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蘇教版《勞動與技術》一年級下冊 教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蘇教版《勞動與技術》一年級下冊 教案

資源簡介

《勞動與技術》一年級下冊
教案
1、多功能課表
教學目標:認識“折”“粘貼”這兩種符號。完成多功能課程表制作。
教學過程:
一、看一看,說一說
取出多功能課程制作材料,說一說,制作多功能課程表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
認識“折”和“粘貼”
折疊線:紙工制作中的折疊線通常分為山線和谷線。
山線:把線折在外面;谷線:把線這在里面。
粘貼面:表示在此處抹膠水,并與之相應紙面粘貼。
二、試一試,做一做
1、從材料袋中取出材料,剪下各部分。
2、用長尾圖釘沿山線輕輕劃痕。
3、沿山線折疊。
4、取A4紙,折成八等分,打開后沿折痕剪開作為內頁。
5、將內頁裝訂在課表內。
6、在粘貼面上涂上白膠。
7、粘貼插筆的小部件。
8、做好的手工作品要給老師看,選取做得最有特色的、美觀的,會發獎品。
三、教學后記
2、折筆帽
教學目標:通過活動,會用卷的折法折筆帽,體驗自己動手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樂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一看,說一說
1、下面兩幅圖中的筆帽在外形和材質上有什么不同?
2、你有筆帽嗎?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嗎?
筆帽既可以保護鼻尖,又能防止露出的鼻尖亂涂抹,保持文具盒的干凈整潔。
3、折筆帽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呢?
二、探究學習
1、談話:我們一起去看看如何折筆帽。
2、提問:筆帽應該做多長?
3、拿出你們材料中的紅紙,將削好的鉛筆放在紙上,確定筆帽的長度,做好記號。再在記號處與邊對齊折疊,展開。
三、實踐體驗
1、談話:我們一起來做一做吧。課件出示過程圖。
2、沿著折痕剪下紙條,剩下的紙片待用。
3、將紙條緊緊卷在鉛筆上。
4、卷緊后在紙條末端貼上雙面膠,黏合。
5、取剛剛備用的紙片,剪下四支鉛筆寬的紙條,沿長邊對折兩次。
將紙條包在紙卷上,多余部分塞進紙卷內,最后插入鉛筆
四、交流評議
1、互相看一看,你們的筆帽誰的更美觀、更結實?
五、教學后記
3、包書皮
教學目的:1初步掌握包書皮的方法
2學生養成愛護書籍的好習慣。
3增強廢物利用的環保意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我們來評價一下同學們的書,看一看誰的書保護的最干凈,最完美。指導學生要懂得保護好書籍。
2、現在我們就來學習怎樣包書皮。出示課題:包書皮
3、指導學生認識書的有關名稱:書脊、封面、封底
4、出示包書紙。
(1)展示多種圖案和厚度的包書紙
(2)講解包書皮需要的工具
5、講述、演示包書皮的方法
(1)把包書紙正面朝里,輕輕對折后展開,反面
,放在桌面上
(2)把書放在包書紙上,使書脊與紙上的折紙平行,中間留出書本厚度的一半距離,左手按住書本,右手拿鉛筆,順著書的四邊,依樣畫線。
(3)把書放到折紙的另一邊,再依樣畫線,使折線兩邊的兩個書樣完全對稱。
(4)在包書紙兩頭,離對折線約1.5厘米的地方,兩邊各剪一道口子,剪的時候刀尖微向折線傾斜,使刀口正好剪到畫出的書樣邊線上。
(5)把包書紙正面朝下展平攤開,將對折線兩端剪開的兩片小紙,分別沿畫線向里折去,使折線和兩邊線形成一條直線。
(6)把書本對折右邊的書樣放好。
(7)將右邊上下兩頭的包書紙沿著畫線向書的封底折進去,然后把邊上留出的一條包書紙,也按照畫線向里折進去。
(8)用同樣的方法把書的封面包好
(9)書包好后,用雙手順著包書紙來回將書壓平。
6、組織學生操作練習
(1)學生獨立包書皮,教師巡回指導
(2)看誰包的又快又好
鞏固練習,教育安全
六、教學后記(活動過程反饋)
4、整理書包
教學目標:
1、了解整理書包的方法,知道應該自己整理書包,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
2、學會按照一定的分類方法有條理地整理各種物品。
3、初步養成愛整潔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猜謎語:它是我的好朋友,每個同學全都有,筆盒書本幫我拿,可我還得背它走。
學生猜一猜,讀一讀。
二、看一看,說一說。
教師:展示學生的書包,學生說一說書包的構造和作用。
總結:大多數同學的書包內有大、中、小三個夾層,可以分類擺放書本;書包外部的兩側還有兩個小袋子,可以放水壺和雨傘等;書包的背面有兩條又寬又軟的背帶,可以讓我們輕輕松松地把心愛的書包背在肩膀上。
三、想一想,說一說。
教師:怎樣快速整理書包?你有什么訣竅?
