑲嵌石片和骨片、骨角、蚌器相結合的復合工具等。與草原細石器文化共存的又一考古學現象是骨角器的發達。據考古發現,與細石器共存的遺址往往有用獸骨與獸牙以及魚骨、蚌類和獸角制作的工具和大量裝飾品。這些都標志著草原文化開始形成。草原文化形成的另一個標志,是它依托的主要文化載體,在觀念形態上具有以“自然為本”的人文精神。這種人文精神是由其生存模式和生產方式所決定的。草原民族和草原文化直接將群牧形式的草場、水源和牲畜轉化為人類賴以生存的社會物質形態——肉、乳及相關皮革制品,其生產過程更具有依托自然的直接性。草原文化的載體,即無論是自然草場還是水、空氣和陽光,特別是草原和水這兩個基本生存條件,與農業文明甚至漁獵文明相比,更少有人工改造和加工而形成變異的,可稱為原生性的生態經濟。這既是草原文明樸素性、原始性的一面,也是它優越性的一面。
草原文化中注重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從人糞生活的基本條件衣、食、住、行來看,草原民族的衣著以皮革、獸毛編織品為主,它是草原民族與肉乳并存的重要的副產品。眾所周知,草原民族的食,以肉、乳或獸產品互易的農產品為主,具有原始生態的意義;草原民族的住,是逐水草而居,“穹廬為室氈為墻”,這是草原文化的建筑特色,這種草原式的居住方式具有建筑耗材少、無污染、節省能源的特征;草原民族的行,以牛、馬、駝、羊為主,連依附它的車仗也都具有原生性,在現代工業文明出現以前,它是人們最便捷的交通工具。總之,草原文化是較早形成的一種文化類型。
(選自王綿厚《草原文化形成的三個主要標志》,有刪改)
1.下列關于“草原文化形成標志”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草原民族“群牧意識”的產生、“群牧形態”的形成,顯現出草原文化的確立與進展。
B.草原民族從舊石器晚期到鐵器時代前期一直使用包含多種文化因素的細石器。
C.草原民族文化的載體,與農業文明甚至漁獵文明相比較,更具有優越性的一面。
D.草原民族生產生活的直接性、原生性和協調性使其文化具有以“自然為本”的人文精神。
從原文看,下列關于“群牧形態”產生原因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在幾乎全天然的生態環境中,草原民族要戰勝各種天災以獲得更大效益。
B.草原民族必須依靠群體的力量來實現草原畜群的繁衍和生產方式的持續。
C.草原民族必須以自然為依托、逐水草而居,進行游牧生產,并且四處征戰。
D.草原民族的群牧形態提高了生產能力,為其從狩獵走向畜牧提供了經驗。
下列對原文中作者觀點的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
A.草原文化的“牧業”具有依托自然的特點,而農業文明、漁業文明則不具有這個特點。
B.草原文化的標志主要體現在草原人的生存方式、生產水平以及所體現的人文精神方面。
C.“細石器文化”是草原文化中最原生的早期文化,也是草原文化形成的最重要的標志。
D.草原民族的皮革、獸毛編織品等一些副產品和農產品都是自給自足的,具有原生態性。
二、古代詩文閱讀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慎行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先是,嘉靖中孝烈后升拊④,祧⑤仁宗。萬歷改元,穆宗升拊,復祧宣宗。慎行謂非禮,作《太廟祧遷考》,引晉、唐、宋故事為據,其言辨而核。事雖不行,識者服其知禮。又言:“南昌、壽春等十六王,世次既遠,宜別祭陵園,不宜拊享太廟。”亦寢不行。
十八年正月,疏請早建東宮,出閣講讀。及冬,又請。帝怒,再嚴旨詰責。慎行不為懾,明日復言:“冊立臣部職掌,臣等不言,罪有所歸。幸速決大計,放歸田里。”帝益不悅,責以要君疑上、淆亂國本,及僚屬皆奪俸。山東鄉試,預傳典試者名,已而果然。言者遂劾禮官,皆停俸。慎行引罪乞休。章累上,乃許。家居十余年,中外屢薦,率報寢。三十三年,始起掌詹事府。疏辭,復留不下。居二年,廷推閣臣七人,首慎行。詔加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再辭不允,乃就道。時慎行已得疾。及廷謝,拜起不如儀,上疏請罪。歸臥于家,遂草遺疏,請帝親大臣、錄遺逸、補言官。數日卒,年六十三。
(《明史·于慎行傳》)
