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政治:2.6.1人的認識從何而來 教案 (人教版必修4)6.1 人的認識從何而來 人的認識從何而來時間 學校及班級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識記 :(1)實踐的含義 (2)實踐的構成要素(3)實踐的特點理解: (1)實踐具有三個基本特征 (2)實踐是認識的基礎運用:(1)根據所學知識,結合相關原理,分析說明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的活動。(2)依據相關原理,說明實踐決定認識。能力目標 通過學習實踐和認識的關系原理,使學生初步確立科學的實踐觀,切實認識到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首要的基本觀點,確立實踐是檢驗認識的唯一標準的觀點。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牢固樹立實踐第一的觀點。一切知識來源于實踐,一切認識要服務于實踐。教學重點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教學難點 實踐的特點教學方法 講授法 討論法 閱讀法學習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 多媒體、三杯溶液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 神州八號與天宮一號對接成功,標志著中國空間站時代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空間對接技術的國家,這是中國航天史上一次偉大的實踐。同學們想一想人們對太空的認識從何而來呢? 學生發表的見解 激發學生興趣,引入新課教學 講授新課 一 實踐的含義問題:我們的認識來自實踐,什么是實踐?教師講解:一是實踐的主體是人,對象是客觀事物,是一種客觀物質性的活動(人類特有,不同于動物的本能活動)。二是實踐是一種直接現實性活動,把觀念存在變為現實存在(不是純主觀的思維活動,認識活動)問題:下面的各項活動哪些是實踐活動1、蜜蜂筑巢。2、醫生給病人治病。3、學生認真學習。4。全面建設小康社會5、“爭論克隆人”6、克隆羊 “多利”問世。引導過渡并提問:我們所說的實踐活動是人類特有的,直接現實的活動,那么這樣的實踐活動有什么特點? 二 實踐的特征探究活動1:工人建筑樓房問題一:工人建筑樓房是實踐活動嗎 由哪幾個要素構成?這些要素的共同特點是什么 (實踐主體、對象、手段—物質性活動)問題二:工人造房子和蜜蜂筑窩有什么區別?(目的性、意識性、能動性)問題三:工人能靠一個人的力量造好房子嗎 單個人的實踐活動存在嗎?純粹孤立的個人的實踐活動存在嗎?(社會性)問題四:現在的工人造房子和以前的人造房子有什么不同?(歷史性)教師補充并概括實踐的三個特征1、客觀物質性 2、主觀能動性 3、社會歷史性引導過渡過:IPHONE4和IPHONE5深化了人類對通信工具的認識,這種認識如何產生和發展?實踐對我們的認識起著怎樣的作用呢?三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探究活動2:請同學們區分三個杯子里的液體是什么?問題:三個杯子的溶液各是什么?你是怎樣認識的?具體闡述獲得這一認識的過程?教師講解: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討論:如果你想知道砒霜是否有毒,你就得親口嘗一嘗。這種說法是否正確?認識的來源有多少個?教師補充并總結引導過渡:2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探究活動3:人們對冥王星認識的變化表明了什么道理?結合材料說明這個道理的具體表現方面?教師講解: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出示幻燈片)引導過渡:3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出示“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材料問題:怎樣來檢驗認識?為什么?教師講解引導過渡4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出示:《莊子》里有個“屠龍術”的故事;袁隆平的技術得到應用。兩則材料共同說明什么道理?教師講解小結 學生回答并分析實踐的概念學生依據對實踐的理解,區分一般活動和實踐活動學生總結合作、討論分析并舉例說明(采取分組學習的方式)學生探究學生討論派代表總結學生回答學生探究,暢談自己的看法學生回答學生分析并回答 明確概念,深化學習講授新課講授新課 深化對實踐概念的認識和理解自主學習,探討深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鍛煉學生對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兩則材料對比意在深化學生的認識課堂總結 學生總結 教師補充 并強調重難點 學生總結 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課堂練習 略布置作業 略板書設計 人的認識從何而來一 實踐的概念二 實踐的特點三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2.實踐是認識的動力 3.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4.實踐是認識的目的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