孩子們互動,交流經驗。教師再列舉一些整理書包的方法。
A
按學科分類:語文放在最上面,然后是數學,其他的放在下面。
B按課本和練習本分類課本放在上面,練習本放在下面。
C按課程表分類:按每天課程的先后順序擺放,先上課程的相關書本及練習本放上面,后上的放下面。
D按面積的大小分類:小的放上面,大的放下面,不大不小的放中間。
E按課內和課外分類:在學校需要用的書放上面,課外書放下面。
教師:你們也可以用老師沒有想到的分類方法整理書包。
四、實踐體驗。
1、試一試,做一做。
教師出示整理書包的步驟圖,引導學生了解怎樣整理書包:①選擇需要的物品,并將其分類。②將練習本放入主袋的夾層。③將課本放入主袋。④將文具盒放入主袋。⑤將跳繩等物放入前袋。⑥拉上拉鏈。⑦將水壺、紙手帕等物品放入側袋。
2、教師讓學生說一說在整理書包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3、總結:
①課本、練習本中卷起的頁面要壓平。
②注意分類整理、分層擺放。
③不要將貴重物品、錢幣裝進書包,以免丟失。
④可將常用書本裝在書包的上層,便于拿取。
⑤整理書包可以根據書包的面積大小、課內與課外、紙張與非紙張等不同的標準分類,
4、學生讀整理書包的兒歌。
理書包,要分層。
大書小書排好隊,書脊一側要對齊。
練習本、文具盒,樣一樣依次放。
小水壺、紙手帕,分別擺放左右袋。
拉上拉鏈關上門,我的書包最整齊。
5、交流評議。
(1)看一看,比一比。
學生相互檢查書包是否干凈整潔,教師請一個學生示范練習,其他學生認真觀看,并給出建議。布置學生整理自己的書包,并表揚操作過程中表現好的學生。
(2)復習鞏固整理書包的技能。
讓學生想想、說說、做做。
啟發學生:為什么要自己整理書包、如何整理書包、先放什么、最后放什么,然后再反復練習。
學生討論:什么時間需要整理書包?怎樣做?
組織學生進行整理書包的比賽。
6、拓展創新。
教師提供一些任務:
①回家自己動手整理書包、書架,整理自己的房間、床鋪等。讓學生們了解哪些事情是自己可以完成的,然后再擴展到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可以自己完成。讓學生們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
②學習清洗書包的方法。
③查一查,了解書包的發展。
總結: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東西需要經常整理,整理時也要運用今天的整理方法,要擺放整齊、分類清楚、拿取方便。今天回家后,可以試著整理衣柜或書桌,還可以向爸爸媽媽學習,尋求幫助。兩周以后,我們將再組織一次整理書包小能手的評比,請家長和小伙伴來當評委,評選“最佳小能手”。
五、教學后記(活動過程反饋)
5、折紙帽
教學目標:了解折紙在生活中的運用。學會折痕定位的方法。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看!靈靈跟巧巧在聊天呢!
靈靈:“打掃衛生時可以戴上紙帽防灰塵。”
巧巧:“這個方法好,紙帽怎么做呢?”
你們想不想和他們一樣,自己折紙帽呢?