【注】①鹿鳴宴:鄉試放榜次日,按例舉行鄉飲之禮,歡宴考官和中試舉人。②奪情;古禮,官員遭父母喪應棄官家居守制,服滿再行補職。張居正父親病故,他不想遵制守喪,授意門生提出“奪情”。③帷蓋:受恩乞恩之典。④升拊:升入祖廟附祭于先祖。⑤祧(tiāo):遷廟。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年十七,舉于鄉 舉:舉薦
B.屬人書之,具以實對 屬:委托
C.偕同官具疏諫 疏:給皇帝的奏章
D.亦寢不行 寢:廢止
5.以下各組句子中,分別表明于慎行“厚道”和“耿直”的一組是
A.慎行遺書,言居正母老,諸子覆巢之下,顛沛可傷
居二年,廷推閣臣七人,首慎行
B.御史欲即鹿鳴宴冠之,以未奉父命辭 十八年正月,疏請早建東官,出閣講讀
C.屬人書之,具以實對 及居正奪情,偕同官具疏諫
D.詞極懇摯,時論韙之 再辭不允,乃就道
6.下列對原文的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于慎行充當日講官后,皇上曾經讓日講官分別在圖畫上賦詩題字,于慎行寫成詩后,委托人書寫,并把實情告訴了皇上。
B.于慎行為人正直坦蕩,對因得罪張居正而被捕的劉臺,他仍去探視。對張居正不合禮制的做法,不因為張居正對自己的厚愛而放棄原則。
C.直到萬歷年間,明朝的宗族祠廟祭祖禮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于慎行熟悉歷代典章制度,引古代有關的事例來論說,令有見識的人敬佩。
D.萬歷十八年,于慎行上書建議早立太子,皇上兩次降旨責備,于慎行以辭官歸鄉再次勸諫,萬歷皇上很不高興,停了他的薪俸,于慎行引咎辭職。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講,無及史官者。(5分)
(2)帝益不悅,責以要君疑上、淆亂國本,及僚屬皆奪俸。(5分)
9.南宋詩人華岳《驟雨》“牛尾烏云潑濃墨”與本詩前兩句在表現手法上有異曲同工之妙,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12分)
10.名句名篇默寫。(每空1分,共12分)
⑴“杜鵑(子規)”是中國古詩中經常出現的意象,如 (李白《蜀道難》), (白居易《琵琶行》), (李商隱《錦瑟》)等。
⑵請寫出杜甫《秋興八首(其一)》中出現“船”意象的一句
⑶杜甫《詠懷古跡(其三)》影響深遠,南宋詞人姜夔《疏影》“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便化用了 一句。
⑷杜甫《登高》中被評為“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的一聯是 ,

⑸孟子《寡人之于國也》中“百畝之田, , ,”和“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說法接近。
⑹荀子《勸學》中論述學習要積累時曾說:“ , ,不積小流, 。”
乙 選考題
請考生在第三、四兩道大題中選定其中一大題作答。注意:只能做選定大題內的小題,不得選做另一大題內的小題。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計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高等教育
強和弟弟都接到了名牌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強用借來的錢送走了弟弟,就隨本家哥去沿海的一個港口城市打工。
那城市很美,強的眼睛就不夠用了。本家哥說,不賴吧?強說,不賴。本家哥說,不賴是不賴,可總歸不是自個兒的家,人家瞧不起咱。強說自個兒瞧起自個兒就行。
強和本家哥在碼頭的一個倉庫給人家縫補篷布。強很能干,做的活精細,看到丟棄的線頭碎布也給拾起來留作備用。
那夜暴風雨驟起,強從床上爬起來,沖到雨簾中。本家哥勸不住他,罵他是個戇蛋。
在露天倉垛里,強察看了一垛又一垛,加固被掀動的篷布。待老板駕車趕過來,他已成了個水人兒。老板見所儲物資絲毫無損,當場要給他加薪,他就說不啦,我只是看我修補的篷布牢不牢。
老板見他如此誠實,就想把另一個公司交給他,讓他當經理。強說我不行,讓文化高的人干吧。老板說我看你行——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種東西!
