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勞動與技術》二年級上冊教案開學第一課勞技課具體要求認識書本和材料袋分發材料袋認識書本3、認識材料袋二、具體活動要求說明1、確認一下材料袋里有哪些材料;2、一學期所有活動需要的材料都在材料袋里,每次使用只能取需要的材料,其他材料仍然不動;3、上課學習工具要備好:剪刀、膠水或雙面膠、彩紙、水彩筆等;4、課前要提前準備好教科書和材料袋,不得隨意那出袋中的材料玩耍;5、如需要一些特殊的材料,老師帶來,會在課前下發,不得隨意亂動;6、上課時,沒有得到老師允許,不得動材料;7、做手工時,請按照老師的要求步驟一步一步做,不會做的,可舉手問老師,但不得插嘴;8、做好的手工作品要給老師看,選取做得最有特色的、美觀的,會發獎品。1、折扇教學目標:簡單了解有關扇子的文化、種類及欣賞價值,教導學生要學會采用多種材料,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制作外形各異、美觀的扇子。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兩位新朋友:靈靈和巧巧。他們將陪伴我們的小朋友一起動手動腦!今天他們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謎語:一件東西生的怪,輕薄像片小云彩。烈日炎炎不用怕,搖來清風人人愛。(猜出的學生用手扇等動作。)板書“小扇子”二、探究學習1、看一看,說一說:制作折扇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2、提問:在我們一天的生活和學習中,哪些人的勞動給我們帶來了方便?三、實踐體驗(1)觀看折紙扇步驟,教師帶領同學們一步一步折紙扇。(2)交流說一說折紙方法。(3)動動手,用七彩畫筆讓紙扇變漂亮。四、交流評議1、互相評一評,誰的紙扇最好看,最牢固。五、教學后記(活動過程反饋)2、紙盒教學目標:了解紙盒在生活中的用處,學習折紙盒的常用方法,學會折紙盒。第一課時談話導入談話:這節課我們來做一個小紙盒。二、探究學習仔細觀察右圖中的紙盒,說一說這個紙盒是什么形狀。三、實踐體驗1、試一試,做一做:拿出一張A4白紙,試著折一個紙盒。2、小結:折紙盒要看清步驟哦!四、交流評議根據自評和互評的結果,在空格上填上“優秀”、“良好”或“還需努力”。五、拓展創新嘗試折疊下圖中的紙盒。六、教學后記(活動過程反饋)3.花型相框教學目標:了解相框在生活中的用處,教導學生要學會用多種材料美化相框,制作出外形美觀、裝飾多樣的花型相框。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談話:小朋友,在你們家里有漂亮的照片嗎?要是把這些照片放到一個漂亮的相框里就更棒了,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做一個吧!二、指導做法取出材料袋中的材料紙,在材料紙上找一找下面所示的曲線,想一想,應該怎么剪?邊板書邊指導:我們可以先從一邊彎彎的線上面開始往下減,減到尖尖的地方就停下來,然后從另一邊彎彎的線上方開始往下減,減到兩邊碰頭,后面也是用這樣的方法,學會了嗎?三、實踐體驗(1)同桌互相用手指指著說一說怎么剪。(2)自己試著動動手,剪一剪。(3)按上節課講過的方法將谷線、峰線折一折。(4)將要粘膠水的地方粘好。(5)試著美化你的相框,使它更加好看。四、交流評價1、互相評一評,誰做的花型相框最好看,最穩固。2、回家后可以用小朋友們親手做的花型相框去裝相片。五、教學后記(活動過程反饋)4、長草娃娃教學目標:簡單了解紙粘土的用法,教導學生學會使用紙粘土捏出娃娃,并嘗試捏出各種造型。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春天,萬物復蘇,生機勃勃。讓我們一起做一個長草娃娃,把春天帶回家吧!二、探究學習1、看一看,說一說:這個長草娃娃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2、制作長草娃娃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呢?三、實踐體驗(1)觀看捏娃娃的步驟,教師帶領同學們一步一步捏娃娃。(2)交流說一說捏娃娃的方法。(3)動動手,用紙粘土捏出娃娃。(4)紙粘土徹底干透后,放入草籽包,澆點水。(5)了解種子萌發的條件。四、交流評議1、互相評一評,誰的娃娃最好看。2、根據自評和互評的結果在空格內填上優秀、良好或還需努力。五、拓展創新參照下圖,嘗試做其他造型的長草娃娃。六、教學后記(活動反饋過程)5、青蛙涼帽一、教學目標:1、能正確識別卡片上的符號——谷線。