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安徽省馬鞍山二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素質測試試題(7科12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安徽省馬鞍山二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素質測試試題(7科12份)

資源簡介

高二 歷史(文科) 試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的英文字母填入答題卷的對應方框內)。
1.《禹鼎》銘文記載:噩侯反叛伐周,厲王命禹出征,生獲其君。這反映了
A.封國實力削弱,周王權力加強 B.宗法制度開始瓦解
C.分封制趨向衰落,尚能維護王權 D.周王鑄鼎顯示權威
2.秦統一后,“廢封建,立郡縣”,確立專制集權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續到明清。“分王子弟,以為屏藩”,是歷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封建時代血緣分封長期存在說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權長期穩定 B.血緣分封是中央集權的基礎
C.周代制度受到歷代政權推崇 D.分王子弟是皇權的一種體現
3.“漢朝早期,統治者試圖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聯盟和秦朝嚴格的中央專制間走一條中間路線。”材料中所說的“中間路線”是指
A.內外朝制度 B.郡國并行制度 C.刺史制度 D.察舉制度
4.元和年間(806年-820年)給事中(官職名)認為皇帝關于減少內外官俸錢的詔令不妥而封還詔書,最終給事中的意見被皇帝采納。這表明
A.給事中為中書省屬官,有起草詔令的權力 B.給事中為尚書省屬官,負責執行皇帝詔令
C.給事中為門下省屬官,具有封駁審議的權力 D.給事中為門下省屬官,具有行政決策權
5.元朝的行省“掌國庶務,統郡縣,鎮邊鄙,與都省為表里,……凡錢糧、兵甲、屯種、漕運,軍國重事,無不領之”。這表明元朝的行省 ①僅是地方行政機構,只有行政權 ②是中央派駐地方,管理地方的機構,具有多種權力 ③是加強君主專制的一種形式 ④行省權力很大,代表中央行使權力
A.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伯利克里認為,我們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稱為民主制,是因為權力不掌握在少數人手里,而是由全體人民掌握。假如某年雅典全國人口約20萬,自由民約為16.8萬人,其中成年男性公民4.5萬人,外邦人約3萬人,奴隸約l萬人。能夠表現伯利克里觀點的是
A.雅典的所有官職向4.5萬名成年男性公民開放
B.4.5萬名成年男性公民在公民大會上擁有發言權和表決權
C.16.8萬自由民擁有公民權
D.城邦權力掌握在20萬人手中
7.古羅馬《民法大全》規定:“……不得基于懷疑而懲罰任何人。……與其判處無罪之人,不如容許罪犯逃脫懲罰。”這反映了古羅馬民法
A.縱容犯罪 B.主張重罪輕罰 C.肯定證據 D.維護貴族利益
8.中新網3月3日電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2010年3月1日,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向英國外交部禮賓司司長兼外交使團副典禮官馬丁遞交國書副本。劉大使應該將國書的正式文本遞交給英國
A.首相        B.內閣 C.外交大臣 D.女王陛下
9.“兩個魔鬼勝過一個圣人”這是一句英國格言,典型地說明了民主憲政的特點,憲政就是讓兩個魔鬼友好相處,互相制約,把作惡減少到最低的程度,這說明了資產階級民主憲政的關鍵和核心是
A.公民的參與程度 B.權力的制約與平衡 C.議員的素質高低 D.法律的制訂與完善
10.古往今來,無論是東方古國,或是西方近代國家,都以建章立制來強化中央對地方的的關系。下列具有此類性質的文獻和制度是 ①秦漢郡縣制 ②十二銅表法 ③英國《權利法案》 ④美國《1787年憲法》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11.英國學者迪金森在《美國革命對英國的影響》中指出:“正是美國的愛國者感染了英國的激進分子提出了更為民主的選舉權口號,激勵他們為提高英國普通被統治者的政治影響而奮斗。他們還為英國的改革分子展示了組織政治運動的方式以及如何在不引起太多內亂的前提下達到改革的目標。”受“美國的愛國者”的影響,英國出現了①輝格黨與托利黨輪流執政 ②“光榮革命”結束君主專制
③要求普選權的憲章運動 ④英國議會的選舉制度改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12.2010年6月23日,美軍駐阿富汗最高指揮官麥克里斯特爾抱怨自己與白宮的不和,稱總統“膽小懦弱”,最終被奧巴馬解職。由此表明美國
A.總統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B.總統行使憲法賦予的權力 C.權力的制約與平衡 D.極力維護區域和平
13.1851年與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國歷史上都發生了大規模的革命運動。這兩場革命運動的相似之處是
A.都是在西方啟蒙思想影響下發生的 B.都缺乏先進的領導階級和革命綱領
C.發動者都曾用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國 D.都主張推翻清朝并變革封建土地制度
14.如右圖為1927-1937年中國共產黨黨員人數發展折線圖。圖中顯示1928年至1934年黨員人數大幅度上升,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歷史原因是
A.五四運動的發生 B.國民革命的開展
C.紅色政權的建立 D.抗日戰爭的爆發
15.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國三萬萬的農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農民因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災流行、戰爭和土匪的擾亂、軍閥的額外征稅和剝削、外國商品的壓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趨窮困和痛苦。”這表明中國共產黨
A.以發動農民運動作為黨的中心工作
B.提出了由國民革命轉向土地革命的方針
C.認識到農民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D.決定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實行工農武裝割據
16.下列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自成立到更名的重大史實。這一過程
時間 1931年11月 1934年10月 1935年10月 1937年9月
主要史實 成立于江西瑞金 撤離江西蘇區 轉移至陜甘蘇區 更名為中華民國陜甘寧邊區政府
A.伴隨著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演變 B.見證了國共兩黨合作—對峙—合作的歷程
C.體現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后的曲折 D.反映了中共在建立和管理國家方面的不成熟
17.1937年12月南京失守后蔣介石發表《告國民書》,指出:“中國持久抗戰,其最后決勝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而且也不在其他各大城市,實寄于全國之鄉村與廣大強固之民心。”它說明
A.國民黨決心與共產黨合作抗日 B.國民黨統治中心轉向農村
C.國民黨決定開辟敵后戰場 D.國民黨號召全國民眾奮起抗日
18.南京國際航空烈士紀念館寧波籍抗日英烈簡表(部分)
姓名 生卒 家庭背景 事跡
方長裕 1909-1937 家庭富裕,曾捐建當地學校 美國二戰紀念書籍載:淞滬抗戰時,駕意大利進口飛機一次炸毀日機10多架,中彈墜毀。
翁心瀚 1917-1944 父親翁文灝任國民政府經濟部長 戰爭爆發時,赴印度接受飛行培訓,在云南打擊日軍時油盡墜毀。
周啟多 1914-1940 大戶人家,父輩在天津做生意 作為學員,在昆明主動請纓駕機迎敵,不幸中彈墜毀。
分析上表,就其史料價值而言,無法佐證的是
A.社會上層青年為國家民族貢獻抗日力量 B.美國支持和援助中國抗日
C.國民革命軍將士在正面戰場英勇抗日 D.國民政府作了抗日國防準備
19.1920年9月,上海《勞動界》刊登的《一個工人的宣言》寫道:“將來的社會,要使他變個工人的社會;將來的中國,要使他變個工人的中國;將來的世界,要使他變個工人的世界。”該材料主要反映了
A.中國工人階級認清了中國社會性質 B.中國工人階級即將登上政治舞臺
C.上海即將成為中國工人運動的中心 D.馬克思主義對中國工人運動的影響
20.照片記載了一定時期、一定階段的歷史。右邊這張照片為某一時期工作人員將《中國土地法大綱》抄錄在墻壁上宣傳相關政策,對該土地政策說法正確的是
A.核定地價,現有地價歸原主所有
B.變農民土地所有制為土地集體所有制
C.廢除封建剝削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
D.在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農民對土地有使用經營權
21.在某次戰役中,中共中央軍委給前線指揮部的電報提出:“現在不是讓敵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長江以南的問題,而是第一步殲敵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殲敵于長江以北的問題”“此戰勝利,不但長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國局面亦可基本上解決”。據此判斷,這一戰役是
A.遼沈戰役 B.平津戰役 C.渡江戰役 D. 淮海戰役
22.為了悼念巴黎公社烈士, 某學校學生圍繞“ 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下面是部分學生爭論的焦點, 你認為哪一同學的觀點最能體現巴黎公社失敗的根本原因。甲認為: 缺乏科學的理論作指導 乙認為: 法國不成熟的社會階級狀況 丙認為: 沒有團結廣大人民群眾 丁認為: 沒有控制國家的經濟命脈
A.甲 B.乙 C.丙 D.丁
23.“立即廢除地主土地私有制,不付任何贖金。……一切土地……成為全民財產并交給一切耕種土地的勞動者使用。”關于上述規定出自的文件和土地制度表述正確的是
A.《土地法令》和土地國有制度 B.《土地法令》和農民土地所有制
C.《告工人、士兵和農民書》和農民土地所有制 D.《告工人、士兵和農民書》和土地國有制度
24.20世紀60年代末,中國《地理》教材對聯邦德國(德國統一以前的西德)作了如下敘述:“在美、英、法等帝國主義國家的扶持下,西德的軍國主義已經復活,……已經成為嚴重戰爭危險的策源地。”以上敘述
A.真實反映了當時聯邦德國的社會狀況 B.說明當時中國推行“一邊倒”的外交方針
C.說明當時中國強調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對抗 D.正確反映了戰后國際形勢的特點
25.南方網記載, 1978年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上講到:“現在的問題是法律很不完備,很多法律還沒有制定出來。往往把領導人說的話當做‘法’,不贊成領導人說的話叫做‘違法’,領導人的話改變了,‘法’也就跟著改變。”這主要反映了
A.一些領導干部專制作風嚴重 B.有法不依的現象十分嚴重
C.亟待增強民眾的法制觀念 D.亟待建設并完善法律體系
26.1970年10月1日,毛澤東邀請美國作家埃德加·斯諾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國慶典禮。同--年12月,毛澤東會見斯諾時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來,我愿意和他談。”1975年12月,毛澤東主席會見了福特總統。在此歷史時期內,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外交活動有①中國釋放出與美國和解的信息 ②中日邦交正常化
③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④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7.1950年中蘇兩國簽署《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2001年中俄六國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這兩次外交活動的相同點是
A.帶有強烈的意識形態色彩 B.謀求國家的安全與發展
C.體現結伴而不結盟的原則 D.順應經濟區域化的潮流
28.“少小離家老大歸,鄉音未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爭傳客從臺灣來。”改編的這首《回鄉偶書》最早可能出現于
A.20世紀60年代末 B.20世紀70年代初 C.20世紀80年代末 D.20世紀90年代初
29.有學者如此評價二戰后初期美國政府的一項舉措:“美國統治當局似乎找到了一種途徑,把‘遏制’共產主義的計謀與制造商、出口商的熱情溶為一體。一箭雙雕,成了真正的受益者。”這項“一箭雙雕”的舉措是
A.建立布雷頓森林體系 B.提出杜魯門主義 C.建立“北約”組織 D. 實施馬歇爾計劃
30.某研究小組收集了下列歷史圖片,據此判斷他們研究的主題可能是
A.緩和與動蕩的時代 B. 動蕩不安的當代世界 C.多極化趨勢下的世界 D.和平與發展的時代
二、非選擇題(共2小題,第31題20分,第32題20分,共40分)
31.(2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一個青年跑進太學求學,畢業后,派到地方服務。待服務地方行政有了政績,再經長官察選到中央,又須經過中央一番規定的考試,然后開始正式入仕。那是當時入仕從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幾乎全由此項途徑出身。這樣的政府,我們再也不能叫它做貴族政府……我們只能叫它做讀書人的政府,或稱士人政府。 ——錢穆《中國歷史政治得失》
材料二 “羅馬的法律賢明地把國家的權力分配給許多高級官吏,這些官吏之間起支持、制止和限制的作用”;在制度構建上,“羅馬的政府是十分完善的,因為自從它產生以來,它的制度就足以使或是人民的精神,或是元老院的力量,或是某些高級官吏的威望永遠能夠制裁任何濫用權力的事件”;“羅馬共和國還設立了監察制度,監察官每年都要檢查一個共和國當時實際情況,這樣就把人民分配到不同的特里布(部落,古羅馬的行政單位)里面去,以便使保民官和野心家不能操縱選舉,使甚至人民自己也不能濫用自己的權力”。