強就當了經理。
公司剛開張,需要招聘幾個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輕人當業務員,就在報紙上做了廣告。本家哥聞訊趕來,說給我弄個美差干干。強說,你不行。本家哥說,看大門也不行嗎?強說,不行,你不會把這里當成自個兒的家。本家哥臉漲得紫紅,罵道,你真沒良心。強說,把自個兒的事干好才算有良心。
公司進了幾年有文憑的年輕人,業務紅紅火火地開展起來。過了些日子,那幾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知道了他的底細,心里就起毛說,就憑我們的學歷,怎能窩在他手下?強知道了并不惱,說,我們既然在一塊兒共事,就把事辦好吧,我這個經理的帽誰都可以戴,可有價值的并不在這頂帽上……
那幾個大學生面面相覷,就不吭聲了。
一外商聽說這個公司很有發展前途,想洽談一項合作項目。強的助手說,這可是條大魚哪,咱得好好接待。強說,對頭。
外商來了,是位外籍華人,還帶著翻譯、秘書一行。
強用英語問,先生,會漢語嗎?
那外商一愣,說,會的。強就說我們用母語談好嗎?
外商就道了一聲“OK”。談完了,強說,我們共進晚餐怎么樣?外商遲疑地點了點頭。
晚餐很簡單,但有特色,所有的盤子都盡了,只剩下兩個小籠包子,強對服務小姐說,請把這兩個包子裝進食品袋里,我帶走。雖說這話很自然,他的助手卻緊張起來,不住地看那外商。那外商站起來,抓住強的手緊緊握著,說,OK,明天我們就簽合同!
事成之后,老板設宴款待外商,強和他的助手都去了。
席間,外商輕聲問強,你受過什么教育?為什么能做得這么好?
強說,我家里很窮,父母不識字。可他們對我和弟弟的教育是從一粒米、一根線開始的。后來我父親去世。母親辛辛苦苦地供我們上學。她說俺不指望你們高人一等,能做好自個兒的事就中……
在一旁的老板眼里滲出亮亮的液體,他端起一杯酒,說,我提議敬她老人家一杯——你受過人生最好的教育——把母親接來吧!