2、能看懂制作步驟,并根據圖例和說明學會制作“青蛙涼帽”。3、學會合作,在小組合作活動中體驗成功制作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合作能力。二、教學重難點:谷線的劃痕折疊。三、教學準備:課件、青蛙涼帽成品、折曲線練習紙、青蛙涼帽材料紙、剪刀、雙面膠、工字釘等。第一課時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1、課前播放《小青蛙》兒童歌曲。2、師:喜歡這首歌嗎?歌里唱得是和誰有關的呀?你知道什么季節有青蛙????夏天到,知了叫,火紅太陽當頭照。???樹葉茂盛長得好,蔬菜瓜果真不少。湖里荷花香味飄,池塘青蛙呱呱叫。3、揭題:夏天,烈日當頭,曬得都不想出門。如果有一頂青蛙涼帽,那該多好!(出示涼帽)可以遮擋強烈的陽光,也可以帶給自己一片清涼。今天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做一頂青蛙涼帽吧!(板貼課題)二、觀察材料,探究學習1、師:這是我們做青蛙涼帽的主要材料,我們一起先來觀察一下。圍帶——小朋友,對照一下老師的涼帽,看看這兩條是做什么的?是的,所以它的名稱就叫“圍帶”。頂帶——這一條呢?在頂上的,我們就稱它為“頂帶”。加長帶——那這些有什么用呢?對,這是調整我們圍帶和頂帶的,所以是“加長帶”。2、問:拿到材料我首先要干什么?(剪下來)沿著什么剪?說明:材料紙的黑色實線是剪切線。問:除了剪切線,你還觀察到不同的線嗎?眼睛下方的一條弧線,是什么線呢?在材料紙上找一找,有沒有說明?這條折疊線你會折嗎?3、師:要制作成一個青蛙涼帽,首先要把這條弧線折好。老師提供給大家每人一張練習紙,我們先來練練手。(出示課件)問:你還需要什么幫助?(提供圖例、示范演示)師:現在你會學著做了嗎?不過小青蛙要提醒大家:使用釘子要小心哦!(出示)4、學生練習,播放音樂。音樂停,活動停。三、小組合作,實踐體驗1、師:青蛙涼帽到底怎么做的呢?我們先來看看視頻。(播放視頻)2、問:第一步先要做什么?(剪部件)接下來呢?(折眼睛)老師把這兩步的制作步驟拍下來了,現在憑借觀看視頻的印象和這幾張圖例,你會制作嗎?要求:小朋友制作時,小青蛙又有提示啦!聲音輕輕;多看多學;注意安全!3、問:在剪部件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難題呢?是呀眼睛的地方特別難剪,我們再來看一下視頻中怎么做的?(播放)4、學生制作——剪部件、折眼睛。5、師:這些都準備好了,下面我們就要調整帽檐,加長圍帶和頂帶了。我們再來看一看下面的制作步驟。(播放)6、學生制作——彎曲帽檐,粘貼圍帶和頂帶。作品完成時,提示:小青蛙又有提示啰,圍帶和頂帶也可以用訂書機固定哦!第二課時一、實踐體驗(1)觀看剪紙步驟,教師帶領同學們一步一步剪。(2)交流說一說剪紙、折紙方法。(3)動動手,完成漂亮的青蛙涼帽并試戴。二、交流評議戴上自己的青蛙涼帽,和同學一起合個影吧。三、拓展創新參照下圖,嘗試制作其他樣式的涼帽。六、教學后記(活動過程反饋)6、樹葉書簽教學目標:簡單了解書簽的種類及欣賞價值,教導學生學會用樹葉制作書簽。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小朋友,秋天盡林盡然,五彩繽紛。讓我們做幾張樹葉書簽,把秋色添入書香!板書“樹葉書簽”二、探究學習看一看,說一說:制作樹葉書簽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三、實踐體驗(1)觀察樹葉,構思并設計圖樣。(2)交流說一說各自書簽的設計圖樣。(3)動動手,把修剪好的樹葉貼在書簽底板上,讓書簽變漂亮。四、交流評議互相評一評,誰做的書簽更漂亮?五、拓展創新將樹葉和干花搭配起來,做的書簽更漂亮!7、小鳥歸巢教學目標:學會剪好圓形,簡單的了解視覺暫留現象。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談話導入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來做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玩具吧!二、探究學習看一看,試一試:我們做下圖這個玩具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三、實踐體驗(1)從材料袋中取出材料紙,剪下各部件。(2)將鳥巢圖案的紙片壓在粉絲A4紙上,用鉛筆沿它的邊緣描線,再從粉色A4紙上剪下圓形紙片。(3)將圓形紙片對折。(4)鳥巢圖案的紙片正放,將半圓紙片放到它的背面,并與它的右半面重合。