——孟德斯鳩《羅馬盛衰原因論》
材料三 長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無法作為整體來追求國家現代化,因此遠遠落在英法等國后面。1870年后,舊的容克地主貴族通過對外戰爭實現國家統一,并掌握了現代化領導權,在隨后.短短30年間,德國完成了經濟起飛,在工業生產方面甚至超過英法。不過,現代化領導力量的“錯位”給德意志民族帶來無窮災難。 ——錢乘旦《各國現代化模式的比較》
材料四 提出”軟實力”概念的著名學者約瑟夫·奈這樣評價:“中國的經濟增長不僅使發展中國家獲益巨大,中國的特殊發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發達國家稱為可效仿的榜樣。”有學者也感慨:“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恰恰是沒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 ——《人民日報·新中國60年光輝歷程啟示之四》
(1)材料一反映了當時怎樣的選官制度 (2分)為什么“這樣的政府,我們再也不能叫它做貴族政府” (2分)
(2)材料二中孟德斯鳩認為羅馬法之所以促使羅馬興盛的原因是什么 (2分)由此推斷,孟德斯鳩認為羅馬衰敗的原因是什么 (2分)據此簡述孟德斯鳩的核心啟蒙思想觀點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現代化領導力量的‘錯位’”指什么 (2分)這種“錯位”給德國的社會發展帶來怎樣的消極影響 (2分)
(4)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特殊的民主方式”框架的內容。(4分)并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政治現代化模式的看法。(2分)
32.(2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關于鴉片戰爭的爆發原因,美國學者費正清在《偉大的中國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認為鴉片戰爭是一次典型的非正義戰爭,是鴉片染成的戰爭……其實,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國訂立平等國家關系的問題。”
材料二 (二戰)戰爭開始后,羅斯福……配備并訓練國民黨軍隊,供應戰斗機和飛行員,派史迪威將軍赴華等。羅斯福認定,在目前為戰爭作的努力中,中國是不會一下子變得更重要的,他希望一方面使中國能夠繼續抗戰,一方面通過給予它地位來使它的幻想得到滿足。1941年到1942年交接的冬季,給予中國一筆五億美元的貸款援助。……在整個二戰期間,美國的遠東政策差不多都是由羅斯福一個人操辦的,雖然支持腐敗的蔣政權,但……他的這種援助,不能只看作是對國民黨政府的援助。——馬廣東《羅斯福執政時期對蔣介石態度的轉變》
材料三 多邊外交是一種與雙邊外交相互補充的外交戰略。……三個以上國家的互動與雙邊互動相比保守秘密的難度要大得多,因此多邊協議的制定和實施比雙邊協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為國際輿論所監督。……參與多邊外交的各方,其具體利益可能有較大的差異,但它們的利益總有一個交匯點。……多邊外交的開展要求一個國家克制、甚至放棄某些領域內的單邊或雙邊的利益考量,側重于有互動關系的多邊共同的利益標準。新中國成立之初就開始涉足多邊外交舞臺,但在很長時期內由于對多邊外交的認識的局限,對多邊外交的參與是有限的。……20世紀70年代末以后,特別是冷戰結束后,中國的多邊外交逐漸活躍起來。中國不僅積極參與多邊外交,還成為了多邊外交的積極倡議國和主持國。 ——《教學與研究·中國對多邊外交的認識及參與》
(1)根據材料一,概括費正清關于鴉片戰爭原因的觀點。(2分)試評價這一觀點。(4分)
(2)根據材料二,概括二戰期間美國對中國進行了哪些援助?(3分)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美國為什么要提出“救援中國”?(4分)
(3)根據材料三概括多邊外交的特點。(2分)舉一例說明“新中國成立之初就開始涉足多邊外交舞臺”的重要事件。(2分)
(4)分析“20世紀70年代末以后,特別是冷戰結束后,中國的多邊外交逐漸活躍起來”的原因。(3分)
馬鞍山市第二中學2011—2012學年度
第二學期期中素質測試
高二 歷史 答 題 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題2分,共60分。每一道題只有一個正確的選項。請把正確答案填涂到下列表格中,注意卡號和答案填涂的規范性。)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非選擇題(共2小題,第31題14分,第32題18分,第33題8分,共40分)
31.(2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
(2)
(3)
(4)
32.(2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
(2)
(3)
(4)
馬鞍山市第二中學2011—2012學年度
第二學期期中素質測試
高二 歷史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題2分,共60分。每一道題只有一個正確的選項。請把正確答案填涂到下列表格中,注意卡號和答案填涂的規范性。)
二、非選擇題(共2小題,第31題20分,第32題20分,共40分)高二地理試題(文科)
考生須知:
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2.答題前,在答題卷密封區內填寫班級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題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只需上交答題卷。
第I卷(選擇題 共60分)
本卷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浙江省溫嶺縣是我國大陸上最早迎來新年第一縷曙光的地方。該地第一縷曙光出現的時間可能是
A.5:35    B.6:32     C.4:50     D.5:43
2.當全球2012年4月12日和4月13日的范圍各占一半的時候,北京時間為
A.4月12日16時 B.4月12日8時 C.4月13日16時 D.4月13日8時
3.某地圖沿赤道3個經度的長度為33.3cm,該圖的比例尺為
A.1:100,000 B.1:300,000 C.1:1,000,000 D.1:3,000,000
4.當南極圈上正午太陽高度角為0°時,不會發生的地理現象是
A.海口市(20°N)正午日影朝南 B.地球公轉到近日點附近
C.我國這一天晝長夜短 D.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晝現象
5.從清明節到“五一”勞動節這段時間內,安徽省馬鞍山市(31°N)
A.晝長夜短,且晝漸長 B.晝長夜短,且晝漸短
C.晝短夜長,且夜漸長 D.晝短夜長,且夜漸短
6.甲乙兩地之間的距離小于444千米,無論從甲地到乙地,還是從乙地到甲地,最近的走法都是先向正南走,后向正北走。據此判斷甲乙可能同處在
A.赤道附近 B.南極附近 C.北極附近 D.不可能有此情況
7.當安徽省馬鞍山二中(31°N)廣場上國旗旗桿的正午影長與旗桿等長時,陽光直射的緯線是
A.23°26′N B.0° C.14°N D.14°S
8.下圖中A相對B的方位,分別是
A.西北 東北 西南 西北 B.西北 西北 西南 東北
C.西南 東北 西北 西北 D.東北 西北 西北 西南
下列四幅等高線圖等高距相等。讀圖回答9~11題。
9.四幅圖中坡度最陡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0.關于四圖的描述正確的是
A.四幅圖的地勢均為東北高西南低 B.反映的區域面積甲圖最大
C.反映實際地形最詳細的是丁 D.甲圖的比例尺是丙圖的3倍
11.若把四圖反映地區用同一比例尺繪圖,則圖幅面積從大到小排列正確的是
A.甲乙丙丁 B.丙甲乙丁 C.丁乙甲丙 D.丙丁甲乙
北京時間2009年2月2日,我國首個南極內陸考察站——中國南極昆侖站(80°25′01″S,77°06′58″E)正式開站。右圖中A點為昆侖站,讀圖回答12~14題。
12.極地寒風凜冽,該考察站營地建筑的門窗該避開
A.東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東北方向
13.某科學家從B點乘飛機沿圖中虛線飛往到A點,則飛行的方向是
A.先向北后向南 B.一直向西北方向飛行
C.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D.先向東南,后向東北
14.3月21日,某科學家在日落前1小時到達A點,此時北京時間約是
A.3月21日17:00 B.3月22日19:52
C.3月21日19:52 D.3月22日17:00
下圖為“某一時刻太陽高度等值線圖”,圖中陰影部分為4月30日。讀圖完成15~16題。
15.此時,北京時間為
A.5月1日8時 B.4月30日8時
C.4月29日8時 D.5月1日20時
16.一飛機從M點沿最短距離飛往P點,其飛行方向不可能是
A.東北 B.正北
C.西北 D.正西
下圖是“某地地形簡圖”,P、M兩點相對高度是288米, M點位于36.5°N。讀圖回答17~18題。
17.圖中P、Q兩點之間的四條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8.冬至日正午,M峰頂的影子正好移至P點,則P、M之間的水平距離大約是
A.300米 B.400米
C.500米 D.600米
下列為某地興趣小組進行的觀測活動。據此回答19~21題。
19.春分日,該地于北京時間19:16日落。當天文望遠鏡對準北極星方向時,望遠鏡與地面呈22°夾角。判斷該地位于北京
A.西北方向 B.東北方向 C.東南方向 D.西南方向
20.下列民居中與當地自然環境吻合的是
21.通過連續的觀測,他們發現
A.冬季觀察星空的時間較短 B.恒星自西向東繞地球轉動
C.肉眼可見太陽系的所有大行星 D.其它恒星在天空中繞北極星轉動
22.比較下面甲、乙兩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甲圖的比例尺小于乙圖
②甲、乙兩圖中的島嶼均受東南信風的影響
③兩島附近海域有暖流經過
④乙圖島嶼東側為熱帶雨林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
下圖是“P(170°E)、Q(175°W)兩地晝長周年變化情況圖”。讀圖回答23~25題。
23.P地位于Q地的
A.西南 B.西北 C.東南 D.東北
24.Q地晝長時間由最長到最短,這一時間段地球公轉速度
A.越來越快 B.越來越慢
C.先加快,后減慢 D.先減慢,后加快
25.下列日期能確保P、Q兩地在同時日出的一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讀“我國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26~27題。
26.這種地貌形態最有可能分布在
A.洞庭湖平原
B.云貴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江南丘陵
27.能反映該地區地理現象的統計圖或示意圖是
讀“全球六大板塊示意圖”,回答28~30題。
28.下列半島屬于亞歐板塊的是
A.阿拉伯半島 B.印度半島
C.中南半島 D.拉布拉多半島
29.根據板塊構造理論,推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紅海將不斷擴大 B.地中海將不斷擴大
C.大西洋將不斷縮小 D.東非大裂谷將合攏
30.下列地區沒有豐富地熱資源的是
A.冰島 B.新西蘭 C.意大利 D.巴西
第II卷(非選擇題 共40分)
本卷共3小題,共40分。
31.(20分)下圖是“北極圈上空所視的地球12月22日晝夜分布示意圖”,斜線表示夜半球。讀圖回答各題。
(1)北極點是圖中 點,太陽直射點是圖中 點。兩地的太陽高度分別是______和 。
F點夜長為 小時。
(2)此刻,全球以______經線和______經線為界分屬兩個日期;北京時間是____時。
(3)E、D兩地氣候類型分別是 和 。
32.(10分)下圖為“北京時間16點的光照圖”,A點的緯度是20°N。讀圖回答問題。
(1)C點位于B點的 方向,其地理坐標是 ,此時B晝長是 小時。
(2)等值線①、②、③中,晝長最短的是 。
(3)弧線A、E兩點之間的實際最短距離大約是 千米。
33.(10分)讀“世界大洲和大洋分布圖”,回答各題。
(1)讀圖可知,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___洲和____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___洲。
(2)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被亞洲、___洲和___洲三大洲所包圍。
馬鞍山市第二中學2011~2012學年度
第二學期期中素質測試
高二地理試題(文科)答題卷
第I卷(選擇題 共6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第II卷 (非選擇題 共40分)
31.(20分)
(1) , 。 。

(2) 。 。
(3) 。
32.(10分)
(1) , , 。
(2) 。
(3) 。
33.(10分)
(1) , , 。
(2) , 。
馬鞍山市第二中學2011~2012學年度
第二學期期中素質測試
高二地理試題(文科)
參考答案
第I卷高二數學(文)試題
命題人 胡明元 審題人 張以虎
(考試時間120分鐘 滿分150分)
參考公式:,回歸直線方程:,線性回歸方程中的估計值,
P(k2≥k) 0.50 0.40 0.25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k0 0.455 0.708 1.323 2.072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第Ⅰ卷(選擇題 6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 5分,共計60 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 馬鞍山二中現有教職工220人,其中教師有160人,管理人員32人,后勤服務人員28人,現用分層抽樣法從中抽取一容量為55的樣本,則抽取管理人員 ( )
A.6人 B.7人 C.8人 D.12人
2. 設兩個變量和之間具有線性相關關系,它們的相關系數是,關于的回歸直線的斜率是,縱截距是,那么必有( )
A. 與的符號相同 B. 與的符號相同
C. 與的符號相反 D. 與的符號相反
3. 觀察,,,由歸納
推理可得:若定義在上的函數滿足,
記為的導函數,則=( )