(選自《微型小說三百篇》,有改動)
(1)下列對本文的分析鑒賞,正確的兩項是 (5分)
A.“強”出身于貧寒的鄉村人家,他樸實,卻懂得自尊,毫不為港口城市的繁華、美麗所打動。
B.“強”的母親懂得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她使自己的兒子具有了那種“比文化高”的東西,因而得到了“老板”的敬重。
C.“他的助手卻緊張起來,不住地看那外商”的細節,對“強”的作法起到了提頓、強調的作用,渲染了一種緊張的氣氛。
D.作者巧妙地通過“本家哥”與“強”的對比,使“強”這一形象的意義得到了升華。
E.文章的題目,常可以對全文起畫龍點睛的作用;“高等教育”一語雙關,提示著本文的主旨所在。
(2)請簡要分析“強”這個人物形象。(6分)
(3)請簡要分析“外商”的心理變化。 (6分)
(4)本文在表現形式上有怎樣的特點?產生了怎樣的效果?(8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畫癡”張守義   
張守義先生剛剛去世了。回憶起他的樁樁往事,不禁欷歔。
他是大名鼎鼎的書籍裝幀家,也被同行稱為“畫癡”。在創作構思時,他往往如醉如癡,一張張草圖或墨稿瞬間即能鋪天蓋地:柜上貼著,墻上掛著,桌上擺著,地上攤著……他手里捏著筆,站在紙里端詳著,一會兒踮著腳往墻上的稿子上添上一盞街燈,一會兒又蹲下身子,將地上草圖上的兩株樹抹去……這時候,要有同事來問他什么事兒,他往往神不守舍的敷衍兩句,過后,一準兒忘得一干二凈。他平時的精神狀態是病弱、遲鈍、疲憊的,然而,若和他談起裝幀藝術的創作規律,他很快會振作起來。
張守義先后為冰心、艾青、劉白羽等人設計了一批出色的封面,受到文學界、裝幀界的廣泛好評。在設計《春天的豎琴》封面時,張守義翻閱了積累的桂林風光速寫,有了新的立意。在封面正中,以大膽破格的寥寥幾筆畫出了亭亭玉立的山峰和水中清晰的倒影,使人眼前浮現出挺秀的豎琴造型,還讓人仿佛聽到了江水蕩漾的聲音。為了這件約稿,著名老詩人晏明登門造訪,上下五樓有好幾次了,這回見到了效果圖,十分喜悅。不過他總是覺得封面的顏色太淡,美中不足。于是和張守義商量:是否改得濃一點、紅一點?張守義出于色調比對的需要,沒同意作者的意見,卻答應再推敲一下。過了幾天,張守義拿出有著12個不同色調小太陽的構圖請作者審看并任選一種,老詩人被感動了。
怎樣使外國文學書籍封面上的人物形象神態各異而不雷同呢?張守義想,要細致入微地描繪每個人的一顰一笑,最好是面對面地反復觀察。一次,他受邀參加一個專業會議,住在一家外賓很多的飯店。他發現電梯間里各種各樣的外國人很多。這不是觀察人像的最好機會嗎?他從一樓駕云似的上升到了最高層,又從最高層飄然而下……回到客房,他那速寫筆飛快地在本子上跳動著,默默記下了一個個生動的形象。
前不久,張守義拿出一件封面給我看,只見淡雅的構圖之中,亦藏亦露地布滿了俏麗的花卉,那結構,形態新穎極了。一問,才知是一叢干枯的野花經他復印處理后,才成為這樣的畫面。“我這是偶然得之。”原來,一次他去外地講課,分別晚會上,他那略帶嘶啞的高亢的陜北信天游和深沉的日本八木小調,激起了大家熱烈的掌聲。最后,他壓軸的一曲《路邊的野花不要采》將晚會推向高潮。次日,幾位女士從山上采集了一叢野花送給了這位大家喜歡的老師。
(1)下列關于文章內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文章第二段很巧妙地運用了對比手法來刻畫傳主的形象,如他在創作構思時的如醉如癡與神速和他平時病弱、遲鈍、疲憊的精神狀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B.設計《春天的豎琴》封面時,張守義不同意老詩人晏明的修改意見,這反映出他性格中固執的一面。