(5)捏緊翻轉,沿半圓紙片的直邊在鳥巢圖案的紙片背面畫線,這就是鳥巢圖案的紙片正放時的中線。第二課時一、實踐體驗(1)在鳥巢圖案的紙片背面均勻涂抹白乳膠,將細繩的中間部分沿紙片中線粘貼。(2)再以細繩為中線,將小鳥圖案的紙片粘貼上去,壓平整,完成。二、轉一轉,玩一玩等白乳膠干了以后,如右圖所示,手持細繩,雙手向相同方向捻動,觀察并描述你看到的現象。三、交流評議看一看,比一比:誰做的小鳥歸巢更好?好在哪里?四、評一評,議一議自評和互評五、拓展創新材料袋里還有兩個空白圓形紙片,嘗試按照“小鳥歸巢”玩具的制作方法自己做一個。教學后記:8、陀螺教學目標:學會制作陀螺,感受中國傳統玩具的樂趣。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談話導入小朋友們,陀螺是一種傳統玩具,它取材方便、制作簡單,在中國古代就流傳很廣。今天,我們一起動手來制作一個自己的他陀螺吧!二、探究學習看一看,說一說:下圖中的陀螺是由幾個部分組成的?說一說,制作陀螺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想一想,練一練怎樣才能把紙條卷得又緊又齊第二課時一、實踐體驗試一試,做一做(1)從材料袋中取出材料紙,剪出紙條。(2)在紙條的兩端粘貼雙面膠帶。(3)將紙條一端固定在牙簽上。(4)邊卷邊拉緊。(5)粘接紙條,繼續卷。(6)重復步驟5,將全部紙條卷完。(7)用水彩筆對陀螺進行裝飾。(8)完成。二、交流評議1.看一看,評一評把做好的陀螺放在一起,看看誰做得更好。試著轉一轉,看看誰的陀螺轉的時間更長。有轉不起來的陀螺嗎?如果有,想一想應該怎么調整。2.評一評,議一議自評與互評三、拓展創新想一想,下圖中的陀螺是怎么做出來的?你也試著做一個。教學后記:9、不倒翁教學目標:了解不倒翁被推倒后為什么能自己站起來,制作不倒翁。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談話導入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猜個謎語吧:“說你乖,你真乖,胡子一把像小孩。說你乖,你不乖,推你倒下站起來。”猜猜他是誰?(不倒翁)二、探究學習看一看,說一說:制作這個不倒翁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三、實踐體驗試一試,做一做(1)取一個雞蛋,設法在它較尖一端開一個小口。(2)倒出全部蛋液。(3)洗凈蛋殼,晾干。(4)放入螺母。(5)用紙粘土將螺母固定在蛋殼底部。(6)蛋殼容易碎,用筆輕輕按。第二課時一、實踐體驗(1)從材料袋中取出材料紙,剪下各部件。(2)根據蛋殼開口一端的大小,做帽子。(3)將帽子粘貼在蛋殼上。(4)粘貼臉部。(5)粘貼帽翅。(6)畫好眉毛胡子,粘合帽頂,完成。二、交流評議1.玩一玩,比一比將做好的不倒翁放在一起,玩一玩,分享各自的制作經驗。2.評一評,議一議自評與互評三、拓展創新欣賞下圖,你能做一個更有創意的不倒翁嗎?下圖中的物品都是實用的不倒翁,你還能再找出一些嗎?教學后記:10、沙漏教學目標:簡單了解沙漏的計時功能,制作沙漏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談話導入小朋友們,有一個有趣的計時器叫做沙漏,沙漏也叫沙鐘,它是根據沙子從一個容器漏到另一個容器的多少來計量時間的。二、探究學習看一看,說一說:下圖中的沙漏是由幾個部分組成的?說一說,制作沙漏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三、實踐體驗試一試,做一做(1)從材料袋中取出材料紙,剪下各部件。(2)用打孔機在小三角形部件上打孔。(3)將透明塑料片壓在主體部件上,沿山線或谷線畫四邊形。(4)沿畫線剪下四邊形透明塑料片。(5)用同樣方法剪出另外5片。(6)在主體部件上沿折疊線劃痕。(7)沿山線、谷線折疊。(8)用雙面膠帶粘貼四邊透明塑料片。(9)圍貼容器。第二課時一、實踐體驗(1)粘貼三角形連接片。(2)連接上容器和下容器。(3)粘貼容器底。(4)翻面,裝沙。(5)封蓋,完成。巧思考:上容器中的沙子能全部漏到下容器中嗎?如果不能,有什么影響?你能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嗎?二、交流評議1.玩一玩,說一說和同學一起玩一玩,并記錄沙漏中的所有沙子從上容器漏到下容器所用的時間。2.評一評,議一議自評與互評三、拓展創新參照下圖,試著用其他材料做一個沙漏。教學后記:1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