A. B. C. D.
4. 右面的程序框圖,如果輸入三個實數a、b、c,要求輸出
這三個數中最大的數,那么在空白的判斷框中,
應該填入下面四個選項中的 ( )
A. B. C. D.
5.在研究打酣與患心臟病之間的關系中,通過收集數據、整理分析
數據得“打酣與患心臟病有關”的結論,并且有以上的把握認
為這個結論是成立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100個心臟病患者中至少有99人打酣
B.1個人患心臟病,那么這個人有99%的概率打酣
C.在100個心臟病患者中一定有打酣的人
D.在100個心臟病患者中可能一個打酣的人都沒有
6.已知函數的圖象在點處的切線l與直線平行,若數列的前n項和為Sn,則S2012的值為( )
A. B. C. D.
7. 為研究變量和的線性相關性,甲、乙二人分別作了研究,利用線性回歸方法得到回歸直線方程和,兩人計算知相同,也相同,下列正確的是( )
A. 與重合 B. 與一定平行
C. 與相交于點 D. 無法判斷和是否相交
8.“∵四邊形ABCD是矩形,∴四邊形ABCD的對角線相等”,補充以上推理的大前提是( ) 
A. 正方形都是對角線相等的四邊形 B. 矩形都是對角線相等的四邊形
C. 等腰梯形都是對角線相等的四邊形 D. 矩形都是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
9. 從{1,2,3,4,5}中隨機選取一個數為a,從{1,2,3}中隨機選取一個數為b,則的概率是 ( )
A. B. C. D.
10. 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①歸納推理是由部分到整體的推理;②歸納推理是由一般到一般的推理;③演繹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④類比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⑤類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11. 設直線與函數的圖像分別交于點,則當達到最小時的值為 ( )
A.1 B. C. D.
12. 定義在(-1,1)上的函數,f(x)滿足:f(x)-f(y)=f();當x∈(-1,0)時,有f(x)>0.若p=f()+f(),Q=f(),R=f(0);則 P,Q,R的大小關系為( )
A.R>Q>P B.R>P>Q C.P>R>Q   D.Q>P>R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90分)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計20 分。
13. 在復平面上的平行四邊形ABCD中,對應的復數是6+8i, 對應的復數是-4+6i.則對應的復數是 .
2 4
1 2
a
b
c
14. 在右邊表格中,每格填上一個數字后,使每一行成等差數
列,每一列成等比數列,則a+b+c的值是
15. 已知函數是定義在R上的奇函數,,,則不等式的解集是 .
16已知下列四個命題:
①若函數在處的導數,則它在處有極值;
②若,則中共有項;
③若,則 中至少有一個不小于2;
④若命題“存在,使得”是假命題,則;
以上四個命題正確的是 (填入相應序號)
三、解答題:本題共6個小題.共70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7.(10分)已知復數,若,
⑴求; ⑵求實數的值
18 .(12分)在對人們“飲食習慣與肥胖”的一次調查中,共調查了124人,其中超過標準體重的“胖子”70人,在標準體重范圍內的“健康人”54人。“胖子”中有43人喜歡吃“洋快餐”, 另外27人不吃“洋快餐” ;“健康人”中有21人喜歡吃“洋快餐”,另外33人不吃“洋快餐”。
(1)根據以上數據建立一個的列聯表;
(2)判斷吃“洋快餐”與肥胖是否有關系,有多大的把握認為吃“洋快餐”與肥胖有關。
19.(12分) 某種產品的廣告費支出與銷售額(單位:百萬元)之間有如下對應數據:
2 4 5 6 8
30 40 60 50 70
,,
(1)畫出散點圖。
(2)求回歸直線方程。
(3)試預測廣告費支出為10百萬元時,銷售額多大?
20. (12分) 設函數f(x)=ax2+bx+c(a,b,c∈R),且求證:
(1)且-3;
(2)函數f(x)在區間(0,2)內至少有一個零點.
21. (12分)已知,分別求,,,然后歸納猜想一般性結論,并證明你的結論。
22. (12分) 已知函數是奇函數,是偶函數,設

(1)若,令函數,求函數在上的極值;
(2)對恒有成立,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高二文科數學試卷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60分)
二、填空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20. (12分) 證明:(1)f(1)=a+b+c=-, 即3a+2b+2c=0.
又3a>2c>2b,所以3a>0,2b<0,則a>0,b<0. ………………………………3分
又 ,
所以
可得
因為a>0,所以-3<<-.………………………………………6分
(2)f(0)=c,f(2)=4a+2b+c=a-c,
①當c>0時,f(0)=c>0且f(1)=-<0,
所以函數f(x)在(0,1]內至少有一個零點.………………………………………9分
②當c≤0時,f(1)=-<0且f(2)=a-c>0,
所以函數f(x)在(1,2)內至少有一個零點.
所以f(x)在區間(0,2)內至少有一個零點.………………………………………12分
……………………………………………………………………………………………4分,………………………………………8分,
………………………………………12分
開始
輸入
輸出
結束



否高二年級數學學科理科試題
命題人:陳昌富 審題人:張以虎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75分)
1、若復數的實部與虛部互為相反數,則 ( )
A、 B、 C、 D、2
2、用反證法證明命題:若整系數一元二次方程有有理數根,那么
中至少有一個是偶數時,下列假設中正確的是 ( )
A、假設都是偶數; B、假設都不是偶數;
C、假設至多有一個偶數; D、假設至多有兩個偶數。
3、函數與的圖象在上的交點有 ( )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4、設全集為R,集合則等于 ( )
A、 B、
C、 D、
5、下列程序執行后輸出的結果是 ( )
A、 B、0
C、1 D、2
6、函數的圖象與軸
所圍成的封閉圖形的面積為 ( )
A、 B、1
C、2 D、
7、設,且,則有 ( )
A、 B、 C、 D、
8、過拋物線焦點的弦AB以為中點,則的長為 ( )
A、 B、 C、8 D、12
9、12名同學合影,站成了前排4人后排8人,現攝影師要從后排8人中抽2人調整到前排,若其他人相對順序不變,則不同調整方法的種數是 ( )
A、 B、 C、 D、
10、自然數1,2,3,…,n按照一定的順序排成一個數列:若滿足
,則稱數列為一個“優數列”,當時,這樣的“優數列”共有 ( )
A、24個 B、23個 C、18個 D、16個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11、在△ABC中,,則 ;
12、與曲線相切,且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線共有 條;
13、求值: ;
14、已知函數的圖象在點處的切線方程為,
則函數的解析式 ;
15、平面幾何里有結論:“邊長為的正三角形內任意一點到三邊的距離之和為定值”,
若考察棱長為的正四面體(即各棱長均為的三棱錐),則類似的結論為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5 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步驟或演算步驟。)
16、(12分)已知函數,在軸右側的第一個最高點的橫坐標為。
(1)求的對稱軸方程;
(2)求的單調遞增區間。
17、(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的展開式中,前三項系數成等差數列。
求 ;
求第三項的二項式系數及項的系數;
(3)求含項的系數。
18(12分)某造船公司年造船量是20艘,已知造船艘的產值函數為(單位:萬元),成本函數(單位:萬元),又在經濟學中,函數的邊際函數定義為。
(1)求利潤函數及邊際利潤函數(提示:利潤產值成本);
(2)問年造船量安排多少艘時,可使公司造船的年利潤最大?
(3)求邊際利潤函數的單調遞減區間,并說明單調遞減在本題中的實際意義是什么?