C.文章列舉了幾件小事來表現傳主的形象,如他坐公交車時還在思考設計,在電梯里觀察外國人的舉止神情,這種以小見大的寫法更能反映人物特點。
D.文末作者又舉了張守義唱歌這一事例,這說明張守義不光是癡迷于裝幀,還多才多藝,受人歡迎。
E.“我這是偶然得之”一句話既解釋了張守義封面構思的來源,也表明了靈感在藝術創作中的重要性。
(2)文章第二段說“他是大名鼎鼎的書籍裝幀家,也被同行稱為‘畫癡’”,有何作用?(6分)
 
(3)文章主要寫了張守義的幾件“癡”事?請列舉出來。(6分)
(4) 文章是如何表現張守義的“癡”的?請結合文本,談談這對你的寫作有何啟發。(8分)
第Ⅱ卷 表達題
五、語言文字運用
1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近代中國內憂外患,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促使知識分子自覺自愿又步履維艱地開始了從器物技術到思想文化的現代性追求。
B. 下午,今年的第一場春雨不期而遇,雖然沒有電視臺預報的降水量大,但還是讓沈城一直干燥的空氣變得濕潤了一些。
C.這本應是一場實力相當的比賽,然而北京國安足球隊經過90分鐘與對手的激戰,卻兵不血刃,最終以3:0取得勝利。
D.碳排放過量會給地球生態環境帶來嚴重的危害,如果不設法加以遏制,必然會威脅人類生存,全球性大災難指日可待。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針對目前我國約4000萬未成年網民中“網癮少年”占10%左右、未成年人沉迷網絡引發諸多問題,李建國建議進一步加強對網絡游戲和網吧的管理。
B.趙樹理創作的個體特征可以得到清晰的體認:致力于表現農村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始終立足于黃土地,表現農業生產方式、鄉村社會結構的變化,與農村、農民保持著血脈相連的關系。
C.1899年7月,在慈禧太后廢立陰謀即將出籠的關鍵時刻,朝廷重臣“嘿無一言”,唯獨孫家鼐冒著生命危險堅決說不,并辭職抗爭,顯示出高尚的節操。
D.頒發社會實踐經歷證書,雖是學校行為,不如畢業證書效果大,但這是對自己大學期間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鄭重認可,用人單位非常看重這個,這張證書無疑具有較強的說服力。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上最恰當的一句是(3分)
在大型游樂公園里,現場表演是刻意用來引導人群流動的。午餐時間的表演是為了減輕公園餐館的壓力;傍晚時間的表演則有一個完全不同的目的——鼓勵參觀者留下來吃晚餐。表面上不同時間的表演有不同的目的,但這背后,卻有一個統一的潛在目標,即 。
A.盡可能地減少各游覽點的排隊人數
B.吸引更多的人來看現場表演,以增加利潤
C.在盡可能多的時間里最大限度地發揮餐館的作用
D.盡可能多地招徠顧客,希望他們再次來公園游覽
16. 綜合下面三則新聞,用一句話表達你的看法。(5分)
2010年10月16日,一年輕司機在河北大學校區內撞倒兩名女生,使其一死一傷,他不但沒有停車,反而態度囂張,高喊:“有本事你們告去,我爸是李剛!”
2010年10月20日,西安音樂學院大三的學生藥家鑫,駕車撞倒騎電動自行車的女服務員,下車后發現傷者在看自己的車牌號,藥家鑫拿出刀子,對其連捅8刀,致其死亡。
2010年11月27日,武漢一個駕駛廣本汽車的司機當眾掌摑一對“擋道”的母女,還揚言“就是打死了你,你的命都沒我這輛車值錢”。
六、寫作(60分)