二、探究學習
1、你見過哪些形狀的紙帽?這兩個紙帽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2、折紙不僅是一種有趣的娛樂活動,它還被廣泛運用到我們的生產和生活中,甚至連人造衛星太陽能電池板的折疊技術都是受折紙技術的啟發而設計的。
三、實踐體驗
1、取出一整張舊報紙或者掛歷,沿長邊對折后展開,得到一條折痕。
2、沿短邊對折。
3、對準折痕折角。
4、將下方短邊對折后再向上翻折。
5、另一面短邊也用同樣的方式折疊。
6、展開,完成。
小貼士:用訂書機將上折的兩邊訂起來,紙帽會更牢固
四、交流評議
把折好的紙帽戴起來試一試,看看誰的紙帽大小更合適。如果大小不合適,想想是什么原因?該怎么辦?
五、教學后記(活動過程反饋)
6、掃地
教學目標:
1、掌握正確的掃地步驟和方法。
2、學會打掃教室,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3、體驗集體活動的快樂,愿意為集體和同學服務,逐步形成集體觀念。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視頻播放小鵬分工合作打掃教室的場景和打掃衛生結束后學生在窗明幾凈的教室上課的情景
2、學生觀看并說說觀看后的感受、想法。
3、要有干凈、舒適的學習環境,就要經常打掃。今天,我門一起來學習掃地。(出示課題:掃地)
4、認識工具。
(1)PPT出示笤帚、簸箕的圖片
(2)學生說說答帚和簸箕各部分的名稱。
二、探究學習。
請一位學生上臺掃地,其他學生觀察這位同學在掃地的過程中,說說怎樣掃地?
三、實踐體驗。
1、教師示范掃地的方法。
①拿笤帚。一只手握住笤帚的把端,另一只手握在笤帚下方,身體要向前傾。
②掃地。握住笤帚柄下端的手用力大一些,上端的手用力小一點,笤帚在腳的前方,
貼著地面,有順序地掃。
2、分組練習打掃教室。
3、分組討論:掃地前要做哪些準備?按什么順序掃地?怎么掃墻角、墻邊、桌腳?怎樣將垃圾掃到簸箕里?
4、學生分組嘗試練習,教師將各組的掃地情況拍攝下來。
5、交流評價:視頻播放各組的掃地情況,并請每組派一位代表說說別的組在掃地時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還需要改進?
6、教師將學生的交流經驗歸納總結為以下幾點:
翻椅子,有序掃,
桌腳、墻角掃干凈,
四周垃圾掃一堆,
全部掃進簸箕中,
做值日,要盡職,
教室整潔靠大家。
7、結束整理:地掃千凈了,還需要做哪些整理工作呢?
總結:①倒垃圾,②翻椅子,③排課桌,④整理“衛生角”(衛生工具擺放整齊)。
8、比一比、賽一賽:看看哪組桌椅排得最整齊。
9、拓展。
出示幾種不同材質的笤帚,請學生說說它們各適合打掃什么地方。
出示幾種掃地機器,請學生說說它們的名稱。
讓我們的教室變得又整潔又漂亮,還有哪些事情是我們自己可以做的呢?
四、教學后記(活動過程反饋)
7、小蝸牛
教學目標:
1、鞏固“剪”“折”“粘貼”的技法。
2、掌握剪內尖角的技法。
3、初步形成結構的概念。
4、能根據步驟圖制作小蝸牛。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請學生讀一讀關于小蝸牛的兒歌。
2、提問:你們見過蝸牛嗎?出示蝸牛的圖片。
教師:今天,我們一起制作一個會搖擺的小蝸牛。
3、展示:制作好的小蝸牛成品。板書:小蝸牛
二、探究學習,掌握技法。
1、請學生拿出小蝸牛的材料紙。
提問:對比材料紙和小蝸牛成品,說一說怎樣制作小蝸牛的身體。(一個圓形對折后得到的)
提問:小蝸牛的左右兩側是不是一樣的?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這種特點。(對稱)
板書:對稱
2、請學生拿出工具。
(1)提問:誰能對照小蝸牛的材料紙說一說這些工具都有什么用途?(剪刀剪下制作部件,白乳膠粘貼殼和觸角等,長尾圖釘和直尺用來劃痕折疊)
3、教師回顧“剪”的技法要點:剪直線時,要一手拿穩材料紙,一手拿剪刀,刀尖朝前,沿剪切線剪下,每次剪的距離可以長一些。剪曲線時,剪刀沿著曲線剪,每次剪的距離要短一些對于弧度較大的曲線,例如圓形,要一邊剪一邊轉動材料紙。
(1)提問:看看小蝸牛眼睛的部位和兩片殼的連接處,剪切線是什么樣的?(既不是直線,也不是曲線,形成了內尖角)
板書:剪內尖角。
(2)提問:這樣的內尖角應該怎么剪?