19、、(12分)如圖,已知點P在正方體的對角線上,。
(1)求與所成角的大小;
(2)與平面所成角的大小。
20、(本小題滿分13分)
已知函數。
當時,函數取得極大值,求實數的值;
若存在,使不等式成立,其中為的導函數,求
實數的取值范圍;
求函數的單調區間。
21、(本小題滿分13分)
已知函數對于任意的,都有。
(1)求的取值范圍;
(2)若,用數學歸納法證明:;
(3)在(2)的條件下證明:
答 題 卷
一、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題
11、 ;12、 ;13、 ;14、
15、 。
三、解答題:
16、解:(1)(2)
17、解:(1)(2)(3)
18、解:(1) (2) (3)
19、解(1)(2)
20、解(1)(2)(3)
21、解:(1)(2)(3)
馬鞍山第二中學2011—2012學年度
第二學期期中素質測試
高二年級數學學科理科試題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75分)
二、填空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第三項的系數為 (8分)
(3)令得,含項的系數為 (12分)
18、(12分)(1);
… (4分)
(2) 時,
所以當時,,當時,時,
有最大值 …… (7分)
即年造船量安排12艘時,可使公司造船的年利潤最大。 (8分)
(3),
所以,當時,單調遞減,所以單調遞減區間為,且… (10分)
是減函數的實際意義是:隨著產量的增加,每艘船的利潤與前一艘船的利潤相比,利潤在減少。 (12分)
19、(12分)如圖,以D為坐標原點,棱DA、DC、DD1所在直線為x軸,y軸,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設棱長為1,則D(0,0,0),A(1,0,0),C(0,1,0),C1(0,1,1),
,連結BD、B1D1,在平面BB1D1D中,延長DP交B1D1于
當時,,函數在上單調遞增;
當時,,則在上單調遞減;
所以函數在處有極大值,。 … (4分)
21、(13分)(1),則或(舍),
此時對都成立,則。… (3分)
(2),當時,,則在上遞增。
下面用數學歸納法證明:
①當時,由
②假設時,成立。則當時,
,即時,不等式也成立。…
由①②可知,當時,成立。 (8分)
D C
A B
D1 C1
A1 B1
P
D C
A B
D C
A B
D1 C1
A1 B1
P
D C
A B高二政治 (文科) 試 題
命題人:張立華 審題人:李麗
第Ⅰ卷(選擇題,30題,共60分)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2分,共60分)
1.“石頭上刻著名人名言,石頭是物質的,但表現的是精神的內容。”對這句話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文化是人類創造的產品
B.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C.文化是刻在石頭上的名人名言
D.物質活動和精神活動是分開的,兩者互不影響
2. 以“暢游皖中明珠,感受金秋巢湖”為主題的2011年巢湖溫泉文化旅游節于9月28日上午,在巢湖半湯拉開帷幕,并取得了預期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舉辦溫泉文化旅游節
①基于文化反作用于經濟,給經濟以巨大影響的考慮
②出于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的考慮
③是文化傳播的手段 ④能決定人的全面發展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 池州儺戲是安徽省古老稀有的劇種之一,主要留存于九華山麓方圓百公里的貴池、石臺、青陽等地,尤其集中在貴池區梅街、劉街、棠溪等鄉村,潛藏深山五百余年,有“戲曲活化石”之稱。上世紀80年代,在安徽省市有關文化部門的支持下,恢復了儺戲表演,并使之煥發出勃勃生機。上述材料說明
①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②中華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點 
③中華文化得到各族人民的認同  ④民間優秀文化也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A. 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4. 黃山不僅自然景觀奇特,而且文化底蘊厚重。古往今來,人們游覽黃山、歌詠黃山,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摩崖石刻就是黃山藝術寶庫中的一朵奇葩。黃山現存歷代摩崖石刻260多處,其中碑刻40多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黃山文化就是摩崖石刻 B.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C.物質活動和精神活動是分開的 D.文化就是人類創造的產品
5. 中國人喜歡喝茶,但各地的喝茶方式又有所不同,例如潮汕人喝功夫茶,茶具是很小的茶壺和精致的小瓷杯;而四川人則喝蓋碗茶,茶具是細長嘴的茶壺和蓋碗。這說明
①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②中華文化輝煌燦爛
③中華文化有共性 ④中華文化有多樣性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6. 比利時的一位官員說:“千萬條小溪匯入河流,奔騰到海,成就了海洋的豐富。由于文化的不同,人們產生了交流的愿望;因為交流了解到自身的價值和彼此的差異,也驚嘆于世界的博大精深。”這句話體現的道理是
①文化是民族的,同時又是世界的 ②不同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發展 ③民族文化具有多樣性,使文化交流成為必要 ④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⑤任何時間、任何國家都認識到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7. 索馬里半島及其以南的東非沿海一帶,自古就是商業繁榮的地區。8-9世紀,伊斯蘭教傳入東非。10世紀,非洲內陸班圖人的遷徙浪潮波及東非。在這兩大歷史因素的交互影響下,索馬里及東非沿海一帶的文明進一步發展。諸商業城邦從內陸收購象牙、黃金輸往海外,又從東方輸入絲綢和瓷器等物品,轉銷內陸。考古學證明了中國瓷器的輸入數量十分巨大,深深影響到當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對上述材料中的文化交流與傳播說法不正確的是
A.文化傳播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 B.人口遷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
C.商人的貿易活動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
D.文化傳播的途徑就是指商人的貿易活動、人口遷徙和教育
8. 中國人有“放生積善”習俗,即買一些活的烏龜、鯉魚、青蛙等野生動物放歸大自然。這一習俗源于佛教,佛教在中原地區長期盛傳養成了中國人崇尚善舉,珍重生靈的精抻風貌。這表明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
A.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B.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C.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D.文化環境和文化活動
9. 牛在農耕文化中起到了重大作用,早在原始時代,人類的動物信仰和圖騰信仰中就包括了牛。中國古代典籍《山海經》中有人面牛身的神靈形象;苗族、布依族等許多民族都實行過牛崇拜;印度的《吠陀》及信仰中將牛視為神圣的獸類;古埃及氏族嚴禁捕殺牛等動物,認為這是他們各氏族祖先的親族;南非許多氏族以牛為圖騰;中非有的部落尊稱牛為“父親”。以上材料表明
①文化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 ②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③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影響
④世界上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規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 迪斯尼公司經典卡通形象唐老鴨誕生至今,這只穿水手服、愛發脾氣、總是搗蛋的白鴨子,已從最初米老鼠的配角成為風靡全球、經久不衰的卡通明星。材料主要說明
A.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在于社會實踐 B.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深遠持久的特點
C.一定社會的文化促進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 D.各國文化一律平等
11. 現代城市構建在歷史城市之上,保護文化遺產是城市建設必須考慮的重大問題。西安市把唐大明宮遺址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從城市廢墟中解救出來,建設起大明宮遺址。大明宮遺址保護所遵循的發展理念是“保護文物、傳承文明、弘揚文化、改善民生、提升城市”。這一理念體現的文化道理有
①文化與政治、經濟相互交融 ②文化的傳承決定城市的發展
③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民族和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④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2. 朝鮮半島地勢狹長,偶有風吹草動,馬上波及全國,如果發生戰爭,沒有萬里長征和持久戰的回旋余地,因此,韓國人的危機感、不安感、焦慮感要比很多國家的人嚴重得多。這表現在他們的思想和行為上就是“急性子”,這種心理使他們在國家民族危亡關頭往往表現出“甘灑熱血寫春秋”的個人英雄主義氣概。這說明
A.民族文化深刻影響一個民族的日常生活和思維方式B.文化內涵是由地理環境決定的
C.群體文化影響個體的文化素質 D.“半島文化”具有悲劇的氣質
13. 2010年7月22日,馮小剛導演新作《唐山大地震》是首部轉制成IMAX的非好萊塢主流商業電影,該片真實再現了唐山大地震的歷史場景,在創作拍攝上注重運用國際上災大片的一些基本元素。同時,為了營造視聽效果奇觀,它把傳統特技和數字高科技相結合,使這部影片有了比較完美的藝術和技術的精彩呈現。這說明
①文化形態的更替是由科技進步決定的 ②文化發展的實質就在于文化創新
③現代高科技是文化創新的動力 ④實現文化創新需要博采眾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4. 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力倡“大國學”。他強調:“‘國學’就是中國的學問,傳統文化就是國學”,“國內各地域文化和五十六個民族的文化,就都包括在‘國學’的范圍之內……后來融入到中國文化的外來文化,也都屬于國學的范圍。”季羨林先生倡導的“大國學”,意義在于
①有利于使中華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現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有利于顯示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③有利于中華民族文化吸收和借鑒其他民族文化的積極成份
④有利于激發中國各族人民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15.不同民族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有著不同的特點,文化具有多樣性。人們常說,法國人浪漫,德國人嚴謹,中國人勤勞溫和,日本人好學。這種差別形成是由
A.各民族不同的地理環境決定的 B.各民族不同的遺傳基因決定的
C.各民族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決定的
D.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社會環境等因素綜合決定的
16.旅行歸來,很多人會在自己的博客上介紹異國的風土人情、展示他鄉的精彩圖片。由此可見
A.文化交流的過程就是文化傳播的過程 B.商業貿易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
C.現代文化傳播的手段推動了文化發展 D.文化交流增強了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
⒘“槑”(音同梅),部首:木,基本字義:同“梅”。單看“槑”的解釋跟“呆”可謂是八桿子打不到一塊兒,可在新新人類的眼里,它們愣是被拉到同一個屋檐下,成了一家人。僅僅因為這個“槑”字由兩個“呆”組成,于是在網絡語言里被用來形容人很天真,很傻,傻到家了,實現了古老文化和現代網絡的完美對接。這體現了
①漢字傳承中華文明,是文化的基本載體 ②文化的自我調節和完善發展
③大眾傳媒日益顯示出文化傳遞的強大功能 ④要正確處理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在一個文化厚實的社會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茍且,因為不茍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別人——他不霸道,因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奪,因為不掠奪所以有永續的生命。對上述材料理解正確的是
①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方式、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②傳統文化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③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④人既是文化的創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9.我國有許多抒發愛國主義情懷的詩詞格言,下列不能體現這一內涵的是( )
A.“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B.“天道酬勤”
C.“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D.“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20.媽祖信俗是我國首個信俗類世界級遺產。千百年來,出于祈福消災、尋根謁祖的媽祖信俗為百姓所崇拜而傳承至今,尤其在臺灣2300萬同胞中,就有1700萬信仰媽祖,很多人都把到祖國大陸福建莆田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當作一生最大的心愿。這說明( )
A.中華文化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B.炎黃子孫對中華文化具有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C.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發展的精神根基
D.保護傳統信仰是保護文化遺產的重要內容
21.從這兩幅藝術化的中國漢字成語,我們能夠領略到漢字的獨特魅力。通過圖片可以看出
A.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
B.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發揮巨大作用
C.漢字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見證
D.漢字文化的內涵豐富
22.禮儀是交往的產物,語法是說話的產物,邏輯是思考的產物。人們長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規范,無非是人類知識和經驗的總結。這表明(  )
①文化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 ②文化實質上是一種精神力量
③文化素養是逐步培養出來的 ④文化現象無時不在、無處不有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23.毛澤東曾熱情地贊揚魯迅是當時“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文化新軍最偉大和最英勇的旗手”,肯定“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這表明( )
A.思想運動是社會變革的先導,會促進文化的發展
B.文化影響具有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特點
C.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D.文化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24.國畫,又稱“中國畫”。國畫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創制意境”,要求“意存筆先,畫盡意在”,達到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氣韻生動。上述材料說明 ( )
①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②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③中華文化異彩紛呈、內涵豐富 ④中華文化博采眾長
A.②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25.福建南音起源于唐,形成宋,被稱為音樂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采用撥子,且是橫抱姿勢,福建南音至今保持這一遺制,且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與敦煌壁畫中的伎樂圖一樣。這啟示我們對待傳統文化,必須
A.關注其創新性 B.突出其民族性
C.保持其區域性 D.重視其繼承性
26.“羌”,是甲骨文中唯一關于民族的文字,是中國人類族號最早的記載。汶川大地震讓歷經千年風雨的羌族遭遇劫難,在我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北川,30萬羌族人口近1/10被奪去生命。為了“云朵上的民族”獨特文化的接續,一場以政府為主導、羌族人民為主體的文化救援和重建行動就此展開:整合羌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保持羌族原有的建筑風貌、民風習俗、祭祀禮儀,體現羌族文化的原生態環境和地質結構特點……。如果要為這一行動確定一個標題,你認為下列最合適的是
A.風中羌笛,是否悠悠依舊 B.羌笛何須怨,青山已不在
C.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 D.守望羌笛聲里的燈火
27.中國的文學有著千年傳統,從未間斷的漢語言文字,為中國文學延續著這一千年傳奇。從文言到白話的轉變極大地改變了中國文學的書寫方式和表達習慣,不斷涌動的現實生活又給文學提供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從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對待傳統文化( )
A.要全盤吸收,不斷發展 B.要體現時代精神,不斷創新
C.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D.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
28.五臺山這座享譽世界近兩千年的佛教名山、清涼勝境,擁有世間罕見的佛教建筑群和大量的造像、雕塑、壁畫、經書、音樂等文化藝術的寶庫,在第33屆世界文化遺產委員會會議上,正式列為《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二處文化景觀。從上述材料中我們可以感悟到( )
①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②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特點
③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④文化遺產是人類共同的財富,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9.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和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透過武昌城頭飄過的歷史煙云,回首南湖紅船起航90年來的時代變遷,我們深刻感受到必須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因為
①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是中華民族之魂
②各個時期的民族精神是完全一樣的 ③它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
④它關系到國家的興衰,成為經濟建設的根本動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0.安慶的桐城產茶歷史甚早,有文字記載即可溯至隋唐,而桐城小花的成名史料證實應在明朝。《皖志述略》載:“小蘭花茶,是桐城特產……含有山上野蘭花清香,故名小蘭花”。自明迄今,已有五百多年產制歷史。現代桐城人進一步將茶文化發揚光大,種茶、制茶、售茶、品茶等成為茶鄉人的主要生活內容。這說明桐城茶文化
①源遠流長,一脈相承 ②具有兼收并蓄的特點
③具有明顯的區域特征 ④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0分)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31.
2011年初,隨著“中國國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國家的熱播,“中國形象”成為媒體熱議的話題。文化在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廣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蘊含著團圓、和諧理念的中國春節,日益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臺,也帶來了新的商機;孔子學院的發展使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了解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創新成就贏得了世界贊譽——中華文化的發展和傳播擴大了中國的影響力,提升了國家形象,增強了炎黃子孫的民族自豪感。
運用文化作用的知識,談談你對上述材料的理解。(10分)
32.
安徽的徽文化有著深厚的人文、地理資源優勢。近幾年來,某音像出版社根據文化市場需求的新變化,廣泛與安徽各地方劇團合作,已累積完成拍攝出版黃梅戲、徽劇、泗州戲等百余部安徽地方戲曲,年發行量達數百萬盤。同時以徽文化為切入點,相繼出版了一系列安徽歷史文化名人的大型歷史文化片。這些措施不但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而且為拯救民族傳統文化、振興安徽地方戲曲,讓更多的傳統劇種以現代的傳媒方式延續和流傳,為徽文化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貢獻。
你對某音像出版社的做法是怎樣認識的?(10分)
33.