17.閱讀下面的文字,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 天堂鳥開了,勿忘我開了/紫色熏衣開了,金色百合開了/美麗的名字都開了/只是不要留意我/我不是一朵隨便的花/我要慢慢想,想好一瓣/才開一瓣
------《花房姑娘》
材料二 “慢點走,等等自己的靈魂。”          ------ 印第安人諺語
讀了以上小詩和諺語,你有何感悟?要求:全面理解材料的含義,選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擬標題,自選文體(詩歌除外)。
語文參考答案:
參考譯文:
于慎行,字無垢,東阿(今山東平陰縣)人。17歲時鄉試中舉。御史想在鹿鳴宴上為他舉行加冠禮(即成人之禮),他以未奉父命而婉言謝絕。隆慶二年成為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萬歷初年,《穆宗實錄》編成,他被推薦為修撰,擔任日講官。按舊例,都用翰林院年高資深的官吏充當日講官,沒有到史官這一級別的。于慎行與張位及王家屏、沈一貫、陳于陛都以史官得到這一職位,有不同一般的命數啊。曾經講課完畢,皇帝拿出御府的圖畫,叫講官分別賦詩題字。慎行不擅長寫字,自己寫成詩后,委托人寫在上面,把實際情況全部告知皇上。皇上很高興,曾寫了“責難陳善”四個大字賜他,詞林傳為盛事。
御史劉臺因為彈劾張居正被逮捕,同僚朋友都躲避他,只有于慎行去探視他。等到張居正授意門生“奪情”,于慎行與同僚上書勸諫,呂調陽阻止,沒能上書。張居正聽了之后很生氣,有一天對于慎行說:“你是我所厚愛的學生,也做這樣的事嗎?”于慎行從容地回答說:“正是因為你厚愛我的緣故啊!”張居正聽了很不高興。不久,于慎行因為疾病歸鄉。張居正死了之后,于慎行被重新起用,官復原職。當時張居正家道已經敗落,侍郎丘橓前往登記家產、抄沒全家。于慎行寫信給丘橓,說張居正的母親年事已高,孩子們再沒有家,困苦潦倒,令人悲傷,應該推行賢明的君主不輕易離棄的恩德,顧全大臣的舊日情分。言詞非常誠懇,當時人們評論他,認為他做得對。
于慎行清楚熟悉典章制度,大的禮制多由他來裁定。在此之前,嘉靖年間孝烈后升入祖廟附祭于先祖,遷廟于仁宗,穆宗升入祖廟附祭于先祖,又遷廟于宣宗。于慎行認為不合禮制。寫《太廟祧遷考》,引晉、唐、宋的舊例作為依據,他的語言明晰而實在。事情雖然沒有被實行,但是有見識的人都佩服他懂禮制。他又說:“南昌、壽春等十六位王,世次已經很遠,應該另外在陵園祭祀,不應該享受在太廟祭祀。”也廢止而沒有實行。
萬歷十八年正月,上書請求早立太子,接受教育。到了冬天,又上書請求。皇帝很生氣,兩次降旨嚴厲指責。于慎行不為所震懾,第二天又上書說:“冊立太子是我部掌管,我們不說,過失應歸到我們身上。希望皇上趕快定下大計,我寧可棄官歸里。”皇上更加不高興,拿要挾君主懷疑圣上、使國家的根本混亂來責難他,把禮部下屬官員都停了俸祿。山東進行鄉試,預先傳出了主持考試者的名字,不久果然如此。進言者于是就彈劾禮部,官員都停了俸祿。于慎行決定引咎辭職。奏章多次呈上,皇帝才準許了他的請求。在家呆了十多年,里外之人多次舉薦,(他)都回絕了。萬歷三十三年,開始被起用主管詹事府。上奏章辭職,皇上再次挽留不下。過了兩年,朝廷推舉內閣大臣七人。于慎行名列七人之首。神宗命他以原官加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的身份,參加機密要務。于慎行再三推辭不被批準,只好離家上路。當時于慎行已經得了疾病,等到在朝廷上謝恩時,不能按照禮儀拜起,遂上奏章請罪。歸家后臥病不起,于是起草遺疏,請皇上親善大臣,錄用前朝官員,補充諫官。幾天后他就去世了,享年六十三歲。
8.來勢急,雨勢猛,雨點位置不定。(3分)來勢急,剛剛看到黑云,急雨就在前山落下,轉眼間雨點就噴灑到頭上;雨勢猛,猛烈的大雨傾盆而下,猛烈澆注;雨點位置不定,剛才雨點還在前山,忽然就落到了自己頭上,而此時前山卻已經雨過天晴了。(3分)
