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地震防護小學綜合實踐教科課標版五年級上冊1.地震的直接傷害:——在室內(nèi)因器物傾倒或房屋倒塌被砸傷;——在室外被倒塌的建筑物等砸傷;——在野外被山上的滾石砸傷;——被地光燒傷。2.地震的間接傷害:——地震引起的火災;——地震引起的水災;——地震引起的毒氣泄漏;——地震引起的危險品爆炸。地震給人們帶來哪些危害?關于地震,你想了解哪些問題?地震的前兆有哪些?小騾馬受驚不進圈,老鼠搬家到處跑。豬不進圈往外跑,蛇兒冬眠早出洞。家禽驚叫飛上樹,大震災前狗汪叫。魚兒露頭吹泡泡,青蛙成群到處跳。地震的前兆有哪些?當?shù)卣鸢l(fā)生時我們該怎樣做呢?不同場所避震方法?◆學校避震◆家庭避震◆公共場所避震◆高樓避震◆戶外避震◆行駛的汽車避震不同場所避震方法?◆學校避震:1、上課時馬上躲在桌子下。2、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3、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應當有組織地撤離。4、千萬不要跳樓!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陽臺上去!◆家庭避震:1、地震預警時間短暫,室內(nèi)避震更具有現(xiàn)實性,而室內(nèi)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幸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可稱其為避震空間。2、室內(nèi)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是:炕沿下、堅固家具附近;內(nèi)墻墻根、墻角;廚房、廁所、儲藏室等空間小的地方。3.不能躲進衣柜,更不能跳樓。不同場所避震方法?◆公共場所避震:聽從現(xiàn)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要慌亂,不要擁向出口,要避免擁擠,要避開人流,避免被擠到墻壁或柵欄處。1.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用書包等保護頭部;2.等地震過去后,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不同場所避震方法?3.在商場、書店、展覽館、地鐵等處:選擇結(jié)實的柜臺、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nèi)墻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柜臺;避開高大不穩(wěn)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不同場所避震方法?◆高樓避震:策略一:震時保持冷靜,震后走到戶外。這是避震的國際通用守則,國內(nèi)外許多起地震實例表明,在地震發(fā)生的短暫瞬間,人們在進入或離開建筑物時,被砸死砸傷的概率最大。因此專家告誡,室內(nèi)避震條件好的,首先要選擇室內(nèi)避震。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則盡可能從室內(nèi)跑出去。不同場所避震方法?不同場所避震方法?策略二:避震位置至關重要。住樓房避震,可根據(jù)建筑物布局和室內(nèi)狀況,審時度勢,尋找安全空間躲避。最好找一個可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蹲在暖氣旁較安全,暖氣的承載力較大,金屬管道的網(wǎng)絡性結(jié)構(gòu)和彈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動時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氣管道通氣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員窒息;管道內(nèi)的存水還可延長存活期。更重要的一點是,被困人員可采用擊打暖氣管道的方式向外界傳遞信息,而暖氣靠外墻的位置有利于最快獲得救助。有水管和暖氣管道等處不同場所避震方法?策略三: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內(nèi)。這是確保在都市震災中獲得他人及時救助的重要原則。不要靠近煤氣灶、煤氣管道和家用電器;不要選擇建筑物的內(nèi)側(cè)位置,盡量靠近外墻,但不可躲在窗戶下面;盡量靠近水源處,一旦被困,要設法與外界聯(lián)系,除用手機聯(lián)系外,可敲擊管道和暖氣片,也可以打開手電筒。◆戶外避震:1.就近選擇開闊地避震:2.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3.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4.不要隨便返回室內(nèi)。5.避開高大建筑物或構(gòu)筑物: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墻的建筑;過街橋、立交橋等。不同場所避震方法?◆在行駛的電(汽)車內(nèi):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傷;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過去后再下車。不同場所避震方法?地震三字經(jīng)地震來,忌外跑,三角地,就近找;家首先,衛(wèi)生間,次安全,廚房間,第三名,承重墻,第四名,鐵制床。辦公樓,君莫慌:最安全,電梯旁,混凝土,有保障;次安全,立柱旁,材質(zhì)好,承重強;第三名,衛(wèi)生間,第四名,桌椅旁。不近火,近水旁,若被困,敲管道。亞洲震,時頻發(fā),多傳播,保安康。張衡與地動儀公元132年東漢時期的科學家張衡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臺預報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比歐洲整整早了1700多年。防震疏散演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