材料一:掃墓、踏青、折柳、洙浴、吟咪等,體現了清明節緬懷、感恩和親近自然的文化傳統。近年來,網上祭奠、家庭追思、獻花遙祭等,為清明祭掃添增了新的表現形式;人文紀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覽等,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
材料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發”等一些外采語已被漢語成功吸納。近些年來,“OK拜拜”、“雷人”、“粉絲”、“介素蝦米東東”等用語漸趨流行。對于外來語、網絡語、中英文混用語,有人認為這是使用者個人的自由,不會對社會造成危害,無須干涉;有人則認為這是語言使用的游戲化、粗鄙化。是對漢語規范性、純潔性的侵蝕和褻瀆.必須取締;也有人認為需要具體分析它們是否符合漢語發展的內在規律,再決定取舍。
(1)結合材料一,運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文化創新的途徑。(10分)
(2)結合材料二,說明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中國傳統文化。 (10分)
馬鞍山市第二中學2011—2012學年度
第二學期期中素質測試
高二政治 (文科) 答題卷
第Ⅰ卷(選擇題,30題,共60分)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0分)
31.運用文化作用的知識,談談你對上述材料的理解。(10分)
32.你對某音像出版社的做法是怎樣認識的?(10分)
33.(1)結合材料一,運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文化創新的途徑。(10分)
(2)結合材料二,說明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中國傳統文化。 (10分)
答案
第Ⅰ卷(選擇題,30題,共60分)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2分,共60分)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0分)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33.
參考答案:
(1)
①立足社會實踐。社會實踐是清明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②繼承傳統,推陳出新。發揚傳統清明文化中健康有益的內容,去除封建落后的成分;采用節約環保的綠色過節方式,注入體現時代要求的新內容。③博采眾長,以我為主。既吸取外來有益文化,又保持我國清明文化的民族特色。④堅持正確方向。克服“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傾向。(10分)
(2)高二政治 (理科) 試 題
命題人:張立華 審題人:李麗
第I卷(選擇題)
一、單選題(題型注釋)
1.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中,江西人民創作了《紅紅的井岡山》、《陽光樟樹》、《打年粑》等一大批富有贛文化特色的經典音樂,享譽中外。這說明
①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獲得和享用文化 ②人們在實踐中創造和發展文化
③文化僅僅是人類的精神產品 ④人民群眾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下列活動屬于文化現象的有
①工人、農民從事生產活動 ②參加學校運動會 ③參加演講會、辯論會
④購買蔬菜、水果 ⑤參加文學社、書畫協會、讀書俱樂部   
⑥合唱團、舞蹈隊、時裝表演隊 ⑦瀏覽網站,寫博客 
A.①②③⑤⑦ B.②③④⑤⑦  
C.②③⑤⑥⑦ D.②③④⑥⑦
3.追溯中國結構的淵源應從遠古年代的結繩記事開始。《周易注》:“結繩為記,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結”與“吉”諧音,“同心結”、“團圓結”……,一個個美麗中國結蘊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上述文化現象的正確解讀是
①文化是人類現象的正確解讀
②追求真善美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從繩結之中可以透視人們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④結繩使人類文明得以傳承,標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4.動畫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在孩子和年輕白領中迅速走紅,有人喜歡臨危不亂的懶羊羊,說做人要做懶羊羊;有人喜歡灰太狼,說要學習灰太狼屢敗屢戰的精神。從文化生活的角度,這說明
A.文化是人所創造出來的一種價值 B.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
C.人創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著人 D.文化環境決定人的思維方式
5.盡管韓國、越南也同中國在同一天過春節——農歷新年,但三國春節的標志性習俗各不相同。中國是對聯、爆竹、餃子;韓國是祭拜祖先、米糕湯;越南是祭祖祭神、粽子炙肉。由此可見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樣性 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從傳統習俗中可以感受到文化的繼承性 ④傳統習俗是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標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11年剛剛開始,一部《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電視劇熱播齊魯熒屏。 該劇真實反映了“80后”與“50后”在愛情以及生活方面的交流與差異,切中了社會現實,扣動了人的心弦,緊緊吸引著觀眾的眼球,這啟示文化創新應
A.堅持批判與繼承的統一 B.以我為主,博采眾長
C.立足實踐,面向大眾 D.依靠人民群眾進行文化創新
7.中國的神話與傳說中,龍是一種神異動物。“龍”字字形多變。結合下列圖片可見中國文化發展的主要特點是
INCLUDEPICTURE "http://static9./middle/5a18c50fx82aacd82d798&690" \* MERGEFORMATINET
8.起源于黃河、長江流域的中華文化,之所以雖歷經滄桑,卻猶如浩浩蕩蕩的黃河、長江奔流不息,始終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和無限的魅力。除了其蘊涵著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還主要得益于
A.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 B.它所特有的創新精神,即不斷地實現自我超越
C.幅員遼闊,各地區的文化帶有明顯的特征 D.多民族的長期統一,民族文化異彩紛呈
9.下列文化傳播方式中對文化交流起直接作用的是
A.商業活動 B.漢代“絲綢之路” C.人口遷徙 D.教育,特別是國際間互派留學生
10.從2011年8月開始,我國新聞戰線廣泛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取得了明顯成就,產生了良好社會反響。我國開展這一活動的文化生活依據是
①文化創新來自于創作者的靈感 ②文化創新主要靠創作者的聰明才智
③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④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也是文化創造的主體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2010年7月22日,馮小剛導演新作《唐山大地震》是首部轉制成IMAX的非好萊塢主流商業電影,該片真實再現了唐山大地震的歷史場景,在創作拍攝上注重運用國際上災大片的一些基本元素。同時,為了營造視聽效果奇觀,它把傳統特技和數字高科技相結合,使這部影片有了比較完美的藝術和技術的精彩呈現。這說明
①文化形態的更替是由科技進步決定的 ②文化發展的實質就在于文化創新
③現代高科技是文化創新的動力 ④實現文化創新需要博采眾長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2.2011年9月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的《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指出:和平發展是中國歷史文化的傳承。中國文化自古就認為世界應是一個和諧整體,這個觀念深深影響了中華民族的思想和行為,成為中國人處理人與人、人與自然乃至國與國關系的重要價值觀。這說明
①文化決定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深遠持久的特點
③中華文化具有源遠流長的特點 ④在國際文化事務中必須尊重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目前,許多城市在管理中堅持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對于馬路攤點的管理不再“一律封殺”,而是“有序開放”。“一律封殺”馬路攤點會使城市失去鮮活多彩的地方特色和生活元素,“有序開放”則會使城市如同打開的一本書,從中可以讀出市民的文化氣質和抱負。這表明
①文化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②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文化壞境
③文化可以塑造健全的人格 ④優秀文化對人的發展起促進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4.以下屬于中國傳統節日的有
①母親節 ②春節 ③萬圣節 ④端午節 ⑤冬至
⑥七夕節 ⑦清明 ⑧重陽 ⑨復活節 ⑩元宵節
A.①②③⑥⑦⑧⑨⑩ B.①⑤⑥⑦⑧⑩
C.②③④⑤⑥⑦ D.②④⑤⑥⑦⑧⑩
15.下圖兩塊牌匾的內涵,主要表現了傳統文化中的
A.傳統習俗 B.傳統建筑 C.傳統思想 D.傳統文藝
馬鞍山市第二中學2011—2012學年度
第二學期期中素質測試
高二政治 (理科) 答題卷
第Ⅰ卷
一、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第Ⅱ卷
16. 10月15日至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全會強調要推進文化創新。要立足當代中國實踐,傳承優秀民族文化,借鑒世界文明成果,反映人民主體地位和現實生活,提高文化產品質量,創作生產更多思想深刻、藝術精湛、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精品。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創新文化生產和傳播方式,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增強文化發展活力。
(1)簡述文化創新的作用。(4分)
(2)根據材料運用所學文化生活知識闡述,我們應如何進行文化創新?(6分)
17.
材料一 國學,泛指中國傳統文化。悄然興起的“國學熱”可謂“文化尋根”現象的折射,這與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日益提升密切相關。就現實層面而言,中國傳統文化對個人、家庭、國家和社會起到了巨大的維系與調節作用。借助電視、網絡等現代手段,國學也穿上“現代時裝”,并通過通俗化的解讀,在文化的傳播和普及上有了更高的效率。我國政府大力提倡平國學,推動國學發展,就是要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對接,使我們的民族文化煥發更強的生命力,在經濟社會和諧發展進程中發揮積極作用。
材料二 2010年7月22日是“老西藏精神”提出20周年紀念日。“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老西藏精神是數代西藏軍民優秀品質的集中反映。半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半個多世紀的艱苦奮斗、半個多世紀的輝煌卓著,真實記載了西藏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同時也記載了西藏軍民共鑄“老西藏精神”的英雄壯舉。“老西藏精神”如同火炬,經過幾代人的接力傳承,已經成為西藏各族人民巨大的精神財富和賴以團結奮斗、實現科學發展的重要力量源泉,更成為駐藏部隊戍邊衛國、履行使命的精神支柱。
(1)結合材料一,運用文化知識分析我國傳統文化如此之“熱”的原因。(4分)
(2)結合材料二,請從文化生活的角度談談你對弘揚民族精神的看法。(6分)
參考答案
【解析】B、C、D三項都不符合題干的指向性
9. D
【解析】略
10.D
11.C
【解析】略
12.B
【解析】略
【解析】略
13
【答案】B
【解析】略
14【答案】D
【解析】略
③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在文化交流、借鑒與融合的過程中,必須以世界優秀文化為營養,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學習和借鑒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時,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④要堅持正確的方向,克服錯誤的傾向。進行文化創新,要克服不利于文化創新的各種錯誤傾向,既要反對“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又要反對“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每小題2分,共計30分﹚
1.柳宗元認為,秦末農民起義“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漢七國之亂“有叛國而無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種說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縣制與秦末農民戰爭沒有關系 B.七國之亂因漢初分封而爆發
C.郡縣制有利于中央集權統治 D.郡縣制取代分封制是歷史的必然
2.漢代頒行“推恩令”規定:諸侯王死后,除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國的一部分土地成為列侯,由郡守統轄。其目的是
A.壯大皇族力量 B.保證列侯利益
C.加強中央集權 D.籠絡王侯人心
3.梭倫在一首詩中寫道:“我拿著一只大盾,保護兩方,不讓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據優勢。”該詩反映的梭倫改革的基本原則是:
A.維護多數公民利益 B.兼顧不同公民群體利益
C.關照少數公民利益 D.重視男性公民群體利益