9.《驟雨》詩“牛尾烏云潑濃墨”一句運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烏云顏色之黑,來勢之急;(2分)本詩前兩句中的 “銜”和“噴”字同樣運用擬人手法,黑云好像一個頑皮的孩子,口中含水,調皮地將雨水噴向人間。生動地寫出了雨勢之急、之猛。(3分)
10.⑴又聞子規啼夜月 杜鵑啼血猿哀鳴 望帝春心托杜鵑 ⑵孤舟一系故園心 ⑶環珮空歸月下魂 ⑷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 ⑸勿奪其時 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⑹故不積跬步 無以至千里 無以成江海
11,(1)C E(A錯在“毫不為港口城市的繁華、美麗所打動”;B錯在“強的母親卻懂得什么是最好的教育”;D錯在“巧用……對比,使‘強’這一形象的意義得到了升華”。)
(2)①“強”是一個靠自己的勤勞、智慧、人格走向成功的打工仔。②他疼愛弟弟,敬重母親。③喜愛城市的美麗,卻不自輕自賤。④他沒認為縫篷布低賤,認真能干。⑤把公司當成自個兒的家,不圖加薪,用人不講私情。⑥也不為當了經理而輕狂,他知道自己文化不高,但更知道什么比文憑更重要。⑦他不崇洋媚外,在“外商”面前不卑不亢,自然地表現了中華民族的自尊。⑧保持了中華民族勤儉的美德。 (答出任意六點即可滿分)
(3)“外商”帶著翻譯、秘書擺出一幅外國人的氣派,是認為中國人崇洋媚外(或自認為洋人的身份高級);“強”提出“共進晚餐”后他的“遲疑”,是擔心那種大吃大喝、大手大腳的作風,對合作產生了猶豫。“強”表現出的中國人的不卑不亢及勤儉美德征服了他,使他作出了合作的決定。 (一點3分,共6分)
(4)如,運用細節使人物形象豐滿;語言樸實符合人物性格的需要;沒有肖像、心理描寫,使內容緊湊簡潔人物豐滿;人物語言簡潔,對話不用引號,行文明快緊湊……(符合文意,有特點有效果,即可得分)
12.(1) BE解析:B項,“反映出他性格中固執的一面”說法錯誤。E項,“表明了靈感在藝術創作中的重要性”的說法在文中無據。
(2) 照應題目,引出下文的具體描述。交代張守義先生書籍裝幀家這一身份,說明他癡迷于裝幀。
(3) ①創作構思時,聚精會神,敷衍同事。②設計《春天的豎琴》的封面時,精益求精,認真務實。③坐公交車時,癡迷于思考設計。④電梯里觀察外國人的舉止神情。⑤巧妙將干花用于裝幀。
(4) 文章主要是通過神態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來表現張守義的“癡”的。
啟發:①要善于觀察,注意觀察生活中的人的神態舉止,到生活中尋找創作的源泉。如張守義為了塑造出神態各異的人物形象,在電梯里觀察外國人。②對生活要有一種很強的敏感性。如張守義到印刷廠看樣時,印刷廠師傅的一句話,立刻使他醒悟到帽子不僅暗示人的身份,也象征了人的尊嚴,并由此設計出了理想的《什特凡大公》的封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极县| 诏安县| 神池县| 裕民县| 西华县| 建德市| 柳江县| 蒲城县| 马公市| 霍林郭勒市| 岳普湖县| 卓尼县| 如皋市| 哈尔滨市| 黑龙江省| 布尔津县| 汉源县| 巴彦淖尔市| 沈阳市| 桂阳县| 石柱| 永修县| 崇礼县| 镇雄县| 延庆县| 宁化县| 周口市| 南江县| 安顺市| 平武县| 青神县| 海晏县| 宜川县| 青神县| 桓台县| 临泉县| 大姚县| 安图县| 峡江县| 潮安县| 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