帶領學生閱讀技術信息,找到答案。
讓學生練習剪內尖角。(可以從材料紙上剪下邊角料練習也可以讓學生自備卡紙)
四、實踐體驗,制作思考。
1、讓學生先剪下材料紙上的各部件。
提問:誰能說一說部件上的折線應該怎樣折?(先劃痕再折疊)
2、教師再演示及講解劃痕和折疊的技術要點:直尺要對齊折線壓緊,劃痕的力度要適中,折疊后要用手指沿折線壓平整。
(1)提問:怎樣將小蝸牛的觸角和殼與身體連接?(粘貼)
(2)提問:粘貼有什么注意事項?(涂抹膠水要適量,粘貼后用手按壓一會兒)
讓學生繼續制作到步驟⑤。
(3)提問:為什么要在小蝸牛的“肚皮”底下粘貼一根支撐條?(更牢固,兩側身體不會分開)
3、教師可以分別展示粘貼支撐條和未粘貼支撐條的兩只小蝸牛,讓學生體驗它們在結構強度及穩定性方面的區別。
教師:這個支撐條是一種結構設計,可以讓小蝸牛更穩固。
五、互相比一比,交流評議。
1、學生玩一玩做好的小蝸牛,互相比一比誰的更好。
引導學生著重從“剪切平滑”“折疊平整”“粘貼牢固”“精致美觀”四個方面進行評價。
2、拓展創新。
提問:這幾只小動物的結構與小蝸牛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是兩側對稱的)
讓學生拿出提供的材料紙,材料紙上有印好的圓形和折線。
提問:想一想怎樣才能剪出對稱的動物?(先對折、再畫、再剪;或者先畫一半,對折剪)
六、教學后記(活動過程反饋)
8、折小鳥
教學目標:
認識常見的折紙圖示說明符號。
能看懂圖示步驟圖,并根據步驟折出小鳥。
初步養成認真、細致、精益求精的勞動態度。
教學過程:
一、兒歌導入
1、出示兒歌:小鳥在前面帶路,風啊吹向我們,我們向春天一樣,來到花園里,來到草地上。
2、小鳥是我們的好朋友,讓我們一起折一只漂亮的小鳥吧。出示課題:折小鳥。
二、探究學習
談話:折紙示意圖中,有不少符號,認識這些符號,我們就可以根據示意圖折出漂亮的折紙作品。
出示PPT,圖中的符號,試著按示意圖折疊。
三、
實踐體驗
1、試一試,做一做。
(1)對角折出折痕,打開。
(2)對角折
(3)對準折痕折邊
(4)翻轉
(5)折上層頂角
(6)對折
(7)前面向上折,翻轉
(8)后面同樣向上翻著
(9)頭部折出折痕后打開
(10)頭部向內折疊
(11)完成
四、交流評議
1、檢查你所折的小鳥,它左右對稱嗎?
2、自評、互評。
五、教學后記(活動過程反饋)
9、變色魚
教學目標:
1、掌握剪多層紙張的方法。?
2、鞏固紙工“剪”“折”“粘貼”等技法和折紙的方法。?
3、能根據步驟圖制作變色魚。
教學準備:材料紙、剪刀、白膠。
教學過程:
一、看情景激趣導入
1、出示靈靈、巧巧的對話。
巧巧:“我爺爺養了許多漂亮的熱帶魚。”
靈靈:“我有紙做的會變色的熱帶魚,既漂亮又有趣。”
2、靈靈的會變色的熱帶魚是怎么做成的?讓我們一起來研究吧!
二、探究學習
1、觀察下面圖中的熱帶魚,說說它們是什么形狀的?
2、看一看,學一續:
取出一張紙,試著按照書上的步驟圖折疊成一個雙三角形。
3、從材料袋中取出動畫手翻書的材料紙,看一看各有哪些部件?