4.之所以說《十二銅表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平民的利益,是因為它:
A.由立法委員會而編訂 B.廣泛借鑒了外邦人的法規
C.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 D.打破了貴族對法律的壟斷
5.1688年,一群英國貴族說:“改變晚宴規則的時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們被換掉了,但不是通過流血的方式。”按照新的規則,英國
A.結束了王權專制 B.君權收歸議會執掌
C.建立責任內閣制 D.下層人民的權利得到保障
6.1787年憲法“采取了比人類迄今所建立的任何政府所采取的還要多的防范和其它難以逾越的措施,以防止走向暴政。”其中最主要的措施是:
A.允許各州有自治權 B.保障人民基本權利
C.確立三權分立原則 D.實行民主共和制度
7.美國歷史學家平森認為,(19世紀后半期)德國在短短的30年間,“從一個‘詩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轉變為以工藝技術、金融和工業組織以及用物質進步為公共生活的顯著特征的民族”。促成這一巨變的主要原因是
A.壟斷組織大量出現 B.從殖民地攫取巨額利潤
C.自法國獲得割地賠款 D.德意志統一的完成
8.陳獨秀認為,某歷史事件體現出來的特點是“對于社會國家的黑暗,由人民直接行動,加以制裁”。該事件是
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五四運動 D.新文化運動
9.魯迅先生說:“中國現代社會的情況,只有實地的革命戰爭。一首詩嚇不走孫傳芳,一炮就把孫傳芳轟走了。”這里的“一炮”指的是
A.武昌起義  B.廣州起義 
C.北伐戰爭  D.南昌起義
10.“周恩來、喬冠華等人不僅親自與美國重慶戰時新聞處費正清處長建立了朋友關系,而且還介紹了中共地下黨員參加到美國的新聞機構中去開展工作,使戰時新聞處成了中共與美方聯系的一個成功的通道。”這一現象發生于 
A.抗日戰爭時期 B.解放戰爭時期
C.中蘇關系破裂之后 D.中美關系正常化之后
11.2009年4月8日《聯合報》報道:最近,德國特利爾馬克思博物館天天爆滿,德國本地游客不斷增多,也有大量從世界各地而來的游客。……經濟不景氣讓馬克思突然一夜之間又變身大明星。這主要是由于馬克思
A.發表《共產黨宣言》160周年 B.對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指導
C.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深刻剖析 D.對俄國十月革命的精確預言
12.馮驥才在《關于文革博物館》一文中寫道“一代人經受的慘痛教訓,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財富。”這里所說的“教訓”主要是指
A.要注重民主與法制建設
B.要遵循客觀經濟規律
C.要依據生產力水平及時調整生產關系
D.要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3.“中國不打美國牌,也不打蘇聯牌,中國也不允許別人打中國牌”最能說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外交的顯著特征是
A. 反對霸權 B.睦鄰友好 C. 多邊外交 D.不結盟
14.一位學者認為:“除了西方自由主義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它體系。”并認為:“世界性的意識形態斗爭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將是經濟流通、無止境地解決技術問題、環境問題,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費者需求之滿足。”上述說法應出現于
A.英國光榮革命成功時 B.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成功時
C.世界兩極格局確立時 D.東歐劇變及蘇聯解體時
15.拉爾夫 達倫道夫在1998年寫道,20世紀“在相當大程度上為各種分裂所主宰,導致熱戰冷戰不斷,但20世紀同時也是一體化的起源”;全球化開始“主導人們的生活、想象和恐懼”,人們不得不“從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應這一日益全球化的現實”。達倫道夫在這里強調的是,20世紀
A.全球劇變令人憂慮 B.國家之間對抗激烈
C.世界聯系日益密切 D.民族矛盾逐漸緩和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有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6.閱讀下面材料(10分):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創造出極具地域特色的中華文明,領先世界,并對世界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與印度河文明、尼羅河文明、兩河文明并稱為世界四大文明。隨著時間的流逝,其他三支文明慢慢的湮滅于歷史長河之中。近代以來,特別是鴉片戰爭以來,古老的中國不斷遭到西方列強的侵略,一部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中華文明也面臨湮滅的危機。然而,一部中國近代史也是一部抗爭史。中華兒女沒有屈服,先輩們不斷嘗試著改變古老民族湮滅的宿命,最終取得了成功,中華民族至今還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請回答:
(1)古代中國在政治文明方面曾經創造過哪些獨特的、先進的制度?(2分)
(2)近代中國是怎樣屈辱地一步一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4分)
(3)面臨亡國滅種的民族危機,中國各個階層(階級)都進行了怎樣的探索?(比如:地主階級進行了洋務運動)(4分)
17.民主進程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古代希臘的民主與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論。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親自參加選舉和表決,…… ——許海山《歐洲歷史》
材料二:中國缺少的東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兩件東西;一件是獨立,一件是民主。這兩件東西少了一件,中國的事情就辦不好。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的憲政》
材料三: 2010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切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利……進一步擴大基層民主,健全基層自治組織和民主管理制度,讓民眾更好地參與管理基層公共事務。他還表示,要堅持依法治國、依法行政。
——中新社
請回答:
(1)依據材料一指出,與西方現代民主相比,古代希臘民主的特點是什么 (2分) 
(2)依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在完成“獨立”任務后,新中國制定了哪些新型的政治制度來保障人們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利?(6分)
(3)材料三溫總理的報告反映了我國民主政治的哪些特征?(2分)
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測試 高二(理科)
歷史答題卷
16.閱讀下面材料(10分),請回答:
(1)古代中國在政治文明方面曾經創造過哪些獨特的、先進的制度?(2分)
(2)近代中國是怎樣屈辱地一步一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4分)
(3)面臨亡國滅種的民族危機,中國各個階層(階級)都進行了怎樣的探索?(比如:地主階級進行了洋務運動)(4分)
17.民主進程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請回答:
(1)依據材料一指出,與西方現代民主相比,古代希臘民主的特點是什么 (2分) 
(2)依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在完成“獨立”任務后,新中國制定了哪些新型的政治制度來保障人們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利?(6分)
(3)材料三溫總理的報告反映了我國民主政治的哪些特征?(2分)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每小題2分,共計30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有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高二 化學 試 題 (文科)
命題人 張惠榮 審題人 鄒正霞
說明: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共4頁,滿分50分,
請將Ⅰ卷選擇題的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第I卷(選擇題 共30分)
選擇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錯選、多選不給分。)
1.下列關于容量瓶及其使用方法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是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專用儀器 ②使用前要先檢查容量瓶是否漏液 ③容量瓶可以用來加熱 ④不能用容量瓶長期貯存配制好的溶液 ⑤一定要用500mL容量瓶配制250mL溶液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2.下列物質中,所含分子數最少的是( )
A.0.8molCO2 B.標準狀況下11.2L氨氣
C.3.6g水 D.6.02×10個氯分子
3.下列操作方法或儀器選擇正確的是( )
A.配置一定 B.分離水和乙醇 C.收集氨氣 D.用帶玻璃塞的試
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劑瓶盛放NaOH溶液
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H2O的摩爾質量為18g
B.16克CH4含有的分子數為6.02×1023
C.常溫、常壓下1molNH3的體積約為22.4L
D.1L1mol·L—1Na2SO4溶液中含Na+為1mol
5.在物質分類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 )
A.氧化物、化合物 B.溶液、 分散系 C.溶液、膠體 D.化合物、電解質
6.膠體與溶液的根本區別在于( )
A.外觀是否均一、穩定 B. 分散質粒子是否帶電荷
C.分散質粒子的大小 D. 分散系是否透明有顏色
7.在100 mL的溶液中有0.1 mol NaCl和0.1 mol MgCl2,此溶液中Cl-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
A.0.3 mol·L-1 B.2 mol·L-1 C.3mol·L-1 D.0.2 mol·L-1
下列化學反應中,SO2做氧化劑的是( )
A.SO2+2H2S==3S+2H2O B.SO2+2NaOH==Na2SO4+H2O
C. 2SO2+O2 2SO3 D.SO2+H2OH2SO3
9.下列各組中的離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Ba2+、Na+、CO32-、 OH-    B.K+、Mg2+、NO3-、Cl-
C.Mg2+、Ba2+、OH-、NO3-    D.H+、 K+、 CO32-、 SO42-
10.把一小塊鈉投入到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下列有關該實驗現象的描述錯誤的是( )
A.鈉在水面游動 B.鈉熔成閃亮的小球
C.鈉沉在水底 D.溶液變為紅色
11.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由單質直接化合而得到的是( )
A.Fe3O4 B.Na2O2 C.FeCl2 D.CuCl2
12.下列物質中,既能與鹽酸反應,又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是( )
A.Mg(OH)2 B.Al(OH)3 C.SiO2 D.SO2
13.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鈉和水反應: Na+H2O==Na++OH—+H2↑
B.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 CO32—+2H+==CO2↑+H2O
C. 鐵與稀硫酸反應: 2Fe +6H+ = 2Fe3+ +3H2↑
D.鋁與稀鹽酸反應: 2Al+6H+=2Al3++3H2↑
14.實驗室有三瓶失去標簽的試劑,分別是Na2CO3、NaCl、AgNO3。實驗員選擇了一種試劑就把它們區別開來了,這種試劑是( )
A.氯化鋇溶液 B.氫氧化鈉溶液 C.鹽酸 D.硝酸
15.下列根據實驗事實得出的結論錯誤的是( )
實驗事實 結論
A 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該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 加熱時,銅能與濃硫酸反應 濃硫酸有強氧化性
C 某分散系具有丁達爾效應 該分散系是膠體
D Al(OH)3既能與鹽酸反應,也能與NaOH溶液反應 Al(OH)3是兩性氫氧化物
第II卷(非選擇題,包括4小題,共20分)
16.(共8分)(1)(2分)寫出下列物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
氯化銅 硫酸鋁
(2)(6分)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
碳酸鈉溶液與足量稀鹽酸混合
氫氧化鋇溶液與稀硫酸混合
17.(4分)某工廠的工業廢水中含有FeSO4、Cu2+和Fe3+。為減少污染并再利用資源,工廠計劃從廢水中回收硫酸亞鐵和金屬銅。相關流程圖如下
(1)固體l中含有的物質是 ,操作①方法是
(2)操作②中加入的試劑是 ,固體2是
18.(3分)配制500 mL 1.0 mol/L的NaCl溶液時,下列操作會使實際濃度偏高,偏低還是不變,請填空:
(1)搖勻后,液面低于刻度線,沒有再加水;
(2)移液過程中,不小心濺出少量溶液;
(3)定容時,俯視刻度線;
19.(5分)工業燒堿中常含有少量NaCl。為測定燒堿中NaOH的質量分數,稱取1.6g樣品與19.00mL、2.0mol·L—1鹽酸恰好反應。
(1)求所消耗鹽酸中HCl的物質的量;
(2)求工業燒堿中NaOH的純度。
20℃
250mL高二文科生物
命題人:顧黎明
一:選擇題
1.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最明顯的區別在于:
A.有無遺傳物質 B.有無細胞質 C.有無核膜 D.有無細胞壁
2.下列物質在消化道內,不可能被吸收進入血液的是:
