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1張PPT)讓我們一起思考:l專家/教師已經為我們設計了那么多科目了,是否有一門課程由我們學生自己來設計?l專家/教師已經給我們那么多問題了,是否有一門課讓我們學生自己提出問題?l我們花那么多的時間做與各種“學科”有關的事情,是否有一門課程是從“生活”出發的?l除了將“課程”理解為“知識”之外,我們能否將“課程”理解為“經歷”、“機會”?(一)為什么要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時代發展對社會成員的內在要求:(1)經濟全球化全球意識、國際視野;合作、交往、贊美、分享(2)信息時代信息意識與素養、信息獲得與處理能力(3)可持續發展終身發展、自主思考并規劃人生(4)知識經濟創新精神、探究意識與能力總之:健全的價值觀;健康負責任的生活方式;創新精神;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與他人共同生活和共同工作的能力。(二)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⑴保持獨立的、持續探究的興趣⑵獲得參與研究、社會實踐與服務學習的體驗⑶發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⑷掌握基本的實踐與服務技能⑸學會分享、尊重與合作⑹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⑺增強服務意識與奉獻精神⑻具有關注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中居于什么位置?學習領域科目必修學分………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活動15社會實踐6社區服務2l?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中,綜合實踐活動是新課程八大學習領域之一。l?它是普通高中課程計劃中規定的一門必修的學習領域;它是國家規定、地方指導與校本開發的課程;它是與科學并列而不是從屬或依附與學科的綜合課程。l?綜合實踐課程注重興趣、經驗、生活、活動、實踐、交流、分享、反思等核心概念。學習領域:語言與文學、數學、人文與社會、科學、技術、體育與健康、藝術、綜合實踐活動科目:語文、外語,數學,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通用技術、信息技術,體育與健康,美術、音樂、藝術,綜合實踐活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學科課程之間的關系?學科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誰的專家或教師學生從哪里來知識生活怎樣組織分科綜合怎樣展開預設的生成的焦點是什么關注過去關注現在怎樣學習基于個人的基于小組(四)怎樣學習這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1、研究性學習活動3年共15個學分,我們學校確定的方案是:3年研究3個課題,1年一個課題,每個課題5個學分。2、社會實踐三年共6學分高一:軍訓及校園勞動一周(2學分)高二:外出參觀考察等活動或到區勞動基地活動一周(2學分)高三:校園綠化等活動累計一周(2學分)3、社區服務三年共2學分高一:志愿者活動2天+3天共5天(1個學分)高二:志愿者活動2天+3天共5天(1個學分)???(五)“研究性學習”和“研究”的區別“研究性學習”仍然是一種學習,只不過是一種“像科學家一樣工作”的學習,形是“研究”,但實是“學習”一種綜合性的學習。這種學習活動更多地強調過程,而不是結果,而真正的研究則更強調的是對未知世界的探詢,更注重的是結果。因此,后者要比前者更難操作。(六)“研究性學習”的主要任務它包含著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學習文化知識;二是學習如何獲得文化知識,以及如何用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面臨的各種問題。在這兩個方面的任務之中,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