三、實踐體驗
1、取出材料,剪下各部件
2、用雙三角形折法折出魚形
3、粘貼魚的內部
4、修剪出魚尾巴
5、將魚依次粘貼在紙板上
6、上下翻動,熱帶魚就變色了。
四、玩一玩,比一比
和同學一起玩一玩,比一比,誰的變色魚做得更好?
五、評一評,議一議
根據自評和互評的結果,在空格內填上“
”(優秀),“
”(良好)或“
”(還需努力)。
●剪切準確

動畫流暢
●排序準確
六、創新拓展
1、參照書P31,模仿變色魚的制作方法,嘗試制作變色樹、變色傘等,并粘貼到紙板上。
七、教學后記(活動課程反饋)
10、大熊貓
教學目標:
1、會壓片和搓水滴形狀,能按照課本中的步驟圖完成大熊貓的制作。
2、能抓住大熊貓的特征進行立體塑形。
3、在制作過程中感受比例對作品的影響,提高制作能力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根據大熊貓的特征塑形。
教學難點:掌握各部分的比例。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做好的紙黏土大熊貓,黑、白、綠三種顏色的紙黏士,工具刀。
2、學生準備:黑、白、綠三種顏色的紙黏土,工具刀。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出示謎面:叫貓不抓鼠,每天愛吃竹。戴著黑眼鏡,別國都沒有。
提問:這是說的什么動物?(大熊貓)
2、教師:同學們真聰明今天老師把大熊貓請到咱們教室里來了。瞧!
拿出做好的大熊貓。
提問:你對大熊貓有什么了解呢?(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黑白色……)
3、小結:同學們知道的還真不少呢!是的,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屬哺乳動物,體色為黑白兩色,它有著圓圓的臉頰,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標志性的內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鋒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現存的主要棲息地是我國四川、陜西和甘肅的山區。
4、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紙黏土捏一只可愛的大熊貓。
板書:大熊貓
二、探究學習。
1、看一看,說一說。
觀察教師手中的大熊貓,說一說,用紙黏土捏一只大熊貓需要做幾個部分?它們各是什么形狀的?
腦袋眼睛板書:身體球形耳朵圓片鼻子瓜子四肢→水滴形
2、試一試,練一練。
提問:怎么做大熊貓的黑眼圈?(先揉球,然后壓片)
3、請一位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示范。
提問:搓水滴形的時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手掌傾斜前后搓)
請一位學生示范,教師糾正操作不規范的地方。
三、實踐體驗。
1、請同學們自學教材,然后說一說制作步驟。
學生自學教材,匯報制作步驟。
2、提問:你認為制作過程中有什么注意點?(要確定好位置再粘)
3、提問: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白色紙黏土和黑色紙黏土的大小分配情況?
4、請一位學生說一說,不完善的地方教師補充。
5、學生捏制大熊貓。
6、教師巡視指導,注意適時點評、多鼓勵。
7、交流評議
8、大熊貓最愛吃竹子了,你能試著用綠色紙黏土或其他材料給它準備點食物嗎?
9、學生自由創作。
10、把學生的作品放到一起。
11、教師:瞧!這兒變成大熊貓樂園了!哪只大熊貓最可愛呢?我們來給它們取名字吧!
12、學生評選最可愛的大熊貓,并取名字。
13、小結:制作時要保持桌面和手的整潔,分紙黏土時要考慮各部分的大小比例,組合時一定要確定好位置后再粘貼。
14、請同學們從造型逼真、操作有序、精致美觀三個角度給自己畫五角星。看看自己的作品還有什么不足,想想該如何改進?
四、拓展創新。
1、今天制作大熊貓,我們用到了球形、圓片、水滴形,你能用這些形狀做其他動物嗎?
2、課后請大家嘗試做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五、教學后記(活動課程反饋)
1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郎溪县| 望城县| 军事| 团风县| 镇安县| 桃江县| 普定县| 云安县| 武城县| 乌兰浩特市| 洪雅县| 三门峡市| 清丰县| 青浦区| 岐山县| 政和县| 永德县| 涿州市| 上饶市| 郁南县| 贡觉县| 久治县| 公主岭市| 洛阳市| 景德镇市| 潼南县| 秀山| 林西县| 偏关县| 陕西省| 杭锦旗| 淳安县| 阿克苏市| 榆中县| 安多县| 隆尧县| 惠来县| 芜湖市| 海安县| 涟水县| 濉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