A.維生素 B.纖維素 C.氨基酸 D.葡萄糖
3.醫生常給低血糖病人靜脈注射50%的葡萄糖溶液,其目的主要是:
A.供給全面營養 B.供給能源物質
C.供給水分 D.維持細胞正常滲透壓
4.下列不屬于動物體內蛋白質功能的是:
A.運輸載體、信息傳遞等功能 B.催化細胞內的化學反應
C.供給細胞代謝的主要能源物質 D.幫助人體抵御病菌和病毒等抗原的侵害
5. 細胞內儲存遺傳信息的物質是
A.DNA B.DNA和RNA C.蛋白質 D.RNA
6.關于內環境穩態調節機制的現代觀點是:
A.神經調節 B.體液調節
C.神經——體液調節 D.神經——體液——免疫調節
7.下列對于神經興奮的敘述,錯誤的是:
A.興奮部位細胞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膜內為正、膜外為負
B.神經細胞興奮時細胞膜對Na+ 通透性增大
C.興奮在反射弧中以神經沖動的方式雙向傳遞
D.細胞膜內外K+、Na+ 分布不均勻是神經纖維興奮傳導的基礎
8.關于下丘腦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可參與血糖平衡的調節 ②有調節軀體運動的高級中樞
③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狀腺激素 ④有體溫調節中樞和水平衡調節中樞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9.當人體發生花粉過敏反應時,由于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漿蛋白滲出會造成局部的:
A.血漿量增加 B.組織液減少 C.組織液增加 D.淋巴減少
10.下列關于激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A.腎上腺素發揮作用后被滅活 B.體內失水過多時抗利尿激素釋放減少
C.激素調節過程中存在反饋調節 D.激素在人體內作為信息物而發揮作用
11.在制備抗蛇毒毒素血清時,需將減毒的蛇毒注入家兔體內,引起免疫反應,這一免疫反應和所用的蛇毒分別是:
A.特異性免疫,抗原 B.特異性免疫,抗體
C.非特異性免疫,抗體 D.非特異性免疫,抗原
12.在現代農業生產中植物生長素已被廣泛使用。下列各項與植物生長素應用無關的是:
A.培育無籽番茄 B.棉花保蕾、保鈴 C.延長種子壽命 D.促進插枝生根
13.為了保護魚類資源不受破壞,并能持續地獲得最大捕魚量,根據種群增長的S型曲線,應該使被捕魚群的種群數量保持在K/2水平,這是因為在這個水平上:
A. 種群增長率最大 B.種群數量穩定
C.種群數量最大 D.環境條件所允許的種群數量最大
14.下列關于生物群落結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森林植物的分層現象與對陽光的利用有關
B.草原生物群落只有水平結構沒有垂直結構
C.群落的結構會隨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
D.群落結構的復雜程度與群落的豐富度有關
15.生態系統多樣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為:
A.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B.自然選擇 C.共同進化 D.地理隔離
二:簡答題
1. (6分)下圖是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圖中的TRH及TSH分別代表 和 。
(2)圖中中既能傳導興奮,又能分泌激素的細胞位于 。
(3)當血液中甲狀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TRH及TSH的分泌將分別 進而使甲狀腺激素的分泌減少。可見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也存在著 機制。
(4)當身體的溫度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時,最終通過圖中的代謝活動,使機體產生更多的。熱量。此時,體液調節可以看作是神經調節 環節。
2.(6分)“標志(記)重捕法”是動物種群密度調查中的一種常用取樣調查法:在被調查種群的生存環境中,捕獲一部分個體(M)全部進行標記后釋放,經過一段時間后進行重捕,根據重捕中標記個體數(m)占總捕獲數(n)的比例,估計該種群的數量(N)。某研究機構對我國北方草原一種主要害鼠——布氏田鼠進行了調查。調查樣方總面積為2hm。(1hm=10000m2),隨機布設100個鼠籠,放置l夜后,統計所捕獲的鼠數量、性別等,進行標記后放歸;3日后進行重捕與調查。所得到的調查數據如下表。
(1)假定重捕取樣中標記比例與樣方總數中標記比例相等,寫出樣方中種群總數(N)的計算公式 。
(2)該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種群密度為 只/hm。事實上田鼠在被捕捉過一次后更難捕捉,上述計算所得的平均種群密度與實際種群密度相比可能會偏 。
(3)綜合兩次捕獲情況,該田鼠種群的性別比例(♀/♂)為 。
(4)控制鼠的種群密度不僅要清除垃圾,嚴密儲存食物,同時還要保護鼠類的天敵,最終從根本上降低其 。從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特點分析,鼠類比其天敵更具生存優勢的原因是 。
3.(4分)人體依靠免疫系統抵御病原體的攻擊。在特異性免疫反應中,依靠B細胞產生抗體“作戰”,這種方式稱為 ;依靠T細胞接觸靶細胞“作戰”,這種方式稱為 。免疫系統除了具有防衛功能外,還有 和 功能,艾滋病病人由于免疫功能缺失,所以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大大升高。
(4分)食物鏈、食物網是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是沿著此渠道進行的.右圖是某新建人工湖泊的生物類群關系,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該湖泊生態系統食物鏈有 條。
(2)該生態系統的成分中,水草屬于 ,與自然的 湖泊生態系統相比,該生態系統的 低。
(3)該生態系統的能量最終來源是 。
參考答案:高二地理(理科)試題
命題人:徐芬 審題人:張立寬
一、單項選擇題:在下列各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本部分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圖1為某科考隊于當地時間2010年2月28日10時30分在斯瓦爾巴群島考察時拍攝的照片,圖2為拍攝地點位置圖。讀圖回答1~2題。
1.圖1景觀可能反映
A.全球氣候變冷 B.北極冰蓋退縮 C.生物種群繁多 D.海洋環境污染
2.此照片拍攝時,北京時間為
A.3月1日17時30分 B.2月28日18時30分
C.2月28日17時30分 D.2月28日3時30分
3.下列現象的產生,可能與太陽活動有關的是
①兩極地區出現極晝極夜現象 ②月食現象
③航海過程中指南針突然失靈 ④地球上氣候的變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011年12月臺風“天鷹”經過圖示地區,并造成強降水。讀“天鷹移動路徑示意圖”,回答問題。
4.形成臺風“天鷹”的天氣系統是
下圖是某區域地質地貌剖面圖。讀圖,回答5-6題。
5.圖中高速公路遂道穿過
A.向斜谷 B.斷層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6.圖中甲地多見石芽、溶洞等地形,推斷未知巖層應為
A.頁巖 B.板巖 C.石灰巖 D.花崗巖
自然地理環境各要素通過水循環、大氣循環、生物循環和巖石圈物質循環等過程,進行著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形成了一個相互滲透、相互制約和相互聯系的整體。讀圖回答7-8題。
7.若此圖為海陸間水循環示意圖,則
A.a為海洋,b為陸地
B.環節①受人類活動影響較大
C.環節②表示植物蒸騰和陸地水蒸發
D.環節③④能造成黃土高原千溝萬壑
8.若此圖表示的是某大洋環流示意圖,且c、d兩地全年晝夜等長,則
A.該大洋環流是北半球中低緯環流 B.①洋流為赤道逆流,性質為暖流
C.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漁場分布
D.④洋流沿岸地區主要分布溫帶落葉闊葉林
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我國人口總數為137 053萬人,與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 390萬人,年均增長0.57%。下圖為我國第五、六次人口普查年齡結構對比示意圖。讀圖回答9~10題。
9. 關于我國人口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現階段人口數量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遷移     
B. 人口增長速度越來越快
C. 人口數量增長主要原因是自然環境改善     
D. 十年期間,人口出生率下降
10. 近幾年,我國東部沿海部分城市出現“民工荒”現象,主要原因是
① 西部地區適齡勞動人口比例下降,人數下降 ② 東部沿海城市人口總數減少 ③ 東部沿海城市產業升級,對勞動力素質要求提高 ④ 中西部城市勞動密集型產業不斷發展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③④
11.微電子工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是
A.地形與水源 B.原料與市場 C.科技與人才 D.勞動力與交通
12.“斬伐養長,不失其時,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這句話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
A.公平性原則 B.持續性原則 C.共同性原則
D.共同性和持續性原則
13. 制作香港土地利用類型分布圖,優先采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① 遙感(RS) ② 全球定位系統(GPS) ③ 數字地球
④ 地理信息系統(GIS)
A. ②④ B. ①④ C. ①②D. ②③
城市群的競爭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群內城市間的產業分工與合作。下圖為城市群內部城市間的產業鏈分工體系示意圖。讀圖,完成14~15題。
14. 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優勢產業主要處于產業鏈中的位置是
A. ③④ B. ①③ C. ①⑤ D. ②④
15. 產業分工處于產業鏈上③位置的城市,其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
A. 勞動力廉價豐富 B. 政策支持 C. 產品需求量大 D. 交通便利
二、綜合題(共2題,共20分)
16.地理環境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2分,每空1分)
(1)在“氣壓帶與風帶模式圖”中,甲地位于 (風帶)。
(2)在“洋流分布模式圖”中,d處洋流屬于 _(暖流或寒流)。e處洋流對“氣候類型分布模式圖”中的E處沿海地區氣候的影響是 。下圖①②③④四圖中_____圖能代表E處對應的氣候類型。
(3)在“氣候類型分布模式圖”中,D地氣候的特征是 。
(4)在“自然帶分布模式圖”中,自然帶①②③④的變化體現了地理環境地域分異規律中的 地域分異,這種分異是以 為基礎的。自然帶⑤⑥⑦⑧的變化體現了地理環境地域分異規律中 的 地域分異,這種分異是以 為基礎的。
(5)①自然帶(熱帶雨林帶)近年來遭受人類破壞的程度越來越嚴重,這對全球氣候產生的主要影響是 ,進而對于沿海地區可能造成的主要影響是 。以上各地理要素的相互關系體現了地理環境的 特征。
17.閱讀下列材料,完成有關問題(8分)
材料一:生態問題和農業污染是當前我國發展農業面臨的嚴重問題。近年來,下圖所示地區甲、乙河流域“水多、水少、水臟、水渾”四大問題日益突出。
材料二:圖中A省現有水土流失面積達2.64萬平方千米,占該省總面積的19%,主要集中在該省西部和南部地區。據不完全統計,A省現有坡耕地814萬畝,其中坡度在25°以上的有178萬畝。
(1)圖中A省的名稱是 ,省會城市是 ,河流甲是 ,河流乙是 。
(2)甲、乙兩河流域“水臟” 與 密切相關 ,而 “水渾”的最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請結合材料分析A省西部和南部地區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
馬鞍山市第二中學2011—2012學年度
第二學期期中素質測試
高二地理(理科)答題卷
單項選擇題:在下列各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綜合題(共2題,共20分)
16.(每空1分,共12分)
(1) (2)
(3)
(4)
(5)
17(1) (4分)
(2) (1分)
                       (3分) 
馬鞍山市第二中學2011—2012學年度
第二學期期中素質測試
高二地理(理科)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在下列各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二、綜合題(共2題,共20分)
                高二年級 化學(理科)試題
命題人:潘莉莉 審題人:鄒正霞
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用時90分鐘。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Mg 24 Zn 65
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54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8小題,每小題3分,共5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未來新能源的特點是資源豐富,使用時對環境無污染或污染小,且有些可再生。下列屬于新能源的是 ①天然氣 ②煤 ③生物質能 ④海洋能 ⑤太陽能 ⑥地熱能 ⑦風能 ⑧氫能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③④⑤⑥   D.除①②外
2.下列反應屬于吸熱反應的是
A.電解水 B.2SO2+O22SO3  C.葡萄釀酒  D.酸堿中和
3.下列四個數據是在不同條件下測出的合成氨反應的速率,其中最快的是
 A.V(H2)==0.1 mol/(L·min)      B.V(N2)==0.1mol/(L·min)
 C.V(NH3)==0.15mol/(L·min)     D.V(N2)==0.002mol/(L·s)
4.下列事實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A. 氨水應密閉保存,放置低溫處  B. 在FeCl2溶液中加入鐵粉防止氧化變質
 C.常溫下,將1mL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釋至l00mL,測得其pH<5
 D.實驗室可用排飽和食鹽水的方法收集氯氣 
5.對水的電離平衡無影響的是 A. B.13X3+    C.  D.
6.在恒溫恒容的容器中進行反應A(g) 2B(g)+C(g) △H>0,若反應物濃度由0.1mol L-1 降到0.06mol L-1需20s,那么由0.06mol L-1降到0.024mol L-1,需反應的時間為
 A.等于18s    B.等于12s    C.大于18s     D.小于18s
7.一定溫度下恒容的密閉容器中,當下列物理量不再變化時①混合氣體的壓強②氣體的總物質的量③混合氣體的密度④B的物質的量濃度,能表明可逆反應A(s)+2B(g)C(g)+D(g)已達平衡的是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只有④
8.反應3Fe(s)+4H2O(g) Fe3O4(s)+4H2(g)在一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條件的改變對其反應速率幾乎無影響的是
 A.增加Fe的物質的量 B.保持體積不變,充入H2使體系壓強增大
 C.升高反應溫度   D.壓強不變,充入Ne使容器的體積增大
9.將pH=5的H2SO4溶液稀釋1000倍后,溶液中SO42-離子濃度與H+離子濃度的比值約為
 A.1:10     B.1:1     C.1:2     D.1:20
10.已知:2Zn(s)+O2(g)=2ZnO(s)      △H= - 701.0kJ·mol-1 
   2Hg(l)+O2(g)=2HgO(s)      △H= - 181.6kJ·mol-1
則反應Zn(s)+ HgO(s)=ZnO(s)+ Hg(l)的△H為
 A. +519.4kJ·mol-1  B. +259.7 kJ·mol-1  C. -259.7 kJ·mol-1  D. -519.4kJ·mol-1
11.下列有關熱化學方程式的敘述正確的是
 A.已知C(石墨,s)C(金剛石,s);△H>0,則金剛石比石墨穩定
 B.已知C(s)+O2(g)=CO2(g);△H1和C(s)+1/2O2(g)=CO(g);△H2,則△H1>△H2
 C.101KPa時,2H2(g)+O2(g)=2H2O(l);△H=-571.6kJ.mol-1,則氫氣的燃燒熱為285.8kJ·mol-1
 D.含20.0gNaOH的稀溶液與稀鹽酸完全中和時放出28.7kJ的熱量,則該反應的熱化學方
程式為:NaOH(aq)+HCl(aq)=NaCI(aq)+ H2O(l);△H =+57.4 kJ·mol-1
12.對于可逆反應:2A(g)+B(g)2C(g);△H<0,下列圖象正確的是  
13.體積相同的鹽酸和醋酸兩種溶液,n(Cl-)=n(CH3COO-)=0.01mol,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它們分別與足量CaCO3反應時,放出的CO2一樣多
 B、它們與NaOH完全中和時,醋酸溶液所消耗的NaOH多
 C、兩種溶液的pH相同  D、分別用水稀釋相同倍數時,n(Cl-)<n(CH3COO-)
14.在密容器中,aA(g) bB(g)達平衡后,保持溫度不變,將容器體積擴大1倍,當達到新平衡時,B的濃度是原來的6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了          B.物質A的轉化率減少了
 C. 物質B的質量分數增加了          D.a>b
15、一定條件下,水蒸氣含量隨反應時間的變化趨勢符合右圖的是 
A.CO2(g)+2NH3(g)CO(NH2)2(s) + H2O(g);△H<0
B.CO2(g)+ H2(g)CO(g) + H2O(g);△H>0
C.CH3CH2OH(g)  CH2=CH2(g) + H2O(g);△H>0
D.2C6H5CH2CH3(g)+O2(g)2C6H5CH=CH2(g) + 2 H2O(g);△H<0  
16.下列關于室溫下氨水的敘述,正確的是
 A.加水稀釋0.10mol·L-1 的氨水,溶液中n(OH-)減小
 B.氨水中的離子濃度關系滿足:[OH-]= [H+]+[NH4+]
 C.若溫度不變,在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體,氨水的電離程度和電離平衡常數均變小   
 D.同pH同體積的氨水與NaOH溶液,能分別與同濃度同體積的鹽酸恰好完全中和
17.一定條件下反應mA(g)+ nB(g)pC(g)+ qD(g)在密閉容器中進行,測得平均反應速率v(C)= 2v(B)。若反應達平衡后保持溫度不變,加壓平衡不移動,則m、n、p、q的數值可以是    
A.2、6、3、5   B.3、1、2、2   C.3、1、2、1    D.1、3、2、2
18.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CH4(g)+H2O(g)CO(g)+3H2(g) ΔH>0,
測得c(CH4)隨反應時間(t)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0~5 min內,v(H2)=0.1 mol·(L·min)-1
 B.反應進行到12min時,CH4的轉化率為25%
 C.恒溫下,縮小容器體積,平衡后H2濃度減小
 D.10 min時,改變的外界條件可能是升高溫度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46分)
二、實驗題(10分)
19.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探究在相同條件下,同濃度同體積的一元強酸和弱酸分別與同種金屬反應時生成氫氣的速率是否相同,組裝了兩套如下圖所示的簡易實驗裝置。該裝置同時還可測定該溫度和壓強下的氣體摩爾體積。
該實驗的主要操作步驟如下:
①配制濃度均為1 mol·L—1的鹽酸和醋酸溶液;
②在廣口瓶乙中裝水,按圖示連接好裝置,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③量取10.0 mL 1mol·L—1的鹽酸和醋酸溶液分別加入兩套裝置的錐形瓶中;
④稱取兩份質量均為a g的鎂帶(除去表面氧化膜、表面積相同),并固定于塑料桿末端;
⑤同時將塑料桿向下移動,使鎂帶浸入酸中至反應完全,記錄反應的起止時間。
⑥反應結束后待溫度恢復到室溫,讀出量筒中水的體積為V mL。
請根據上述步驟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④中,理論上稱取的鎂帶質量不能少于     g。
(2)若水蒸氣的揮發影響忽略不計,在該溫度和壓強下,氣體摩爾體積為    L·mol—1。
(3)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主要現象是:盛 (填“鹽酸”或“醋酸”)的錐形瓶中反應更劇烈,反應完全用時較少;與足量鎂帶反應完全最終排出水的體積      (填序號字母)。
A.鹽酸更多      B.醋酸更多     C.一樣多
(4)如果將上述實驗改為:在體積均為1 L,pH都等于2的鹽酸和醋酸溶液中,分別投入0.65 g鋅粒,則下圖所示比較符合客觀事實的是      (填序號字母)。
三、填空題(本題包括2小題,共23分)
20.(12分)80℃時,將0.40mol的N2O4氣體充入 2L已抽空的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每隔一段時間對該容器內的物質進行分析,得到如下數據:
  時間(s)
n(mol) 0 20 40 60 80 100
n(N2O 4) 0.40 a 0.20 c d e
n(NO2) 0.00 0.24 b 0.52 0.60 0.60
(1)20s—40s內用N2O4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保留2位效數字)            。
(2)在 80℃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                     。(3)100s后將反應混合物溫度降低,混合氣體的顏色  (填“變淺”、“變深”或“不變”)。 (4)要增大該反應的K值,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序號)     ;若要重新達到平衡時,使C(NO2)/C(N2O4)值變小,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序號)      。
  A.增大N2O4的起始濃度     B.向混合氣體中通入NO2
  C.使用高效催化劑       D.升高溫度
(5)80℃時容器中N2O4物質的量的變化曲線如圖,請在該圖中補畫出該反應在 60℃時N2O4物質的量的變化曲線。
21.(11分)氨是氮循環中的重要物質,氨的合成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是人工固氮方法。
(1)已知鍵能: H—H 436 kJ·mol—1,N≡N 946 kJ·mol—1,N—H 391 kJ·mol—1。
寫出合成氨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
(2)合成氨反應的能量變化如右圖,若在反應體系中加入催化劑,反應速率增大,E1和E2的變化是:E1  ,E2   。
(填“增大”、“減小”、“不變”)
(3)在500℃、2×107Pa和催化劑條件下向一密閉容器中充入0.5mol N2和1.5mol H2,充分反應后,放出的熱量  (填“<”、“>”或“=”)46kJ,理由是 。
(4)將一定量的N2(g)和H2(g)放入 1L密閉容器中,在500℃、2×107Pa下達到平衡,測得N2為0.10mol,H2為0.30mol,NH3為0.10mol。計算該條件下達到平衡時H2的轉化率為    。欲提高H2的轉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填字母)。
A.向容器中按原比例再充入原料氣       B.向容器中再充入惰性氣體
C.改變反應的催化劑            D.分離出氨
四、計算題(本題包括2小題,共13分)
22.(5分)水的電離平衡曲線如右圖所示:
(1)A點表示25℃時水電離平衡時離子的濃度,當溫度升高到100℃時,水的電離平衡狀態變到B點,則100℃時水的離子積為    。
(2)100℃時,若10體積的某強酸溶液與1體積的某強堿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則混合之前,該強酸的pH酸與強堿的pH堿之間應滿足的關系是                 。
23. (8分)在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保持一定溫度,進行反應:A(g)+2B(g) 3C(g),已知加入1molA和3molB且達到平衡后,生成了a molC。 
(1)達到平衡時,C在反應混合氣中的體積分數是    (用含字母a的代數式表示)。
(2)在相同實驗條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為加入2molA和6 mol B,達到平衡后,C的物質的量為     mol(用含字母a的代數式表示)。此時C在反應混合氣中的體積分數與原平衡相比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在相同實驗條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為加入2 mol A和8 mol B,若要求平衡后C在反應混合氣中體積分數仍與原平衡相同,則還應加入C    mol。
馬鞍山市第二中學2011—2012學年度
第二學期期中素質測試
高二年級 化學(理科)答案
19.每空2分
溫度的影響 
壓強的影響 高二(文) 物理試題
命題人 谷 怡 審題人 陳向群
一、 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跳水運動員入水時的速度為瞬時速度 B. 物體做單向直線運動時,其位移就是路程
C. 凡輕小的物體皆可看作質點,而體積較大的物體不能看作質點
D. 作息時間表上的數字表示時間
2. 某物體在做加速直線運動,如果加速度大小在逐漸減小,則物體(  )
A. 運動速度逐漸減小 B. 運動速度仍逐漸增大
C. 物體開始做減速運動 D. 物體運動的方向立即反向
3. 下列物理量屬于標量的是(  )
A. 加速度 B. 力 C. 電場強度 D. 功
4. 如圖所示是某質點沿直線運動的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圖線.對于該圖線的認識正確的是(  )
A. 0~2 s內質點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B. 3 s時,質點的速度為2 m/s
C. 0~2 s內質點做勻速直線運動 D. 2 s~4 s內質點處于靜止狀態
5.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當物體的速度發生變化時,物體一定受到了外力作用
B. 當物體受到的合外力為零時,物體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
C. 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一定不受外力作用
D. 當物體的速度等于零時,物體一定不受外力作用
6.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現用一水平力拉著木箱勻速前進,則
A.木箱所受的拉力和地面對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木箱對地面的壓力和木箱所受的重力是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木箱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對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木箱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7. 已知兩個力的合力F=10 N,其中一個分力F1=16 N,則另一個分力F2可能是(  )
A. 5 N B. 7 N C. 1 N D. 3 N
8. 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實驗中,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是(  )
A. 改變小車的質量再次進行實驗時,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B. 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可由牛頓第二定律直接求出
C. 實驗時,先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再放開小車
D. 平衡摩擦力時,應將裝砝碼的砝碼盤用細繩通過定滑輪系在小車上
9.如圖,一質量為m,半徑為r的球,被長為r的細繩掛在光滑的豎直墻壁上,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細繩對球拉力的方向沿繩向下 B.墻壁受球的壓力方向垂直于墻面向右
C.細繩對球的拉力大小為 D.墻壁受球的壓力大小為mg
10. 一水平拋出的小球落到一傾角為θ的斜面上時,其速度方向與斜面垂直,運動軌跡如右圖中虛線所示.小球在豎直方向下落的距離與在水平方向通過的距離之比為(  )
A. tanθ B. 2tanθ C. D.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 填空題(每空3分,共6分)
11.某同學在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時得到如圖所示的紙帶,設0點是計數的起始點,兩相鄰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0.1s則打計數點2時物體的瞬時速度為v2= m/s,物體的加速度a= m/s2。
三、 計算題(本題共有2小題,共14分)
12.(7分)一物體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第5s末的速度是10m/s,試求:
(1)物體的加速度;(2)物體運動7s內的位移;(3)第5s內的位移.
13. (7分)航模興趣小組設計出一架遙控飛行器,其質量m=2 kg,動力系統提供的恒定升力F=28 N.試飛時,飛行器從地面由靜止開始豎直上升.設飛行器飛行時所受的阻力大小不變,g取10 m/s2.飛行器飛行t=8 s時到達高度H=64 m.求:
(1) 飛行器勻加速上升的加速度a的大小;
(2) t=8 s時飛行器的速度v的大小:
(3) 飛行器所受阻力f的大小;
物理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 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报价| 拉萨市| 罗定市| 白玉县| 南召县| 盐池县| 察隅县| 合川市| 南充市| 清远市| 佛教| 平乡县| 元朗区| 宝丰县| 泰顺县| 泾阳县| 奈曼旗| 上杭县| 辛集市| 庆安县| 郸城县| 项城市| 鱼台县| 乐业县| 武功县| 永胜县| 承德县| 拜城县| 百色市| 澄江县| 景宁| 台东市| 申扎县| 新宁县| 伊宁市| 内江市| 清苑县| 禄劝| 馆陶县| 霍林郭勒市| 镶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